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3070A -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3070A
CN114543070A CN202210325887.6A CN202210325887A CN114543070A CN 114543070 A CN114543070 A CN 114543070A CN 202210325887 A CN202210325887 A CN 202210325887A CN 114543070 A CN114543070 A CN 114543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heater
outlet
wat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58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楠
周飞
邹小刚
车宏伟
李文锋
申冀康
董方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58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30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3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3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003Feed-water heate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给水管道、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凝结水增压泵、3号低压加热器、2号低压加热器、1号低压加热器、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凝结水增压泵、凝结水加热器、1号低压加热器、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低温省煤器、热水再循环泵、主热网加热器、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及主热网水泵,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综合利用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烟气余热,实现加热不同介质工况下系统的快速切换,克服不同介质参数波动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省煤器系统能够回收烟气余热,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火电厂中,利用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烟气余热可以加热汽轮机低加系统凝结水、热网水、生活用水等不同介质,不同介质的水质要求存在差异,压力、温度参数各不相同,参数的稳定性和波动范围也不一致,这就为烟气余热的综合利用带来了困难。为了综合利用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烟气余热,实现加热不同介质工况下系统的快速切换,克服不同介质参数波动的影响,精确、灵活的调节系统性能参数,需要开发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综合利用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烟气余热,实现加热不同介质工况下系统的快速切换,克服不同介质参数波动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包括给水管道、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凝结水增压泵、3号低压加热器、2号低压加热器、1号低压加热器、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凝结水增压泵、凝结水加热器、1号低压加热器、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低温省煤器、热水再循环泵、主热网加热器、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及主热网水泵;
给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与凝结水增压泵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及2号低压加热器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1号低压加热器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与凝结水增压泵的入口相连通,凝结水增压泵的出口经凝结水加热器的壳侧与1号低压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出水管道相连通;
凝结水加热器的管侧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的一端相连通,另一路与循环水泵的入口相连通,循环水泵的出口经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与低温省煤器的水侧入口相连通,低温省煤器的水侧出口与热水再循环泵的入口、主热网加热器的出口、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的入口、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的出口及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的一端相连通,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的另一端与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的另一端、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的出口及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的出口与凝结水加热器的管侧入口相连通;主热网水泵的出口与主热网加热器的入口及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的入口相连通。
锅炉的烟气出口经低温省煤器、静电除尘器、引风机及脱硫吸收塔与烟囱相连通。
给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及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与凝结水增压泵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及2号低压加热器后分为两路。
凝结水增压泵的出口经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凝结水加热器的壳侧及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与1号低压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出水管道相连通。
凝结水加热器的管侧出口经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后分为两路。
凝结水增压泵并联连通有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
循环水泵并联连通有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
热水再循环泵并联连通有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
本发明所述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两种运行方式:
第一种运行方式为:低温省煤器系统闭式循环,此时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开启,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及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关闭,低温省煤器系统闭式循环为非供暖期工况,通过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控制凝结水加热器凝结水入口处的水温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凝结水增压泵、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及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控制低温省煤器水侧入口处的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温度;通过循环水泵、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控制低温省煤器出口处的烟温不低于第二预设温度;
第二种运行方式为:低温省煤器系统开式循环,此时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及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关闭,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及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开启,低温省煤器系统开式循环为供暖期工况,通过循环水泵、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控制低温省煤器出口处的烟温不低于第三预设温度,通过热水再循环泵、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及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控制低温省煤器水侧处的水温不低于第四预设温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非供暖期低温省煤器系统闭式循环,通过凝结水加热器,以循环水为中间介质,利用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烟气余热间接加热凝结水;供暖期低温省煤器系统开式循环,利用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烟气余热直接加热热网水,热网水由主热网水泵出口回水母管取出,加热后送回至主热网加热器出口供水母管。本发明能够综合利用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烟气余热,实现加热不同介质工况下系统的快速切换。