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6569A -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6569A
CN114546569A CN202210178159.7A CN202210178159A CN114546569A CN 114546569 A CN114546569 A CN 114546569A CN 202210178159 A CN202210178159 A CN 202210178159A CN 114546569 A CN114546569 A CN 114546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position information
user
display device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81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46569B (zh
Inventor
武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81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656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17815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546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6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6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46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6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目标用户与目标电视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获取各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电视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通过检测各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目标用户中选取目标主用户;依据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本申请解决了用户对可变形电视的控制精准性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智能电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拥有着视角更广泛、视觉体验更舒适以及能够带来沉浸式体验等优点的可变形电视,更是获得了用户的青睐,与此同时,如何控制可变形电视使其满足最佳观看效果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通常情况下通过用户手动调节可变形电视的播放角度,以达到最佳观看体验,但是,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只能够将可变形电视的播放角度调整至大致位置,即使通过手动控制自动调节机构也过于依赖机构的精准度,所以,用户对可变形电视的控制精准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对可变形电视的控制精准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
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可选地,所述播放角度包括底座旋转角度和屏幕弯曲度,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步骤包括:
依据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确定目标位置变化值,其中,所述目标位置变化值包括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和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
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底座旋转角度;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屏幕弯曲度。
可选地,所述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各所述目标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变化值;
依据各所述位置变化值和预设位置变化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可选地,在所述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显示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手动模式控制指令和自动模式控制指令;
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则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
可选地,在所述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不存在目标用户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可选地,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三目标位置信息;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则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可选地,在所述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自动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可选地,所述播放角度包括底座旋转角度和屏幕弯曲度,所述自动控制模块还用于:
依据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确定目标位置变化值,其中,所述目标位置变化值包括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和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
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底座旋转角度;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屏幕弯曲度。
可选地,所述第三检测模块还用于: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各所述目标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变化值;
依据各所述位置变化值和预设位置变化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显示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手动模式控制指令和自动模式控制指令;
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则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
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不存在目标用户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三目标位置信息;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则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也即,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由于目标主用户为通过检测目标用户和侦测区域以及预设位置变化而筛选得来的唯一用户,进而可实现依据目标主用户的位置变化,调整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以达到目标主用户的最佳观看效果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手动调节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技术缺陷,所以提升了显示设备控制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控制方法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首先,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显示设备而言,调整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是为了用户与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仍能够保证观看效果,显示设备可包括电脑以及电视机等等,为了方便叙述,本申请该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均以可变形电视机为例说明,对于可变形电视而言,调整电视机的播放角度包括调节电视机的底座旋转角度和电视机的屏幕弯曲度,其中,调节电视机的底座旋转角度是为了保证用户与电视机在垂直方向距离不变时,水平方向距离变化时的观看效果,调节电视机的屏幕弯曲度是为了保证用户在电视机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不变时,垂直方向距离变化时的观看效果,通过将雷达模组内置于可变形电视系统中,即可在可变形电视机一定范围内存在观看用户时,依据雷达模组检测观看用户的具体位置,进而自动调节电视机的底座旋转角度和电视机的屏幕弯曲度,所以,通过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可提高用户对可变形电视机的精准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在本申请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为目标电视,所述目标电视为内置有雷达模组的可变形电视,所述雷达模组可以为毫米波雷达模组、微波雷达模组以及激光雷达模组等,所述侦测区域为所述雷达模组的可侦测范围,所述目标用户为正在观看电视的用户,其中,判断用户是否正在观看电视,可通过目标电视的内置摄像头捕捉摄像头可视范围内的人脸面部特征,进而判断用户是否正在观看电视,例如,假如存在用户A和用户B,其中,用户A的人脸面正对着目标电视,用户B的背面正对着目标电视,则通过该判断方式可判定用户A为目标用户,判定用户B不为目标用户。