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4261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4261A
CN114584261A CN202210456883.1A CN202210456883A CN114584261A CN 114584261 A CN114584261 A CN 114584261A CN 202210456883 A CN202210456883 A CN 202210456883A CN 114584261 A CN114584261 A CN 114584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address
initial
communication
baud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68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4261B (zh
Inventor
邓冠兵
赵洪鹏
陈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Easylink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Easylin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Easylink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Easylin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68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4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4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4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4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4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本申请能够自动调整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并自动输出获取到的通信参数,通过自动的方案替换掉人工的方案,能够简化操作过程,减少人工设备通信参数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通信参数的读取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的通信参数经常会被更改,而用户无法通过其它渠道获取到电子设备的通信参数,用户使用现有的通信软件工具来获取通信参数时,需要逐个手动设置通信参数来测试通信参数。
但使用该方式来获取电子设备的通信参数的过程中,需要人为设置通信参数,操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消耗的时间极长,且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所述测试结果,包括:
在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成功读取数据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并生成用于指示通信成功的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直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初始通信参数,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所述预设调整参数,包括: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和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
所述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维持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一设备波特率;
根据所述初始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一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波特率恢复至所述初始波特率;
维持所述初始波特率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第一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和所述初始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和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设备地址,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的所述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得到调整设备地址;
通过所述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且维持所述调整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二设备波特率;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调整设备地址,确定为目标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且所述调整设备地址小于预设地址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调整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
通过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直至所述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地址阈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维持所述目标设备地址不变,且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
从至少一个预设寄存器中,确定与所述设备型号对应的目标寄存器;
从所述目标寄存器中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用于进行数据读取的预设操作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中的地址码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码;
对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进行CRC校验,生成CRC校验码;
根据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以及所述CRC校验码,生成通信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传感器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测试模块,配置为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测试模块,配置为:
在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成功读取数据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并生成用于指示通信成功的测试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直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初始通信参数,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所述预设调整参数,包括: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和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维持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一设备波特率;
根据所述初始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一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恢复模块,配置为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波特率恢复至所述初始波特率;
第一调整模块,配置为维持所述初始波特率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第一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和所述初始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配置为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和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设备地址,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的所述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得到调整设备地址;
第三调整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且维持所述调整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二设备波特率;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调整设备地址,确定为目标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累加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且所述调整设备地址小于预设地址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调整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
替换模块,配置为通过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直至所述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地址阈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出模块,配置为在维持所述目标设备地址不变,且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
第三确定模块,配置为从至少一个预设寄存器中,确定与所述设备型号对应的目标寄存器;
第四确定模块,配置为从所述目标寄存器中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用于进行数据读取的预设操作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中的地址码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码;
校验模块,配置为对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进行CRC校验,生成CRC校验码;
生成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以及所述CRC校验码,生成通信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传感器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处理器;
