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8573A -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8573A
CN114548573A CN202210178309.4A CN202210178309A CN114548573A CN 114548573 A CN114548573 A CN 114548573A CN 202210178309 A CN202210178309 A CN 202210178309A CN 114548573 A CN114548573 A CN 114548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plicing
plates
target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83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48573B (zh
Inventor
朱坚
黄伟
王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ushso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ushso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ushso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ushso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83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8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8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8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48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8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3Optimis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placement, e.g. cutting of clothes or wo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其属于智能车间制造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包括:板材的长度、与板材的长度对应的板材的数量,拼接目标范围为板材拼接后应处于的目标长度范围;对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拼接处理;得到若干个板材拼接组合,若干个板材拼接组合中的每一个拼接板材组合的长度都在所述目标长度范围之内。本申请具有通过录入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信息,根据板材的长度和数量拼接出位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组合,得到一组理想的拼接方案,理想的拼接方案指通过智能拼接处理的方法尽可能将所有的板材都消耗掉,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车间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中,有时需要对板材进行拼接,由于待拼接的板材尺寸不一,目标长度又不固定。大多数板材厂生产商都是用excel表格将板材数据按照大小排序,然后手动组合计算。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手动组合计算费时费力,容易造成板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人工手动组合计算费时费力,容易造成板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包括:
S1:获取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所述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包括:板材的长度、与所述板材的长度对应的板材的数量,所述拼接目标范围为板材拼接后应处于的目标长度范围;
S2:对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拼接处理;
S3:得到若干个板材拼接组合,所述若干个板材拼接组合中的每一个拼接板材组合的长度都在所述目标长度范围之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录入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信息,根据板材的长度和数量拼接出位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组合,得到一组理想的拼接方案,理想的拼接方案指通过智能拼接处理的方法尽可能将所有的板材都消耗掉,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可选的,所述对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拼接处理具体包括:
S21: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生成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一剩余板材集,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所述第一剩余板材集中任意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组合后均不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
S22:从所述第一剩余板材集中,选取超过两块板材进行拼接,生成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二剩余板材集,所述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所有板材任意拼接组合在一起均不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
S23:将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拼接至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或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生成第三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三剩余板材集,所述第三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所述第三剩余板材集中的任一板材与生成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进行拼接组合均不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尽可能先组合出一些板材拼接组合,再对两两组合后剩余的板材进行多块拼接,最后将剩余的无法拼接的板材尝试拼接到已经组合好的板材拼接组合上,从而尽可能提高板材的实际利用率,尽可能避免板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具体包括:
S211:获取拼接目标范围、当前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所述当前若干种长度的板材数据信息包括每种长度板材的长度信息和对应的当前数量信息;
S212:对若干种长度的板材按照长度大小进行排序,并生成第一列表;
S213:获取所述第一列表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所述第一列表的第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一待拼接板材H,将所述第一列表的最后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二待拼接板材F;
S214:若所述H和F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H和F进行拼接组合,生成板材拼接组合H+F,转入步骤S215;
若H和F的长度之和不满足目标长度范围,将F的邻近项作为新的F,并返回步骤S214;
若F=H,结束步骤S21;
S215:若H和F对应的当前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将所述H和所述F对应的当前数量减去1,返回至步骤S211;
