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3884A - 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53884A CN114553884A CN202210080701.5A CN202210080701A CN114553884A CN 114553884 A CN114553884 A CN 114553884A CN 202210080701 A CN202210080701 A CN 202210080701A CN 114553884 A CN114553884 A CN 1145538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gateway
- cross
- parallel
- do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59—Inter-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e.g. splitting, merg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group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0—Decision processes by autonomous network management units using voting and bid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87—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cross-functional networking aspec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和系统,平行链在治理链完成注册,并由治理链分配与其绑定的治理网关;待建域的平行链协商建域基本信息后向治理链发出建域请求,治理链收集建域基本信息,根据建域基本信息在治理链上对中继链配置进行决策并生成新域中继链创世决策;此后治理链对新域中继链的建域批准信息和创世决策等进行广播共识及下发;当域中平行链的跨链应用发起跨链交易时,发起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源链,域中接收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目的链,跨链交易经过源链的跨链网关、中继链和目的链的跨链网关的验证与转发,与目的链上的跨链应用完成交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跨链架构设计技术领域,并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以多方共同维护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为标志性技术,创造性地在不可信多方间实现了可信的价值传递。随着以支持图灵完备的的智能合约为标志的以太坊的出现,区块链具备了实现上层业务逻辑及承载垂直行业应用的能力。随之出现了基于不同底层技术,经济学模型和生态建设思路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并基于这些平台实现了面向不同行业的区块链应用。随之而来,区块链技术一个新的需求浮出水面,那就是跨链。
跨链互操作(本发明中简称跨链),是指跨越单一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可信边界(共识机制作用范围),实现独立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信任传递,支撑跨区块链系统的事务处理。具体而言就是实现可信的跨链信息获取(即跨链可信读)和跨链的一致性事务执行(即跨链一致写),以保证跨链事务执行后全局状态的正确性、一致性和不可篡改性。
跨链技术具体解决两个核心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层面是跨链信息的传输和验证。由于独立区块链间在协议层并没有信息互通互传机制,跨链技术首先要解决数据的链间传输问题。同时当一条链的数据传输到另外一条区块链上进行处理时,目的区块链必须能够验证收到的数据在源链已经达成共识,并实现全局同步,此即跨链信息的验证问题。这两个问题定义了一条区块链上的信息可靠、可信地到达另一条区块链这一最基础问题,亦即跨链“可信读”的问题。
第二个层面是跨链事务的原子性问题。某些应用场景需要互操作的源链与目的链上的数据实现联动更新。比如跨链可移植资产的转移要求源链上的数字资产数额减小,目的链上的数字资产增加,从而保证整个系统上的价值恒定。我们把有这一类特性的跨链互操作称为跨链事务(区别单链系统中的跨链交易),并将源链和目的链上操作的这种联动性称为跨链原子性。跨链原子性的保障是跨链技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在两个或多个独立区块链应用间通过一次或多次跨链传输和验证,实现一条链对另一条链状态的更新或合约的调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保证跨链事务的原子性,实现全局状态的一致性联动更新,这个即为跨链“一致写”的问题。
跨链解决方案根据源区块链和目的区块链间是否还需要其他区块链进行协调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直连跨链模式和中继链跨链模式。
直连跨链模式指跨链互操作的源区块链和目的区块链间不需要其他一条或多条区块链进行协调的跨链模式;中继链跨链模式指源区块链和目的区块链间通过一条或多条区块链协调的跨链方式。直连模式和中继链模式配合不同的跨链传输验证以及原子性保障机制形成了多种跨链互操作技术方案。
直连模式跨链:
BTCRelay是最为经典的直连模式跨链,他通过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实现了比特币网络到以太坊的单向转账。BTCRelay最早提出了中继(Relayer)这一基础设施来作为比特币和以太坊之间的信息传输的媒介,同时通过基于梅克尔树的简单交易验证完成了跨链数据的验证。
Blockstream公司推出的Liquid区块链作为比特币区块链的一条侧链,本质也是直连模式跨链的案例。Liquid侧链需要一些节点同时在比特币主网上作为“看守者”保证侧链到主链的交易可以正常进行。这里的“侧链”构建可以理解为看守者节点同时为Liquid链和比特币区块链的全节点,从而实现跨链信息的传输。同时Liquid侧链上的共识节点是公证人组成的强联盟,侧链的其他节点信任侧链共识节点。这里Liquid方案利用了强信任公证人的方式对跨链信息实现了验证。
WeCross是由前海微众银行提出的一套区块链跨链协同平台,其也是直连模式跨链的一种典型方案。WeCross提出了跨链路由的基础设施来作为桥接业务系统与区块链的进程,每一条区块链需配置至少一个跨链路由,跨链路由之间可以互相连接,相互转发请求,从而实现了跨链信息的传输。跨链路由可以集成基于梅克尔树的简单交易验证等多种跨链信息验证方法。WeCross对于跨链事务原子性的保证采用了广泛的两阶段提交和哈希时间锁技术,这些机制需要跨链路由进行协调。
中继链模式跨链:
Cosmos旨在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区块链网络框架实现横向拓展,其核心是IBC跨链传输协议。IBC是一种类似于TCP/UDP的端对端传输协议,支持了异构区块链的跨链验证与传输。同时为了解决异构多链互通的拓展性问题,Cosmos提出了中继链(HUB)和平行链(Zone)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了一条中继区块链链链接多条平行链的构想。同时,Cosmos针对该架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跨链通信协议IBC,支持IBC协议的平行链可以加入到中继系统并通过IBC协议与中继链进行跨链通信。Cosmos设计了一套兼容IBC协议的共识机制Tendermint,理论上支持Tendermint共识机制的区块链都可以加入到Cosmos网络中。对于运行非Tendermint共识的区块链,Cosmos提出了PegZone的概念来实现对异构区块链的链接。
Polkadot由一条中继链(Relay Chain)和多条平行链(Parachain)以及平行线程(Parathread)构成。Polkadot提出了一套同构多链的公链体系,中继链负责与其直接连接的所有平行链的最终性共识,以此来实现共享安全的目标;Polkadot在区块链底层通过XCMP(Cross-chain Message Passing)协议实现了与中继链连接的所有平行链的跨链通信,由于平行链跨链信息所在的平行链区块的最终有效性由中继链来验证并共识,该方案从共识层面完成了跨链信息的验证;Polkadot与异构区块链(如以太坊)的连接需要通过其平行链充当桥接(Bridge)来最终实现,拓展性比较一般;Polkadot将跨链的原子性问题的解决统一交给了上层应用去考虑。我们认为Polkadot本质是一种基于分片的公链技术,其平行链本质为共用区块链底层框架,无最终共识权的分片。平行链的最终共识由一条连接多条平行链的中继链(Relay Chain)完成。Polkadot的跨分片信息传输和验证机制被集成到链底层运行时逻辑中,与整个公链系统的共识机制紧密耦合。
除了上述两种核心跨链模式外,还存在一系列解决跨链核心问题的技术方案,比如哈希时间锁技术。其本质是一种跨链原子性交换协议,我们认为它并不是一种完整的跨链解决方案,而是解决了跨链资产互换这一场景下的跨链原子性问题。类似的,Ripple提出的Interledger协议,虽然涉及到了源链和目的链间跨越其他区块链的问题,但其主要解决了异构链上代币的原子性交换的问题,并不是一套通用的跨链技术体系。PalletOne的跨链方案本质是用一条区块链外源触发或协调两条区块链间的资产原子性互换的技术解决方案。
