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3841B - 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3841B
CN114513841B CN202210402748.9A CN202210402748A CN114513841B CN 114513841 B CN114513841 B CN 114513841B CN 202210402748 A CN202210402748 A CN 202210402748A CN 114513841 B CN114513841 B CN 114513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access point
station
site
sin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27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3841A (zh
Inventor
张颉
杨迎春
常政威
周剑
傅宁
唐超
刘锦隆
白晖峰
李里
刘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27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3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3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3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3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3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无线通信领域,解决了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低和信号覆盖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增加无线接入过程中的用户类型,并调整部分协议帧结构,具化相关字段用于指示新增的用户类型,结合AP协作技术和软频率复用技术设计了频谱资源分配方法和AP中心功率控制方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能力,在站点承载能力相近条件下,提高了信号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系统主要包含光纤通信、电力无线专网通信和电力无线公网通信三种数据通信方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电力通信系统有可能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各个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整个电网的瘫痪。
现有技术中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通过布置多个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灾区电力设备提供本地无线网络覆盖,但布置的多个AP之间,进行频率复用时会产生同频干扰,其中,协作空间复用(Coordinated Spatial Reuse,CSR)技术,通过AP间协作,联合控制各自发射功率,减小了AP间同频干扰,明显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然而,协作空间复用技术在密集型场景下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OBSS),处在OBSS区域内的用户仍会受到严重干扰。协作正交频分多址(Coordinated 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OFDMA)技术,通过AP间协作,为不同AP分配正交的频谱资源,从而消除AP间干扰,明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但是,其频谱效率低下,导致通信系统数据传输能力下降。
因此,如何增大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和信号本地覆盖能力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低和信号覆盖范围小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增加无线接入过程中的用户类型,并调整部分协议帧结构,具化相关字段用于指示新增的用户类型;结合AP协作技术和软频率复用技术设计了频谱资源分配算法和AP中心功率控制算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能力,在站点承载能力相近条件下,提高了信号覆盖范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站点根据所述信标帧的RSSI值选择关联相应的接入点;
确定所述接入点中的主接入点和从接入点,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主接入点发送交换帧,所述交换帧包括对关联的站点与接入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第一RSSI;
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一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SINR值,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
将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一站点,将不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二站点,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所述主接入点根据所分配的频谱资源确定向不处于OBSS区域的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所述主接入点向从接入点发送trigger帧,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数据时的发送功率为所述最优发射功率值,以及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
进一步的,多个站点接收多个接入点所发送的多个信标帧后,计算多个所述信标帧的多个RSSI值,并关联多个所述RSSI值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接入点;
所述交换帧还包括与所述从接入点关联站点的MAC地址信息,以及所述从接入点关联站点通过所述信标帧获取的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信息。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具体包括:
设定划分OBSS区域的第一SINR阈值,若所述SINR值大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则与所述SINR值所对应的第二站点不处于OBSS区域内,得到第一区域集。
进一步的,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具体包括:
设定所述站点的数据最小传输速率所需的第二SINR阈值;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三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二区域集;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二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一SINR值;
当所述第一SINR值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四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三区域集;
