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4122B -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4122B
CN114564122B CN202210204651.7A CN202210204651A CN114564122B CN 114564122 B CN114564122 B CN 114564122B CN 202210204651 A CN202210204651 A CN 202210204651A CN 114564122 B CN114564122 B CN 114564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s
same
area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46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4122A (zh
Inventor
吴常志
肖阳珍
孙莹
许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46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4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4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4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4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4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其中,驱动方法包括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其中,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摸物的触摸位置。其中,在没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通过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可更快地检测出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减少对触摸物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改善触控延迟的问题,实现提高触控检测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触控操作是一种简单、方便的人机交互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将触控功能集成到显示装置中。现有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与每个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的触控走线以及与触控走线电连接的触控芯片,其中触控走线用于传递触控芯片发送的触控扫描信号。然而,随着触控显示装置尺寸的增大,使得触控电极以及与触控电极对应的触控走线增加,导致触控芯片中需要设置较多的信号引脚,如此,增加触控显示装置的成本。
为了减小信号引脚的数量,一般采用分时驱动的方式向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然而,分时驱动又会带来触控延迟的问题,这将影响触控检测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以改善触控延迟的问题,实现提高触控检测性能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Q个触控区组,所述触控区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N个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其中,Q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其中,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不同所述触控区组中相同排列序号的所述触控区域的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是否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
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
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驱动;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Q个触控区组,所述触控区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N个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其中,Q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触控驱动电路,用于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及,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是否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其中,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不同所述触控区组中相同排列序号的所述触控区域的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还用于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及,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和第二方面所述的驱动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相应的同时接收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即可确定出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并在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通过对所有触控区域内的各类触控电极分时进行扫描,进一步确定出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触摸位置,从而在精确确定出触摸物的触摸位置的前提下,减少对触摸物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改善触控延迟时间较长的问题,在将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载时,可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有驱动电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设置有驱动电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将显示控制模块与触摸控制模块整合在一个驱动IC上,通过对显示面板进行分时驱动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与触控功能。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区域,例如包括四个触控区域(A1’、A2’、A3’和A4’),每个触控区域包括两种触控电极A和B,该两种触控电极A和B会分时接收触控扫描信号;此时,无需针对每个触控电极均设置相应的触控信号输出/接收端子,即一个触控电极A和一个触控电极B可以共用一个触控信号输出/接收端子,从而能够减少触控驱动芯片中端子的数量,有利于降低成本。
示例性的,图2为相关技术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触控阶段的一个触控帧T0’内,完成对触控显示面板的多个触控区域(A1’、A2’、A3’和A4’)内所有触控电极的扫描,在对各个触控电极进行触控扫描时,可首先依次对各个触控区域A1’、A2’、A3’和A4’的触控电极A进行触控扫描,再依次对各个触控区域A1’、A2’、A3’和A4’的触控电极B进行触控扫描,使得每个触控帧可以分为两个触控子帧MUXa和MUXb;即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一时刻,扫描触控区域A1’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二时刻,扫描触控区域A2’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三时刻,扫描触控区域A3’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四时刻,扫描触控区域A4’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一时刻,扫描触控区域A1’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二时刻,扫描触控区域A2’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三时刻,扫描触控区域A3’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四时刻,扫描触控区域A4’中的触控电极B;且在对各触控电极(A或B)进行扫描的同时,会接收各触控电极(A或B)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
通常在检测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的触摸物的触摸位置时,首先对所有的触控电极进行扫描,以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是否有触摸物;并在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有触摸物时,再次对所有的触控电极进行扫描,以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的位置;如此,至少要由两个触控帧,即四个触控子帧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才能够确定出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的触摸位置。
当触摸物为手指时,由于手指触摸到在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积约为9mm左右,一个触控区域(A1’、A2’、A3’或A4’)的宽度约为36mm左右(以12.3寸的触控显示面板为例),因此在手指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一只手指的触摸范围极有可能全部落在某一个触控区域内。
存在这样的情况:当手指触摸到某一触控区域时,正好是在一个触控帧T0’内完成了对该触控区域内的触控电极的扫描之后,相当于在第一个触控帧T0’内没有检测到手指触摸,因此第一个触控帧T0’内的触控时间将被浪费,此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最差情况,即worse case。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1和图2,当手指触摸到触控区域A1’的时刻是在刚好完成了对触控区域A1’内的触控电极的扫描之后,此时在第一个触控帧T0’内错过了对手指触摸的检测,且至少错过了T1’的时间,即在第一个触控帧T0’内并未检测到是否有手指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需要进入下一个触控帧T0’,对各个触控电极(A和B)再次扫描后,才能够检测出是否有手指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即检测到有手指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为T2’。根据触控计算精度原则,防止抖动等原因造成的干扰而造成误判,T2’会被丢弃,因此,在检测到有手指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会进入下一触控帧T0’,对各个触控电极(A和B)均进行扫描并接收各个触控电极所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实现对手指的触摸位置的扫描,此扫描所需的时间为T3’。最后根据扫描时接收的各个触控电极所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即可确定出手指的触摸位置,该过程在T4’阶段完成,T4’阶段即为数据处理以及触控位置确定阶段,T4’的时间和触控芯片的运算速度有关。