目前的跨链解决方案都可以归纳到直连和中继链跨链两种模式中,但传统的跨链架构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业务需求不同,支撑不同应用需求的底层区块链技术也不同,这就是跨链异构性的问题。当多个区块链之间存在多方跨链需求时,两两之间的连接和交易验证既不灵活也不有效,这就是跨链的拓展性问题。直连模式在“一对一”的跨链模式中效率较高,但在异构多链场景下,由于异构性和拓展性的问题,会给端链造成比较大的拓展压力。中继模式能在牺牲一定跨链性能的基础上较好的解决异构多链场景下的拓展性问题。但传统中继链模式“一通百通”的组织模式没有考虑到区块链间实际跨链需求强弱的问题,对连接的平行链的抗攻击能力,隐私保护能力以及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考量。
现有技术也有提出面向中继链跨链架构的接入控制与资源访问控制方法,但其也依然基于“一通百通”的组织模式,相比于此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继链支持根据独立平行链跨链需求进行按需配置,进而平行链可根据需求定制中继链配置,由此可以针对跨链场景的具体需求,从基础设施层面配置优化跨链的性能、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现有跨链技术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基于直连模式实现跨链的一类方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跨链的拓展性较差,尤其是在异构多链场景下。如BTCRelay等方案仅支持比特币区块链到以太坊区块链的单向交互。系统的中继是位于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只支持比特币到以太坊的资产转移应用,其方案并无法便捷的拓展到其他区块链的跨链需求中去。再比如Liquid这种通过“侧链”方式的直连跨链方案,当多条独立区块链存在互跨需求时,每一种区块链跨链组合均需要维护一条Liquid侧链,并针对每种跨链组合进行定制化,这种方案在水平拓展性上瓶颈非常明显。
中继链模式跨链则将多条区块链间两两的适配问题转化为源和目的区块链分别与中继链适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跨链的水平拓展问题。
随着跨链应用的规模和维度的不断扩大,异构多链互跨逐渐成为一种共性场景,在该场景下,跨链技术方案的水平拓展性,对平行链本身的侵入性等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中继链模式跨链如Cosmos和Polkadot等相对于直连模式具备一定的拓展性优势,但是他们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最明显的是对独立异构区块链的兼容问题。Polkadot由于其本质为基于分片技术的公链,其原生平行链并不是真正的独立区块链,或者说只是具备业务独立性的分片。虽然Polkadot提出了Bridge这一设施来将异构区块链接入到Polkadot系统中,但这种方案的开发难度大,同时在跨链路径上引入了两个Polkadot平行链,限制了Polkadot的跨链性能。总之,我们认为Polkadot并不是针对异构多链跨链场景的一种解决方案。
Cosmos的跨链方案也存在这种问题,IBC协议要求接入Cosmos系统的跨链设施实现一套固定的接口,并对跨链操作的执行语义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也直接造成,该方案对于采用Tendermint共识(Cosmos团队自研,兼容IBC协议)的区块链有较好的兼容性,但对于其他类型的区块链兼容效果较差。Cosmos方案也曾提出通过PegZone等技术方案解决和比特币区块链和以太坊区块链等异构区块链的连接,但这些方案的开发难度大,中心化程度高。
共性的,现有的直连模式跨链和中继链模式跨链技术方案都存在需求适配不灵活的问题。
现有的跨链方案,往往追求一套跨链机制兼容所有跨链情境,在物理层面追求“一通百通”。事实上,异构区块链的跨链需求往往与互跨区块链自身特性、其上开展业务的逻辑、其安全需求,甚至跨链操作的频率有关。一种单一的跨链架构以及底层机制往往不能满足各种情形组合下的跨链需求。比如跨链频次高,对端区块链单一,性能要求较高,安全性要求高,且两条区块链间存在较强信任关系的跨链场景适合采用直连模式的跨链技术方案,同时采用公证人等跨链验证方法,在两条平行链间建立“专线”,保证跨链互操作的效率;对于多链互跨,性能要求较低,无法提供公证人的跨链场景,则可以采用中继链模式跨链,并利用基于梅克尔证明等区块链自验证性的技术来进行交易验证。以上问题可以归纳为跨链的“按需适配”问题。同时,对于跨链交易频率较低的跨链场景,参与区块链可能并不希望长期维护或接入跨链基础设施,这时就出现了“按需接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现有的跨链方案,都不能较好的解决以上“按需跨链”的问题。最为典型的中继链模式解决方案Cosmos提供了一套跨链传输和验证的协议,但其在跨链架构设计层面并没有考虑到“按需跨链”的需求,其Cosmos Zone只考虑了适配协议的平行链的数据互通需求,并没有将跨链主体的具体业务需求和具体跨链场景考虑进去。
最后,较为共性地,现有的跨链方案主要聚焦于跨链信息的可信可达等“数据面”的设计,普遍缺乏一种针对跨链场景的去中心化程度较高的控制、管理等“控制面”的设计。通过区块链来协调跨链过程的管理更是缺乏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其中包括:
系统初始步骤,构建包括平行链、中继链、治理链、跨链网关和治理网关的链跨系统,其中该平行链通过该跨链网关与该中继链相连,通过治理网关与治理链相连,该中继链通过该治理网关与该治理链相连,且将有跨链交互需求的平行链、连接这些平行链的按需配置的中继链和跨链网关作为一个域;
按需建域步骤,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并由治理链分配与其绑定的治理网关;待建域的平行链协商建域基本信息后向治理链发出建域请求,治理链收集建域基本信息,根据该建域基本信息在该治理链上对中继链配置进行决策并生成新域中继链创世决策;此后治理链对新域中继链的建域批准信息和创世决策等进行广播共识及下发;
跨链交互步骤,当域中平行链的跨链应用发起跨链交易时,发起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源链,域中接收该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目的链,该跨链交易经过源链的跨链网关、中继链和该目的链的跨链网关的验证与转发,与目的链上的跨链应用完成交互。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其中还包括:
停域步骤,待停用域的平行链发出停用域请求并通过协商,同步域停用基本信息,各平行链对该域停用决策进行共识,各平行链智能合约对链内投票结果进行签名,并将投票结果进行广播,负责各平行链的治理网关收集平行链投票结果,并提交至该治理链域停用智能合约;域停用智能合约对收集到的平行链建域停用信息进行判断和检查,当收集到数量合法并且形式正确的请求后,如果存在预设域停用前任务,触发该任务,如果不存在此类任务,批准域停用请求,同时广播域停用信息;各平行链治理网关根据停用信息,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触发中继链上的域停用合约,停用合约根据规则,通过修改合约状态,停止中继链上跨链服务合约的工作。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其中该建域步骤中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具体包括:
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UUID、平行链文字缩写、平行链类型、平行链共识算法以及平行链链外验证方法;该治理链对进行注册的平行链进行审核,判断其是否有加入该链跨系统的资质;配置与首次注册平行链对应的治理网关程序,启动治理网关程序,获取治理网关的公钥,将首次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和治理网关的公钥对应关系、以及各平行链基本信息写入治理网关的信息维护合约。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其中
该平行链为参与到跨链业务中的独立区块链,是接受跨链服务的主体;
该中继链为连接多条平行链的区块链,中继链用于跨链信息验证和留痕;该跨链网关,用于监听该平行链和该中继链跨链消息的进程,其负责跨链数据的解析,打包和转发;该治理链,为承担管理功能的独立区块链,该链对整个跨链系统进行管理,并为跨链治理提供锚点;该治理网关,用于管理权限的辅助治理数据传输和治理决策的下发进程;
