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7856B -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7856B
CN114577856B CN202210209601.8A CN202210209601A CN114577856B CN 114577856 B CN114577856 B CN 114577856B CN 202210209601 A CN202210209601 A CN 202210209601A CN 114577856 B CN114577856 B CN 114577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der
coal
gangue
coil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96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77856A (zh
Inventor
董丽娟
席浩焱
董勇
赵越
刘艳红
苏晓强
石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2096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7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7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7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77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7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2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capacit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包括:四个线圈、平行板电容器与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用于根据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产生变化电容数据;所述四个线圈用于根据所述变化电容数据产生电感数据;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根据所述电感获得反射光谱,基于所述反射光谱获得二阶EP点,基于所述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在煤矸混合比例监测方面灵敏度更高,更具优势。

Description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源无线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当代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大多使用综放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进行开采,虽然具有高产、高效及低耗的特点,但是顶煤放落大多依靠人工目测来进行控制。由于采煤工作面灰尘大,一方面带来现场操作工人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人工很难准确判断顶煤放落速度,不可避免的导致放落煤过程中的过放和欠放状况,前者会造成煤质下降,后者将导致回收率降低。因此,对放落煤过程中煤和煤矸的混合度实时动态监测不仅是提高煤炭质量的关键技术,而且对关闭放落煤口的时间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无线传感器(Wireless Sensors,WS)可用于在有线连接无法实现的恶劣或封闭环境中进行非接触式连续工作。自1967年Collins首次使用微型螺旋电感(L)和压敏电容(C)实现可植入式的眼压传感器开始,基于LC共振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在工业(轮胎压力监测、射频识别)和医疗(骨骼愈合检测、生理监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这些无源LC传感器的工作机制伴随着共振频率的偏移,即待测量(压力、应力、温度、湿度等)的变化引起电容或电感元件的失谐。然而,当待测量变化量较小时,共振频率的偏移也较小。因此,需要从较小变化量中提供一种增大共振频率偏移量的策略,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基于实现满足二阶EP点的条件,提高无源无线传感器的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包括:四个线圈、平行板电容器与矢量网络分析仪;
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用于根据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产生变化电容数据;
所述四个线圈用于根据所述变化电容数据产生电感数据;
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根据所述电感数据获得反射光谱,基于所述反射光谱获得二阶EP点,基于所述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
可选地,所述四个线圈为同一轴心放置;
所述四个线圈依次为:负载线圈、接收线圈、发射线圈与激励线圈;
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为两个相同的谐振线圈;
所述负载线圈与激励线圈为两个相同的非谐振线圈。
可选地,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均为三匝螺旋式结构,环内径均为136mm,环间距均为10mm;
所述负载线圈与激励线圈环直径均为150mm。
可选地,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均加载可调电容装置,用于调节谐振频率。
可选地,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包括两个铝极板,所述两个铝极板相距50mm,所述两个铝极板之间用于放入不同比例的的煤矸混合样品;
所述两个铝极板的厚度、长度和高度相同,分别为1mm、100mm和40mm;
所述平行板电容器与所述发射线圈串联,组成一个LC共振系统。
可选地,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包括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激励线圈连接;
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负载线圈连接。
可选地,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中基于所述反射光谱获得二阶EP点的方式为:
基于所述反射光谱获得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的谐振频率,并获得谐振频率偏移量;
基于所述谐振频率偏移量获得微扰强度;
基于所述谐振频率偏移量与所述微扰强度获得所述二阶EP点。
