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4203A -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4203A
CN114584203A CN202210463429.9A CN202210463429A CN114584203A CN 114584203 A CN114584203 A CN 114584203A CN 202210463429 A CN202210463429 A CN 202210463429A CN 114584203 A CN114584203 A CN 114584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s
user
satellite
sub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34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伊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2104634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4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4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4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多波束卫星中,根据用户的上行信道测量结果和汇报的实时位置信息,将各用户分别划分在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S2、对在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分别进行子信道分配和子信道功率分配;S3、根据用户所使用的子信道和子信道的功率,进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S4、通过多波束卫星对上行链路中各子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对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发送的数据分别进行还原,完成星地链路上行数据的传输;本发明解决了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存在无法兼顾系统吞吐量和边缘用户服务质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存在无法兼顾系统吞吐量(即总传输速率)和边缘用户服务质量的问题,对系统的资源分配算法和进一步提升星地链路性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有技术多是致力于研究最大化星地吞吐量的优化方法,抑或是优先保障边缘用户通信速率的调度方法,其缺点是求解算法复杂度高,难以在实际的卫星系统中运行,且无法在提升星地链路容量的同时改善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解决了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存在无法兼顾系统吞吐量和边缘用户服务质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多波束卫星中,根据用户的上行信道测量结果和汇报的实时位置信息,将各用户分别划分在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
S2、对在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分别进行子信道分配和子信道功率分配;
S3、根据用户所使用的子信道和子信道的功率,进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
S4、通过多波束卫星对上行链路中各子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对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发送的数据分别进行还原,完成星地链路上行数据的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对在波束中心区域的每个用户依次分配各自不同的子信道;
S22、对交叠区域的每个用户分别选用两个波束的各一个被中心区域用户使用的子信道;
S23、对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分配的子信道分配最大发送功率;
S24、将波束交叠区域的每个用户的发送功率分配在2个子信道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每个子信道被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使用了两次,具有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功率复用的增益效果,既增加了总速率,又使得中心区域用户和交叠区域用户的速率更加接近,提升了公平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4中,在波束交叠区域的一个用户在1个子信道上的最优发送功率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在一个波束内上行的最优发送功率,一个子信道配置多波束卫星端的一个波束,G a1为波束中心区域的一个用户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1为波束中心区域的另一个用户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P max 为用户的最大发送总功率。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有用户的总传输速率达到理论最大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通过多波束卫星将子信道分配结果、子信道的功率分配结果和编码方式,通过信令方式发送给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
S32、在用户端,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并用所在子信道和所在子信道的功率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2中,对于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时,其上行的速率通式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R为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上行的速率,B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行带宽,P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行的发送功率,G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从用户端到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P * 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所在波束的上行的发送功率,G * 为在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从用户端到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某用户所在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4
为噪声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2中,对于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时,其上行的速率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R c 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总的上行速率,B 1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一个波束中的上行带宽,B 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另一个波束中的上行带宽,P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一个波束内的上行发送功率,P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另一个波束内的上行发送功率,G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Figure 556022DEST_PATH_IMAGE004
为噪声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通过多波束卫星对上行链路中各子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得到接收信号;
S42、对接收信号中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消除干扰和解码,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S43、对接收信号中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消除干扰和解码,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1中接收信号为: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S 0 为接收信号,S a1 为波束中心区域的一个用户的编码信号,S b1 为波束中心区域的另一用户的编码信号,S a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一半编码信号,S b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对应用户的另一半编码信号,N 0 为噪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421、消除接收信号中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和噪声,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