该治理网关与该平行链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关系注册到该治理链,该治理网关通过平行链的交互接口对与其绑定的平行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治理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获得在该治理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治理链的接口对该治理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中继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具备在该中继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中继链的接口对该中继链进行监听;该治理链的决策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网关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对中继链进行决策下发;该平行链的操作请求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链网关利用其在该治理链上的账户对该平行链请求进行上传。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中包括:
系统初始模块,用于构建包括平行链、中继链、治理链、跨链网关和治理网关的链跨系统,其中该平行链通过该跨链网关与该中继链相连,通过治理网关与治理链相连,该中继链通过该治理网关与该治理链相连,且将有跨链交互需求的平行链、连接这些平行链的按需配置的中继链和跨链网关作为一个域;
按需建域模块,用于使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并由治理链分配与其绑定的治理网关;待建域的平行链协商建域基本信息后向治理链发出建域请求,治理链收集建域基本信息,根据该建域基本信息在该治理链上对中继链配置进行决策并生成新域中继链创世决策;此后治理链对新域中继链的建域批准信息和创世决策等进行广播共识及下发;
跨链交互模块,用于当域中平行链的跨链应用发起跨链交易时,发起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源链,域中接收该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目的链,该跨链交易经过源链的跨链网关、中继链和该目的链的跨链网关的验证与转发,与目的链上的跨链应用完成交互。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中还包括:
停域模块,用于使待停用域的平行链发出停用域请求并通过协商,同步域停用基本信息,各平行链对该域停用决策进行共识,各平行链智能合约对链内投票结果进行签名,并将投票结果进行广播,负责各平行链的治理网关收集平行链投票结果,并提交至该治理链域停用智能合约;域停用智能合约对收集到的平行链建域停用信息进行判断和检查,当收集到数量合法并且形式正确的请求后,如果存在预设域停用前任务,触发该任务,如果不存在此类任务,批准域停用请求,同时广播域停用信息;各平行链治理网关根据停用信息,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触发中继链上的域停用合约,停用合约根据规则,通过修改合约状态,停止中继链上跨链服务合约的工作。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中该建域模块中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具体包括:
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UUID、平行链文字缩写、平行链类型、平行链共识算法以及平行链链外验证系统;该治理链对进行注册的平行链进行审核,判断其是否有加入该链跨系统的资质;配置与首次注册平行链对应的治理网关程序,启动治理网关程序,获取治理网关的公钥,将首次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和治理网关的公钥对应关系、以及各平行链基本信息写入治理网关的信息维护合约。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中
该平行链为参与到跨链业务中的独立区块链,是接受跨链服务的主体;
该中继链为连接多条平行链的区块链,中继链用于跨链信息验证和留痕;该跨链网关,用于监听该平行链和该中继链跨链消息的进程,其负责跨链数据的解析,打包和转发;该治理链,为承担管理功能的独立区块链,该链对整个跨链系统进行管理,并为跨链治理提供锚点;该治理网关,用于管理权限的辅助治理数据传输和治理决策的下发进程;
该治理网关与该平行链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关系注册到该治理链,该治理网关通过平行链的交互接口对与其绑定的平行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治理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获得在该治理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治理链的接口对该治理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中继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具备在该中继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中继链的接口对该中继链进行监听;该治理链的决策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网关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对中继链进行决策下发;该平行链的操作请求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链网关利用其在该治理链上的账户对该平行链请求进行上传。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所述任意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的程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客户端,用于所述任意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针对现有跨链解决方案通用性差、与应用需求脱钩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套基于治理区块链-中继链-平行链协作的可分域多模态跨链基础架构。该架构可按需支持直连和中继链等多种跨链模式。其中中继链跨链模式可以较好解决异构多链互跨场景下的拓展性问题。
针对本架构所需解决的“按需跨链”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域”这一基本设施,这一设施以中继链连接平行链为基础单元,其中中继链可按需进行配置;同时设计了一套基于治理区块链-中继链-平行链协同机制的“按需建域”机制,这一机制明确了域的建立、终止机制、以及按需配置的机制,并给出了详细的流程和设计方法。本发明可以使有跨链需求的多方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跨链基础设施的灵活配置和部署,真正实现基于业务需求的“按需跨链”。
最后,本发明还提出了一套治理区块链-中继区块链-平行区块链协同的跨链治理机制,其中治理链作为整个架构的控制层核心决策设施。该机制提供了一套层次化,可去中性化决策、管理、治理的跨链分层治理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跨链架构图;
图2为域的建立流程图;
图3为域的停用流程图;
图4为治理网关-平行链-中继链协同机制图;
图5为基于改良以太坊POA链的按需建域流程图;
图6为基于改良以太坊POA链的域停用流程图;
图7为分层治理实例-平行链注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关键技术包括:
1、基于“治理链-中继链-平行链”结构的,支持“按需建域”和“分层治理”的异构多链跨链体系架构。提出了域的概念。不同于单纯的中继链连接多条平行链的拓扑,本发明中的域是基于需求建立的。
2、基于第一点提出的架构的,域的建立、停用以及配置的方法以及逻辑流程。
3、基于第一点提出的架构的,通过治理区块链和治理网关对整个跨链系统进行管理的具体机制和方法。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效果能阐述的更明确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针对异构多链互跨场景提出了一种以链聚链,按需建域,分层治理的跨链技术体系,诠释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套通用的可分域、多模态跨链体系架构。该架构的核心单元是由一条按需配置的中继链连接平行链所构成的域和对跨链过程进行管理的治理区块链。
通用,高拓展的“以链聚链”跨链模式。本架构支持中继链跨链模式:通过域和配套的跨链传输和验证机制,可以支持基于不同机制和实现的异构多链间的跨链交互,将链间一对多的验证简化为平行链和中继链一对一的验证,降低了他们的适配难度。
定制化,灵活的“按需建域”机制。本发明针对区块链跨链应用实际业务需求和开展模式的普遍差异,以及不同情境下跨链互操作的具体特点,提出一套基于上述跨链体系架构的“按需建域”机制。该机制支持有互跨需求的两条或多条平行链提交跨链配置,或由跨链系统决策跨链配置,从而实现针对业务或情境需求的定制化,灵活的跨链配置。