配置为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并按照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进而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和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目标通信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根据初始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进而根据测试结果和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获取目标通信参数。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需要手动设置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本申请能够自动调整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并自动输出获取到的通信参数,通过自动的方案替换掉人工的方案,能够简化操作过程,减少人工设备通信参数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通信参数的读取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感器设备的设备信息建立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参数读取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感器设备数据采集并上传到云平台的架构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800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在步骤102中,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在步骤103中,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这里,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例如,移动终端或者固定终端。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固定终端可以包括:台式电脑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被配置在数据处理装置中,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服务器中,或者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在硬件上可以例如为服务器或者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软件上可以例如为服务器或者电子设备中的相关的后台服务,对此不作限制。
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传感器设备,如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雨量桶、噪声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
在实现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在同一通信链路中,进而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同一个通信网络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请求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做出相应的回应后将应答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完成数据交互的过程。
再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同一个通信网络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请求信息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并向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相应的响应信息,也可以完成数据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子设备为个人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传感器设备为例,个人电脑和传感器设备可以位于使用RS485接口进行连接的RS485通信网络中。由于在RS485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且任何一次数据交互,都是由主机发起。基于此,个人电脑可以通过通信链路向传感器设备发送寻址数据帧,传感器设备在接收到寻址命令之后,对寻址数据帧进行解析,发送相应的应答帧至个人电脑。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在进行数据读取之前,第一电子设备会新建设备名称与型号,并配置对应的寄存器,来保存初始通信参数,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
基于此,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从配置的寄存器中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其中,初始通信参数可以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或初始波特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通信参数可以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也可以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中两者其中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获取到初始通信参数之后,第一电子设备按照初始通信参数发送请求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做出相应的回应后将应答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按照初始通信参数来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也是按照初始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可以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进行上述初始通信参数以及根据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的目的是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通信参数。
以第一电子设备为个人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传感器设备为例,在检测到对传感器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个人电脑可以获取到传感器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个人电脑按照获取到的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来进行与传感器设备之间的通信测试,再进一步根据通信测试的结果和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并按照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进而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和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目标通信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根据初始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进而根据测试结果和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获取目标通信参数。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需要手动设置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本申请能够自动调整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并自动输出获取到的通信参数,通过自动的方案替换掉人工的方案,能够简化操作过程,减少人工设备通信参数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通信参数的读取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初始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表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信成功的情况下,表明根据初始通信参数,可以成功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这里,目标通信参数是可以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通信参数。直接将初始通信参数确定为目标通信参数,根据目标通信参数(即,初始通信参数),可以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成功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可以通信成功的初始通信参数确定为目标通信参数,能够直接完成目标通信参数的确定,且保证根据目标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信成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所述测试结果,包括:
在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成功读取数据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并生成用于指示通信成功的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所有数据都是存储在寄存器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按照初始通信参数,可以成功地从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读取数据,表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成功,并生成用于指示通信成功的测试结果。其中,所有数据可以包括:通信参数,寄存器参数,寄存器数据等。通信参数可以包括:设备地址、波特率等。寄存器参数可以包括: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含义等。寄存器数据可以包括:与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含义相对应的寄存器数据。
以第二电子设备是传感器设备为例,按照初始通信参数,可以成功地从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中读取到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数据。其中,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中存储有关于该设备型号的传感器设备的所有数据。通信参数可以包括:设备地址、波特率等。寄存器参数可以包括: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含义等。寄存器数据可以包括:与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含义相对应的寄存器数据,由传感器设备采集得到。
再以传感器设备为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为例,根据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可以从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中读取到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数据,其中,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中存储有关于该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所有数据。
通信参数和寄存器参数为对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进行通信测试过程中用到的参数。通信参数可以包括:设备地址、波特率等。寄存器参数可以包括: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含义等,其中,寄存器含义可以包括:含水率和温度值等。寄存器数据可以包括:与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含义相对应的寄存器数据,由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采集得到;其中寄存器数据可以包括:含水率实时值(扩大10倍)和温度实时值(扩大10倍)等。
例如,以第一电子设备为个人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为例,来说明个人电脑从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中获取寄存器数据的过程。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寄存器的形式进行存储,个人电脑通过向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发送读取或者写入的指令来对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存储在寄存器中的数据进行读取或者写入。表1是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内容定义,如下所示:
