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7679B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67679B CN114567679B CN202210307900.5A CN202210307900A CN114567679B CN 114567679 B CN114567679 B CN 114567679B CN 202210307900 A CN202210307900 A CN 202210307900A CN 114567679 B CN114567679 B CN 1145676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gateway
- data
- determining
- s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02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4—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uppor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VL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获取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数据的优先级。根据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数据,在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确定第一网关需要转发的数据的优先级,之后根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进行匹配,在多个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时延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是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改进大型云计算在部署时的扩展问题。
目前,在云网络中通常采用网关封装Vxlan,以进行跨机房通信。在两个Vxlan网关之间的数据,只有源UDP端口是变化的,现有技术中在进行UDP源端口的选择时,通常是根据待传输数据的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以选择一个UDP源端口进行数据的转发。
然而,仅根据报文的内层五元组选择的UDP源端口,不一定满足数据传输的时延要求,从而会导致数据传输的时延稳定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克服数据传输的时延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所述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
获取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所述数据的优先级;
根据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所述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通过所述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所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所述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包括:
根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将所述时延等级和所述数据的优先级相匹配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目标端口集合;
获取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发送端口的端口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端口数量,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端口数量,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包括:
若所述端口数量为1个,则将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的1个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发送端口;或者,
若所述端口数量大于1个,则获取所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
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将所述哈希值所指示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包括:
以预设时长为周期,在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各自所属的端口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探测报文;
获取所述第二网关通过应答端口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应答报文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网关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号;
根据所述探测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对应于所述第二网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所在的时延范围;
确定所述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
将所述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包括:
将从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随机选择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或者,
将从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按照预设顺序轮选到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所述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所述数据的优先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所述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所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将所述时延等级和所述数据的优先级相匹配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目标端口集合;
获取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发送端口的端口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端口数量,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端口数量为1个,则将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的1个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发送端口;或者,
若所述端口数量大于1个,则获取所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
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将所述哈希值所指示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以预设时长为周期,在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各自所属的端口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探测报文;
获取所述第二网关通过应答端口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应答报文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网关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号;
根据所述探测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对应于所述第二网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所在的时延范围;
确定所述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
