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7603A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7603A
CN114567603A CN202111649581.8A CN202111649581A CN114567603A CN 114567603 A CN114567603 A CN 114567603A CN 202111649581 A CN202111649581 A CN 202111649581A CN 114567603 A CN114567603 A CN 114567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priority
group
transmitted
pro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95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国君
张云飞
杨忠国
侯柏丞
丘思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zhou Yanc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zhou Yanc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zhou Yanc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Yunzhou Yanc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95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7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7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7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16Real-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其中,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若所述报文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基于所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通过本申请方案,可尽可能地保障较为重要的数据的传输,实现报文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流量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往往是进行实时传输,也即来一个待传输的数据,就立即将该数据传输出去。在短时间内有大量普通数据待传输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能又突然有新的重要数据待传输。由于普通数据的数量较多,其非常有可能在重要数据之前抢占了电子设备的大部分可用带宽,这会导致重要报文难以被及时传输出去,出现重要报文传输受阻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尽可能地保障较为重要的数据的传输,实现报文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流量控制。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其中,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若上述报文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基于上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聚类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其中,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上述报文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上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传输周期,由电子设备对每个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待传输报文进行整体把控。具体地,电子设备会先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然后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可以理解,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且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当聚类得到两个以上报文组时,即可知当前有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等待传输。电子设备由此可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并基于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相应的传输控制。一方面,通过对待传输报文的聚类,实现了对传输周期内的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的针对化处理;另一方面,处理次序由优先级决定,实现了对待传输报文的有序传输控制。由此,可尽可能地保障较为重要的数据的传输,实现报文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流量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4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步骤101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报文传输方法作出说明。请参阅图1,该报文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基于预设的传输时长划分传输周期。仅作为示例,假定预设的传输时长为T,电子设备从t0时刻开始上电工作,则可划分出多个传输周期,其中,t0至t0+T为第一个传输周期,t0+T至t0+2T为第二个传输周期,以此类推。
在当前的传输周期内,当电子设备有待传输报文时,电子设备并不会立即发送该待传输报文,而是会对待传输报文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该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可以理解,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属于待传输报文所自带的属性,因而,可由该待传输报文的属性信息而确定该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仅作为示例,该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一种以上:报文长度、报文协议类型、接收端口及收发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等,此处不作限定。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配更多或更少的属性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待传输报文的延时过久,该预设的传输时长通常可被设定的较短,例如可以是100毫秒或500毫秒等,此处不作限定。进一步地,该传输时长也可以是动态的,例如,可预先设定网络性能的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的网络性能对应一个传输时长。后续即可根据电子设备当前的网络性能的情况,判断当前的网络性能属于哪一等级,由此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应采用哪一传输时长。
步骤102,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传输周期结束后,电子设备即可获得该传输周期内的所有待传输报文所分别对应的优先级。电子设备可基于该优先级的分布情况,对待传输报文进行聚类,使得相同优先级的报文可以被划分至同一报文组中。可以理解,针对聚类所得的任一报文组,该报文组内的所有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由于报文组内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因而可为报文组也引入优先级的概念,其中,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显然,不同报文组的优先级互不相同。
步骤103,若报文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根据优先级聚类得到两个以上报文组时,即可知当前有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等待传输。由此,可依次对各个报文组以对应的传输控制方式进行处理。考虑到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待传输报文的重要程度(通常为优先级越高越重要),因而电子设备可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使得优先级越高的报文组能够获得越靠前的处理次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首先,根据报文组的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排序。在排序完成后,排序靠前的报文组即为优先级相对较高的报文组,排序靠后的报文组即为优先级相对较低的报文组。电子设备即可基于排序结果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也即将报文组在该排序结果中的排序次序确定为其处理次序。
