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7093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7093A
CN114557093A CN202080071643.9A CN202080071643A CN114557093A CN 114557093 A CN114557093 A CN 114557093A CN 202080071643 A CN202080071643 A CN 202080071643A CN 114557093 A CN114557093 A CN 114557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idelink
information
packet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16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贤贞
金成勋
李淏娟
白祥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346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1993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57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7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75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to or through Device to Device [D2D] links, e.g. direct-mode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IoT技术与5G通信系统相结合以支持比4G系统高的数据发送速率的通信技术和用于该通信技术的系统。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零售企业、安全性和安全相关服务等)。本公开涉及用于处理V2X系统中的副链路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和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将AMBR信息提供给基站;从基站接收关于已经基于AMBR信息分配的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信息;以及基于该资源将副链路通信之后的数据发送到另一终端。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部署4G通信系统以来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在努力开发改进的5G或pre-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5G前通信系统也被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5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较高频率(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现的,以便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少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正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尺寸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基于高级的小小区、云无线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作的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进行针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在5G系统中,已开发出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互联网是人类生成并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现在正演进成物联网(IoT),在IoT中,诸如物这样的分布式实体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交换并处理信息。已经出现万物互联(IoE),IoE是通过与云服务器连接进行的IoT技术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结合。由于实现IoT要求诸如“感测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的技术元素,因此近来已经研究了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机器型通信(MTC)等。这种IoT环境可以提供通过收集和分析在联网的物之间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的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可以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和各种行业应用之间的融合和整合,将IoT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高级医疗服务。
与此一致,已经进行了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的各种尝试。例如,可以通过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来实现诸如传感器网络、MTC和M2M通信这样的技术。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云无线接入网络RAN的应用也可以被认为是5G技术和IoT技术之间融合的示例。
已经进行了关于诸如在5G通信系统中的车辆与另一车辆之间、车辆与终端之间或车辆与结构之间(下文中,称为车辆对一切(V2X))的使用车辆进行的通信的研究,并预计可以通过使用V2X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基于以上描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副链路发送资源分配的设备和方法。
另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鉴于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分配资源的设备和方法。
另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每个分组的副链路承载(SLRB)配置的设备和方法。
另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管理分组类型的设备及方法,以便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快速处理分组。
另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以半持久方式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非周期性业务分配资源的设备和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确定关于副链路的“PC5单播链路聚合最大比特率”(下文中,称为“PC5-LINK-AMBR”),将关于PC5-LINK-AMBR的信息传送到基站,基于从基站分配的PC5-LINK-AMBR来接收副链路无线资源,并通过使用所分配的副链路无线资源发送副链路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包括收发器和连接到该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确定关于副链路的PC5-LINK-AMBR,将关于PC5-LINK-AMBR的信息传送到基站,基于从基站分配的PC5-LINK-AMBR来接收副链路无线资源,并通过使用所分配的副链路无线资源发送副链路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基站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基于AMBR信息来分配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资源,并将关于所分配资源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将AMBR信息提供给基站,从基站接收关于已经基于AMBR信息分配的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信息,并基于该资源将副链路通信之后的数据发送到另一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基站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信号,从该信号获取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信息,基于分组类型信息来生成关于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并将SLRB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其中,该分组类型是IP分组、非IP分组、PC5-S信令和PC5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生成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并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其中,识别SLRB配置包括:当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CONNECTED时,从基站接收关于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的信息,当终端处于RRCINACTIVE或RRC IDLE时,接收包括针对各分组的SRLB配置的配置信息并从配置信息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并且当终端处于覆盖范围外时,从包括针对各分组的SRLB配置的预先配置信息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生成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并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相关信息,其中,分组类型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来识别的:第一终端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的副链路流的标识符;映射到第一终端的副链路流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信息;或第一终端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基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基于AMBR信息分配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资源,并将关于所分配资源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将AMBR信息提供给基站;从基站接收关于已经基于AMBR信息分配的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信息,并基于该资源将副链路通信之后的数据发送到另一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基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信号,从该信号获取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信息,基于分组类型信息来生成关于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并将SLRB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其中,所述分组类型是IP分组、非IP分组、PC5-S信令和PC5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基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并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其中,为了识别SLRB配置,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CONNECTED时,从基站接收关于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的信息,当终端处于RRC INACTIVE或RRC IDLE时,接收包括针对各分组的SRLB配置的配置信息并从配置信息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并且当终端处于覆盖范围外时,从包括针对各分组的SRLB配置的预先配置信息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第一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并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相关信息,其中,分组类型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来识别的:第一终端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的副链路流的标识符;映射到第一终端的副链路流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信息;或第一终端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类型。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由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的副链路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副链路信号,获得副链路信号的副链路控制信息(SCI),并获得副链路信号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分组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SCI包括传播类型指示符、第一源标识符信息和第一目的地标识符信息,并且传播类型指示符指示广播、组播和单播中的一者,并且其中,MAC PDU的报头包括第二源标识符信息和第二目的地标识符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由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的副链路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生成副链路信号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分组数据单元(PDU),基于MACPUD来生成包括针对副链路信号的副链路控制信息(SCI)的副链路信号,并发送副链路信号,其中,SCI包括传播类型指示符、第一源标识符信息和第一目的地标识符信息,传播类型指示符指示广播、组播和单播中的一者,并且MAC PDU的报头包括第二源标识符信息和第二目的地标识符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由基站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的副链路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终端接收资源请求信号,从自核心网络实体获得的服务质量(QoS)信息识别与所述终端的单播链路对应的PC5 LINK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并将基于PC5-LINKAMBR分配的资源信息发送到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设备和方法支持用于针对各单播链路处理所需数据量使得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地支持所需数据量不同的各种服务的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设备和方法提供无线端处理分组所需的信息,使得接收终端可以尽可能快地处理分组。
从本公开能获得的有利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到的有利效果,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提到的其他有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的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配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信单元的配置;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时间-频率资源的结构;
图6a至图6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副链路通信场景的示例;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副链路通信的发送方法的示例;
图8a至图8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单播的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号流;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单播的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的基站操作;
图10a至图10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针对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号流;
图11a至图1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针对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无线承载建立的基站操作;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针对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无线承载建立的终端之间的信号流;
图13a至图1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分组过滤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单数表述可包括复数表述,除非在上下文它们截然不同。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如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这样的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领域中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而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中有明确定义。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本公开中定义的术语也不应该被解释为排除了本公开的实施例。
下文中,将基于软件的方法来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包括使用硬件和软件二者的技术,因此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不排除软件的角度。
下文中,本公开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设备和方法。具体地,本公开被设置用于在终端与终端之间的副链路通信中执行对终端的资源分配,并涉及用于操作和分配基于单播的副链路通信的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方便描述,示例了指代信号的术语、指代信道的术语、指代控制信息的术语、指代网络实体的术语和指代装置的元件的术语。因此,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不受限制,可以使用指代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对象的其他术语。
在下面的描述中,“物理信道”和“信号”可以与“数据”或“控制信号”互换地使用。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是通过其发送数据的物理信道的术语,但“PDSCH”也可以用于指代数据。即,在本公开中,表述“发送物理信道”可以等同地解释为表述“通过物理信道发送数据或信号”。
下文中,在本公开中,“较高层信令”是指用于使用物理层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从基站发送到终端或者使用物理层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从终端发送到基站的信号发送方法。较高层信令可以被理解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信令。
另外,在本公开中,为了确定是否满足或履行特定条件,可以使用表述“大于”或“小于”,但这仅是用于表达示例的描述,而不排除“等于或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的情况。描述为“等于或大于”的条件可以替换为“大于”,描述为“等于或小于”的条件可以替换为“小于”,并且描述为“等于或大于且小于”的条件可以替换为“大于且等于或小于”。
另外,本公开使用在一些通信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使用的术语描述实施例,但这仅是用于描述的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被容易地修改并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作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无线信道的节点的部分的基站110、终端120和终端130。图1仅示出了一个基站,但还可以包括与基站110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基站。
