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5491A - 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45491A CN114545491A CN202111648044.1A CN202111648044A CN114545491A CN 114545491 A CN114545491 A CN 114545491A CN 202111648044 A CN202111648044 A CN 202111648044A CN 114545491 A CN114545491 A CN 1145454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s
- distribution map
- imaging
- map data
- energy distrib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602 gyps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40 gyps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 G01V1/20—Arrangements of receiving elements, e.g. geophone patter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勘探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照明与反照明分析方法得到每组第一参数在不同维度下的地下定向目标反射回地表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对应的该组第一参数,作为一组第二参数;将所有的第二参数对应的能量分布图数据运用线束采集方法确定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压缩感知方法得到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所有第二参数对应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的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该组第二参数作为优化后的第一参数。本发明能达到最佳地震采集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和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分别使用线束地震、照明与反照明分析和压缩感知技术运用在地震采集设计上存在如下缺点:
线束地震:在山地和山前带等复杂地区,高密度线束地震采集比常规的三维采集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中、浅层的地震成像较好。但是,随着勘探深度的加大,深层地震成像受到线束地震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方位和宽度(偏移孔径)上。如果能优化线束的方位和宽度,适当加大偏移孔径,同时又不增加费用,则对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具有深远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照明与反照明分析:给定地下速度模型和地表炮点/检波点的位置,通过照明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成像照明的分布。适当改变地表炮点和检波点的布置,可以调节地下照明,使得照明尽量均匀,减少空缺,减少突变,这通常称为照明分析。反过来,也可以模拟地震波能量从地下某一特定点或区域经过复杂地下介质反射回到地表的分布规律,分析地表采集系统中哪些炮点和检波点对该部位成像贡献最大。这通常称为反照明分析或“可视性分析”。照明与反照明分析的优点是通过单程波动方程、双程波动方程或射线理论进行计算机模拟,优化地表采集系统,改进地下的地震成像。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当地下介质及其复杂(例如盐下构造和气冲带)时,地震波传播产生临界反射或者畸变,不能单靠照明,还需要借助波动方程模拟和偏移成像来指导野外采集。
压缩感知: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上,通过最优化随机炮点和观测点的设计,引入同时放炮原理,增加叠加次数,可以节省采集费用。在室内数据处理上,把同时放炮混在一起的地震信号分解,通过反演重建(不是简单的插值),可以得到比常规地震勘探更好的地下成像效果。但是,压缩感知和常规的野外采集设计一样,没有考虑到照明和反照明分析的概念。这就限制了压缩感知应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和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装置。以至少解决地震采集设计中地震成像的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质信息、地震信息和多组第一参数,并利用所述地质信息和地震信息建立速度模型;所述第一参数为地下定向目标对应的预设布置参数;
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照明与反照明分析方法得到每组第一参数在不同维度下的地下定向目标反射回地表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对应的该组第一参数,作为一组第二参数;
将所有的第二参数对应的能量分布图数据运用线束采集方法确定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
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压缩感知方法得到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所有第二参数对应地下定向目标成像;每个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一组第二参数;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的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该组第二参数作为优化后的第一参数。
可选的,所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能量分布图数据的能量强度;
将能量强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
可选的,所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包括
获取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的清晰度;
将清晰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确定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
可选的,所述预设布置参数包括:炮点的位置和检波点的位置;
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包括:线束地震的方位、宽度、长度和密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速度建模单元,用于获取地质信息、地震信息和多组第一参数,并利用所述地质信息和地震信息建立速度模型;所述第一参数为地下定向目标对应的预设布置参数;
照明与反照明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照明与反照明分析方法得到每组第一参数在不同维度下的地下定向目标反射回地表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对应的该组第一参数,作为一组第二参数;
线束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所有的第二参数对应的能量分布图数据运用线束采集方法确定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
压缩感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压缩感知方法得到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所有第二参数对应地下定向目标成像;每个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一组第二参数;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的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该组第二参数作为优化后的第一参数。