当所述第一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五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四区域集。
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具体包括:
控制对所述第一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3dB。
进一步的,将通信系统中的总带宽划分为N+1份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将一份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进一步划分为N份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其中,N表示进行协作的接入点总个数;
确定与多个所述接入点相关联站点的第一集合,确定所述第一集合和第四区域集的交集为第二集合,将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所述第二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不在多个所述接入点之间复用;
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集和第三区域集的并集为第三集合,确定所述第三集合与所述第一集合的交集为第四集合,将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第四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在所述第二站点所关联接入点和协作接入点之间进行复用;
根据第二集合和第四集合所分配的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和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确定第一区域集所分配的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SINR值和频谱资源计算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当所述信道容量和达到最大值时,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进一步的,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具体包括:
步骤A,将N个协作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确定为第五集合,将所述第五集合中每个元素按列存入矩阵中,所述第五集合包括
Figure 841793DEST_PATH_IMAGE001
种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方式;
步骤B,调取所述矩阵中的第i列元素,将其作为发射功率下调值的任意一种组合;
步骤C,根据所述任意一种组合计算所述接入点的第一发射功率,根据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所述接入点的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第三RSSI值;
步骤D,根据所述RSSI值和第三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二SINR值;
步骤E,基于SINR值和第二SINR阈值确定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根据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和站点的总数计算通信系统的干扰度;
步骤F,若干扰度小于等于干扰度阈值,则向下执行步骤G,否则,令i=i+1,返回步骤B执行;
步骤G,计算并存储所述任意一种组合下通信系统所达到的信道容量和;
步骤H,若
Figure 290092DEST_PATH_IMAGE002
,令i=i+1,返回步骤B执行;若
Figure 210775DEST_PATH_IMAGE003
,调取矩阵中使信道容量和达到最大值的第i列元素,根据第i列元素对应的发射功率下调值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进一步的,获取所述接入点的最大发射功率值,根据最大发射功率值和第i列元素对应的发射功率下调值计算所述主接入点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系统,包括:
关联单元,用于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站点根据所述信标帧的RSSI值选择关联相应的接入点;
发送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接入点中的主接入点和从接入点,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主接入点发送交换帧,所述交换帧包括对所述接入点进行干扰所产生的第一RSSI值;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一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SINR值,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
处理单元,用于将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一站点,将不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二站点,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所述主接入点根据所分配的频谱资源确定向不处于OBSS区域的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指示单元,用于所述主接入点向从接入点发送trigger帧,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数据时的发送功率为所述最优发射功率值,以及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CSR&OFDMA算法为了提升边缘区域站点的SINR值,牺牲了一定频谱复用率,而本发明在保证所有站点通信速率大于或等于最低速率条件下尽量提高频谱复用率,此时频谱复用率的提高对系统容量的增益贡献大于站点SINR值提升带来的贡献,随着相邻接入点的间距增大,系统容量也随之增大,因为随着相邻接入点的间距增大,站点之间的干扰减小,站点SINR值增大,使得整体系统容量也随之增大,因此本发明具有更大系统容量,提高了数据传输能力。
2.现有软频率复用技术其接入点向中心区域的站点传输数据的发射功率是固定值,而本发明结合了接入点协作技术的优势,通过接入点间的信息交互,主接入点获取更详细用户信息,由此计算出各个接入点对中心区域的站点传输数据时的最优发射功率值,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
3.本发明通过为不同类型的站点合理的分配频谱资源,以及控制接入点的发射功率,可更加有效地对接入点间的干扰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力设备接入过程中连接帧结构添加的字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力设备接入过程中交换帧结构添加的字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力设备接入过程中trigger帧结构添加的字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现有CSR&OFDMA方法与本发明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的系统容量对比曲线;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现有软频率复用方法与本发明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的系统容量对比曲线;