若H或F中只要有一个对应的当前数量为0,则结束步骤S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板材按照长度大小进行排序,通过将长度最长的板材和长度最短的板材进行相加,能够尽可能使得所有的板材拼接后的结果比较均匀,且不容易出现极少块板材组成的组合和极多块板材组成的组合,大大地提升了拼接组合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之前还包括:
设定拼接数量阈值K;
当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小于K时,该长度的板材不会与其他板材进行拼接组合,并将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小于K的板材作为第四剩余板材集;
当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大于或等于K时,该长度的板材会与其他数量不小于K的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对板材数量小于拼接数量阈值的板材进行组合,减少了进行智能拼接时的计算量,无需对那些数量较少的板材进行一个个适配,能够尽可能快的计算出理想的拼接组合。
可选的,所述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之后还包括:
A211:获取第一剩余板材集和第四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对第一剩余板材集和第四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按照长度大小进行排序,并生成第二列表;
将所述第二列表的第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三待拼接板材
Figure 678594DEST_PATH_IMAGE001
,将所述第二列表的 最后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四待拼接板材
Figure 725048DEST_PATH_IMAGE002
A212:若所述
Figure 303796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177337DEST_PATH_IMAGE002
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
Figure 575957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426101DEST_PATH_IMAGE002
进行拼接组 合,生成板材拼接组合
Figure 62619DEST_PATH_IMAGE001
+
Figure 340017DEST_PATH_IMAGE002
,转入步骤A213;
Figure 453030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372444DEST_PATH_IMAGE002
的长度之和不满足目标长度范围,将
Figure 863468DEST_PATH_IMAGE002
的邻近项作为新的
Figure 311767DEST_PATH_IMAGE002
,并返回步 骤A212;
Figure 655286DEST_PATH_IMAGE002
=
Figure 581654DEST_PATH_IMAGE001
,结束步骤S21;
A213:若
Figure 927185DEST_PATH_IMAGE001
对应的当前数量大于等于1,且
Figure 546385DEST_PATH_IMAGE002
对应的当前数量大于等于1,将所述 第一待拼接板材
Figure 344576DEST_PATH_IMAGE001
和所述第二待拼接板材
Figure 809056DEST_PATH_IMAGE002
对应的当前数量减去1,返回至步骤A211;
Figure 9093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297730DEST_PATH_IMAGE002
中只要有一个对应的当前数量为0,则结束步骤S21,并将所有剩余的板 材作为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减少板材的浪费,在对所有板材进行第一轮的两两拼接以后,将同一种类却数量较少的板材进行重新排序、组合,经过第一轮的组合后,剩余的板材数量减少,再对数量较少的板材进行组合,提高了组合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减少板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第一剩余板材集中,选取超过两块板材进行拼接之前还包括:
将第一剩余板材集中两块相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
若相同长度的板材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两块相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组合,并合并至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形成新的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且删除第一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形成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轮拼接组合中没有将相同长度板材进行拼接组合,通过组合相同长度的板材,提高了板材的利用率,减少了板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拼接至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或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具体包括:
A231:获取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所述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作为第一待组合接板材拼接组合E,
A232: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依次与E进行组合;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与E组合形成的新的板材拼接组合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则保留新的板材拼接组合,转入步骤A233;
若形成的新的板材拼接组合不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将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未进行组合的板材拼接组合作为新的E,并返回步骤A232;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剩余的任一板材不能与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组合出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板材拼接组合,则结束步骤S23。
A233: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大于0,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删除,返回至步骤A231;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等于0,则结束步骤S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尝试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剩余板材与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已经组合好的板材进行拼接,尽可能将剩余的板材都用到拼接上,提高板材的利用率,降低板材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拼接至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或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具体包括:
B231:获取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的长度信息,获取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信息和当前数量信息;