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用户与目标电视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可通过目标用户与目标电视两者在同一预设坐标系下的坐标点信息确定,例如,假设目标用户的坐标点信息为C(0,0),目标电视的坐标点信息为D(9,0),则通过C和D两点坐标可确定所述相对位置。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与目标电视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目标主用户为目标用户中筛选出用于调节电视机的底座旋转角度和电视机的屏幕弯曲度的唯一用户,例如,假设目标用户包括a、b、c以及d,则a、b、c以及d中有且仅有一个目标用户为目标主用户。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10包括: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电视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电视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由于控制目标电视的播放角度需确定目标主用户,进而依据目标主用户的位置信息变化而自动调节目标电视的播放角度,也即,自动调节目标电视的屏幕弯曲度和底座旋转角度,而目标主用户是基于侦测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目标用户筛选而来,也即,此筛选方式规避了侦测区域外的观看用户,所以提升了筛选目标主用户的效率和准确度。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目标电视为可变形电视,所述可变形电视的控制系统包括变形屏人机交互界面、雷达检测模块、变形屏控制模块以及电机驱动模块,其中,变形屏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进行目标用户和可变形电视之间的人机交互,雷达检测模块用于实时识别和追踪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变形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可变形电视的调节模式以及调节可变形电视的屏幕弯曲度和底座旋转角度,以满足目标主用户的观看效果,电机驱动模块用于处理变形屏控制模块生成的指令,用户检测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的检测条件为所述可变形电视已进入自动调节模式,其中,所述自动调节模式可在确定目标主用户后,依据目标主用户的位置变化自动调节电视机的底座旋转角度和电视机的屏幕弯曲度,若所述可变形电视处于自动调节模式中,且所述可变形电视的雷达模组未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目标用户时,由于无法获取目标主用户,进而所述可变形电视的变形屏控制模块将控制可变形电视退出自动调节模式。
步骤S20,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获取为通过滞留时间获取的方式,也即,当目标用户在侦测区域的停留时间达到滞留时间时,则获取第二位置信息,所述滞留时间为目标用户在侦测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具体可以为1分钟、2分钟以及3分钟等,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可依据所述目标用户在侦测区域的滞留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滞留时间阈值,来判别是否获取目标用户的第二位置信息,所述预设滞留时间阈值具体可以为用户自行设置的常数,例如,假设存在3个目标用户A1、A2以及A3,其中,A1在侦测区域的滞留时间为20秒,A2在侦测区域的滞留时间为25秒,A3在侦测区域的滞留时间为35秒,所述预设滞留时间阈值为30秒,则仅获取A3的第二位置信息。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用于表征在滞留时间后目标用户与目标电视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可通过在滞留时间后目标用户和目标电视两者在同一预设坐标系下的坐标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在滞留时间后目标主用户与目标电视之间的相对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20包括:当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侦测区域的滞留时间大于预设滞留时间阈值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由于自动调节电视机的底座旋转角度和电视机的屏幕弯曲度的基础在于目标主用户位置信息的变化情况,而所述目标主用户位置信息的变化情况由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决定,所以需采集第二位置信息,进而通过第二位置信息获取第二目标位置信息,而本方法仅获取在侦测区域内的滞留时间大于预设滞留时间阈值的目标用户的第二位置信息,也即,当存在多个目标用户时,规避了在侦测区域内滞留时间较短的目标用户成为目标主用户的情况,减少了信息的处理量。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若侦测区域内的所有目标用户的滞留时间均不大于预设滞留时间阈值,则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变形屏控制模块将控制目标显示设备退出自动调节模式,当观看用户通过变形屏人机交互界面再次开启自动调节模式时,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雷达模组再次检测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若侦测区域内存在目标用户的滞留时间不大于预设滞留时间阈值,则不获取目标用户的第二位置信息,当雷达模组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再度进入侦测区域时,将重新计量所述目标用户在侦测区域内的滞留时间。
步骤S30,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检测位置变化的方式可通过判断所述位置变化是否大于预设变化阈值的方式,也即,当所述位置变化大于预设变化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用户的位置发生变化,所述预设位置变化阈值用于判别是否将所述目标用户作为备选的目标主用户,例如,假设存在B1、B2和B3三个目标用户,其中,目标用户B1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不大于预设位置变化阈值,目标用户B2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大于预设位置变化阈值,目标用户B3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亦大于预设位置变化阈值,则确定将目标用户B2或目标用户B3作为目标主用户,也即,目标用户B2和目标用户B3均为备选的目标主用户。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30包括:当检测到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均小于预设变化阈值时,则选取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位置变化值最大的目标用户作为目标主用户,当检测到单个目标用户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大于预设位置变化阈值,则将所述单个目标用户作为目标主用户,当检测到多个目标用户的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大于预设位置变化阈值,则通过检测的各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其中,所述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的步骤包括:
步骤A10,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各所述目标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变化值,并判断各所述位置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位置变化值阈值;
步骤A20,依据各所述位置变化值和预设位置变化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位置变化值阈值可以为具体数值,用于判别是否所述位置变化值对应的目标用户是否可作为目标主用户,所述位置变化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用户在滞留时间内的位置变化量,所述位置变化值包括横向位置变化值和纵向位置变化值,其中,所述横向位置变化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角度偏差情况,所述纵向位置变化值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距离偏差情况,例如,假设在同一坐标系下目标用户D1的第一位置信息为(0,0),D1的第二位置信息为(0,0.5),D2的第一位置信息为(0,1),D2的第二位置信息为(0.5,1),电视机的坐标点信息为(0,2),则目标用户D1的位置变化值为纵向位置变化值,目标用户D2的位置变化值为横向位置变化值。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A10至步骤A20包括: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各所述目标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变化值,并判断各所述位置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位置变化值阈值,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计算的方式可以为通过将第一位置信息映射的特征值和第二位置信息映射的特征值相减的方式;若单个目标用户的位置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位置变化值阈值,则将所述单个目标用户作为目标主用户,若多个目标用户的位置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位置变化值阈值,则依据所述位置变化值,选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中的单个目标用户作为目标主用户,若所述位置变化值不大于预设位置变化值阈值,则不将所述位置变化值对应的目标用户选取为所述目标主用户。