表1 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内容定义
Figure 389218DEST_PATH_IMAGE001
表1中,第一列为寄存器地址,表示的是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中数据所存储的寄存器地址,即相关数据在寄存器中存储的位置;第二列为内容,表示的是相应的寄存器地址中存储的寄存器内容;第三列为操作,表示的是可以对该寄存器地址的数据进行的相应操作;第四列为定义说明,表示的是相应的寄存器地址中存储的寄存器内容的具体含义。
以个人电脑读取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数据为例,表2是个人电脑读取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设备波特率时,向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发送的询问帧格式示例,如下所示:
表2 个人电脑发送给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询问帧
Figure 368675DEST_PATH_IMAGE002
表2中,第一列为地址码,表示的是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地址;第二列为功能码,表示的是电子设备对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执行的操作;第三列为寄存器起始地址,表示的是电子设备对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中存储在相应寄存器地址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第四列为寄存器数量,表示的是电子设备对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中存储在从寄存器起始地址开始,需要进行相应操作的寄存器数量;第五列为CRC校验码,表示的是对传输数据的验证,由前面所有的字节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得出的。
这里,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地址为01,则个人电脑发送询问帧时地址码为01;个人电脑读取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数据,则对应的读取寄存器数据的功能码为03;个人电脑读取的是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设备波特率,这一数据存储的寄存器地址为07D1H,则寄存器起始地址为07D1;个人电脑读取的是一个寄存器数据,则寄存器数量为0001;CRC校验码是对前面的地址码、功能码等进行特定算法计算得出的。
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在接收到个人电脑发送的询问帧之后,对询问帧进行解析,做出相应的回应,并返回应答帧给个人电脑。表3是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发送给个人电脑的相应应答帧格式示例,如下所示:
表3 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返回给个人电脑的应答帧
Figure 413991DEST_PATH_IMAGE003
表3中,第一列为地址码,表示的是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地址;第二列为功能码,表示的是电子设备对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执行的操作;第三列为数据长度,表示的是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返回给个人电脑的数据的字节数;第四列为波特率,表示的是从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寄存器中读取到的波特率的数据;第五列为CRC校验码,表示的是对传输数据的验证,由前面所有的字节进行特定的算法计算得出的。
这里,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地址为01,则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返回应答帧时的地址码为01;个人电脑读取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寄存器数据,则对应的读取寄存器数据的功能码为03;个人电脑读取的是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的设备波特率,数据长度为两个字节;从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寄存器中读取到的波特率为00 01;CRC校验码是对前面的地址码、功能码、数据值等进行特定算法计算得出的。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接收到数据后,会把前边的字节进行CRC计算,再将计算出来的数据与个人电脑发送过来的CRC数据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数据正常,没有出错,如果比较结果显示不相同,则说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这帧数据将被丢弃,就像没收到一样,而个人电脑会在得不到回应后做相应的错误处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按照初始通信参数成功将数据写入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数据读写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基本功能,成功完成数据的读取或写入过程,都可用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完成数据读取的过程确定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标志,可以将通信成功这一抽象概念的过程进行具体化,更直观地表征通信成功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直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根据初始通信参数,无法从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读取到数据,此时,需要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在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之后,根据调整之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此时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为目标通信参数。
假设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中,初始设备地址为1,初始波特率为4800比特/秒(bit/s),根据该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无法从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中读取到相应的数据,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需要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
可以针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如将初始设备地址1替换为2,也可以针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如将初始波特率4800 bit/s替换为2400 bit/s,还可以同时针对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如将初始设备地址1替换为2的同时,将初始波特率4800bit/s替换为2400 bit/。按照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直到根据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可以从第二电子设备中读取到相应的数据,将可以支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参数确定为目标通信参数。
在根据初始通信参数无法成功通信的情况下,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将初始通信参数调整到可以完成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成功通信的通信参数,此时确定的目标通信参数就是可以满足成功通信的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
在根据初始通信参数来进行通信测试,测试结果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预设调整参数来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在预设通信参数的范围之内,在此范围内调整得到调整之后的初始通信参数有更大的可能性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
这里,预设调整参数可以为自定义的,可以为实验得到的,也可以为根据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型号来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始通信参数,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所述预设调整参数,包括: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和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
所述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维持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一设备波特率;
根据所述初始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一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来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其中,预设调整参数可以包括: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和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初始通信参数可以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
可以根据预设调整参数中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来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根据预设调整参数中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来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例如,预设调整参数中设备地址集合可以包括多个设备地址,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255,波特率集合可以包括多个预设波特率,各个预设波特率可以分别为{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再例如,预设调整参数中设备地址集合中的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247,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可以分别为{2400、4800、9600、19200}。