通过设置低温省煤器旁路、泵旁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等设备,在机组和热网系统不同负荷下,选择不同的调节控制方法,精确、灵活的调节系统性能参数,克服不同介质参数波动的影响,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锅炉、2为低温省煤器、3为静电除尘器、4为引风机、5为脱硫吸收塔、6为烟囱、7为3号低压加热器、8为2号低压加热器、9为1号低压加热器、10为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1为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12为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3为凝结水增压泵、14为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5为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6为凝结水加热器、17为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8为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9为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20为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1为补水稳压装置、22为循环水泵、23为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4为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5为热水再循环泵、26为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7为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8为主热网水泵、29为主热网加热器、30为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1为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2为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包括锅炉1、低温省煤器2、静电除尘器3、引风机4、脱硫吸收塔5、烟囱6、3号低压加热器7、2号低压加热器8、1号低压加热器9、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11、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2、凝结水增压泵13、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4、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凝结水加热器16、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7、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19、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补水稳压装置21、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热水再循环泵25、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6、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主热网水泵28、主热网加热器29、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及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
锅炉1的烟气出口经低温省煤器2、静电除尘器3、引风机4及脱硫吸收塔5与烟囱6相连通;
给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11及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与凝结水增压泵13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7及2号低压加热器8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1号低压加热器9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2与凝结水增压泵13的入口相连通,凝结水增压泵13的出口经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凝结水加热器16的壳侧及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7与1号低压加热器9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出水管道相连通;
凝结水加热器16的管侧出口经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19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的一端相连通,另一路与循环水泵22的入口相连通,循环水泵22的出口经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与低温省煤器2的水侧入口相连通,低温省煤器2的水侧出口与热水再循环泵25的入口、主热网加热器29的出口、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的入口、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的出口及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的一端相连通,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的另一端与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的另一端、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的出口及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的入口相连通,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的出口与凝结水加热器16的管侧入口相连通;主热网水泵28的出口与主热网加热器29的入口及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的入口相连通;
凝结水增压泵13并联连通有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4;循环水泵22并联连通有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热水再循环泵25并联连通有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6。
本发明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运行方式:
第一种运行方式为:低温省煤器系统闭式循环,此时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11、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2、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7、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19、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开启,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及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关闭;
低温省煤器2系统闭式循环时,低温省煤器2水侧中的介质为循环水,汽轮机低加系统侧介质为凝结水,低温省煤器2回收的烟气余热加热循环水,加热后的循环水进入凝结水加热器16中间接加热汽轮机低加系统的凝结水,补水稳压装置21与循环水泵22的入口相连通,保持低温省煤器2侧系统压力的稳定;
低温省煤器2系统闭式循环为非供暖期工况,该运行方式下系统的主要控制调节设备为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凝结水增压泵13、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4、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
通过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控制凝结水加热器16凝结水入口水温满足设计要求,与设计值相比,当凝结水入口水温偏高,则将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的开度增大;若凝结水入口水温偏低,则将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的开度减小;
通过凝结水增压泵13、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4及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控制低温省煤器2水侧入口处的水温不低于70℃,该水温根据燃用煤质确定。由于3号低压加热器7入口与1号低压加热器9出口之间存在压差,凝结水加热器16入口的凝结水流量Q1存在自流流量,当机组负荷较低时,则该自流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此时凝结水增压泵13关闭,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4及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开启,利用低压加热器级间压差提供凝结水流量。当机组负荷较高时,该自流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此时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4关闭,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开启,凝结水增压泵13工频运行,利用凝结水增压泵13提供凝结水流量;
通过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控制凝结水流量,进而控制低温省煤器2水侧入口处的水温,与设计值相比,当循环水入口水温偏高,则将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的开度增大;若循环水入口水温偏低,则将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的开度减小;
