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9385A - 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9385A
CN114529385A CN202111626503.6A CN202111626503A CN114529385A CN 114529385 A CN114529385 A CN 114529385A CN 202111626503 A CN202111626503 A CN 202111626503A CN 114529385 A CN114529385 A CN 114529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erprise
data
enterprise credit
credit
privat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65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危明铸
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GZI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GZI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GZI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GZIS
Priority to CN2021116265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9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9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9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系统及平台。通过本发明方案中所记载的方法以及与所述方法相应的系统、平台,本方案通过动态非对称的加密算法将企业信用数据进行上链共享,有效保护了数据的私密性,打消了各方数据泄露的担忧。智能合约自动完成对企业信用数据的读取和计算,全过程不受任何一方干预,保障的各参与方的获得结果的权利和提供数据的义务;各方获取的企业信用评估结果是一致的,任何一方提供数据的好坏都会自身获取结果的质量,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各方提高优质数据的动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系统及平台。
背景技术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和企业精准化服务的基础,根据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结果,可以为金融信贷、招标投标、商务合作等市场活动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市场监管、稽查执法等政府管理提供支撑。目前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依托专家法和大数据法,专家法一般以信用积分的模式制定评价模型,模型一旦确定基本不变,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大数据法一般通过回归算法设计模型,并持续的优化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现有的技术方向都在往大数据、机器学习方向发展,而企业信用评估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数据的多维性,取决于企业信用数据能否协同计算。
目前各政府部门、银行、第三方评估机关等对企业信用的评估都依赖于自身可掌握的数据和一些公开的企业数据,而这种利用单方面数据进行的企业信用会造成较大的片面性。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公开的数据主要是企业的基础信息、监管信息等,出于保密和商业目的,仍有很多核心的企业数据不会被共享,如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息,银行部门的企业贷款信息,电力公司的企业用电信息,自来水的企业用水信息,第三方机构通过爬虫或购买获得的企业数据(人员招聘、招投标、裁判文书、专利等)等等。
传统的企业信用评估都是各数据拥有者“各自为政”的计算模式,各方利用自身的企业信用数据建立独立的信用评估模型,计算出企业在该领域的信用情况,而这种方式无法全面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一方评估信用良好,另外一方却评估风险较大的矛盾情况。当然评估方有时也会参考其它方的企业信用评估结果,但由于无法掌握对方的评估模型,也很难全面综合评判一家企业的实际信用情况;如图1所示。
也就是说,传统的企业信用评估方式存在片面性、问题多,无法有效地利用各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协同计算,缺乏各方数据支持的信用分析模型也很难精确。通过共享信用结果方式来综合评定信用结果的方式也不科学,一方面各方结果数据应占权重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各方共享的信用评估结果存在及时性、准确性难以保障。
1)针对单部门数据建立的企业信用信息模型不能反映企业的整体信用情况,数据维度的缺少会遭受信用评估结果的片面性;
2)在综合各方计算结果时,因为缺乏数据的了解,很难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综合计算模型;
3)各方都希望得到对方的信用评估结果数据,但对自己提供的数据往往“偷工减料”,在相互不可信的环境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都难以保障。
因此,针对以上技术问题缺陷,急需设计和开发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系统及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公钥为提供给参与方加密自己的企业数据上链,私钥为提供给智能合约计算模块来解密各方上传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定期更新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上链发布。
进一步地,所述企业信用数据包含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私钥进行派发;
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的加密数据,并通过所述私钥解密所述企业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企业的统一社保信用代码融合企业信用数据;
通过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维度的信用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企业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系统具体包括:
生成分发单元,用于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获取加密单元,用于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解密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创建生成单元,用于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分发单元中还设置有:
更新发布模块,用于定期更新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上链发布。
所述解密建立单元中还设置有:
派发模块,用于对私钥进行派发;
获取解密模块,用于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的加密数据,并通过所述私钥解密所述企业数据;
所述创建生成单元中还设置有:
融合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的统一社保信用代码融合企业信用数据;
处理生成模块,用于通过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维度的信用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
上链处理模块,用于对企业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处理。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
其中在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实现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步骤。
本发明通过方法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以及与所述方法相应的系统、平台,本方案通过动态非对称的加密算法将企业信用数据进行上链共享,有效保护了数据的私密性,打消了各方数据泄露的担忧。智能合约自动完成对企业信用数据的读取和计算,全过程不受任何一方干预,保障的各参与方的获得结果的权利和提供数据的义务;各方获取的企业信用评估结果是一致的,任何一方提供数据的好坏都会自身获取结果的质量,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各方提高优质数据的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之一技术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之二技术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之方法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架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其次,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应用在一个或者多个终端或者服务器中。所述终端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终端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可以与客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本发明为实现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系统、平台及存储介质。
如图2-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具备显示功能的终端或者固定终端中,所述终端并不限定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安装有摄像头的台式机或一体机等。
所述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由终端和通过网络与所述终端进行连接的服务器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广域网、城域网或局域网。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来执行,也可以由终端来执行,还可以是由服务器和终端共同执行。