可以理解,当优先级聚类仅得到一个报文组时,即可知该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重要程度相等。此时,电子设备可直接基于各个待传输报文的接收时间戳或生成时间戳,按照由早至晚的时序将各个待传输报文传输出去。
步骤104,基于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根据处理次序,通过当前的流量情况依次对各个报文组进行分析,以确定各个报文组所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并基于各个报文组所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依次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在一些示例中,本步骤的传输控制可涉及三种可能的操作:丢弃、缓存或传输。
可以理解,从执行时间上来看,步骤101是在第i个传输周期内执行,步骤102及后续步骤是在第i+1个传输周期内执行。电子设备会在后一传输周期内,对前一传输周期的各个报文组进行相应传输控制,使得报文可能被延时一个传输周期左右的时间。从处理对象上来看,步骤101及后续步骤均是对同一传输周期(也即第i个传输周期)内的待传输报文进行处理。也即,本申请实施例是以略微牺牲数据实时性的方式,实现对报文传输的流量控制。当传输周期所对应的预设时长越短时,数据的实时性越高,也即延时越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步骤104具体包括:
步骤1041,确定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
该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可根据电子设备的网络的实时性能而确定,可认为是电子设备的网络当前所能够处理的最大流量。
步骤1042,根据处理次序,在两个以上报文组中确定本次的待处理报文组。
步骤1043,预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
电子设备可根据待处理报文组中所包含的待传输报文的数量及待传输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预估该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可以理解,该发送流量指的是:传输该待处理报文组中的所有待传输报文所需求的流量。
步骤1044,基于发送流量及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对待处理报文组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
该发送流量为待处理报文组所需求的流量,表达了对网络的需求;该发送流量阈值为网络所能提供的流量,表达了网络的供给。由此,可形成一供给关系。可以理解,在供小于求时,该待处理报文组的需求无法被满足。基于此,电子设备可检测该发送流量是否大于该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当检测到该发送流量大于该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时,可知当前网络情况无法支撑该待处理报文组中的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此时的传输控制策略为:直接丢弃该待处理报文组,也即不再传输该待处理报文组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或者,缓存该待处理报文组,也即过一段时间后再传输该待处理报文组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当检测到该发送流量不大于该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时,可知当前网络情况足以支撑该待处理报文组中的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此时的传输控制策略为:通过网络传输待处理报文组,也即将该待处理报文组中的各个待传输报文推送出去。
可以理解,在发送流量大于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时,电子设备通常情况下只会考虑对优先级较高的待处理报文组进行缓存。仅作为示例,可预先设定一优先级阈值,当待处理报文组的优先级高于该优先级阈值,且发送流量大于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时,缓存该待处理报文组;当待处理报文组的优先级不高于该优先级阈值,且发送流量大于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时,丢弃该待处理报文组。
步骤1045,返回执行步骤1041及后续步骤,直至对所有的报文组均已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
通过步骤1045,构成一循环。也即,前一处理次序的待处理报文组处理完成后,更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再处理下一处理次序的待处理报文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处理次序是基于优先级而决定的,因而处理次序越小,也即越早被处理的待处理报文组的优先级越高;处理次序越大,也即越晚被处理的待处理报文组的优先级越低。由此可知,该传输周期内的最后一个待处理报文组实际上就是优先级最低的报文组。考虑到该最后一个待处理报文组中的待传输报文相对来讲不那么重要,因而,即便该待处理报文组中的待传输报文出现了丢包,也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基于此,可在步骤1042之后判断本次的待处理报文组是否为这一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当确定该待处理报文组为这一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时,即可直接传输该待处理报文组,也即,直接将最后一个待处理报文组中的各个待传输报文推送出去,不用考虑网络的性能情况。当确定该待处理报文组不为这一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时,可按照既定流程,继续执行步骤1023及后续步骤。
仅作为示例,假定有3个报文组A、B及C,其中A的处理次序为2,B的处理次序为3,C的处理次序为1(也即报文组C的优先级最高,报文组A的优先级次高,报文组B的优先最低)。
首先,报文组C被确定为待处理报文组,在对该待处理报文组C执行了丢弃、缓存或传输的操作后,该报文组C处理完成。
之后,报文组A被确定为待处理报文组,在对该待处理报文组A执行了丢弃、缓存或传输的操作后,该报文组A处理完成。
最后,报文组B被确定为待处理报文组,由于该待处理报文组B为最后一个待处理报文组,因而电子设备可不作任何有关流量的获取及判断,直接传输该待处理报文组B。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那些被缓存的待处理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电子设备可选择在后续网络较为空闲时再对其进行传输;或者,也可设定一预设数量N,并在N个传输周期后再对其进行传输,例如,第i个传输周期内,报文组A被缓存,则可在第i+N个传输周期开始时,直接传输该报文组A中的各个待传输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不对被缓存的待传输报文的传输时机作出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步骤101具体包括:
步骤1011,获取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属性信息。
步骤1012,基于属性信息,确定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从属性信息的角度出发,报文的不同属性信息可对应报文的不同优先级;基于此,电子设备可预先设定报文的不同属性信息与报文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该对应关系可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实际上,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属性信息分别视为一种优先级评估的维度。
下面针对不同的属性信息,对优先级评估的方式作出解释及说明:
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下,基于报文长度这一维度对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评估,则步骤1012可具体表现为:将待传输报文的报文长度与预设的报文长度阈值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其中,该报文长度阈值为评判待传输报文是长报文还是短报文的基础。可以理解,当待传输报文的报文长度大于该报文长度阈值时,该待传输报文即可被认为是长报文;反之,当待传输报文的报文长度等于或小于该报文长度阈值时,该报文即可被认为是短报文。仅作为示例,该报文长度阈值可以是100。基于长报文及短报文的区别,可确定该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例如,可预先设定短报文的优先级高于长报文的优先级,或者,也可预先设定长报文的优先级高于短报文的优先级,具体可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作限定。
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下,基于报文协议类型这一维度对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评估,则步骤1012可具体表现为:基于预设的报文协议类型-优先级对应关系,将待传输报文的报文协议类型所对应的优先级确定为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可以理解,网络内所传输的报文所可能的协议类型是已知的,例如,可以有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报文,也可以有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报文等,此处不作限定。报文协议类型与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可被预先设定好,例如,设定TCP报文的优先级高于UDP报文的优先级,或者,设定UDP报文的优先级高于TCP报文的优先级,具体可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作限定。