图7为现有协作空间复用方法的系统覆盖性能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的系统覆盖性能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现有技术中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通过布置多个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灾区电力设备提供本地无线网络覆盖,但布置的多个AP之间,进行频率复用时会产生同频干扰,其中,协作空间复用(Coordinated Spatial Reuse,CSR)技术,通过AP间协作,联合控制各自发射功率,减小了AP间同频干扰,明显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然而,协作空间复用技术在密集型场景下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OBSS),处在OBSS区域内的用户仍会受到严重干扰。协作正交频分多址(Coordinated 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OFDMA)技术,通过AP间协作,为不同AP分配正交的频谱资源,从而消除AP间干扰,明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但是,其频谱效率低下,导致通信系统数据传输能力下降。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用以提高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和信号覆盖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的方法包括:
步骤110,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站点根据所述信标帧的RSSI值选择关联相应的接入点。
本实施例的站点接收的信标帧包括接入点的MAC地址信息,站点即为STA,在WLAN中一般为称为用户端,可以是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也可以是有WiFi模块的智能手机,站点STA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假设通信系统中有M个站点和N个接入点,第m个站点表示为
Figure 402722DEST_PATH_IMAGE004
,u表示站点,第n个接入点表示为
Figure 951515DEST_PATH_IMAGE005
a表示接入点,将对第m个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表示为
Figure 679037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742808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
Figure 676129DEST_PATH_IMAGE008
表示对第m个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总数。假设站点和接入点关联,第m个站点与第n个接入点之间的间距表示为
Figure 17111DEST_PATH_IMAGE009
,则第m个站点接收到第n个接入点发射信号的RSSI值计算式为:
Figure 541634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
Figure 30384DEST_PATH_IMAGE011
表示第m个站点与第n个接入点关联所需的RSSI值,
Figure 439500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第n个接入点的发射功率,
Figure 697306DEST_PATH_IMAGE013
表示第m个站点与第n个接入点间的路径损耗。RSSI值包括对站点接收到关联接入点的发射信号的强度指示符和对关联站点与接入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发射信号的强度指示符。由于一个站点关联一个接入点,因此为保证信号强度,站点选择与信号强度指示符最大的接入点进行关联,确保在传输上行或下行数据时的传输能力。
步骤120,确定所述接入点中的主接入点和从接入点,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主接入点发送交换帧,所述交换帧包括对已关联的站点与接入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第一RSSI值。
本实施例所确定主接入点和从接入点可直接从接入点中选取一个接入点为主接入点,那么余下的接入点即作为从接入点,例如通信系统中有4个接入点,将接入点2作为主接入点,接入点1、3和4均为从接入点,在通信系统中会有若干个接入点都会对已经关联的站点与接入点产生干扰行为,故第一RSSI值表示由多个接入点对已关联站点产生干扰行为的强度指示符总和。
步骤130,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一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SINR值,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
本实施例中SINR值的计算式为:
Figure 923888DEST_PATH_IMAGE014
,其中,
Figure 572038DEST_PATH_IMAGE015
表示第m个站点的SINR值(信噪比值),
Figure 581582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21791DEST_PATH_IMAGE017
表示背景噪声功率,
Figure 262017DEST_PATH_IMAGE018
表示热噪声功率,
Figure 725359DEST_PATH_IMAGE019
表示噪声系数,
Figure 600911DEST_PATH_IMAGE020
表示对第m个站点产生干扰的第k个接入点发射信号的第一RSSI值,k表示n个接入点中对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需要说明的是,在信道衰落模型为IEEE802.11be室外场景模型中噪声系数为7dB,背景噪声功率的功率谱密度为-174dBm/Hz,其中,
Figure 833310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277060DEST_PATH_IMAGE022
表示背景噪声功率的功率谱密度,
Figure 758857DEST_PATH_IMAGE023
表示分配给第m个站点的带宽,单位为赫兹。
步骤140,将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一站点,将不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二站点,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所述主接入点根据所分配的频谱资源确定向不处于OBSS区域的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本实施例的OBSS区域为协作空间复用方法在密集型场景下存在重叠基本服务集,也可称重叠区域,由OBSS区域区分中心区域的站点和边缘区域的站点,对处于边缘区域的多个第一站点,对多个第一站点进一步识别其站点的类型,主接入点根据识别后的结果分配频谱资源,识别结果包括CSR区域站点、3dB区域站点和C-OFDMA区域站点,对四种类型的站点分配频谱资源以此来提高频谱复用率,从而提高系统容量的增益。现有软频率复用技术其接入点对中心区域的站点传输数据的发射功率是固定值,而本实施例结合了接入点协作技术的优势,通过接入点间信息交互,主接入点获取更详细用户信息,如各用户关联接入点的RSSI值和干扰接入点的RSSI值,由此主接入点能计算出各个接入点向中心区域的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从而提升系统容量。随着用户个数增加,通信系统信道容量无较大变化,其原因是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主要与用户SINR值和总带宽相关,本发明通过为不同类型用户合理的分配频谱资源,以及控制接入点向中心区域的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有效地管理好各接入点间的相互干扰。因此当接入站点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站点的SINR值无明显差别,且每次仿真系统总带宽相同,从而整体系统容量无较大变化。
步骤150,所述主接入点向从接入点发送trigger帧,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数据时的发送功率为所述最优发射功率值,以及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