可选地,所述二阶EP点为所述谐振频率偏移量与所述微扰强度符合1/2次的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包括负载线圈、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和激励线圈以及平行板电容器与矢量网络分析仪;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为谐振线圈,均为三匝螺旋式结构,且均加载有一个可调电容;激励线圈与负载线圈为非谐振线圈,分别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发射线圈串联平行板电容器组成一个LC共振系统;基于实现二阶EP点的条件,提高无源无线传感器的灵敏度,使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二阶EP点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在煤矸混合比例监测方面更具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二阶PT对称系统的理论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统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在不同煤矸混合比例下的反射光谱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统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在不同煤矸混合比例下的谐振频率随不同煤矸混合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统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在不同煤矸混合比例下的谐振频率偏移量随不同煤矸混合比例的变化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在不同煤矸混合比例下的反射光谱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在不同煤矸混合比例下的谐振频率偏移量在不同微扰强度下的计算结果示意图;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取图4(b)在对数坐标上的结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统蚊香式的二阶无源无线传感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不同煤矸混合比例引起的微扰强度下二阶蚊香式无源无线传感器系统的反射光谱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蚊香式无源无线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偏移量在不同微扰强度下的计算结果示意图;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取图6(b)在对数坐标上的结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螺旋式和传统蚊香式无源无线传感器系统的灵敏度增强系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其为螺旋式结构,包括:四个线圈、平行板电容器与矢量网络分析仪;
平行板电容器用于根据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产生变化电容数据;
四个线圈用于根据变化电容数据产生电感数据;
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根据电感数据获得反射光谱,基于反射光谱获得二阶EP点,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
四个线圈为同一轴心放置;
四个线圈依次为:负载线圈、接收线圈、发射线圈与激励线圈;
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为两个相同的谐振线圈;
负载线圈与激励线圈为两个相同的非谐振线圈。
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均为三匝螺旋式结构,环内径均为136mm,环间距均为10mm;
负载线圈与激励线圈环直径均为150mm。
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均加载可调电容装置,用于调节谐振频率。
平行板电容器包括两个铝极板,两个铝极板相距50mm,两个铝极板之间用于放入不同比例的的煤矸混合样品;
两个铝极板的厚度、长度和高度相同,分别为1mm、100mm和40mm;
平行板电容器与发射线圈串联,组成一个LC共振系统。
矢量网络分析仪包括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
第一端口与激励线圈连接;
第二端口与负载线圈连接。
矢量网络分析仪中基于反射光谱获得二阶EP点的方式为:
基于反射光谱获得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的谐振频率,并获得谐振频率偏移量;
基于谐振频率偏移量获得微扰强度;
基于谐振频率偏移量与微扰强度获得二阶EP点。
二阶EP点为谐振频率偏移量与微扰强度符合1/2次的关系。
实施例一
非厄米物理和宇称时间对称(Parity time symmetry,PT)领域的最新进展表明,在PT相变点(EP点)附近的光学和光子学中,本征值和本征向量同时合并,进而实现灵敏度的增强。EP点是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非厄米系统的显著特征,它们出现在增益和损耗受控的系统中表现出对微小扰动极大的放大响应,可用于设计灵敏度大大提高的谐振传感器。此外,在光学谐振器的二阶EP点上,实验上观察到依赖于外部扰动的本征频率劈裂的平方根行为。与此类似,对于无源无线LC传感器,当待测量的变化作用于二阶EP点时,系统的共振频率偏移量也应随待测量变化量的平方根变化而变化。
本实施例首先通过二阶PT对称系统的理论模型实现了满足二阶EP点的条件,接着对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系统进行了研究,为了方便对比,对传统蚊香式无源无线传感器也进行了同样的研究,最后对两个系统的灵敏度增强系数进行了分析与对比。
二阶PT对称系统的理论模型:
本实施中二阶PT对称系统的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由两个线性排列的无源谐振器组成,二者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ω0和固有损耗Γ,且均受到来自外界的相同辐射γ,其中发射谐振器(圆1)接受/收到来自唯一来自外界的输入波ω。此外,两个谐振器之间的近邻耦合为κ。那么,该系统的运动方程可以用耦合模理论来描述:
其中a1,2=A1,2e-iωt表示每个线圈中的谐振模式,s1+表示入射波。反射波如下所示:
通过设置零反射波:s1-=0代入公式(1)和(2),可以得到求解完美吸收状态时的特征值:
其中有效哈密顿量为:
在不考虑固有损耗Γ的条件下,可以在这个开放系统中建立一个理想的哈密顿量。通过求解|ωI-H|=0,其中I表示单位矩阵,即可直接从二次代数方程中确定二阶PT对称系统中完美吸收态的复本征频率:
Δ222=0 (5)
这里的Δ=ω-ω0。该方程表明,当辐射损耗γ和耦合强度κ同时满足γ=κ的临界条件时,所有两个本征频率在ω-ω0处合并,即在这个临界条件下实现了二阶EP点。
如果在蓝色谐振器中加入微扰ε,公式(1)将变为:
考虑归一化参数:Γ=0,γ=κ=1,则相应的有效哈密顿量将变为:
再次求解|ωI-H|=0,即可得到其吸收态的复本征频率:
进而得到:
Re(ΔEP2)~ε1/2 (9)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