在第三种应用场景下,基于接收端口这一维度对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评估,则步骤1012可具体表现为:将待传输报文的接收端口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接收端口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结果;根据第一匹配结果,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该预设的至少一个接收端口可由用户进行设定。也即,可以将该预设的至少一个接收端口理解为接收端口白名单的概念。可以理解,当报文的接收端口属于任一预设的接收端口时,该报文的优先级较高;反之,当报文的接收端口不属于任一预设的接收端口时,该报文的优先级较低。在有实际需求时,可由用户设定该至少一个接收端口,也即,由用户在该接收端口白名单中写入接收端口。电子设备可将待传输报文的接收端口与该接收端口白名单中的接收端口相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认为该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为较高优先级。当然,用户也可以不设定任一接收端口,也即,该接收端口白名单可以为空,此时,即认为无需基于接收端口这一维度对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评估。
在第四种应用场景下,基于收发IP地址这一维度对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评估,则步骤1012可具体表现为:将待传输报文的收发IP地址与预设的至少一个收发IP地址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结果;根据第二匹配结果,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该预设的至少一个收发IP地址可由用户进行设定。也即,可以将该预设的至少一个收发IP地址理解为收发IP地址白名单的概念。具体地,可设定一发送IP地址白名单以及一接收IP地址白名单。仅作为示例,针对收发IP地址这一维度,其优先级设定策略可以是:
若报文的发送IP地址与任一预设的发送IP地址相匹配,且报文的接收IP地址与任一预设的接收IP地址相匹配,则该报文的优先级较高。若报文的发送IP地址不与任一预设的发送IP地址相匹配,和/或,该报文的接收IP地址不与任一预设的接收IP地址相匹配,则该报文的优先级较低。也即,只有收发IP地址完全匹配时,报文才享有较高优先级。
也可以是:
若报文的发送IP地址与任一预设的发送IP地址相匹配,且该报文的接收IP地址与任一预设的接收IP地址相匹配,则该报文的优先级最高。若报文的发送IP地址不与任一预设的发送IP地址相匹配,或者,该报文的接收IP地址不与任一预设的接收IP地址相匹配,则该报文的优先级中等。若报文的发送IP地址不与任一预设的发送IP地址相匹配,并且,该报文的接收IP地址不与任一预设的接收IP地址相匹配,则该报文的优先级最低。也即,收发IP地址完全匹配时,报文享有最高优先级;收发IP地址不完全匹配时,报文享有中等优先级;收发IP地址完全不匹配时,报文享有最低优先级。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基于收发IP地址这一维度的优先级设定策略,此处不作限定。与接收端口的维度类似,用户也可以不设定任一收发IP地址,也即,该收发IP地址白名单可以为空,此时,即认为无需基于收发IP地址这一维度对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评估。
可以理解,针对以上所提出的这几项不同的优先级评估的维度,电子设备可以选择一项进行考虑,或者,也可以选择若干项进行考虑,或者,还可以全部选择进行考虑,此处不作限定。也即,可基于多维度的综合考量来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仅作为示例,优先级设定策略可以为:短报文被设定为最高优先级,也即短报文的优先级为1级,则剩下的报文均为长报文;然后,TCP报文被设定为长报文中的最高等级,也即,TCP长报文的优先级为2级,剩下的报文均为非TCP的长报文;接着,接收IP与预设的接收IP相匹配的报文被设定为非TCP的长报文中的最高等级,也即,接收IP与预设的接收IP相匹配的非TCP的长报文的优先级为3级,以此类推,此处不作赘述。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设置多个传输周期,由电子设备对每个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待传输报文进行整体把控。具体地,电子设备会先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然后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可以理解,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且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当聚类得到两个以上报文组时,即可知当前有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等待传输。电子设备由此可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并基于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相应的传输控制。一方面,通过对待传输报文的聚类,实现了对传输周期内的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的针对化处理;另一方面,处理次序由优先级决定,实现了对待传输报文的有序传输控制。由此,可尽可能地保障较为重要的数据的传输,实现报文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流量控制。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如图4所示,该报文传输装置4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聚类模块402,用于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其中,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第二确定模块403,用于若上述报文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控制模块404,用于基于上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
可选地,上述控制模块404,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处理次序,在两个以上报文组中确定本次的待处理报文组;
预估单元,用于预估上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
策略执行单元,用于基于上述发送流量及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对上述待处理报文组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
其中,上述第一确定单元及后续各单元在策略执行单元运行完毕后被再次触发运行,直至对所有的报文组均已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
可选地,上述控制模块404,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上述待处理报文组是否为当前的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
传输单元,用于若上述待处理报文组为当前的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则传输上述待处理报文组;
相应地,上述预估单元,具体用于若上述待处理报文组不为当前的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则预估上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
可选地,上述策略执行单元,包括:
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上述发送流量是否大于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
第一执行子单元,用于若上述发送流量大于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则丢弃上述待处理报文组,或者,缓存上述待处理报文组;
第二执行子单元,用于若上述发送流量不大于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则传输上述待处理报文组。
可选地,针对在上述发送流量大于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时被缓存的待处理报文组,该待处理报文组在预设数量个传输周期后进行传输。
可选地,上述第一确定模块401,包括:
属性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属性信息,其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长度、报文协议类型、接收端口及收发互联网协议IP地址;
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上述属性信息,确定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可选地,上述第二确定模块403,包括:
报文组排序单元,用于根据报文组的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排序;