基站110是用于向终端120和130提供无线接入的网络基础设施。基站110包括基于可以进行信号发送的距离被定义为预定地理区域的覆盖范围。除了基站之外,基站110还可以被称为“接入点(AP)”、“eNodeB(eNB)”、“第五代节点(5g节点)”、“下一代节点B(gNB)”、“无线点”、“发送/接收点(TRP)”或具有其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终端120和终端130中的每一者是供用户使用的装置,并通过无线信道与基站110执行通信。从基站110到终端120或终端130的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DL),并且从终端120或终端130到基站110的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UL)。另外,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通过无线信道彼此通信。这里,终端120和终端130之间的链路被称为副链路,并且该副链路可以与PC5接口互换地使用。在一些情况下,终端120和终端130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情况下操作。即,终端120和终端130中的至少一者是用于执行机器型通信(MTC)的装置,并不能由用户携带。除了终端之外,终端120和终端130中的每一者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站”、“订户站”或“远程终端”、“无线终端”、“用户装置”或具有其等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基站110、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在毫米波频带(例如,28GHz、30GHz、38GHz和60GHz)中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这里,为了提高信道增益,基站110、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这里,波束成形可以包括发送波束成形和接收波束成形。即,基站110、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为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赋予方向性。为此目的,基站110和终端120和130可以通过波束搜索或波束管理过程来选择服务波束112、113、121和131。在选择了服务波束112、113、121和131之后,通过与发送了服务波束112、113、121和131的资源处于准共址(QCL)关系的资源来执行后续通信。
如果第一天线端口上的符号通过其传送的信道的大规模特性可以从第二天线端口上的符号通过其传送的信道推断出,则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可以被称为处于QCL关系。例如,信道的大规模特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Doppler(多普勒)扩展、Doppler频移、平均增益、平均延迟和空间接收器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图1中示出的终端120和终端130可以支持车辆通信。在车辆通信的情况下,在LTE系统中,已经基于3GPP版本14和版本15中的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结构完成了V2X技术的标准化,并且正在努力开发基于5G NR的V2X技术。NR V2X预计将支持终端之间的单播通信、组播(或多播)通信以及广播通信。此外,与旨在发送和接收车辆道路行驶所需的基本安全信息的LTE V2X不同,NR V2X旨在提供诸如列队、高级驾驶、扩展传感器和远程驾驶的更高级服务。
V2X服务可以划分为基本安全服务和高级服务。基本安全服务可以包括诸如左转感知服务、前车碰撞警告服务、紧急车辆靠近感知服务、前障碍物警告服务和交叉路口交通灯信息服务以及协作感知消息(CAM)服务或基本安全消息(BSM)服务的详细服务,并且可以使用广播、单播或组播发送方法来发送和接收V2X信息。除了广播发送方法之外,高级服务还需要能够使用单播和组播发送方法发送和接收V2X信息的方法,以便使得能够在特定车辆组内发送和接收V2X信息或者在两辆车辆之间发送和接收V2X信息,还比基本安全服务加强了服务质量(QoS)要求。高级服务可以包括诸如集群驾驶服务、自主驾驶服务、远程控制驾驶服务和扩展的基于传感器的V2X服务的详细服务。
下文中,“副链路(SL)”是指终端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路径,并可以与PC5接口互换地使用。下文中,基站是对终端执行资源分配的实体,并可以支持V2X通信和普通蜂窝通信,或者可以仅支持V2X通信。即,基站可以是NR基站(例如,gNB)、LTE基站(例如,eNB)或路旁单元(RSU)。除了普通的用户设备和移动站之外,终端还可以包括支持车辆对车辆(V2V)通信的车辆、支持车辆对行人(V2P)通信的车辆或行人手机(例如,智能电话)、支持车辆对网络(V2N)通信的车辆、支持车辆对基础设施(V2I)通信的车辆、配备有终端功能的RSU、配备有基站功能的RSU以及配备有一些基站功能和一些终端功能的RSU。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V2X终端”可以被称为“终端”。即,终端可以被用作与V2X通信相关的V2X终端。
基站和终端通过Uu接口连接。上行链路(UL)是指终端通过其向基站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并且下行链路(DL)是指基站通过其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的配置。图2中示出的配置可以理解为基站110的配置。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或末尾带有后缀“-器”和“-者”的术语是指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可以由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参照图2,基站11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210、回程通信单元220、存储单元230和控制器240。
无线通信单元2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无线通信单元21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与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在进行数据发送时,无线通信单元21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数符号。另外,在进行数据接收时,无线通信单元210通过对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来重构接收到的比特串。
另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将基带信号上变频为射频(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该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为此目的,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另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路径。此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由多个天线单元配置的至少一个天线阵列。
在硬件方面,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包括数字单元和模拟单元,并且模拟单元根据操作功率、操作频率等可以包括多个子单元。数字单元可以由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
无线通信单元210发送或接收如上所述的信号。因此,所有或部分无线通信单元2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发送器/接收器”或“收发器”。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通过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或接收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由无线通信单元210执行处理。
回程通信单元22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即,回程通信单元220将从基站110发送到另一节点(例如,另一接入节点、另一基站、上节点和核心网络)的比特串转换成物理信号,并将从另一节点接收到的物理信号转换成比特串。
存储器230存储诸如关于基站110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或配置信息的数据。存储器2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然后,存储器230按控制器240的请求提供所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240控制基站11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40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10或回程通信单元220发送或接收信号。另外,控制器240将数据记录在存储器230中或者从存储器230读取数据。另外,控制器240可以执行通信标准中需要的协议栈的功能。根据实现方式的另一示例,协议栈可以被包括在无线通信单元210中。为此目的,控制器2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根据实施例,控制器240可以控制基站110执行根据随后将描述的实施例的操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配置。图3中示出的配置可以理解为终端120的配置。下文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或末尾带有后缀“-器”和“-者”的术语是指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可以由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参照图3,终端120包括通信单元310、存储器320和控制器330。
通信单元310执行用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通信单元31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与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在进行数据发送时,通信单元31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数符号。另外,在进行数据接收时,通信单元310通过对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来重构接收到的比特串。另外,通信单元310将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该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和ADC。
另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路径。此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天线元件的天线阵列。在硬件方面,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例如,射频集成电路(RFIC))。这里,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可以在一个封装件中实现。另外,通信单元3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通信单元3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
通信单元310发送或接收如上所述的信号。因此,所有或部分通信单元3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或“收发器”。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通过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或接收可以包括执行如上所述的由通信单元310执行的处理。
存储器320存储诸如关于终端120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或配置信息的数据。存储器3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然后,存储器320按控制器330的请求提供所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330控制终端12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30通过通信单元310发送或接收信号。另外,控制器330将数据记录在存储器320中或者从存储器230读取数据。另外,控制器330可以执行通信标准所需的协议栈的功能。为此目的,控制器3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或者可以是处理器的部分。另外,通信单元310和控制器330的部分可以被称为通信处理器(CP)。根据实施例,控制器330可以控制终端120执行根据随后将描述的实施例的操作。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信单元的配置。图4示出了图2的无线通信单元210或图3的通信单元310的详细配置的示例。具体地,图4示出了作为图2的无线通信单元210的部分或作为图3的通信单元310的部分的用于执行波束成形的元件。
参照图4,无线通信单元210或通信单元310包括编码和调制单元402、数字波束成形器404、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以及模拟波束成形器408。
编码和调制单元402执行信道编码。为了执行信道编码,可以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卷积码和极化码中的至少一者。编码和调制单元402通过执行星座映射来生成调制符号。
数字波束成形器404执行数字信号(例如,调制符号)的波束成形。为此目的,数字波束成形器404将调制符号乘以波束成形权重。这里,使用波束成形权重改变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并且波束成形权重可以被称为“预编码矩阵”、“预编码器”等。数字波束成形器404经由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输出数字波束成形的调制符号。这里,根据多输入多输出(MIMO)发送方案,可以复用调制符号,或者可以经由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提供所述调制符号。
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将数字波束成形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为此目的,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均可以包括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运算单元、循环前缀(CP)插入器、DAC和上变频器。CP插入器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并且可以在应用另一物理层方案(例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时不包括CP插入器。即,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向通过数字波束成形生成的多个流提供独立的信号处理进程。然而,根据实施方案,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的一些元件可以被公共地使用。
模拟波束成形器408执行模拟信号的波束成形。为此目的,数字波束成形器404将模拟符号乘以波束成形权重。这里,使用波束成形权重改变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具体地,模拟波束成形器440可以根据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与天线之间的连接结构被不同地配置。例如,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中的每一者可以连接到一个天线阵列。作为另一示例,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可以连接到一个天线阵列。作为另一示例,多条发送路径406-1至406-N可以适应性连接到一个天线阵列,或者可以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天线阵列。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时间-频率资源的结构。
参照图5,在无线资源域中,横轴表示时域并且纵轴表示频域。时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并且Nsymb 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530被包括在一个时隙505中。与时隙不同,NR系统中子帧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1.0ms,并且无线帧500的长度可以被定义为10ms。频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整个系统发送频带的带宽可以包括总共NBW个子载波525。可以根据系统而不同地应用诸如Nsymb和NBW的特定值。
时间-频率资源域的基本单元是可以由OFDM符号索引、DFT-S-OFDM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指示的资源元素(RE)510。资源块(RB)515可以由频域中的连续NRB个子载波520限定。通常,数据的最小发送单元是RB单元,并且通常,在NR系统中,Nsymb=14且NRB=12。
图5中示出的无线时间-频率资源的结构可以应用于Uu接口。另外,如图5中所示的无线时间-频率资源的结构可以以类似方式应用于副链路。
图6a至图6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副链路通信的场景的示例。
图6a示出了其中副链路终端620a和620b位于基站610的覆盖范围内的覆盖范围内场景。副链路终端620a和620b可以通过下行链路(DL)从基站610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或者可以通过上行链路(UL)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这里,数据和控制信息可以用于副链路通信,或者可以用于一般蜂窝通信而非副链路通信。另外,在图6a中,副链路终端620a和620b可以通过副链路发送和接收关于副链路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图6b示出了其中副链路终端当中的第一终端620a位于基站610的覆盖范围内并且其中第二终端620b位于基站610的覆盖范围外的部分覆盖。位于基站610的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终端620a可以通过DL从基站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或者可以通过UL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位于基站610的覆盖范围外的第二终端620b不能通过DL从基站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并且不能通过UL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第二终端620b可以通过副链路向第一终端610a发送关于副链路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以及从第一终端610接收关于副链路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图6c示出了其中副链路终端(例如,第一终端610a和第二终端620b)位于基站610的覆盖范围外的示例。因此,第一终端620a和第二终端620b不能通过DL从基站接收数据和控制信息,并且不能通过UL向基站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第一终端620a和第二终端620b可以通过副链路发送和接收关于副链路通信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图6d示出了以下执行小区间副链路通信的情况:执行副链路通信的第一终端620a和第二终端620b与彼此不同的基站(第一基站610a和第二基站610b)连接(例如,RRC连接状态)或驻留在其上(例如,RRC连接释放状态,即,RRC空闲状态)。这里,第一终端620a可以是副链路发送终端,并且第二终端620b可以是副链路接收终端。或者,第一终端620a可以是副链路接收终端,并且第二终端620b可以是副链路发送终端。第一终端620a可以从第一终端本身已经接入到(或者第一终端本身驻留在其上)的基站610a接收专用于副链路的系统信息块(SIB),并且第二终端620b可以从第二终端本身已经接入到(或者第二终端本身驻留在其上)的另一基站610b接收专用于副链路的SIB。这里,第一终端620a接收到的关于专用于副链路的SIB的信息可以不同于第二终端620b接收到的关于专用于副链路的SIB的信息。因此,有必要统一信息,以便在位于不同小区中的终端之间执行副链路通信。
尽管为了方便描述,已经在图6a至图6d中的示例中描述了配置有两个终端(例如,第一终端610a和第二终端620b)的副链路系统的示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可以应用于三个或更多个终端参与其中的副链路系统。另外,基站610与副链路终端之间的UL或DL可以被称为“Uu接口”,并且副链路终端之间的副链路可以被称为“PC-5接口”。在下面的描述中,UL、DL、Uu接口、副链路和PC-5可以彼此互换地使用。
此外,在本公开中,终端可以是指支持车辆对车辆(V2V)通信的车辆、支持车辆对行人(V2P)通信的车辆或行人手机(例如,智能电话)、支持车辆对网络(V2N)通信的车辆或支持车辆对基础设施(V2I)通信的车辆。另外,在本公开中,终端可以是指配备有终端功能的路旁单元(RSU)、配备有基站功能的RSU或配备有一些基站功能和一些终端功能的RSU。
图7a和图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副链路通信的发送方法的示例。图7a示出了单播方法,并且图7b示出了组播方法。