在根据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来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例如,假设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中,初始设备地址为1,初始波特率为4800 bit/s,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可以分别为{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根据初始设备地址1和初始波特率4800 bit/s,无法从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中读取到相应的数据,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需要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这时,可以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为1,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可以将初始波特率调整为上述波特率集合中任一预设波特率,如2400 bit/s、9600 bit/s、19200 bit/s等,按照该任一预设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则将此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一设备波特率,并根据初始设备地址和第一设备波特率来确定目标通信参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上述任一预设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继续根据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来对波特率进行调整,直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根据此时的预设波特率和初始设备地址来确定目标通信参数,或在遍历完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一直是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则需要对初始通信参数按照其他方式进行调整。
以上述初始设备地址为1,初始波特率为4800 bit/s为例。将初始波特率调整为预设波特率2400 bit/s后进行通信测试,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将2400 bit/s确定为第一设备波特率;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继续将设备波特率调整至预设波特率9600 bit/s进行通信测试,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将9600 bit/s确定为第一设备波特率;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继续将设备波特率调整至预设波特率19200 bit/s进行通信测试,直至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的第一设备波特率或遍历完波特率集合中的所有预设波特率。
由于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的个数小于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的个数,通过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根据预设波特率来对初始波特率进行更改,可以尽可能在调整次数较少的情况下确定出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的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波特率恢复至所述初始波特率;
维持所述初始波特率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第一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和所述初始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遍历完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且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其他的方式来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此时,将调整后的波特率恢复至初始波特率。维持初始波特率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
例如,假设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中,初始设备地址为1,初始波特率为4800 bit/s,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为1-255,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为1,遍历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来进行通信,在通信失败,即测试失败的情况下,则需要维持初始波特率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
如,此时第二电子设备的波特率调整为预设波特率中的115200 bit/s,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的波特率115200 bit/s恢复至初始波特率4800 bit/s,维持初始波特率为4800bit/s,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可以将初始设备地址调整为上述设备地址集合中任一预设设备地址,如2、3、4等,按照该任一预设设备地址进行通信测试。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则将此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第一设备地址,并根据第一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来确定目标通信参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上述任一预设设备地址进行通信测试,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继续根据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来对设备地址进行调整,直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根据此时的预设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来确定目标通信参数,或在遍历完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设备地址,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一直是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则需要对初始通信参数按照其他方式进行调整。
以上述初始设备地址为1,初始波特率为4800 bit/s为例。将初始波特率初始设备地址调整为预设设备地址2后进行通信测试,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将2确定为第一设备地址;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继续将设备地址调整至预设设备地址3进行通信测试,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将3确定为第一设备地址;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继续将设备地址调整至预设设备地址4进行通信测试,直至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的第一设备地址或遍历完设备地址取值范围中的所有预设设备地址。
由于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是根据第二电子设备历史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确定的,其中,历史配置的通信参数的配置频次大于预设频次。在遍历完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还无法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的情况下,以维持初始波特率不变,根据预设设备地址来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的方式更改初始通信参数。相比于同时对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进行更改,维持初始波特率不变更容易确定出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的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和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设备地址,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的所述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得到调整设备地址;
通过所述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且维持所述调整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二设备波特率;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调整设备地址,确定为目标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按照上述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不变,遍历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和维持初始波特率不变,遍历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的方式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后,根据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仍然无法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成功通信的情况下,根据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得到调整设备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设备地址集合中最小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调整设备地址。如设备地址集合包括多个设备地址,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255,设备地址集合中最小的预设设备地址为1,则可以将预设设备地址1确定为调整设备地址。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设备地址集合中移除初始设备地址之后最小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调整设备地址。如初始设备地址为1,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为1-255,移除初始设备地址之后最小的预设设备地址为2,则可以将预设设备地址2确定为调整设备地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设备地址集合中最大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调整设备地址。如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1-255,设备地址集合中最大的预设设备地址为255,则可以将预设设备地址255确定为调整设备地址。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设备地址集合中移除初始设备地址之后最大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调整设备地址。如初始设备地址为255,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为1-255,移除初始设备地址之后最大的预设设备地址为254,则可以将预设设备地址254确定为调整设备地址。
确定出调整设备地址之后,用调整设备地址来替换初始设备地址,并维持调整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调整设备地址为1,维持调整设备地址为1,遍历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按照调整设备地址和预设波特率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初始波特率为4800 bit/s,确定调整设备地址为1,维持调整设备地址为1,遍历波特率集合中移除初始波特率4800 bit/s的预设波特率{24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按照调整设备地址和上述预设波特率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得到调整波特率,维持调整波特率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
