CN114585089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5089A
CN114585089A CN202011614776.4A CN202011614776A CN114585089A CN 114585089 A CN114585089 A CN 114585089A CN 202011614776 A CN202011614776 A CN 202011614776A CN 114585089 A CN114585089 A CN 114585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domain
antenna port
carrier
information
s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47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碧钗
李雪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218999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24008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34418 priority patent/WO2022116967A1/zh
Priority to US18/255,720 priority patent/US20240107507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585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5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8Diversity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一频域单元能够支持更多天线端口,能提升上行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20年12月02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1398842.9、申请名称为“一种提升上行容量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移动通信对海量数据的上传要求不断提高,比如超高清视频、智能监控、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视频直播等业务对上行链路(uplink,UL)容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主流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低于6G(Sub-6G)商用频段主要为2.6GHz、3.5GHz、4.9GHz等中高频段并且一般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制式,存在路损相对较大、上行占空比较低等问题,导致上行容量不足。
现有的上行增强方案主要包括通过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补充上行(supplementary uplink,SUL)等技术实现多个频点的协作传输,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频谱资源利用率或提升上行覆盖。但为了满足多元化业务发展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上行容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提升上行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执行,或由芯片系统执行,该芯片系统能够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该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所述Ni个频域单元不包含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至少两个频域单元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P为大于1的整数,Ni为大于等于1小于P的整数;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频域单元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且用于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频域单元的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个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个数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i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可包括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还可包括能够切换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可切换到更多的频域单元,以发送更多频域单元上的信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得单一频域单元能够支持更多的天线端口,灵活性较高,以提升上行传输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索引xi,xi是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t的整数,或xi是小于Nt的非负整数,Nt是所述P个频域单元所关联的不同的天线端口总数;或,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端口总数Nt,所述P个频域单元关联所述Nt个天线端口。能力信息可以指示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索引,这种方式使得能力信息的指示更为明确,有助于网络设备更清晰地获知UE的能力。或者,能力信息可指示天线端口总数,无需区分各个频域单元分别支持哪些天线端口,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小信令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Mi;以及,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信息,i不等于j,i和j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P的整数。这种方式相当于借助于已有的信息,并在已有的信息的基础上添加新的信息,以实现对于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指示。例如P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是已有的信息,那么第一消息还可以添加第一信息,通过已有的信息和第一信息就能指示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利用了已有的信息来指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特征,提高了已有信息的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中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个数;或,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中第m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m=1,2,…,Mi,或m=0,1,…,Mi-1。第一信息也有不同的指示方式,可以指示Mi个天线端口中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个数,这种方式较为简单,有助于减小信令开销。或者,第一信息也可以指示究竟哪个天线端口能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使得指示更为明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频域单元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SRS端口的SRS的天线端口,所述第一频域单元的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个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个数的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频域单元配置第二SRS资源,若所述第二SRS资源和第一SRS资源占用相同的时间单元,则所述第二SRS资源和所述第一SRS资源不关联相同的天线端口,所述第一SRS资源是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中的一个。可理解为,一个天线端口在一个时刻只用于发送一个载波上的信息,从而便于网络设备的调度,避免出现混乱。
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网络设备执行,或由芯片系统执行,该芯片系统能够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所述Ni个频域单元不包含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至少两个频域单元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P为大于1的整数,Ni为大于等于1小于P的整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频域单元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且用于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频域单元的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个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个数的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中各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索引xi,xi是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t的整数,或xi是小于Nt的非负整数,Nt是所述P个频域单元所关联的不同的天线端口总数;或,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天线端口的总个数Nt,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各频域单元关联所述Nt个天线端口。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Mi;以及,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信息,i不等于j,i和j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中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个数;或,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中第m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m=1,2,…,Mi或m=0,1,…,Mi-1。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频域单元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SRS端口的SRS的天线端口,所述第一频域单元的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个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个数的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频域单元配置第二SRS资源,若所述第二SRS资源和第一SRS资源占用相同的时间单元,则所述第二SRS资源和所述第一SRS资源不关联相同的天线端口,所述第一SRS资源是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中的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至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新的配置信息,所述新的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频域单元配置至少一个SRS资源,且用于配置所述至少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网络设备可以只向UE发送一次配置信息,在发送后不再更改,例如在UE随机接入成功后向该UE发送配置信息,发送后不再更改。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更新配置信息。例如,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向UE发送新的配置信息,新的配置信息还是用于为该UE的载波配置SRS资源,且该配置信息还可以配置该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可以使得对于天线端口和SRS资源的配置能够更为符合当前的网络状态,以得到更好的上行发送性能。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以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的时间为起始时间,从所述起始时间到当前时间之间达到第一时长;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到了新小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发生变化;或,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触发信息,所述触发信息用于指示重新配置SRS资源。这几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信道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在这几种情况下可以更新配置信息,以得到更好的上行发送性能。当然第一条件不限于此。
