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4553A - 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4553A
CN114564553A CN202210450106.6A CN202210450106A CN114564553A CN 114564553 A CN114564553 A CN 114564553A CN 202210450106 A CN202210450106 A CN 202210450106A CN 114564553 A CN114564553 A CN 114564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digital earth
parameter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01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苑飞
郭强
王燕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ongfang Ro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ongfang Ro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ongfang Ro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ongfang Rong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01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4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4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45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6Visual data mining; Browsing structu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且公开了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包括:管理模块,用于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处,运行所发送指令,总控全端;扫描记录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库内的基本数据,并给与适配的配置格式;参数读取模块,用于对参数数据进行识别读取,执行录入操作;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获取数据相关的网络信息,输出为可读数据。本发明在数据地球数据库进行查询,并配合网络采集数据进行补充,降低数据来源的片面性,可以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去冗余处理,能够在可视化模型搭建前,提前进行验证,降低因为数据不合理造成的时间与人力浪费,降低漏洞的产生,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Description

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地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所在的这颗星球,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项数据统计,对不同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可视化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大多是直接在数据库内进行查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且由于现代信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很容易出现信息差,进而影响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构建三维模型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数据不合理,导致出现漏洞,进而容易造成经济与人力损失。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数据来源,大多是直接在数据库内进行查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且由于现代信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很容易出现信息差,进而影响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在构建三维模型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数据不合理,导致出现漏洞,进而容易造成经济与人力损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包括:
管理模块,用于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处,运行所发送指令,总控全端;
扫描记录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库内的基本数据,并给与适配的配置格式;
参数读取模块,用于对参数数据进行识别读取,执行录入操作;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获取数据相关的网络信息,输出为可读数据;
暂存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可读数据进行镜像保存,并提供独立的存储空间;
筛除模块,用于对采集数据进行冗余数据的过滤,去除存在异常和重复数据;
模拟运转模块,用于对递交数据进行理论验证,确认是否存在合理性;
存储模块,用于对通过验证的合理数据进行保存;
模型搭建模块,用于对录入数据进行三维模型的搭建,将所获取的要素进行逐步添加;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最终搭建图形,提供实时查看。
更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对合理数据进行本地保存后,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云端,进行备份留根。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型搭建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对模型搭建模块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处进行实时巡查和监测,对问题数据进行上报,并溯源,重新提取参数参与模型搭建。
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有实时更新模块,所述实时更新模块与展示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所述实时更新模块,用于更新重新提取参数的模型搭建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筛除模块对与冗余数据的过滤过程,包括:标记待过滤数据、全盘查验同类型数据和删除被标记过滤数据。
数字地球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登录管理平台,对接数字地球数据库内;
Step2:获取数据库内数据,并进行自定义索引;
Step3:根据需求对目标数据进行扫描识别,并进行统一收录;
Step4:对所收录的参数数据进行读取,过滤非关键字句,选取核心字节,配置适配格式;
Step5:根据参数数据,自定义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递交至暂存区,进行独立保存;
Step6:对采集数据进行过滤,删减冗余信息;
Step7:将提取的参数数据与采集数据参与模拟运行,确认是否存在理论可行性;
Step8:对具有可行性的参数数据进行存储;
Step9:将具有可行性的数据参与可视化搭建,构建三维模型,并实时展示;
Step10:实时检测模型搭建的异常处,并进行溯源,追查问题数据;
Step11:对问题数据进行重新采集与读取后,再度参与搭建,并实时在展示端更新。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2中的自定义索引的属性,包括:数据来源地、历史记录数据、实时记录数据和精确参数数值。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4中的核心字节的选取方式为,读取全部字句,根据参数数据,分析存在关联的字句与词组,并进行标记留存。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7中的参数数据与采集数据的理论可行性的验证,是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机器排序与计算,实施验证。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tep10中的对问题数据的溯源后,生成记录报告,记录报告属性,包括:追查时间、数据来源地和报错次数。
