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619A -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619A
CN114554619A CN202011330166.1A CN202011330166A CN114554619A CN 114554619 A CN114554619 A CN 114554619A CN 202011330166 A CN202011330166 A CN 202011330166A CN 114554619 A CN114554619 A CN 114554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r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poi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01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teo Connect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teo Connect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eo Connect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teo Connect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01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6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对等设备信息;接收连接请求,根据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通过辅助通信通道获取请求端标识信息,根据请求端标识信息从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与目标对等设备建立点对点连接。本发明可以简化用户操作步骤,使用户的设备靠近目标对等设备后自动识别该目标对等设备并与之建立点对点连接。

Description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点对点连接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点对点连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Wi-Fi Direct,也叫WiFi P2P(Peer-to-Peer,点对点连接或对等连接)是Wi-Fi技术中一种端对端的场景技术,它支持在没有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的情况下,两个Wi-Fi设备直连并通信。通过该技术,两个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和车机系统)之间可以直接借助Wi-Fi,而无需硬件形式的有线连接(如USB)就可实现将手机中的视频或者手机屏幕显示的内容投递到车机上等数据传输功能。现有的两个电子设备进行点对点连接时,需要用户从生成的对等设备列表中手动选择待连接的设备,最终实现用户所用电子设备与待连接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上述连接过程中,需要用户打开所用电子设备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然后手动扫描P2P设备,进而从对等设备列表中手动选择待连接的设备,由此,过程比较繁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自动识别点对点连接时的目标设备等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可以自动识别点对点连接时的目标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辅助通信信道获取的请求端标识信息从对等设备信息中自动识别并选取目标对等设备进行点对点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通过蓝牙通信辅助两个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过程,以使两个设备之间自动进行点对点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可以基于自动识别并连接的目标对等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优势在于,通过向用户提供多种交互方式,人性化地向用户推送自动连接的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进行自动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对等设备信息;接收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通过所述辅助通信通道获取请求端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从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与所述目标对等设备建立点对点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等设备信息;辅助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通过所述辅助通信通道获取请求端标识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从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点对点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目标对等设备建立点对点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流程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辅助通信建立流程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目标对等设备选取流程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点对点连接及数据传输流程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点对点连接的交互原理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原理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6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
61 信息获取模块
62 辅助通信模块
63 判断模块
64 点对点连接模块
7 电子设备
71 处理器
72 存储器
S11~S14 步骤
S121~S122 步骤
S131~S133 步骤
S41~S48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简化用户操作步骤,使用户的设备靠近目标对等设备后自动识别该目标对等设备并与之建立点对点连接。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7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施例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1,获取对等设备信息。
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对等设备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对等设备的信息,例如对等设备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或物理地址)地址信息。根据提供的至少一个对等设备的信息,从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以建立点对点连接。当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包括目标对等设备的信息时,可以成功选取目标对等设备并建立点对点连接,当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不包括目标对等设备的信息时,则无法选取到目标对等设备。
其中,P2P(Peer-to-Peer,点对点连接或对等连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P2P打破了传统的Client/Server(C/S)模式,在P2P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用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由此连接的双方称为对等设备。
S12,接收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通过所述辅助通信通道获取请求端标识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为所述请求端的物理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物理地址仅作为本发明中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其他的如设备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证识别号)、设备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地址等对设备具有标识属性的信息作为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请参阅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辅助通信建立流程图。如图2所示,S12包括以下步骤:
S121,获取所述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识别码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码信息为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用于标识所述请求端。
S122,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识别码信息与所述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通信通道为蓝牙通信通道。
具体地,通过请求端与接收请求的设备之间预先商定的UUID,按照蓝牙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协议接收SDP连接请求。
S13,根据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从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
请参阅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目标对等设备选取流程图。如图3所示,S13包括以下步骤:
S131,根据所述对等设备信息获取每个对等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