关于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对于第一方面或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的介绍。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终端设备,或者可以是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等部件。该通信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射频链路,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链路中的第一射频链路包括M个晶振、第一放大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与所述M个晶振的第一开关、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大器连接的M个滤波器,所述第一开关能够在所述M个晶振之间切换,所述M个滤波器还连接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是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一个,所述M个晶振关联M个频域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放大器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M个晶振,通过第一开关的切换,使得第一天线端口能够发送更多频域单元上的信息。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可切换到更多的频域单元,以发送更多频域单元上的信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得单一频域单元能够支持更多的天线端口,灵活性较高,以提升上行传输性能。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链路还包括第二射频链路,所述第二射频链路包括N个晶振、第二放大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与所述N个晶振的第二开关、以及与所述第二放大器连接的N个滤波器,所述第二开关能够在所述N个晶振之间切换,所述N个滤波器还连接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一个,所述N个晶振关联N个频域单元,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例如,N个频域单元与M个频域单元可以有交集,那么对于交集包括的一个频域单元来说,该频域单元的信息既可以通过第一天线端口发送,也可以通过第二天线端口发送,由此提高了信息的发送增益以及发送可靠性。
第四方面,提供另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第一至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述通信装置具备上述终端设备的功能。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有时也称为处理模块)和收发单元(有时也称为收发模块)。收发单元能够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在收发单元实现发送功能时,可称为发送单元,在收发单元实现接收功能时,可称为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称为收发单元,该功能模块能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或者,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收发单元是对这些功能模块的统称。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与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不同的通信装置,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通信装置。如果该通信装置与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为同一个通信装置,那么该通信装置所包括的收发单元可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射频链路,或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至少一个射频链路,或者,该通信装置所包括的收发单元可通过第三方面所述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射频链路实现,或者,该通信装置所包括的收发单元可通过第三方面所述的至少一个射频链路实现。
例如,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所述Ni个频域单元不包含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至少两个频域单元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P为大于1的整数,Ni为大于等于1小于P的整数;
所述发送单元(或,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能力信息。
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所述Ni个频域单元不包含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至少两个频域单元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P为大于1的整数,Ni为大于等于1小于P的整数;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发送单元(或,所述收发单元)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能力信息。
再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与存储单元耦合,并执行存储单元中的程序或指令,使能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五方面,提供再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至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通信装置具备上述网络设备的功能。所述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或为基站中的基带装置。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有时也称为处理模块)和收发单元(有时也称为收发模块)。收发单元的实现方式可参考第四方面的介绍。
例如,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所述Ni个频域单元不包含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至少两个频域单元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P为大于1的整数,Ni为大于等于1小于P的整数。
或者: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所述Ni个频域单元不包含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至少两个频域单元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P为大于1的整数,Ni为大于等于1小于P的整数。
再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与存储单元耦合,并执行存储单元中的程序或指令,使能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其被运行时,使得上述各方面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信息所指示的内容的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是固定设备,移动设备、手持设备(例如手机)、穿戴设备、车载设备,或内置于上述设备中的无线装置(例如,通信模块,调制解调器,或芯片系统等)。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连接人,物,机器等,可广泛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蜂窝通信、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无人驾驶(self driving)、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智能电网(smart grid)、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smart city)、无人机、机器人等场景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有时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接入站、UE站、远方站、无线通信设备、或用户装置等等。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将终端设备以UE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或核心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通信系统中的基站(BTS,Node B,eNodeB/eNB,或gNodeB/gNB)、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后续演进的基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所述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小站,中继站等。多个基站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同一种接入技术的网络,也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基站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共站或非共站的传输接收点。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例如,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以下以接入网设备是基站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多个网络设备可以为同一类型的基站,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基站。基站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站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与不同接入技术中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核心网设备用于实现移动管理,数据处理,会话管理,策略和计费等功能。不同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实现核心网功能的设备名称可以不同,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定。以5G系统为例,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或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端口,是逻辑概念,例如是通过UE上部署的物理天线虚拟出来的。例如,一个天线端口可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天线虚拟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名词的数目,除非特别说明,表示“单数名词或复数名词”,即“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大小、内容、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例如,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可以是同一个天线端口,也可以是不同的天线端口,且,这种名称也并不是表示这两个天线端口的位置、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每个运营商具有多个连续或不连续频点的频谱,UE一般会在每个频段配置相应的发射天线和/或接收天线。CA技术通过将相同频段或者不同频段的频谱资源聚合起来进行协同传输,可以提升频谱资源利用率。CA可分为带内(Intra-Band)CA和带外(Inter-Band)CA。其中,Intra-Band CA是聚合同一频段内的多个载波,在UE内,同一频段内的这些载波可以共用相同的射频链路,因此相对于单载波传输可提升上行容量。Inter-Band CA是聚合不同频段的载波,在UE内,不同频段的载波一般有单独的射频链路。可见,目前UE内的射频链路与载波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UE无法调整,这使得单一载波上的发射通道数量有限,导致上行容量受限。其中,一个射频链路和与该射频链路连接的天线端口(或者称为该射频链路对应的天线端口),可以称为一个发射通道。
鉴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包括的第一天线端口能够在至少两个频域单元间切换,使得单个频域单元能够支持更多的天线端口,从而可以灵活调整终端设备的各个频域单元支持的最大发射通道数,以提升上行传输性能。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频域单元,例如为载波、子载波,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的频域单元。在后文的介绍过程中,以频域单元是载波为例。也就是说,后文所述的“载波”,均可以替换为“频域单元”。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UE可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射频链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天线端口,可用于信息的发送,例如用于上行信息的发送,或者也可用于侧行信息的发送等,本文主要以天线端口用于上行信息的发送为例。例如可参考图1,至少一个射频链路包括第一射频链路,第一射频链路包括第一放大器101以及与第一放大器101连接的M个滤波器,例如第一放大器101可通过开关连接M个滤波器,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另外M个滤波器与第一天线端口103连接,例如第一天线端口103可通过开关连接M个滤波器,第一天线端口103是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一个。第一射频链路还包括第一开关102和M个晶振,第一开关102连接在M个晶振与第一放大器101之间,M个晶振与M个滤波器一一对应。一个晶振与一个滤波器对应,是指该晶振与该滤波器均与同一个载波关联。例如,2.1GHz的晶振对应2.1GHz的滤波器。当然第一射频链路还可能包括其他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第一放大器101例如为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第一开关102能够在M个晶振之间切换,第一放大器101能够在M个滤波器之间切换,第一天线端口103也能够在M个滤波器之间切换,而不同的晶振关联不同的载波,例如M个晶振关联M个载波,那么通过第一开关102的切换、第一放大器101的切换和第一天线端口103的切换,就使得第一天线端口103能够切换至不同载波。网络设备可根据不同情况(例如上行信道质量等)调度UE将第一天线端口103连接到相应的滤波器,以发送该滤波器关联的载波的上行信息,从而可以灵活调整终端设备各个载波可支持的天线端口数量,以提升上行传输性能。
