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9573A - 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9573A
CN114519573A CN202011301015.3A CN202011301015A CN114519573A CN 114519573 A CN114519573 A CN 114519573A CN 202011301015 A CN202011301015 A CN 202011301015A CN 114519573 A CN114519573 A CN 114519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currency
transaction
terminal
digital
b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10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尧
钟一民
余秋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ba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Ruba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ba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Ruba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ba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Ruba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ba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10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95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9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9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3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combining multiple encryption tools for a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hybrid encryption, i.e. combination of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2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certificat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颁发数字货币阶段: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为发款终端和收款终端颁发数字货币;S2、双离线交易阶段:使用货币交易方法实现发款终端与收款终端之间的匿名双离线交易;S3、在线交易阶段:使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对交易进行确认。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了配有私钥的数字货币,可以实现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保护了发款方和收款方的身份信息,使得用户的真实身份不被暴露;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进行数字货币间的包括双离线交易在内的各类交易。

Description

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货币交易领域,具体涉及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货币简称为DIGICCY,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DIGICCY)。
一般的数字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被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所接受和使用。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公众所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中国版数字货币项目,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中的法定数字货币,是DIGICCY(数字货币)的一种。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目前,关于研究进展,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已经完成,2020年4月开始内部封闭试点测试。虽然具体面向市场的时间点尚不确定,但是对于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无现金社会是将来的一个趋势,中国也可以说是目前最接近无现金社会的国家。手机电子支付毫无疑问的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交易变的更高效、便捷、安全。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日益更新的技术,作为技术开发者应对新技术应用始终保持好奇和敏感度,以能够在未来的行业浪潮中更好的创造价值。
但是随着不同场景的需求,有些买家卖家为了自己的隐私或者账号安全,会需要匿名交易,但是现有基于数字证书或基于用户ID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暴露了用户身份。
专利CN201911053809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货币的匿名交易方法和系统,但是该方法及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只能进行在线交易,用户的临时身份只有得到己方服务端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后续的交易流程,当用户无法与己方服务端进行通信时,该方法的收款方无法利用用户的临时身份验证其对交易的数字签名(在基于数字证书的数字签名中,由于用户需要隐藏真实身份,因此无法提供包含其真实身份的数字证书,并且无法证明其临时身份与其数字证书之间的关联,因此无法用其数字证书验证其对交易的数字签名;在基于ID密码学的数字签名中,由于用户需要隐藏真实身份,因此无法提供其真实身份,并且无法证明其临时身份与真实身份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无法用其真实身份验证其对交易的数字签名),因此收款方在没有收到发款方任何身份凭证的情况下无法承认此交易的合法性并完成整个交易流程。
基于上述分析,数字货币通信系统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大部分基于数字证书或基于用户ID的数字货币交易方法暴露了用户身份;