如图7a中所示,发送终端720a和接收终端720b可以执行一对一通信。图7a中示出的发送方法可以被称为“单播通信”。如图7b中所示,发送终端720a或720d和接收终端720b、720c、720e、720f和720g可以执行一对多通信。图7b中示出的发送方法可以被称为“组播通信”或“多播通信”。在图7b中,第一终端720a、第二终端720b和第三终端720c可以配置一个组,并且组中的终端(第一终端720a、第二终端720b和第三终端720c)可以执行组播通信。第四终端720d、第五终端720e、第六终端720f和第七终端720g可以配置另一组,并且组中的终端(第四终端720d、第五终端720e、第六终端720f和第七终端720g)可以执行组播通信。终端可以在它们所属的组内执行组播通信,并可以与属于不同组的至少一个其他终端执行单播、组播或广播通信。尽管在图7b中示出了两个组,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可以应用于其中配置了更大数目的组的情况。
此外,尽管在图7a或图7b中未示出,但副链路终端可以执行广播通信。广播通信是指所有副链路终端都通过副链路接收由副链路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方法。例如,如果第一终端720a是图7b中的发送终端,则其余终端720b、720c、720d、720e、720f和720g可以接收由第一终端720a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上述的副链路单播通信、组播通信和广播通信可以由覆盖范围内场景、部分覆盖场景或覆盖范围外场景支持。
在NR副链路的情况下,与LTE副链路不同,可以考虑支持车辆终端通过单播通信仅向一个特定终端发送数据的发送方案以及车辆终端通过组播通信向多个特定终端发送数据的发送方案。例如,单播技术和组播技术可以有用地应用于诸如两辆或更多辆车辆连接到单个网络并成群地一起移动的列队的服务场景的情况。具体地,单播通信可以供通过列队而连接的组中的领头终端用于控制一个特定终端,并且组播通信可以供领头终端用于同时控制包括多个特定终端的组。
基站或终端可以执行针对副链路通信(即,V2X)的资源分配。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中定义的资源池内执行用于副链路发送的资源分配。资源池可以被配置在频域内的带宽部分(BWP)内。具体地,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资源分配。
(1)模式1资源分配-调度资源分配
调度资源分配是基站在专用调度方法中向RRC连接终端分配用于副链路发送的资源的方法。基站可以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分配资源。基站可以向发送终端发送资源分配信息以进行副链路发送。即,基站可以调度用于副链路发送的资源,并将调度结果发送到终端。调度资源分配方法对于干扰管理和资源池管理(动态分配和/或半持久发送)可以是有效的,因为基站能够管理副链路的资源。如果处于RRC连接模式的终端具有将发送到其他终端的数据,则终端可以通过使用RRC消息或MAC控制元素(下文中,CE)向基站发送指示存在将发送到其他终端的数据的信息。例如,终端向基站发送的RRC消息可以是副链路终端信息消息(sidelinkUEInformation)或终端辅助信息消息(UEAssistanceInformation),并且MAC CE可以对应于包括指示用于V2X通信的BSR的指示符和关于针对副链路通信缓冲的数据的大小、调度请求(SR)等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MAC CE。
(2)模式2资源分配-UE自主资源选择
其次,UE自主资源选择是通过系统信息、RRC消息(例如,RRCReconfiguration消息或PC5-RRC消息)或预先配置的信息向终端提供用于V2X的副链路发送/接收资源池的方法,并且终端根据预定规则来选择资源池和资源。UE自主资源选择可以对应于以下资源分配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UE自主选择副链路资源进行发送。
>UE辅助针对其他终端的副链路资源选择。
>UE配置有针对副链路发送的NR配置授权。
>UE可以调度其他终端的副链路发送。
-终端的资源选择方法可以包括区域映射、基于感测的资源选择和随机选择。
-另外,即使终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也可以不根据调度资源分配或UE自主资源选择模式执行资源分配或资源选择。这里,终端可以通过预先配置的副链路发送/接收资源池或配置用于异常情形的副链路发送/接收资源池(异常资源池)执行V2X副链路通信。
-另外,如果用于V2X通信的终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外,则终端可以通过预先配置的副链路发送/接收资源池执行V2X副链路通信。
用于发送副链路流或分组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和SLRB可以被映射到SL逻辑信道(LC),并且SL逻辑信道可以被映射到SL逻辑信道组(LCG)。可以根据源索引、目的地索引、传播类型、服务质量(QoS)流标识符(QFI)/ProSe流标识符(PFI)或PC5流标识符(PFI)以及优先级的组合来区分SLRB配置和SLRB。
1.PC5-LINK-AMBR操作方案
通过副链路在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系统可以通过保证比特率(GBR)QoS流、非保证比特率(非GBR)QoS流和延迟关键GBR QoS流来支持数据发送/接收。关于GBR QoS流,基站或终端可以基于保证流比特率(GFBR)和最大流比特率(MFBR)来处理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关于非GBR QoS流,基站或终端可以基于UE PC5聚合最大比特率(UE-PC5-AMBR)和PC5 LINK聚合最大比特率(PC5-LINK-AMBR)来处理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关于延迟关键GBR QoS流,基站或终端可以基于UE-PC5-AMBR来处理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或者可以基于用于延迟关键GBR QoS流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来处理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基站处理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的情况对应于模式1资源分配的情况,并且终端处理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的情况对应于模式2资源分配的情况。换句话说,在模式1资源分配中,基站可以执行用于终端的副链路发送的无线资源分配。在模式2资源分配中,终端可以执行针对副链路发送的无线资源分配。
PC5-LINK-AMBR可以被配置为对于每个PC5单播链路具有相同的值并进行操作。因此,可以执行操作,使得属于PC5单播链路A的每个PC5流的数据速率的总和与属于PC5单播链路B的每个PC5流的数据速率的总和相同。PC5单播链路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终端的V2X应用将使用单播类型的副链路通信,并且当配置用于在V2X应用中生成的分组的发送的PC5流时,PC5单播链路可以被映射到PC5流并由终端进行管理。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可以配置在终端自身中,可以配置在V2X应用服务器中,或者可以配置在管理终端订阅的实体中,并且终端可以存储PC5-LINK-AMBR。
在模式2资源分配中,终端可以存储每个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信息。当生成针对随机单播PC5流将发送的分组时,终端可以确定对应于PC5流的PC5单播链路,以便获得用于分组发送的资源,并可以检查(即,识别)针对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终端可以基于PC5-LINK-AMBR来分配用于分组发送的资源。例如,终端可以以不超过PC5-LINK-AMBR的水平分配用于分组发送的资源。
在模式1资源分配中,基站可以从终端接收分配用于属于随机单播PC5流的分组的发送的资源的请求。基站可以检查(即,识别)对应于PC5流的PC5单播链路和该链路的PC5-LINK-AMBR,以便分配用于分组发送的资源。基站可以基于PC5-LINK-AMBR来分配用于分组发送的资源。例如,基站可以以不超过PC5-LINK-AMBR的水平向终端分配用于分组发送的资源。这里,为了使基站识别针对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基站需要知道终端的PC5流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以及对应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信息。接下来,将参考各种实施例来描述基站获取终端的PC5单播链路和对应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信息的方案。
图8a至图8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单播的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号流。图8a至图8c示出了其中基站在生成单播流时获取PC5-LINK-AMBR信息并且单播流被映射到的单播链路信息被更新的实施例。图8d和8e示出了其中基站在删除单播流时获取PC5-LINK-AMBR信息并且单播流被映射到的单播链路信息被更新的实施例。
在图8a中,描述了用于基于SLRB配置请求来获得PC5-LINK-AMBR信息的方案。参照图8a,在操作801中,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副链路流可以通过副链路通信用于服务管理(例如,服务质量(QoS)管理)。一个或更多个副链路流可以对应于一个PC5单播链路。副链路流可以被称为PC5流、PC5 QoS流或副链路QoS流。终端可以确定生成了副链路流。终端可以识别所生成的副链路流。例如,终端可以识别新生成的副链路流,即,新的流。另外,例如,终端可以响应于终端的状态变为RRC_CONNECTED而识别需要重新配置的副链路流。
在操作803中,终端可以识别PC5单播链路。为了管理单播类型的副链路通信,可以使用PC5单播链路。PC5单播链路可以被映射到一个或更多个副链路流。PC5单播链路可以被称为PC5链路、副链路单播链路等。终端可以识别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
在操作805中,终端可以识别PC5-LINK-AMBR。终端可以基于副链路流和PC5单播链路中的至少一者来识别PC5-LINK-AMBR。即,终端可以管理关于副链路流和PC5单播链路的信息。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
在操作807中,终端可以发送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信息的信号(下文中,SLRB配置请求信号)。终端可以发送SLRB配置请求信号,以便配置SLRB信息,从而使得能够发送和接收对应于副链路流的分组。当终端和基站处于RRC CONNECTED状态时,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SLRB配置请求信号。
根据各种实施例,终端可以在请求关于副链路流的SLRB配置信息的同时,向基站发送副链路流信息和映射到其的PC5单播链路信息。终端可以将关于副链路流的信息以及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信息包括在配置请求信息中。例如,SLRB配置请求信号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副链路流的标识符(下文中,副链路流标识符)、副链路流的QoS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对应于5G QoS指示符(5QI))、PC5 5QI(PQI)或QoS要求)、PC5单播链路的标识符(下文中,PC5单播链路标识符)和针对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中的至少一者。根据实施例,如果确定终端先前已经将PC5-LINK-AMBR传送到基站并且该值尚未改变,则终端可以在没有PC5-LINK-AMBR的情况下向基站发送SLRB配置请求信号。即,可以从SLRB配置请求信号中省略针对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
SLRB配置请求信号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副链路流和关于映射到每个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信息。这里,至少一个副链路流可以被映射到一个PC5单播链路。
在操作809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SLRB配置信息。基站可以响应于在操作807中执行的请求而向终端发送SLRB配置信息。SL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映射到副链路流的SLRB标识符、关于SLRB的无线参数信息(例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配置、无线链路控制(RLC)配置、媒体接入控制(MAC)配置和物理(PHY)配置中的至少一者)、逻辑信道标识符和逻辑信道标识符组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811中,基站可以管理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基于从终端接收到的SLRB配置请求信号来管理PC5-LINK-AMBR信息。这里,PC5-LINK-AMBR信息可以是指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SLRB、逻辑信道、PC5单播链路和PC5单播链路的AMBR之间关系的信息。基站可以更新关于副链路流的SLRB配置和PC5-LINK-AMBR信息。如果基站从终端接收到副链路流、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或PC5-LINK-AMBR中的至少一者,则基站可以管理副链路流、PC5单播链路、SLRB、逻辑信道和关于其的PC5-LINK-AMBR映射信息。当终端向基站请求副链路资源分配时,可以使用该信息。
在操作813中,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请求用于副链路的资源的信号(下文中,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终端可以请求基站分配用于属于副链路流的分组的发送的资源。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和缓冲区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815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信息。当从终端接收到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时,基站可以基于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逻辑信道标识符中的至少一条信息以及在操作811中管理的信息(例如,SLRB配置和PC5-LINK-AMBR信息)来执行副链路资源分配。即,基站可以执行调度。基站可以确定请求是针对副链路单播链路的资源请求,并可以确定对应PC5单播链路的标识符。基站可以基于与PC5单播链路对应的PC5-LINK-AMBR来确定将分配给终端的副链路资源。当确定分配副链路资源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关于副链路资源的分配信息,即,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
在图8b中,描述了用于基于副链路资源请求来获得PC5-LINK-AMBR信息的方案。参照图8b,在操作821中,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终端可以确定生成了副链路流。终端可以识别所生成的副链路流。副链路流可以因终端的状态变为处于RRC_CONNECTED而包括需要重新配置的新的流或副链路流。由于操作821对应于图8a的操作801,因此可以省略对其的相同或类似的描述。
在操作823中,终端可以识别PC5单播链路。终端可以识别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
在操作825中,终端可以识别PC5-LINK-AMBR。终端可以基于副链路流或PC5单播链路中的至少一者来识别PC5-LINK-AMBR。即,终端可以管理关于副链路流和PC5单播链路的信息。这里,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
在操作827中,终端可以发送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信息的信号(下文中,SLRB配置请求信号)。终端可以发送SLRB配置请求信号,以便配置SLRB信息,从而使得能够发送和接收对应于副链路流的分组。当终端和基站处于RRC CONNECTED状态时,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SLRB配置请求信号。SLRB配置请求信号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副链路流标识符和副链路流的QoS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对应于5QI、PQI或QoS要求)中的至少一者。SLRB配置请求信号可以包括多条副链路流信息。
在操作829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SLRB配置信息。基站可以响应于在操作827中执行的请求而向终端发送SLRB配置信息。SL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映射到副链路流的SLRB标识符、关于SLRB的无线参数信息(例如,SDAP配置、PDCP配置、RLC配置、MAC配置和PHY配置中的至少一者)、逻辑信道标识符和逻辑信道标识符组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831中,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请求用于副链路的资源的信号(下文中,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终端可以请求基站分配用于属于副链路流的分组的发送的资源。
根据各种实施例,终端可以将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信息连同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一起发送。即,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包括关于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信息以及关于PC5单播链路的AMBR的信息的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缓冲区状态信息、PC5单播链路标识符和PC5-LINK-AMBR中的至少一者。根据实施例,如果确定终端先前已经将针对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传送到基站并且该值尚未改变,则可以从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中省略PC5-LINK-AMBR。
在操作833中,基站可以管理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基于从终端接收到的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来管理PC5-LINK-AMBR信息。这里,PC5-LINK-AMBR信息可以是指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SLRB、逻辑信道、PC5单播链路和PC5单播链路的AMBR之间关系的信息。另外,基站可以更新副链路流、映射到其的PC5单播链路和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管理目的地标识符、副链路流、单播链路、SLRB、逻辑信道和关于其的PC5-LINK-AMBR映射信息。
在操作835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信息。基站可以基于终端的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中包括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逻辑信道标识符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和在操作833中管理的信息(例如,PC5-LINK-AMBR信息)来执行副链路资源分配。即,基站可以执行调度。基站可以确定请求是针对副链路单播链路的资源请求,并可以确定对应PC5单播链路的标识符。基站可以基于与PC5单播链路对应的PC5-LINK-AMBR来确定将分配给终端的副链路资源。当确定分配副链路资源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
此外,在图8b中,操作825中的PC5-LINK-AMBR的识别被示出为在操作827中的SLRB配置请求之后执行,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终端可以在接收到SLRB配置信息之后(即,在操作829之后),在发送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之前,识别与单播链路对应的PC5-LINK-AMBR,并可以将对应的PC5-LINK-ABMR包括在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中,以便向基站发送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
与图8b不同,作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PC5单播链路的标识符和PC5-LINK-AMBR信息可以被分离并发送。当在操作827中发送SLRB配置请求信号时,终端可以发送将应用于各副链路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信息。另外,除了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和缓冲区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之外,操作831的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可以包括PC5单播链路标识符信息。基于操作827中的副链路流、SLRB和包括PC5-LINK-AMBR的逻辑信道信息以及操作831中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和PC5单播链路标识符信息,基站可以确定该请求是针对PC5单播链路的资源请求,并可以确定副链路单播链路的标识符。基站可以基于与单播链路对应的PC5-LINK-AMBR来确定将分配给终端的副链路资源。当确定分配副链路资源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