其中,一个晶振关联一个载波(或者称为,一个晶振对应一个载波),一个晶振关联一个滤波器(或者称为,一个晶振对应一个滤波器),那么可以认为,一个滤波器关联一个载波(或者称为,一个滤波器对应一个载波)。对于一个晶振关联一个载波可以理解为,通过将第一放大器101切换到该晶振,可以使得第一放大器101所在的发射通道发送该载波的信息。对于一个滤波器关联一个载波可以理解为,该滤波器可用于过滤掉除了该载波的频率外的其他频率。例如图1以M个晶振包括晶振0和晶振1为例,以及以M个滤波器包括滤波器0和滤波器1为例,滤波器0关联晶振0,晶振0和滤波器0都关联第一载波,滤波器1关联晶振1,晶振1和滤波器1都关联第二载波。可以理解为,滤波器0可以过滤掉除了第一载波的频率外的其他频率,滤波器1可以过滤掉除了第二载波的频率外的其他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关102可以通过开关器件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功能模块实现,例如将该功能模块称为开关模块、切换模块、或开关切换模块等,只要能够使得第一放大器101在M个晶振之间实现切换的功能模块或器件,都可以作为第一开关102。作为第一开关102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开关102例如通过一个单刀多掷开关实现,该单刀多掷开关能够连接两个或更多个晶振,图1以此为例。另外,图1以第一开关102连接两个晶振为例,这两个晶振分别关联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
另外,至少一个射频链路还可以包括第二射频链路,第二射频链路包括第二放大器104以及与第二放大器104连接的N个滤波器,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另外第二射频链路还包括N个晶振,N个晶振对应N个滤波器。N如果等于1,表明第二射频链路包括一个滤波器和一个晶振,那么第二放大器104和这一个晶振之间无需通过开关连接,而是可以直接连接,第二放大器104与这一个滤波器也无需通过开关连接,而是可以直接连接,以及这一个滤波器与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二天线端口105也无需通过开关连接,而是可以直接连接。由于第二射频链路包括一个滤波器和一个晶振,则第二天线端口105无法在不同的载波之间切换,而只是发送第二天线端口105关联的第二载波上的信息。或者,N可以大于1,表明第二射频链路包括多个滤波器和多个晶振。则第二射频链路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106,N个晶振和第二放大器104通过第二开关106连接。第二开关106能够在N个晶振之间切换,第二放大器104能够在N个滤波器之间切换,第二天线端口105也能够在N个滤波器之间切换,而不同的晶振关联不同的载波,例如N个晶振关联N个载波,那么通过第二开关106的切换、第二放大器104的切换和第二天线端口105的切换,就使得第二天线端口105能够切换到不同载波,以发送不同载波上的信息。例如图1以N个晶振包括晶振2和晶振3、N个滤波器包括滤波器2和滤波器3为例,晶振2和滤波器2关联第一载波,晶振3和滤波器3关联第二载波。通过使得一个射频链路包括更多的晶振和更多的滤波器,UE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就能够切换到更多的载波,从而能够发送更多载波的信息,灵活性较高。网络设备可以调度终端设备在各载波发送上行信息的天线端口,以提高上行发送性能。
M个载波与N个载波,可以完全相同,例如M个载波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N个载波也是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或者,M个载波与N个载波可以有交集,但不完全相同,例如M个载波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N个载波为第一载波和第三载波,或者,M个载波为第一载波、第二载波和第三载波,N个载波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或者,M个载波与N个载波可以完全不同,例如M个载波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N个载波为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等等。例如M个载波与N个载波完全相同或者有交集,那么一个载波就能够通过开关连接两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从而可以提高上行传输性能。
同理,第二开关106可以通过开关器件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功能模块实现,例如将该功能模块称为开关模块、切换模块、或开关切换模块等,只要能够使得第二放大器104在N个晶振之间实现切换的功能模块或器件,都可以作为第二开关106。其中,该UE包括的所有的与晶振连接的开关,可以视为属于一个功能模块,即,可通过一个功能模块完成该UE包括的所有的与晶振连接的开关的功能,例如第一开关102和第二开关106可以属于一个功能模块。或者,该UE包括的与晶振连接的开关,可以视为是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第一开关102和第二开关106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
作为第二开关106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二开关106例如也通过一个单刀多掷开关实现,该单刀多掷开关能够连接两个或更多个晶振,图1以此为例。另外,图1以第二开关106连接两个晶振、且M个载波和N个载波完全相同为例,例如图1中,M个载波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N个载波也为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
当然,至少一个射频链路可能仅包括第一射频链路和第二射频链路,或者,至少一个射频链路除了包括第一射频链路和第二射频链路外还包括其他的射频链路,如果还包括其他的射频链路,则所包括的射频链路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晶振,这些射频链路的实现方式与第二射频链路的实现方式是类似的,可参考前文的介绍。至于UE究竟包括多少个天线端口、包括多少个射频链路、以及一个射频链路包括多少个晶振或滤波器等,可以根据相应因素来设置,这些因素例如包括UE对于性能的需求,还可以包括UE的成本或UE的体积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图1所示的情况只是示例。
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2包括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和UE。该接入网设备例如工作在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系统中,或者工作在NR系统中,或者工作在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中。该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因此图2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对应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图2以接入网设备是基站为例,实际上参考前文的介绍,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RSU等设备。另外,图2中的UE以手机为例,实际上根据前文对于UE的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UE不限于手机。
为了便于介绍,后文将要介绍的各个实施例以应用在图2所示的架构为例。例如,后文的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设备例如为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后文的各个实施例所述的UE可以是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UE。
如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和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该方法可由图1所介绍的UE实现。
S31、UE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UE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可包括该UE的能力信息。例如,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该RRC消息可以是UE在随机接入成功后、且在UE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前,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可选的,该RRC消息例如为UE能力信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消息,或者也可以是其他RRC消息。
UE可以确定该UE的能力信息,并将该能力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该能力信息可指示为该UE配置的P个载波中的各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P个载波可以包括为该UE配置的全部载波,或者包括为该UE配置的部分载波,P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P个载波中包括至少两个载波,P个载波中的至少两个载波可以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即,至少两个载波配置了上行发射通道,所述至少两个载波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例如称为配置信息A,配置信息A用于配置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单元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通过配置上行发射通道的载波间切换天线端口,可灵活调整各载波的上行最大传输流数,提升上行传输性能。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个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可以包括与该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能够切换到该载波的天线端口。与该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是指无需通过开关切换就能发送该载波的信息的天线端口,或者说,是在没有设置放大器与晶振之间的开关(或者说没有设置多个晶振)、也没有设置多个滤波器的情况下就能发送该载波的信息的天线端口。而能够切换到该载波的天线端口,是指通过开关切换后能够发送该载波的信息的天线端口。例如第i个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第i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Ni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载波的天线端口,Ni个载波属于P个载波且不包含第i个载波,Ni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P的整数。
例如对于图1所示的UE,该能力信息可指示第一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第一天线端口103和第二天线端口105,以及可指示第二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第一天线端口103和第二天线端口105。其中,对于第一载波来说,第一天线端口103是第一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第二天线端口105是通过切换能够发送第一载波的信息的天线端口。对于第二载波来说,第二天线端口105是第二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第一天线端口103是通过切换能够发送第二载波的信息的天线端口。
该能力信息指示P个载波中的各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可以有不同的指示方式,下面举例介绍。
1、能力信息对于天线端口的第一种指示方式。
该能力信息包括P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信息。一个天线端口的信息例如为该天线端口的编号(或者称为索引),或者也可以是该天线端口的标识等。
UE可为该UE包括的各个天线端口设置索引,例如该UE包括第一天线端口103和第二天线端口105,则UE可为第一天线端口103和第二天线端口105设置索引。例如UE可按照载波的频率升序的顺序为天线端口设置索引,或者UE也可按照载波的频率降序的顺序为天线端口设置索引,或者UE也可以随机设置索引等。UE可通过天线端口的索引指示相应的天线端口,而该索引对于网络设备也是已知的,例如UE可预先将天线端口的索引发送给网络设备。例如UE可以将P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在该能力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从而网络设备根据该能力信息就能明确各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
例如对于P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来说,该能力信息可包括P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索引xi,xi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t的整数,或xi是小于Nt的非负整数,Nt是P个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总数。i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P的整数,可理解为,第i个载波是P个载波中的任一个。以图1为例,例如第一天线端口103的索引为0,第二天线端口105的索引为1,则该能力信息包括的第一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的索引为0和1,而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总数为2,无论是0还是1,都小于2。