将所述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从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随机选择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或者,
将从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按照预设顺序轮选到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获取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数据的优先级。根据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数据,在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通过获取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确定第一网关需要转发的数据的优先级,之后根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进行匹配,同时再根据数据本身,在多个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因为目标发送端口是根据数据的优先级进行匹配得到的,因此可以保证目标发送端口是匹配数据所需要的时延要求的,之后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对数据进行发送,从而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差异化的时延服务,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时延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xlan技术的实现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匹配关系的实现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匹配关系的实现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关的端口的实现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划分端口集合的实现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所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随着云计算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云网络通常会采用网关封装Vxlan,以进行跨城和城内跨机房通信。
其中,Vxlan是一种通过隧道提供数据中心连接的封装协议,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改进大型云计算在部署时的扩展问题。以及,Vxlan网关是指封装Vxlan隧道的网关设备。
下面例如可以结合图1对Vxlan技术进行理解,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xlan技术的实现示意图。
如图1所示,Vxlan本质上是一种隧道技术,在源网络设备与目的网络设备之间的IP网络上,建立一条逻辑隧道,将报文经过特定的封装后通过这条隧道转发。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接入网络的服务器就像是连接到了一个虚拟的二层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其中虚框表示的数据中心网络看成一个虚拟交换机,以便于进行通信。
当云网络采用网关封装Vxlan,以进行跨城和城内跨机房通信时,通常传输的数据需要经过中间多条时延长短不一的物理链路,从而会导致时延稳定性不佳,无法为不同类型的数据提供稳定的差异化的时延服务。
其中,在两个Vxlan网关之间数据的,只有源UDP端口是变化的,现有技术中在进行UDP源端口的选择时,通常是根据报待传输数据的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以选择一个UDP源端口进行的转发。
然而,仅根据数据的内层五元组选择的UDP源端口,并不一定满足数据传输的时延要求,从而会导致数据传输的时延稳定性不佳。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介绍的端口具体是指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Protocol)中的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
具体的,因为不同的端口所对应的时延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数据对时延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若仅仅根据上述信息进行端口的选择,则有可能导致对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选择到了时延较高的端口,进而导致数据传输的时延稳定性不佳。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了如下技术构思:通过对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按照时延等级进行划分,划分为多个端口集合,之后根据数据的优先级和端口集合的时延等级,进行目标发送端口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稳定的差异化时延服务。
基于上述介绍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首先结合图2进行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
其中,数据比如说可以为任意类型的业务数据,比如说可以是游戏类型的业务数据,或者还可以是通讯类型的业务数据,等等。本实施例中对数据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置,凡是需要通过网关发送的数据,均可以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会进入第一网关,其中,第一网关为待发送数据的网关。第一网关例如可以包括多个端口集合,其中每一个端口集合中都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关是包括多个发送端口的,例如可以预先将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进行划分,划分得到多个端口集合。
以及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实现过程中是存在非常多的网关的,其中数据进入第一网关也是经过选择的结果。例如控制器会根据上层业务的优先级逻辑,根据数据的优先级规则将数据下发到第一网关上。其中优先级规则比如说可以为命中某条路由、命中某个五元组等,其中选择数据的转发网关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中的说明,此处对此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S202、获取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数据的优先级。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端口集合都对应有各自的时延等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每个端口集合对应的时延等级可以是预设的。
其中时延等级的具体等级数量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比如说可以将时延划分为3个等级,这3个时延等级分别是:较高、中等、最优。或者还可以将时延划分为5个等级,这5个时延等级分别是:1级、2级、3级、4级、5级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以及,本实施例中的数据还对应有优先级,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类型的数据,对时延的要求是不同的。对时延要求越高的数据,相应的优先级就越高。比如说游戏类型的数据,对于时延的要求就是非常高的,再比如说后台缓存类型的数据,对于时延的要求就相对较低。
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可以预设数据的类型和优先级的映射关系,则比如说可以获取数据的类型,之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数据的类型所对应的优先级,以得到数据的优先级。