按照调整之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二设备波特率,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调整设备地址,确定为目标设备地址,根据目标设备地址和第二设备波特率,确定目标通信参数。
固定设备地址和波特率中其中一个值,对另外一个值进行调整,可以使得初始通信参数的调整有迹可循,有规律地进行调整,便于及时调整合适的方式来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更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且所述调整设备地址小于预设地址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调整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
通过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直至所述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地址阈值。
这里,可以在维持调整设备地址不变,遍历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来进行通信测试,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且判断调整设备地址小于预设地址阈值的情况下,对调整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用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替换初始设备地址。其中,预设地址阈值为设备地址集合中最大的设备地址。以上述调整设备地址为1,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为1-255为例,预设地址阈值为255,调整设备地址1小于预设地址阈值255,可以对调整设备地址1进行累加处理得到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为2。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维持调整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按照调整之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的方法,这里,维持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对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按照调整之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
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二设备波特率,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确定为目标设备地址,根据目标设备地址和第二设备波特率,确定目标通信参数。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且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小于预设地址阈值的情况下,继续对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并进行相应的通信测试,直至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地址阈值。
运用累加的方式来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在分别固定调整设备地址的情况下,再遍历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进行通信测试。在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并进行通信测试的过程中,保证了通信参数的调整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维持所述目标设备地址不变,且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在按照上述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不变,遍历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维持初始波特率不变,遍历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和维持调整设备地址不变,遍历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这三种方式来调整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一直通信失败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按照上述方式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时,已经遍历了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与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的所有组合,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一次通信测试的超时时间可设置为100毫秒,在时间超过100毫秒的情况下,输出读取失败的信息,并再按照上述方法重复读取一次,每进行一次通信测试需要花费200毫秒。以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为1-255,波特率集合为{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为例,预设设备地址一共有255种情况,预设波特率一共有7种情况,遍历一次需要花费255*7*0.2=357秒,也就是遍历一次需要大约6分钟。可以设置遍历超时时间为6分钟,在第一电子设备读取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参数超过六分钟还未输出任何提示信息时,也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在已经按照各种通信参数的组合进行通信测试,仍未能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并输出对应的目标通信参数时,及时输出相应的提示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的信息,可以帮助用户尽快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
从至少一个预设寄存器中,确定与所述设备型号对应的目标寄存器;
从所述目标寄存器中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第一电子设备中已经定义了多种设备型号,包括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雨量桶、噪声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数字或者符号对不同型号的电子设备进行标识,如,可以将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标识为1,噪声传感器标识为2,雨量桶传感器标识为3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新建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来管理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参数,包括设备地址及波特率参数,通过配置其对应的寄存器内容,保存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对应的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以第二电子设备为传感器设备为例,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感器设备的设备信息建立过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新建传感器设备的名称和型号。
这里,传感设备型号包括: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雨量桶、噪声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等保存在相应的寄存器中。
在步骤202中,配置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地址寄存器,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
将传感器设备的初始设备地址和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存储在相应的设备地址寄存器中。
在步骤203中,配置传感器设备的波特率寄存器,包括初始波特率和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
将传感器设备的初始波特率和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存储在相应的设备波特率寄存器中。
在步骤204中,配置传感器设备的其他核心寄存器。
其中,其他核心寄存器包括寄存器参数寄存器,包括: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含义。
在步骤205中,保存传感器设备信息,在管理工具中生成该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型号。
这里,新建并保存传感器设备名称、型号以及相应的参数信息后,在管理工具中可以查看该传感器设备型号和相应的信息,并可以调取出相应的信息。
通过建立传感器设备型号信息,能够实现高效地对传感器设备相关的数据进行管理,在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未知的情况下,通过选定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型号也可以自动读取到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用于进行数据读取的预设操作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中的地址码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码;
对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进行CRC校验,生成CRC校验码;
根据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以及所述CRC校验码,生成通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检测到需要从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读取数据时,获取初始通信参数中的地址码和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码,预设操作指令用于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读取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其中,设备地址即为地址码,属于初始通信参数中的数据,可以从目标寄存器中相应的数据存储单元获取设备地址;功能码表征不同的指令,如功能码03表示读取一个或连续的寄存器数据,功能码06表示写入单个寄存器数据。
第一电子设备对获取到的地址码、功能码以及与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自动进行CRC校验。CRC校验函数是把一帧数据除最后两个字节外,前边所有的字节进行特定的算法计算,计算完后生成的数据作为第一CRC校验码。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数据后,同样会把前边的字节进行CRC计算,计算完后生成的数据作为第二CRC校验码,再和接收到的第一CRC校验码进行比较,如果第一CRC校验码和第二CRC校验码相同,则可以确定数据正常,没有出错;如果第一CRC校验码和第二CRC校验码不相同,则说明数据在传输中发生了错误,这帧数据将被丢弃,第二电子设备认为未收到数据,而第一电子设备会在得不到回应后做相应的错误处理。
例如,以上述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与个人电脑之间进行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帧为例,询问帧中与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包括:寄存器起始地址,第一CRC校验码(D5 47)是根据地址码、功能码和寄存器起始地址进行特定算法得到的;应答帧中与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包括:数据长度,第二CRC校验码(E9 CA)是根据地址码、功能码和数据长度进行特定算法得到的。通过比较第一校验码和第二校验码来确认数据交互中是否出错。