为了更方便理解,下面提供UE的结构的一种具体示例,请参考图4。其中,图4所示的UE的结构是对图1所示的UE的结构的一种示例。图4以该UE支持2.1GHz的载波、2.6GHz的载波和4.9GHz的载波为例,在实际应用中,UE可能支持更多或更少数量的载波,以及UE支持的载波的频率也可能有所不同,UE支持的载波关联的射频链路数也可能有所不同。其中,2.1GHz的载波关联射频链路0、射频链路1和射频链路2,2.6GHz的载波关联射频链路0、射频链路1和射频链路2,4.9GHz的载波关联射频链路0、射频链路2和射频链路3,射频链路0、射频链路1、射频链路2和射频链路3分别连接一个天线端口。其中,射频链路0是指包括了放大器0的射频链路,射频链路1是指包括了放大器1的射频链路,射频链路2是指包括了放大器2的射频链路,射频链路3是指包括了放大器3的射频链路。射频链路0包括三个滤波器,分别为2.1GHz滤波器0、2.6GHz滤波器0、以及4.9GHz滤波器0,还包括三个晶振,分别为2.1GHz晶振0、2.6GHz晶振0、以及4.9GHz晶振0;射频链路1包括两个滤波器,分别为2.1GHz滤波器1以及2.6GHz滤波器1,还包括两个晶振,分别为2.1GHz晶振1以及2.6GHz晶振1;射频链路2包括三个滤波器,分别为2.1GHz滤波器2、2.6GHz滤波器2、以及4.9GHz滤波器2,还包括三个晶振,分别为2.1GHz晶振2、2.6GHz晶振2、以及4.9GHz晶振2;射频链路3包括一个4.9GHz滤波器3,还包括一个4.9GHz晶振3。其中,2.1GHz滤波器是指能够将除了2.1GHz外的其他频率滤除的滤波器,2.6GHz滤波器是指能够将除了2.6GHz外的其他频率滤除的滤波器,4.9GHz滤波器是指能够将除了4.9GHz外的其他频率滤除的滤波器。2.1GHz晶振是能够使得所连接的放大器实现对2.1GHz的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晶振,2.6GHz晶振是能够使得所连接的放大器实现对2.6GHz的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晶振,4.9GHz晶振是能够使得所连接的放大器实现对4.9GHz的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晶振。
射频链路0因为包括三个晶振,因此这三个晶振和放大器0之间通过开关0连接,开关0能够在这三个晶振之间切换。另外放大器0还可连接射频链路0的三个滤波器,以及这三个滤波器还可连接天线端口0。同理,射频链路1的两个晶振和放大器1之间通过开关1连接,开关1能够在射频链路1包括的两个晶振之间切换。另外放大器1还可连接射频链路1的两个滤波器,以及这两个滤波器还可连接天线端口1。射频链路2的三个晶振和放大器2之间通过开关2连接,开关2能够在射频链路2包括的三个晶振之间切换。另外放大器2还可连接射频链路2的三个滤波器,以及这三个滤波器还可连接天线端口2。射频链路3包括一个晶振,因此该晶振与放大器3之间无需与开关连接,另外放大器2还可连接射频链路3的一个滤波器,该滤波器可连接开关3。
UE可对图4中的4个天线端口进行编号,例如,UE可按照载波的频率升序的顺序对天线端口编号,或者UE也可按照载波的频率降序的顺序对天线端口编号,或者UE也可以随机编号等。以UE按照载波的频率升序的顺序对天线端口编号为例,例如UE可将这4个天线端口分别编号为0(可称为天线端口0)、1(可称为天线端口1)、2(可称为天线端口2)和3(可称为天线端口3),其中天线端口0连接射频链路0,天线端口1连接射频链路1,天线端口2连接射频链路2,天线端口3连接射频链路3。另外,例如2.1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0,2.6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1,4.9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通过开关0的切换,可使得天线端口0切换至2.1GHz的载波、或切换至2.6GHz的载波、或切换至4.9GHz的载波;通过开关1的切换,可使得天线端口1切换至2.1GHz的载波、或切换至2.6GHz的载波;通过开关2的切换,可使得天线端口2切换至2.1GHz的载波、或切换至2.6GHz的载波、或切换至4.9GHz的载波;天线端口3可关联4.9GHz的载波。
以图4为例,对于2.1GHz的载波来说,该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0,而能够切换到该载波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对于2.6GHz的载波来说,该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1,而能够切换到该载波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2;对于4.9GHz的载波来说,该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而能够切换到该载波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1。
继续以图4为例,如果该能力信息指示为该UE配置的全部载波中的各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则UE所确定的能力信息可指示:2.1GHz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2.6GHz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4.9GHz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2、以及天线端口3。例如一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可以按照集合的形式包括在能力信息中,那么该能力信息可以包括:2.1GHz的载波可支持的天线端口集合{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天线端口2},2.6GHz的载波可支持的天线端口集合{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天线端口2},以及4.9GHz的载波可支持的天线端口集合{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2,天线端口3}。
采用这种实现方式,使得能力信息更为明确,有助于网络设备更清晰地确定UE的能力信息。
例如第一消息为UE能力信息消息,该UE能力信息消息可包括带宽组合列表信息元素(BandCombinationList information element)字段,带宽组合列表信息元素字段原本用于承载该UE所支持的载波聚合的带宽组合和/或该UE所支持的多无线接入技术双连接(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MR-DC)带宽组合。带宽组合列表信息元素字段可以包括带宽参数(BandParameters)字段,例如能力信息采用对天线端口的第一种指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将能力信息承载在带宽参数字段中。例如通过带宽参数字段承载能力信息的结构如下:
BandParameters-vxxxx::=SEQUENCE{
……
TxCarrierSwitch
}
其中,BandParameters-vxxxx表示带宽组合列表信息元素字段所包括的带宽参数字段,发射载波切换(TxCarrierSwitch)表示为该UE配置的P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信息。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力信息还可以有其他名称,TxCarrierSwitch只是示例。
2、能力信息对于天线端口的第二种指示方式。
该能力信息可指示UE的天线端口总数,例如该UE的天线端口总数为Nt。Nt个天线端口,例如是为UE配置的P个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图4为例,2.1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0,2.6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1,4.9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那么Nt为4,则该能力信息指示该UE的天线端口总数为4。
如果能力信息采用这种方式指示,则网络设备可能无法明确究竟哪个载波关联哪些天线端口。但这种指示方式较为简单,信息量也较小,有利于减小信令开销。
3、能力信息对于天线端口的第三种指示方式。
能力信息可指示P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例如该数量为Mi,M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Mi小于或等于P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总数。例如该能力信息可指示P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其中第i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i,或者该能力信息可指示P个载波中的部分载波中的每个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其中第i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为Mi。P个载波中的不同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另外,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指示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载波的信息,其中i不等于j,i和j都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P的整数。第一信息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但不属于能力信息,或者,第一信息也可属于能力信息,这里以第一信息属于能力信息为例。例如第一信息可指示P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切换信息,这里以第一信息指示第i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切换信息为例。通过能力信息的这种指示,就可以指明天线端口与载波之间的切换关系。且P个载波中的第i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的数量可以是原本就包括在能力信息中的,即,即使没有为UE的一个射频链路设置多个晶振,UE也可能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那么为该UE配置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是原本就包括在能力信息中的。而第一信息,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在能力信息中扩展的内容。相当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能力信息中已有的信息,再通过在能力信息中增加相应的信息(例如第一信息),就能指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该UE配置的P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提高了对能力信息中原有的信息的利用率。例如,天线端口的编号规则是通过协议规定的,例如协议规定按照载波的频率升序的顺序为天线端口设置索引,或协议规定按照载波的频率降序的顺序为天线端口设置索引等,则UE和网络设备都能明确编号规则,因此网络设备能够明确索引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关系。
第一信息指示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载波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指示方式,下面举例介绍。
作为第一信息指示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载波的信息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信息可指示Mi个天线端口中可切换至第j个载波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例如参考图4,4.9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第一信息可指示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中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的天线端口的数量,根据图4可知,天线端口2能切换到2.1GHz的载波,则对于4.9GHz的载波,第一信息指示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1;另外,根据图4可知,天线端口2能切换到2.6GHz的载波,则对于4.9GHz的载波,第一信息指示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为1。
对于这种指示方式,如果Mi为1,那么对于网络设备来说,获得了第一信息,也就知道了第i个载波关联的Mi个天线端口能够如何切换。但如果Mi大于1,那么对于网络设备来说,在获得第一信息后,可能无法明确Mi个天线端口中究竟是哪个天线端口切换到第j个载波。但这种指示方式,只需指示天线端口的数量,指示较为简单,且信令开销较小。
作为第一信息指示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载波的信息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信息可指示Mi个天线端口中的第m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其中,m=1,2,…,Mi,或m=0,1,…,Mi-1。例如参考图4,4.9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第一信息可指示天线端口2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以及可指示天线端口2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这种指示方式,可以使得网络设备明确Mi个天线端口中究竟是哪个天线端口切换到第j个载波,使得指示更为清楚。例如,第一信息可通过位图(bitmap)的形式实现,该bitmap包括的比特的个数等于Mi,这Mi个比特与Mi个天线端口一一对应。如果该bitmap包括的某个比特的取值为“1”,表明该比特对应的天线端口能够切换至第j个载波,如果该bitmap包括的某个比特的取值为“0”,表明该比特对应的天线端口不能切换至第j个载波。例如对于图4的4.9GHz的载波对应的两个天线端口与2.1GHz的载波之间的切换关系,对应的bitmap可以是“10”,其中的高位比特代表天线端口2,低位比特代表天线端口3,该bitmap指示天线端口2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而天线端口3不能切换到2.1GHz的载波。对于图4的4.9GHz的载波对应的两个天线端口与2.6GHz的载波之间的切换关系,对应的bitmap也是相同的。