本实施例主接入点所发送的trigger帧,从接入点响应该trigger帧根据其所携带的信息,在为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发射功率采用最优发射功率值,和为各类站点分配频谱资源,即对第一站点中不同类型的站点进行资源的分配,保证第一站点中的站点的通信质量,提高通信系统的本地信号覆盖能力。
本实施例一的又一实施例中,多个站点接收多个接入点所发送的多个信标帧后,计算多个所述信标帧的多个RSSI值,并关联多个所述RSSI值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接入点;
所述交换帧还包括与所述从接入点关联站点的MAC地址信息,以及所述从接入点关联站点通过所述信标帧获取的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信息。
具体的,对于RSSI值是通过信标帧所包含的信息计算而来的,具体的计算方式已在步骤110中叙述,此处不再叙述。交换帧中增加了站点信息字段,即图3中的1st STAinformation至nth STA information。连接帧中增加了接入点信息字段,即图2中的APinformation。接入点的MAC地址信息表示它是第几个接入点,确定与第二站点关联的接入点是哪个接入点,使得在传输数据时调整该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为最优发射功率值。trigger帧增加了控制信息字段,即图4中的Trigger power,以此指示从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时发送功率为最优发射功率值和根据识别结果为各类站点分配频谱资源。
本实施例一的又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具体包括:
设定划分OBSS区域的第一SINR阈值,若所述SINR值大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则与所述SINR值所对应的第二站点不处于OBSS区域内,得到第一区域集。
具体的,第一SINR阈值用
Figure 375783DEST_PATH_IMAGE024
表示,第一SINR阈值表示区分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站点的信噪比阈值,即作为判断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的阈值,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站点的MAC地址信息,将站点的SINR值大于第一SINR阈值的站点分类为第二站点,将第二站点作为第一区域集,或称中心区域集
Figure 400371DEST_PATH_IMAGE025
Figure 77340DEST_PATH_IMAGE026
表示处于中心区域的第二站点。
本实施例一的又一实施例中,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具体包括:
设定所述站点的数据最小传输速率所需的第二SINR阈值;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三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二区域集;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二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一SINR值;
当所述第一SINR值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四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三区域集;
当所述第一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五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四区域集。
具体的,
Figure 46433DEST_PATH_IMAGE027
表示第二SINR阈值,
Figure 139154DEST_PATH_IMAGE027
表示站点达到数据最小传输速率所需的信噪比值,若达不到该信噪比值,站点无法完成对数据的传输,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
基于此,对处于OBSS区域的第一站点进行进一步细分,(1)当第一站点中站点的SINR值小于等于第一SINR阈值且大于第二SINR阈值时,将其定义为第三站点,则第三站点处于第一站点中,将第三站点作为第二区域集,或称CSR区域集
Figure 346145DEST_PATH_IMAGE028
Figure 256332DEST_PATH_IMAGE028
表示处于CSR区域的第三站点。
(2)当第一站点中站点的SINR值小于等于第二SINR阈值时,即说明该站点不能实现数据传输,即通信质量差的区域,故通过降低对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以此降低对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发射信号的RSSI值,得到第一RSSI值,那么即可通过计算信噪比的计算式对站点信噪比值进行更新获得第一SINR值,再判断第一SINR值是否大于第二SINR阈值,若大于,则将其定义为第四站点,则第四站点处于第一站点中,将第四站点作为第三区域集,或称3dB区域集
Figure 915983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45351DEST_PATH_IMAGE029
表示处于3dB区域的第四站点。
(3)当第一SINR值仍然小于等于第二SINR阈值时,则将其定义为第五站点,则第五站点处于第一站点中,将第五站点作为第四区域集,或称C-OFDMA区域集
Figure 903586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922357DEST_PATH_IMAGE030
表示处于C-OFDMA区域的第五站点。完成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站点类型分类。
本实施例一的又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具体包括:控制对所述第一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3dB。
具体的,在IEEE 802.11协议里接入点的发射功率差要在3db以内,因此这里选择将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为最大值,以在最大范围内对站点的类型进行划分。
本实施例一的又一实施例中,将通信系统中的总带宽划分为N+1份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将一份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进一步划分为N份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其中,N表示进行协作的接入点总个数;
确定与多个所述接入点相关联站点的第一集合,确定所述第一集合和第四区域集的交集为第二集合,将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所述第二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不在多个所述接入点之间复用;
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集和第三区域集的并集为第三集合,确定所述第三集合与所述第一集合的交集为第四集合,将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第四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在所述第二站点所关联接入点和协作接入点之间进行复用;
根据第二集合和第四集合所分配的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和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确定第一区域集所分配的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