2.现有基于数字证书或基于用户ID的数字货币匿名交易方法能保证用户匿名身份却不能进行发款方和收款方均离线(即双离线)的匿名交易;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颁发数字货币阶段: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为发款终端和收款终端颁发数字货币;
S2、双离线交易阶段:使用货币交易方法实现发款终端与收款终端之间的匿名双离线交易;
S3、在线交易阶段:使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对交易进行确认;
其中,所述S2中使用货币交易方法实现发款终端与收款终端之间的匿名双离线交易包括以下步骤:
S21、收款终端向发款终端匿名发送数字货币,并保留收款终端的匿名ID及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
S22、发款终端生成交易并将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
S23、收款终端接收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并进行验证。
进一步的,所述S1中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为发款终端和收款终端颁发数字货币颁发数字货币包括以下步骤:
S11、发款终端/收款终端生成一组对应的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随着数字货币颁发请求发送至对应的发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
S12、发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验证请求有效性并将公钥发送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根据公钥和消息中的币值生成相应币值的数字货币;
S13、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数字货币发送给发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发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再将数字货币对应的发送给发款终端/收款终端。
进一步的,数字货币的组成为:数字货币ID、数字货币币值、数字货币字符串、数字货币央行签名,其中数字货币字符串为发款终端/收款终端所发送的公钥。
进一步的,所述S21收款终端向发款终端匿名发送数字货币,并保留收款终端的匿名ID及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包括以下步骤:
S211、收款终端从收款方商业银行直接颁发的数字货币中选择一个收款方数字货币,将该数字货币的ID作为收款终端ID,即匿名ID,记为收款方数字货币ID;
S212、收款终端需要将该收款方数字货币发送给发款终端;
S213、发款终端收到收款终端的消息,发款终端验证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数字签名;
S214、签名验证通过后,发款终端确认该消息为合法消息,并保留收款方数字货币ID作为收款终端的匿名ID以及保留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
进一步的,所述S22发款终端生成交易并将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S221、发款终端取出从发款方商业银行直接颁发的发款方数字货币,发款方数字货币的币值等于本次交易的金额,设该数字货币的ID为发款方数字货币ID:
S222、发款终端生成交易信息,交易信息包含有当前交易时间,发款方数字货币ID、收款方数字货币ID、发款方数字货币;
S223、发款终端利用发款方数字货币对应的私钥对该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第一签名交易信息;
S224、发款终端将交易信息和第一签名交易信息发送给收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S23收款终端接收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并进行验证包括以下步骤:
S231、收款终端收到交易信息和第一签名交易信息后,收款终端利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根证书对交易信息中的发款方数字货币的第一签名进行验证;
S232、验证通过后,利用发款方数字货币的公钥验证第一签名交易信息;
S233、验证通过后,收款终端信任该交易并将确认消息发送至发款终端;
S234、发款终端收到确认消息并验证后,认可交易完成,删除发款方数字货币及其对应的私钥。
进一步的,所述S3中使用中央银行对交易进行确认包括以下步骤:
S31、收款终端发送交易信息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S32、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发送确认消息给收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验证后将确认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S31收款终端发送交易信息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311、收款终端以收款方数字货币ID作为匿名ID,收款终端利用收款方商业银行的公钥对交易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密文;
S312、然后对第一密文用收款方数字货币对应的私钥进行第二签名,并将收款方数字货币、第一密文和第二签名发送至收款方商业银行;
S313、收款方商业银行对用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对第二签名进行验证,验证成功的话则用收款方商业银行的私钥解密得到交易信息;
S314、收款方商业银行对交易信息和收款终端ID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密文,然后对第二密文进行第三签名并将第二密文和第三签名发送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S32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发送确认消息给收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验证后将确认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S321、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对第三签名进行验证,验证成功的话则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私钥解密得到交易信息和收款终端ID并对交易信息进行确认;
S322、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登记该笔交易信息后生成确认消息,并根据交易信息中的发款方商业银行ID将交易信息加密发送到发款方商业银行;
S323、发款方商业银行验证交易信息及数字货币并确认交易后,根据发款方数字货币找到其对应的终端为发款终端,并记录发款终端和交易信息为一个第一交易条目,且将该第一交易条目加密发送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S324、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收到发款方商业银行的消息并验证后,记录发款终端和收款终端以及交易信息为一个第二交易条目;
S325、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交易确认的消息加密发送到收款方商业银行;