S422、对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还原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3包括以下分步骤:
S431、消除接收信号中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和噪声,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
S432、对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和整合,还原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32中,波束交叠区域的同一用户的编码信号分别在2个波束中,解码后将2个波束中的同一用户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实现了功率复用,增加了系统的频谱效率,从而提升系统容量和吞吐量。
2、通过波束交叠区域用户的上行一发两收的协同传输方式,使得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在信道增益更小的情况下,传输速率不低于波束中心用户的平均传输速率,保障了交叠区域用户的通信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信道增益的侧视图;
图2为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信道增益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星地链路接入场景示意图;
图5为双波束场景下,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案示意图;
图6为不同用户的速率随边缘用户信道增益变化的仿真图;
图7为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星地上行链路频谱规划分配和干扰分布示意图;
图8为总速率随用户信道增益变化的仿真图;
其中,1、青色;2、橙色;3、蓝色;4、灰色;5、双波束重叠区域;6、三波束重叠区域;7、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多波束卫星星地链路的信道增益分布特点,信道增益随角度的关系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1)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为信道增益,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为孔径效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为天线系数,决定波束覆盖半径,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为天线俯仰角,波束中心的俯仰角为0,离波束中心越远,天线俯仰角越大。
信道增益分布如图1~2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为(1)、信道增益分布不均匀,即波束中心区域信道增益大,越远离波束中心的区域信道增益越弱,带来的问题是同样的资源能够提供给不同区域的用户的通信速率不同,欲使总速率尽可能大,则需要将资源尽可能给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使用,必然牺牲公平性和边缘区域的用户的服务质量,欲保证边缘区域的用户的服务质量,则需要将尽可能多的资源给边缘区域的用户使用,必然牺牲总速率;(2)、由于天线的局限性和旁瓣的存在,信道增益随角度的衰减较慢,故而存在各个波束覆盖范围的交叠区域,且相邻波束无法使用全频复用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多波束卫星中,根据用户的上行信道测量结果和汇报的实时位置信息,将各用户分别划分在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
本发明考虑卫星通信系统的星地链路接入场景,如图4所示,其中多波束卫星采用多色上行频率复用方案(图4中以4色频率复用方案为例:青色1、橙色2、蓝色3、灰色4),由于需要实现无缝覆盖,根据如图1~2所示的多波束卫星星地链路信道增益模型,在波束边缘地区,存在一部分双波束或三波束重叠区域,对于位于波束覆盖的交叠的用户,采用本发明步骤S2得出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
S2、对在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分别进行子信道分配和子信道功率分配;
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不同波束间采用多色频率复用方式(即多重频率复用),减少波束间的同频干扰,便于交叠区域的用户的协同传输,对在波束中心区域的每个用户依次分配各自不同的子信道;
S22、对交叠区域的每个用户分别选用两个波束的各一个被中心区域用户使用的子信道;
S23、对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分配的子信道分配最大发送功率;
S24、将波束交叠区域的每个用户的发送功率分配在2个子信道上。
在步骤S24中,波束交叠区域的每个用户有2个子信道,波束交叠区域的每个用户在上传数据时,将上传的数据在2个子信道中进行协同传输,即与该用户信道增益最大的2个相邻波束每个波束分配一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只能被该交叠区域的1个用户使用。
步骤S24中,在波束交叠区域的一个用户在1个子信道上的最优发送功率为:
Figure 86492DEST_PATH_IMAGE001
(2)
其中,
Figure 278439DEST_PATH_IMAGE00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在一个波束内上行的最优发送功率,一个子信道配置多波束卫星端的一个波束,G a1为波束中心区域的一个用户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1为波束中心区域的另一个用户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P max 为用户的最大发送总功率。
S3、根据用户所使用的子信道和子信道的功率,进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通过多波束卫星将子信道分配结果、子信道的功率分配结果和编码方式,通过信令方式发送给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
S32、在用户端,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并用所在子信道和所在子信道的功率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步骤S32中,对于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时,其上行的速率通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3)
其中,R为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上行的速率,B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行带宽,P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行的发送功率,G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从用户端到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P * 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所在波束的上行的发送功率,G * 为在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从用户端到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某用户所在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Figure 919242DEST_PATH_IMAGE004
为噪声功率。
所述步骤S32中,对于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时,其上行的速率为:
Figure 210546DEST_PATH_IMAGE005
(4)
其中,R c 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总的上行速率,B 1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一个波束中的上行带宽,B 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另一个波束中的上行带宽,P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一个波束内的上行发送功率,P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另一个波束内的上行发送功率,G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Figure 867793DEST_PATH_IMAGE004
为噪声功率。
S4、通过多波束卫星对上行链路中各子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对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发送的数据分别进行还原,完成星地链路上行数据的传输。
在步骤S4中,通过多波束卫星对上行链路中各子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时,采用的是多波束联合接收机。
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通过多波束卫星对上行链路中各子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得到接收信号;
所述步骤S41中接收信号为:
Figure 535534DEST_PATH_IMAGE006
(5)
其中,S 0 为接收信号,S a1 为波束中心区域的一个用户的编码信号,S b1 为波束中心区域的另一用户的编码信号,S a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一半编码信号,S b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对应用户的另一半编码信号,N 0 为噪声。