基于区块链的“分层治理”机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异构多链互跨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治理区块链-中继链-平行链协同的层次化的“分层治理”机制方法。该方法为去中心化跨链管理提供了一种技术思路。具体的,治理区块链可以参与到整个跨链系统的身份注册,准入控制,权限管理,域生命周期管理,决策生成等过程中。
发明的具体内容包括几下三个部分。
(1)如图1所示的“以链聚链,按需建域,分层治理”异构多链跨链架构。该架构包含以下几个主体:
平行链:参与到跨链业务中的独立区块链,是接受跨链服务的主体。平行链在本发明中可以是共识算法,底层实现,业务应用不同的异构平行链。本发明的实现要求平行链具备执行程序逻辑的能力,如支持智能合约;同时要求平行链具备构建中继设施的可能,即平行链的状态可以进行链外的验证。当下绝大部分成熟的区块链系统都满足以上两个要求。
中继链:连接多条平行链的区块链,中继链是跨链信息验证和留痕的主要设施;也可以作为支撑实现平行链间事务处理原子性的协调者。中继链节点的构成比较灵活,根据不同的域配置,可由平台提供节点,也可由域内平行链贡献节点,也可采取两者混合的方案。
跨链网关:监听平行链和中继链跨链消息的进程,其负责跨链数据的解析,打包和转发等,是跨链信息传输的主要设施。跨链网关可由参与跨链的平行链自行提供并在治理链上进行注册。
域:我们把有互跨需求的平行链、连接他们的按需配置的中继链和支撑两者进行数据联通的网关节点所构成的整体称为一个域。
治理链:一条承担管理功能的独立区块链,该链对整个跨链系统进行管理,并为跨链管理提供支撑。具体的,治理链可通过合约实现透明的管理规则,并和治理网关配合实现决策和指令的下发和执行。
治理网关:由跨链服务平台提供,是具备管理权限的辅助治理数据传输和治理决策下发的进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套基于治理区块链-中继链-平行链相互协调,层次化的,可按需定制,支持去中心化管理的跨链体系架构。平行链信息的转发由跨链网关负责,中继链对域内平行链的跨链信息有效性进行统一验证和留痕,降低平行链的适配难度,实现“以链聚链”;与传统中继链跨链方案不同,该架构下,域的建立并不是“一通百通”的开放式加入模型,而是以具体需求为根据,由平行链提交建域请求或需求,由跨链平台(例如治理链)对域配置进行共识或决策,同时协调中继链构建,此即“按需建域”;最后我们引入治理链和治理网关这些“管理面”设施,通过治理链-中继链-平行链协同实现分层级的穿透式控制,为跨链管理提供物理层支撑。
(2)基于新型跨链架构的“按需建域”机制:
域在该跨链架构中指由一条按需配置的中继链、该中继链所连接的所有平行链和负责平行链和中继链间数据转发的跨链网关所共同构成的跨链基础设施。
“按需建域”是指:有互操作需求的两条或多条平行链根据其实际需求向跨链系统提出跨链请求和/或跨链需求,跨链系统根据需求确定采用直连跨链方案或中继链跨链方案,如果采用中继链跨链方案,跨链系统需要确定域的配置,并协调域的建立、停用等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
如图2所示,该新型跨链架构下,按需建域的基本流程如下:
所有有建域需求的平行链在建域操作前需要在治理链完成注册,并由治理链分配与其绑定的治理网关。治理网关绑定平行链主要是方便平行链信息的上传,比如平行链建域请求的上传等。
有建域需求的平行链代表线下协商,同步建域基本信息。
有建域需求的平行链需要在治理链上注册一个或多个跨链网关进程。
各平行链在本链上通过建域智能合约(或WASM等可自动执行的链上程序)进行投票,对建域请求或需求进行共识。
各平行链建域智能合约对链内投票结果进行签名,并将投票结果进行广播。
负责各平行链的治理网关进程收集平行链投票结果,并提交至治理链建域智能合约。
建域智能合约对收集到的平行链建域请求进行判断和检查,当收集到合法数量并且形式正确的平行链建域请求后,根据建域请求/需求,决策新域的中继链配置,并生成新域中继链的创世决策(如创世区块信息等)。
治理链对新域中继链的建域批准信息和创世信息等进行广播共识。
治理网关扫描到治理链的建域决策后将直接或间接地与平台维护的中继链候选节点的建域进程进行交互,同时接收并维护拟建立的中继链的信息,并开始跟踪拟建立中继链的运行信息。
中继链候选节点运行脚本,启动中继链节点程序,其他节点根据不同中继链的参与模型加入到中继链中。
当中继链准备就绪并稳定运行,平台可通过治理网关部署中继链上的基础维护合约和基础服务合约,并发出中继链就绪信息。
为各平行链服务的跨链网关同步中继链相关信息,适配中继链交互程序,并开始进行相关平行链的跨链请求转发等工作。
如图3所示,该新型跨链架构下域的停用流程如下:
拟停用域的平行链代表线下协商,同步域停用基本信息。
各平行链通过智能合约(或WASM等可自动执行的程序逻辑)链内投票,对域停用决策进行共识。
各平行链智能合约对链内投票结果进行签名,并将投票结果进行广播。
负责各平行链的治理网关进程收集平行链投票结果,并提交至治理链上的域停用智能合约。
域停用智能合约对收集到的平行链域停用信息进行判断和检查,当收集到数量合法并且形式正确的请求后,如果存在预设域停用前任务,触发该任务,如果不存在此类任务,批准域停用请求,同时广播域停用信息。
各平行链治理网关扫描到停用信息后,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触发中继链上的域停用合约,停用合约根据规则,通过修改相关合约状态,停止中继链上跨链服务合约的工作;也可通过人工方法,通过治理网关停用中继链。
跨链网关维护方可终止跨链网关的相关服务进程。
中继链的节点构成。本发明并不严格限制中继链的节点来源和类型,但基于该跨链架构提供服务的平台需要提供一定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来保证被服务方的建域需求。特别的,平台需要提供经公证或特定技术(如可信执行环境TEE)保证安全性的节点作为区块链的建域备选节点(中继链备选节点)。
由于在该跨链体系架构中中继链的配置是按需设置或动态决策的,实际的中继链节点组成应根据中继链共识机制等特性进行灵活安排。比如基于PBFT共识的联盟链作为中继链可以考虑由平行链推举和贡献共识节点;基于POW共识的中继链则可以考虑通过平台贡献一定数量的节点后采取开放式加入的策略;但平台对于中继链上的管理合约需具备一定特殊权限。
(3)基于新型跨链架构的“分层治理”方法:
“分层治理”指依托本发明提出的跨链基本架构,通过治理区块链,中继链和平行链协作来实现对跨链过程的管理。
本发明引入治理区块链和治理网关两个基础设施。治理链是一条独立区块链,其保证了管理过程的去中心化和可溯源等特性;治理网关是治理链与中继链和平行链交互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负责治理链决策的扫描和实际下发。
当前的主流区块链都支持智能合约等自动化执行逻辑,这使得治理链的管理行为具备相当高的拓展性。本发明主要明确该跨链架构下治理链决策下发和执行的方法。
管理决策下发和执行方法
该跨链基础架构的管理/治理核心设施是治理区块链和治理网关。治理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等实现治理规则的透明化(智能合约可审计且全局可见);通过共识机制保证治理决策的去中心化共识(共识机制保证全局状态的一致性)。
由于各独立区块链各自分治,独立运行,无法直接进行交互,因此我们引入治理网关这一核心设施来实现治理区块链和平行链以及中继链的交互。治理网关、平行链和中继链之间的交互关系如图4所示。
首先治理网关与特定平行链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关系在治理链上注册。治理网关通过平行链暴露的交互接口(如Web3.js等)对平行链的交易进行监听。
治理网关在治理链上注册账户,其公钥(账户地址)注册到治理链权限模块中,治理网关从而获得在治理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治理网关需要通过治理链接口对治理链交易进行监听。
治理网关在中继链上同样注册账户,其公钥(账户地址)注册到中继链权限模块中,治理网关同样具备在中继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治理网关可通过中继链接口对中继链运行情况进行监听。
治理链决策被治理网关监听到后,治理网关可以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对中继链进行决策下发。平行链的操作请求(如建域请求)被治理网关监听到后,治理链网关可以利用其在治理链上的账户对平行链请求进行上传。
对于带有操作权限的联盟链,治理网关应对中继链和治理链上相关具体合约具有操作权限。而对于开放的公链,其应在具体交互进行前维护好权限合约,并利用智能合约逻辑在具体交易调用前进行权限判断,保证只有治理网关对相关合约才具备调用能力。
本发明对治理链类型没有严格要求,但一般地,充当治理链的区块链应该具备合约权限控制的能力,当下大部分联盟链都符合该要求,对于公链,至少需要在合约层实现这一要求。治理网关是实现分层治理的关键设施。本发明推荐使用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EE)的进程来充当治理网关进程,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保证治理程序的透明性和安全性。但如果系统对去中心化程度要求较低,由管理层信任背书的普通服务器进程同样可以充当治理网关。
以下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
基于改良的以太坊POA链的异构多链跨链配置
本发明只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跨链架构,并没有限制参与的平行链的类型和治理区块链的具体类型,只是对他们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必要的限定,同时中继链配置也可以通过用户选择或者治理链决策,因此基于本发明提出的跨链架构的具体配置是开放的。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治理链和中继链是改良的以太坊POA链的跨链平台配置。