S326、收款方商业银行利用收款方数字货币对应的公钥对确认消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密文,并对第三密文进行第四签名,并将第三密文和第四签名发送给收款终端;
S327、收款终端验证第四签名后解密得到确认消息,确认交易的数字货币有效,交易结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和用户,所述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包括发款方商业银行和收款方商业银行,所述用户持有终端来进行数字货币的交易,且该终端包括与所述发款方商业银行相对应的发款方终端及与所述收款方商业银行相对应的收款方终端;
其中,所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用于产生和发行数字货币,以及对数字货币进行权属登记;
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用于针对数字货币执行银行功能;
用户则是数字货币使用的主体。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了配有私钥的数字货币,可以实现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保护了发款方和收款方的身份信息,使得用户的真实身份不被暴露;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进行数字货币间的包括双离线交易在内的各类交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以下在附图中出示并且在下文中描述的一些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并不意图将本发明限制于所说明的具体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以上针对不同实施例所列举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从而形成本发明范围内的另外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所述的特定示例和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对以上所阐述的结构、步骤、顺序做出相应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颁发数字货币阶段: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为发款终端和收款终端颁发数字货币;
以下以央行SS为发款方终端PT颁发数字货币进行说明,同时,央行同样按照该方法为收款方终端CT颁发数字货币。
其中,所述S1央行SS为发款方终端PT颁发数字货币包括以下步骤:
S11、发款终端PT生成一对公私钥对,并将公钥随着数字货币颁发请求发送至其开户行即商业银行PS;
S12、商业银行PS验证请求有效性并将公钥转发至央行SS。央行SS根据公钥和消息中的币值生成相应币值的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组成为:数字货币ID、数字货币币值、数字货币字符串、数字货币央行签名,其中数字货币字符串为PT所发送的公钥;
S13、央行SS将数字货币发送给商业银行PS。商业银行PS将该数字货币颁发给PT。
S2、双离线交易阶段(使用货币交易方法实现发款终端与收款终端之间的匿名双离线交易);
其中,所述S2双离线交易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S21、收款终端向发款终端匿名发送数字货币,并保留收款终端的匿名ID及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
收款终端CT从商业银行CS直接颁发的数字货币中选择一个数字货币CM,将该数字货币的ID作为收款方ID,即匿名ID,记为IDCM。收款终端CT需要将该数字货币CM发送给发款终端PT。
发款终端PT收到收款终端CT的消息。发款终端PT验证数字货币CM中的央行SS的数字签名。签名验证通过后,发款终端PT确认该消息为合法消息,并保留数字货币ID作为收款终端CT的匿名ID以及保留数字货币CM中的数字货币字符串(即为上文所述公钥)。
S22、发款终端生成交易并将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
发款终端PT取出从商业银行PS直接颁发的数字货币PM,PM的币值等于本次交易的金额,设该数字货币的ID为IDPM。发款终端PT生成交易Tx,交易Tx包含有当前交易时间,发款方信息IDPM、收款方信息IDCM、数字货币PM。发款终端PT利用数字货币PM对应的私钥对该交易Tx进行签名得到TxS。发款终端PT将Tx||TxS发送给收款终端CT。发送方式可以是明文发送,也可以利用数字货币CM的公钥对交易Tx进行加密得到密文MTx,然后与签名TxS打包得到MTx||TxS并发送给收款终端CT。
S23、收款终端接收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并进行验证;
收款终端CT收到后,如果为加密消息,则利用数字货币CM对应的私钥对消息中的密文MTx进行解密得到明文交易Tx。收款终端CT利用央行SS的根证书对交易Tx中的数字货币PM的签名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利用数字货币PM的公钥验证交易签名TxS。验证通过后,收款终端CT信任该交易并将确认消息发送至发款终端PT,带有CM的签名,并且确认消息可以用PM的公钥进行加密。发款终端PT收到确认消息并验证后,认可交易完成,删除数字货币PM及其对应的私钥。
S3、在线交易阶段(使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对交易进行确认);
其中,所述在线交易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S31、收款终端CT以数字货币CM的ID即IDCM作为匿名ID。收款终端CT利用CS的公钥对交易Tx进行加密得到密文,然后对密文用CM对应的私钥进行签名,并将CM、密文和签名发送至商业银行CS。商业银行CS对用CM中的公钥对签名进行验证,验证成功的话则用商业银行CS的私钥解密得到交易Tx。CS根据CM找到其对应的终端为CT。
商业银行CS对交易IDCT||Tx用央行SS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密文,然后对密文进行签名并将密文和签名发送到央行SS。
S32、央行SS对签名进行验证,验证成功的话则用央行SS的私钥解密得到IDCT、交易Tx并对Tx进行确认。SS登记该笔交易Tx后生成确认消息,并根据Tx中的IDPS将Tx加密发送到PS。PS验证交易及数字货币并确认交易后,根据PM找到其对应的终端为PT,并记录IDPT||Tx为一个交易条目,且将该条目加密发送给SS,即PS知道发送方的真实身份,但不知道接收方的真实身份。央行SS收到PS的消息并验证后,记录IDPT||IDCT||Tx为一个交易条目,即SS知道发送方的真实身份,也知道接收方的真实身份。SS将交易确认的消息加密发送到商业银行CS。商业银行CS记录IDCT||Tx为一个交易条目,即CS不知道发送方的真实身份,但知道接收方的真实身份。
商业银行CS利用数字货币CM对应的公钥对确认消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并对密文进行签名,并将密文和签名发送给收款终端CT。
收款终端CT验证签名后解密得到确认消息,确认交易的数字货币有效,交易结束。由于CT不具有收到的数字货币PM所对应的私钥,因此PM后续可被CT作为普通数字货币使用。