例如,对于需要进行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终端,可以直接在终端上集成本发明的方法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功能,或者安装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客户端。再如,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 Kit,SDK)的形式运行在服务器等设备上,以SDK的形式提供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功能的接口,终端或其他设备通过所提供的接口即可实现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2-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S2、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S3、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S4、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所述公钥为提供给参与方加密自己的企业数据上链,私钥为提供给智能合约计算模块来解密各方上传的数据。
所述步骤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定期更新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上链发布。
所述企业信用数据包含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对私钥进行派发;
S32、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的加密数据,并通过所述私钥解密所述企业数据。
所述步骤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1、根据企业的统一社保信用代码融合企业信用数据;
S42、通过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维度的信用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
所述步骤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S43、对企业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处理。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方案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保证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利用各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协同计算,建立基于所有核心企业数据的信用评估模型,各方都得到一致的企业信用评估结果,本专利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企业信用数据方法。区块链能够建立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环境,各方数据经过加密后上链,保障了各方数据的隐私;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之上的,能够根据预设触发条件自动执行的程序,基于各方数据共同协商建立的统一企业信用评估模型以智能合同方式进行发布,智能合约封装了解密算法和模型计算算法,通过固定条件自动触发运行;信用评估结果自动上链并同步到各节点,各方可以从各自节点中获取企业的信用综合评估结果。主要由四个主要模块组成:密钥管理模块、数据加密模块、模型计算模块和结果读取模型。
1)密钥管理模块
密钥模块用于定期(如每天)产生非对称加密的公钥和私钥,公钥提供给参与方加密自己的企业数据上链,私钥则提供给智能合约计算模块来解密各方上传的数据,并将解密后数据用于计算。密码模块以智能合同方式同步到各节点,通过算法自动定期更新公、私钥,并将公钥上链发布,私钥则留给计算模块使用。
2)数据加密模块
各方定期(如每天)将自己不愿给其它方看到的数据通过加密模块对数据进行加密后上链,数据提供方通过客户端程序先从链上获取密码模块发布的公钥,再用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信用数据需包含企业的唯一标识——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然后再将加密数据存储上链,通过区块链同步到参与方的节点。
3)模型计算模块
各方可以协商制定基于各方数据的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估模型,并通过智能合同方式发布算法模型。计算模块自动接收从密钥模块派发的私钥,并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各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的加密数据,通过私钥解密各方数据,再按企业的统一社保信用代码融合来自各方的企业信用数据,然后按统一的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维度的信用数据进行运算,得到每个企业的信用评估值,最终将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
4)结果读取模块
各方定期(如每天)通过读取模块可以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一致的企业信用评估结果。
具体地,实现方法如图2-4所示,相应的方法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一:密钥管理模块产生和分发私钥和密钥,公钥上链发布提供给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私钥则留给计算模块使用。
步骤二: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通过数据加密模块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公钥,并将自有企业信用数据加密上链,企业数据中包含统一社保信用代码。
步骤三:模型计算模块利用私钥解密来自各方的企业数据,并通过统一社保信用代码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步骤四:模型计算模块按统一的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运算得到每个企业的信用评估值,并将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
步骤五:结果读取模块通过结果读取模块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企业信用评估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的系统具体包括:
生成分发单元,用于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获取加密单元,用于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解密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创建生成单元,用于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所述生成分发单元中还设置有:
更新发布模块,用于定期更新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上链发布。
所述解密建立单元中还设置有:
派发模块,用于对私钥进行派发;
获取解密模块,用于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的加密数据,并通过所述私钥解密所述企业数据;
所述创建生成单元中还设置有:
融合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的统一社保信用代码融合企业信用数据;
处理生成模块,用于通过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维度的信用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
上链处理模块,用于对企业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处理。
也就是说,本方案主要由四个主要模块组成:密钥管理模块、数据加密模块、模型计算模块和结果读取模型。
1)密钥管理模块:密钥模块用于定期(如每天)产生非对称加密的公钥和私钥,公钥提供给参与方加密自己的企业数据上链,私钥则提供给智能合约计算模块来解密各方上传的数据,并将解密后数据用于计算。密码模块以智能合同方式同步到各节点,通过算法自动定期更新公、私钥,并将公钥上链发布,私钥则留给计算模块使用。
2)数据加密模块:各方定期(如每天)将自己不愿给其它方看到的数据通过加密模块对数据进行加密后上链,数据提供方通过客户端程序先从链上获取密码模块发布的公钥,再用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信用数据需包含企业的唯一标识——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然后再将加密数据存储上链,通过区块链同步到参与方的节点。
3)模型计算模块:各方可以协商制定基于各方数据的企业信用的综合评估模型,并通过智能合同方式发布算法模型。计算模块自动接收从密钥模块派发的私钥,并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各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的加密数据,通过私钥解密各方数据,再按企业的统一社保信用代码融合来自各方的企业信用数据,然后按统一的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维度的信用数据进行运算,得到每个企业的信用评估值,最终将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
4)结果读取模块:各方定期(如每天)通过读取模块可以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一致的企业信用评估结果。
在本发明系统方案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中涉及的方法步骤,具体细节已在上文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
其中在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实现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步骤,例如:
S1、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S2、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S3、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S4、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步骤具体细节已在上文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内置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组成,例如可以由单个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处理芯片、图形处理器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等。处理器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取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程序或者单元,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各种数据,安装在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中,并在运行过程中实现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