HitChain是我们实现的一种改良的以太坊POA链,其特性是,除了共识算法替换为POA共识外具备以太坊区块链的其他特征;同时通过修改相关编译器,在以太坊账户模型中增加了类似balance的权限关键字来控制账户的读写权限。
该平台配置中,治理链可以利用HitChain,这样一方面满足了治理链通过智能合约拓展治理逻辑的需求,同时可以通过新增的权限字段对某些账户的读写权限加以限制。在平台正式运行前,治理链需要部署基础合约:包括平行链注册合约C-MPR,跨链网关注册合约C-MXGR,治理网关信息维护合约C-MMGR等。同时为了支持“按需建域”特性,治理链上需要部署建域智能合约C-MAC,域停用智能合约C-MAD等流程管理合约和按需匹配中继链配置的决策合约C-MRCD。其他管理和治理接口均可通过合约层拓展实现。治理网关可通过支持TEE技术(如Intel SGX)的云计算节点来充当。一方面云计算资源具备高度的伸缩性,满足治理网关的性能拓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信硬件技术提高了单点运行下的程序执行透明度(仅需保证运行时代码通过公共审计)。
该平台配置中我们设定参与互跨的平行链是以太坊区块链(B-E)和某支持链外SPV验证的联盟链(B-B)。这两者可以向平台发起建域请求实现连通。在该平台中,B-E和B-B可以进行数字资产兑换,数据存证和票据流转等具体应用。在通过平台进行跨链交互前,平行链上需部署跨链应用逻辑合约来支撑具体的跨链应用,还需要部署跨链通信合约保证和中继链的正常交互。
该平台配置中,我们为没有具体域参数定制需求的平行链群体提供Hitchain作为域的默认中继链。与治理区块链类似,中继链同样需要部署一部分基础维护合约,如跨链交易验证合约,治理网关权限合约(C-MGA)等等。该实施例中的两条区块链都支持基于Merkle树的交易验证逻辑。在中继链上的跨链交易验证合约应包含两种区块链的区块头同步合约(C-BHS)和SPV(C-SPV)逻辑合约。
该平台配置中为了简化信任模型,我们要求各平行链提供一个跨链网关并在治理链上进行注册,从而保证其获取在中继链上发起交易的权限。
基于上述跨链平台具体配置,我们可实现如图5所示,基于改良以太坊POA链的按需建域流程。
1、建域前区块链B-E和区块链B-B需要在治理链的C-MPR合约中完成平行链的注册过程。同时两条区块链均需要保证建域和跨链相关逻辑合约成功部署并运转正常。
2、B-E和B-B需在线下同步各自在平台上注册的平行链标识,准备建立的域的标识,权限账户等信息。
3、B-E和B-B分别提供跨链网关进程。其中B-E提供的跨链网关可扫描B-E的交易信息,解析和发送B-E上的交易,并能构造以太坊POA链交易。B-B提供的跨链网关可扫描B-B的交易信息,解析和发送B-B上的交易,并能构造以太坊POA链交易。
4、B-E和B-B链上调用建域决策合约,当共识条件达成后,广播建域决策。
5、负责B-E和B-B的治理网关通过对B-E和B-B上交易进行扫描,当捕获到建域共识交易后,治理网关解析该交易并构造治理链C-MAC交易,将该链的建域共识提交到治理链。
6、治理链上C-MAC根据每次调用实时判断负责B-E和B-B的治理网关是否都提交了建域请求。当两条平行链的治理网关都提交了建域请求后,治理链C-MAC合约调用C-MRCD合约,该合约负责生成以太坊POA链区块头信息,并将该信息连同建域请求批准字段包含在event中进行广播。
7、负责B-E和B-B的治理网关扫描到建域批准event后,向平台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发送中继链启动信号。当后台接收到两条平行链对应治理网关的建域批准信息后,选取建域候选节点,通过脚本启动以太坊POA链程序,将中继链运行起来,并将中继链节点列表等中继链信息反馈给各平行链治理网关。
8、治理网关接收到后台管理服务器的中继链就绪信息后,开始对中继链进行监控。当中继链稳定运行后,平台管理员可通过治理网关在中继链上部署C-BHS和C-SPV等合约。
9、参与跨链的平行链在中继链准备就绪后,即可在治理链上注册的跨链网关上部署中继链交易封装和转发逻辑。
该流程利用上述跨链架构,承接上述建域流程,描述基于改良以太坊POA链的域停用流程,如图6所示。
1、在域停用前,B-E和B-B代表链下达成域停用的共识。
2、B-E和B-B分别调用各自链上的域停用合约,发出域停用event,并打包共识。
3、负责B-E和B-B的治理网关分别对这些域停用event进行扫描,当扫描到后对event信息进行解析,并构造C-MAD交易,发送到治理链上。
4、治理链C-MAD合约在接收到B-E和B-B治理网关的调用后,发送域停用批准event。
5、B-E和B-B对应的治理网关扫描到域停用批准event后,与后台管理器交互,后台管理器在平台前端更新中继链信息,并停用中继链节点进程,回收中继链节点。
6、B-E和B-B可停用各自维护的跨链网关,至此,域停用过程结束。
使用平台服务的所有平行链在进行按需建域等平台核心功能之前需要在平台上进行注册。我们仍然以上述的跨链架构实例为基础,描述平行链通过治理链进行注册的基本过程,如图7所示。
1、B-B或B-E代表需登录治理后台管理系统,注册各自的链唯一标识UUID,平行链文字缩写,平行链类型,平行链共识算法,以及平行链链外验证方法等信息。
2、治理后台管理系统对进行注册的平行链进行审核,判断B-B和B-E是否有加入基础设施的资质,并进行重复注册等安全检查。
3、如该平行链为首次注册,平台需配置与该平行链对应的治理网关程序(B-E的治理网关需能扫描B-E上的区块内信息),启动治理网关程序,获取治理网关TEE的Enclave公钥(此公钥同样也是治理网关公钥)。平台将平行链UUID和治理网关的公钥对应关系和各平行链基本信息写入C-MMGR合约中。
5.积极效果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新型的跨链基础架构,提出了一种可拓展的,支持大规模跨链互操作的跨链平台建设方法。本发明考虑到了不同平行链间跨链业务特性的不同对跨链基础设施配置的影响,提出了“按需建域”的机制和逻辑流程。同时,本发明考虑到了跨链基础设施去中心化管理的潜在场景,提出了以治理链和治理网关为基础的“分层治理”机制。本发明具备一定的应用前瞻性。
以下为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上述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中包括:
系统初始模块,用于构建包括平行链、中继链、治理链、跨链网关和治理网关的链跨系统,其中该平行链通过该跨链网关与该中继链相连,通过治理网关与治理链相连,该中继链通过该治理网关与该治理链相连,且将有跨链交互需求的平行链、连接这些平行链的按需配置的中继链和跨链网关作为一个域;
按需建域模块,用于使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并由治理链分配与其绑定的治理网关;待建域的平行链协商建域基本信息后向治理链发出建域请求,治理链收集建域基本信息,根据该建域基本信息在该治理链上对中继链配置进行决策并生成新域中继链创世决策;此后治理链对新域中继链的建域批准信息和创世决策等进行广播共识及下发;
跨链交互模块,用于当域中平行链的跨链应用发起跨链交易时,发起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源链,域中接收该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目的链,该跨链交易经过源链的跨链网关、中继链和该目的链的跨链网关的验证与转发,与目的链上的跨链应用完成交互。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中还包括:
停域模块,用于使待停用域的平行链发出停用域请求并通过协商,同步域停用基本信息,各平行链对该域停用决策进行共识,各平行链智能合约对链内投票结果进行签名,并将投票结果进行广播,负责各平行链的治理网关收集平行链投票结果,并提交至该治理链域停用智能合约;域停用智能合约对收集到的平行链建域停用信息进行判断和检查,当收集到数量合法并且形式正确的请求后,如果存在预设域停用前任务,触发该任务,如果不存在此类任务,批准域停用请求,同时广播域停用信息;各平行链治理网关根据停用信息,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触发中继链上的域停用合约,停用合约根据规则,通过修改合约状态,停止中继链上跨链服务合约的工作。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中该建域模块中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具体包括:
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UUID、平行链文字缩写、平行链类型、平行链共识算法以及平行链链外验证系统;该治理链对进行注册的平行链进行审核,判断其是否有加入该链跨系统的资质;配置与首次注册平行链对应的治理网关程序,启动治理网关程序,获取治理网关的公钥,将首次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和治理网关的公钥对应关系、以及各平行链基本信息写入治理网关的信息维护合约。
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中
该平行链为参与到跨链业务中的独立区块链,是接受跨链服务的主体;
该中继链为连接多条平行链的区块链,中继链用于跨链信息验证和留痕;该跨链网关,用于监听该平行链和该中继链跨链消息的进程,其负责跨链数据的解析,打包和转发;该治理链,为承担管理功能的独立区块链,该链对整个跨链系统进行管理,并为跨链治理提供锚点;该治理网关,用于管理权限的辅助治理数据传输和治理决策的下发进程;