为了使得能力信息的指示更为清楚,该能力信息除了指示P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以及指示Mi个天线端口中的第m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外,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第一集合包括至少一个载波的信息,第二集合包括至少一个载波的信息,第一集合包括的载波的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数量可小于或等于P,第二集合包括的载波的信息所对应的载波的数量可小于或等于P。且第二集合所包括的第r个载波的信息所关联的天线端口能够切换到第一集合所包括的第r个载波,i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且r小于或等于P。
例如图4中,根据载波的频率升序的顺序的预定义规则编号,2.1GHz的载波关联1个天线端口,该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0,2.6GHz的载波关联1个天线端口,该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1,4.9GHz的载波关联2个天线端口,这两个天线端口为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以此为例,且例如P个载波为2.1GHz的载波、2.6GHz的载波、以及4.9GHz的载波,则该能力信息包括的P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可包括:2.1GHz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或者表述为,2.1GHz的载波所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例如表示为最大输入输出层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为1,2.6GHz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为1,4.9GHz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为2。除此之外,该能力信息还包括第一集合、第二集合和第一信息。例如第一集合为{2.1GHz,2.1GHz,2.6GHz,2.6GHz,4.9GHz},第二集合为{2.6GHz,4.9GHz,2.1GHz,4.9GHz,2.1GHz},这表明,2.6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例如参考图4,2.6GHz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1就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4.9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例如参考图4,4.9GHz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2就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2.1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例如参考图4,2.1GHz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0就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4.9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例如参考图4,4.9GHz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2就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2.1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能够切换到4.9GHz的载波,例如参考图4,2.1GHz的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0就能够切换到4.9GHz的载波。
根据图1或图4可知,可能有些载波会关联多个天线端口,例如4.9GHz的载波关联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通过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指示了4.9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上,4.9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也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上,那么网络设备可能不明确究竟是4.9GHz的载波关联的哪个天线端口切换到2.1GHz的载波,也不明确究竟是4.9GHz的载波关联的哪个天线端口切换到2.6GHz的载波。因此能力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指示第二集合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与第一集合所包括的载波之间的切换关系。
继续以图4为例,例如第二集合包括4.9GHz的载波的信息,4.9GHz的载波关联两个天线端口,且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指示4.9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既能够切换到2.1GHz的载波也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那么第一信息可以指示第二集合所包括的4.9GHz的载波关联的哪个天线端口切换到2.1GHz的载波,以及指示第二集合所包括的4.9GHz的载波关联的哪个天线端口切换到2.6GHz的载波。例如第一信息为{a,b},a和b分别表示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按照载波的频率升序的顺序,a用于指示天线端口2的切换信息,b用于指示天线端口3的切换信息。例如第一信息为{01,01},“01”表示2.1GHz的载波,则第一信息指示天线端口2切换到2.1GHz的载波,以及指示天线端口2切换到2.6GHz的载波。或者第一信息也可以采用bitmap的形式实现,对此不做限制。
如果能力信息包括的关联多个天线端口的载波的信息有多个,那么第一信息可以包括这多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的切换关系,各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切换关系都是类似的,不多赘述。
又例如,第一消息为UE能力信息消息,该UE能力信息消息包括上行发射切换带宽对(ULTxSwitchingBandPair)字段,上行发射切换带宽对字段包括为该UE配置的载波关联的射频链路所连接的天线端口的信息。例如能力信息采用前述的对天线端口的第二种指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行发射切换带宽对字段中添加第一集合、第二集合和第一信息。例如,通过上行发射带宽对字段承载能力信息的结构如下:
ULTxSwitchingBandPair-rxx::=SEQUENCE{
bandIndexUL1,
bandIndexUL2,
AntIndexUL
}
其中,带宽索引上行1(bandIndexUL1)表示第一集合,带宽索引上行2(bandIndexUL2)表示第二集合,天线索引上行(AntIndexUL)表示第一信息。
当然,无论该能力信息采用如上哪种实现方式,该能力信息都还可以包括在除UE能力信息消息外的其他消息中,即使该能力信息包括在UE能力信息消息中,该能力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字段承载,例如该能力信息可以通过在UE能力信息消息中新增的字段承载。另外,该能力信息除了可指示P个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外,还可以指示该UE的其他能力,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S32、网络设备向UE发送配置信息,相应的,UE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
该配置信息可以为该UE的载波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资源。可选的,该配置信息还可以配置该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该配置信息可以为该UE的P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配置SRS资源,这P个载波可以是为该UE配置的全部载波或部分载波,并且该配置信息可以为所配置的每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配置关联关系。该配置信息为一个载波可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一个SRS资源可对应一个或多个SRS端口。例如第一载波是为UE配置的一个载波,该配置信息可以为第一载波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且可以配置这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第一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一个SRS资源的一个SRS端口关联一个天线端口,可以理解为,该SRS端口对应的SRS通过该天线端口发送。对于第一载波的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中的一个SRS资源来说,该SRS资源的SRS端口数可以是小于或等于第一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的正整数,这样可以使得为该载波配置的各个SRS资源都能正常得到发送。或者,对于第一载波的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中的一个SRS资源来说,该SRS资源的SRS端口数也可以是大于第一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的正整数,这样可以使得通过开关切换实现传输的上行信道也能够得到测量。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例如对应第一载波的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中的一个SRS资源来说,该SRS资源的SRS端口数也可以是大于第一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数量的正整数。
另外,为一个载波配置的不同的SRS资源的SRS端口,可以与不同的天线端口相关联。例如为第一载波配置了SRS资源A和SRS资源B,SRS资源A对应SRS端口a,SRS资源B对应SRS端口b,那么SRS端口a关联的天线端口与SRS端口b关联的天线端口可以是不同的天线端口。这是因为,为一个载波配置的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数可能小于或等于该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因此为了测量UE支持的天线端口数(UE支持的天线端口数量可能大于或等于该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需为该载波配置多个SRS资源,用于测量不同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上行信道。
例如,该配置信息配置了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资源。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资源占用的时间单元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占用的时间单元不同,那么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资源可以关联不同的天线端口,例如该配置信息为第一载波配置第一SRS资源,为第二载波第二SRS资源,或者,如果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占用的时间单元不同,那么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资源也可以关联同一个的天线端口,例如该配置信息为第一载波配置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资源。而如果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占用的时间单元相同,那么第一SRS资源和第二SRS资源不关联同一个天线端口,此时该配置信息可配置这两个SRS资源关联不同的天线端口,例如该配置信息为第一载波配置第一SRS资源,为第二载波第二SRS资源。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天线端口来说,在一个时刻只在一个载波上发送信息,而不能在不同的载波上发送信息。
另外,现有的SRS资源的SRS端口数可以为1、2、或4,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载波可能支持三个天线端口,则一个载波可能会支持3个天线端口的传输。那么为了支持3个天线端口的传输,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的SRS端口数进行扩充,可定义具有3个SRS端口的SRS资源。
例如,根据图4所示的UE,该配置信息的一种配置情况可参考图5。在图5中,网络设备为4.9GHz的载波配置了SRS资源20,并配置SRS资源20的三个SRS端口分别关联图4中的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为2.6GHz的载波配置了SRS资源10,并配置SRS资源10的三个SRS端口分别关联图4中的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为2.1GHz的载波配置了SRS资源00,并配置SRS资源00的三个SRS端口分别关联图4中的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
又例如,图5所示的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UE天线端口的关联关系可再参考表1。
表1
Figure BDA0002876222380000181
根据表1和图5可知,由于2.1GHz的载波、2.6GHz的载波、4.9GHz的载波都能支持三个天线端口,因此可以为这三个载波配置具有3个SRS端口的SRS资源,例如为一个载波配置的SRS资源的不同的SRS端口就对应不同的天线端口,从而通过一个载波支持的每个天线端口都能发送该载波的SRS资源。