具体的,步骤141,将通信系统中的总带宽切分为N+1份正交频谱资源单元(RU),表示为
Figure 741409DEST_PATH_IMAGE031
Figure 566145DEST_PATH_IMAGE032
,N表示进行协作的接入点总数,
Figure 482149DEST_PATH_IMAGE033
表示正交频谱资源单元,j表示第几份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将N+1份正交频谱资源单元中的一份正交频谱资源单元进一步切分为N份正交RU,表示为
Figure 343925DEST_PATH_IMAGE034
Figure 774907DEST_PATH_IMAGE035
Figure 75438DEST_PATH_IMAGE036
表示由N+1份正交频谱资源单元中的一份正交频谱资源单元进一步切分为n份正交频谱资源单元。
步骤142,为C-OFDMA区域集内的第五站点分配频谱资源,将
Figure 49210DEST_PATH_IMAGE034
分配给第二集合
Figure 144205DEST_PATH_IMAGE037
内的用户,且该部分频谱资源不在各接入点间复用,其中,
Figure 62483DEST_PATH_IMAGE038
表示关联到第n个接入点上所有站点的第一集合。
步骤143,为CSR区域集内第三站点及3dB区域集内的第四站点分配频谱资源,将
Figure 602923DEST_PATH_IMAGE039
分配给第四集合
Figure 227940DEST_PATH_IMAGE040
内的站点,
Figure 821732DEST_PATH_IMAGE041
表示N+1份正交的频谱资源单元中的第n份正交RU。该部分频谱资源可被其他协作接入点关联的中心区域集内的站点复用,即集合
Figure 164989DEST_PATH_IMAGE042
内的站点可复用该部分正交频谱资源单元。
步骤144,将执行步骤142和143后剩余的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各接入点关联的中心区域集内的第二站点,即将
Figure 745006DEST_PATH_IMAGE043
分配给集合
Figure 552425DEST_PATH_IMAGE044
内的站点。
本实施例一的又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SINR值和频谱资源计算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当所述信道容量和达到最大值时,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具体的,根据公式
Figure 254801DEST_PATH_IMAGE045
计算第i种功率配置组合下所达通信系统容量
Figure 757458DEST_PATH_IMAGE046
,其中,
Figure 265800DEST_PATH_IMAGE047
表示分配给第m个站点的频谱资源,
Figure 865408DEST_PATH_IMAGE048
表示第m个站点的SINR值,M表示站点的总数,由主接入点计算通信系统容量
Figure 410790DEST_PATH_IMAGE046
最大化时,从接入点对第二站点的传输数据时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本实施例一的又一实施例中,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具体包括:
步骤A,将N个协作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确定为第五集合,将所述第五集合中每个元素按列存入矩阵中,所述第五集合包括
Figure 790956DEST_PATH_IMAGE001
种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方式;
步骤B,调取所述矩阵中的第i列元素,将其作为发射功率下调值的任意一种组合;
步骤C,根据所述任意一种组合计算所述接入点的第一发射功率,根据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所述接入点的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第三RSSI值;
步骤D,根据所述RSSI值和第三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二SINR值;
步骤E,基于SINR值和第二SINR阈值确定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根据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和站点的总数计算通信系统的干扰度;
步骤F,若干扰度小于等于干扰度阈值,则向下执行步骤G,否则,令i=i+1,返回步骤B执行;
步骤G,计算并存储所述任意一种组合下通信系统所达到的信道容量和;
步骤H,若
Figure 775093DEST_PATH_IMAGE002
,令i=i+1,返回步骤B执行;若
Figure 688863DEST_PATH_IMAGE003
,调取矩阵中使信道容量和达到最大值的第i列元素,根据第i列元素对应的发射功率下调值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具体的,步骤A中,定义集合
Figure 795360DEST_PATH_IMAGE049
为第五集合,其中,数组
Figure 600505DEST_PATH_IMAGE050
表示N个接入点发射功率下调值的一种组合,显然该组合方式共有
Figure 326015DEST_PATH_IMAGE051
种,将第五集合
Figure 696954DEST_PATH_IMAGE052
中每个元素按列存入矩阵
Figure 912034DEST_PATH_IMAGE053
,即
Figure 234169DEST_PATH_IMAGE054
的每列对应第五集合
Figure 28950DEST_PATH_IMAGE052
内一个元素,定义系统的干扰度为
Figure 660919DEST_PATH_IMAGE055
Figure 843639DEST_PATH_IMAGE055
表示第i种功率配置下的系统干扰度,其干扰度阈值为
Figure 295480DEST_PATH_IMAGE056
,并初始化i=1。需说明的是,在矩阵中有i列元素,即表明存在有i种功率配置。
步骤B中,从矩阵中取第i列元素,将其作为各接入点发射功率下调值的一种组合,可表达为:
Figure 221848DEST_PATH_IMAGE057
步骤C中,按照计算式
Figure 675701DEST_PATH_IMAGE058
计算第n个接入点
Figure 560480DEST_PATH_IMAGE005
的发射功率值
Figure 561934DEST_PATH_IMAGE059
,其中,
Figure 432938DEST_PATH_IMAGE060
表示第n个接入点
Figure 367396DEST_PATH_IMAGE005
的最大发射功率值,从而对
Figure 360760DEST_PATH_IMAGE061
进行更新,更新后的结果表示为
Figure 521614DEST_PATH_IMAGE062
即为第三RSSI值,第三RSSI值表示对已关联的接入点产生干扰的信号强度指示符。
步骤D中,将上述步骤C中的多个第三RSSI值代入公式
Figure 55363DEST_PATH_IMAGE014
计算各个站点的第二SINR值。
步骤E中,计算通信系统中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K,根据公式
Figure 313169DEST_PATH_IMAGE063
确定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K,并按照公式
Figure 149538DEST_PATH_IMAGE064
计算出系统干扰度
Figure 922322DEST_PATH_IMAGE065
步骤F中,若步骤E中计算结果为
Figure 197446DEST_PATH_IMAGE066
,向下执行步骤G,否则,令i=i+1,并返回步骤B。
步骤G中,按照公式
Figure 11556DEST_PATH_IMAGE067
计算并存储第i种功率配置组合下所达系统容量
Figure 877881DEST_PATH_IMAGE046
步骤H中,若
Figure 341223DEST_PATH_IMAGE002
,令i=i+1,并返回步骤B。若
Figure 92141DEST_PATH_IMAGE003
,即第五集合
Figure 121277DEST_PATH_IMAGE052
中所有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都已在步骤B到步骤G中尝试,求得使系统容量最大化的各接入点最优发射功率值。