S42、对接收信号中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消除干扰和解码,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所述步骤S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421、消除接收信号中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和噪声,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
S422、对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还原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S43、对接收信号中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消除干扰和解码,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步骤S43包括以下分步骤:
S431、消除接收信号中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和噪声,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
S432、对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和整合,还原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步骤S432中,波束交叠区域的同一用户的编码信号分别在2个波束中,解码后将2个波束中的同一用户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通过下面以图5所示简单的双波束场景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未使用本发明方法时,以最大化上行吞吐量为例,系统无法为边缘用户c提供上行资源,只能分别服务用户a和用户b,用户a的上行速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6)
其中,B 1为用户a的上行带宽,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为噪声功率,P a1为用户a的上行发送功率,G a1为用户a到波束1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同理,用户b的上行速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7)
其中,B 2为用户b的上行带宽,P b1为用户b的上行发送功率,G b1为用户b到波束2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在使用本发明方法后,用户c同时使用用户a和用户b的频率资源分别发送数据给波束1和波束2,用户c的弱信号在第一次解码中视为干扰信号,不做任何处理,即总信号的可表示为公式(5),在公式(5)中,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S a1 S b1 为强信号,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S a2 S b2 为弱信号。
用户a的上行速率变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8)
其中,P a2为用户c在波束1内的上行发送功率,G a2为用户c到波束1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同理,对用户b,其上行速率变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9)
其中,P b2为用户c在波束2内的上行发送功率,G a2为用户c到波束2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通过步骤S421,解出用户a和b的强信号后,可消去原信号中的这部分信号,此时,待解的总信号变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10)
用户c的信号就成了有用信号,再进行解调解码,可得用户c在波束1的速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11)
在波束2的速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12)
故用户c的上行总速率为公式(4)。
则使用本发明方法后,用户a、b和c的总速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13)
相比未使用本发明方法时,使用本发明方法后,增加的速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14)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公式(14)在各种多波束天线模型下的常规信噪比下都是大于零的,且用户c的总速率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小于用户a或用户b的速率(如图6所示),即能够同时增加系统的上行吞吐量和服务用户数目,边缘区域的用户的速率也有了保证。
为了使公式(13)中的总速率最大,可以建立如下所示的优化问题: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满足约束: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15)
再令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可得到用户c的最优分配功率,如公式(2)所示。
对于实际系统的多波束场景,频谱规划如图7所示,在图7中同一个数字表示同一个颜色,图7中紧挨的3个橙色2用户即为图5中的一组用户,灰色用户和橙色用户使用不同的频段,无干扰,故相互独立,不同的橙色用户组使用相同的频率,组之间的间隔能够保证在4个波束半径及以上,能够保证同频干扰在-35dB以下,基本可忽略不计,因此,在实际的多波束场景中,可将多用户拆分成图5所示的独立的3用户组进行功率分配和数据传输。
图6展示了用户a、b、c各自的速率随用户c的信道增益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边缘用户c的速率不小于用户a和用户b的平均速率,故边缘用户的速率得到了保证。
图8展示了一组用户的总速率随用户的信道增益变化的仿真图,对于传统方法,用户a与用户b的总速率介于30Mbps到31Mbps之间,采用本发明传输方法,用户a、b、c的总速率均高于32.9Mbps,最高可高于33.5Mbps,具有明显的速率优势。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多波束卫星中,根据用户的上行信道测量结果和汇报的实时位置信息,将各用户分别划分在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
S2、对在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分别进行子信道分配和子信道功率分配;
S3、根据用户所使用的子信道和子信道的功率,进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
S4、通过多波束卫星对上行链路中各子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对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发送的数据分别进行还原,完成星地链路上行数据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对在波束中心区域的每个用户依次分配各自不同的子信道;
S22、对交叠区域的每个用户分别选用两个波束的各一个被中心区域用户使用的子信道;
S23、对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分配的子信道分配最大发送功率;
S24、将波束交叠区域的每个用户的发送功率分配在2个子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在波束交叠区域的一个用户在1个子信道上的最优发送功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在一个波束内上行的最优发送功率,一个子信道配置多波束卫星端的一个波束,G a1为波束中心区域的一个用户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1为波束中心区域的另一个用户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P max 为用户的最大发送总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通过多波束卫星将子信道分配结果、子信道的功率分配结果和编码方式,通过信令方式发送给波束中心区域和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
S32、在用户端,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并用所在子信道和所在子信道的功率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对于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时,其上行的速率通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R为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上行的速率,B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行带宽,P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行的发送功率,G为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从用户端到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P * 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所在波束的上行的发送功率,G * 为在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从用户端到所述波束中心区域的某用户所在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为噪声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对于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进行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时,其上行的速率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R c 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总的上行速率,B 1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一个波束中的上行带宽,B 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另一个波束中的上行带宽,P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一个波束内的上行发送功率,P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在另一个波束内的上行发送功率,G a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G b2为波束交叠区域中的用户为从用户端到另一个波束的信道增益和天线接收增益的总和,
