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3960A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53960A CN114553960A CN202210424130.2A CN202210424130A CN114553960A CN 114553960 A CN114553960 A CN 114553960A CN 202210424130 A CN202210424130 A CN 202210424130A CN 114553960 A CN114553960 A CN 1145539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data
- cache
- target data
- level cach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3—Query optimis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06F16/24552—Database cache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9—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data integrity, e.g. data losses, bit err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当数据获取请求到达网关后,网关根据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目标数据,若命中则从一级缓存中获取目标数据并返回至目标客户端,若未命中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目标数据,若存在则从二级缓存中获取目标数据并返回至目标客户端,若不存在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目标数据并返回至目标客户端。本申请通过多级缓存的方式减少了网络传输和磁盘的I/O操作,提升了客户端请求的效率、CPU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查询次数,同时能够防止缓存数据的丢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体系架构中,客户端发起的请求会直接到达服务器的数据库,数据库在查到数据之后再响应给客户端。在这种体系架构下会存在因为链路过长而造成响应时间超时以及过分占用服务器资源,从而影响系统的吞吐量和稳定性。
目前,为了提高了数据的访问速度和程序性能,通常采用缓存机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预先加载到内存中,然后在访问该数据时都在内存中完成,从而减少了对数据库的访问,解决了高并发场景中数据库容易成为性能瓶颈的问题。然而,使用缓存访问数据时存在一些缺点,如在高并发场景下会出现缓存失效,造成瞬间数据库访问量增大甚至崩溃,或者由于断电时内存中的数据会被清空,因此存放在内存中的数据存在丢失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升客户端请求的效率、资源使用率和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查询次数,同时能够防止缓存数据的丢失。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
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
若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若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若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若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可选的,所述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MongoDB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数据写入至所述一级缓存,并创建延迟队列,以便通过所述延迟队列对所述一级缓存中的缓存数据进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可选的,所述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通过预定义的缓存注解并按照切面的方式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然后在缓存完成后将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的所述目标数据写入至所述一级缓存。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通过预设的网关过滤器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之前,还包括:
通过预设的可视化规则配置页面对所述目标客户端的目标应用进行缓存规则配置,得到所述目标缓存规则,并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记录至目标数据库;
当监测到所述网关启动时,自动从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拉取所述目标缓存规则,并通过消息中间件RabbitMq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通知到规则引擎进行规则消息的分发,再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更新到所述服务器的本地缓存规则中。
可选的,所述数据缓存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先安装的SpringBoot、MySQL、MongoDB、RabbitMQ和1.8版本以上的JDK的中间件实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目标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的数据缓存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数据缓存方法。
可见,本申请先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如果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如果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本申请通过多级缓存的方式减少了网络传输和磁盘的I/O操作,从而提升了客户端请求的效率、CPU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查询次数,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缓存数据的丢失,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数据缓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
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获取与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客户端(Client)在运行具体业务时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之前,具体还包括:通过预先安装的SpringBoot、MySQL、MongoDB、RabbitMQ和1.8版本以上的JDK的中间件实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目标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本实施例中,预先安装包括SpringBoot、MySQL(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ongoDB、RabbitMQ(一款开源消息中间件)和1.8版本以上的JDK(Java Development Kit,Java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的中间件,然后通过上述中间件实现服务器和目标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如进行数据传输等。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采用的整体缓存框架既可以基于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Architecture,一种架构概念)创建,也可以是基于分布式集群创建。当采用的是基于微服务架构创建的缓存框架时,仅需要进行简单的配置即可,如为目标数据库配置所需集成的目标应用的名称,所述目标应用所需缓存的接口,以及所有的缓存规则等,然后将配置后生成的脚本文件以jar(java应用程序打包工具)的方式部署到目标客户端的目标应用上。进一步的,为了对缓存的效果进行验证,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 Runner,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之前,具体还包括:通过预设的可视化规则配置页面对所述目标客户端的目标应用进行缓存规则配置,得到目标缓存规则,并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记录至目标数据库;当监测到所述网关启动时,自动从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拉取所述目标缓存规则,并通过消息中间件RabbitMq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通知到规则引擎进行规则消息的分发,再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更新到所述服务器的本地缓存规则中。也即,本申请提供了可视化规则配置页面,用户通过所述可视化规则配置页面可以对待配置的应用进行自定义的缓存规则配置,得到相应的目标缓存规则,然后将上述目标缓存规则记录到目标数据库中,在监测到网关启动时会自动的从上述目标数据库中拉取所述目标缓存规则,再通过消息中间件RabbitMq将上述目标缓存规则通知到规则引擎,以便通过所述规则引擎进行规则消息的分发,最后将上述目标缓存规则更新到所述服务器的本地缓存规则中,使配置的所述目标缓存规则可以立即生效。
步骤S12: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之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会先经过网关层,然后网关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目标缓存规则进一步的判断位于服务器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上述目标数据,即所述一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步骤S13:若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如果位于服务器本地内存的上述一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然后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到上述目标客户端,上述目标客户端在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后便可以执行后续的操作。
具体的,所述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可以包括:通过预设的网关过滤器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预先创建了一个网关过滤器,如CacheGatewayFilter,如果位于服务器本地内存的所述一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可以通过上述网关过滤器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步骤S14:若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一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进一步的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具体可以包括: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MongoDB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即所述预设缓存中间件为MongoDB(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