如此,相关技术中,完成触控位置确定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为T1’+T2’+T3’+T4’,即由触摸到触控位置的确定延迟了约T1’+2T0’+T4’。
以触控报点率为120Hz为例,则图2中T1时间为8.3/8*3ms,T2时间为8.3ms,T3时间为8.3ms,T4时间约为4ms,由触摸到触控位置的确定的延迟能够达到23.7ms,此延迟时间较长,这将影响触控检测性能。当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载时,过慢的触控响应会恶化车内设备操作的灵敏度,进而影响整车使用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Q个触控区组,触控区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N个触控区域;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其中,Q和N均为正整数;第一方向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其中,同一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不同触控区组中相同排列序号的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相应的同时接收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即可确定出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并在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通过对所有触控区域内的各类触控电极分时进行扫描,进一步确定出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触摸位置,从而在精确确定出触摸物的触摸位置的前提下,减少对触摸物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改善触控延迟时间较长的问题,在将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载时,可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在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和图4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Q个触控区组A0,例如触控显示面板10包括2个触控区组A0(A01和A02);触控区组A0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N个触控区域,例如每个触控区组A0包括4个触控区域(A1、A2、A3和A4);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例如每个触控区域包括两类触控电极(A和B);其中,Q和N均为正整数;第一方向X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0中的触控电极可以为自容式触控电极,也可以为互容式触控电极,此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即可。
例如,若触控电极为自容式触控电极,则其工作过程如下:每一个触控电极对应于一个确定的坐标位置,并且这些触控电极分别与地构成电容,当触摸物触摸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触摸物的电容将会叠加到其触摸区域覆盖的触控电极上,使其所覆盖的触控电极的对地电容发生变化,即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检测各触控区域的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即可确定哪个触控电极对地电容发生了变化,再根据对地电容发生变化的触控电极对应的坐标值即可确定触摸物具体的触控位置。
又例如,若触控电极为互容式触控电极,则其工作过程如下:互容式触控电极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其中,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之间的投影存在交叠,且两组电极交叉的地方会形成电容,当触摸物触摸该触控显示面板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即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在检测电容大小时,通过向触控驱动电极依次发出触控驱动信号,所有触控检测电极同时接收触控检测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控显示面板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控显示面板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值,进而确定触摸物的触控位置以及触摸的触控区域。
可选的,当触控电极为互容式触控电极时,互容式触控电极中的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可以同层绝缘设置,也可以位于不同膜层,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附图,图3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触控显示面板中的两个触控区组A01和A02,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控区组;同时,图3中每个触控区组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四个触控区域(A1、A2、A3和A4),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区域的数量不限于此;另外,图3中每个触控区域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两类触控电极(A和B),而本发明实施例对每个触控区域中触控电极的种类数量不做具体限定,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每个触控区域中每类触控电极的数量也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S110、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其中,同一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不同触控区组中相同排列序号的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S120、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
示例性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结合参考图3-图6,触控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2个触控区组A0,2个触控区组A0分别包括第一触控区组A01和第二触控区组A02;每个触控区组A0包括沿触控区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4个触控区域,4个触控区域分别包括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每个触控区域均包括两类触控电极(A和B)。
其中,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即依次对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中的触控电极进行触控扫描,在对各触控电极进行扫描的同时,一一接收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
进一步地,同一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例如,继续参考图3-图6,第一触控区域A1内的同类触控电极(A或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第二触控区域A2内的同类触控电极(A或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第三触控区域AA3内的同类触控电极(A或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第四触控区域AA4内的同类触控电极(A或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进一步地,不同触控区组A0中相同排列序号的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例如,继续参考图3-图6,触控区组A01中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区组A02中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触控区组A01中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B和触控区组A02中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触控区组A01中第二触控区域A2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区组A02中第二触控区域A2的触控电极A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触控区组A01中第二触控区域A2的触控电极B和触控区组A02中第二触控区域A2的触控电极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触控区组A01中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B和触控区组A02中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其中,每个触控区域内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相同,且向不同触控区组A0的相同排列序号的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相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提高触控检测精度的同时,可通过同一控制信号控制触控驱动电路向不同触控区组的相同排列序号的触控区域内同类的触控电极同时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减少布线,简化工艺步骤,提高触控显示面板10的制备效率。
进一步地,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即通过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相应的同时接收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可减少对触控区域内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的检测数量,进行粗略地对触控检测信号进行检测,从而降低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T2。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3-图6,对同一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同时进行触控扫描,即在触控帧MUXab的第一时刻,同时扫描第一触控区域A1中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在触控帧MUXab的第二时刻,同时扫描第二触控区域A2中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在触控帧MUXab的第三时刻,同时扫描第三触控区域A3中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在触控帧MUXab的第四时刻,同时扫描第四触控区域A4中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如此,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为T2,T2为TO的一半,也即T2仅为图2中现有技术中所需的时间T2’的一半,从而可改善触控延迟的问题,提高触控检测性能。
S130、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
其中,当确定存在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可直接进入对触控显示面板中各类触控电极的精细扫描,即对所有触控区域内各类触控电极分时进行精准触控信号检测,进一步确定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的位置坐标。