本实施例一的又一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接入点的最大发射功率值,根据最大发射功率值和第i列元素对应的发射功率下调值计算所述主接入点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具体的,若
Figure 361766DEST_PATH_IMAGE003
,即第五集合
Figure 250087DEST_PATH_IMAGE068
中所有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都已在步骤B到步骤G中执行,根据公式
Figure 867013DEST_PATH_IMAGE069
Figure 750656DEST_PATH_IMAGE070
即可求得使系统容量最大化时主接入点最优发射功率值,需要说明的是,
Figure 365308DEST_PATH_IMAGE071
表示接入点的最大发射功率值,T表示对将矩阵内行向量转置为列向量,
Figure 537663DEST_PATH_IMAGE072
表示每个从接入点对中心区域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Max
Figure 489439DEST_PATH_IMAGE046
表示系统容量最大化,arg表示所有取值中,使系统容量最大时的i列元素,arg max
Figure 132647DEST_PATH_IMAGE073
表示系统容量最大化时i的取值,
Figure 714939DEST_PATH_IMAGE074
表示矩阵W的第
Figure 436907DEST_PATH_IMAGE075
列所有的值,opt表示最优功率下的第i列元素。
本实施例一还提供了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对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和本地覆盖性能的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具体条件为:4个接入点进行协作通信,即n=4,定义
Figure 395636DEST_PATH_IMAGE076
为相邻接入点间距离,单位为米,且任意相邻接入点间距离相等;
Figure 129236DEST_PATH_IMAGE077
表示第n个接入点所关联的站点,且每个站点都随机分布在以接入点为中心,边长为
Figure 210325DEST_PATH_IMAGE078
的正方形区域内。其他仿真参数设置如下:通信系统带宽为80MHz;接入点最大发射功率为30dBm;噪声系数为7dB;信道衰落模型为IEEE 802.11be室外场景模型。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方法在上述具体仿真条件下,当
Figure 357272DEST_PATH_IMAGE079
Figure 526217DEST_PATH_IMAGE080
Figure 504537DEST_PATH_IMAGE081
时,本实施例一与现有CSR&C-OFDMA算法的系统容量对比曲线。图5中横坐标为相邻接入点间距离(单位:m),纵坐标为通信系统容量(单位:Mbps),其中通信系统容量指所有用户信道容量之和。图5中的标记“○”代表本发明控制方法,“△”代表现有CSR&OFDMA算法。
根据图5的仿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并且提高了数据传输能力。这是因为CSR&OFDMA算法为了提升边缘区域的站点SINR值,牺牲了一定频谱复用率,而本发明在保证所有站点通信速率大于或等于最低数据传输速率条件下尽量提高频谱复用率,此时频谱复用率的提高对系统容量的增益贡献要大于对站点SINR值提升带来的贡献。(2) 随着
Figure 694210DEST_PATH_IMAGE076
增大,增大了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这是因为随着
Figure 266137DEST_PATH_IMAGE076
增大,站点与站点之间的干扰减小,使得站点的SINR值增大,从而整体系统容量也随之增大。
图6为本发明方法在上述具体仿真条件下,当
Figure 363406DEST_PATH_IMAGE082
Figure 133916DEST_PATH_IMAGE083
Figure 930708DEST_PATH_IMAGE084
时,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与现有软频率复用技术的系统容量对比曲线。图6中横坐标为单个接入点所关联的站点个数,纵坐标为系统容量(单位:Mbps)。图6中的标记“○”代表本发明方法,“□”代表现有的软频率复用技术。
根据图6的仿真结果可得出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具有更大系统容量,提高了数据传输能力。现有软频率复用技术其AP对中心区域的站点传输数据时的发射功率是固定值,而本发明结合了AP协作技术的优势,通过AP间信息交互,主接入点获取更详细站点信息(如各站点关联AP的RSSI值和干扰AP的RSSI值),由此主接入点能计算出各个从接入点对中心区域的站点传输数据时的最优发射功率值,从而提升系统容量。(2)随着用户个数增加,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无较大变化。其原因是信道容量主要与站点的SINR值和系统总带宽相关,本发明通过为不同类型的站点合理的分配频谱资源,以及控制接入点对中心区域的发射功率,更加有效地管理接入点间的干扰行为。因此当接入站点数目
Figure 52248DEST_PATH_IMAGE085
不同时,站点的SINR值无明显差别,且每次仿真系统总带宽相同,从而整体系统容量无较大变化,保证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
图7为本发明方法在上述具体仿真条件下,当
Figure 687629DEST_PATH_IMAGE086
时,现有CSR技术的系统覆盖性能仿真。图7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空间距离(单位:m)。图中的标记“△”代表非OBSS区域,“▲”代表OBSS区域,“■”代表AP的位置。
图7中非OBSS区域表示该区域用户具有较高的SINR,用户通信质量良好;OBSS区域表示该区域用户受到干扰较大,系统对该区域信号覆盖较差,OBSS区域用户SINR低于
Figure 515907DEST_PATH_IMAGE087
,因此OBSS区域用户不能正常通信。由图7计算得,在CSR技术下用户通信质量良好区域占整个系统覆盖区域的84%。
图8为本发明方法在上述具体仿真条件下,当
Figure 47383DEST_PATH_IMAGE088
时,本发明所提方法的系统覆盖性能仿真。图8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空间距离(单位:m)。图中的标记“△”代表中心区域,“▲”代表CSR区域,“□”代表3dB区域,“■”代表C-OFDMA区域,“●”代表AP的位置。在图8中,中心区域和CSR区域中的站点具有较高的SINR值,用户通信质量良好;3dB区域中的站点受到干扰较大,但通过所提AP中心功率控制算法,提升了用户SINR,使其获得良好通信质量;C-OFDMA区域中的用户受到干扰较大,但所提频谱资源分配算法为C-OFDMA区域用户分配正交的RU,且该部分频谱资源不在各接入点间复用,使得C-OFDMA区域用户不受其他协作AP的干扰,从而获得良好通信质量,且C-OFDMA区域面积较小,向其分配小部分频谱资源即可。由图8计算得,在本发明所提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下站点通信质量良好区域占整个系统覆盖区域的100%,相比于图7的CSR技术下用户通信质量良好区域占系统覆盖区域的84%,因此本发明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本地覆盖能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系统,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
关联单元41,用于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站点根据所述信标帧的RSSI值选择关联相应的接入点;
发送单元42,用于确定所述接入点中的主接入点和从接入点,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主接入点发送交换帧,所述交换帧包括对所述接入点进行干扰所产生的第一RSSI值;
判断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一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SINR值,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