根据地址码、功能码和与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以及CRC校验码生成通信数据。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CRC校验码添加在一帧数据的最后,即组合成询问帧或应答帧,生成通信数据。如上述RS485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与个人电脑之间进行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帧为例,询问帧由地址码、功能码、寄存器起始地址、寄存器数量和第一CRC校验码组成,应答帧由地址码、功能码、数据长度、波特率和第二CRC校验码组成。询问帧和数据帧共同构成通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读取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参数时,只要确认了需要测试的设备地址和波特率,第一电子设备能够自动根据通信参数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数据,完成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测试的过程,包括自动计算CRC校验码,自动组装数据包,无需人工进行操作,便于用户操作使用,提高了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传感器设备。
以第二电子设备为传感器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位于RS485通信网络中为例,由于RS485通信具有稳定性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其对应的通信协议ModBus-RTU操作简单,传输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使用RS485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RS485设备通信采用询问-应答的机制,主机通过询问帧来读取或者写入从机的数据,从机收到询问帧后回复对应的数据(应答帧)。测试一个设备地址和波特率至少需要10秒。以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为1-255,波特率集合为{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为例,预设设备地址一共有255种情况,预设波特率一共有7种情况,全部遍历则需要255*7*10/60=297.5分钟,耗时极长,且效率极低。
与人为手动需要花费297.5分钟相比,将本申请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运用于传感器设备中,自动读取传感器设备的通信参数需要大约6分钟的时间,通信参数的读取全自动完成,用户只需要在点击开始读取的按钮之后,进行输出结果的查看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子设备为个人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传感器设备为例,在知道该传感器设备连接的个人电脑和其他关联的传感器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算法优化来加快读取速率,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感器设备的设备参数读取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选取需要读取参数的传感器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在步骤302中,选取该传感器设备关联的个人电脑、其他传感器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在步骤303中,获取所有设备型号的初始设备地址、初始波特率和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
在步骤304中,在波特率集合中,按照预设波特率出现频次依次递减的规律选择对应的波特率。
在步骤305中,保持出现频次最高的波特率不变,首先测试初始设备地址,再更改初始设备地址进行通信测试。直至通信测试成功或全部组合遍历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上述方法运用到以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设备作为从机,无线数传终端(4G Data Transfer unit,4G DTU)作为主机的示例中,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感器设备数据采集并上传到云平台的架构图,如图4所示,一个4G DTU405连接了多个传感器设备,包括1个土壤温湿度传感器401、1个土壤温湿度传感器402、1个噪声传感器403和1个雨量桶404,通过4G DTU405来轮流向各个传感器设备发送数据后接收传感器设备返回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物联网平台406,1个4G DTU可以采集多个传感器设备的数据。
可以运用该数据处理方法找出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的设备地址和波特率。表4是图4中五个设备的参数,如下所示:
表4各个设备的通信参数及通信参数集合
Figure 184368DEST_PATH_IMAGE004
由于在同一通信网络中,所有设备的波特率要保持一致,因此在设定波特率的时候要设置的波特率是所有设备都包含的,即要取所有设备波特率集合的交集,为{2400、4800、9600},同时用户会设置其波特率为设备出现频率最多的,频率最多的为4800。在设定设备地址时,需要保持设备地址不重复且整体需要修改的设备地址数量最少,因此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设备地址大概率为{01,02,03}中的某个值。因此可以使用图3中的智能算法来反向推导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的设备地址和波特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该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传感器设备,可以更加便捷地管理传感器设备的型号及其相应的寄存器内容,也可以更加快捷地读取到传感器设备的通信参数。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
这里,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选取相应的设备型号,从而可以调取出预先存储在目标寄存器中的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
在步骤502中,按照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并确定通信是否成功。
在获取到初始通信参数中的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之后,使用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信成功,设备地址和设备波特率读取成功,将初始通信参数确定为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目标通信参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需要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后再进行通信测试。
在步骤503中,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不变,遍历完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并确定通信是否成功。
在使用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失败的情况下,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不变,依次按照波特率集合中的各个预设波特率更改设备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信成功,设备地址和设备波特率读取成功,初始设备地址和支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的第一设备波特率共同构成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目标通信参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后再进行通信测试。
在步骤504中,维持初始波特率不变,遍历完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进行通信测试,并确定通信是否成功。
在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更改设备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失败的情况下,通过维持初始波特率不变,依次按照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更改设备地址的方式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来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信成功,设备地址和设备波特率读取成功,支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的第一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共同构成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目标通信参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对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后再进行通信测试。
在步骤505中,从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中移除初始设备地址,确定最小的设备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维持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更改设备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失败以及维持初始设备波特率不变,更改设备地址进行通信测试失败的情况下,从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中移除初始设备地址,并确定一个最小的设备地址。如,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为1-255,初始设备地址为1,则从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中移除1,确定最小的设备地址为2。
在步骤506中,从波特率集合中移除初始波特率,依次更改设备波特率为任意预设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并确定通信是否成功。
从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中移除初始设备地址,并确定一个最小的设备地址之后,从波特率集合中移除初始波特率,依次更改设备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如,波特率集合中各个预设波特率可以分别为{24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115200},初始波特率为4800 bit/s,则从波特率集合中移除初始波特率4800 bit/s,并依次更改设备波特率为2400 bit/s、9600 bit/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信成功,设备地址和设备波特率读取成功,支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成功通信的最小的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共同构成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目标通信参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需要继续更改通信参数再进行通信测试。