其中,依据所述位置变化值,选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中的单个目标用户作为目标主用户的步骤包括:将各所述目标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变化值一一比对,得到最大位置变化值,并将所述最大位置变化值对应的目标用户作为目标主用户,例如,假设存在C1、C2以及C3三个目标用户的位置变化大于预设位置变化阈值,其中,C1对应的位置变化值为c1,C2对应的位置变化值为c2,C3对应的位置变化值为c3,且c1>c2>c3,则将c1对应的目标用户C1作为目标主用户,若c1=c2>c3,则可通过比对目标用户C1和C2作为目标主用户的次数得到目标主用户。
步骤S40,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位置变化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在滞留时间内的位置变化情况,具体包括目标横向位置变化和目标纵向位置变化,其中,所述目标横向位置变化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在滞留时间内的横向位置变化情况,所述目标纵向位置变化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在滞留时间内的纵向位置变化情况,所述播放角度包括底座旋转角度和屏幕弯曲度,当所述目标主用户出现目标横向位置变化时,则通过自动调节电视机的底座旋转角度,以达到目标主用户所需的最佳观看效果,当所述目标主用户出现目标纵向位置变化时,则通过自动调节电视机的屏幕弯曲度,以达到目标主用户所需的最佳观看效果。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40包括: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横向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底座旋转角度,并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纵向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屏幕弯曲度。
其中,所述播放角度包括底座旋转角度和屏幕弯曲度,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步骤包括:
步骤B10,依据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确定目标位置变化值,其中,所述目标位置变化值包括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和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
步骤B20,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底座旋转角度;
步骤B30,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屏幕弯曲度。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位置变化值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在滞留时间内的位置变化量,具体包括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和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为横向目标位置变化值,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在滞留时间内的横向位置变化量,所述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为纵向目标位置变化值,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在滞留时间内的纵向位置变化量。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B10至步骤B30包括: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计算各所述目标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变化值,并从各所述位置变化值中提取目标位置变化值,其中,所述目标位置变化值包括横向目标位置变化值和纵向目标位置变化值;依据所述横向目标位置变化值,自动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底座旋转角度,其中,所述底座旋转角度可包括底座左旋角度、底座右旋角度以及底座居中角度;依据所述纵向目标位置变化值,自动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屏幕弯曲度,其中,所述屏幕弯曲度的弯曲度大小调节取决于纵向目标位置变化值,例如,假设所述纵向目标位置变化值为正数,也即所述目标主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距离变远,则将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弯曲度调小。
其中,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C10,获取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三目标位置信息;
步骤C20,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C30,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则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C10至步骤C30包括:获取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三目标位置信息;通过比对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其中,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的方式可通过用户预先设置的位置单位确定,例如,假设用户设置一个单位为5cm,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为0cm,当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为5cm及5cm以上时,则认为所述目标主用户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当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小于5cm时,则认为所述目标主用户的位置未发生变化。
其中,在所述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D10,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步骤D20,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调节时间段用于表征预先设置的运行自动控制模式的时间,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用于控制变形屏控制模块自动关闭自动调节功能,所述自动控制模式用于依据目标主用户的位置信息变化情况,自动调节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D10至步骤D20包括: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由于预设调节时间段用于表征预先设置的运行自动控制模式的时间,也即,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未发生变化时,默认所述目标主用户无需再调节目标显示设备的底座旋转角度和目标显示设备的屏幕弯曲度,进而通过生成的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自动控制模式,所以,避免了目标显示设备继续实时监测目标主用户的位置信息而造成内存资源浪费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也即,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由于目标主用户为通过检测目标用户和侦测区域以及预设位置变化而筛选得来的唯一用户,进而可实现依据目标主用户的位置变化,调整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以达到目标主用户的最佳观看效果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手动调节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技术缺陷,所以提升了显示设备控制的精准度。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以参考上文介绍,后续不再赘述。在所述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E10,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显示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手动模式控制指令和自动模式控制指令;
