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1563A -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1563A
CN114581563A CN202210226577.9A CN202210226577A CN114581563A CN 114581563 A CN114581563 A CN 114581563A CN 202210226577 A CN202210226577 A CN 202210226577A CN 114581563 A CN114581563 A CN 114581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hooting
longitudinal direction
preset step
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65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立
黄晟
刘灿
王琰
曹淯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uide Sensmart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Guide Sensmart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Guide Sensmart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Guide Sensmart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65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1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1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15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0993 priority patent/WO202316885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的图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本方案中通过将两图像采用横向和/或纵向平移的方式实现重合操作,相较于现有的机械条件方式,不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出现重影现象,使得图像重合度不再受到目标距离远近的限制,远近距离的图像均能得到一个较好的重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实现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融合时,需要将两路图像进行重合操作,传统方式是通过机械调节,以红外镜头光轴为基准,调整微光镜头光轴,以达到与红外光轴平行的目的,从而实现图像重合。
由于两路图像拍摄时,两拍摄设备到所拍摄目标所形成的两直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由此,采用目前光轴校正实现图像重合的方式,实际上是将两路图像的边框重合,而由于拍摄角度的存在,这种方式理论上对于远距目标重合度好,对近距目标图像重合度不好(角度因素影响使得边框重合,图像中同一目标并不一定是重合的),加之在实际操作中光轴平行校正的精度是有限的,所以观察近距离目标时会出现重影,也即两路图像实际上并未完全重合。
由此,目前需要有一种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近距离目标重影的问题。
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包括:
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相同的图像;
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
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为红外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微光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微光图像;或
所述第一图像为微光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微光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红外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生成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设备和生成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拍摄设备组成图像生成装置;所述第一拍摄设备和所述第二拍摄设备的相对位置固定;
该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所述图像融合后,记录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的移动数据作为调整参数;
将所述调整参数与所述图像生成设备关联后进行存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步距范围包括1-3个像素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尺寸相同;
所述“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以边框重合的方式进行显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步距设置有多个;
所述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第一图像中预设目标与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
根据重合程度选择预设步距,其中重合程度越高对应的预设步距越小;
以选择的预设步距在横向和/或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以当前的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中预设目标与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是否提高;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逆转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并以逆转后的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保持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继续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相同的图像;
显示模块,用以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
融合模块,用于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图像融合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图像融合的方法。
以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相同的图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本方案中通过将两图像采用横向和/或纵向平移的方式实现重合操作,相较于现有的机械条件方式,不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出现重影现象,使得图像重合度不再受到目标距离远近的限制,远近距离的图像均能得到一个较好的重合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中两图像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图像融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图像融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相同的图像;
具体的,本方案中,生成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设备和生成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拍摄设备组成图像生成装置;所述第一拍摄设备和所述第二拍摄设备的相对位置固定;具体的第一拍摄设备与第二拍摄设备同时对某个场景进行拍摄,以此分别通过第一拍摄设备进行拍摄得到第一图像、通过第二拍摄设备进行拍摄得到第二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图像为红外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微光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微光图像;或
所述第一图像为微光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微光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红外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
在此,以第一拍摄设备为红外拍摄设备,第二拍摄设备为微光拍摄设备为例来进行说明,红外拍摄设备、微光拍摄设备实时获取目标场景图像数据,并将两路图像数据传给控制芯片中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而FPGA将输入的两路图像数据写入外挂的存储芯片(例如可以为LPDDR2型号的存储芯片);由于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均包括生成时间的时间戳,由此,基于时间戳,可以从存储芯片调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以便后续进行处理。
步骤102、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
具体的,调取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之后,在显示界面对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显示,具体显示的界面所显示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如图2所示,也可以显示为其他形式,例如可以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边框重合之后进行显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尺寸相同;由此,步骤102中的所述“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以边框重合的方式进行显示。
具体的,考虑到若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尺寸相同,在此情况下,虽然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近距离进行边框重合后会产生重影,但是实际上需要调整的距离是很小的,在此情况下,为了加快调整的速度,可以将同样尺寸大小的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边框进行重合之后进行显示,以此作为后续调整的基础,进而减小调整量,提高调整速度,实现图像更快的融合。
步骤103、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
具体的,根据实际经验,若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大小相同,在边框重合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一般总体需要调整距离范围在20个像素点内,由此,为了综合调整速度与效果,避免调整过度,所述预设步距范围包括1-3个像素点。在此范围内,可以选择预设步距为1个像素点、2个像素点或3个像素点。
此外,以图2为例来进行说明,可以预先设置两个参数:pixel_offset(也即横向调整方向)和line_offset(也即纵向调整方向),基于预设步距,结合调整pixel_offset和line_offset两个参数,在具体的调整时,可以固定一个图像,例如固定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移动另一个图像;此外,也可以同时移动两个图像,在此以固定第一图像为例来进行说明,以此方式进行移动,视觉上会看到第二图像在平行移动,而第一图像保持不动。基于第一图像、第二图像的重合效果,结合预设步距不断基于pixel_offset和line_offset这两个参数来进行调整,直至从视觉上实现两幅图像的完全重合。
实际上,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可能大小并不相同,例如第一图像中的场景包括了第二图像中的场景,也即第二图像只是第一图像所包括场景中的一部分,以及例如待调整时,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显示如图2所示,在此情况下,需要调整的距离比较大,考虑到以上几种情况,所述预设步距可以设置有多个;由此步骤103中的所述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包括:确定当前所述第一图像中预设目标与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根据重合程度选择预设步距,其中重合程度越高对应的预设步距越小;以选择的预设步距在横向和/或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具体的,若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初始相距较远,在此情况下,可以设置几个不同的预设步距,例如设置第一步距为1个像素点,第二步距为2个像素点,第三步距为3个像素点,在此情况下,先判断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度,例如风车的重合程度,重合程度越高,则选择越小的预设步距,以此实现快速调整,且不容易调整过度。
此外,在另一角度,步骤103中的所述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包括:以当前的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判断所述第一图像中预设目标与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是否提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逆转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并以逆转后的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保持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继续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具体的,在实际的调整过程中,会获取两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若重合程度不提高,则说明调整方向错误,则逆转方向来进行调整,以此不断提两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最终实现完全重合,完成图像融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完成所述图像融合后,记录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的移动数据作为调整参数;将所述调整参数与所述图像生成设备关联后进行存储。