B232:将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板材拼接组合按照长度排序,并生成第三列表,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按照长度排序,并生成第四列表,所述排序只对当前数量大于0的板材进行排序;
B233:获取所述第四列表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第三列表中的最小项作为第二待组合接板材拼接组合I;
B234:将第四列表中的板材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与I进行组合;
若第四列表中的板材和I组成的新板材拼接组合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转入步骤B235;
若第四列表中的板材和I组成的新板材拼接组合不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I的邻近项作为新的I,并返回步骤B234;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剩余的任一板材不能与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组合出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板材拼接组合,则结束步骤S23。
B235: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大于0,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删除,返回至步骤B231;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等于0,则结束步骤S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进行排序,通过对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板材拼接组合进行排序,并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先与长度较短的板材拼接组合进行组合,能够更加快速地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尽可能拼接到已经组合好的板材拼接组合上,提高了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存储并处理相应的程序,通过录入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信息,根据板材的长度和数量拼接出位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组合,得到一组理想的拼接方案,理想的拼接方案指通过智能拼接处理的方法尽可能将所有的板材都消耗掉,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及存储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储存相关的程序,通过录入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信息,根据板材的长度和数量拼接出位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组合,得到一组理想的拼接方案,理想的拼接方案指通过智能拼接处理的方法尽可能将所有的板材都消耗掉,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录入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信息,根据板材的长度和数量拼接出位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组合,得到一组理想的拼接方案,理想的拼接方案指通过智能拼接处理的方法尽可能将所有的板材都消耗掉,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2.不对板材数量小于拼接数量阈值的板材进行组合,减少了进行智能拼接时的计算量,无需对那些数量较少的板材进行一个个适配,能够尽可能快的计算出理想的拼接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参照图1,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
其中,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具体包括板材的长度、与板材的长度对应的板材的数量,拼接目标范围为板材拼接后应处于的目标长度范围。
在实施中,通常根据实际的需求,通过将板材进行拼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板材数据信息包 括n种长度的板材、每种长度的板材的数量。其中,n类板材的长度分别为
Figure 317638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851388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905931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601355DEST_PATH_IMAGE006
, n类板材的数量分别为
Figure 374139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446000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89471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988419DEST_PATH_IMAGE010
,拼接目标范围为[
Figure 248499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124051DEST_PATH_IMAGE012
],拼接条件为
Figure 153187DEST_PATH_IMAGE012
>MAX{
Figure 190413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937789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351453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235096DEST_PATH_IMAGE006
}。
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现出获取的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具体如下表1所示:
Figure 947618DEST_PATH_IMAGE014
表1
S2、对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拼接处理;
其中,为了提高智能拼接处理的效率,首先选取两块待拼接的板材进行组合,具体组合方式如下:
S21、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生成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一剩余板材集;
得到的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目标长度范围,得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中任意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组合后均不满足目标长度范围。
将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1、获取拼接目标范围、当前若干种长度的板材数据信息,当前若干种长度的板材数据信息包括每种长度板材的长度信息和当前数量信息;
S212:对若干种长度的板材按照长度大小进行排序,并生成第一列表,排序只对当前数量大于0的板材进行排序;
S213:获取第一列表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第一列表的第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一待拼接板材H,将第一列表的最后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二待拼接板材F;
S214:若H和F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H和F进行拼接组合,生成板材拼接组合H+F,转入步骤S215;
若H和F的长度之和不满足目标长度范围,将F的邻近项作为新的F,并返回步骤S214;
若F=H,结束流程;
其中,若H和F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当H或F消耗完后,H或F的变化情况如下:
H的数量<F的数量时,H被消耗完,H-1被视为新的H与F尝试组合;
H的数量>F的数量时,F被消耗完,F-1被视为新的F与H尝试组合;
H的数量=F的数量时,H和F同时被消耗完,F-1被视为新的F,H-1被视为新的H,将新的H与新的F尝试组合。
S215:若H对应的当前数量大于等于1,且F对应的当前数量大于等于1,将第一待拼接板材H和第二待拼接板材F对应的当前数量减去1,返回至步骤S211;
若H或F中只要有一个对应的当前数量为0,则结束流程。
在实施中,为了减少进行智能拼接时的计算量,通过设定拼接数量阈值来控制板材之间的组合,具体步骤如下:
设定拼接数量阈值k;
当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小于k时,该长度的板材不会与其他板材进行组合;
当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大于或等于k时,该长度的板材会与其他数量不小于k的长度的板材进行组合。
通过举例对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拼接进行说明,对应S211,获取的拼接目标范围、若干种长度的板材数据信息如下表2所示:
Figure 916711DEST_PATH_IMAGE016
表2
拼接目标范围为[4000,5000],拼接数量阈值k=2。
对应S212,首先对6种长度的板材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生成第一列表,第一列表如下表3所示:
Figure 134065DEST_PATH_IMAGE018
表3
对应S213,根据表3,将3000cm板材作为H,将1500cm板材作为F,将H和F进行组合,由于3000+1500=4500,4500在拼接目标范围内,则对表3进行更新,更新后的表3如下表4所示:
Figure 606635DEST_PATH_IMAGE020
表4
对应S214,当1500cm板材与3000cm板材组合完之后,将紧邻1500cm板材的1700cm板材与3000cm的板材进行组合。
当1700cm板材与3000cm板材组合完之后,将紧邻1700cm板材的2100cm板材与3000cm板材进行组合。2100cm板材和3000cm板材组合成5100cm的拼接板材组合,由于5100不在拼接目标范围内,则依次将2400cm板材和2500cm板材尝试与3000cm板材进行组合。由于400cm板材和2500cm板材与3000cm板材进行组合均不在拼接目标范围内,则将2500cm板材作为新的H,并将2500cm板材与1700cm板材进行组合。
组合完成的结果如下表5所示:
Figure 251243DEST_PATH_IMAGE022
表5
对应S105,其中,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为[(3000+1500),(3000+1500),(3000+1500),(3000+1700),(3000+1700),(2500+2100),(2500+2100)],第一剩余板材集为[3000,3000,2400,2100]。
将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之后,由于为了加快组合效率,板材初始数量小于拼接数量阈值k的板材存在与其他板材进行组合的概率,因此需要对第一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进行二次组合,具体步骤如下:
A11:获取第一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第一剩余板材集的 第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三待拼接板材
Figure 707632DEST_PATH_IMAGE001
,将第一剩余板材集的最后一项对应的板材作 为第四待拼接板材
Figure 463099DEST_PATH_IMAGE002
A12:若
Figure 321333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638307DEST_PATH_IMAGE002
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
Figure 316413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875571DEST_PATH_IMAGE002
进行拼接组合,生 成板材拼接组合
Figure 588312DEST_PATH_IMAGE001
+
Figure 574722DEST_PATH_IMAGE002
,转入步骤A13;
Figure 5704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102973DEST_PATH_IMAGE002
的长度之和不满足目标长度范围,将
Figure 670220DEST_PATH_IMAGE002
的邻近项作为新的
Figure 326067DEST_PATH_IMAGE002
,并返回步 骤A12;
Figure 978765DEST_PATH_IMAGE002
=
Figure 879725DEST_PATH_IMAGE001
,结束流程;
A13:若
Figure 567059DEST_PATH_IMAGE001
对应的当前数量大于等于1,且
Figure 160851DEST_PATH_IMAGE002
对应的当前数量大于等于1,将第一待 拼接板材
Figure 35266DEST_PATH_IMAGE001
和第二待拼接板材
Figure 739917DEST_PATH_IMAGE002
对应的当前数量减去1,返回至步骤A11;
Figure 281757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16757DEST_PATH_IMAGE002
中只要有一个对应的当前数量为0,则结束流程,并将所有剩余的板材 作为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
对应A11,获取第一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第一剩余板材集为表5中剩余的板材的集合,具体如下表6所示:
Figure 909626DEST_PATH_IMAGE024
表6
对应A12,首先,将3000cm板材作为第三待拼接板材
Figure 886810DEST_PATH_IMAGE025
,将2100cm板材作为第四待 拼接板材
Figure 814314DEST_PATH_IMAGE026
,3000cm板材和2100cm板材组合失败;其次将2400cm板材作为第四待拼接板材
Figure 484330DEST_PATH_IMAGE026
,3000cm板材和2400cm板材组合失败;再然后将将2400cm板材作为第三待拼接板材
Figure 333337DEST_PATH_IMAGE025
,将 2100cm板材作为第四待拼接板材
Figure 379791DEST_PATH_IMAGE026
,2400cm板材和2100cm板材组合成功,组合结果如下表7 所示:
Figure 896223DEST_PATH_IMAGE028
表7
将第一剩余板材集中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小于k的板材尝试与第一剩余板材集其他的板材进行组合,具体步骤如下:
将第一剩余板材集中两块相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
若相同长度的板材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两块相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组合,并合并至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形成新的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且删除第一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形成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
参照表7,尝试对长度相等的板材进行组合,将所有剩余的板材作为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第一剩余板材集的组合结果为[(2400+2100),(2100+2100)],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为[3000,3000,2100]。
S20、采用第一剩余板材集中超过两块板材进行拼接,生成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二剩余板材集,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所有板材任意拼接组合在一起均不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
其中,采用第一剩余板材集中超过两块板材进行拼接的步骤具体如下:
将第一剩余板材集中的第一项到最后一项依次看作