可选的,所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能量分布图数据的能量强度;
将能量强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
可选的,所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包括
获取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的清晰度;
将清晰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确定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
可选的,所述预设布置参数包括:炮点的位置和检波点的位置;
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包括:线束地震的方位、宽度、长度和密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权上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充分发挥线束地震、照明与反照明分析和压缩感知技术的各自优势,综合应用,达到最佳地震采集设计,提高复杂地区地下地震成像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地下速度建模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二维定向目标地表反照明示意图;
图3是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三维定向目标地表反照明及能量分布图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根据西秋地下速度模型定向成像目标计算得到的地表照明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压缩感知随机同时放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根据西秋地下速度模型(下)定向成像目标计算得到的地表照明分布图(上);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根据西秋三维定向目标地表反照明示意图选择最佳线束采集参数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西秋线束压缩感知随机(同时)放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质信息、地震信息和多组第一参数,并利用所述地质信息和地震信息建立速度模型(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参数为地下定向目标对应的预设布置参数;优选的,所述预设布置参数包括:炮点的位置和检波点的位置;
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照明与反照明分析方法得到每组第一参数在不同维度下的地下定向目标反射回地表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对应的该组第一参数,作为一组第二参数;
将所有的第二参数对应的能量分布图数据运用线束采集方法确定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优选的,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包括:线束地震的方位、宽度、长度和密度。
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压缩感知方法得到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所有第二参数对应地下定向目标成像;每个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一组第二参数;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的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该组第二参数作为优化后的第一参数。优化后的第一参数是充分发挥线束地震、照明与反照明分析和压缩感知技术的各自优势,综合应用,达到最佳地震采集设计,提高复杂地区地下地震成像的精度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能量分布图数据的能量强度;
将能量强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
优选的,所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包括
获取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的清晰度;
将清晰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确定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
上述的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根据需求进行设定,以提高炮点的位置和检波点的位置最佳位置,提高复杂地区地下地震成像的精度和可靠性。
具体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速度建模。首先根据研究地区的地质信息和地震信息如地质和地震资料建立速度模型(如图1所示)。速度模型应该反映地下的主要反射特征和地表露头。同时在速度模型上定义定向成像目标(可以是一段,或一片)。图1中,1为地下成像目标体;2为上覆复杂地层(例如膏岩、盐丘体);3为背景构造。
(2)反照明分析。通过二维(如图2所示)和三维(如图3所示)反照明分析,研究地下定向目标反射回地表的能量分布(如图4所示)。能量强度在第一预设范围,为能量较强的地方,代表所在的炮点和检波点将对地下定向目标成像贡献较大,具有一定的方位性。在没有能量的地方,不需要布置炮点和检波点,否则也是浪费。图2中,1为地下成像目标体;2为上覆复杂地层(例如膏岩、盐丘体);4为地表震源;5为地表接收器;6为下行波场;7为上下波场。图3中,1为地下成像目标体(倾斜面);4为地表震源(点);5为地表接收器(面);8为Projected horizon bound(定向目标投影到地平面的边界),也即是回到地表的能量(一小片)。
(3)线束采集设计。根据反照明分析得到的地表能量分布,按特定的方位设计线束地震的方位、宽度、长度和密度(图4)。其中,9为地表;2为上覆复杂地层(例如膏岩、盐丘体);10为目的层;1为地下成像目标体优选为目的层的定向目标,用于计算反射能量从这里回到地表的分布;11为反射能量从地下目标回到地表的照明分布;12为地表照明分布的主方位;13为反射能量从地下目标回到地表照明分布的中心点;14为离中心点的距离;15为根据地表照明分布设计的线束。
(4)压缩感知设计。在给定的线束设计基础上(图4),引入压缩感知技术,通过随机理论设计最佳炮点和检波点的位置(图5)。图5中,16为炮线;17为接收器线(可以随机布置);18为炮点;19为炮点组合(可以随机布置)。在陆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同时放炮,尽量增加覆盖次数。如果同时放炮,需要把混在一起的地震信号从炮点记录中分解开来(deblending)。实现证明,在陆上加密炮点和检波点有助于提高压缩感知的效果甚至有质变的作用。因此,在高密度线束采集的基础上增加压缩感知,最后通过反演重建(reconstruction),可以得到改进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需要强调的是,压缩感知的重点是在给定采样限制条件下如何优化采样。反演重建不同于简单的插值,但这不是压缩感知的重点。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下方为西秋地下速度模型,其中箭头标明得是根据地质模型确定要成像的目的层;通过双程波动方程模拟得到三维定向地表照明示意图也即是上方的定向成像目标计算得到的地表照明分布图。能量(反射、绕射等)在地表分布的方位、排列长度和宽度;中间浅色区域代表能量较强,对地下定向目标的成像贡献较大。主要能量分布为西北-东南(WN-ES)方位,炮检距为14公里。
如图7,M标识区域为选择最佳压缩感知线束布置参数:方位、排列长度、线束宽度、线束密度、道炮密度等参数。
如图8,16-1为炮线;17-1为接收器线(可以随机布置);18-1为炮点;19-1为炮点组合(可以随机布置)。
本发明对塔里木盆地山地和山前带的线束地震勘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在现有线束地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达到最佳采集,最佳成像。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速度建模单元,用于获取地质信息、地震信息和多组第一参数,并利用所述地质信息和地震信息建立速度模型;所述第一参数为地下定向目标对应的预设布置参数;