(三)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数据地球数据库进行查询,并配合网络采集数据进行补充,降低数据来源的片面性,可以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去冗余处理,提升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在可视化模型搭建前,提前进行验证,降低因为数据不合理造成的时间与人力浪费,降低漏洞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本发明通过增加对模型搭建过程中异常处的检测,对疑似漏洞的构建区段进行原始参数的重新提取,并进行二次提交搭建,可以在搭建过程中,不断更新与纠正模型,保证实用性,降低误差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数字地球可视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架构演示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管理模块;2、扫描记录模块;3、参数读取模块;4、信息采集模块;5、暂存模块;6、筛除模块;7、模拟运转模块;8、存储模块;9、模型搭建模块;10、展示模块;11、检测模块;12、实时更新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
管理模块1,用于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处,运行所发送指令,总控全端;
扫描记录模块2,用于获取数据库内的基本数据,并给与适配的配置格式;
参数读取模块3,用于对参数数据进行识别读取,执行录入操作;
信息采集模块4,用于采集与获取数据相关的网络信息,输出为可读数据;
暂存模块5,用于对采集的可读数据进行镜像保存,并提供独立的存储空间;
筛除模块6,用于对采集数据进行冗余数据的过滤,去除存在异常和重复数据;
模拟运转模块7,用于对递交数据进行理论验证,确认是否存在合理性;
存储模块8,用于对通过验证的合理数据进行保存;
模型搭建模块9,用于对录入数据进行三维模型的搭建,将所获取的要素进行逐步添加;
展示模块10,用于展示最终搭建图形,提供实时查看。
如图1所示,所述存储模块8对合理数据进行本地保存后,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云端,进行备份留根。
如图1所示,所述筛除模块6对与冗余数据的过滤过程,包括:标记待过滤数据、全盘查验同类型数据和删除被标记过滤数据。
本系统在搭载时,通过管理模块1总控全局,由扫描记录模块2获取数据库数据,由参数读取模块3进行读取,通过信息采集模块4采集关联网络数据,暂存模块5对网络数据进行暂存,由筛除模块6对暂存数据进行过滤,通过模拟运转模块7将采集数据与数据库数据导入,进行合理性验证,通过存储模块8对通过合理性验证的数据进行存储,通过模型搭建模块9对合理数据进行三维模型的搭建,通过展示模块10对三维模型进行搭建。
实施例2
在其他层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字地球可视化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登录管理平台,对接数字地球数据库内;
Step2:获取数据库内数据,并进行自定义索引;
Step3:根据需求对目标数据进行扫描识别,并进行统一收录;
Step4:对所收录的参数数据进行读取,过滤非关键字句,选取核心字节,配置适配格式;
Step5:根据参数数据,自定义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递交至暂存区,进行独立保存;
Step6:对采集数据进行过滤,删减冗余信息;
Step7:将提取的参数数据与采集数据参与模拟运行,确认是否存在理论可行性;
Step8:对具有可行性的参数数据进行存储;
Step9:将具有可行性的数据参与可视化搭建,构建三维模型,并实时展示;
Step10:实时检测模型搭建的异常处,并进行溯源,追查问题数据;
Step11:对问题数据进行重新采集与读取后,再度参与搭建,并实时在展示端更新。
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tep4中的核心字节的选取方式为,读取全部字句,根据参数数据,分析存在关联的字句与词组,并进行标记留存。
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tep7中的参数数据与采集数据的理论可行性的验证,是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机器排序与计算,实施验证。
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tep10中的对问题数据的溯源后,生成记录报告,记录报告属性,包括:追查时间、数据来源地和报错次数。
经由此设置,在数据地球数据库进行查询,并配合网络采集数据进行补充,降低数据来源的片面性,可以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去冗余处理,提升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在可视化模型搭建前,提前进行验证,降低因为数据不合理造成的时间与人力浪费,降低漏洞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模型搭建模块9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有检测模块11,所述检测模块11,用于对模型搭建模块9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处进行实时巡查和监测,对问题数据进行上报,并溯源,重新提取参数参与模型搭建。
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模块11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有实时更新模块12,所述实时更新模块12与展示模块10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所述实时更新模块12,用于更新重新提取参数的模型搭建效果。
经由此设置,通过检测模块11对搭建过程中的模型进行检测,查找异常数据,并对异常数据进行溯源,重新提取异常数据,再次进行搭建,通过实时更新模块12进行重新搭建的模型进行覆盖更新。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管理模块1总控全局,由扫描记录模块2获取数据库数据,由参数读取模块3进行读取,通过信息采集模块4采集关联网络数据,暂存模块5对网络数据进行暂存,由筛除模块6对暂存数据进行过滤,通过模拟运转模块7将采集数据与数据库数据导入,进行合理性验证,通过存储模块8对通过合理性验证的数据进行存储,通过模型搭建模块9对合理数据进行三维模型的搭建,通过展示模块10对三维模型进行搭建;
本发明在数据地球数据库进行查询,并配合网络采集数据进行补充,降低数据来源的片面性,可以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去冗余处理,提升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在可视化模型搭建前,提前进行验证,降低因为数据不合理造成的时间与人力浪费,降低漏洞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通过增加对模型搭建过程中异常处的检测,对疑似漏洞的构建区段进行原始参数的重新提取,并进行二次提交搭建,可以在搭建过程中,不断更新与纠正模型,保证实用性,降低误差带来的损失。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模块(1),用于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处,运行所发送指令,总控全端;
扫描记录模块(2),用于获取数据库内的基本数据,并给与适配的配置格式;
参数读取模块(3),用于对参数数据进行识别读取,执行录入操作;
信息采集模块(4),用于采集与获取数据相关的网络信息,输出为可读数据;
暂存模块(5),用于对采集的可读数据进行镜像保存,并提供独立的存储空间;
筛除模块(6),用于对采集数据进行冗余数据的过滤,去除存在异常和重复数据;
模拟运转模块(7),用于对递交数据进行理论验证,确认是否存在合理性;
存储模块(8),用于对通过验证的合理数据进行保存;
模型搭建模块(9),用于对录入数据进行三维模型的搭建,将所获取的要素进行逐步添加;
展示模块(10),用于展示最终搭建图形,提供实时查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8)对合理数据进行本地保存后,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云端,进行备份留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搭建模块(9)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有检测模块(11),所述检测模块(11),用于对模型搭建模块(9)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处进行实时巡查和监测,对问题数据进行上报,并溯源,重新提取参数参与模型搭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11)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有实时更新模块(12),所述实时更新模块(12)与展示模块(10)通过无线网络交互连接,所述实时更新模块(12),用于更新重新提取参数的模型搭建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除模块(6)对与冗余数据的过滤过程,包括:标记待过滤数据、全盘查验同类型数据和删除被标记过滤数据。
6.数字地球可视化方法,所述方法是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登录管理平台,对接数字地球数据库内;
Step2:获取数据库内数据,并进行自定义索引;
Step3:根据需求对目标数据进行扫描识别,并进行统一收录;
Step4:对所收录的参数数据进行读取,过滤非关键字句,选取核心字节,配置适配格式;
Step5:根据参数数据,自定义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递交至暂存区,进行独立保存;
Step6:对采集数据进行过滤,删减冗余信息;
Step7:将提取的参数数据与采集数据参与模拟运行,确认是否存在理论可行性;