通过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控制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不低于100℃,该烟温根据燃用煤质及现场布置条件确定,此时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关闭,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开启,循环水泵22在工频运行,利用循环水泵22提供循环水流量。通过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控制循环水流量Q2,进而控制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与设计值相比,当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偏高,则将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的开度增大;当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偏低,则将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的开度减小。
第二种运行方式为低温省煤器系统开式循环,此时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11、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2、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7、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19及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关闭,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及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开启;
低温省煤器系统开式循环时,低温省煤器2水侧中的介质为热网水,低温省煤器2回收的烟气余热加热热网水,热网水由主热网水泵28出口回水母管取出,加热后送回至主热网加热器29出口供水母管,该运行方式下,补水稳压装置21退出运行,低温省煤器系统与热网系统相连通,由热网系统维持低温省煤器2侧系统压力稳定;
低温省煤器2系统开式循环为供暖期工况,该运行方式下系统的主要控制调节设备为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热水再循环泵25、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6及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
通过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控制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不低于100℃,该烟温根据燃用煤质及现场布置条件确定。由于主热网加热器29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存在压差,低温省煤器2入口处的热网水流量Q2存在自流流量,当热网系统负荷较低时,该自流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此时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的控制方式与低温省煤器2系统闭式循环时相同,当热网系统负荷较高时,该自流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此时循环水泵22关闭,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开启,利用主热网加热器29进出口压差提供热网水流量。通过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控制热网水流量,进而控制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与设计值相比,当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偏高,则将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的开度增大;当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偏低,则将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的开度减小;
通过热水再循环泵25、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6及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控制低温省煤器2水侧处的水温不低于70℃,该水温根据燃用煤质确定,由于供暖期不同阶段,热网系统供回水温度和压力波动较大,当热网系统负荷较低时,热水再循环泵25关闭,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6及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开启,利用循环水泵22提供再循环热水流量。当热网系统负荷较高时,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6关闭,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开启,循环水泵22在工频运行,利用循环水泵22提供再循环热水流量。通过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控制再循环热水流量,进而控制低温省煤器2水侧入口处的水温,与设计值相比,当低温省煤器2水侧入口处的水温偏高,则将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的开度减小;当低温省煤器2水侧入口处的水温偏低,则将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的开度增大。

Claims (9)

1.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管道、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凝结水增压泵(13)、3号低压加热器(7)、2号低压加热器(8)、1号低压加热器(9)、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2)、凝结水加热器(16)、1号低压加热器(9)、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低温省煤器(2)、热水再循环泵(25)、主热网加热器(29)、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及主热网水泵(28);
给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与凝结水增压泵(13)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7)及2号低压加热器(8)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1号低压加热器(9)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2)与凝结水增压泵(13)的入口相连通,凝结水增压泵(13)的出口经凝结水加热器(16)的壳侧与1号低压加热器(9)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出水管道相连通;
凝结水加热器(16)的管侧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的一端相连通,另一路与循环水泵(22)的入口相连通,循环水泵(22)的出口经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与低温省煤器(2)的水侧入口相连通,低温省煤器(2)的水侧出口与热水再循环泵(25)的入口、主热网加热器(29)的出口、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的入口、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的出口及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的一端相连通,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的另一端与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的另一端、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的出口及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的入口相连通,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的出口与凝结水加热器(16)的管侧入口相连通;主热网水泵(28)的出口与主热网加热器(29)的入口及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的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锅炉(1)的烟气出口经低温省煤器(2)、静电除尘器(3)、引风机(4)及脱硫吸收塔(5)与烟囱(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给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11)及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与凝结水增压泵(13)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3号低压加热器(7)及2号低压加热器(8)后分为两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凝结水增压泵(13)的出口经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凝结水加热器(16)的壳侧及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7)与1号低压加热器(9)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出水管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凝结水加热器(16)的管侧出口经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19)后分为两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凝结水增压泵(13)并联连通有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泵(22)并联连通有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水再循环泵(25)并联连通有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6)。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种运行方式:
第一种运行方式为:低温省煤器系统闭式循环,此时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11)、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2)、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7)、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19)、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开启,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及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关闭,低温省煤器系统闭式循环为非供暖期工况,通过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调节阀(10)控制凝结水加热器(16)凝结水入口处的水温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凝结水增压泵(13)、凝结水增压泵旁路电动隔离阀(14)及凝结水增压泵出口电动调节阀(15)控制低温省煤器(2)水侧入口处的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温度;通过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控制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不低于第二预设温度;
第二种运行方式为:低温省煤器系统开式循环,此时3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电动隔离阀(11)、2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2)、1号低压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17)、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隔离阀(18)、凝结水加热器循环水出口电动隔离阀(19)及主热网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32)关闭,凝结水加热器旁路电动隔离阀(20)、主热网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30)及主热网加热器出口电动隔离阀(31)开启,低温省煤器系统开式循环为供暖期工况,通过循环水泵(22)、循环水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3)及循环水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4)控制低温省煤器(2)出口处的烟温不低于第三预设温度,通过热水再循环泵(25)、热水再循环泵旁路电动隔离阀(26)及热水再循环泵出口电动调节阀(27)控制低温省煤器(2)水侧处的水温不低于第四预设温度。
CN202210325887.6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5430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5887.6A CN114543070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5887.6A CN114543070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3070A true CN114543070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5887.6A Pending CN114543070A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30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6476A (zh) * 2022-02-25 2022-05-24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运行方式切换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87004U (zh) * 2013-10-27 2014-07-02 徐进峰 一种燃机联合循环供暖机组自流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5180146A (zh) * 2015-08-12 2015-12-2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电厂烟气余热多级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CN105674315A (zh) * 2016-04-12 2016-06-15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双循环换热系统
WO2018014768A1 (zh) * 2016-07-21 2018-01-25 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机炉集合热能循环余热回用系统
CN111365700A (zh) * 2018-12-26 2020-07-03 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锅炉烟气梯级换热装置和温度控制方法
CN217057504U (zh) * 2022-03-30 2022-07-26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87004U (zh) * 2013-10-27 2014-07-02 徐进峰 一种燃机联合循环供暖机组自流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5180146A (zh) * 2015-08-12 2015-12-23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电厂烟气余热多级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CN105674315A (zh) * 2016-04-12 2016-06-15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路双循环换热系统
WO2018014768A1 (zh) * 2016-07-21 2018-01-25 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机炉集合热能循环余热回用系统
CN111365700A (zh) * 2018-12-26 2020-07-03 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锅炉烟气梯级换热装置和温度控制方法
CN217057504U (zh) * 2022-03-30 2022-07-26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6476A (zh) * 2022-02-25 2022-05-24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运行方式切换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81677A1 (zh) 一种太阳能燃煤耦合灵活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2482387U (zh) 退火炉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1696794B (zh) 电站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方法
CN105318313B (zh) 一种基于scr脱硝装置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11577410A (zh) 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控制装置及燃气轮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
CN103234364B (zh) 一种带矿筛的烧结矿余热回收发电设备及工艺
CN217057504U (zh)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
CN114543070A (zh) 一种多介质低温省煤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03706B (zh) 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的发电系统
US201301991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as turbine part loa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CN209147060U (zh) 一种供电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CN2417388Y (zh) 无低温腐蚀空气预热器
CN214370116U (zh) 基于大空预器暖风器系统运行控制的智能诊断模块
CN110553245A (zh) 一种提高燃煤机组宽负荷运行热效率的系统
CN102494329B (zh) 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CN111735041A (zh) 循环硫化床机组防干烧及水位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7082504U (zh) 一种兼顾锅炉稳燃性能的宽负荷脱硝系统
CN114992617A (zh) 一种提高锅炉湿态运行时经济性、安全性的系统
CN107816732A (zh) 一种空预器冷端壁温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9114583B (zh)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7327840B (zh) 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水流程系统
CN114576605B (zh) 一种采用再热蒸汽加热给水实现深度调峰的系统及方法
CN204648205U (zh) 热电厂尾部烟道无泵自循环双路进水高低温联合受热系统
CN110925745B (zh) 一种新型冷烟再循环机组效率提升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9607418U (zh) 一种余热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