此外,本实施例除了支持双离线交易,也支持发款方在线且收款方离线的交易、发款方离线且收款方在线的交易、发款方在线且收款方在线的交易,即本流程支持所有类型的交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系统,以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运行实例来说,如图3所示,数字货币系统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在实际中可以是多个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和用户。其中,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用于产生和发行数字货币,以及对数字货币进行权属登记;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用于针对数字货币执行银行功能;用户则是数字货币使用的主体,本发明中用户持有终端来进行数字货币的交易。
另外,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如图2所示,参与对象包括央行(即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SS、商业银行PS、商业银行CS、发款终端PT和收款终端CT。其中,商业银行PS为发款终端PT的开户行。同样的,商业银行CS为收款终端CT的开户行。本实施例中,设央行SS的ID为IDSS,商业银行PS的ID为IDPS,商业银行CS的ID为IDCS,发款终端PT的ID为IDPT,收款终端CT的ID为IDCT。本实施例为实现发款终端PT对收款终端CT进行双方匿名的双离线转账流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了配有私钥的数字货币,可以实现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保护了发款方和收款方的身份信息,使得用户的真实身份不被暴露;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进行数字货币间的包括双离线交易在内的各类交易。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颁发数字货币阶段: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为发款终端和收款终端颁发数字货币;
S2、双离线交易阶段:使用货币交易方法实现发款终端与收款终端之间的匿名双离线交易;
S3、在线交易阶段:使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对交易进行确认;
其中,所述S2中使用货币交易方法实现发款终端与收款终端之间的匿名双离线交易包括以下步骤:
S21、收款终端向发款终端匿名发送数字货币,并保留收款终端的匿名ID及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
S22、发款终端生成交易并将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
S23、收款终端接收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并进行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为发款终端和收款终端颁发数字货币颁发数字货币包括以下步骤:
S11、发款终端/收款终端生成一组对应的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随着数字货币颁发请求发送至对应的发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
S12、发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验证请求有效性并将公钥发送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根据公钥和消息中的币值生成相应币值的数字货币;
S13、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数字货币发送给发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发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再将数字货币对应的发送给发款终端/收款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的数字货币由数字货币ID、数字货币币值、数字货币字符串及数字货币央行签名组成,其中数字货币字符串为发款终端/收款终端所发送的公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收款终端向发款终端匿名发送数字货币,并保留收款终端的匿名ID及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包括以下步骤:
S211、收款终端从收款方商业银行直接颁发的数字货币中选择一个收款方数字货币,将该数字货币的ID作为收款终端ID,即匿名ID,记为收款方数字货币ID;
S212、收款终端将该收款方数字货币发送给发款终端;
S213、发款终端收到收款终端的消息,发款终端验证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数字签名;
S214、签名验证通过后,发款终端确认该消息为合法消息,并保留收款方数字货币ID作为收款终端的匿名ID以及保留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发款终端生成交易并将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S221、发款终端取出从发款方商业银行直接颁发的发款方数字货币,发款方数字货币的币值等于本次交易的金额,设该数字货币的ID为发款方数字货币ID;
S222、发款终端生成交易信息,交易信息包含有当前交易时间,发款方数字货币ID、收款方数字货币ID、发款方数字货币;
S223、发款终端利用发款方数字货币对应的私钥对该交易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第一签名交易信息;
S224、发款终端将交易信息和第一签名交易信息发送给收款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3收款终端接收带有交易及交易签名的消息并进行验证包括以下步骤:
S231、收款终端收到交易信息和第一签名交易信息后,收款终端利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根证书对交易信息中的发款方数字货币的第一签名进行验证;
S232、验证通过后,利用发款方数字货币的公钥验证第一签名交易信息;
S233、验证通过后,收款终端信任该交易并将确认消息发送至发款终端;
S234、发款终端收到确认消息并验证后,认可交易完成,删除发款方数字货币及其对应的私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使用中央银行对交易进行确认包括以下步骤:
S31、收款终端发送交易信息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S32、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发送确认消息给收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验证后将确认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1收款终端发送交易信息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311、收款终端以收款方数字货币ID作为匿名ID,收款终端利用收款方商业银行的公钥对交易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密文;
S312、然后对第一密文用收款方数字货币对应的私钥进行第二签名,并将收款方数字货币、第一密文和第二签名发送至收款方商业银行;
S313、收款方商业银行对用收款方数字货币中的公钥对第二签名进行验证,验证成功的话则用收款方商业银行的私钥解密得到交易信息;