处理单元44,用于将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一站点,将不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二站点,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所述主接入点根据所分配的频谱资源确定向不处于OBSS区域的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指示单元45,用于所述主接入点向从接入点发送trigger帧,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数据时的发送功率为所述最优发射功率值,以及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
本实施例二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判断单元43还用于,设定划分OBSS区域的第一SINR阈值,若所述SINR值大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则与所述SINR值所对应的第二站点不处于OBSS区域内,得到第一区域集。
本实施例二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4还用于,设定所述站点的数据最小传输速率所需的第二SINR阈值;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三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二区域集;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二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一SINR值;
当所述第一SINR值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四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三区域集;
当所述第一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五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四区域集。
本实施例二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4还用于,控制对所述第一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3dB。
本实施例二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4还用于,将通信系统中的总带宽划分为N+1份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将一份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进一步划分为N份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其中,N表示进行协作的接入点总个数;
确定与多个所述接入点相关联站点的第一集合,确定所述第一集合和第四区域集的交集为第二集合,将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所述第二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不在多个所述接入点之间复用;
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集和第三区域集的并集为第三集合,确定所述第三集合与所述第一集合的交集为第四集合,将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第四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在所述第二站点所关联接入点和协作接入点之间进行复用;
根据第二集合和第四集合所分配的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和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确定第一区域集所分配的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
本实施例二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4还用于,根据所述SINR值和频谱资源计算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当所述信道容量和达到最大值时,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本实施例二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4还用于执行,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具体包括:
步骤A,将N个协作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确定为第五集合,将所述第五集合中每个元素按列存入矩阵中,所述第五集合包括
Figure 452956DEST_PATH_IMAGE001
种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方式;
步骤B,调取所述矩阵中的第i列元素,将其作为发射功率下调值的任意一种组合;
步骤C,根据所述任意一种组合计算所述接入点的第一发射功率,根据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所述接入点的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第三RSSI值;
步骤D,根据所述RSSI值和第三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二SINR值;
步骤E,基于SINR值和第二SINR阈值确定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根据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和站点的总数计算通信系统的干扰度;
步骤F,若干扰度小于等于干扰度阈值,则向下执行步骤G,否则,令i=i+1,返回步骤B执行;
步骤G,计算并存储所述任意一种组合下通信系统所达到的信道容量和;
步骤H,若
Figure 360869DEST_PATH_IMAGE002
,令i=i+1,返回步骤B执行;若
Figure 778075DEST_PATH_IMAGE003
,调取矩阵中使信道容量和达到最大值的第i列元素,根据第i列元素对应的发射功率下调值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本实施例二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单元44还用于,获取所述接入点的最大发射功率值,根据最大发射功率值和第i列元素对应的发射功率下调值计算所述主接入点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二中上述各程序单元所执行的方法可参照本实施例一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中各个实施例,因此不再叙述。
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站点根据所述信标帧的RSSI值选择关联相应的接入点;
确定所述接入点中的主接入点和从接入点,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主接入点发送交换帧,所述交换帧包括对关联的站点与接入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第一RSSI值;
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一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SINR值,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