对于UE来说,在接收配置信息后,可以不必再进行额外判断,而是按照配置信息执行。或者,UE在接收配置信息后,可结合UE的实际情况以及该配置信息,确定为该UE配置的载波的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也就是说,配置信息对于UE来说是作为参考信息,UE可结合UE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要完全按照配置信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以UE按照配置信息执行为例。
网络设备可以只向UE发送一次配置信息,在发送后不再更改,例如在UE随机接入成功后向该UE发送配置信息,发送后不再更改。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更新配置信息。例如,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向UE发送新的配置信息,新的配置信息还是用于为该UE的载波配置SRS资源,且该配置信息还可以配置该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为了便于区分,将原配置信息称为第一配置信息,将新的配置信息称为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载波与第一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载波可以完全相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都配置2.1GHz的载波和2.6GHz的载波;或者,第二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载波与第一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载波可以有交集,但不完全相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配置2.1GHz的载波和2.6GHz的载波,第二配置信息配置2.1GHz的载波和4.9GHz的载波,或者第一配置信息配置2.1GHz的载波和2.6GHz的载波,第二配置信息配置2.1GHz的载波、2.6GHz的载波和4.9GHz的载波;或者,第二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载波与第一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载波可以完全不同,例如第一配置信息配置2.1GHz的载波和2.6GHz的载波,第二配置信息配置4.9GHz的载波。即使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一配置信息都配置同一个载波,但第一配置信息为该载波配置的SRS资源和第二配置信息为该载波配置的SRS资源,同样的可以完全相同,或者有交集但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即使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一配置信息为同一个载波配置的SRS资源相同,但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该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与第二配置信息配置的该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完全相同,或者有交集但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也就是说,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完全相同,或者有交集但不完全相同,或者也可以完全不同。
第一条件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达到周期时间;UE的上行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以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的时间为起始时间,从该起始时间到当前时间之间达到第一时长;UE切换到了新小区;UE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发生变化;UE的第一参数的取值的变化量大于第一阈值;或,接收到来自UE的触发信息,该触发信息用于指示重新配置SRS资源,或指示重新配置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第一条件包括UE的上行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以及包括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的时间到当前时间之间达到第一时长;又例如,第一条件包括UE切换到了新小区;又例如,第一条件包括接收到来自UE的触发信息;再例如,第一条件包括UE的上行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达到周期时间,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的时间到当前时间之间达到第一时长,UE切换到了新小区;以及,接收到来自UE的触发信息,等等。
第一条件为达到周期时间,是指网络设备可周期性向UE发送配置信息。这种方式可以使得配置信息得以周期性更新,以符合当前的信道条件。
UE的上行信道质量,可以是指UE的任一个上行信道的质量,或者是指UE全部或部分上行信道的平均质量。如果UE的上行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那么网络设备按照第一配置信息所调度的上行数据的传输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重新配置。
如果第一配置信息已发给UE较长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上行信道条件等可能有所变化,网络设备按照第一配置信息所调度的上行数据的传输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网络设备可以更新配置信息,以适用当前的信道条件。
如果UE切换到了新小区,那么原小区为该UE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可能不再适用于新小区,因此新小区可以向UE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第一参数可以包括UE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功耗参数或发热参数等。例如UE发热严重,那么可能表明第一配置信息所配置的关系不适用于UE的实际情况,那么网络设备在获知UE发热严重的情况后,可以更新配置信息。
UE也可以自行决策是否需要更新配置信息。例如UE确定上行信道条件较差,或者UE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发生变化,或者UE的第一参数的取值的变化量大于第一阈值(例如UE发热严重),则UE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触发信息,以触发网络设备更新配置信息,这样增强了UE的主动性。
除了如上条件外,第一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条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或者,该配置信息可以为该UE的载波配置SRS资源,而配置信息可不必配置该SRS资源的SRS端口与该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可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
例如对于一个载波,网络设备可以先确定哪些天线端口是该载波原本关联的,哪些天线端口是通过开关切换到该载波的。然后网络设备可以按照预定义的规则推断能够连接到同一个射频链路的天线端口,之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该载波的SRS资源的SRS端口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对于一个SRS资源,可按照索引升序关联该SRS资源的SRS端口与天线端口,且不同的SRS资源的相同的SRS端口号可以与连接到同一个射频链路的不同天线端口号相关联。
对于一个载波,网络设备要确定哪些天线端口是该载波原本关联的,哪些天线端口是通过开关切换到该载波的,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例如一种方式为,如果UE所发送的能力信息对于P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采用前文介绍的第一种指示方式,那么UE在能力信息中可将一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放在前,而将通过开关能够切换到该载波的天线端口的索引放在后,则网络设备能够明确哪些天线端口是该载波原本关联的,哪些天线端口是通过开关切换到该载波的。例如,2.6GHz的载波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如果UE所发送的能力信息对于P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采用前文介绍的第一种指示方式,则UE所发送的能力信息可包括{天线端口1,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2},其中,天线端口1是2.6GHz的载波所关联的,天线端口0和天线端口2是通过开关能够切换到2.6GHz的载波的。
例如另一种方式为,如果UE所发送的能力信息对于P个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采用前文介绍的第三种指示方式,则对于P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网络设备可以按照预定义的规则推断,该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中,哪些天线端口是该载波原本关联的,哪些天线端口是通过开关切换到该载波的。例如P=3,这三个载波分别为2.1GHz的载波、2.6GHz的载波、4.9GHz的载波,这三个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分别为1、1、2。如果按照载波频率升序预定义规则编号,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天线端口0是2.1GHz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是2.6GHz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是4.9GHz载波关联的天线端口。
当然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载波所支持的天线端口中,哪些天线端口是该载波关联的,哪些天线端口是通过开关切换到该载波的。
例如对于4.9GHz的载波来说,网络设备可以按照预定义的规则推断能够切换到同一个载波的天线端口。例如,预定义的规则规定按照天线端口的索引升序映射,那么网络设备可以确定,通过开关切换的天线端口0可以切换到4.9GHz的载波,通过开关切换的天线端口1可以切换到4.9GHz的载波。然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4.9GHz的载波的SRS资源的SRS端口与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预定义的规则规定,对于一个SRS资源,按照索引升序关联SRS端口与天线端口,且不同的SRS资源的相同的SRS端口号可以与连接到同一个射频链路的不同的天线端口号关联。例如网络设备为4.9GHz的载波配置了SRS资源20,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SRS资源20的SRS端口0关联图5中的天线端口2,SRS资源20的SRS端口1关联图5中的天线端口0,SRS资源20的SRS端口2关联图5中的天线端口1。
S33、该UE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SRS资源关联的天线端口。
在网络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后,UE就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SRS资源,或者说发送SRS资源对应的SRS。例如UE可向网络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所配置的全部SRS,或者UE可向网络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所配置的部分SRS。下面以UE要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SRS资源对应的SRS(例如下文将第一SRS资源对应的SRS称为第一SRS)为例,第一SRS资源可以是该配置信息所配置的一个SRS资源。
例如,该UE可根据表1或图5确定第一SRS资源关联的天线端口,或者该UE可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第一SRS资源关联的天线端口。例如根据表1,如果第一SRS资源为SRS资源10,则UE可确定SRS资源10的SRS端口0关联天线端口0,SRS资源10的SRS端口1关联天线端口1,以及SRS资源10的SRS端口2关联天线端口2。
S34、UE通过所确定的天线端口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SRS,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UE的第一SRS。
如果UE确定了一个天线端口,则通过该天线端口发送第一SRS;或者,如果UE确定了多个天线端口,则通过这多个天线端口发送多个第一SRS。例如,第一SRS资源为SRS资源10,则UE通过天线端口0发送对应SRS端口0的第一SRS,通过天线端口1发送对应SRS端口1的第一SRS,以及通过天线端口2发送对应SRS端口2的第一SRS。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SRS后,根据该配置信息可确定第一SRS资源对应的该UE的天线端口,以及可确定第一SRS资源对应的载波,从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测量第一SRS,对该载波上的各天线端口对应的上行信道进行信道估计。例如,第一SRS资源为SRS资源10,UE通过天线端口0发送对应SRS端口0的第一SRS,通过天线端口1发送对应SRS端口1的第一SRS,以及通过天线端口2发送对应SRS端口2的第一SRS。那么网络设备接收第一SRS后,可以对该UE的2.6GHz的载波上的天线端口0对应的上行信道进行信道估计,对该UE的2.6GHz的载波上的天线端口1对应的上行信道进行信道估计,也可以对该UE的2.6GHz的载波上的天线端口2对应的上行信道进行信道估计。
S35、网络设备向UE发送调度信息,相应的,UE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可以调度第一载波上的上行数据传输,第一载波是为UE配置的一个载波。网络设备对该UE相应的上行信道进行信道估计后,可以根据信道估计结果选择信道质量较好的上行信道,从而调度UE在这些上行信道上发送上行数据。其中,网络设备调度上行数据,一种方式为,网络设备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PUSCH承载上行数据。