在图8c中,描述了基于QoS信息的PC5-LINK-AMBR信息获取方案。当终端执行服务注册时,核心网络实体可以管理终端的QoS配置文件、订阅配置文件等。这里,核心网络实体是用于终端的QoS管理的实体,并可以是负责策略和控制功能(PCF)的网络实体或与负责PCF以执行QoS管理的网络实体(例如,负责访问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的网络实体或负责会话管理功能(SMF)的网络实体)连接的网络实体。这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的QoS配置文件可以包括当终端通过副链路发送/接收服务时使用的信息,并可以包括关于副链路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信息。
参照图8c,在操作841中,核心网络实体可以向基站发送QoS信息。这里,QoS信息可以是与终端的副链路的QoS配置文件相关的信息。核心网络实体可以将终端的副链路相关QoS配置文件信息传送给服务于终端的基站。QoS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副链路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
在操作843中,基站可以管理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基于从核心网络实体接收到的QoS信息来管理PC5-LINK-AMBR信息。这里,PC5-LINK-AMBR信息可以是指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SLRB、逻辑信道、PC5单播链路和PC5单播链路的AMBR之间关系的信息。基站可以更新针对终端的副链路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信息。
在操作845中,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终端可以确定生成了副链路流。终端可以识别所生成的副链路流。副链路流可以因终端的状态变为处于RRC_CONNECTED而包括需要重新配置的新的流或副链路流。
在操作847中,终端可以识别PC5单播链路。终端可以识别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
在操作849中,终端可以识别PC5-LINK-AMBR。终端可以基于副链路流和PC5单播链路中的至少一者来识别PC5-LINK-AMBR。终端可以管理关于副链路流和PC5单播链路的信息。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
在操作851中,终端可以向核心网实体发送链路管理消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链路管理消息可以包括管理终端的副链路的QoS需要的与终端的PC5单播链路或副链路流相关的信息。即,终端可以将副链路流信息和关于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信息发送到核心网络实体。根据各种实施例,链路管理消息可以包括关于副链路流标识符、PC5单播链路标识符和对应于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根据实施例,如果确定终端先前已经将针对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传送到核心网络实体并且其值尚未改变,则可以从链路管理消息中省略PC5-LINK-AMBR。链路管理消息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副链路流和关于对应于每个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信息。这里,至少一个副链路流可以被映射到一个PC5单播链路。
在操作853中,核心网络实体可以更新QoS信息。核心网络实体可以基于在操作851中接收到的链路管理消息来更新关于终端的副链路的QoS信息。核心网络实体可以将副链路QoS配置文件信息传送到基站。所传送的QoS配置文件信息可以包括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标识符信息、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信息以及针对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根据实施例,如果确定针对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先前已经由核心网络传送到基站并且其值尚未改变,则在操作853中可以从信令中省略PC5-LINK-AMBR。
在操作855中,基站可以管理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基于从核心网络实体接收到的QoS信息来管理PC5-LINK-AMBR信息。这里,PC5-LINK-AMBR信息可以是指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SLRB、逻辑信道、PC5单播链路和PC5单播链路的AMBR之间关系的信息。基站可以更新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PC5单播链路(例如,副链路流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以及映射到PC5单播链路(或副链路流)的PC5-LINK-AMBR的信息。
在操作857中,终端可以发送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信息的信号(下文中,SLRB配置请求信号)。终端可以发送SLRB配置请求信号,以便配置SLRB信息,从而使得能够发送和接收对应于副链路流的分组。当终端与基站处于RRC连接状态时,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SLRB配置请求信号。SLRB配置请求信号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副链路流标识符和副链路流的QoS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对应于5QI、PQI或QoS要求)中的至少一者。SLRB配置请求信号可以包括关于一个或更多个副链路流的信息。
在操作859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SLRB配置信息。基站可以响应于在操作857中执行的请求而向终端发送SLRB配置信息。SL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映射到副链路流的SLRB标识符、关于SLRB的无线参数信息(例如,SDAP配置、PDCP配置、RLC配置、MAC配置和PHY配置中的至少一者)、逻辑信道标识符和逻辑信道标识符组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861中,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请求用于副链路的资源的信号(下文中,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终端可以请求基站分配用于属于副链路流的分组的发送的资源。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和缓冲区状态信息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
在操作863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资源分配信息。当接收到来自终端的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时,基站可以确定该请求是针对PC5单播链路的资源请求,并可以基于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逻辑信道标识符中的至少一条信息以及在操作855中管理的信息(例如,PC5-LINK-AMBR信息)来确定对应的PC5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基站可以基于与PC5单播链路对应的PC5-LINK-AMBR来确定将分配给终端的副链路资源。当确定执行副链路资源分配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关于副链路资源的分配信息,即,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
图8c示出了操作857和859在操作851至855之后执行,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操作851至855与操作857至859的执行时间点并行(例如,同时)执行,或者操作857至859的执行时间点可以先于操作851至855的执行时间点。换句话说,不仅可以在SLRB配置过程之前,而且可以在SLRB配置过程之后,执行用于通过终端与核心网络实体之间的信令来管理PC5-LINK-AMBR的过程。
在图8d中,描述了用于基于SLRB更新来获得PC5-LINK-AMBR信息的方案。参照图8d,在操作871中,终端可以确定删除副链路流。例如,终端可以确定不再需要基于V2X应用的信息来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副链路流。终端可以确定删除该至少一个副链路流。
在操作873中,终端可以发送用于SLRB更新的消息(下文中,SLRB更新消息)。终端可以确定待删除的副链路流的标识符以及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标识符。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包括关于副链路流的标识符的信息以及关于单播链路的标识符的信息的SLRB更新消息。SLRB更新消息可以包括被确定删除的副链路流标识符、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根据实施例,当副链路流标识符被映射到一个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时,可以省略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的发送。SLRB更新消息可以包括被确定删除的副链路流标识符以及映射到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的PC5-LINK-AMBR信息。
在操作875中,基站可以发送SLRB更新确认消息。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所述SLRB更新确认消息作为对SLRB更新消息的响应。SLRB更新确认消息可以包括操作873的SLRB更新信令中包括的副链路流标识符、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877中,基站可以管理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基于从终端接收到的SLRB更新消息来管理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更新关于副链路流、PC5单播链路(例如,副链路流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以及映射到PC5单播链路(或副链路流)的PC5-LINK-AMBR的信息。
在图8d中,已经描述了在删除副链路流之后管理PC5-LINK-AMBR的实施例,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即使在不考虑副链路流删除而更新针对副链路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值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8d的过程中的操作873至877。这里,操作873的SLRB更新信令可以包括副链路流标识符、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PC5-LINK-AMBR、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
在图8e中,描述了用于基于副链路流更新来获取PC5-LINK-AMBR信息的方案。当终端执行服务注册时,核心网络实体可以管理终端的QoS配置文件、订阅配置文件等。这里,核心网络实体是用于终端的QoS管理的实体,并可以是负责策略和控制功能(PCF)的网络实体或与负责PCF以执行QoS管理的网络实体(例如,负责会话管理功能(SMF)的网络实体)连接的网络实体。
参照图8e,在操作881中,终端可以确定删除副链路流。终端可以确定不再需要基于V2X应用的信息来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副链路流。终端可以确定删除该至少一个副链路流。
在操作883中,终端可以发送用于更新副链路流的消息(下文中,副链路流更新消息)。终端可以确定待删除的副链路流的标识符以及映射到副链路流的PC5单播链路的标识符。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包括关于副链路流的标识符的信息以及关于单播链路的标识符的信息的SLRB更新消息。SLRB更新消息可以包括被确定删除的副链路流标识符、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根据实施例,当副链路流标识符被映射到一个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时,可以省略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的发送。SLRB更新消息可以包括被确定删除的副链路流标识符以及映射到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的PC5-LINK-AMBR信息。
在操作885中,核心网络实体可以更新QoS信息。核心网络实体可以基于在操作883中接收到的副链路流更新消息来更新关于终端的副链路的QoS信息。核心网络实体可以向基站发送QoS信息更新信令。QoS信息更新信令可以包括操作883的副链路流更新消息中包括的副链路流标识符、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887中,基站可以管理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基于从核心网络实体接收到的QoS信息来管理PC5-LINK-AMBR信息。这里,PC5-LINK-AMBR信息可以是指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SLRB、逻辑信道、PC5单播链路和PC5单播链路的AMBR之间关系的信息。基站可以更新关于副链路流、PC5单播链路(例如,副链路流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以及映射到PC5单播链路(或副链路流)的PC5-LINK-AMBR的信息。
在图8e中,已经描述了在删除副链路流之后管理PC5-LINK-AMBR的实施例,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即使在不考虑副链路流删除而更新针对副链路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值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8e的过程中的操作883至887。这里,操作883和885的信令可以包括副链路流标识符、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和PC5-LINK-AMBR中的至少一者。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单播的副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的基站操作。基站示出了图1的基站110。
参照图9,在操作901中,基站可以获得PC5-LINK-AMBR信息。基站可以获得关于终端的PC5单播流的PC5-LINK-AMBR信息。根据实施例,PC5-LINK-AMBR信息可以得自从终端发送的信号。例如,信号可以是SLRB配置请求信号、副链路资源请求信号或SLRB更新消息。另外,根据实施例,PC5-LINK-AMBR信息可以得自从核心网络实体发送的消息。例如,该消息可以是用于更新终端的副链路的QoS配置文件的消息。
为了获得PC5-LINK-AMBR信息而从实体发送到终端或核心网络的信号可以包括终端的副链路流标识符、副链路流标识符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标识符和与PC5单播链路对应的PC5-LINK-AMBR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终端A可以配置PC5-LINK-AMBR 1(用于副链路单播链路1的AMBR)和PC5-LINK-AMBR 2(用于副链路单播链路2的AMBR)。终端A可以通过使用图8a至图8c的过程,将关于分别映射到PC5-LINK-AMBR 1和PC5-LINK-AMBR 2的副链路流标识符和副链路单播链路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传送到基站或核心网络实体。
在操作903中,基站可以管理关于终端的副链路相关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副链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终端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副链路流标识符、PC5单播链路标识符、PC5-LINK-AMBR、SLRB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和逻辑信道组标识符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此外,基站可以管理被映射到PC5单播链路标识符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副链路流标识符、SLRB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逻辑信道组标识符和PC5-LINK-AMBR信息。
在操作905中,基站可以接收副链路资源请求。基站可以从终端接收对副链路无线资源的请求。对终端的副链路无线资源的请求可以对应于接收SL-BSR的情况。由终端发送的SL-BSR可以包括目的地地址、逻辑信道标识符、逻辑信道组标识符、缓存区状态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907中,基站可以识别终端的PC5单播链路。基站可以基于SL-BSR中包括的目的地地址、逻辑信道标识符和逻辑信道组标识符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来确定在操作903中管理的副链路相关信息当中的映射到SL-BSR中包括的信息的终端的副链路单播链路信息。
基站可以根据PC5-LINK-AMBR确定与资源请求对应的PC5单播链路是否满足限制。即,基站可以基于终端的SL-BSR中包括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PC5单播链路的PC5-LINK-AMBR来确定是否执行由终端请求的副链路资源分配。根据实施例,如果当基站执行基于终端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分配的资源的分配时确定PC5单播链路的发送速率未超过PC5-LINK-AMBR,则基站可以确定将资源分配给终端所请求的PC5单播链路。基站可以将资源分配给对应于PC5单播链路的逻辑信道。另一方面,如果确定PC5单播链路的发送速率超过PC5-LINK-AMBR,则基站可以确定延迟针对与终端所请求的PC5单播链路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资源分配,或者不执行针对其的资源分配。下文中,将在执行资源分配的假设下描述基站的操作。
在操作909中,基站可以分配副链路资源。基站可以对终端所请求的逻辑信道执行资源分配。另外,如上所述,基站可以不基于PC5-LINK-AMBR执行资源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去图9的操作909。
已经在以下假设下描述了图8a至图9的实施例:如果基站和终端得知副链路流标识符或与副链路流标识符(例如,以上实施例中的SLRB标识符或逻辑信道标识符)对应的信息,则可以区分映射到其的PC5单播链路标识符。例如,假设PC5单播链路标识符1被映射到副链路流标识符1,并且PC5单播链路标识符1被映射到副链路流标识符2。在基站接收到副链路流标识符与PC5单播链路标识符之间的映射信息之后,如果终端发送的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信号包括副链路流标识符1、对应于副链路流标识符1的逻辑信道标识符或对应于副链路流标识符1的SLRB标识符,则基站可以获取对应于PC5流标识符1的PC5-LINK-AMB。基站可以基于对应于PC5单播链路标识符1的PC5-LINK-AMBR来处理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或者,如果PC5单播链路标识符1被包括在终端发送的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信号中,则基站可以获取与PC5流标识符1对应的PC5-LINK-AMBR。基站可以基于对应于PC5流标识符1的PC5-LINK-AMB来处理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
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以考虑基站不能仅通过使用副链路流标识符信息来区分PC5单播链路标识符的情况。例如,假设PC5单播链路标识符1被映射到副链路流标识符1,并且PC5单播链路标识符1被映射到副链路流标识符1。在基站接收到映射信息之后,如果终端发送的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信号包括副链路流标识符1、对应于副链路流标识符1的SLRB标识符、对应于副链路流标识符1的逻辑信道标识符,则基站无法得知应该是基于对应于PC5单播链路标识符1的PC5-LINK-AMBR还是基于对应于PC5单播链路标识符2的PC5-LINK-AMBR来处理针对副链路资源分配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实施例,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信号可以包括副链路流标识符、对应于副链路流标识符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对应于逻辑信道标识符或SLRB标识符)以及映射到对应副链路流(或逻辑信道SLRB)的PC5单播链路标识符。根据另一实施例,可以定义使得能够区分副链路流标识符与映射到其的PC5单播链路标识符的单独标识符信息。该单独标识符信息可以被包括在由终端向基站发送的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信号中。
2.针对每个分组的副链路流的SLRB配置方案
在通过终端与基站之间的Uu接口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与核心网络的信息交换,获知终端将发送的或终端将接收的分组是IP分组还是非IP分组的信息。在通过终端的副链路接口进行数据发送/接收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与终端的信息交换,获知关于终端将发送或接收的分组是IP分组还是非IP分组的信息。例如,如果终端确定应该分别配置用于IP分组发送的副链路流和用于非IP分组发送的副链路流,并且应该分别配置针对各流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则终端可以向基站请求分别对应于IP分组的副链路流和对应于非IP分组的副链路流的单独SLRB配置。如果基站从终端接收到对对应于IP分组的副链路流和对应于非IP分组的副链路流的单独SLRB配置请求,则根据终端的请求,基站可以针对对应于IP分组的副链路流和对应于非IP分组的副链路流配置单独SLRB。