示例性的,结合图3-图6所示,在确定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的位置坐标时,需要对触控显示面板10中的所有触控区域内的所有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分别进行扫描,此过程经历的触控信号检测时间为T3,即在T3阶段,可首先依次对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A进行触控扫描,再依次对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B进行触控扫描,使得每个触控帧T0可以分为两个触控子帧MUXa和MUXb;即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一时刻,扫描第一触控区域A1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二时刻,扫描第二触控区域A2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三时刻,扫描第三触控区域A3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四时刻,扫描第四触控区域A4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一时刻,扫描第一触控区域A1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二时刻,扫描第二触控区域A2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三时刻,扫描第三触控区域A3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四时刻,扫描第四触控区域A4中的触控电极B;且在对各类触控电极(A或B)进行扫描的同时,一一对应接收各触控电极(A或B)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
S140、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示例性的,继续参照图3-图6所示,经T3阶段的精细扫描后,会进入T4阶段,即数据处理以及触摸位置确定阶段,由于T3阶段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仅是电容量的一些变化和差异,因此需要进行一些处理和运算,即对各个触控区域的各个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以及运算,进而精准的确定触摸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相应的同时接收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即可确定出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并在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可通过对所有触控区域内的各类触控电极分别进行扫描,进一步确定出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触摸位置,以能够在精确确定出触摸物的触摸位置的前提下,减少对触摸物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改善触控延迟时间较长的问题,且在将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载时,可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的,参照图2,当触控的报点率为120Hz为时,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报点延迟时间为:
T’=T1’+T2’+T3’+T4’=8.3/8*3+8.3+8.3+4=23.7ms;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在T2阶段对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同时进行检测,使得本发明中的触控报点延迟时间:
T=T1+T2+T3+T4=8.3/8*3+8.3/2+8.3+4=19.6ms;
由此可知,T1和现有技术中的T1’相同、T3和现有技术中的T3’相同,T4和现有技术中的T4’相同,而在T2阶段所需时间T2相较于现有技术减少了一半;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完成触摸位置确定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减少,改善了触控延迟的问题,提高触控检测性能的效果;当此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载时,可以提高相应设备的灵敏度,进而提高整车使用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仅以触控显示面板10的同一触控区域包括两类触控电极,即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为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触控区域可以包括更多类的触控电极,这里不做一一展开列举。
示例性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中与图3和图4中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对图3和图4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此处仅对图7中与图3和图4中不同之处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如图7所示,每个触控区域可以包括四类触控电极A、B、C和D。
需要说明的是,各类触控电极的数量以及排布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四类触控电极A、B、C和D还可以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方向排列。
可以理解的是,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触控区域中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即可降低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T2,同一触控区域中具体哪些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参考图7和图8,可设置同一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C和触控电极D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或者,同一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C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B和触控电极D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又或者,同一触控区域内触控电极A、触控电极B、触控电极C和触控电极D中的三者(如触控电极A、触控电极B和触控电极C)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又或者,同一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A、触控电极B、触控电极C和触控电极D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均交叠。与现有技术中分时向触控电极A、触控电极B、触控电极C和触控电极D提供触控扫描信号相比,上述方案均可降低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为T2,从而改善触控延迟的问题,提高触控检测性能。
进一步地,当确定存在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再分时对向触控电极A、触控电极B、触控电极C和触控电极D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以对同一触控区域内各类触控电极分时进行精准触控信号检测,进一步确定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的位置坐标。
继续参考图3、图4和图6,可选的,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其中,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位于同一触控区域内的所有触控电极施加的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均交叠。示例性的,如图3、图4和图6所示,触控区组A0包括沿触控区组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每个触控区域均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第一触控区域A1内的所有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第二触控区域A2内的所有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第三触控区域A3内的所有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第四触控区域A4内的所有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可以理解的是,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触控区域中同时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触控电极的种类越多,则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T2越短。因此,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设置位于同一触控区域内的所有类触控电极施加的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均交叠,可进一步降低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T2,改善触控延迟的问题,从而提高触控检测性能的效果。
继续参考图3、图4、图7和图8,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M个触控子区11,触控子区11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其中,M为正整数;第二方向Y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示例性的,如图4、图7和图8所示,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M个触控子区11(图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两个触控子区11),同一触控子区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例如,如图4所示,每个触控子区11可以包括两类触控电极A和B,或者,如图7和图8所示,每个触控子区11可以包括四类触控电极A、B、C和D。