步骤E20,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则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模式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设备是否进入自动调节模式,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手动模式控制指令和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手动模式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设备进入手动调节模式,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设备进入自动调节模式: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E10至步骤E20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显示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手动模式控制指令和自动模式控制指令;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则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若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则生成手动调节指令,其中,所述手动调节指令用于提示用户选择手动调节。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模式控制命令由变形屏控制模块生成,所述检测目标显示设备是否开机以及模型控制命令类型的装置为雷达检测模块,所述目标主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完成人机交互的信息交互的通道为变形屏人机交互界面,也即,用户可主动选择开启变形屏电视机,进而变形屏人机交互界面弹出可视化选择窗口,提示用户选择进入自动调节模式或选择进入手动调节,其中,若用户主动选择进入自动调节模式,均默认选择进入手动调节,当用户选择进入自动调节模式后,雷达检测模块则开始检测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所述检测的方式可参照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所述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F10,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不存在目标用户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步骤F20,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F10至步骤F20包括: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不存在目标用户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形电视的自动控制模式选择方法,也即,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显示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手动模式控制指令和自动模式控制指令,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则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由于开机即进入自动调节模式的方式,可能导致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所依据的目标主用户并非真正想要观看目标显示设备的用户,进而造成内存资源浪费的情况,而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自动控制模式指令,进而进入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可实现至少一个目标用户中存在唯一的目标主用户的目的,进而可依据目标主用户的位置变化,达到精准调节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目的,所以,为精准控制显示设备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自动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可选地,所述播放角度包括底座旋转角度和屏幕弯曲度,所述自动控制模块还用于:
依据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确定目标位置变化值,其中,所述目标位置变化值包括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和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
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底座旋转角度;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屏幕弯曲度。
可选地,所述第三检测模块还用于:
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各所述目标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变化值;
依据各所述位置变化值和预设位置变化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显示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手动模式控制指令和自动模式控制指令;
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则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
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不存在目标用户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三目标位置信息;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则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可选地,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设备控制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解决了用户对可变形电视的控制精准性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显示设备控制装置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下面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ROM以及RAM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
通常,以下系统可以连接至I/O接口: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以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中示出了具有各种系统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系统。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系统。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被安装,或者从ROM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解决了用户对可变形电视的控制精准性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电子设备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U盘,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系统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系统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上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解决了用户对可变形电视的控制精准性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解决了用户对可变形电视的控制精准性低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处理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
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放角度包括底座旋转角度和屏幕弯曲度,
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步骤包括:
依据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确定目标位置变化值,其中,所述目标位置变化值包括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和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
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底座旋转角度;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变化值,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屏幕弯曲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的步骤包括:
依据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各所述目标用户和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位置变化值;
依据各所述位置变化值和预设位置变化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显示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模式控制指令包括手动模式控制指令和自动模式控制指令;
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所述自动模式控制指令,则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
5.如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侦测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用户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不存在目标用户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三目标位置信息;
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则依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的步骤之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主用户在预设调节时间段内的位置信息未发生变化时,生成自动模式关闭指令;
依据所述自动模式关闭指令,关闭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的自动控制模式。