作为另一实施例,当在终端与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PC5-S信令时,如果终端确定应该单独配置用于发送或接收PC5-S信令的副链路流,并且应该针对该流配置单独SLRB,则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用于PC5-S信令的副链路流需要单独的SLRB配置。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请求针对用于PC5-S信令的流配置单独SLRB。
作为另一实施例,当在终端与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PC5-RRC信令时,终端可以确定应该单独配置用于发送或接收PC5-RRC信令的副链路流,并且应该针对该流配置单独SLRB。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用于PC5-RRC信令的副链路流需要单独SLRB配置。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请求针对用于PC5-RRC信令的流配置单独SLRB。
下文中,将参考图10描述用于针对各副链路分组类型配置SLRB的方案。这里,副链路分组类型可以包括IP分组、非IP分组、PC5-S信令和PC5-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对于图10的副链路通信,可以使用单播、组播和广播中的至少一者。
图10a至图10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针对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号流。
在图10a中,描述了其中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终端针对各分组类型配置SLRB的实施例。参照图10a,在操作1001中,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终端可以确定生成了副链路流。终端可以识别所生成的副链路流。例如,终端可以识别新生成的副链路流,即,新的流。另外,例如,在终端的状态变为RRC_CONNECTED时,终端可以识别需要重新配置的副链路流。
在操作1003中,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关于副链路流的信息和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终端可以确定所识别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分组类型可以包括IP分组、非IP分组、PC5-S信令和PC5-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终端可以获得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根据各种实施例,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对副链路流的SLRB配置请求。SLRB配置请求可以包括关于副链路流的信息和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例如,SLRB配置请求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副链路流标识符和分组类型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
分组类型标识符是指示分组类型的指示符,并可以在请求针对分组类型的单独无线承载配置时被包括在SLRB配置请求中。即使当请求已经针对与分组类型相同的分组类型预先配置的无线承载配置时,也可以将分组类型标识符包括在SLRB配置请求中。例如,当在操作1001中生成被配置并用于对应于IP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流1和对应于IP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流2的SLRB1时,终端可以出于请求基站针对副链路流2配置已经针对相同IP分组类型配置的SLRB1或者针对副链路流2配置对应于IP分组类型的新SLRB的目的,报告分组类型标识符。同时,在操作1003中使用的信令可以包括SidelinkUEInformation消息、UEAssistanceInformation消息或新定义的RRC消息。
在操作1005中,基站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来配置SLRB配置信息。基站可以识别终端针对其请求SLRB配置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基站可以基于操作1003的信令来识别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基站可以配置关于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
此外,根据实施例,与如图10a中所示的不同,如果操作1003的信令不包括终端针对其请求SLRB配置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则基站可以针对副链路流配置SLRB,而不管分组类型如何。另一方面,如果终端针对其请求SLRB配置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被包括在操作1003的信令中,则基站可以基于分组类型针对副链路流配置SLRB。基站可以在副链路流中配置针对与该分组类型相同的分组类型配置的SLRB。例如,当在操作1001中生成被配置并用于对应于IP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流1和对应于IP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流2的SLRB1时,如果基站接收到副链路流2和指示IP分组类型的信息,则基站可以确定针对副链路流2配置SLRB1或者针对副链路流2配置对应于IP分组类型的新SLRB2。
在操作1007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SLRB配置信息。基站可以将关于副链路流的SLRB配置信息传送到终端。操作1007的SL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SLRB ID和SLRB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1009中,终端可以识别SLRB配置信息。这里,SLRB配置信息可以是关于操作1001的副链路流的SLRB配置信息。另外,SLRB配置信息可以是关于通过操作1003中的信令指示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
在图10b中,描述了其中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针对各分组类型配置SLRB的实施例。
参照图10b,在操作1021中,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终端可以确定生成了副链路流。终端可以识别所生成的副链路流。例如,终端可以识别新生成的副链路流,即,新的流。另外,例如,终端可以在终端的状态变为RRC_IDLE或RRC_INACTIVE而识别需要重新配置的副链路流。
在操作1023中,终端可以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终端可以获得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分组类型可以包括IP分组、非IP分组、PC5-S信令和PC5-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与图10a不同,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可以不向基站发送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
在操作1025中,基站可以针对各分组类型配置SLRB配置信息。基站可以配置对应于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例如,假设分组类型包括IP、非IP、PC5-S和PC5-RRC中的至少一者,则基站可以独立地配置与IP、非IP、PC5-S和PC5-RRC中的每一者对应的SLRB配置信息。
在操作1027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SLRB配置请求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QoS配置文件标识符、SLRB ID、SLRB配置参数和分组类型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SLRB配置信息可以针对各分组类型标识符配置并发送。此外,当基站不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单独SLRB配置时,可以从SLRB配置信息中省略分组类型标识符。可以发送操作1027的信令,以使得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能够接收该信令。例如,操作1027的信令可以包括V2X系统信息块(SIB)。
在操作1029中,终端可以识别对应于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如果确定在操作1027中接收到的SLRB配置信息包括针对各分组类型的信息,则终端可以基于操作1023中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来识别对应的SLRB配置信息。换句话说,终端可以从接收到的针对各分组的SLRB配置信息当中识别与操作1023的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信息。例如,当在操作1023中确定的分组类型为PC5-S时,并且当在操作1207中接收到关于非IP的SLRB信息、关于PC5-S的SLRB信息和关于PC5-RRC的SLRB信息时,终端可以识别关于PC5-S的SLRB信息。
另一方面,与图10b中示出的不同,当确定SLRB配置信息不包括针对各分组类型的信息时,终端可以基于副链路流的QoS配置文件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来确定对应SLRB配置信息,而不管在操作1023中确定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如何。
在图10b中,操作1025至1027被示出为在操作1021至1023之后执行,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操作1025至1027可以在1021到1023的操作之前或与之并行地执行。即,可以分别执行由终端执行的操作和由基站执行的操作。
在图10c中,描述了其中处于OUT-OF-COVERAGE状态的终端针对各分组类型配置SLRB的实施例。
在操作1041中,终端可以识别副链路流。终端可以确定生成了副链路流。终端可以识别所生成的副链路流。例如,终端可以识别新生成的副链路流,即,新的流。另外,例如,在终端的状态变为OUT-OF-COVERAGE时,终端可以识别需要重新配置的副链路流。
在操作1043中,终端可以在操作1043中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终端可以获得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分组类型可以包括IP分组、非IP分组、PC5-S信令和PC5-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与图10a不同,处于OUT-OF-COVERAGE的终端可以不向基站发送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
在操作1045中,终端可以基于预先配置来获取SLRB配置信息。与图10c的过程分开地,终端可以在被变为OUT-OF-COVERAGE之前接收针对SLRB的预先配置。终端可以获得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信息。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QoS配置文件标识符、SLRB ID、SLRB配置参数和分组类型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SLRB配置信息可以针对各分组类型标识符配置。当系统不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单独SLRB配置时,可以从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信息中省略分组类型标识符。
在操作1047中,终端可以识别对应于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当确定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信息包括针对各分组类型的信息时,终端可以基于操作1043中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来识别对应的SLRB配置信息。换句话说,终端可以从接收到的针对各分组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信息当中识别与操作1023的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信息。例如,在操作1023中确定的分组类型为PC5-RRC,并且预先配置了关于IP的SLRB信息、关于非IP的SLRB信息、关于PC5-S的SLRB信息和关于PC5-RRC的SLRB信息,终端可以识别关于PC5-RRC的SLRB信息。
另一方面,与图10c中示出的不同,当确定SLRB配置信息不包括针对各分组类型的信息时,终端可以基于副链路流的QoS配置文件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来确定对应SLRB配置信息,而不管在操作1043中确定的分组类型如何。
图11a至图1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针对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无线承载的配置的基站操作。
在图11a中,描述了从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终端接收SLRB配置请求以及配置SLRB配置信息的基站操作。参照图11a。
在操作1101中,基站可以从终端1接收SLRB配置请求。SLRB配置请求信息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QoS配置文件、副链路流标识符和分组类型信息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
在操作1103中,基站可以识别分组类型。基站可以确定终端的SLRB配置请求信令包括副链路流和关于其的分组类型信息。基站可以基于SLRB配置请求中包括的分组类型信息来识别请求SLRB配置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
在操作1105中,基站可以确定是否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如果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则基站可以执行操作1107。当不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时,基站可以执行操作1109。
在操作1107中,基站可以发送对应于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请求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配置SLRB配置信息,并将SLRB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例如,当确定终端针对其请求SLRB配置的分组类型是IP分组时,基站可以独立于对应于其他分组类型(非IP、PC5-S和PC5-RRC中的至少一者)的SLRB来配置对应于IP分组的SLRB。又如,当确定终端针对其请求SLRB配置的分组类型是非IP分组时,基站可以独立于对应于其他分组类型(IP、PC5-S和PC5-RRC中的至少一者)的SLRB来配置对应于非IP分组的SLRB。基站可以将所配置的SLRB配置发送到终端。
根据实施例,如果确定已经配置了对应于与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相同的分组类型的SLRB并允许针对副链路流配置所配置的SLRB,则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关于副链路流的所配置的SLRB信息。这里,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信令可以至少包括预先配置的SLRB标识符信息。根据另一实施例,如果基站确定不管是否根据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配置SLRB都针对副链路流配置新SLRB,则基站可以将关于副链路流的新SLRB配置信息提供给终端。这里,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信令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新SLRB标识和SLRB配置参数。
在操作1109中,基站可以配置关于终端所请求的副链路流的SLRB配置信息,并可以在操作1109中将SLRB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这里,可以不根据各分组类型来配置SLRB配置信息。根据实施例,如果确定允许针对副链路流配置已经配置的SLRB,则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关于副链路流的所配置的SLRB信息。这里,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信令可以至少包括预先配置的SLRB标识符信息。根据另一实施例,当确定针对副链路流配置新SLRB时,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关于副链路流的新SLRB配置信息。
在图11b中,描述了配置将供处于RRC_IDLE状态或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使用的SLRB配置信息并发送该配置信息的基站操作。
参照图11b,在操作1121中,基站可以确定支持副链路通信。例如,副链路通信可以包括NR V2X通信。
在操作1123中,基站可以确定是否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如果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则基站可以执行操作1125。如果不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则基站可以执行操作1127。
在操作1125中,基站可以发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基站可以针对副链路流的各分组类型配置SLRB配置信息,并发送SLRB配置信息。基站发送的信令可以包括目的地地址、QoS配置文件、SLRB标识符、SLRB配置参数和副链路分组类型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根据各种实施例,基站可以根据各分组类型标识符来配置SLRB配置信息。例如,基站可以配置关于IP分组的至少一条SLRB配置信息。又如,基站可以配置关于非IP分组的至少一条SLRB配置信息。又如,基站可以配置关于PC5-S分组的至少一条SLRB配置信息。再如,基站可以配置关于PC5-RRC分组的至少一条SLRB配置信息。在操作1125中,可以发送用于发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的信令,以使得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能够接收该信令。例如,信令可以包括V2X系统信息块(SIB)。
在操作1127中,基站可以配置SLRB配置信息,并可以将所配置的SLRB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基站发送的信令可以包括目的地地址、QoS配置文件、SLRB标识符和SLRB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者。即,由于不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因此可以省略分组类型标识符。可以发送供基站用于发送SLRB配置信息的信令,以使得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能够接收该信令。例如,信令可以包括V2X SIB。
图11a示出了基站针对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终端的SLRB配置方案,并且图11b示出了基站针对处于RRC_IDLE或RRC_INACTIVE状态的终端的SLRB配置方案。另一方面,位于覆盖范围外的终端即OUT-OF-COVERAGE的终端可以通过预先配置针对各分组类型配置SLRB。基站或核心网络实体可以在终端的状态变为OUT-OF-COVERAGE状态之前发送针对SLRB的预先配置。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针对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无线承载配置的终端之间的信号流。描述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PC5单播链路执行副链路通信的情形。
参照图12,在操作1201中,第一终端可以确定执行基于单播的副链路通信。具体地,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执行副链路通信。这里,第一终端可以基于PC5单播链路来确定执行与第二终端的副链路分组的发送或接收。
在操作1203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交换PC5单播链路相关信息。例如,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一终端的PC5单播链路相关信息发送到第二终端。另外,作为示例,第二终端可以将第二终端的PC5单播链路相关信息发送到第一终端。根据各种实施例,PC5单播链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关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的信息以及关于副链路流的SLRB信息中的至少一者。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交换将用于与第二终端的副链路单播通信的副链路流信息和SLRB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如果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则在操作1203中交换的信息可以包括与副链路流和SLRB对应的分组类型信息。