例如网络设备要调度UE在第一载波上发送上行数据,那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对于第一载波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上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为UE选择合适的天线端口,并通过该调度信息指示所选择的天线端口。
或者,网络设备要调度该UE的上行数据,那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对于为该UE配置的各个载波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上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为该UE选择合适的载波,以及选择该载波上合适的天线端口。
例如该调度信息可包括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可指示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天线端口关联的SRS资源的SRS端口。例如网络设备要调度UE在第一载波上发送上行数据,那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对于第一载波上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上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为UE选择合适的天线端口,并通过该调度信息指示所选择的天线端口关联的SRS资源的SRS端口。
S36、UE在第一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UE的上行数据。UE可根据调度信息所指示的天线端口在第一载波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S32~S36均为可选的步骤,因此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带来的效果,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仿真结果。
例如,基于表2的仿真参数可得到图6。图6对比了不同机制的上行容量性能,这些机制包括:1、1.8GHz载波1Tx发射;2、2.1GHz载波1Tx发射;3、4.9GHz载波2Tx发射;4、三个载波仅频域池化(CA)1Tx+1Tx+2Tx并发;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射通道资源池化的方案。其中,1Tx是指使用一个上行发射通道发送,2Tx是指使用两个上行发射通道发送。
表2
Figure BDA0002876222380000221
根据图6可以得出表3,为相应机制的增益。
表3
Figure BDA0002876222380000231
从表3可以看出,第4种方案,即仅频域池化的方案,相对于前三种单载波发送方案来说性能增益受限,仅有12%的性能增益,这主要是因为仅频域池化的方案中单个载波发射通道数量受限。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通过频域资源和发射通道资源池化,可进一步提升上行容量,吞吐率可达到CA的1.6倍。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为UE设计了新的发射通道架构,通过增加晶振和开关,可实现天线端口在多个载波之间进行切换。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新的发射通道架构,设计了新的UE能力,建立了为UE各载波配置的SRS资源的SRS端口与UE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允许网络设备通过测量SRS获得上行信道信息,从而网络设备可以为UE选择较优的天线端口切换方案。对UE发射通道资源进行了资源池化,允许UE的各发射通道根据瞬时信道条件切换至不同载波,灵活调整各载波可支持的最大发射通道数量,提升上行传输性能。
图7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通信装置700可以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或者,所述通信装置700可以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网络设备的方法。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通信装置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处理器7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功能。所述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包括:基带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编解码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所述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所述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7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和/或处理数据。不同的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集成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上。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702,用于存储指令7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7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7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指令703(有时也可以称为代码或程序),所述指令703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处理器701中可以存储数据。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705以及天线706。所述收发器7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收发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用于通过天线706实现通信装置700的收发功能。可选的,通信装置700与图1所示的UE可以是同一个装置,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装置。如果通信装置700与图1所示的UE是同一个装置,那么收发器705例如包括图1所示的至少一个射频链路,天线706例如实现为图1所示的至少一个天线端口。
可选的,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部件: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模块,外部存储器接口,内部存储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电源管理模块,天线,扬声器,麦克风,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模块,马达,摄像头,或显示屏等等。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部件,或者某些部件集成,或者某些部件拆分。这些部件可以是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处理器701和收发器705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电子设备等上。实现本文描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设备(例如,独立的集成电路,手机等),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中的一部分(例如,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具体可以参照前述关于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为描述方便,称为UE)可用于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以实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UE功能的相应的手段(means)、单元和/或电路。例如,终端设备,包括收发模块,用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收发功能,和,处理模块,用以支持终端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
图8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设备800可适用于图2所示的架构中。为了便于说明,图8仅示出了终端设备800的主要部件。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8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麦克风,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以终端设备800是手机为例,当终端设备800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800时,控制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8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8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8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800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800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800的收发单元810,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800的处理单元820。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00包括收发单元810和处理单元8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8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8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8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可选的,通信装置800与图1所示的UE可以是同一个装置,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装置。如果通信装置800与图1所示的UE是同一个装置,那么收发单元810例如包括图1所示的至少一个射频链路和至少一个天线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用于前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用以实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功能的手段(means)、单元和/或电路。例如,网络设备包括收发模块,用以支持网络设备实现收发功能,和,处理模块,用以支持网络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
图9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网络设备可适用于图2所示的架构中,例如为该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基带装置901,射频装置902、天线903。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902通过天线903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901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901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902,射频装置902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903发送给终端设备。
基带装置901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9011,存储单元9012和接口9013。其中处理单元901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存储单元9012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或数据。接口9013用于与射频装置902交互信息,该接口包括接口电路,用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存储单元9012与处理单元9011可以位于同一个芯片中,即片内存储元件。或者存储单元9012也可以与处理单元9011处于不同芯片上,即片外存储元件。所述存储单元9012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器或存储元件的统称。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例如实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相应的功能。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以支持同一种制式的无线接入技术,也可以支持不同种制式的无线接入制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isk)、移动硬盘、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另外,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或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RAM,DR RAM)。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所述Ni个频域单元不包含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至少两个频域单元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P为大于1的整数,Ni为大于等于1小于P的整数;
