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8597B - 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8597B
CN114518597B CN202210219027.4A CN202210219027A CN114518597B CN 114518597 B CN114518597 B CN 114518597B CN 202210219027 A CN202210219027 A CN 202210219027A CN 114518597 B CN114518597 B CN 114518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ubmarine
reflection
picking
gho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90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8597A (zh
Inventor
徐承芬
潘军
吴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02190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8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8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8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8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8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50Corrections or adjustments related to wave propagation
    • G01V2210/52Move-out cor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首先对数据道集排列和数据优化,然后拾取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拾取结束后,分别对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进行插值,如果插值后T2<T1,则需要对异常点进行检查和改正,重新进行插值,直至T2>T1;如果T2>T1,则计算校正量ΔT=(T2‑T1)/2,实现对深水区不平电缆的校正,T1为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传播路径的旅行时,T2为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传播路径的旅行时,最后实现对电缆不平校正后的质量控制与修正,本方案可实现更加准确的速度拾取,获得更好的叠加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采集电缆一般为100-300m,采集电缆较短,一般默认采集电缆漂浮在海面上。但是当采集电缆使用年限较久时,往往会出现电缆配重不平衡导致电缆密度过大,此时采集时电缆很难漂浮在海面上,往往会沉到海面之下,且由于电缆长度比较短,往往难以安装水鸟控制电缆沉放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受洋流等因素影响,电缆沉放深度往往难以控制,电缆的姿态比较复杂,电缆在海水中沉放深度大小不一。
由于电缆沉放深度不一致,导致接收电缆出现鬼波,叠加时同相轴难以准确对齐,速度谱能量团也无法聚焦,导致速度拾取困难。因此消除高分辨率地震电缆姿态的不平衡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姿态不平衡所导致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可以实现更加准确的速度拾取,获得更好的叠加成像效果,针对深水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符合地震数据处理的理论要求。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数据道集排列和数据优化:将道集数据按照道号排列,按照道号从小到大浏览数据,并在浏览数据后采用间隔拾取的方法优化数据,提高拾取效率;
步骤B、拾取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
在数据优化后,对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进行拾取;对于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拾取,当其在道集上难以准确判断时,根据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位置信息找到对应的炮集,通过炮集上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对比进行拾取;
步骤C、计算校正量:
拾取结束后,分别对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进行插值,设电缆漂浮在海面上时的地震波传播路径的旅行时为T,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传播路径的旅行时为T1,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传播路径的旅行时为T2;
如果插值后T2<T1,则需要对异常点进行检查和改正,重新进行插值,直至T2>T1;如果插值后T2>T1,则计算校正量ΔT=(T2-T1)/2,进而实现对深水区不平电缆的校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步骤D,不平电缆校正后的质量控制与修正的步骤,电缆不平校正后在海底平坦地区动校正后CMP道集会拉平,鉴于此,对CMP道集海底反射点做线性拟合,再将不同反射点校正到线性拟合点即可实现对其质量控制和修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采用自动拾取和人工拾取相结合的方式对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D中,当拾取点与线性拟合点的距离超过10%时,则认为是错误的拾取点所导致的,此时将有问题的拾取点剔除再计算线性拟合点,再将不同反射点校正到线性拟合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方案提出的地震不平电缆校正方法,通过海底反射的旅行时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旅行时计算出电缆漂浮在海面上时的正常旅行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克服有效波叠加时同相轴难以准确对齐的缺陷,实现更加准确的速度拾取,获得更好的叠加成像效果,尤其对于深水区,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缆虚反射产生原理及在炮集上的表现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不同模式下地震波传播路径示意图,其中左图是电缆漂浮在海面上时的地震波传播路径,中间图是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传播路径,右图是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传播路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不平电缆校正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线性拟合的几种形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道号排列后的海底反射和海底虚反射的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拾取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电缆不平校正前后CMP道集的对比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电缆不平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首先说明下电缆不平的原因:
电缆不平在地震炮集上最明显的表现是存在电缆虚反射:如图1所示,右图为电缆不平时的地震炮集,其中①是海底反射,同相轴为黑白黑,对应图1左图中的地震传播路径①。右图②是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由于电缆虚反射经过海面反射时相位发生90°反转,因此其同相轴为黑白黑,对应图1左图中的地震传播路径②。很明显,路径①用时小于路径②,因此地震炮集中海底反射先到达,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后到达。由于电缆不平时往往远端沉放深度更大,因此海底反射与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差值更大,这表现为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相对于海底反射时间的差值会随着电缆距离增大而增大。当电缆不平时,动校正后的CMP道集不再符合同相叠加规律,因此当电缆不平时有必要将电缆校正到海面上。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其校正思想如下:
如图2所示,不同模式下地震波传播路径,其中左图是常规模式,即电缆漂浮在海面上时的地震波传播路径,其旅行时为T;中间图是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传播路径,旅行时为T1;右图是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传播路径,旅行时为T2。其中,设海底深度为H,震源和检波器之间的距离为S,电缆沉放深度为H1。
则旅行时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Figure BDA0003536136100000031
Figure BDA0003536136100000032
Figure BDA0003536136100000033
在深水区,
Figure BDA0003536136100000034
项的值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旅行时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T=4H/V
T1=(4H-2H1)/y
T2=(4H+2H1)/V
因此有T=(T1+T2)/2,可见,可以通过海底反射的旅行时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旅行时计算出电缆漂浮在海面上时的正常旅行时。
设置偏移距S的极限值为300米,H1的极限值为20米,即假设电缆最大沉放20米深度,海水速度V=1.5m/ms,可以计算在不同水深时的旅行时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水深旅行时及误差分析
Figure BDA0003536136100000035
Figure BDA0003536136100000041
从表1可以看出,海水深度100米时误差是0.38ms,此时还略微有些误差,而当200米时,误差只有0.07ms,这时候基本上相当于没有误差了,即大于200米时,应用本发明方案就完全没有问题;由于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的电缆采样率一般为0.5ms,因此即使对于100m水深,其计算误差也在误差范围内,因此不论在理论推导还是实际数据验证都表明该方案完全可行,本发明方案对于200米以上深度范围适用效果更佳。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数据道集排列和数据优化;
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可以在炮集和道集上拾取。一般采用道集拾取的方式,主要是因为道集排列的横向连续性更好,且拾取也比较方便,效率较高;炮集拾取主要用于道集拾取不确定时的对比验证。
首先将道集数据按照道号排列,按照道号从小到大浏览数据,由于远端电缆的沉放深度往往较大,此时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指导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拾取。由于数据量太大,不可能对所有道集进行完全拾取,因此在浏览数据后可以采用间隔拾取的方法优化拾取方案,提高拾取效率。
步骤B、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拾取;
在数据优化后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拾取可以采用自动拾取和人工拾取相结合的方式,这些方法已有发明专利授权,这里不再详述。需要补充的是,海底反射一般比较容易识别,但是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有时难以准确识别,这样会造成电缆校正出现较大误差。当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在道集上难以准确判断时,可以根据其位置信息找到对应的炮集,通过炮集上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对比提高拾取的准确性。
步骤C、校正量的计算。
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无法做到每个点都会拾取,因此在拾取结束后首先分别对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进行插值。
插值后电缆虚反射的到达时间T2必然大于海底反射的到达时间T1。如果插值后T2<T1,则需要对异常点进行检查和改正,重新进行插值,直至T2>T1;如果插值后T2>T1,则计算校正量ΔT=(T2-T1)/2,进而实现对深水区不平电缆的校正。
步骤D、电缆不平校正后质量控制与修正:
电缆不平校正后在海底平坦地区动校正后CMP道集会拉平,且叠加剖面对比未校正前的叠加剖面效果一定会变好。但是由于数据量太大,且存在插值,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确保每一拾取点的准确性,这导致动校正后的CMP道集可能存在形态扭曲问题,影响了最终叠加的效果。因此需要消除动校正后的CMP道集的扭曲现象。
由于理论上动校正后的CMP道集为线性形态,因此采用对CMP道集海底反射点做线性拟合,再将不同反射点校正到线性拟合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当拾取点偏离整体趋势太大,一般认为拾取点与线性拟合点的距离超过10%,则认为是错误的拾取点所导致的,此时需要将有问题的拾取点剔除再计算线性拟合点。
具体案例:
某深海地区采集的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数据,存在明显的电缆不平问题。按照本发明专利的方案校正电缆到海平面上。
按照道集排列后发现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整体上比较规则(图5),整体上随着道号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在平衡效率和效果后,确定拾取方案按照奇数道进行拾取。拾取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如图6所示。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插值检查后即可计算出校正量T,继而完成不平电缆的校正。图7是电缆不平校正前后CMP道集的对比,可以看到未进行电缆不平校正的CMP道集海底明显不平,而经过电缆不平校正后CMP道集拉平。图8是电缆不平校正前后叠加剖面的对比,经过电缆不平校正后,叠加剖面信噪比更高,地层更连续和清晰。
综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数据道集排列和数据优化:将道集数据按照道号排列,按照道号从小到大浏览数据,并在浏览数据后采用间隔拾取的方法优化数据;
步骤B、拾取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
在数据优化后,对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进行拾取;对于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拾取,当其在道集上难以准确判断时,根据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位置信息找到对应的炮集,通过炮集上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对比进行拾取;