在操作1205中,第二终端可以获得将用于与第一终端的副链路单播通信的副链路流信息和SLRB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如果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支持针对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则第二终端可以确定与副链路流和SLRB对应的分组类型信息。第二终端可以确定与副链路流和SLRB对应的分组类型。可以使用与SLRB对应的分组类型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接收单播分组时使用的对应分组类型,并将该分组发送到对应分组类型处理器。例如,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可以将通过对应于IP分组类型的SLRB和流接收到的分组发送到IP分组处理器。又如,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可以将通过对应于非IP分组类型的SLRB和流接收到的分组发送到非IP分组处理器。
根据分组类型(例如,非IP分组和IP分组)的SLRB配置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例如,根据分组类型需要不同SLRB配置的情况可以对应于报头压缩(例如,鲁棒报头压缩(ROHC))配置。针对IP分组,可以应用报头压缩配置。针对非IP分组,可以不应用报头压缩配置。当将由终端发送或接收的分组的类型是非IP分组时,应该配置SLRB,使得不对其应用报头压缩配置。当将由终端发送或接收的分组的类型是IP分组时,应该配置SLRB,使得对其应或不应用报头压缩配置。
作为根据分组类型(例如,非IP分组、IP分组等)的SLRB配置的实施例,分组类型信息可以被定义为服务流的QoS配置文件参数之一。这里,QoS配置文件参数可以包括PQI索引、资源类型(GBR、非GBR或延迟关键GBR)、优先级、分组延迟预算(PDB)、分组错误率、最大数据突发量、平均窗口和分组类型(IP或非IP)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针对基站和终端配置QoS配置文件参数。在RRC_CONNECTED终端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QoS配置文件。用于报告服务流的QoS配置文件的信令可以包括例如SidelinkUEInformation消息和UEAssistanceInformation消息中的至少一者。基站可以从服务流的QoS配置文件获得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基站可以确定QoS配置文件的分组类型,并通过RRC专用消息向终端提供根据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例如,如果确定分组类型是非IP分组,则SLRB配置可以包括不应用报头压缩。例如,如果确定分组类型是IP分组,则SLRB配置可以包括不应用或应用报头压缩。在RRC_IDLE终端或RRC_INACTIVE终端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系统信息(SI)消息向终端提供针对QoS配置文件的SLRB配置。SLRB配置可以根据QoS配置文件的分组类型提供参数列表。终端可以通过系统信息获取针对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QoS配置文件的SLRB配置。在OUT-OF-COVERAGE终端的情况下,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可以根据QoS配置文件的分组类型提供参数列表。终端可以获取针对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QoS配置文件的SLRB配置。
作为根据分组类型(例如,非IP分组、IP分组等)的SLRB配置的另一实施例,分组类型信息可以被定义为服务流的QoS配置文件参数之一。即,可以配置与分组类型对应的QoS配置文件的PQI索引。例如,可以针对非IP分组类型配置PQI索引1至5,并且可以针对IP分组类型配置PQI索引6至10。这里,作为示例描述的PQI索引值仅是一个实施例,并且该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无须说,可以根据系统操作选择与各分组类型对应的PQI索引。可以针对基站和终端配置映射到QoS配置文件的PQI索引的分组类型信息。在RRC_CONNECTED终端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PQI索引。用于报告服务流的PQI索引的信令可以包括例如SidelinkUEInformation消息和UEAssistanceInformation消息中的至少一者。基站可以从PQI索引获得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基站可以确定与PQI索引对应的QoS配置文件的分组类型,并通过RRC专用消息向终端提供根据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例如,当确定分组类型是非IP分组时,SLRB配置可以包括不应用报头压缩。例如,如果确定分组类型是IP分组,则SLRB配置可以包括不应用或应用报头压缩。在RRC_IDLE终端或RRC_INACTIVE终端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系统信息(SI)消息向终端提供针对与PQI索引对应的QoS配置文件的SLRB配置。SLRB配置可以根据QoS配置文件的PQI索引的分组类型提供参数列表。终端可以通过系统信息(SI)消息获得针对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PQI索引的SLRB配置。在OUT-OF-COVERAGE终端的情况下,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可以根据QoS配置文件的PQI索引的分组类型提供参数列表。终端可以获取针对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PQI索引的SLRB配置。
作为根据分组类型(例如,非IP分组、IP分组等)的SLRB配置的另一实施例,分组类型信息可以被定义为LAYER-2ID之一。即,可以区分与分组类型对应的LAYER-2ID的范围。例如,针对非IP分组类型,可以配置从1至1000的LAYER-2ID范围,并且针对IP分组类型,可以配置从1001至2000的LAYER-2ID范围。这里,作为示例描述的LAYER-2ID范围仅是一个实施例,并且该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无须说,可以根据系统操作选择与各分组类型对应的LAYER-2ID。可以针对基站和终端配置映射到LAYER-2ID的分组类型信息。在RRC_CONNECTED终端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LAYER-2ID。用于报告服务流的LAYER-2ID的信令可以包括例如SidelinkUEInformation消息和UEAssistanceInformation消息中的至少一者。基站可以从LAYER-2ID获得关于分组类型的信息。基站可以确定与LAYER-2ID对应的QoS配置文件的分组类型,并通过RRC专用消息向终端提供根据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例如,当确定分组类型是非IP分组时,SLRB配置可以包括不应用报头压缩。例如,如果确定分组类型是IP分组,则SLRB配置可以包括不应用或应用报头压缩。在RRC_IDLE终端或RRC_INACTIVE终端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系统信息(SI)消息向终端提供针对与LAYER-2ID对应的QoS配置文件的SLRB配置。SLRB配置可以根据QoS配置文件的分组类型提供参数列表。终端可以通过系统信息(SI)消息获取针对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LAYER-2ID的SLRB配置。在OUT-OF-COVERAGE终端的情况下,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可以根据LAYER-2ID的分组类型提供参数列表。终端可以获取针对与分组类型对应的服务流的LAYER-2ID的SLRB配置。
作为根据分组类型(例如,非IP分组、IP分组等)的SLRB配置的另一实施例,应该根据分组类型配置的SLRB配置参数可以被定义为由终端自身配置。在不需要根据分组类型配置的SLRB配置参数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应用基站的SLRB配置信令或基于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在需要根据分组类型配置的SLRB配置参数的情况下,终端自身可以在不应用基站的SLRB配置信令或基于预先配置的SLRB配置的情况下配置该参数。即,将根据分组类型配置的参数可以不通过RRC专用信令、系统信息信令或基站的预先配置向终端提供。当执行针对副链路流配置SLRB配置的过程时,终端可以针对SLRB配置由基站或通过预先配置提供的SLRB配置,并且终端自身可以配置将应用于与SLRB对应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参数。例如,由基站或通过预先配置提供的SLRB配置可以包括PDCP配置(例如,PDCP-config),并且PDCP配置(例如,PDCP-config)可以不包括报头压缩参数。终端可以配置由基站或通过预先配置提供的PDCP配置(例如,PDCP-config),并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来配置报头压缩。当分组类型是非IP分组时,终端可以不配置报头压缩参数(这里,如果未配置报头压缩参数,则终端可以将报头压缩参数配置为“未使用”或“NULL(无效)”)。当分组类型是IP分组时,终端可以将报头压缩参数配置为“未使用/NULL”(不应用报头压缩)或者配置将应用的报头压缩配置文件(例如,ROHC配置文件和最大上下文标识(CID)(maxCID))。
作为实施例,在副链路单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副链路SLRB配置信令(例如,副链路接入层层配置消息)将由终端自身配置的根据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传送到对方终端。这里,由终端自身配置的根据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可以包括报头压缩参数。
3.接收终端的分组过滤方案
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或它们的组合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可以被包括在发送终端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例如,物理副链路控制信道(PSCCH))或副链路数据信道(例如,物理副链路共享信道(PSSCH))发送的信令中。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或副链路数据信道发送的副链路控制信息(SCI)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MAC PDU的报头可以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接收终端可以利用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或副链路数据信道发送的SCI来确定分组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信息。接收终端可以利用通过副链路数据信道发送的MAC PDU的报头确定分组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信息。接收终端可以基于副链路控制信道或副链路数据信道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来确定分组是否对应于接收终端。另外,接收终端可以将确定对应于接收终端的分组(即,解码后的MAC PDU)发送到较高层。例如,在确定分组是否对应于接收终端之后,HARQ实体可以将确定对应于接收终端的分组传送到作为下一个实体的解装配和解复用实体。此后,解装配和解复用实体可以将分组传送到较高层。另外,接收终端可以丢弃确定与接收终端不对应的分组,而不将该分组传送到较高层。另外,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系统被配置为使得接收终端可以通过可以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或副链路数据信道的SCI发送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来确定对应分组的目的地是接收终端自身,则通过副链路数据信道发送的MAC PDU的报头可以不包括分组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另外,根据一些实施例,系统被配置为使得接收终端可以通过组合可以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或副链路数据信道的SCI发送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与副链路数据信道的MACPDU报头中包括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来确定对应分组的目的地是接收终端自身。通过提供其中接收终端可以执行确定对应分组的目的地是较低层中的接收终端自身的操作的方案,以上各种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与接收终端不必将其目的地并非接收终端自身的分组传送到较高层并确定是否在较高层中执行分组丢弃的方案相比,高效地使用了接收终端的缓冲区和处理能力并减少了分组处理的延迟。
下文中,将参考图13来描述能够确定分组类型标识符的各种方案。分组类型标识符处理方案使得接收终端能够快速确定分组类型并快速执行分组处理。分组类型标识符可以包括IP分组、非IP分组和PC5-S分组中的至少一者。
图13a至图1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分组过滤的示例。
在图13a中,描述了在PDCP层中执行分组过滤的实施例。参照图13a,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与副链路流或副链路分组对应的分组类型标识符。分组类型标识符可以包括IP分组、非IP分组和PC5-S中的至少一者。当分组类型标识符是PC5-S时,可以省略副链路流,并且可以将每个分组作为副链路分组来管理。V2X层可以将分组和分组类型标识符的信息传送到PDCP层。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与分组对应的分组类型标识符配置为服务数据单元(SDU)类型,并将分组类型标识符发送到较低层(例如,RLC层、MAC层、PHY层)。当从较低层接收到分组时,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为SDU类型的分组类型标识符。PDCP层可以将分组和分组类型标识符信息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标识符信息来确定分组类型,并可以将分组发送到对应的分组处理器。例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分别将与IP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IP分组处理器,将与非IP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非IP分组处理器,并将与PC5-S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PC5-S处理器。
在图13a的示例中的副链路单播的情况下,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PC5单播链路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标识符。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和分组类型信息传送到PDCP层,并且PDCP层可以将分组类型信息标识符配置为SDU类型。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为从较低层接收的分组的SDU类型的分组类型信息,并可以将分组和分组类型标识符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标识符信息将副链路流和副链路单播链路的对应分组发送到对应的分组处理器。
在图13a的示例中的副链路组播的情况下,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标识符。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和分组类型信息传送到PDCP层。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分组类型信息标识符配置为SDU类型。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为从较低层接收的分组的SDU类型的分组类型信息,并可以将分组和分组类型标识符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标识符信息,将根据组播的分组发送到与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处理器。
在图13a的示例中,可以以与副链路组播的情况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处理根据副链路广播的分组。
在图13b中,描述了在SDAP层中执行分组过滤的实施例。参照图13b,支持副链路通信的终端可以单独地管理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流标识符,以便在发生分组接收时基于副链路流标识符来确定分组类型。即,副链路流标识符可以与特定的分组类型关联。分组类型可以包括IP、非IP和PC5-S中的至少一者。
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与副链路流或副链路分组对应的分组类型标识符。分组类型标识符可以包括IP分组、非IP分组和PC5-S中的至少一者。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流标识符映射信息(例如,[表1]中的信息)从与分组类型对应的副链路流标识符池中选择一个副链路流标识符,并可以针对与分组类型对应的副链路流配置流标识符。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和所选择的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SDAP层。SDAP层可以在SDAP报头中配置流标识符。SDAP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较低层(例如,PDCP层、RLC层、MAC层或PHY层)。
当从较低层接收到分组时,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将SDAP报头的流标识符信息与分组一起发送到V2X层。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流标识符映射信息(例如,[表1]中的信息)来确定与流标识符对应的分组类型信息,并可以将分组传送到对应的分组处理器。例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分别将与IP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IP分组处理器,将与非IP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非IP分组处理器,并将与PC5-S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PC5-S处理器。
[表1]示出了以上在图13b中描述的分组类型-流标识符映射信息(即,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流标识符池)的操作示例。例如,副链路流的数目可以根据SDAP报头的流ID字段的大小来配置。
[表1]
分组类型 副链路流标识符
IP 1..N
非IP N+1..M
PC5-S M+1
保留 L..L+X
在图13b的示例中的副链路单播的情况下,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PC5单播链路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标识符。V2X层可以从与如[表1]中所示的分组类型信息对应的流标识符池中选择流标识符,并可以将分组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SDAP层。SDAP层可以在SDAP报头中配置流标识符,并可以将分组传送到较低层。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在从较低层接收的分组的SDAP报头中的流标识符信息,并可以将分组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表1]来确定与流标识符信息对应的分组类型信息,并可以将副链路流和副链路单播链路的对应分组传送到对应的分组处理器。
在图13b的示例中的副链路组播的情况下,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标识符。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从与如[表1]中所示的分组类型信息对应的流标识符池中选择流标识符,并可以将分组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SDAP层。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在SDAP报头中配置流标识符信息,并将分组传送到较低层。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在从较低层接收的分组的SDAP报头中的流标识符信息,并可以将分组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表1]来确定与流标识符信息对应的分组类型信息,并可以将副链路流的分组传送到对应的分组处理器。
在图13b的示例中,可以以与副链路组播的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处理根据副链路广播的分组。