Figure 253253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589557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174122DEST_PATH_IMAGE031
Figure 545060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556878DEST_PATH_IMAGE033
, 按照从第一项到最后一项的顺序,将剩余待拼接板材依次相加;
Figure 911636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34313DEST_PATH_IMAGE030
之和小于目标范围长度的最大值,则先尝试将
Figure 259758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209522DEST_PATH_IMAGE030
相组合;
Figure 254838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446785DEST_PATH_IMAGE030
还小于目标范围长度的最小值,则尝试将
Figure 792316DEST_PATH_IMAGE034
Figure 880358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944129DEST_PATH_IMAGE030
相组合;
Figure 674187DEST_PATH_IMAGE034
Figure 638339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897282DEST_PATH_IMAGE030
之和小于目标范围长度的最小值,则尝试将
Figure 448349DEST_PATH_IMAGE035
Figure 982098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771063DEST_PATH_IMAGE030
+
Figure 732066DEST_PATH_IMAGE034
相 组合;
Figure 239270DEST_PATH_IMAGE034
Figure 311131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987226DEST_PATH_IMAGE030
之和大于目标范围长度的最小值,且小于目标范围长度的最大 值,则将
Figure 853551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113631DEST_PATH_IMAGE030
+
Figure 989183DEST_PATH_IMAGE034
作为一个组合;
Figure 487160DEST_PATH_IMAGE034
Figure 789966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271762DEST_PATH_IMAGE030
之和大于目标范围长度的最大值,则尝试将
Figure 685426DEST_PATH_IMAGE035
Figure 73463DEST_PATH_IMAGE029
+
Figure 547170DEST_PATH_IMAGE030
相组 合,直至组合出长度在目标范围长度内的组合。
Figure 516263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733618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471766DEST_PATH_IMAGE035
成为一个组合,剩余的板材为
Figure 116374DEST_PATH_IMAGE034
Figure 572764DEST_PATH_IMAGE036
Figure 328230DEST_PATH_IMAGE031
Figure 687929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237859DEST_PATH_IMAGE033
,,继续将
Figure 181545DEST_PATH_IMAGE034
尝试与剩余的板材进行组合,直至剩余的板材任意组合的长度均不能满足目标范围长 度的要求。将超过两块板材进行拼接的组合作为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将剩余的板材 作为第二剩余板材集。
S30、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拼接至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或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生成第三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三剩余板材集,第三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目标长度范围,第三剩余板材集中的任一板材与生成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进行拼接组合均不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
其中,通过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拼接至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或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可以尽可能避免板材的浪费,最大限制的对所有的板材进行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
A31:获取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
A32:将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作为第一待组合接板材拼接组合E,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依次与E进行组合;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与E组合形成的新的板材拼接组合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则保留新的板材拼接组合,转入步骤A33;
若形成的新的板材拼接组合不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将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未进行组合的板材拼接组合作为新的E,并返回步骤A32;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剩余的任一板材不能与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组合出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板材拼接组合,则结束流程。
A33: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大于0,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删除,返回至步骤A31;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等于0,则结束流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B31:获取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的长度信息,获取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信息和当前数量信息;
B32:将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板材拼接组合按照长度排序,并生成第三列表,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按照长度排序,并生成第四列表,排序只对当前数量大于0的板材进行排序;
B33:获取第四列表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第三列表中的最小项作为第二待组合接板材拼接组合I;
B34:将第四列表中的板材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与I进行组合;
若第四列表中的板材和I组成的新板材拼接组合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转入步骤B35;
若第四列表中的板材和I组成的新板材拼接组合不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I的邻近项作为新的I,并返回步骤B34;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剩余的任一板材不能与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组合出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板材拼接组合,则结束流程。