该治理网关与该平行链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关系注册到该治理链,该治理网关通过平行链的交互接口对与其绑定的平行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治理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获得在该治理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治理链的接口对该治理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中继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具备在该中继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中继链的接口对该中继链进行监听;该治理链的决策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网关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对中继链进行决策下发;该平行链的操作请求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链网关利用其在该治理链上的账户对该平行链请求进行上传。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所述任意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的程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客户端,用于所述任意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初始步骤,构建包括平行链、中继链、治理链、跨链网关和治理网关的链跨系统,其中该平行链通过该跨链网关与该中继链相连,通过治理网关与治理链相连,该中继链通过该治理网关与该治理链相连,且将有跨链交互需求的平行链、连接这些平行链的按需配置的中继链和跨链网关作为一个域;
按需建域步骤,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并由治理链分配与其绑定的治理网关;待建域的平行链协商建域基本信息后向治理链发出建域请求,治理链收集建域基本信息,根据该建域基本信息在该治理链上对中继链配置进行决策并生成新域中继链创世决策;此后治理链对新域中继链的建域批准信息和创世决策等进行广播共识及下发;
跨链交互步骤,当域中平行链的跨链应用发起跨链交易时,发起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源链,域中接收该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目的链,该跨链交易经过源链的跨链网关、中继链和该目的链的跨链网关的验证与转发,与目的链上的跨链应用完成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停域步骤,待停用域的平行链发出停用域请求并通过协商,同步域停用基本信息,各平行链对该域停用决策进行共识,各平行链智能合约对链内投票结果进行签名,并将投票结果进行广播,负责各平行链的治理网关收集平行链投票结果,并提交至该治理链域停用智能合约;域停用智能合约对收集到的平行链建域停用信息进行判断和检查,当收集到数量合法并且形式正确的请求后,如果存在预设域停用前任务,触发该任务,如果不存在此类任务,批准域停用请求,同时广播域停用信息;各平行链治理网关根据停用信息,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触发中继链上的域停用合约,停用合约根据规则,通过修改合约状态,停止中继链上跨链服务合约的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建域步骤中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具体包括:
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UUID、平行链文字缩写、平行链类型、平行链共识算法以及平行链链外验证方法;该治理链对进行注册的平行链进行审核,判断其是否有加入该链跨系统的资质;配置与首次注册平行链对应的治理网关程序,启动治理网关程序,获取治理网关的公钥,将首次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和治理网关的公钥对应关系、以及各平行链基本信息写入治理网关的信息维护合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平行链为参与到跨链业务中的独立区块链,是接受跨链服务的主体;
该中继链为连接多条平行链的区块链,中继链用于跨链信息验证和留痕;该跨链网关,用于监听该平行链和该中继链跨链消息的进程,其负责跨链数据的解析,打包和转发;该治理链,为承担管理功能的独立区块链,该链对整个跨链系统进行管理,并为跨链治理提供锚点;该治理网关,用于管理权限的辅助治理数据传输和治理决策的下发进程;
该治理网关与该平行链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关系注册到该治理链,该治理网关通过平行链的交互接口对与其绑定的平行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治理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获得在该治理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治理链的接口对该治理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中继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具备在该中继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中继链的接口对该中继链进行监听;该治理链的决策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网关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对中继链进行决策下发;该平行链的操作请求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链网关利用其在该治理链上的账户对该平行链请求进行上传。
5.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初始模块,用于构建包括平行链、中继链、治理链、跨链网关和治理网关的链跨系统,其中该平行链通过该跨链网关与该中继链相连,通过治理网关与治理链相连,该中继链通过该治理网关与该治理链相连,且将有跨链交互需求的平行链、连接这些平行链的按需配置的中继链和跨链网关作为一个域;
按需建域模块,用于使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并由治理链分配与其绑定的治理网关;待建域的平行链协商建域基本信息后向治理链发出建域请求,治理链收集建域基本信息,根据该建域基本信息在该治理链上对中继链配置进行决策并生成新域中继链创世决策;此后治理链对新域中继链的建域批准信息和创世决策等进行广播共识及下发;
跨链交互模块,用于当域中平行链的跨链应用发起跨链交易时,发起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源链,域中接收该跨链交易的平行链作为目的链,该跨链交易经过源链的跨链网关、中继链和该目的链的跨链网关的验证与转发,与目的链上的跨链应用完成交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停域模块,用于使待停用域的平行链发出停用域请求并通过协商,同步域停用基本信息,各平行链对该域停用决策进行共识,各平行链智能合约对链内投票结果进行签名,并将投票结果进行广播,负责各平行链的治理网关收集平行链投票结果,并提交至该治理链域停用智能合约;域停用智能合约对收集到的平行链建域停用信息进行判断和检查,当收集到数量合法并且形式正确的请求后,如果存在预设域停用前任务,触发该任务,如果不存在此类任务,批准域停用请求,同时广播域停用信息;各平行链治理网关根据停用信息,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触发中继链上的域停用合约,停用合约根据规则,通过修改合约状态,停止中继链上跨链服务合约的工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建域模块中平行链在该治理链完成注册,具体包括:
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UUID、平行链文字缩写、平行链类型、平行链共识算法以及平行链链外验证系统;该治理链对进行注册的平行链进行审核,判断其是否有加入该链跨系统的资质;配置与首次注册平行链对应的治理网关程序,启动治理网关程序,获取治理网关的公钥,将首次注册平行链的唯一标识和治理网关的公钥对应关系、以及各平行链基本信息写入治理网关的信息维护合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平行链为参与到跨链业务中的独立区块链,是接受跨链服务的主体;