在图13c中,描述了在SDAP层和PDCP层中执行分组过滤的实施例。参照图13c,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与副链路流或副链路分组对应的分组类型标识符。分组类型标识符可以包括IP分组、非IP分组和PC5-S中的至少一者。当分组类型标识符是PC5-S时,可以省略副链路流,并且可以将每个分组作为副链路分组来管理。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针对副链路流配置标识符。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分组类型标识符和副链路流标识符信息发送到AS层。接入层(AS)层可以表示例如SDAP层、PDCP层和MAC层中的至少一者。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在分组的SDAP报头中配置副链路流标识符,并将分组发送到PDCP层。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与分组对应的分组类型标识符配置为SDU类型,并将分组类型标识符发送到较低层。当从较低层接收到分组时,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为SDU类型的分组类型标识符。PDCP层可以将分组类型标识符信息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SDAP层。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在分组的SDAP报头中的流标识符,并可以将分组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标识符和流标识符信息来确定分组类型和流信息,并可以将分组发送到对应的分组处理器。例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分别将与IP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IP分组处理器,将与非IP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非IP分组处理器,并将与PC5-S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传送到PC5-S处理器。
在图13c的示例中的副链路单播的情况下,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PC5单播链路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标识符,并可以配置副链路流的标识符。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分组类型标识符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AS层。AS层可以表示例如SDAP层、PDCP层和MAC层中的至少一者。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在SDAP报头中配置流标识符,并将分组传送到PDCP层。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分组类型信息标识符配置为SDU类型,并将分组发送到较低层。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为从较低层接收的分组的SDU类型的分组类型信息,并可以将分组类型标识符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SDAP层。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在分组的SDAP报头中的流标识符信息,并可以将分组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标识符和流标识符信息将副链路流和副链路单播链路的对应分组传送到对应的分组处理器。
在图13c的示例中的副链路组播的情况下,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标识符并配置流标识符。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分组类型信息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AS层。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在分组的SDAP报头中配置流标识符,并可以将分组传送到PDCP层。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分组类型信息标识符配置为SDU类型。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为从较低层接收的分组的SDU类型的分组类型信息,并可以将分组类型标识符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SDAP层。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被配置在分组的SDAP报头中的流标识符信息,并可以将分组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标识符信息,将根据组播的分组传送到与分组类型对应的分组处理器。
在图13c的示例中,可以以与副链路组播的情况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处理根据副链路广播的分组。
在图13d中,描述了根据副链路流与SLRB之间的映射来执行分组过滤的实施例。参照图13d,在副链路单播的情况下,两个终端可以交换关于它们之间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信息和SLRB配置信息。另外,两个终端都可以通过所配置的副链路流的SLRB执行分组发送或接收。例如,如图12中所示,可以执行在执行基于副链路单播的分组发送或接收的两个终端之间交换SLRB配置信息和分组类型信息的过程。
当出现将通过所配置的单播流发送的分组时,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和分组的流标识符发送到SDAP层。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映射到分组的流标识符的SLRB,并可以将分组传送到较低层(例如,PDCP层、RLC层、MAC层或PHY层)。发送终端的较低层可以通过SLRB传送分组。接收终端可以接收用于SLRB的分组,并且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映射到接收用于其的分组的SLRB的流标识符。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将分组和流标识符信息传送到V2X层。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的流标识符信息来确定分组类型信息。由于在两个终端(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之间交换与副链路流对应的分组类型信息以及与SLRB和SLRB对应的分组类型信息,因此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流标识符信息来确定分组类型。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副链路流和副链路单播链路的对应分组传送到对应的分组处理器。
图13d的实施例可能难以应用于在目标终端之间交换副链路流标识符、SLRB信息和对应分组类型信息方面有限制性的副链路组播或副链路广播。
在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的副链路单播的情况下,配置在两个终端之间的副链路流和该副链路流被映射到的PC5单播链路标识符可以被映射到分组类型信息。例如,单播链路标识符1可以被映射到与IP分组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副链路流,并且单播链路标识符2可以被映射到与非IP分组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副链路流。可以配置与IP分组类型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副链路单播链路。可以配置与非IP分组类型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副链路单播链路。当在两个终端之间执行针对单播使用的SLRB配置过程以执行基于副链路单播的分组发送或接收时,可以交换关于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信息或关于副链路单播链路和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信息。当出现将由发送终端发送的分组时,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分组类型将用于分组发送的流映射到对应分组类型的单播链路。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出现针对其的分组接收的流被映射到的单播流的分组类型信息来确定分组的分组类型。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对应分组处理器。除了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中的每一者的V2X层的操作之外,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中的每一者的SDAP层和PDCP层的操作可以如下地执行。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将对应的SLRB映射到分组的流标识符,并且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从接收到用于其的分组的SLRB获得流标识符。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在SDAP报头中配置流标识,并且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获得在SDAP报头中配置的流标识符。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从较高层接收到的分组类型信息配置为SDU类型,并且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配置为SDU类型的分组类型信息传送到较高层。
接下来,将描述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根据各传播类型进行的操作。
发送终端的V2X层可以确定与副链路分组或与副链路流对应的分组的传播类型。传播类型可以包括单播、组播和广播中的至少一者。V2X层可以将对应于分组的副链路流标识符、分组和分组类型信息、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中的至少一者传送到AS层。AS层可以包括例如SDAP层、PDCP层和MAC层中的至少一者。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将对应的SLRB映射到分组的流标识符。当SDAP报头可在SDAP层中配置时,流标识符可在SDAP报头中配置。发送终端的SDAP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PDCP层。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确定分组的分组类型信息。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确定分组的分组类型,并基于分组类型来配置SDU类型。即,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分组类型信息标识符配置为SDU类型。发送终端的PDCP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较低层(例如,RLC层、MAC层或PHY层)。如果在MAC报头中允许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的配置,则PDCP层的较低层中的MAC层可以在MAC报头中配置分组的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如果在MAC报头中允许传播类型的配置,则发送终端的MAC层可以将传播类型信息包括在MAC报头中。当确定对应于分组的传播类型不能基于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进行区分时,可以使用传播类型信息。当基于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SCI确定对应于分组的目的地不可区分时,可以使用MAC报头的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如果允许在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可发送的SCI中配置传播类型信息,则发送终端可以将传播类型信息包括在SCI中。发送终端可以将包括传播类型信息的SCI发送到接收终端。如果允许在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可发送的SCI中配置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则发送终端可以将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包括在SCI中。发送终端可以将包括目的地标识符信息和源标识符信息的SCI发送到接收终端。
接收终端可以通过副链路控制信道接收SCI,并确定其中是否包括传播类型信息。如果传播类型信息被包括在SCI中,则接收终端可以确定对应分组的传播类型。接收终端可以确定目的地标识符信息和源标识符信息是否被包括在SCI中。如果SCI包括目的地标识符信息和源标识符信息,则接收终端可以确定对应分组的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根据实施例,接收终端可以通过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来区分传播类型。基于SCI的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信息,接收终端可以确定对应分组是否与接收终端自身相关。如果确定分组与接收终端自身不相关,则接收终端可以丢弃分组。如果确定分组与接收终端自身相关,则接收终端可以将分组发送到较高层。如果允许在MAC PDU报头中配置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则接收终端的MAC层可以确定MAC报头的目的地标识符和源标识符。如果允许在MAC PDU报头中配置传播类型,则接收终端的MAC层可以确定MAC报头的传播类型信息。接收终端的MAC层可以通过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和传播类型中的至少一者来确定对应分组是否与接收终端自身相关。如果确定分组与接收终端自身相关,则接收终端可以将分组发送到较高层。如果确定分组与接收终端自身不相关,则接收终端可以丢弃分组。如果配置了SDU类型,则接收终端的PDCP层可以从SDU类型信息确定分组类型标识符。分组类型信息可以被发送到较高层。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来自分组被传送到的SLRB的流信息。如果配置了SDAP报头,则接收终端的SDAP层可以确定来自SDAP报头的流标识符信息。流信息可以被传送到较高层(例如,V2X层)。
与接收终端的较高层对应的V2X层可以基于流标识符和分组类型标识符来确定对应分组具有的传播类型。根据实施例,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流标识符和分组类型标识符来确定PC5单播链路,并可以确定对应分组是单播分组。PC5单播链路可以被映射到流标识符和分组类型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对应分组类型处理器。根据实施例,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流标识符和分组类型标识符来确定对应分组是副链路组播分组。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对应分组类型处理器。另外,根据实施例,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基于流标识符和分组类型标识符来确定对应分组是副链路广播分组。接收终端的V2X层可以将分组传送到对应分组类型处理器。
4.用于非周期性业务的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方案
在模式1资源分配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关于副链路流或副链路分组的信息,以便从基站接收副链路资源分配。关于副链路流或副链路分组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周期性出现的副链路业务的业务模式的信息。副链路业务模式信息可以包括分组大小、发送时段和发送偏移当中的至少一条信息。代替从终端接收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并针对周期性出现的副链路业务基于业务模式针对资源分配请求分配副链路资源的动态资源分配方法,即使没有来自终端的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基站也可以通过使用半持久资源分配方法来执行对终端的副链路资源分配。这里,半持久资源分配方法可以对应于半持久调度(SPS)、所配置的授权类型1和所配置的授权类型2中的至少一者。
从适于高级自主驾驶服务的V2X应用生成的业务往往会需要更少的等待时间和更高的可靠性。当需要等待时间少且可靠性高的V2X应用的业务不是周期性出现的时,可以使用终端发送副链路资源分配请求并且基站动态地分配与其相关的资源的方法,以便发送在V2X应用中产生的业务。然而,动态副链路资源分配方法极不可能适于需要等待时间少且可靠性高的V2X应用的业务发送。因此,允许终端为了周期性出现但需要等待时间少且可靠性高的业务的使用而使用针对周期性出现的业务分配的半持久副链路资源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支持用于非周期性业务使用的半持久资源分配的第一方案如下。
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与非周期性业务对应的副链路流的QoS配置文件信息。供终端用于报告与非周期性业务和与其相关的QoS配置文件信息对应的副链路流的RRC信令可以包括副链路UE信息消息、UE辅助信息消息和新RRC专用消息中的至少一者。副链路流的QoS配置文件可以对应于与需要等待时间少且可靠性高的非周期性业务(5QI)和PQI对应的QoS要求中的至少一者。如果确定非周期性业务需要可靠性高且等待时间少,则基于从终端接收到的副链路流的QoS配置文件,基站可以确定将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应用于副链路流。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关于副链路流的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包括副链路流标识符、SLRB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和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中的至少一者。终端可以针对副链路流确定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用于支持用于非周期性业务使用的半持久资源分配的第二方案如下。
终端可以报告基站处理针对副链路业务发送使用的半持久资源分配需要的副链路业务信息。终端向基站报告的信息可以包括副链路流信息、可以周期性发送的副链路业务模式信息、可以非周期性发送的副链路业务模式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终端向基站报告的信息可以如[表2]中所示地配置。当从终端接收到[表2]中的信息时,基站可以确定副链路流是具有可以周期性发送的副链路业务模式还是具有可以非周期性发送的副链路业务模式。另外,基站可以基于业务模式信息来确定是否以半持久方式针对副链路流配置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当基站确定以半持久方式针对副链路流执行副链路资源分配时,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信息可以包括副链路流标识符、SLRB标识符、逻辑信道标识符和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中的至少一者。由基站提供给终端的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信息可以针对可周期性发送的副链路业务和可非周期性发送的副链路业务中的每一者单独配置或者被配置为彼此共享。在后一种情况下,即,当资源分配信息在周期性副链路业务和非周期性副链路业务之间共享时,资源分配信息可以包括将使用相同的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的副链路流标识符信息、SLRB标识符和逻辑信道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终端可以确定针对副链路流的半持久型副链路资源分配。
[表2]
Figure BDA0003592185590000531
根据实施例,一种基站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基于AMBR信息来分配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资源,并将关于所分配资源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信号,并将SLRB配置发送到终端,其中,信号包括用于副链路通信的流;映射到该流的PC5单播链路;以及关于PC5单播链路的AMBR信息。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信号,其中,所述信号包括:用于副链路通信的流;映射到该流的PC5单播链路;以及关于PC5单播链路的AMBR信息。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第一信号,将SLRB配置发送到终端,并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包括针对各PC5单播链路的AMBR信息,并且第二信号包括PC5单播链路的标识符。
根据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核心网络实体接收终端的QoS信息,其中,该终端的QoS信息包括:用于副链路通信的流;映射到该流的PC5单播链路;以及关于PC5单播链路的AMBR信息。
根据实施例,一种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将AMBR信息提供给基站;从基站接收关于已经基于AMBR信息分配的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信息,并基于该资源将副链路通信之后的数据发送到另一终端。
根据实施例,一种基站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信号,从该信号获取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信息,基于分组类型信息来生成关于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并将SLRB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其中,该分组类型是IP分组、非IP分组、PC5-S信令和PC5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实施例,一种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生成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并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其中,识别SLRB配置包括:当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CONNECTED时,从基站接收关于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的信息,当终端处于RRC INACTIVE或RRC IDLE时,接收包括针对各分组的SRLB配置的配置信息并从配置信息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并且当终端处于覆盖范围外时,从包括针对各分组的SRLB配置的预先配置信息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