具体地,根据所述对等设备信息获取三个对等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对等设备1的标识信息A,对等设备2的标识信息B和对等设备3的标识信息C。
S132,将与请求端标识信息匹配的设备标识信息标定为目标对等设备标识信息。
具体地,请求端标识信息为标识信息C,则匹配的设备标识信息为对等设备3的标识信息C,由此,将标识信息C标定为目标对等设备标识信息。
S133,将所述目标对等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对等设备选取为所述目标对等设备。
具体地,当目标对等设备标识信息为标识信息C时,将对等设备3选取为所述目标对等设备。
S14,与所述目标对等设备建立点对点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与所述请求端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套接字通道,通过所述套接字通道与所述请求端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可以是屏幕信息共享,也可以是基于socket连接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在两设备之间传输用户需要传输的文件。例如,用户的手机与车机成功建立点对点连接之后,可以实现手机与车机之间的屏幕共享。又例如,用户的手机与电视成功建立点对点连接之后,可以将手机上的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传输至电视上进行播放。由此,可以实现手机、车机、电视及用户所用的其它可以支持wifi和蓝牙的两个计算机设备之间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
于一实施例中,与所述请求端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呈现“是否自动进行点对点连接”的提示信息,以便在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界面上显示该提示信息,基于用户的确认指令进行自动连接,由此,避免了经常无指令连接给用户带来的困扰,例如,用户随身携带手机与所用的车机之间,当用户进入车辆后自动实现了手机与车机的点对点连接,并将手机屏幕投屏至车机显示屏上,此时,弹出提示信息,用户可以点击“否”拒绝自动连接。
进一步地,预设一时间段,例如为1小时,当超过该时间段后,再次呈现“是否自动进行点对点连接”的提示信息。或者于用户所用的电子设备界面上设置一触控区,该触控区用于用户点击后,接收用户的自动连接指令,进而执行点对点的自动连接过程。
请参阅图4和图5,分别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点对点连接及数据传输流程图和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点对点连接的交互原理图。如图5所示,呈现了手机端与车机端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过程的交互原理,其中,手机端执行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后,与车机端之间成功进行点对点连接,进而进行数据传输。如图4所示,两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点对点连接与数据传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1,启动对等连接服务,进行信道初始化并注册监听对等连接的广播。
具体地,手机端开启蓝牙并与车机蓝牙配对和连接,同时手机端APP启动。启动WiFI_P2P_SERVICE,初始化WifiP2pManager和channel,并注册监听P2P状态的广播。
S42,启动对等设备扫描,以发现广播状态发生变化的对等设备。
具体地,通过WifiP2pManager中的discoverPeers启动对等设备发现,即对等设备扫描。
S43,根据所述对等设备生成所述对等设备信息。
具体地,根据发现的至少一个对等设备生成对等设备信息,于本实施例中,对等设备信息具体为对等设备列表,列表中包括每个对等设备的信息,例如包括对等设备名称、MAC地址或现有技术中对等设备扫描后应该获取到的其他的对等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当收到发现对等设备的广播WIFI_P2P_PEERS_CHANGED_ACTION后,针对已发现的对等设备,通过WifiP2pManager中的requestPeers发出请求,以请求获取对等设备列表,对等设备列表中包括已发现的广播状态发生变化的对等设备。
S44,获取对等设备信息。
具体地,在requestPeers发出请求后,得到与requestPeers相对应的对等设备信息,对等设备信息于本实施例中是指对等设备列表WIFI_P2PdeviceList。
S45,接收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通过所述辅助通信通道获取请求端标识信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点对点连接中,手机端作为连接的一方,车机端作为连接的另一方,且车机端为请求端。在点对点连接成功之前,车机端执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辅助通信信道的建立:车机端开启蓝牙并与手机配对和连接,监听已连接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根据RSSI强度计算距离,当手机靠近车机时,可以判断出手机与车机的距离小于预设的最小连接距离,由此,车机端使用商定的UUID创建蓝牙SDP协议的Socket客户端,并向手机发起连接请求,进而,手机接收到SDP连接请求,与车机建立SDP连接;另一方面是点对点连接的准备工作:车机端相应的也要启动WiFI_P2P_SERVICE,初始化WifiP2pManager和channel,并注册监听P2P状态的广播,然后创建对等群组createGruop,以等待手机端的连接。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车机端可以不执行与手机的配对连接,由此,不是监听已连接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而是监听所有可检测到的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而判断距离与预设的最小连接距离的关系。
S46,根据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从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
具体地,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为车机的Wifi MAC地址,基于SDP蓝牙通信信道,车机端将车机的Wifi MAC地址发送至手机端,手机端收到车机的Wifi MAC地址后,遍历对等设备列表,根据该Wifi MAC地址由对等设备列表WIFI_P2PdeviceList中选取该车机端作为目标对等设备。
S47,与所述目标对等设备建立点对点连接。
具体地,基于手机端发起的点对点连接请求,与车机端之间的点对点连接成功。
S48,建立套接字通道,通过所述套接字通道与所述请求端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手机端与车机端分别建立各自的socket套接字通道,开始进行手机端与车机端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步骤执行顺序,凡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做的现有技术的步骤增减、步骤替换所实现的方案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下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某一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下述系统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某一模块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下述系统的存储器中,由下述系统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下某一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下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以下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当以下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请参阅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原理图。如图6所示,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6包括:信息获取模块61、辅助通信模块62、判断模块63和点对点连接模块64。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对等设备信息。
所述辅助通信模块62用于接收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通过所述辅助通信通道获取请求端标识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通信模块6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识别码信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识别码信息与所述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
所述判断模块63用于根据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从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6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等设备信息获取每个对等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将与请求端标识信息匹配的设备标识信息标定为目标对等设备标识信息;将所述目标对等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对等设备选取为所述目标对等设备。
所述点对点连接模块64用于与所述目标对等设备建立点对点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但本发明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的实现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的结构,凡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做的现有技术的结构变形和替换,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请参阅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设备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包括:处理器71及存储器72;所述存储器7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7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7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7执行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的各个步骤。