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其各个组件的详细信息;四个线圈(激励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均使用线径为2mm的聚酯漆包圆铜线,平行板电容器使用两个相距50mm的铝极板。其中两个谐振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为三匝螺旋式结构,其环内径为136mm,环间距为10mm,且均加载有一个30(±10)pF的可调电容用于调谐至f=ω0/2π=27MHz。此外,发射线圈串联有一个厚度、长度和高度分别为1mm、100mm和40mm的平行板电容器组成一个LC共振系统。激励线圈和负载线圈为两个相同的非谐振线圈,二者的环直径均为150mm,分别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VNA)的端口1和端口2以实现对反射系数的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线圈为同一轴心放置且被固定在透明亚克力板上,非谐振线圈在开口处焊接有一个50Ω的SMA头,然后再通过同轴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用于放入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中煤矸石的含量如表1所示:
表1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对传统无源无线传感器的影响,通过适当调节非谐振线圈和谐振线圈(使用激励线圈和发射线圈)之间的距离,测量无源无线传感器在不同煤矸混合比例下的反射光谱如图3(a)所示,分别提取了谐振频率fn和频率偏移量|fn-f0|(作用在频率上的微扰强度ε)随不同煤矸石含量的曲线图,如图3(b)、图3(c)所示,并得出:
其中,Ls表示发射线圈电感,Cs表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Cn(下标对应于表1中的序号)表示不同含量的煤矸石引起的变化电容。
并且由上述公式可知下一阶线性关系:
ε~|fn-f0|~Cn (11)
接着利用测得的微扰强度对二阶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系统进行分析,测量的反射光谱如图4(a)所示。随着微扰强度ε的增大(煤矸石含量的增加),反射倾角逐渐左移且反射光谱的右侧新增一个明显的共振峰,这是因为当微扰强度ε>0时,整个系统不再处于二阶PT对称状态导致反射光谱出现频率劈裂,并且随着微扰强度ε的增大,劈裂趋势愈明显。图4(b)为提取了图4(a)的频率偏移量|fn′-f0′|与通过公式(9)计算的理论上ε1/2曲线的对比示意图,二者吻合良好。通过对图4(b)取对数坐标可以得到图4(c)所示的结果,从中可以得到与曲线(y=ε1/2)相同斜率1/2的结论。
此外,本实施例还使用相同的方法对谐振线圈为传统蚊香式的二阶无源无线传感器系统进行了分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使用环内径为68mm、环间距为20mm的谐振线圈以及线直径为100mm的非谐振线圈,其中谐振线圈加载有一个40pF固定电容以及一个10pF的可调电容。结果显示与螺旋式二阶无源无线传感系统的结果类似,从图6(a)—图6(c)可以看出,谐振频率偏移量|fn′-f0′|与微扰强度ε同样符合1/2次的关系。
最后,本实施例还分析了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螺旋式和传统蚊香式无源无线传感器系统的灵敏度增强因子|f′n-f′0|/ε,其结果如图7所示,因微扰强度来ε自于煤矸石含量的变化,并且二者为一阶线性关系,所以横坐标取为煤矸石含量。可以看出,灵敏度增强因子随煤矸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且两种不同线圈所对应的灵敏度增强因子也不相同。在所测样品煤矸石含量为10%,50%和90%时,螺旋式系统的灵敏度增强因子相比蚊香式系统的提高比例分别为32.8%、52.9%和48.8%。因此,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基于二阶EP点的螺旋式无源无线传感系统在煤矸混合比例监测方面更具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线圈、平行板电容器与矢量网络分析仪;
所述平行板电容器用于根据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产生变化电容数据;
所述四个线圈用于根据所述变化电容数据产生电感数据;
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根据所述电感数据获得反射光谱,基于所述反射光谱获得二阶EP点,基于所述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
所述四个线圈为同一轴心放置;
所述四个线圈依次为:负载线圈、接收线圈、发射线圈与激励线圈;
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为两个相同的谐振线圈;
所述负载线圈与激励线圈为两个相同的非谐振线圈;
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均为三匝螺旋式结构,环内径均为136mm,环间距均为10mm;
所述负载线圈与激励线圈环直径均为1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均加载可调电容装置,用于调节谐振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板电容器包括两个铝极板,所述两个铝极板相距50mm,所述两个铝极板之间用于放入不同比例的的煤矸混合样品;
所述两个铝极板的厚度、长度和高度相同,分别为1mm、100mm和40mm;
所述平行板电容器与所述发射线圈串联,组成一个LC共振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包括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激励线圈连接;
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负载线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中基于所述反射光谱获得二阶EP点的方式为:
基于所述反射光谱获得不同比例的煤矸混合样品的谐振频率,并获得谐振频率偏移量;
基于所述谐振频率偏移量获得微扰强度;
基于所述谐振频率偏移量与所述微扰强度获得所述二阶EP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阶EP点为所述谐振频率偏移量与所述微扰强度符合1/2次的关系。
CN202210209601.8A 2022-03-04 2022-03-04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Active CN114577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9601.8A CN114577856B (zh) 2022-03-04 2022-03-04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9601.8A CN114577856B (zh) 2022-03-04 2022-03-04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7856A CN114577856A (zh) 2022-06-03
CN114577856B true CN114577856B (zh) 2023-09-22

Family

ID=8177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9601.8A Active CN114577856B (zh) 2022-03-04 2022-03-04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785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6156A (zh) * 2013-09-23 2013-12-18 东南大学 一种工作频率可调的长距离无源无线传感器遥测系统