在步骤507中,判断设备地址是否小于预设地址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设备地址,更改设备波特率进行通信测试失败的情况下,判断此时的设备地址是否在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之内,即是否小于预设地址阈值,确定是否对此时的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其中,预设地址阈值为设备地址集合中最大的设备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为1-255,则预设地址阈值为255,如此时的设备地址小于预设地址阈值255,在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之内,可以再对此时的设备地址进行调整,进行下一轮的通信测试。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此时的设备地址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地址阈值255,不在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之内,且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一直处于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判断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地址和波特率读取失败,输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的提示信息。
在步骤508中,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此时的设备地址在设备地址的取值范围之内,对此时的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再维持累加处理之后的设备地址不变,遍历波特率集合中的各个预设波特率,进入步骤50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次累加的值可以为预设值,设备地址每次加一处理或者加二处理,根据实际可以对累加的预设值进行调整。
在步骤509中,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上述任一步骤中,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步骤510中,输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的提示信息。
在按照各种通信参数的组合进行通信测试,仍未能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及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运用本申请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参数,可以优化整个通信参数的读取流程,不仅仅实现了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管理,便于用户操作使用,而且全自动完成数据读取的过程,提高了数据交互过程中的效率,同时还支持智能算法读取,进一步提高读取效率。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框图。如图6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600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数据处理装置600主要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01,配置为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测试模块602,配置为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第一确定模块603,配置为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3,配置为: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模块602,配置为:
在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成功读取数据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并生成用于指示通信成功的测试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3,配置为: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直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3,配置为: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始通信参数,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所述预设调整参数,包括: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和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3,配置为: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维持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3,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一设备波特率;
根据所述初始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一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恢复模块,配置为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波特率恢复至所述初始波特率;
第一调整模块,配置为维持所述初始波特率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3,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第一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和所述初始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配置为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和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设备地址,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的所述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得到调整设备地址;
第三调整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且维持所述调整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3,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二设备波特率;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调整设备地址,确定为目标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累加模块,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且所述调整设备地址小于预设地址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调整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
替换模块,配置为通过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直至所述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地址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出模块,配置为在维持所述目标设备地址不变,且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
第三确定模块,配置为从至少一个预设寄存器中,确定与所述设备型号对应的目标寄存器;
第四确定模块,配置为从所述目标寄存器中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用于进行数据读取的预设操作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中的地址码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码;
校验模块,配置为对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进行CRC校验,生成CRC校验码;
生成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以及所述CRC校验码,生成通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传感器设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800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移动电脑等。
参照图7,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它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它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数据处理装置能够执行数据处理方法,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8,电子设备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926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1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1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958。电子设备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所述测试结果,包括:
在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寄存器中成功读取数据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并生成用于指示通信成功的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直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通信参数,包括:初始设备地址和初始波特率;所述预设调整参数,包括:波特率集合中的预设波特率和设备地址集合中的预设设备地址;
所述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调整参数对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测试结果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维持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一设备波特率;
根据所述初始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一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波特率恢复至所述初始波特率;
维持所述初始波特率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设备地址,确定为第一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地址和所述初始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和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设备地址,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设备地址集合中的所述预设设备地址,对所述初始设备地址进行调整,得到调整设备地址;
通过所述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且维持所述调整设备地址不变,按照遍历的方式根据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对所述初始波特率进行调整;
所述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通信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预设波特率,确定为第二设备波特率;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成功时的调整设备地址,确定为目标设备地址;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地址和所述第二设备波特率,确定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且所述调整设备地址小于预设地址阈值的情况下,对所述调整设备地址进行累加处理;