步骤S15:若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如果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上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上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上述目标客户端在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后可继续执行后续的操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之后,具体还包括:将所述目标数据写入至所述一级缓存,并创建延迟队列,以便通过所述延迟队列对所述一级缓存中的缓存数据进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也即,从二级缓存中获取到目标数据之后,所述二级缓存会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数据同步写入至上述一级缓存中,并且创建延迟队列(Delay Queue),通过所述延迟队列可以对上述一级缓存中的缓存数据进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Data Life Cycle Management,DLM)。
步骤S16:若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如果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上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会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路由到业务系统,然后从兜底的业务系统,如CFCA(ChinaFinancial Certification Authority,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系统,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再将查寻到的所述目标数据返回到所述目标客户端。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还可以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路由至所述业务系统,然后所述业务系统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发送至第三方,并从所述第三方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之后,具体还包括:通过预定义的缓存注解并按照切面的方式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然后在缓存完成后将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的所述目标数据写入至所述一级缓存。本实施例中,从业务系统中获取到所述目标数据之后,经过预定义的缓存注解@cache,然后按照切面(即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的方式将查到的所述目标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并在缓存完成后将位于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的上述目标数据写入到所述一级缓存中,即将二级缓存中的数据同步至一级缓存中。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提出的数据缓存方法还可用于分布式集群,能够有效的避免单机故障、降低系统耦合,并使缓存服务的复用性更高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先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如果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如果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多级缓存的方式减少了网络传输和磁盘的I/O操作,从而提升了客户端请求的效率、CPU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查询次数,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缓存数据的丢失,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参见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
第一判断模块12,用于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13,用于如果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第二判断模块14,用于如果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15,用于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16,用于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其中,关于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流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先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如果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如果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多级缓存的方式减少了网络传输和磁盘的I/O操作,从而提升了客户端请求的效率、CPU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查询次数,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缓存数据的丢失,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4,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MongoDB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之后,还可以包括:
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写入至所述一级缓存;
队列创建单元,用于并创建延迟队列,以便通过所述延迟队列对所述一级缓存中的缓存数据进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之后,还可以包括:
数据缓存单元,用于通过预定义的缓存注解并按照切面的方式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然后在缓存完成后将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的所述目标数据写入至所述一级缓存。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获取模块13,具体可以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网关过滤器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请求获取模块11之前,还可以包括:
缓存规则配置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可视化规则配置页面对所述目标客户端的目标应用进行缓存规则配置,得到所述目标缓存规则,并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记录至目标数据库;
缓存规则拉取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网关启动时,自动从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拉取所述目标缓存规则;
规则消息分发单元,用于通过消息中间件RabbitMq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通知到规则引擎进行规则消息的分发;
缓存规则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更新到所述服务器的本地缓存规则中。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缓存装置,还可以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通过预先安装的SpringBoot、MySQL、MongoDB、RabbitMQ和1.8版本以上的JDK的中间件实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目标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20结构图,图中的内容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使用范围的任何限制。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20,具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电源23、通信接口24、输入输出接口25和通信总线26。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数据缓存方法中的相关步骤。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具体可以为电子计算机。
本实施例中,电源23用于为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提供工作电压;通信接口24能够为电子设备20创建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所遵循的通信协议是能够适用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任意通信协议,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输入输出接口25,用于获取外界输入数据或向外界输出数据,其具体的接口类型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取,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另外,存储器22作为资源存储的载体,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者光盘等,其上所存储的资源可以包括操作系统221、计算机程序222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
其中,操作系统221用于管理与控制电子设备20上的各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222,其可以是Windows Server、Netware、Unix、Linux等。计算机程序222除了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由电子设备20执行的数据缓存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能够用于完成其他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公开的数据缓存方法。关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
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