CN103512592A (zh) * 2013-09-27 2014-01-15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无线无源lc谐振传感器检测电路及相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CN109038840A (zh) * 2018-09-11 2018-12-18 山西大同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0011427A (zh) * 2019-04-11 2019-07-12 兰州大学 一种复合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
CN111829559A (zh) * 2020-06-24 2020-10-27 东南大学 一种pt对称型lc无源无线传感系统实现多参数测量的方法
CN112018904A (zh) * 2020-09-21 2020-12-01 同济大学 基于无源型单个谐振线圈实现的合成型pt对称系统
CN113037335A (zh) * 2021-03-12 2021-06-25 同济大学 无源型无线传感系统及方法
CN113691285A (zh) * 2021-08-25 2021-11-23 山西大同大学 一种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6156A (zh) * 2013-09-23 2013-12-18 东南大学 一种工作频率可调的长距离无源无线传感器遥测系统
CN103512592A (zh) * 2013-09-27 2014-01-15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无线无源lc谐振传感器检测电路及相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CN109038840A (zh) * 2018-09-11 2018-12-18 山西大同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多模式可调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0011427A (zh) * 2019-04-11 2019-07-12 兰州大学 一种复合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
CN111829559A (zh) * 2020-06-24 2020-10-27 东南大学 一种pt对称型lc无源无线传感系统实现多参数测量的方法
CN112018904A (zh) * 2020-09-21 2020-12-01 同济大学 基于无源型单个谐振线圈实现的合成型pt对称系统
CN113037335A (zh) * 2021-03-12 2021-06-25 同济大学 无源型无线传感系统及方法
CN113691285A (zh) * 2021-08-25 2021-11-23 山西大同大学 一种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刘小畅;《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第15-1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7856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urt et al. Dispersion of helically corrugated waveguides: Analytic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CN102495260B (zh) 一种温度漂移补偿光学电流互感器及其电流补偿方法
Bernard et al. A detector of small harmonic displacements based on two coupled microwave cavities
Larbi et 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ferromagnetically and ferrimagnetically ordered spinel oxide Mn3O4. A quantum mechanical simulation of their IR and Raman spectra
CN103048538A (zh) 射频卡综合频率测试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测试仪
CN114577856B (zh) 基于二阶ep点进行煤矸混合比例监测的无源无线传感器
CN110361106A (zh) 一种近红外荧光的高灵敏度温度传感方法
CN110083974B (zh) 通信与传感分离的射频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及射频传感器
Xi et al. Wireless Sensing for Monitoring of Coal Gangue Mixing Based on PT Symmetry
JP4465479B2 (ja) 共振器及び電子スピン共鳴分光装置
CN102680781B (zh) 一种校准器件及超材料谐振频率测试平台
Tang et al. Method for metal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i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5842193B (zh) 光梳自适应外腔增强光谱检测系统和方法
Karpisz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modeling of a Fabry-Perot open resonator
CN207472973U (zh) 一种质谱用多极杆电容的测量设备
Piksa et al. Specific millimeter-wave features of Fabry-Perot resonator for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Derkach et al. Determination of microwave parameters of isotropic mediums by using an open quasi-optical spherical resonator
Ohshima et al. Pure rotational spectrum of SnH4 in the vibrational ground state observed by infrared‐radio frequency double resonance
Derkach et al. Measurement of loss tangent of dielectric an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t millimeter waves and temperatures 0.9-300 K
Guo et al. New designed helical resonator to improv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magic radio frequency
CN112946544B (zh) 一种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双共振检测装置
AU2021105793A4 (en) Wireless Monitoring System of Coal and Coal Gangue Mixing Ratio Based on Mon-Hermite Technology
Ren et al. High-Q EIT in dielectric metasurface with electric-magnetic coupling
CN117969448A (zh) 基于bic齿轮形全介质太赫兹超表面生物传感器
Carosi et al. Searching for old (and new) light bosons with the axion dark matter experiment (ADM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