其中,通过设置每个触控子区11都包括所有类触控电极,可使各类触控电极均匀分布,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触控子区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从而扫描任一类触控电极时,检测点均可覆盖整个触控区域,如此,无论触摸物的触摸区域在何位置,都能够在一个触控子帧中检测到,有助于降低最差情况(worse case)下T1阶段所需的时间,从而改善触控延迟的问题,提高触控检测性能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触控子区11中各类触控电极的数量以及排布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如图4和图8所示,每个触控子区11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第二方向Y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图4、图7和图8中仅以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继续参考图3和图4,可选的,触控子区11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触控区域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其中,设置触控子区11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使得同一触控区域中,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沿第二方向Y交替排列,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触控区域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即同一触控区域内的所有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T2;在检测到有手指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再分时对同一触控区域内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进行触控扫描,以精确计算出触摸物的触摸位置,且仅设置触控子区11包括两类触控电极,使得分时对同一触控区域内的各类触控电极进行触控扫描时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从而能够改善触控延迟时间较长的问题,在将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载时,可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如图9所示,可选的,驱动方法包括多个图像帧;同一图像帧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帧;触控帧包括多个触控驱动阶段。
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包括:
在一个触控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的不同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阶段同属于一个触控驱动阶段。
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包括:
在一个触控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对应地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
具体的,一个图像帧即为显示一帧图像所需的时间,在显示一帧图像的期间可以对触控电极进行扫描,且显示一帧图像的期间可以包括多个触控帧,每个触控帧即为一个触控周期,以具有较高的触控报点率;每个触控帧包括多个触控驱动阶段,以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
其中,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在一个触控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的不同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阶段同属于一个触控驱动阶段,以实现在一个触控驱动阶段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3、图4和图9所示,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前,一个图像帧包括4个触控帧,每个触控帧包括4个触控驱动阶段。在每个触控帧的4个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的分时向不同触控区域(A1、A2、A3和A4)的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且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同时接收同一触控区域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减少对触控区域内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的检测数量,降低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T2。
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在一个触控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对应地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即每个触控驱动阶段仅对应扫描一类触控电极。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3、图4和图9所示,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后,一个图像帧包括2个触控帧,每个触控帧包括8个触控驱动阶段。在每个触控帧的8个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的分时向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并一一对应的分时接收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从而实现对触控显示面板中各类触控电极的精细扫描。
继续参考图3、图4和图9,可选的,触控帧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子帧,触控子帧包括多个触控驱动阶段。
在一个触控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的不同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包括:
在一个触控子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地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的不同触控区域中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
在一个触控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对应地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包括:
在一个触控帧中的至少一个触控子帧内,一一对应地分时向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
在一个触控子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地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同一类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
其中,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阶段分属于不同触控子帧。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3、图4和图9所示,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前,一个图像帧包括4个触控帧,每个触控帧包括一个触控子帧MUXab,每个触控子帧MUXab包括4个触控驱动阶段。在每个触控子帧MUXab的第一个触控驱动阶段,向第一触控区域A1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同时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在每个触控子帧MUXab的第二个触控驱动阶段,向第二触控区域A2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同时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在每个触控子帧MUXab的第三个触控驱动阶段,向第三触控区域A3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同时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在每个触控子帧MUXab的第四个触控驱动阶段,向第四触控区域A4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同时施加触控扫描信号。通过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和第二类触控电极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减少对触控区域内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的检测数量,降低检测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所需的时间T2。
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在一个触控帧中,一个触控子帧对应一类触控电极的扫描,在一个触控子帧中,一个触控驱动阶段对应一个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扫描。
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3、图4和图9所示,在每个触控帧的8个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的分时向不同触控区域(A1、A2、A3和A4)的不同类触控电极(A和B)施加触控扫描信号。此时,一个触控帧包括2个触控子帧MUXa和MUXb,在触控子帧MUXa中的4个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地分时向不同触控区域(A1、A2、A3和A4)的第一类触控电极A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一一对应地接收各触控区域中第一类触控电极A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在触控子帧MUXb中的4个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地分时向不同触控区域(A1、A2、A3和A4)的第二类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一一对应地接收各触控区域中第二类触控电极B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从而根据各类触控电极(A和B)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准确地确定出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Vporch为一个图像帧的初始准备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图像帧中触控帧的数量,以及一个触控帧包中触控驱动阶段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如图10所示,可选的,至少部分触控帧还包括噪声检测阶段Noise。
此时,驱动方法还包括:
在噪声检测阶段Noise,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噪声检测,以获得噪声检测信号。
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摸物的触摸位置,包括:
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及噪声检测信号,确定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其中,通过在噪声检测阶段Noise进行噪声检测,然后根据获得的触控检测噪声信号和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控位置,可避免背景的噪声对触控检测信号的影响,提高触控位置检测的准确性。
继续参考图10,可选的,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前,仅部分触控帧包括噪声检测阶段。
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后,每个触控帧均包括噪声检测阶段。
示例性的,继续参考图3、图4和图10,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前,仅部分触控帧包括噪声检测阶段Noise,从而在没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减少噪声检测阶段Noise的设置,有助于减少对触摸物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