B35: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大于0,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删除,返回至步骤B31;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等于0,则结束流程。
为了便于理解,通过举例对该实施例进行解释;
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如下表8所示
Figure 740702DEST_PATH_IMAGE038
表8
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剩余板材集的长度信息如下表9所示:
Figure 453443DEST_PATH_IMAGE040
表9
拼接目标范围[4000,6000]。
对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板材拼接组合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具体如下表10所示:
Figure 439854DEST_PATH_IMAGE042
表10
对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具体如下表11所示:
Figure 605256DEST_PATH_IMAGE044
表11
先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最长的板材尝试与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最短的板材拼接组合进行组合,2800+1200+800=4800,4800在拼接目标范围内,所以将一块800cm板材拼接至2800+1200的板材拼接组合中,以此类推,生成第三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第三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为:[1900+1800+1700,1800+1700+1500,2800+1500,3000+1200+800,2800+1200+800,3000+1200+400]。
基于上述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终端。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
基于上述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能够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和拼接目标范围,所述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包括:板材的长度、与所述板材的长度对应的板材的数量,所述拼接目标范围为板材拼接后应处于的目标长度范围;
S2:对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拼接处理;
S3:得到若干个板材拼接组合,所述若干个板材拼接组合中的每一个拼接板材组合的长度都在所述目标长度范围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拼接处理具体包括:
S21: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生成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一剩余板材集,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所述第一剩余板材集中任意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组合后均不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
S22:从所述第一剩余板材集中,选取超过两块板材进行拼接,生成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二剩余板材集,所述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所有板材任意拼接组合在一起均不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
S23:将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拼接至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或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生成第三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并生成第三剩余板材集,所述第三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均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所述第三剩余板材集中的任一板材与生成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进行拼接组合均不满足所述目标长度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具体包括:
S211:获取拼接目标范围、当前待拼接的板材数据信息,所述当前若干种长度的板材数据信息包括每种长度板材的长度信息和对应的当前数量信息;
S212:对若干种长度的板材按照长度大小进行排序,并生成第一列表;
S213:获取所述第一列表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所述第一列表的第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一待拼接板材H,将所述第一列表的最后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二待拼接板材F;
S214:若所述H和F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H和F进行拼接组合,生成板材拼接组合H+F,转入步骤S215;
若H和F的长度之和不满足目标长度范围,将F的邻近项作为新的F,并返回步骤S214;
若F=H,结束步骤S21;
S215:若H和F对应的当前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将所述H和所述F对应的当前数量减去1,返回至步骤S211;
若H或F中只要有一个对应的当前数量为0,则结束步骤S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之前还包括:
设定拼接数量阈值K;
当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小于K时,该长度的板材不会与其他板材进行拼接组合,并将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小于K的板材作为第四剩余板材集;
当同一长度的板材数量大于或等于K时,该长度的板材会与其他数量不小于K的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两块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之后还包括:
A211:获取第一剩余板材集和第四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对第一剩余板材集和第四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按照长度大小进行排序,并生成第二列表;
将所述第二列表的第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三待拼接板材
Figure 549381DEST_PATH_IMAGE001
,将所述第二列表的最后 一项对应的板材作为第四待拼接板材
Figure 842959DEST_PATH_IMAGE002
A212:若所述
Figure 555700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542110DEST_PATH_IMAGE002
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
Figure 973092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70361DEST_PATH_IMAGE002
进行拼接组合, 生成板材拼接组合
Figure 903187DEST_PATH_IMAGE001
+
Figure 794920DEST_PATH_IMAGE002