该中继链为连接多条平行链的区块链,中继链用于跨链信息验证和留痕;该跨链网关,用于监听该平行链和该中继链跨链消息的进程,其负责跨链数据的解析,打包和转发;该治理链,为承担管理功能的独立区块链,该链对整个跨链系统进行管理,并为跨链治理提供锚点;该治理网关,用于管理权限的辅助治理数据传输和治理决策的下发进程;
该治理网关与该平行链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关系注册到该治理链,该治理网关通过平行链的交互接口对与其绑定的平行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治理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获得在该治理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治理链的接口对该治理链进行监听;该治理网关在该中继链上注册账户,从而该治理网关具备在该中继链上发起交易和调用合约的能力,同时该治理网关通过该中继链的接口对该中继链进行监听;该治理链的决策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网关利用其在中继链上的账户对中继链进行决策下发;该平行链的操作请求被该治理网关监听到后,该治理链网关利用其在该治理链上的账户对该平行链请求进行上传。
9.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4所述任意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的程序。
10.一种客户端,用于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80701.5A CN11455388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80701.5A CN11455388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53884A true CN114553884A (zh) | 2022-05-27 |
CN114553884B CN114553884B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1670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80701.5A Active CN11455388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5388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74309A (zh) * | 2022-09-06 | 2022-10-11 |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 区块链通讯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277137A (zh) * | 2022-07-15 | 2022-11-01 |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治理链的数据采集监管方法、系统与装置 |
CN115357932A (zh) * | 2022-08-18 | 2022-11-18 | 地心引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链安全存储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1034A (zh) * | 2016-01-27 | 2018-03-27 | 甲骨文国际公司 | 用于在高性能计算环境中定义虚拟机的虚拟机构架简档的系统和方法 |
CN107862216A (zh) * | 2017-10-13 | 2018-03-30 |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匿名跨链交易的隐私保护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US20190058581A1 (en) * | 2017-08-03 | 2019-02-21 | Gavin Woo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Heterogeneous Multi-Chain Framework |
US20190253263A1 (en) * | 2018-11-16 | 2019-08-15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 Cross-chain interactions using a domain name scheme in blockchain systems |
CN110162274A (zh) * | 2019-05-31 | 2019-08-23 |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1026511A (zh) * | 2019-11-20 | 2020-04-17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基于事务数据分区-链间融合的区块链并行系统及方法 |
CN111291365A (zh) * | 2020-02-28 | 2020-06-16 | 上海哈世科技有限公司 | 联盟链系统的智能合约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0124241A1 (en) * | 2018-12-21 | 2020-06-25 | Sightline Innovation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uter-implemented data trusts |
US20200250203A1 (en) * | 2019-02-04 | 2020-08-06 | Apex Data Solutions, Llc | COMPUTING SYSTEM PROVIDING BLOCKCHAIN-FACILITATED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MULTIPLE DISPARATE SYSTEMS OF RECORD (SORs) AND RELATED METHODS |
CN112055002A (zh) * | 2020-08-24 | 2020-12-08 |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公共治理链的跨链网络监管方法 |
CN112134967A (zh) * | 2020-09-30 | 2020-12-25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一种基于共治链的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
WO2020258850A1 (zh) * | 2019-06-28 | 2020-12-30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跨链发送可认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529577A (zh) * | 2020-12-17 | 2021-03-19 |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 基于激励治理的区块链跨链系统和方法 |
CN113067901A (zh) * | 2021-06-02 | 2021-07-02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区块链子网的创建方法 |
WO2021209052A1 (zh) * | 2020-04-17 | 2021-10-21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 |
CN113572825A (zh) * | 2021-07-09 | 2021-10-29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面向中继链跨链架构的接入控制与资源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
-
2022
- 2022-01-24 CN CN202210080701.5A patent/CN1145538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1034A (zh) * | 2016-01-27 | 2018-03-27 | 甲骨文国际公司 | 用于在高性能计算环境中定义虚拟机的虚拟机构架简档的系统和方法 |
US20190058581A1 (en) * | 2017-08-03 | 2019-02-21 | Gavin Woo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Heterogeneous Multi-Chain Framework |
CN107862216A (zh) * | 2017-10-13 | 2018-03-30 |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匿名跨链交易的隐私保护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US20190253263A1 (en) * | 2018-11-16 | 2019-08-15 |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 Cross-chain interactions using a domain name scheme in blockchain systems |