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后,通过在每个触控帧中均设置噪声检测阶段Noise,即在每个触控帧中均进行噪声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触控位置检测的准确性。
继续参考图10,可选的,设置噪声检测阶段Noise呈周期性分布,从而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周期性噪声检测,以降低噪声检测的时序实现难度,更加容易实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如图11所示,可选的,仅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后的触控帧中包括噪声检测阶段Noise。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前,由于没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不需要通过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摸物的触摸位置,此时,无需检测噪声。在本实施例中,仅在需要确定触摸物的触摸位置时设置噪声检测阶段Noise,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前不设置噪声检测阶段Noise,可缩短对触摸物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
继续参考图10和图11,可选的,噪声检测阶段Noise的时长与触控驱动阶段的时长相同。
其中,由于触控帧包括触控驱动阶段和噪声检测阶段Noise,可以设置噪声检测阶段Noise的时长与触控驱动阶段的时长相同,有助于降低触控帧的时长,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噪声检测阶段Noise的时长大于触控驱动阶段的时长,从而保证在噪声检测阶段Noise获取足够的检测数据进行噪声检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而为了降低成本和简化工艺,本实施例中将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结构复用为触控电极,例如,当触控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将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当触控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阴极复用为触控电极。
示例性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触控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液晶触控显示面板,此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110、彩膜基板120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110和彩膜基板120之间的液晶层130;阵列基板110可以包括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第三金属层M3和设置在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阵列基板110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20;薄膜晶体管20包括有源层22;第一金属层M1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20的栅极21和扫描线等(图中未示出);第二金属层M2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20的源极22、漏极23和数据线等(图中未示出);第三金属层M3可以包括触控走线30;阵列基板110还可以包括公共电极40以及像素电极50,公共电极40与触控走线30电连接;其中,公共电极40复用为触控电极60。
可以理解的是,图12仅以触控显示面板10中的薄膜晶体管20为底栅薄膜晶体管为例,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20还可以为顶栅薄膜晶体管。此外,图12以公共电极40(60)与触控走线30之间的电连接通过跨线连接,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触控显示面板10可以应用到TN型、FFS型以及IPS型等液晶触控显示面板中。图12仅以触控显示面板10为液晶触控显示面板,且公共电极40位于像素电极50所在膜层的下方为例,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触控显示面板的类型以及设置触控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
此外,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阴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同时,把触控芯片与显示芯片整合进同一芯片中,在显示驱动阶段和触控驱动阶段,芯片分时给公共电极(或阴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下面将详细介绍显示和触控分时驱动的情况。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可选的,触控显示面板10还包括显示区VA,显示区VA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单元12,图像帧还包括显示驱动阶段P。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在显示驱动阶段P,对显示区VA内的显示单元12进行显示驱动。
具体的,结合参考图12-图14,当公共电极40复用为触控电极60时,需要触控和显示分时驱动,即在每个触控帧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C一一对应的分时向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也就是说,此时公共电极40接收的信号为触控扫描信号;在显示驱动阶段P,对显示区VA内的显示单元12进行显示驱动,也就是说,此时,公共电极40接收的信号为公共电压信号。本实施例中,将触控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阴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同时,把触控芯片与显示芯片整合进同一芯片中,在显示驱动阶段和触控驱动阶段,芯片分时给公共电极(或阴极)提供公共(阴极)电压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图14仅以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前,一个图像帧包括4个触控帧,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一个图像帧包括2个触控帧为例,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一个图像帧还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触控帧。且在驱动触控显示面板时,先进行显示驱动阶段,驱动所有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后,再执行连续的触控帧,以能够确保在一个图像帧中至少检测出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如图13、图15和图16所示,可选的,显示区VA包括多个显示子区VA0。
显示驱动阶段包括多个显示子阶段P0,同一图像帧内显示子阶段P0与触控驱动阶段C交替进行,在每个图像帧的多个显示子阶段P0一一对应的分时对多个显示子区VA0内的显示单元12进行显示驱动。
其中,如图1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VA包括多个沿像素列方向依次排列的显示子区VA0,每个显示子区VA0均包括多行子像素行,其中,每个显示子区VA0包括的子像素行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继续参考图15和图16,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子阶段P0和触控驱动阶段C间隔排布,在每个显示子阶段P0,对显示子区VA0内的多行子像素进行分时显示驱动。其中,图15为没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图16为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示例性的,结合参考图3、图4、图15和图16,在没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在每个触控驱动阶段C,对触控区域的所有触控电极同时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在每个触控驱动阶段C,对触控区域的一类触控电极同时施加触控扫描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将显示子阶段P0插入触控驱动阶段C中,如此,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继续参考图15和图16,可选的,各触控驱动阶段C的时长相同,各显示子阶段P0的时长相同。
其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通过设置各触控驱动阶段C的时长相同,各显示子阶段P0的时长相同,可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用于对上述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进行驱动。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Q个触控区组,触控区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N个触控区域;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其中,Q和N均为正整数;第一方向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相应的,驱动电路包括触控驱动电路,触控驱动电路用于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及,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其中,同一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不同触控区组中相同排列序号的触控区域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触控驱动电路还用于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及,根据各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示例性的,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有驱动电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触控驱动电路100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以触控显示面板10包括1个触控区组A0,该触控区组A0包括沿触控区组沿图中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4个触控区域,4个触控区域分别为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且每个触控区域包括2类触控电极(A和B)为例。在一个触控帧内,在第一时刻,向第一触控区域A1内的2类触控电极(A和B)同时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在第二时刻,向第二触控区域A2内的2类触控电极(A和B)同时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在第三时刻,向第三触控区域A3内的2类触控电极(A和B)同时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在第四时刻,向第四触控区域A4内的2类触控电极(A和B)同时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完成对触控显示面板10内所有触控电极的扫描。