,转入步骤A213;
Figure 494890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130271DEST_PATH_IMAGE002
的长度之和不满足目标长度范围,将
Figure 552025DEST_PATH_IMAGE002
的邻近项作为新的
Figure 145817DEST_PATH_IMAGE002
,并返回步骤 A212;
Figure 285811DEST_PATH_IMAGE002
=
Figure 990462DEST_PATH_IMAGE001
,结束步骤S21;
A213:若
Figure 532302DEST_PATH_IMAGE001
对应的当前数量大于等于1,且
Figure 31417DEST_PATH_IMAGE002
对应的当前数量大于等于1,将所述第一待 拼接板材
Figure 160172DEST_PATH_IMAGE001
和所述第二待拼接板材
Figure 137355DEST_PATH_IMAGE002
对应的当前数量减去1,返回至步骤A211;
Figure 799281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469296DEST_PATH_IMAGE002
中只要有一个对应的当前数量为0,则结束步骤S21,并将所有剩余的板材作 为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剩余板材集中,选取超过两块板材进行拼接之前还包括:
将第一剩余板材集中两块相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
若相同长度的板材的长度之和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两块相同长度的板材进行拼接组合,并合并至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形成新的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且删除第一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形成新的第一剩余板材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拼接至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或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具体包括:
A231:获取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所述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作为第一待组合接板材拼接组合E,
A232: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依次与E进行组合;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与E组合形成的新的板材拼接组合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则保留新的板材拼接组合,转入步骤A233;
若形成的新的板材拼接组合不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将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未进行组合的板材拼接组合作为新的E,并返回步骤A232;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剩余的任一板材不能与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组合出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板材拼接组合,则结束步骤S23。
8.A233: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大于0,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删除,返回至步骤A231;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等于0,则结束步骤S2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拼接至所述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或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具体包括:
B231:获取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的长度信息,获取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长度信息和当前数量信息;
B232:将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板材拼接组合按照长度排序,并生成第三列表,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按照长度排序,并生成第四列表,所述排序只对当前数量大于0的板材进行排序;
B233:获取所述第四列表中的板材长度和对应的当前数量,将第三列表中的最小项作为第二待组合接板材拼接组合I;
B234:将第四列表中的板材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与I进行组合;
若第四列表中的板材和I组成的新板材拼接组合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转入步骤B235;
若第四列表中的板材和I组成的新板材拼接组合不处于拼接目标长度范围内,将I的邻近项作为新的I,并返回步骤B234;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剩余的任一板材不能与第一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和第二目标板材拼接组合集中的任一板材拼接组合组合出处于拼接目标范围内的板材拼接组合,则结束步骤S23。
10.B235: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大于0,将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组合掉的板材删除,返回至步骤B231;
若第二剩余板材集中的板材数量等于0,则结束步骤S23。
11.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读存储介质及存储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
CN202210178309.4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48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8309.4A CN114548573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8309.4A CN114548573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8573A true CN114548573A (zh) 2022-05-27
CN114548573B CN114548573B (zh) 2024-02-13

Family

ID=81679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8309.4A Active CN114548573B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857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9482A (en) * 1977-04-26 1978-05-16 Molins Machine Company, Inc. Automatic web splice control system
CN201212613Y (zh) * 2008-07-01 2009-03-25 益阳市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 竹拼板材
CN201913685U (zh) * 2010-12-29 2011-08-03 汕头市宜华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余料拼接成的木板件
CN202627374U (zh) * 2012-04-27 2012-12-26 胡东辉 一种拼接板材及其组合结构
CN105764268A (zh) * 2016-05-04 2016-07-13 深圳市百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内接多边形的异形拼板方法及装置