若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若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若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若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MongoDB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数据写入至所述一级缓存,并创建延迟队列,以便通过所述延迟队列对所述一级缓存中的缓存数据进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通过预定义的缓存注解并按照切面的方式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然后在缓存完成后将所述缓存中间件MongoDB中的所述目标数据写入至所述一级缓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通过预设的网关过滤器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之前,还包括:
通过预设的可视化规则配置页面对所述目标客户端的目标应用进行缓存规则配置,得到所述目标缓存规则,并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记录至目标数据库;
当监测到所述网关启动时,自动从所述目标数据库中拉取所述目标缓存规则,并通过消息中间件RabbitMq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通知到规则引擎进行规则消息的分发,再将所述目标缓存规则更新到所述服务器的本地缓存规则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预先安装的SpringBoot、MySQL、MongoDB、RabbitMQ和1.8版本以上的JDK的中间件实现所述服务器和所述目标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8.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客户端针对目标数据发起的数据获取请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到达所述服务器的网关后,所述网关根据预先配置的目标缓存规则判断位于本地内存的一级缓存是否命中所述目标数据;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一级缓存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一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一级缓存未命中所述目标数据,则判断位于预设缓存中间件的二级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数据;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所述二级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二级缓存中不存在所述目标数据,则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客户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24130.2A CN114553960A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24130.2A CN114553960A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53960A true CN114553960A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66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24130.2A Pending CN114553960A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5396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34134A (zh) * | 2022-06-23 | 2022-09-30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5550424A (zh) * | 2022-12-02 | 2022-12-30 | 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878666A (zh) * | 2022-10-31 | 2023-03-31 | 四川川大智胜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缓存依赖关系的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5905323A (zh) * | 2023-01-09 | 2023-04-04 | 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多种搜索策略的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5934583A (zh) * | 2022-11-16 | 2023-04-07 | 智慧星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 | 分级缓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09025A (zh) * | 2018-09-17 | 2020-03-24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库的查询方法、查询装置及终端 |
CN112015674A (zh) * | 2020-08-27 | 2020-12-01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多层级的缓存资源访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
2022
- 2022-04-22 CN CN202210424130.2A patent/CN1145539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09025A (zh) * | 2018-09-17 | 2020-03-24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库的查询方法、查询装置及终端 |
CN112015674A (zh) * | 2020-08-27 | 2020-12-01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基于多层级的缓存资源访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34134A (zh) * | 2022-06-23 | 2022-09-30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5878666A (zh) * | 2022-10-31 | 2023-03-31 | 四川川大智胜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缓存依赖关系的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5878666B (zh) * | 2022-10-31 | 2023-09-12 | 四川川大智胜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一种缓存依赖关系的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5934583A (zh) * | 2022-11-16 | 2023-04-07 | 智慧星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 | 分级缓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5550424A (zh) * | 2022-12-02 | 2022-12-30 | 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905323A (zh) * | 2023-01-09 | 2023-04-04 | 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多种搜索策略的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5905323B (zh) * | 2023-01-09 | 2023-08-18 | 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多种搜索策略的搜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53960A (zh)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773018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virtual networks | |
US8775577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 |
JP6081472B2 (ja) | 専用のキャッシュ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WO2020223268A1 (en) | A declarative and reactive data layer for component-based user interfaces | |
US2008023998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ervices model based provisioning in a multitenant environment | |
CN113220723B (zh) |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574724B2 (en) | Automatic discovery of management nodes and generation of CLI using HA module | |
CN107766101A (zh) | App启动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
US20080201333A1 (en) | State transition controlled attributes | |
US10884764B1 (en) | Optimizing managed runtime applications for serverless environments | |
CN110489310B (zh) | 一种记录用户操作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
CN107483631B (zh) | 一种控制缓存实现移动互联网络服务访问的方法 | |
US8650288B2 (en) | Runtime usage analysis for a distributed policy enforcement system | |
EP2256633A2 (en) | Service provider management device, service provider management program, and service provider management method | |
JP2018129027A (ja) | ウェブページのアンチウィルススキャン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US20090049163A1 (en) | Dynamically typed extensible mib for snmp agents | |
US7630988B2 (en) | Computer product and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 |
US11755534B2 (en) | Data caching method and node based on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
CN108153794B (zh) | 页面缓存数据刷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019362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 |
KR101081288B1 (ko) | 규칙 시스템에서의 리소스-기반 이벤트 타이핑 | |
CN116974780A (zh) | 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软件程序、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801569A (zh) | 一种访问规则部署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云平台 | |
US7873715B1 (en) | Optimized instrumentation of web pages f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