WO2020124241A1 (en) * | 2018-12-21 | 2020-06-25 | Sightline Innovation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uter-implemented data trusts |
US20200250203A1 (en) * | 2019-02-04 | 2020-08-06 | Apex Data Solutions, Llc | COMPUTING SYSTEM PROVIDING BLOCKCHAIN-FACILITATED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MULTIPLE DISPARATE SYSTEMS OF RECORD (SORs) AND RELATED METHODS |
CN110162274A (zh) * | 2019-05-31 | 2019-08-23 |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WO2020258850A1 (zh) * | 2019-06-28 | 2020-12-30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跨链发送可认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026511A (zh) * | 2019-11-20 | 2020-04-17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基于事务数据分区-链间融合的区块链并行系统及方法 |
CN111291365A (zh) * | 2020-02-28 | 2020-06-16 | 上海哈世科技有限公司 | 联盟链系统的智能合约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1209052A1 (zh) * | 2020-04-17 | 2021-10-21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 |
CN112055002A (zh) * | 2020-08-24 | 2020-12-08 |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公共治理链的跨链网络监管方法 |
CN112134967A (zh) * | 2020-09-30 | 2020-12-25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一种基于共治链的域名解析方法及装置 |
CN112529577A (zh) * | 2020-12-17 | 2021-03-19 |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 基于激励治理的区块链跨链系统和方法 |
CN113067901A (zh) * | 2021-06-02 | 2021-07-02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区块链子网的创建方法 |
CN113572825A (zh) * | 2021-07-09 | 2021-10-29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面向中继链跨链架构的接入控制与资源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MICHAEL SOBER CHRISTIAN DOPPLER LABORATORY FOR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INSTITUTE OF DATA ENGINEERING, T: "A Voting-Based Blockchain Interoperability Oracle" * |
叶少杰等: "BitXHub:基于侧链中继的异构区块链互操作平台", 《计算机科学》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77137A (zh) * | 2022-07-15 | 2022-11-01 | 杭州云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治理链的数据采集监管方法、系统与装置 |
CN115357932A (zh) * | 2022-08-18 | 2022-11-18 | 地心引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链安全存储的方法及装置 |
CN115357932B (zh) * | 2022-08-18 | 2023-11-28 | 山东浪潮智慧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链安全存储的方法及装置 |
CN115174309A (zh) * | 2022-09-06 | 2022-10-11 |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 区块链通讯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53884B (zh) | 2023-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53884B (zh) | 一种基于按需建域的区块链跨链交互方法及系统 | |
Maroufi et al. | On the convergence of blockchain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echnologies | |
CN112602076B (zh) | 分布式分类账中基于dag的交易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111262872B (zh) | 一种企业区块链服务平台 | |
CN111598566A (zh) | 基于混合跨链的网络支付系统 | |
CN112583917B (zh) | 一种基于cscp的混合链构建方法 | |
CN113114498A (zh) | 一种可信区块链服务平台的架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
CN111737104B (zh) | 区块链网络服务平台及其测试用例共享方法、存储介质 | |
CN111191283A (zh) |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北斗定位信息安全加密方法及装置 | |
CN111931220B (zh) | 区块链网络的共识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0098938B (zh) | 一种可信任委托式链下加速解决方法及系统 | |
CN115701078B (zh) | 跨链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3271345B (zh) | 基于联盟区块链制造业部门协同维持数据可靠存证的方法 | |
CN113900837A (zh) | 算力网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150260A (zh) | 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2118231B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身份管理方法 | |
Zhu et al. | A study on th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blockchain interoperability | |
Quamara et al. | An in-depth security and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in hyperledger fabric-configured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 |
CN113364768B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面向虚拟电厂的联盟链节点管理系统 | |
Lin et al. | User-managed access delegation for blockchain-driven IoT services | |
CN110189440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锁监管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0488199C (zh) | 一种媒体发布系统及方法 | |
CN113706106A (zh) | 基于区块链构建的政务协同系统 | |
CN117917681A (zh) | 基于多区块链的资产转移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 |
CN117938867A (zh) | 一种多区块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