上述的处理器7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上述的存储器72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于实际应用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包括存储器、存储控制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CPU)、外设接口、RF电路、音频电路、扬声器、麦克风、输入/输出(I/O)子系统、显示屏、其他输出或控制设备,以及外部端口等组件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但不限于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等个人电脑,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是车机端或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或其他可穿戴设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可以根据功能、负载等多种因素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实体服务器上,也可以是由分布的或集中的服务器集群构成的云服务器,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自动识别点对点连接时的目标设备。可以根据辅助通信信道获取的请求端标识信息从对等设备信息中自动识别并选取目标对等设备进行点对点连接。通过蓝牙通信辅助两个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过程,以使两个设备之间自动进行点对点连接。可以基于自动识别并连接的目标对等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通过向用户提供多种交互方式,人性化地向用户推送自动连接的提示信息,以使用户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进行自动连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对等设备信息;
接收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通过所述辅助通信通道获取请求端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从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
与所述目标对等设备建立点对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为所述请求端的物理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识别码信息;
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识别码信息与所述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所述辅助通信通道为蓝牙通信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根据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从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对等设备信息获取每个对等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
将与请求端标识信息匹配的设备标识信息标定为目标对等设备标识信息;
将所述目标对等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对等设备选取为所述目标对等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获取对等设备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对等连接服务;进行信道初始化并注册监听对等连接的广播;
启动对等设备扫描,以发现广播状态发生变化的对等设备;
根据所述对等设备生成所述对等设备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在所述与所述请求端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套接字通道,通过所述套接字通道与所述请求端进行数据传输。
8.一种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连接的建立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等设备信息;
辅助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连接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请求端建立辅助通信通道,通过所述辅助通信通道获取请求端标识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端标识信息从所述对等设备信息中选取目标对等设备;
点对点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目标对等设备建立点对点连接。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
CN202011330166.1A 2020-11-24 2020-11-24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5546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0166.1A CN114554619A (zh) 2020-11-24 2020-11-24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0166.1A CN114554619A (zh) 2020-11-24 2020-11-24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619A true CN114554619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59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0166.1A Pending CN114554619A (zh) 2020-11-24 2020-11-24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6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9584A (zh) * 2022-10-27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连接车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9584A (zh) * 2022-10-27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连接车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6709584B (zh) * 2022-10-27 2024-05-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连接车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1094B2 (ja) 無線通信をサポートする方法、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JP6293874B2 (ja) ワイヤレスドッキングアーキテクチャ
US9736767B2 (en) Identification-assisted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s
EP269655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Sharing Between Devices
US8515350B2 (en) Resolving an application service change in a system using bluetooth
JP5374172B2 (ja)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接続設定方法
US10772140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nnec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erver system
KR20150106448A (ko) 주변기기들로의 직접 접속에 의한 무선 도킹 서비스
KR102177724B1 (ko) 무선 usb 디바이스들에 대해 지속 usb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279891A1 (zh) 投屏设备的发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70237818A1 (en) Service discovery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11427527A (zh)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21289A (zh) 根据用户意图连接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CN110832947B (zh) 一种组网方法及设备
KR20200120107A (ko) 확장 현실 서비스에 대해 저지연 통신을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190138088A (ko) 다중 무선 통신 프로토콜들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KR102373548B1 (ko) 근거리 통신 연결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265871A1 (en) Multicast, client/service-attribute resolution
CN114554619A (zh) 点对点连接的建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70016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with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163635A1 (en) Method, a server and a computer program for local discovery
EP3805938B1 (en) Server node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0916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IP address exchanged via NFC
US928883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5277593A (ja) 無線端末装置、サービス検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