照明与反照明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照明与反照明分析方法得到每组第一参数在不同维度下的地下定向目标反射回地表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对应的该组第一参数,作为一组第二参数;
线束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所有的第二参数对应的能量分布图数据运用线束采集方法确定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
压缩感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压缩感知方法得到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所有第二参数对应地下定向目标成像;每个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一组第二参数;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的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该组第二参数作为优化后的第一参数。
可选的,在优化装置中,所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能量分布图数据的能量强度;
将能量强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
可选的,在优化装置中,所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包括
获取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的清晰度;
将清晰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确定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
可选的,在优化装置中,所述预设布置参数包括:炮点的位置和检波点的位置;
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包括:线束地震的方位、宽度、长度和密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权上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单片机、芯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方式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质信息、地震信息和多组第一参数,并利用所述地质信息和地震信息建立速度模型;所述第一参数为地下定向目标对应的预设布置参数;
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照明与反照明分析方法得到每组第一参数在不同维度下的地下定向目标反射回地表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对应的该组第一参数,作为一组第二参数;
将所有的第二参数对应的能量分布图数据运用线束采集方法确定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
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压缩感知方法得到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所有第二参数对应地下定向目标成像;每个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一组第二参数;
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的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该组第二参数作为优化后的第一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能量分布图数据的能量强度;
将能量强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包括
获取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的清晰度;
将清晰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确定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布置参数包括:炮点的位置和检波点的位置;
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包括:线束地震的方位、宽度、长度和密度。
5.一种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速度建模单元,用于获取地质信息、地震信息和多组第一参数,并利用所述地质信息和地震信息建立速度模型;所述第一参数为地下定向目标对应的预设布置参数;
照明与反照明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照明与反照明分析方法得到每组第一参数在不同维度下的地下定向目标反射回地表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对应的该组第一参数,作为一组第二参数;
线束采集分析单元,用于将所有的第二参数对应的能量分布图数据运用线束采集方法确定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
压缩感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运用压缩感知方法得到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所有第二参数对应地下定向目标成像;每个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一组第二参数;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对应的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和该组第二参数作为优化后的第一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能量分布图数据的能量强度;
将能量强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能量分布图数据,确定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能量分布图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包括
获取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的清晰度;
将清晰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确定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地下定向目标成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布置参数包括:炮点的位置和检波点的位置;
所述线束地震的相关参数包括:线束地震的方位、宽度、长度和密度。
9.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用于使得机器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
10.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48044.1A CN114545491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48044.1A CN114545491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45491A true CN114545491A (zh) | 2022-05-27 |
CN114545491B CN114545491B (zh) | 2024-06-07 |
Family
ID=81669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48044.1A Active CN114545491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45491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07143A (zh) * | 2017-08-16 | 2019-03-01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勘探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