当确定存在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依次对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A进行触控扫描,再依次对第一触控区域A1、第二触控区域A2、第三触控区域A3和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B进行触控扫描,此时,每个触控帧可以分为两个触控子帧MUXa和MUXb;即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一时刻,扫描第一触控区域A1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二时刻,扫描第二触控区域A2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三时刻,扫描第三触控区域A3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a的第四时刻,扫描第四触控区域A4中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一时刻,扫描第一触控区域A1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二时刻,扫描第二触控区域A2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三时刻,扫描第三触控区域A3中的触控电极B;在触控子帧MUXb的第四时刻,扫描第四触控区域A4中的触控电极B;且在对各类触控电极(A或B)进行扫描的同时,一一对应接收各触控电极(A或B)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
如此,通过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相应的同时接收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即可确定出是否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并在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可通过对所有触控区域内的各类触控电极分别进行扫描,进一步确定出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触摸位置,以能够在精确确定出触摸物的触摸位置的前提下,减少对触摸物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报点率,改善触控延迟时间较长的问题,且在将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载时,可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设置有驱动电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可选的,触控显示面板10还包括多个第一选通电路70,第一选通电路70包括多个第一开关单元700;同一第一选通电路70的不同第一开关单元700的第一端与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对应电连接;同一第一选通电路70的不同第一开关单元700的第二端与同一触控端子电连接;不同第一选通电路70的第一开关单元700与不同触控端子电连接。触控驱动电路100包括多个第二选通电路71;第二选通电路71包括多个第二开关单元711;同一第二选通电路71的多个第二开关单元711的第一端电连接;同一第二选通电路71中的不同第二开关单元711的第二端与不同触控区域对应的触控端子电连接;同一第二选通电路71中的不同第二开关单元711分时导通,以分时向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同一第一选通电路70的各第一开关单元700分时导通,以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不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同一第一选通电路70的至少两个第一开关单元700同时导通,以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第一开关单元700可以包括晶体管或MOS管等可以实现关闭和导通功能的器件。当一个触控区域包括两类触控电极(A和B)时,一个第一选通电路70可以包括两个第一开关单元700(701和702),每个第一开关单元700的控制端与一条选通控制线电连接,通过选通控制线传输的选通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单元700的导通或关闭,且不同第一选通电路70中相同排列序号的第一开关单元700可共用选通控制线,同一第一选通电路70的两个第一开关单元700与不同的选通控制线电连接。例如,第一开关单元701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线SWA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702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线SWB电连接;且第一开关单元701和702的第二端均与同一触控端子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701的第一端与触控电极A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702的第一端与触控电极B电连接,且与各触控电极A电连接的各第一开关单元701为相同排列序号的第一开关单元,与各触控电极B电连接的各第一开关单元702为相同排列序号的第一开关单元。如此,通过使两个触控电极A和B共用一个触控端子能够减小触控端子的数量,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低成本,且通过使各第一选通电路70中相同排列序号的第一开关单元700共用选通控制线,可以减少选通控制线的数量,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可以控制各第一选通电路70中各第一开关单元700分时导通,以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不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在没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同一第一选通电路70的至少两个第一开关单元700同时导通,以同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
示例性的,继续参照图18,当触控区组A0包括四个触控区域时,每个第二选通电路71可以包括四个第二开关单元711;其中,电连接于同一端子RX1的第二选通电路71的各第二开关单元711分别与不同触控区域中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电连接,电连接于同一端子RX2的第二选通电路71的各第二开关单元711分别与不同触控区域中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电连接。
具体的,如图18所示,以第一行触控电极A和第二行触控电极B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为例。同一第二选通电路71中,第二开关单元7111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线SW1电连接,以在选通控制线SW1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第二开关单元7112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线SW2电连接,以在选通控制线SW2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第二开关单元7113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线SW3电连接,以在选通控制线SW3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第二开关单元7114的控制端与选通控制线SW4电连接,以在选通控制线SW4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第二开关单元7111、第二开关单元7112、第二开关单元7113和第二开关单元7114的第一端均电连接于端子RX1;第二开关单元7111的第二端与第一触控区域A1的第一行触控电极A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7112的第二端与第二触控区域A2的第一行触控电极A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7113的第二端与第三触控区域A3的第一行触控电极A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7114的第二端与第四触控区域A4的第一行触控电极A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9和图18所示,在没有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在触控子帧MUXab中,选通控制线SWA控制第一开关单元701导通,选通控制线SWB控制第一开关单元702导通,当向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1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1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1和第一开关单元700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当向第二触控区域A2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2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2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2和第一开关单元700传输至第二触控区域A2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当向第三触控区域A3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3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3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3和第一开关单元700传输至第三触控区域A3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当向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4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4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4和第一开关单元700传输至第三触控区域A3的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
继续参考图9和图18,在确定触摸物触摸触控显示面板时,在触控子帧MUXa中,选通控制线SWA控制第一开关单元701导通,选通控制线SWB控制第一开关单元702断开,当向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1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1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1和第一开关单元701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当向第二触控区域A2的触控电极A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2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2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2和第一开关单元701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当向第三触控区域A3的触控电极A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3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3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3和第一开关单元701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当向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A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4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4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4和第一开关单元701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A。