同样的,优先级划分的等级数量、每个等级的表现形式等等,同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S203、根据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数据,在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在确定各个端口集合各自对应的时延等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之后,例如可以根据上述确定的内容,以及数据本身,在多个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口集合的时延等级和数据的优先级之间比如说可以存在对应关系,则例如可以实现根据端口集合的时延等级和数据的优先级,在多个端口集合中选择一个端口集合。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端口集合中是包括多个发送端口的,因此进一步的可以根据数据本身,在选择出来的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S204、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
当前确定的目标发送端口,实际上就是用于进行数据的发送的端口,因此可以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其中,第二网关可以是数据的目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获取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数据的优先级。根据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数据,在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通过获取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确定第一网关需要转发的数据的优先级,之后根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进行匹配,同时再根据数据本身,在多个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因为目标发送端口是根据数据的优先级进行匹配得到的,因此可以保证目标发送端口是匹配数据所需要的时延要求的,之后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对数据进行发送,从而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差异化的时延服务,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时延稳定性。
在上述介绍内容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3至图5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介绍,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二,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匹配关系的实现示意图一,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匹配关系的实现示意图二。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
其中,S301的实现方式与上述S201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302、获取各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数据的优先级。
其中,S302的实现方式与上述S202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303、根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将时延等级和数据的优先级相匹配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目标端口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可以预先配置有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其中,时延等级的等级数量和表现方式、优先级的等级数量和表现方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置,只要针对划分的各个时延等级,均确定对应的优先级即可,针对优先级也是类似。
因此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各个端口集合各自对应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数据的优先级之后,例如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预设匹配关系,将时延等级与数据的优先级向匹配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目标端口集合。
下面例如可以结合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介绍。假设当前共存在3个时延等级,分别是最优、中等、较高,以及假设当前共存在3个优先级,分别是高优先级、中优先级、低优先级。
同时,假设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如图4所示,其中,时延等级“最优”和“高优先级”相匹配,时延等级“中等”和“中优先级”相匹配,时延等级“较高”和“低优先级”相匹配。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确定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端口集合都对应有各自的时延等级,其中时延等级的划分数量和端口集合的数据是相等的,那么在当前示例中,就存在3个端口集合,分别是图4中所示的端口集合L、端口集合M和端口集合N。其中,端口集合L对应的时延等级是最优,端口集合L对应的时延等级是中等,端口集合N对应的时延等级是较高。同时假设当前数据的优先级是高优先级,那么基于图4的预设匹配关系,就可以确定端口集合L为目标端口集合。
下面还可以再结合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介绍。假设当前共存在5个时延等级,分别是a级、b级、c级、d级、e级,以及假设当前共存在4个优先级,分别是1级、2级、3级、4级。
同时,假设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如图5所示,其中,时延等级“a级”和优先级“1级”相匹配,时延等级“b级”和优先级“2级”相匹配,时延等级“c级”和优先级“3级”相匹配,时延等级“d级”和优先级“4级”相匹配,时延等级“e级”和优先级“4级”相匹配。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确定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端口集合都对应有各自的时延等级,其中时延等级的划分数量和端口集合的数据是相等的,那么在当前示例中,就存在5个端口集合,分别是图5中所示的端口集合L、端口集合M、端口集合N、端口集合P、端口集合Q。其中,端口集合L对应的时延等级是“a级”,端口集合M对应的时延等级是“b级”,端口集合N对应的时延等级是“c级”,端口集合P对应的时延等级是“d级”,端口集合Q对应的时延等级是“e级”。同时假设当前数据的优先级是“2级”,那么基于图5的预设匹配关系,就可以确定端口集合M为目标端口集合。
基于上述介绍可以确定的是,本实施例对时延等级的划分,以及优先级的划分不做限制,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置,只要针对每一个端口集合均对应有各自的时延等级,同时预先设置有时延等级和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就可以根据当前的数据的优先级,确定时延等级匹配的目标端口集合。
S304、获取目标端口集合中发送端口的端口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则在确定目标端口集合之后,还需要在目标端口集合中再选择出来一个发送端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可以首先获取目标端口集合中的发送端口的端口数量。
S305、若端口数量为1个,则将目标端口集合中的1个发送端口,确定为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端口数量为1个,则表示在目标端口集合中包括唯一的一个发送端口,此时就无需进行选择操作了,直接将目标端口集合中的这1个发送端口,确定为目标发送端口即可。
S306、若端口数量大于1个,则获取数据的内层五元组,并根据数据的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端口数量大于1个,则表示在目标端口集合中包括多个发送端口,那么就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选择。
为了从目标端口集合中选择出来一个确定使用的发送端口,例如可以首先获取数据的内层五元组,其中,五元组是一个通信术语,具体是指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和传输层协议这五个量组成的一个集合。
在获取内层五元组之后,可以根据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从而得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所对应的哈希值。
S307、在目标端口集合中,将哈希值所指示的发送端口,确定为目标发送端口。