US20170061365A1 (en) * 2014-04-28 2017-03-02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Management device
CN107584588A (zh) * 2017-10-09 2018-01-16 威力(烟台)木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个性化木地板选材加工方法
CN110288110A (zh) * 2018-03-19 2019-09-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a板材套裁剪切生产控制优化方法
CN110516834A (zh) * 2019-07-04 2019-11-29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排料的优化方法
CN113020915A (zh) * 2021-03-22 2021-06-25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拼接成型方法
CN113086655A (zh) * 2021-04-01 2021-07-09 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板材分包方法及终端
CN113622959A (zh) * 2021-09-10 2021-11-09 清华大学 隧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9482A (en) * 1977-04-26 1978-05-16 Molins Machine Company, Inc. Automatic web splice control system
CN201212613Y (zh) * 2008-07-01 2009-03-25 益阳市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 竹拼板材
CN201913685U (zh) * 2010-12-29 2011-08-03 汕头市宜华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余料拼接成的木板件
CN202627374U (zh) * 2012-04-27 2012-12-26 胡东辉 一种拼接板材及其组合结构
US20170061365A1 (en) * 2014-04-28 2017-03-02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Management device
WO2017190534A1 (zh) * 2016-05-04 2017-11-09 深圳市百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内接多边形的异形拼板方法及装置
CN105764268A (zh) * 2016-05-04 2016-07-13 深圳市百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内接多边形的异形拼板方法及装置
CN107584588A (zh) * 2017-10-09 2018-01-16 威力(烟台)木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个性化木地板选材加工方法
CN110288110A (zh) * 2018-03-19 2019-09-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a板材套裁剪切生产控制优化方法
CN110516834A (zh) * 2019-07-04 2019-11-29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排料的优化方法
CN113020915A (zh) * 2021-03-22 2021-06-25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拼接成型方法
CN113086655A (zh) * 2021-04-01 2021-07-09 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板材分包方法及终端
CN113622959A (zh) * 2021-09-10 2021-11-09 清华大学 隧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ALLINGS, JM 等: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lap splices in externally bonded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plates", 《ACI STRUCTURAL JOURNAL》, vol. 100, no. 1, pages 3 - 10 *
徐彦欣: "基于向量树搜索的1-1/2维配料算法与实现", 焊接学报, no. 03, pages 83 - 85 *
潘屾 等: "应用 Harris 角点检测进行图像拼接的超长板材尺寸测量方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vol. 46, no. 4, pages 54 - 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8573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uzere-Peres et al. A modified shifting bottleneck procedure for job-shop scheduling
US2018035680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tch scheduling uniform parallel machines with different capacities based o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CN110399373B (zh) 一种区块链账本存储系统、存储查询方法及删除方法
Yao et al. Flexible parts routing in manufacturing systems
US20030217197A1 (en) Preparation for software on demand system
CN104991790A (zh) 一种文件的升级发布方法和装置
CN109857548A (zh) 存储空间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0553B (zh) 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混部集群任务调度方法
US20210209690A1 (en) Order matching
CN105631621A (zh) 分布式系统中物流订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3342886A (zh) 数据交换方法和装置
CN114548573A (zh) 一种板材智能拼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850618A (zh) 一种提供有序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12988280B (zh) 一种配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29479A (zh) 一种生成单据的编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77547B (zh) 一种高性能集群的紧急作业续算方法以及系统
US5839120A (en) Genetic algorithm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massively parallel computer
CN102541945B (zh) 终端上的多项文件复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33855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
CN114021950A (zh) 电力物资需求分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68099B (zh) 一种科研生产模式下基于模型件的任务分解方法
CN110990134B (zh) 一种智能任务调度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3819A (zh) 大数据任务动态编排调度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Raj Kumar et al. A heuristic for sequencing PCBs with due‐dates
CN113282423B (zh) 部署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