次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排序结果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设置多个传输周期,由电子设备对每个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待传输报文进行整体把控。具体地,电子设备会先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然后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可以理解,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且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当聚类得到两个以上报文组时,即可知当前有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等待传输。电子设备由此可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并基于上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相应的传输控制。一方面,通过对待传输报文的聚类,实现了对传输周期内的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的针对化处理;另一方面,处理次序由优先级决定,实现了对待传输报文的有序传输控制。由此,可尽可能地保障较为重要的数据的传输,实现报文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流量控制。
对应于上文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5包括:存储器5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2(图5中仅示出一个)及存储在存储器501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501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单元,处理器5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1的软件程序以及单元,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诊断,以获取预设事件对应的资源。具体地,处理器5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其中,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若上述报文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基于上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于上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包括:
确定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
根据上述处理次序,在两个以上报文组中确定本次的待处理报文组;
预估上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
基于上述发送流量及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对上述待处理报文组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
返回执行上述确定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对所有的报文组均已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
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根据上述处理次序,在两个以上报文组中确定本次的待处理报文组之后,处理器5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上述待处理报文组是否为上述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
若上述待处理报文组为上述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则传输上述待处理报文组;
相应地,上述预估上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包括:
若上述待处理报文组不为上述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则预估上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
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于上述发送流量及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对上述待处理报文组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包括:
检测上述发送流量是否大于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
若上述发送流量大于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则丢弃上述待处理报文组,或者,缓存上述待处理报文组;
若上述发送流量不大于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则传输上述待处理报文组。
在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上述发送流量大于上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时,若上述待处理报文组被缓存,则在预设数量个传输周期后传输上述待处理报文组。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包括:
获取上述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属性信息,其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长度、报文协议类型、接收端口及收发互联网协议IP地址;
基于上述属性信息,确定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包括:
根据报文组的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排序;
基于排序结果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501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02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01的一部分或全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501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别的信息。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设置多个传输周期,由电子设备对每个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待传输报文进行整体把控。具体地,电子设备会先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然后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可以理解,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且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当聚类得到两个以上报文组时,即可知当前有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等待传输。电子设备由此可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并基于上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相应的传输控制。一方面,通过对待传输报文的聚类,实现了对传输周期内的不同优先级的待传输报文的针对化处理;另一方面,处理次序由优先级决定,实现了对待传输报文的有序传输控制。由此,可尽可能地保障较为重要的数据的传输,实现报文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流量控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外部设备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联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其中,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若所述报文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基于所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包括:
确定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
根据所述处理次序,在两个以上报文组中确定本次的待处理报文组;
预估所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
基于所述发送流量及所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对所述待处理报文组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
返回执行所述确定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的步骤及后续步骤,直至对所有的报文组均已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处理次序,在两个以上报文组中确定本次的待处理报文组之后,所述报文传输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处理报文组是否为所述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