本实施例中根据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的哈希值,是可以在目标端口集合中指示一个发送端口的,因此就可以将目标端口集合中,确定的哈希值所指示的发送端口,确定为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哈希值指示的是集合中元素的下标,比如说当前存在一个端口集合,其中包括3个发送端口,分别是{12345、23678、33567},其中端口12345对应的下标是1,端口23678对应的下标是2,端口33567对应的下标是3。同时假设当前计算得到的哈希值是1,那么就可以将该端口集合中的端口12345确定为目标发送端口。
S308、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数据。
在确定目标发送端口之后,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可以首先通过目标发送端口封装外层Vxlan,之后向第二网关发送封装了Vxlan的数据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预先设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之后根据获取的数据的优先级,将在预设匹配关系中,和时延等级和数据的优先级相匹配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目标端口集合,从而可以快速有效的确定到与当前的数据的时延要求相匹配的目标端口集合,以实现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差异化时延服务。之后获取目标端口集合中发送端口的数量,在确定发送端口集合中包括多个发送端口的时候,通过数据的内层五元组,即可以结合数据的实际情况,快速有效的选择一个目标发送端口。以及,在确定发送端口集合中仅仅包括一个发送端口的时候,直接将这个发送端口确定为目标发送端口,从而可以节省根据内层五元组进行计算的开销,以提升确定目标发送端口的速度和效率。
在上述介绍内容的基础上,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介绍的方案,就需要将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按照时延,划分为多个端口集合。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的端口集合的划分进行介绍。
结合图6至图8进行介绍,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三,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关的端口的实现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划分端口集合的实现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以预设时长为周期,在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探测不同的发送端口对应的网关,例如可以以预设时长为周期发送探测报文。同时,为了兼顾确定第一网关的各个发送端口的时延,那么在每到预设时长,需要发送探测报文的时候,例如可以在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再确定第一端口,其中的第一端口就是用来发送探测报文的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从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随机选择的发送端口,确定为第一端口。也就是说在每次需要发送探测报文的时候,在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第一端口。
例如可以结合图7进行理解,如图7所示,其中的Vxlan网关A比如说可以是第一网关,参照图7可以确定,当前的第一网关比如说包括至少9个发送端口,分别是端口14703、端口25814、端口36925、端口13579、端口24680、端口35791、端口12345、端口23678、端口33567,图7中所示的是这些端口对应的覆盖链路。
那么在预设时长到达,需要发送探测报文的时候,比如说可以从上述的9个发送端口中,随机选择端口14703作为第一端口。
或者,还可以将从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按照预设顺序轮选到的发送端口,确定为第一端口。也就是说在每次需要发送探测报文的时候,可以按照第一网关中的多个发送端口的顺序,将本次轮到的发送端口作为第一端口。
此处同样可以结合上述图7进行介绍,假设当前的第一网关的9个发送端口的顺序就是上述介绍的顺序,以及假设上个周期确定的第一端口是端口25814,那么可以确定当前周期就轮到了端口36925,因此可以将端口36925确定为第一端口。
S602、通过第一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探测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第二网关,其中第二网关就是需要探测时延的网关。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同一个发送端口,其对应于不同的网关,时延实际上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针对网关A的发送端口12345,其到网关B存在一个时延,其到网关C又存在另一个时延。
因此本实施例中确定的时延,都是针对一个网关的发送端口到另一个特定的网关之间的时延,也就是说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之间的特定的时延。其中第一网关和第二网关可以作为泛指,针对各个网关的实现方式都是类似的。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上述确定的第一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探测报文。需要说明的时,Vxlan的数据在传输的时候,只有源端口是不固定的,需要进行选择,而目的端口本身就是固定的,因此在向第二网关发送探测报文的时候,第二网关的目的端口是一个固定的端口,无需额外进行考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探测报文为第一网关向第二网关发送的Vxlan,其源端口为上述选择的第一端口,内层为探测协议的报文,用于被第二网关识别和处理。
S603、获取第二网关通过应答端口向第一网关发送的应答报文,其中,应答报文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网关的标识、第一端口的端口号。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二网关设置有一个固定的应答端口,用于向第一网关发送应答报文。因此第二网关在接收到探测报文之后,例如可以识别探测报文内层的探测报文,之后使用固定的应答端口进行应答,比如说图7中的端口11111,就是第二网关的固定的应答端口。其中第二网关可以使用应答端口向第一网关发送应答报文。
因此可以获取第二网关向第一网关发送的应答报文,在应答报文中比如说可以包括第二网关的标识以及第一端口的端口号,用于指示当前的应答报文是第二网关针对第一端口发送的,以便于后续快速有效的确定时延的对应设备和端口。
S604、根据探测报文的发送时间和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获取第一端口对应于第二网关的时延。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时延的时候,可以根据上述的探测报文的发送时间,以及当前的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获取第一端口对应于第二网关的时延。例如可以将探测报文的发送时间和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确定为第一端口对应于第二网关的时延。
那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确定的时延,实际上就是探测报文的发送过程假设应答报文的接收过程,这两个过程的总耗时。
以及印证于上述介绍的内容,本实施例中确定的时延是第一网关中的发送端口针对于第二网关的特定时延。比如说第一端口对应于第三网关的时延,就需要第一网关通过第一端口向第三网关发送探测报文,从而确定时延。
在介绍完确定第一端口对应于第二网关的时延的实现方式之后,此处对设置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为固定的端口的原因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网关存在众多的发送端口,同样的第二网关也存在众多的发送端口。那么第二网关在向第一网关发送应答报文的时候,同样需要通过多个发送端口中的某一个来进行发送。
若是第二网关发送应答报文的应答端口不固定,那么就会导致,应答报文传输的耗时总是不固定的,若第一网关基于此来确定第一端口对应的时延,就会导致第一网关确定的时延失去参考的价值。比如说当前确定第一端口对应的时延相对于其他端口较长,我们不能够确定是因为第一端口发送探测报文的耗时长,还是因为应答端口发送应答报文的耗时长。
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网关发送应答报文的应答端口为一个固定的端口,这样就可以保证无论针对第一网关的哪一个发送端口,第二网关发送应答报文的耗时总是固定的,那么当前如果确定第一端口对应的时延相对于其他端口较长,就可以确定这是因为第一端口本身的时延就比较长。
S605、根据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第一端口的时延所在的时延范围。