具体的,本方案所针对的产品,在出厂之前即可通过本方案来进行调整,考虑到产品是分批次的,一个批次的产品的品质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可以被认为是一致的,在此情况下,通过对一个批次中一个产品的调整,并记录好调整参数,后续可以对该批次中的其他产品直接基于调整参数完成调整,以此节约调整的时间,提高调整的效率。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图像融合的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相同的图像;
显示模块202,用以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
融合模块203,用于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为红外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微光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微光图像;或
所述第一图像为微光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微光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红外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生成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设备和生成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拍摄设备组成图像生成装置;所述第一拍摄设备和所述第二拍摄设备的相对位置固定;
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204,用于在完成所述图像融合后,记录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的移动数据作为调整参数;将所述调整参数与所述图像生成设备关联后进行存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步距范围包括1-3个像素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尺寸相同;
所述显示模块202,用于:
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以边框重合的方式进行显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步距设置有多个;
所述融合模块203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第一图像中预设目标与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
根据重合程度选择预设步距,其中重合程度越高对应的预设步距越小;
以选择的预设步距在横向和/或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融合模块203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以当前的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中预设目标与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是否提高;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逆转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并以逆转后的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保持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继续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1中所述的图像融合的方法。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中所述的图像融合的方法。
以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相同的图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本方案中通过将两图像采用横向和/或纵向平移的方式实现重合操作,相较于现有的机械条件方式,不会导致近距离目标出现重影现象,使得图像重合度不再受到目标距离远近的限制,远近距离的图像均能得到一个较好的重合效果。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相同的图像;
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
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为红外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微光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微光图像;或
所述第一图像为微光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微光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为红外拍摄设备拍摄得到的红外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拍摄设备和生成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拍摄设备组成图像生成装置;所述第一拍摄设备和所述第二拍摄设备的相对位置固定;
该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所述图像融合后,记录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的移动数据作为调整参数;
将所述调整参数与所述图像生成设备关联后进行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步距范围包括1-3个像素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尺寸相同;
所述“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以边框重合的方式进行显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步距设置有多个;
所述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第一图像中预设目标与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
根据重合程度选择预设步距,其中重合程度越高对应的预设步距越小;
以选择的预设步距在横向和/或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包括:
以当前的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判断所述第一图像中预设目标与所述第二图像中预设目标的重合程度是否提高;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逆转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并以逆转后的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保持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按照预设步距继续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
8.一种图像融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生成时间相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分别是通过不同拍摄设备针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得到的分辨率相同的图像;
显示模块,用以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
融合模块,用于在横向和/或纵向以预设步距移动所述第一图像和/或所述第二图像,直到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第一图像中均包括的预设目标重合,完成所述图像融合。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融合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融合的方法。
CN202210226577.9A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581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6577.9A CN114581563A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00993 WO2023168858A1 (zh) 2022-03-09 2022-06-24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6577.9A CN114581563A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1563A true CN114581563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7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6577.9A Pending CN114581563A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1563A (zh)
WO (1) WO20231688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8858A1 (zh) * 2022-03-09 2023-09-14 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13404A1 (zh) * 2018-12-04 2020-06-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图像的获取方法、拍摄装置和无人机
CN110166714A (zh) * 2019-04-11 2019-08-23 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光融合调整方法、双光融合调整装置及双光融合设备
CN111835959B (zh) * 2019-04-17 2022-03-0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双光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84362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
CN114581563A (zh) * 2022-03-09 2022-06-03 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8858A1 (zh) * 2022-03-09 2023-09-14 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8858A1 (zh)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9047B (zh) 控制对焦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KR101591209B1 (ko) 입체 이미지 쌍의 개선된 크로핑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US10306165B2 (en)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and dual-lens device
EP2518995B1 (en) Multocular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multocular image pickup method
EP3308537B1 (en) Calibration of defective image sensor elements
CN104333703A (zh) 使用双摄像头拍照的方法和终端
CN104363379A (zh) 使用不同焦距摄像头拍照的方法和终端
US9911183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30113962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producing background blurred image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thereof
US20170171456A1 (en) Stereo Autofocus
CN112311965A (zh) 虚拟拍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TW201541141A (zh) 使用多鏡頭的自動對焦系統及其方法
US20150229913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N110866486B (zh) 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63080B (zh) 图像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46100B (zh) 防抖参数的标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917991B (zh) 图像的质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E102017118714A1 (de) Mehrstufiges Kameraträgersystem für die stereoskope Bildaufnahme
CN11387521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57490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12215880A (zh) 一种图像深度估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581563A (zh) 一种图像融合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412421A (zh) 一种快速生成大尺寸重对焦图像的系统与方法
GB2537886A (en) An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
TW201541143A (zh) 使用多鏡頭的自動對焦系統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