S314、收款方商业银行对交易信息和收款终端ID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密文,然后对第二密文进行第三签名并将第二密文和第三签名发送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发送确认消息给收款方商业银行,收款方商业银行验证后将确认消息发送给收款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S321、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对第三签名进行验证,验证成功的话则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的私钥解密得到交易信息和收款终端ID并对交易信息进行确认;
S322、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登记该笔交易信息后生成确认消息,并根据交易信息中的发款方商业银行ID将交易信息加密发送到发款方商业银行;
S323、发款方商业银行验证交易信息及数字货币并确认交易后,根据发款方数字货币找到其对应的终端为发款终端,并记录发款终端和交易信息为一个第一交易条目,且将该第一交易条目加密发送给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S324、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收到发款方商业银行的消息并验证后,记录发款终端和收款终端以及交易信息为一个第二交易条目;
S325、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将交易确认的消息加密发送到收款方商业银行;
S326、收款方商业银行利用收款方数字货币对应的公钥对确认消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三密文,并对第三密文进行第四签名,并将第三密文和第四签名发送给收款终端;
S327、收款终端验证第四签名后解密得到确认消息,确认交易的数字货币有效,交易结束。
10.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系统,用于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步骤的实现,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和用户,所述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包括发款方商业银行和收款方商业银行,所述用户持有终端来进行数字货币的交易,且该终端包括与所述发款方商业银行相对应的发款终端及与所述收款方商业银行相对应的收款终端;
其中,所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用于产生和发行数字货币,以及对数字货币进行权属登记;
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用于针对数字货币执行银行功能;
用户则是数字货币使用的主体。
CN202011301015.3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5195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1015.3A CN114519573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1015.3A CN114519573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9573A true CN114519573A (zh) 2022-05-20

Family

ID=81594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1015.3A Pending CN114519573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95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4414A (zh) * 2022-08-22 2023-01-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4414A (zh) * 2022-08-22 2023-01-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2060B2 (ja) 分散型ユーザ間で価値を電子的に交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0662673B1 (en) Anonymous credit card transactions
CN107230079B (zh) 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30055B (zh) 支付数字货币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239566A1 (en) Asset storage and transfer system for electronic purses
Harb et al. SecureSMSPay: secure SMS mobile payment model
WO2010091184A1 (en) Enabling payment using paperless image of a check
JPH10511788A (ja) 電子マネーをオープン流通させるための信託エージェント
CN107230070B (zh) 数字货币系统
WO2017072647A1 (en) Mobile payment system
WO2008095157A1 (en) Online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7230071B (zh) 将数字货币兑换为实物现金的方法和系统
US20230325791A1 (en) Proxied cross-ledger authentication
AU2011235531A1 (en) Message storage and transfer system
CN114519573A (zh) 一种双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WO2022154789A1 (en) Token-based off-chain interaction authorization
CN107230300B (zh) 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兑换实物现金的方法及系统
CN114548958A (zh) 双方匿名的抗量子计算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4511305A (zh) 一种数字货币硬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4462988A (zh) 一种发款方匿名的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4493559A (zh) 一种公共场景数字货币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Kravitz Highly scalable on-line payments via task decoupling
CN114519574A (zh) 一种数字货币的匿名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4529280A (zh) 一种数字货币的抗量子计算匿名双离线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2655008A (zh) 用于中心铸造数字货币的支付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