本实施例中,例如可以预先划分有多个时延范围,其中划分的时延范围的数量和划分的时延等级的数量是相同的。在确定第一端口的时延之后,就可以确定第一端口的时延所在的时延范围。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确定第一端口的时延的时候,实际上是同时将探测报文的传输时长和应答报文的传输时长都考虑了,也就是说进行了两趟传输,那么在确定时延范围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应答报文的传输时长。以及因为应答报文是固定的,所以应答报文的传输时长也是相对固定的,那么在确定时延范围的时候,可以在考虑发送端口对应的时延的基础上,再加上应答报文的传输时长。
S606、确定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设置的每一个时延范围,都设置有各自对应的端口集合。可以理解,时延较长的发送端口,其所属的时延范围也是时延较长的范围,那么该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就是时延较长对应的端口集合。
S607、将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在确定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之后,就可以将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第一端口所述的端口集合了。
例如可以结合图7和图8进行理解,针对图7中介绍的多个发送端口,比如说端口14703、端口25814、端口36925同属一个时延范围,这个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是L,则参照图8,可以确定端口集合L中包括{端口14703、端口25814、端口36925}。
再比如说端口13579、端口24680、端口35791同属一个时延范围,这个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是M,则参照图8,可以确定端口集合M中包括{端口13579、端口24680、端口35791}。
再比如说端口12345、端口23678、端口33567同属一个时延范围,这个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是N,则参照图8,可以确定端口集合N中包括{端口12345、端口23678、端口33567}。其中,每一个端口集合又对应各自的时延等级。
同时参照图8可以确定的是,当前确定的是网关A向网关B的发送方向的3个端口集合,针对网关B向网关A的发送方向的端口集合需要额外确定,其确定的实现方式与上述介绍的类似,比如说可以确定得到端口集合X,端口集合Y,端口集合Z。
上述图7和图8进行的是示例性的介绍,在实际实现过程中,端口集合的数量、命名等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S608、根据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各自所属的端口集合,确定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通过确定第一网关中的多个发送端口各自所述的端口集合,就可以确定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以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可以持续的以预设时长为周期,确定各个第一网关的时延,并且根据最新确定的时延,可以对端口集合的划分进行更新,以保证当前的端口集合的划分是符合最新的端口时延情况的,进而可以自适应的适应中间链路的出口个数变化以及哈希算法/哈希因子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第一网关定期向第二网关发送探测报文,并且第一网关每次在发送探测报文时,发送端口都是重新确定的,从而可以保证针对第一网关的各个端口都可以确定时延。其中,在确定时延的时候,是根据第一网关的发送端口发送探测报文的时间,和接收第二网关发送的应答报文的时间,来确定发送端口对应的时延,以保证可以准确有效的确定各个发送端口各自的时延。同时,第二网关在发送应答报文的时候,总是采用固定的应答端口发送应答报文,从而可以保证应答报文发送的链路总是固定的,那么相应的,应答报文的发送时长也就是固定的,进而可以保证确定的发送端口的时延可以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发送端口的时延情况。并且根据各个发送端口的时延,对发送端口进行端口集合的划分,以保证后续可以根据数据的优先级,在相应的端口集合中进行目标发送端口的选择,进而可以实现针对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实现时延的差异化服务,具体的说,就是保证了高优先级的数据可以在时延较优的多个端口集合中选择目标发送端口,进而避免高优先级的数据选择到时延较差的端口集合,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时延稳定性。
在上述图7和图8介绍的示例的基础上,下面可以结合图9对数据的发送的实现进行进一步的示例性介绍。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9所示,业务配置逻辑可以首先选择网关A,之后可以控制数据进入网关A,并且针对数据进行优先级计算,确定当前数据的优先级。
之后根据当前的数据的优先级,以及各个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进行源端口(也就是目标发送端口)的选择,此处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在确定目标发送端口之后,就可以进行外层Vxlan的封装,之后控制数据流出。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1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1001、获取模块1002、第二确定模块1003、发送模块1004。
第一确定模块1001,用于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所述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
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所述数据的优先级;
第二确定模块1003,用于根据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所述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发送模块1004,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所述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03具体用于:
根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将所述时延等级和所述数据的优先级相匹配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目标端口集合;
获取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发送端口的端口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端口数量,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03具体用于:
若所述端口数量为1个,则将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的1个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发送端口;或者,
若所述端口数量大于1个,则获取所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
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将所述哈希值所指示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发送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
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之前,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01具体用于:
以预设时长为周期,在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各自所属的端口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探测报文;
获取所述第二网关通过应答端口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应答报文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网关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号;
根据所述探测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对应于所述第二网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所在的时延范围;