Figure 114163DEST_PATH_IMAGE004
为噪声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通过多波束卫星对上行链路中各子信道的数据进行接收,得到接收信号;
S42、对接收信号中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消除干扰和解码,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S43、对接收信号中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消除干扰和解码,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1中接收信号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S 0 为接收信号,S a1 为波束中心区域的一个用户的编码信号,S b1 为波束中心区域的另一用户的编码信号,S a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一半编码信号,S b2 为波束交叠区域的对应用户的另一半编码信号,N 0 为噪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包括以下分步骤:
S421、消除接收信号中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和噪声,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
S422、对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还原得到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包括以下分步骤:
S431、消除接收信号中波束中心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和噪声,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
S432、对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和整合,还原得到波束交叠区域的用户的上传数据。
CN202210463429.9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Pending CN114584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3429.9A CN114584203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3429.9A CN114584203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4203A true CN114584203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7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3429.9A Pending CN114584203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420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245A (zh) * 2018-07-03 2018-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geo与leo认知卫星网络及其动态频率分配方法
CN110557797A (zh) * 2018-06-04 2019-12-10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用于运营高通量卫星的方法及系统
US10797786B1 (en) * 2016-11-11 2020-10-06 Liping Ai Method for predicting spot beam 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 system performance
WO2021219283A1 (en) * 2020-04-30 2021-11-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3992256A (zh) * 2020-07-27 2022-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系统中预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97786B1 (en) * 2016-11-11 2020-10-06 Liping Ai Method for predicting spot beam 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 system performance
CN110557797A (zh) * 2018-06-04 2019-12-10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用于运营高通量卫星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82245A (zh) * 2018-07-03 2018-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geo与leo认知卫星网络及其动态频率分配方法
WO2021219283A1 (en) * 2020-04-30 2021-11-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3992256A (zh) * 2020-07-27 2022-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系统中预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更新: "卫星互联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通信学报》 *
李伊陶: "基于LEO-MSS的多层扩展网络场景下的资源分配和切换优化",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8439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375961B (zh) 一种基于跳波束模式的卫星频段共享方法
DE69635211T2 (de) Satelliten/Zellular zwei Betriebsart Endgerät
EP072079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enabled diversity signal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Tang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EO beam-hopping satellites in a spectrum sharing scenario
CN109347525A (zh) 毫米波高铁车地通信的自适应多波束成形与波束切换方法
CN110650481B (zh) 多波束mf-tdma认知卫星网络上行功率与时隙的联合分配方法
CN111865398B (zh) 一种大规模leo卫星部署下的星地传输方法
US6167237A (en) Univers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transmission protocol,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a radio base station
CN112994782B (zh) 空时频三重复用与带宽自适应相结合的卫星移动通信方法
CN113938183A (zh) 多波束卫星系统下基于非正交多址的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US20080299981A1 (en) Method of coordinated wireless downlink transmission
US2010006129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y reuse factors
Wang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beam-hopping user downlinks in multi-beam satellite system
CN108183738A (zh) 基于有源天线阵的太赫兹通信空分和时分混合多址方法
KR20050032796A (ko) 셀룰라 무선 패킷망에서 부하량 제어를 통한 망용량 증대방법
CN111465054A (zh) 基于效用公平性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Murota Spectrum efficiency of GMSK land mobile radio
CN111446991B (zh) 大规模mimo卫星通信sc-ofdma下行链路自适应资源调度方法
CN112436916B (zh) 一种应用于卫星和无人机综合组网的多链路干扰消除方法
CN114584203A (zh)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的星地链路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Kim et al. Superposition coding based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with relay selection
CN116667908A (zh) 一种部分时隙资源灵活占用的两卫星终端下行传输方法
CN116318359A (zh) 面向星地融合网络基于频谱共享的多波束卫星跳波束方法
CN110856260A (zh) 一种毫米波通信系统多波束多用户资源分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