8.一种显示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侦测区域内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时,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包括第一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包括第二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用户表征所述目标主用户和所述目标显示设备之间的第二位置信息;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检测各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各所述目标用户中选取所述目标主用户;
自动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信息之间的目标位置变化,调整所述目标显示设备的播放角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实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实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78159.7A 2022-02-24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46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8159.7A CN114546569B (zh) 2022-02-24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8159.7A CN114546569B (zh) 2022-02-24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6569A true CN114546569A (zh) 2022-05-27
CN114546569B CN114546569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539A (zh) * 2010-09-30 2011-02-09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视角的电视自动转向方法
CN102892038A (zh) * 2012-09-28 2013-01-2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多媒体辅助交互系统及电视交互方法
CN103796056A (zh) * 2013-12-30 2014-05-14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视角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782668A (zh) * 2016-04-21 2016-07-2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形电视机底座结构及电视机
CN108150774A (zh) * 2018-01-30 2018-06-12 郑州微驿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调节的智能电视
US20190205681A1 (en) * 2016-06-30 2019-07-04 Beijing 7Invensu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gnizing Identity
CN111629265A (zh) * 2020-05-13 2020-09-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视机及其电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8433A (zh) * 2020-12-25 2021-05-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视调节方法、装置、智能电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2574A (zh) * 2021-02-19 2021-06-2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屏幕曲率调整方法、装置、曲面显示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30647A (zh) * 2020-05-07 2021-11-09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电视机控制方法、系统、电视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47897A (zh) * 2021-11-18 2022-02-15 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539A (zh) * 2010-09-30 2011-02-09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视角的电视自动转向方法
CN102892038A (zh) * 2012-09-28 2013-01-2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多媒体辅助交互系统及电视交互方法
CN103796056A (zh) * 2013-12-30 2014-05-14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视角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782668A (zh) * 2016-04-21 2016-07-2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形电视机底座结构及电视机
US20190205681A1 (en) * 2016-06-30 2019-07-04 Beijing 7Invensu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gnizing Identity
CN108150774A (zh) * 2018-01-30 2018-06-12 郑州微驿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调节的智能电视
CN113630647A (zh) * 2020-05-07 2021-11-09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电视机控制方法、系统、电视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9265A (zh) * 2020-05-13 2020-09-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视机及其电视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8433A (zh) * 2020-12-25 2021-05-1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电视调节方法、装置、智能电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2574A (zh) * 2021-02-19 2021-06-2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屏幕曲率调整方法、装置、曲面显示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47897A (zh) * 2021-11-18 2022-02-15 北京大数医达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453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963935A1 (en) Multi screen display controlled by a plurality of remote controls
US2017008328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14283753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屏幕背光亮度的控制方法
KR20160118000A (ko) 위젯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826050A (zh) 一种登录权限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128926B2 (en) Client device, companion screen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KR20140036532A (ko) 어플리케이션 실행 방법 및 시스템, 단말과 그 기록 매체
US20230051956A1 (en) Smart mirror capable of remotely operating a mobile device
CN113741727A (zh)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86463B (zh) 显示设备
CN114546569B (zh)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60368A (zh) 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46569A (zh)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54306B (zh) 门铃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5465B (zh) 一种信息展示量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5190342B (zh)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2013008111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724528A (zh) 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02657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US20170147065A1 (en) Wearable content navigation device
CN116405722A (zh) 智能电视的手势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3860B (zh) 出租时间轴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87346B (zh) 租控图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14740A (zh) 显示页面交互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