确定所述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
将所述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01具体用于:
将从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随机选择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或者,
将从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按照预设顺序轮选到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设备110包括:处理器1101以及存储器1102;其中
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11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110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1102独立设置时,该数据传输设备还包括总线11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1102和处理器110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数据传输设备所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获取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所述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
获取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所述数据的优先级;
根据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所述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通过所述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所述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包括:
根据时延等级和优先级的预设匹配关系,将所述时延等级和所述数据的优先级相匹配的端口集合,确定为目标端口集合;
获取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发送端口的端口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端口数量,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端口数量,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确定目标发送端口,包括:
若所述端口数量为1个,则将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的1个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发送端口;或者,
若所述端口数量大于1个,则获取所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内层五元组进行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
在所述目标端口集合中,将所述哈希值所指示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目标发送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包括:
以预设时长为周期,在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各自所属的端口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网关的应答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第二网关发送探测报文;
获取所述第二网关通过应答端口向所述第一网关发送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应答报文中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网关的标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号;
根据所述探测报文的发送时间和所述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获取所述第一端口对应于所述第二网关的时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的时延所在的时延范围;
确定所述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
将所述时延范围对应的端口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所属的端口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包括:
将从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随机选择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或者,
将从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发送端口中按照预设顺序轮选到的发送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一端口。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数据进入第一网关时,确定所述第一网关的多个端口集合,所述端口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端口;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以及获取所述数据的优先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端口集合各自的时延等级、所述数据的优先级以及所述数据,在所述多个端口集合确定目标发送端口;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目标发送端口,向第二网关发送所述数据。
10.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07900.5A CN114567679B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07900.5A CN114567679B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67679A CN114567679A (zh) | 2022-05-31 |
CN114567679B true CN114567679B (zh) | 2024-04-02 |
Family
ID=81720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07900.5A Active CN114567679B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67679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6674A (zh) * | 2009-09-23 | 2010-02-24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拥塞控制方法及网络节点 |
CN101834787A (zh) * | 2010-04-12 | 2010-09-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度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075437A (zh) * | 2011-02-12 | 2011-05-25 |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网关及网络 |
CN103797841A (zh) * | 2013-08-19 | 2014-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准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5306608A (zh) * | 2014-06-20 | 2016-0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质量qos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634985A (zh) * | 2016-01-21 | 2016-06-01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FTTdp多DSL端口ONU业务流的处理方法 |
CN107182090A (zh) * | 2016-03-11 | 2017-09-19 | 维布络有限公司 | 无线宽带网络中数据包自适应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08833297A (zh) * | 2018-05-08 | 2018-11-16 | 清华大学 | 大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分类方法、调度方法和装置 |