在触控子帧MUXb中,选通控制线SWA控制第一开关单元701断开,选通控制线SWB控制第一开关单元702导通,当向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1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1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1和第一开关单元702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B;当向第二触控区域A2的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2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2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2和第一开关单元702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B;当向第三触控区域A3的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3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3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3和第一开关单元702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B;当向第四触控区域A4的触控电极B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选通控制线SW4控制第二开关单元7114导通,使得端子RX1和RX2处的触控扫描信号能够依次通过导通的第二开关单元7114和第一开关单元702传输至第一触控区域A1的触控电极B。
可以理解的是,实际设置时,触控显示面板10中触控区组A0的数量不限于1个,触控区域的总的数量(各触控区组A0中包括的触控区域之和)也可以大于4个,且每个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电极的数量也远大于4个,且第一选通电路70的数量也远大于8个,以及第一选通电路70中的第一开关单元700的数量也不限于2个,本实施例不对触控区组A0、触控区域、触控区域内触控电极、第一选通电路70、第二选通电路71、第一选通电路70内的第一开关单元700的数量以及第二选通电路71内的第二开关单元711的数量进行限定。
继续参考图18,可选的,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M个触控子区11;触控子区11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其中,M为正整数;第二方向Y平行于触控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触控区域的不同触控子区11对应的触控端子与不同第二选通电路71电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M个触控子区11,同一触控子区11包括触控电极A和触控电极B。当每个触控区域包括两个触控子区11时,一触控区组A0对应两个第二选通电路71;当触控区组A0包括四个触控区域时,每个第二选通电路71可以包括四个第二开关单元711;其中,电连接于同一端子RX1的第二选通电路71的各第二开关单元711分别与不同触控区域中第一行触控子区11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电连接,电连接于同一端子RX2的第二选通电路71的各第二开关单元711分别与不同触控区域中第二行触控子区11对应的第一选通电路70电连接。
其中,通过设置每个触控子区11都包括所有类触控电极,可使各类触控电极均匀分布,在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A0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触控子区的同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从而扫描任一类触控电极时,检测点均可覆盖整个触控区域,如此,无论触摸物的触摸区域在何位置,都能够在一个触控子帧中检测到,有助于降低最差情况(worse case)下T1阶段所需的时间,从而改善触控延迟的问题,提高触控检测性能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中设置的第一选通电路70的数量与显示面板中触控区域的数量以及触控区域中触控子区11的数量相关,而第一选通电路70中第一开关单元700的数量与触控子区11中触控电极的数量相关,在能够满足触控扫描需求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选通电路70的数量,以及第一选通电路70中第一开关单元700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控制方法仅仅给出了一种可行的触控时序方式,通过调整第一选通电路70内的第一开关单元700的数量以及第二选通电路71内的第二开关单元711的数量,并进一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700和第二开关单元711的导通和断开时序,控制触控显示面板10的显示以及触控检测,这里不再做一一列举,图18仅示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可以实现不同触控区域的分时驱动即可。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可选的,驱动电路还包括时序控制电路200和显示驱动电路300,时序控制电路200用于在每个图像帧提供一个帧同步信号,以限定一个图像帧的时间;图像帧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驱动阶段和多个触控驱动阶段。显示驱动电路300用于在显示驱动阶段输出显示驱动信号进行画面显示。触控驱动电路100用于在触控驱动阶段分时向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向同一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的阶段同属于一个触控驱动阶段。触控驱动电路100还用于在触控驱动阶段分时向同一触控区域的不同类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触控区组中不同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触控扫描信号,以实现触控和显示的分时驱动。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以及车载显示设备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触控显示装置400包括触控显示面板1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500。其中,触控芯片可与显示芯片整合进同一芯片中,且触控驱动电路可集成在芯片的内部,或者,驱动电路500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10中,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Q个触控区组,所述触控区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N个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其中,Q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其中,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不同所述触控区组中相同排列序号的所述触控区域的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是否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
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
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M个触控子区;所述触控子区包括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子区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类触控电极和第二类触控电极;
在所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时,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类触控电极和第二类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多个图像帧;同一所述图像帧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帧;所述触控帧包括多个触控驱动阶段;
所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包括:
在一个所述触控帧中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的不同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阶段同属于一个所述触控驱动阶段;
所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包括:
在一个所述触控帧中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对应地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帧包括至少一个触控子帧,所述触控子帧包括多个所述触控驱动阶段;
所述在一个所述触控帧中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的不同所述触控区域中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包括:
在一个所述触控子帧中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的不同所述触控区域中的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
所述在一个所述触控帧中的多个所述触控驱动阶段,对应地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对应地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包括:
在一个所述触控帧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触控子帧内,一一对应地分时向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
在一个所述触控子帧中的多个触控驱动阶段,一一对应地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同一类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
其中,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阶段分属于不同所述触控子帧。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触控帧还包括噪声检测阶段;
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噪声检测阶段,对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噪声检测,以获得噪声检测信号;
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触摸物的触摸位置,包括:
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及所述噪声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前,仅部分所述触控帧包括噪声检测阶段;
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后,每个所述触控帧均包括噪声检测阶段。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仅在确定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之后的所述触控帧中包括噪声检测阶段。
10.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单元;
所述图像帧还包括显示驱动阶段;
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驱动阶段,对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子区;