根据实施例,一种第一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生成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以及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相关信息,其中,分组类型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来识别的:第一终端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的副链路流的标识符;映射到第一终端的副链路流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信息;或第一终端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类型。
根据实施例,副链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副链路流的标识符、SLRB信息和分组类型的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实施例,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基于AMBR信息来分配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资源,并将关于所分配资源的信息发送到终端。
根据实施例,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信号,并将SLRB配置发送到终端,其中,信号包括用于副链路通信的流;映射到该流的PC5单播链路;以及关于PC5单播链路的AMBR信息。
根据实施例,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信号,其中,所述信号包括:用于副链路通信的流;映射到该流的PC5单播链路;以及关于PC5单播链路的AMBR信息。
根据实施例,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第一信号,将SLRB配置发送到终端,并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包括针对各PC5单播链路的AMBR信息,并且第二信号包括PC5单播链路的标识符。
根据实施例,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从核心网络实体接收终端的QoS信息,其中,该终端的QoS信息包括:用于副链路通信的流;映射到该流的PC5单播链路;以及关于PC5单播链路的AMBR信息。
根据实施例,该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关于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PC5单播链路的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信息,将AMBR信息提供给基站;从基站接收关于已经基于AMBR信息分配的用于副链路通信的资源的信息,并基于该资源将副链路通信之后的数据发送到另一终端。
根据实施例,一种基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的信号,从该信号获取关于终端的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信息,基于分组类型信息来生成关于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的SLRB配置信息,并将SLRB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其中,该分组类型是IP分组、非IP分组、PC5-S信令和PC5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实施例,一种基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终端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确定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并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配置,其中,为了识别SLRB配置,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终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CONNECTED时,从基站接收关于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的信息,当终端处于RRCINACTIVE或RRC IDLE时,接收包括针对各分组的SRLB配置的配置信息并从配置信息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并且当终端处于覆盖范围外时,从包括针对各分组的SRLB配置的预先配置信息识别与分组类型对应的SLRB配置。
根据实施例,一种第一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联接到该至少一个收发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副链路通信的副链路流;以及向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副链路流的分组类型的副链路相关信息,其中,分组类型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来识别的:第一终端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的副链路流的标识符;映射到第一终端的副链路流的副链路无线承载(SLRB)信息;或第一终端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类型。
根据实施例,副链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副链路流的标识符、SLRB信息和分组类型的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
本公开的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当方法由软件实现时,可以提供用于存储一个或更多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程序可以被配置成由电子装置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该至少一个程序可以包括致使电子装置执行根据所附权利要去书限定的和/或本文中公开的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的指令。
程序(软件模块或软件)可以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闪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装置、光盘-ROM(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类型的光存储装置或磁带盒。或者,它们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任何组合可以形成其中存储有程序的存储器。另外,多个这样的存储器可以被包括在电子装置中。
另外,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可附连的存储装置中,该可附连的存储装置可以通过诸如互联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广LAN(WLAN)和存储区域网络(SAN)或它们的组合访问电子装置。这种存储装置可以经由外部端口访问电子装置。另外,通信网络上的单独存储装置可以访问便携式电子装置。
在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中,根据所提出的具体实施例,用单数或复数表现本公开中公开的元件。然而,为了便于描述,针对所呈现的情形,适当地选择单数形式或复数形式,并且本公开不受用单数或复数表现的元件限制。因此,用复数表示的元件也可以包括单个元件,或者用单数表示的元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元件。
尽管已经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实施例,而是应该由随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由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的用于副链路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副链路信号;
获得所述副链路信号的副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
获得所述副链路信号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分组数据单元PDU,
其中,所述SCI包括传播类型指示符、第一源标识符信息和第一目的地标识符信息,并且所述传播类型指示符指示了广播、组播和单播中的一者,并且
其中,所述MAC PDU的报头包括第二源标识符信息和第二目的地标识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类型指示符、所述第一源标识符信息、所述第一目的地标识符信息、所述第二源标识符信息、或所述第二目的地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识别所述副链路信号是否有效,并且
当所述副链路信号有效时,向下一实体发送所述副链路信号的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传播类型指示符、所述第一源标识符信息、所述第一目的地标识符信息、所述第二源标识符信息和所述第二目的地标识符信息,识别所述副链路信号是否有效,并且
当所述副链路信号有效时,将所述副链路信号的分组发送到下一个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得所述副链路信号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分组类型标识符,以及
基于所述分组类型标识符,向相应的较高层发送所述副链路信号的分组,其中,所述分组类型标识符指示了互联网协议IP分组或非IP分组。
5.一种由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的用于副链路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副链路信号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分组数据单元PDU;
基于所述MAC PUD来生成副链路信号,所述副链路信号包括针对所述副链路信号的副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
发送所述副链路信号,
其中,所述SCI包括传播类型指示符、第一源标识符信息和第一目的地标识符信息,所述传播类型指示符指示了广播、组播和单播中的一者,并且
其中,所述MAC PDU的报头包括第二源标识符信息和第二目的地标识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播类型指示符、所述第一源标识符信息、所述第一目的地标识符信息、所述第二源标识符信息、或所述第二目的地标识符信息中的至少一者指示了所述副链路信号是否有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播类型指示符、所述第一源标识符信息、所述第一目的地标识符信息、所述第二源标识符信息和所述第二目的地标识符信息指示了所述副链路信号是否有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配置所述副链路信号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分组类型标识符,
其中,所述分组类型标识符指示了互联网协议IP分组或非IP分组。
9.一种由基站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的用于副链路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终端接收资源请求信号;
从自核心网络实体获得的服务质量QoS信息,识别与所述终端的单播链路对应的PC5LINK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以及
向所述终端发送基于所述PC5-LINK AMBR分配的资源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资源请求信号包括关于目的地标识符的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目的地标识符与所述单播链路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资源请求信号对应于副链路缓冲区状态报告SL-BSR,并且
其中,所述SL-BSR包括目的地标识符、逻辑信道组标识符、以及与缓冲区状态相关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QoS信息包括针对各单播链路的PC5 LINK-AMBR。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资源请求信号与所述终端的副链路流关联,并且
其中,所述副链路流标识符与所述单播链路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管理副链路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副链路相关信息包括目的地标识符、源标识符、副链路流标识符、PC5 LINK-AMBR、SLRB标识符、以及逻辑信道组标识符中的至少一者。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副链路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收发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80071643.9A 2019-08-13 2020-08-13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145570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99130 2019-08-13
KR20190099130 2019-08-13
KR10-2020-0034640 2020-03-20
KR1020200034640A KR20210019931A (ko) 2019-08-13 2020-03-20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CT/KR2020/010804 WO2021029717A1 (ko) 2019-08-13 2020-08-13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7093A true CN114557093A (zh) 2022-05-27

Family

ID=74571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1643.9A Pending CN114557093A (zh) 2019-08-13 2020-08-13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03821A1 (zh)
EP (1) EP4002914A4 (zh)
CN (1) CN114557093A (zh)
WO (1) WO20210297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4473A (zh) * 2021-05-10 2022-11-11 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设备间资源协调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US20230239883A1 (en) * 2022-01-27 2023-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granting resources for network coding proced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73634A1 (en) * 2016-07-18 2018-0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US10827380B2 (en) * 2018-01-30 2020-1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URLLC in advanced V2X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02914A1 (en) 2022-05-25
EP4002914A4 (en) 2022-11-30
US20220303821A1 (en) 2022-09-22
WO2021029717A1 (ko)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28712A (zh) 用于配置无线通信系统中直接通信的发送优先级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039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discovery on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8417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iding packet communication range in termi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41016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6177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直接通信配置无线电链路控制层参数的设备和方法
EP40963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acket duplicate transmission by using side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9812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보조 캐리어를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436551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侧链路进行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EP400291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11441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delink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587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rq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22149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status report for low latency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32526A (zh) 在装置到装置通信系统中支持harq反馈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KR20210039918A (ko) 단말 간 무선 직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의 비순차적 전송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580423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终端在非连续接收模式下旁路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KR2021009102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능력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6184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를 위한 exceptional 전송 자원 풀을 처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363256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辅助直接通信的侧链路资源配置和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EP41064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rminal to process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3863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out-of-order delivery for pdcp layer in wireless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1993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22030040A1 (ja) 端末およびサイドリンク通信制御方法
KR10267025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용 무선 액세스 기술을 선택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2022013373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릴레이 탐색 메시지의 전송 자원 할당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555305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旁路mac重置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