若所述待处理报文组为所述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则传输所述待处理报文组;
相应地,所述预估所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包括:
若所述待处理报文组不为所述传输周期内最后的报文组,则预估所述待处理报文组的发送流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送流量及所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对所述待处理报文组执行对应的传输控制策略,包括:
检测所述发送流量是否大于所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
若所述发送流量大于所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则丢弃所述待处理报文组,或者,缓存所述待处理报文组;
若所述发送流量不大于所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则传输所述待处理报文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流量大于所述实时可发送流量阈值时,若所述待处理报文组被缓存,则在预设数量个传输周期后传输所述待处理报文组。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包括:
获取所述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报文长度、报文协议类型、接收端口及收发互联网协议IP地址;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确定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包括:
根据报文组的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排序;
基于排序结果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8.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的传输周期内的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聚类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进行聚类,得到报文组,其中,同一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相同,报文组的优先级等同于报文组内的待传输报文的优先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报文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根据各个报文组的优先级确定各个报文组的处理次序;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处理次序对各个报文组进行传输控制。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649581.8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567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9581.8A CN114567603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9581.8A CN114567603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7603A true CN114567603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9581.8A Pending CN114567603A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760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9912A (zh) * 2010-06-25 2013-03-06 西门子公司 分配优先级地传输数据报文
CN104283805A (zh) * 2014-10-27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网络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5897365A (zh) * 2016-03-23 2016-08-24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器的防冲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88829A (zh) * 2018-09-20 2018-12-25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493145A (zh) * 2019-08-01 2019-11-2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13438169A (zh) * 2021-06-30 2021-09-24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9912A (zh) * 2010-06-25 2013-03-06 西门子公司 分配优先级地传输数据报文
CN104283805A (zh) * 2014-10-27 2015-01-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网络报文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5897365A (zh) * 2016-03-23 2016-08-24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器的防冲击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88829A (zh) * 2018-09-20 2018-12-25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493145A (zh) * 2019-08-01 2019-11-2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13438169A (zh) * 2021-06-30 2021-09-24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272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tency reduc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7385986B2 (en) Packet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Kliazovich et al. CA-DAG: Communication-aware directed acyclic graphs for modeling cloud computing applications
CN107666474B (zh) 一种网络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服务器
CN111756713B (zh) 网络攻击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8429703B (zh) Dhcp客户端上线方法及装置
CN116233018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8169A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8911B (zh) 一种多段链接网络的实时分析方法及旁路抓包系统
CN109905331B (zh) 队列调度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存储介质
CN114567603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报文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76698A (zh) 一种网卡中断聚合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526137B (zh) 兼容服务器和客户端模式的网络加速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9818882B (zh) 一种执行QoS策略的方法及装置
US20040249933A1 (en) Network interface parameters
US8639828B1 (en) Accelerated TCP network communications
KR102211005B1 (ko) 효율적 메시지 처리를 제공하는 dds 미들웨어 장치
CN111147198B (zh) 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11835806B (zh) 入网方法、入网设备、入网回应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31481B1 (ko) 효율적 메시지 유실 감지 및 재전송을 처리하는 dds 미들웨어 장치
CN114641001A (zh) 一种5g网络下的动态防攻击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075412B (zh)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速率控制设备及方法
US10187330B2 (en) High-speed packet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5348220A (zh) 访问请求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285804A (zh) 一种控制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