CN109246031A (zh) * | 2018-11-01 | 2019-01-18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换机端口流量排队方法和装置 |
CN110099013A (zh) * | 2019-04-25 | 2019-08-0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600793A (zh) * | 2020-03-31 | 2020-08-28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CN113225196A (zh) * | 2020-01-21 | 2021-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等级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CN113890860A (zh) * | 2021-11-18 | 2022-01-04 | 深圳大学 | 用于支持时延受限的数据交换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65760B2 (en) * | 2010-08-10 | 2015-06-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iority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
IL219391A0 (en) * | 2012-04-24 | 2012-07-31 | Eci Telecom Ltd | Technique of congestion control of packet switches |
-
2022
- 2022-03-25 CN CN202210307900.5A patent/CN1145676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6674A (zh) * | 2009-09-23 | 2010-02-24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拥塞控制方法及网络节点 |
CN101834787A (zh) * | 2010-04-12 | 2010-09-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调度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075437A (zh) * | 2011-02-12 | 2011-05-25 |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网关及网络 |
CN103797841A (zh) * | 2013-08-19 | 2014-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准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5306608A (zh) * | 2014-06-20 | 2016-0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质量qos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634985A (zh) * | 2016-01-21 | 2016-06-01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FTTdp多DSL端口ONU业务流的处理方法 |
CN107182090A (zh) * | 2016-03-11 | 2017-09-19 | 维布络有限公司 | 无线宽带网络中数据包自适应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08833297A (zh) * | 2018-05-08 | 2018-11-16 | 清华大学 | 大数据流量的优先级分类方法、调度方法和装置 |
CN109246031A (zh) * | 2018-11-01 | 2019-01-18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交换机端口流量排队方法和装置 |
CN110099013A (zh) * | 2019-04-25 | 2019-08-0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225196A (zh) * | 2020-01-21 | 2021-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等级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CN111600793A (zh) * | 2020-03-31 | 2020-08-28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
CN113890860A (zh) * | 2021-11-18 | 2022-01-04 | 深圳大学 | 用于支持时延受限的数据交换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67679A (zh) | 2022-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70436B (zh) | 用于提供多云连通性的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3326228B (zh) | 基于远程直接数据存储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9698788B (zh) | 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6254256B (zh) | 基于三层vxlan网关的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
US7643477B2 (en) | Buffering data packets according to multiple flow control schemes | |
US2014007198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reverse path forwarding compliance for a multihoming virtual routing bridge | |
CN108718278B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9245984A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
CN108965092B (zh) |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US10616105B1 (en) | Extending virtual routing and forwarding using source identifiers | |
EP2880550B1 (en) | Connection mesh in mirroring asymmetric clustered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
US20200162388A1 (en) |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5991347A (zh) | Dns请求报文的重定向方法和装置 | |
CN111026324B (zh) | 转发表项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 |
CN111835635B (zh) | 一种bgp网络中发布路由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14629844A (zh) |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56767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23093513A1 (zh) | 路径感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413654B2 (en) | System, relay device, method, and medium | |
US11824752B2 (en) | Port-to-port network routing using a storage device | |
US9258273B2 (en) | Duplicating packets efficiently within a network security appliance | |
CN115134299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8881381A (zh) | 一种报文路由确定方法、装置及四层负载均衡器 | |
CN114900458B (zh) | 报文转发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 |
CN114157601A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