所述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擦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如图7所示,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实现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步骤,例如:
S1、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S2、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S3、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S4、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步骤具体细节已在上文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
另外,计算机可读取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时,使得所述芯片系统执行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步骤,例如:
S1、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S2、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S3、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S4、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步骤具体细节已在上文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方法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以及与所述方法相应的系统、平台,本方案通过动态非对称的加密算法将企业信用数据进行上链共享,有效保护了数据的私密性,打消了各方数据泄露的担忧。智能合约自动完成对企业信用数据的读取和计算,全过程不受任何一方干预,保障的各参与方的获得结果的权利和提供数据的义务;各方获取的企业信用评估结果是一致的,任何一方提供数据的好坏都会自身获取结果的质量,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各方提高优质数据的动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钥为提供给参与方加密自己的企业数据上链,私钥为提供给智能合约计算模块来解密各方上传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定期更新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上链发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信用数据包含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私钥进行派发;
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的加密数据,并通过所述私钥解密所述企业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企业的统一社保信用代码融合企业信用数据;
通过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维度的信用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企业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处理。
8.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体包括:
生成分发单元,用于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分别实时分发所述私钥和所述秘钥;
获取加密单元,用于于区块链节点上获取所述公钥,通过所述公钥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加密上链处理;
解密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实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
创建生成单元,用于创建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以及信用评估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分发单元中还设置有:
更新发布模块,用于定期更新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上链发布。
所述解密建立单元中还设置有:
派发模块,用于对私钥进行派发;
获取解密模块,用于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企业信用数据提供方的加密数据,并通过所述私钥解密所述企业数据;
所述创建生成单元中还设置有:
融合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的统一社保信用代码融合企业信用数据;
处理生成模块,用于通过企业信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各维度的信用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生成企业信用评估值;
上链处理模块,用于对企业信用评估结果进行上链处理。
10.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
其中在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平台控制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步骤。
CN202111626503.6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529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6503.6A CN114529385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6503.6A CN114529385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9385A true CN114529385A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21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6503.6A Pending CN114529385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93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6940A (zh) * 2023-04-24 2023-07-2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灾害特征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CN116466940B (zh) * 2023-04-24 2024-05-3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灾害特征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66940A (zh) * 2023-04-24 2023-07-2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灾害特征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CN116466940B (zh) * 2023-04-24 2024-05-3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灾害特征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4350B (zh) 基於區塊鏈的資訊監管方法及裝置
CN110851496B (zh) 在区块链网络中查询交易信息的方法、装置、记账节点和介质
CN108830601B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使用方法及系统
CN113204787B (zh) 基于区块链的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213219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
WO2018076762A1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介质
TW201947476A (zh) 基於區塊鏈的物流資訊傳輸方法、系統和裝置
CN11325500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资产流转方法、装置及设备
Chen et al. A blockchain application for med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CN111461712B (zh)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场景下的交易隐私保护和分层监管
CN110458559B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48710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深度学习数据集可信共享系统
CN114510743A (zh) 一种基于隐私计算平台的数据交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13956A (zh) 一种招投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149077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票据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581253A (zh) 授信额度的确定方法以及安全多方计算系统
CN11195100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金存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99697A (zh) 基于共享根密钥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471908A (zh) 一种联合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13706312A (zh) 基于区块链的光伏电交易方法和装置
Pang et al. Blockchain-based reliable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telecom big data transactions
CN110766548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00043016A1 (en) Network node for processing measurement data
CN114529385A (zh) 一种基于智能合同企业信用数据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801317A (zh) 服务提供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