步骤C、计算校正量:
拾取结束后,分别对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进行插值,设电缆漂浮在海面上时的地震波传播路径的旅行时为T,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传播路径的旅行时为T1,电缆沉在海面之下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的传播路径的旅行时为T2;
如果插值后T2<T1,则需要对异常点进行检查和改正,重新进行插值,直至T2>T1;如果插值后T2>T1,则计算校正量ΔT=(T2-T1)/2,进而实现对深水区不平电缆的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步骤D,不平电缆校正后的质量控制与修正的步骤,电缆不平校正后在海底平坦地区动校正后CMP道集会拉平,鉴于此,对CMP道集海底反射点做线性拟合,再将不同反射点校正到线性拟合点即可实现对其质量控制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用自动拾取和人工拾取相结合的方式对海底反射和海底反射的电缆虚反射拾取。
CN202210219027.4A 2022-03-08 2022-03-08 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Active CN114518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9027.4A CN114518597B (zh) 2022-03-08 2022-03-08 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9027.4A CN114518597B (zh) 2022-03-08 2022-03-08 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8597A CN114518597A (zh) 2022-05-20
CN114518597B true CN114518597B (zh) 2023-05-02

Family

ID=8159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9027.4A Active CN114518597B (zh) 2022-03-08 2022-03-08 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859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601A (zh) * 2021-03-10 2021-06-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海底电缆状态评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7349B2 (en) * 2008-08-27 2015-12-08 Pgs Geophysical A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streamer array geometry and seismic sensor response
AU2014201151B2 (en) * 2013-03-07 2017-09-28 Pgs Geophysical As Streamer design for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N111474584B (zh) * 2020-05-29 2023-05-05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基于相关型地震干涉的聚焦叠加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11830566B (zh) * 2020-06-12 2022-02-1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参数匹配虚反射压制的方法、海上地震勘探系统
CN112505750B (zh) * 2020-11-18 2021-06-08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深拖多道地震拖缆姿态确定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3093280B (zh) * 2021-04-07 2022-03-29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基于相干函数控制的虚反射走时电缆等浮校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601A (zh) * 2021-03-10 2021-06-1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海底电缆状态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8597A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6305B (zh) 一种山地静校正方法
CN113625337B (zh) 一种极浅水高精度地震资料快速成像方法
CN107219554B (zh) 陆地地震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量的自动获取方法
CN113093280B (zh) 基于相干函数控制的虚反射走时电缆等浮校正方法
CN111323810B (zh) 一种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11487678B (zh) 一种确定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的分析方法
KR102003466B1 (ko) 다중채널 3차원 지층탐사자료의 너울 영향 보정방법, 이를 이용한 해양 3d 탄성파 탐사방법
Duarte et al. Advanced processing for UHR3D shallow marine seismic surveys
US200301875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shear wave seismic data
CN101349763B (zh) 用于起伏地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CN114518597B (zh) 基于海底反射与其电缆虚反射校正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CN109884693B (zh) 自适应走向速度谱求取方法和系统
US4581724A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ource and receiver statics in marine seismic exploration
CN104977615A (zh) 一种基于模型统计拾取的深水obc资料多次波压制方法
CN113075732B (zh) 一种消除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地层异常起伏的方法
CN107942391A (zh) 一种海底检波点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13189646B (zh) 一种去除拖拽式浅剖地层异常起伏的方法
CN105425300B (zh) 一种剩余静校正方法
CN114488280A (zh) 一种校正高分辨率地震不平电缆的方法
CN109490962A (zh) 一种浅地层剖面非零偏移距的消除方法
CN112147695B (zh) 一种海底节点检波器水下姿态定向方法
CN114624771A (zh) 一种估算海洋斜缆地震勘探数据静校正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11781644A (zh) 浅中地层地震数据的线性干扰衰减方法及装置
CN114994764B (zh) 融合多波束水深数据改正深水浅剖反射数据体的方法
CN112099090A (zh) 地震资料视速度域非一致性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