Step8:对具有可行性的参数数据进行存储;
Step9:将具有可行性的数据参与可视化搭建,构建三维模型,并实时展示;
Step10:实时检测模型搭建的异常处,并进行溯源,追查问题数据;
Step11:对问题数据进行重新采集与读取后,再度参与搭建,并实时在展示端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tep2中的自定义索引的属性,包括:数据来源地、历史记录数据、实时记录数据和精确参数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tep4中的核心字节的选取方式为,读取全部字句,根据参数数据,分析存在关联的字句与词组,并进行标记留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tep7中的参数数据与采集数据的理论可行性的验证,是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机器排序与计算,实施验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地球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tep10中的对问题数据的溯源后,生成记录报告,记录报告属性,包括:追查时间、数据来源地和报错次数。
CN202210450106.6A 2022-04-27 2022-04-27 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564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0106.6A CN114564553A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0106.6A CN114564553A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4553A true CN114564553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1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0106.6A Pending CN114564553A (zh) 2022-04-27 2022-04-27 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455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079A (zh) * 2007-06-27 2008-01-2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一种数字地球原型系统
CN106257542A (zh) * 2016-01-28 2016-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基于数字地球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US20190204091A1 (en) * 2017-12-31 2019-07-04 Uber Technologies, Inc. Remediating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digital maps and ground truth data via map verification
CN112633785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可视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54747A (zh) * 2021-06-09 2021-08-13 南京北斗创新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网络爬虫的地理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及方法
CN113836294A (zh) * 2021-09-27 2021-12-24 安徽省财政信息中心 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系统及其方法
CN113849516A (zh) * 2021-09-27 2021-12-28 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地图的更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079A (zh) * 2007-06-27 2008-01-2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一种数字地球原型系统
CN106257542A (zh) * 2016-01-28 2016-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基于数字地球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US20190204091A1 (en) * 2017-12-31 2019-07-04 Uber Technologies, Inc. Remediating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digital maps and ground truth data via map verification
CN112633785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可视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54747A (zh) * 2021-06-09 2021-08-13 南京北斗创新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网络爬虫的地理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及方法
CN113836294A (zh) * 2021-09-27 2021-12-24 安徽省财政信息中心 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系统及其方法
CN113849516A (zh) * 2021-09-27 2021-12-28 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地图的更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0307B (zh) 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数控机床刀具监控系统
CN109800531B (zh) 一种机电装备数字孪生模型一致性保持方法
CN106886849A (zh) 一种bim模拟与航拍相结合的施工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3473720A (zh) 基于bim的盾构法隧道施工管理系统
CN110880200A (zh)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gim模型工程智能验收方法
CN110533768B (zh) 一种仿真交通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7056867A (zh) 一种可用于数字孪生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17194919A (zh) 一种生产数据分析系统
CN115470195A (zh) 一种融合维度模型的指标数据自动化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5809302A (zh) 元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26548A (zh) 一种基于mes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设备
KR101476909B1 (ko) 블록 이미지를 이용한 실시간 공정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4564553A (zh) 数字地球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11709597B (zh) 一种电网生产域运营监测系统
CN107392385A (zh) 一种基于质量数据深度分析的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CN116933626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5860329A (zh) 一种高精度三维模型的数字化交付方法及基于加油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管理系统
KR20220085827A (ko) 예측 시스템,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기록 매체
CN110727667B (zh) 一种电力设备一致性管理系统
CN109764769B (zh) 一种基于可视化装配系统的实时弹药装配指导方法
CN113836203A (zh) 一种网络数据化诊断检测分析系统
CN111400421A (zh) 基于云端服务器的高精地图制作方法及其制作系统
CN113837178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电站表计自动定位与统一分割方法
CN117311295B (zh) 基于无线网络设备的生产质量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4580042B (zh) 一种钢筋网片的智能识别及提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