US20190391286A1 (en) * | 2018-06-21 | 2019-12-26 | Cgg Services Sa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using compressed sensing |
CN111474574A (zh) * | 2019-01-23 | 2020-07-3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12379413A (zh) * | 2020-10-28 | 2021-02-19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能量谱等效的非规则震源表征方法和装置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11648044.1A patent/CN1145454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07143A (zh) * | 2017-08-16 | 2019-03-01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勘探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
US20190391286A1 (en) * | 2018-06-21 | 2019-12-26 | Cgg Services Sa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using compressed sensing |
CN111474574A (zh) * | 2019-01-23 | 2020-07-3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压缩感知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12379413A (zh) * | 2020-10-28 | 2021-02-19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能量谱等效的非规则震源表征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RICHARD G. 等: "Compressive sensing: A new approach to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THE LEADING EDGE, vol. 36, no. 8, 28 July 2017 (2017-07-28), pages 642, XP055735831, DOI: 10.1190/tle36080642.1 * |
周松 等: "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规则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与数据重建", 石油物探, vol. 56, no. 05, 30 September 2017 (2017-09-30), pages 617 - 625 * |
李亚林 等: "山前带高密度线束地震成像技术", 2021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专题二十八 油藏地球物理、专题二十九 油气地球物理、专题三十 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 30 November 2021 (2021-11-30), pages 1677 - 1680 * |
李成博 等: "CSI:基于压缩感知的高精度高效率地震资料采集技术", 石油物探, vol. 57, no. 04, 31 July 2018 (2018-07-31), pages 537 - 542 * |
王华忠: ""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石油物探, vol. 58, no. 03, 31 May 2019 (2019-05-31), pages 313 - 32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45491B (zh) | 2024-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oodman et al. | GPR remote sensing in archaeology | |
US9030914B2 (en) | Discrete volumetric son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eabed surveying | |
US9116255B2 (en) | Two-way wave equation targeted data selection for improved imaging of prospects among complex geologic structures | |
US10712463B2 (en) |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with varying distance between seismic vessels | |
US9164184B2 (en) | Reciprocal method two-way wave equation targeted data selection for seismic acquisition of complex geologic structures | |
CN107430204B (zh) | 使用独立地震源在海洋地震勘测中的实时填充 | |
ES2872423T3 (es) | Estudio sísmico de detección rápida en 4D | |
EA008733B1 (ru) | Способ сейсморазведочных построений в сложных г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формациях | |
CN107076865B (zh) | 用于为地震勘测选择候选线的偏移脚印分析 | |
RU2580155C1 (ru) | Способ размещения источников сейсмических сигналов для системы наблюдений в сейсморазведке | |
CN108646292A (zh) | 裂缝密度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954166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iterative filtering of scattered waves in cross spread seismic systems | |
CN114545491A (zh) | 地震数据采集中布置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 |
US20140165694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seismic illumination maps | |
CN113568042B (zh) | 一种提高时移地震数据可重复性的拖缆采集方法和系统 | |
EP3115808A2 (en) | Marine seismic survey pre-plot design | |
Putiška et al. | Geophysical Research at the Prepoštská Cave and Čertova Pec Cave Neanderthal Sites (Western Slovakia) | |
Sarris | Processing and Analysing Geophysical Data | |
CN113917521B (zh) | 基于目的层的可视化地震资料采集优化方法及系统 | |
CN118033746B (zh) | 一种面向目标的海洋拖缆地震数据Marchenko成像方法 | |
CN114076975B (zh) |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布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643430B (zh) | 一种结合地表和地下双因素的观测系统智能变观方法 | |
WO2012166733A1 (en) | Two-way wave equation targeted data selection for improved imaging of prospects among complex geologic structures | |
CN115774288A (zh) | 横波矢量反演建模方法及装置 | |
CN113109864A (zh) | 地震勘探炮点变观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