通过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替换所述初始设备地址,直至所述累加处理之后的调整设备地址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地址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维持所述目标设备地址不变,且遍历完所述波特率集合中各个所述预设波特率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信失败,则输出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生故障。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型号;
从至少一个预设寄存器中,确定与所述设备型号对应的目标寄存器;
从所述目标寄存器中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用于进行数据读取的预设操作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初始通信参数中的地址码和所述预设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码;
对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以及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进行CRC校验,生成CRC校验码;
根据所述地址码、所述功能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寄存器数据相关的数据帧以及所述CRC校验码,生成通信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传感器设备。
14.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在检测到针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读取指令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初始通信参数;
测试模块,配置为按照所述初始通信参数进行通信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初始通信参数,确定目标通信参数,并输出所述目标通信参数。
15.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配置为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16.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能够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0456883.1A 2022-04-28 2022-04-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84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6883.1A CN114584261B (zh) 2022-04-28 2022-04-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6883.1A CN114584261B (zh) 2022-04-28 2022-04-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4261A true CN114584261A (zh) 2022-06-03
CN114584261B CN114584261B (zh) 2022-08-02

Family

ID=81778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6883.1A Active CN114584261B (zh) 2022-04-28 2022-04-2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42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4884A (zh) * 2023-11-14 2023-12-19 深圳市顾美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波特率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517A (zh) * 2010-12-15 2012-07-11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数据采集器自动识别受控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
DE102011051274B3 (de) * 2011-06-22 2012-07-26 Schneider Electric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von Feldbusgeräten an einem Feldbus bei unbekannten Protokoll-Parametern
CN203632691U (zh) * 2013-12-13 2014-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Rs485网络节点设备通讯检测仪
US20170115672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The Toro Company Two-Wire Irrig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72091A1 (zh) * 2016-10-18 2018-04-26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基站设备
CN112445146A (zh) * 2020-11-18 2021-03-05 科通工业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的开关控制系统和开关控制方法
US20210208571A1 (en) * 2020-01-06 2021-07-0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data services platform
CN113259169A (zh) * 2021-06-01 2021-08-13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91183A (zh) * 2021-08-26 2022-01-04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互动型通信波特率自适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517A (zh) * 2010-12-15 2012-07-11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数据采集器自动识别受控设备状态的检测方法
DE102011051274B3 (de) * 2011-06-22 2012-07-26 Schneider Electric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von Feldbusgeräten an einem Feldbus bei unbekannten Protokoll-Parametern
CN203632691U (zh) * 2013-12-13 2014-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Rs485网络节点设备通讯检测仪
US20170115672A1 (en) * 2015-10-23 2017-04-27 The Toro Company Two-Wire Irrig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72091A1 (zh) * 2016-10-18 2018-04-26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基站设备
US20210208571A1 (en) * 2020-01-06 2021-07-0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data services platform
CN112445146A (zh) * 2020-11-18 2021-03-05 科通工业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的开关控制系统和开关控制方法
CN113259169A (zh) * 2021-06-01 2021-08-13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91183A (zh) * 2021-08-26 2022-01-04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互动型通信波特率自适应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4884A (zh) * 2023-11-14 2023-12-19 深圳市顾美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波特率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54884B (zh) * 2023-11-14 2024-01-30 深圳市顾美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波特率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4261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0466B (zh) 使用经同步的提示信号配对附近设备
US1032470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upgrading a ZigBee device
WO2017088372A1 (zh) 一种设备自动修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136698B1 (en) Connection status promp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4951335B (zh) 应用程序安装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11616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a terminal
CN109005096B (zh) 应用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6790895B (zh)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553963A (zh) 定位服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59717B (zh) 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580019A (zh) 网络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14584261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562500B (zh) 调试装置、方法及设备
CN107463372B (zh) 一种数据驱动的页面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9684112B (zh) 程序文件运行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153540A (zh) 系统升级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982024A (zh) 测试脚本生成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067757B (zh) 信息发送和存储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2383661B (zh) 移动端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18005A (zh) 设备故障检测修复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69730A (zh) 异常日志检测方法、异常日志检测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64414B (zh) 调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34357B (zh) 智能终端的刷机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11427566B (zh) 适于模拟接口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服务器
CN115408277B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2

Pledgee: CITIC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Wuhan branch

Pledgor: WUHAN EASYLINKI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