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能力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索引xi,xi是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t的整数,或xi是小于Nt的非负整数,Nt是所述P个频域单元所关联的不同的天线端口总数;或,
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端口总数Nt,所述P个频域单元关联所述Nt个天线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Mi;以及,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信息,i不等于j,i和j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P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中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个数;或,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中第m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m=1,2,…,Mi,或m=0,1,…,Mi-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频域单元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SRS端口的SRS的天线端口,所述第一频域单元的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个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个数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频域单元配置第二SRS资源,若所述第二SRS资源和第一SRS资源占用相同的时间单元,则所述第二SRS资源和所述第一SRS资源不关联相同的天线端口,所述第一SRS资源是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中的一个。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其中,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以及包括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N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中能够切换至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所述Ni个频域单元不包含所述第i个频域单元,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至少两个频域单元与各自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相关联,P为大于1的整数,Ni为大于等于1小于P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中各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索引xi,xi是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t的整数,或xi是小于Nt的非负整数,Nt是所述P个频域单元所关联的不同的天线端口总数;或,
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天线端口的总个数Nt,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各频域单元关联所述Nt个天线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个频域单元所支持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个频域单元中的第i个频域单元关联的天线端口数量Mi;以及,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信息,i不等于j,i和j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中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的天线端口个数;或,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Mi个天线端口中第m个天线端口可切换至第j个频域单元,m=1,2,…,Mi或m=0,1,…,Mi-1。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频域单元配置一个或多个SRS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SRS端口的SRS的天线端口,所述第一频域单元的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个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个数的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频域单元配置第二SRS资源,若所述第二SRS资源和第一SRS资源占用相同的时间单元,则所述第二SRS资源和所述第一SRS资源不关联相同的天线端口,所述第一SRS资源是所述一个或多个SRS资源中的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新的配置信息,所述新的配置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频域单元配置至少一个SRS资源,且用于配置所述至少一个SRS资源的SRS端口与所述第一频域单元支持的天线端口之间的关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阈值;
以发送所述配置信息的时间为起始时间,从所述起始时间到当前时间之间达到第一时长;
所述终端设备切换到了新小区;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发生变化;或,
接收到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触发信息,所述触发信息用于指示重新配置SRS资源。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和至少一个射频链路,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链路中的第一射频链路包括M个晶振、第一放大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与所述M个晶振的第一开关、以及与所述第一放大器连接的M个滤波器,所述第一开关能够在所述M个晶振之间切换,所述M个滤波器还连接第一天线端口,所述第一天线端口是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一个,所述M个晶振关联M个频域单元,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链路还包括第二射频链路,所述第二射频链路包括N个晶振、第二放大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与所述N个晶振的第二开关、以及与所述第二放大器连接的N个滤波器,所述第二开关能够在所述N个晶振之间切换,所述N个滤波器还连接第二天线端口,所述第二天线端口是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一个,所述N个晶振关联N个频域单元,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耦合,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8~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8~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614776.4A 2020-12-02 2020-12-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585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899998.5A EP4240086A4 (en) 2020-12-02 2021-11-30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1/134418 WO2022116967A1 (zh) 2020-12-02 2021-11-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8/255,720 US20240107507A1 (en) 2020-12-02 2021-11-30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88429 2020-12-02
CN202011398842 2020-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5089A true CN114585089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9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4776.4A Pending CN114585089A (zh) 2020-12-02 2020-12-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7507A1 (zh)
EP (1) EP4240086A4 (zh)
CN (1) CN114585089A (zh)
WO (1) WO20221169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952A1 (zh) * 2022-07-01 2024-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4471A1 (en) * 2010-09-28 2013-08-07 Fujitsu Limited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omponent carrier scheduled in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CN106129588B (zh) * 2016-06-28 2019-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异频段的载波聚合天线及移动终端
US10075199B2 (en) * 2016-07-17 2018-09-1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front-end architecture that supports simultaneous MIMO
WO2019037026A1 (en) * 2017-08-24 2019-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SAMPLE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USER EQUIPMENT WITH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 RECEP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952A1 (zh) * 2022-07-01 2024-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40086A4 (en) 2024-05-01
US20240107507A1 (en) 2024-03-28
WO2022116967A1 (zh) 2022-06-09
EP4240086A1 (en)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91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4246016B (zh) 关于承载类型配置的协商
US2023018902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13872647B (zh) 探测参考信号srs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075113A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53633B (zh) 一种发送、接收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WO202211696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1696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318172B (zh) 终端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002332A1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789874A (zh) 用于传输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414385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7950046B (zh) 设备和方法
CN115696312A (zh) 一种ue上报udc信息方法及设备
WO2024065570A1 (en) Determining network-controlled repeater behavior over flexible symbols
US2022031252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nection with communication network by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6556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e capability report
CN115413028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CN11636727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499003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751532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4035765A1 (en) Location estimation for reduced capacity devices
CN115884211A (zh)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195342A (zh)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5942338A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