所述显示驱动阶段包括多个显示子阶段;同一所述图像帧内所述显示子阶段与所述触控驱动阶段交替进行;
在每个图像帧的多个所述显示子阶段一一对应的分时对多个所述显示子区内的显示单元进行显示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触控驱动阶段的时长相同,各所述显示子阶段的时长相同。
13.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驱动;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Q个触控区组,所述触控区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N个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类触控电极;其中,Q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触控驱动电路,用于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及,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是否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其中,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不同所述触控区组中相同排列序号的所述触控区域的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时间交叠;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还用于当确定有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面时,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并接收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以及,根据各所述触控电极反馈的触控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触摸物的触摸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选通电路,所述第一选通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开关单元;同一所述第一选通电路的不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对应电连接;同一所述第一选通电路的不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同一触控端子电连接;不同所述第一选通电路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不同所述触控端子电连接;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二选通电路;所述第二选通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开关单元;同一所述第二选通电路的多个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同一所述第二选通电路中的不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不同触控区域对应的所述触控端子电连接;
同一所述第二选通电路中的不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时导通,以分时向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施加触控扫描信号;
同一所述第一选通电路的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时导通,以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
同一所述第一选通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同时导通,以同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区域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M个触控子区;所述触控子区包括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
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所述触控子区对应的所述触控端子与不同所述第二选通电路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用于在每个图像帧提供一个帧同步信号,以限定一个所述图像帧的时间;所述图像帧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驱动阶段和多个触控驱动阶段;
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显示驱动阶段输出显示驱动信号进行画面显示;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触控驱动阶段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至少两类所述触控电极施加所述触控扫描信号的阶段同属于一个所述触控驱动阶段;
所述触控驱动电路,还用于在所述触控驱动阶段分时向同一所述触控区域的不同类所述触控电极提供所述触控扫描信号,且分时提供同一所述触控区组中不同所述触控区域的所述触控电极的所述触控扫描信号。
17.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CN202210204651.7A 2022-03-03 2022-03-03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564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4651.7A CN114564122B (zh) 2022-03-03 2022-03-03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4651.7A CN114564122B (zh) 2022-03-03 2022-03-03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4122A CN114564122A (zh) 2022-05-31
CN114564122B true CN114564122B (zh) 2023-07-28

Family

ID=8171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4651.7A Active CN114564122B (zh) 2022-03-03 2022-03-03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412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17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内置式触摸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2379790A (zh) * 2020-11-06 2021-0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882610A (zh) * 2021-03-17 2021-06-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467640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49815A1 (en) * 2019-02-05 2020-08-06 Joled In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US11429225B2 (en) * 2020-03-27 2022-08-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Displa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417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内置式触摸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2379790A (zh) * 2020-11-06 2021-02-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882610A (zh) * 2021-03-17 2021-06-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467640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4122A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0426B2 (en) Detection apparatus
US10379682B2 (en) Touch sensor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O2017118017A1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9151979B2 (en) In-cel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LCD modul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1288261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59513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2379790B (zh)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462973B (zh)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925448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0423252B2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1526247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touch circuit and touch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337727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14022584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panel
US11221701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with orthogonal touch driving signals
CN104272231A (zh) 输入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0824290B2 (en) Touch sensor and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panel
CN104380226A (zh) 输入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317683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154843B (zh) 子像素单元、触控单元、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568950B (zh) Tft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3467640B (zh)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4564122B (zh)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显示装置
CN108594552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642398B2 (en) Driver apparatus
US20210132764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built-in touch sensor, and drive method for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