将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一站点,将不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二站点,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所述主接入点根据所分配的频谱资源确定向不处于OBSS区域的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所述主接入点向从接入点发送trigger帧,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数据时的发送功率为所述最优发射功率值,以及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
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具体包括:
设定划分OBSS区域的第一SINR阈值,若所述SINR值大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则与所述SINR值所对应的第二站点不处于OBSS区域内,得到第一区域集;
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具体包括:
设定所述站点的数据最小传输速率所需的第二SINR阈值;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三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二区域集;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二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一SINR值;
当所述第一SINR值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四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三区域集;
当所述第一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五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四区域集;
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具体包括:
控制对所述第一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3dB;
将通信系统中的总带宽划分为N+1份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将一份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进一步划分为N份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其中,N表示进行协作的接入点总个数;
确定与多个所述接入点相关联站点的第一集合,确定所述第一集合和第四区域集的交集为第二集合,将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所述第二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不在多个所述接入点之间复用;
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集和第三区域集的并集为第三集合,确定所述第三集合与所述第一集合的交集为第四集合,将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第四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在所述第二站点所关联接入点和协作接入点之间进行复用;
根据第二集合和第四集合所分配的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和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确定第一区域集所分配的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站点接收多个接入点所发送的多个信标帧后,计算多个所述信标帧的多个RSSI值,并关联多个所述RSSI值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接入点;
所述交换帧还包括与所述从接入点关联站点的MAC地址信息,以及所述从接入点关联站点通过所述信标帧获取的所述接入点的MAC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SINR值和频谱资源计算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当所述信道容量和达到最大值时,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具体包括:
步骤A,将N个协作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确定为第五集合,将所述第五集合中每个元素按列存入矩阵中,所述第五集合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种发射功率下调值的组合方式;
步骤B,调取所述矩阵中的第i列元素,将其作为发射功率下调值的任意一种组合;
步骤C,根据所述任意一种组合计算所述接入点的第一发射功率,根据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对所述接入点的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第三RSSI值;
步骤D,根据所述RSSI值和第三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二SINR值;
步骤E,基于SINR值和第二SINR阈值确定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根据无法传输数据的站点的个数和站点的总数计算通信系统的干扰度;
步骤F,若干扰度小于等于干扰度阈值,则向下执行步骤G,否则,令i=i+1,返回步骤B执行;
步骤G,计算并存储所述任意一种组合下通信系统所达到的信道容量和;
步骤H,若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令i=i+1,返回步骤B执行;若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调取矩阵中使信道容量和达到最大值的第i列元素,根据第i列元素对应的发射功率下调值计算所述主接入点向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接入点的最大发射功率值,根据最大发射功率值和第i列元素对应的发射功率下调值计算所述主接入点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6.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关联单元,用于接入点发送信标帧,站点根据所述信标帧的RSSI值选择关联相应的接入点;
发送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接入点中的主接入点和从接入点,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主接入点发送交换帧,所述交换帧包括对所述接入点进行干扰所产生的第一RSSI值;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一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SINR值,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
处理单元,用于将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一站点,将不处于OBSS区域的站点识别为第二站点,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所述主接入点根据所分配的频谱资源确定向不处于OBSS区域的第二站点传输数据的最优发射功率值;
指示单元,用于所述主接入点向从接入点发送trigger帧,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向所述第二站点传输数据时的发送功率为所述最优发射功率值,以及指示所述从接入点对第一站点的识别结果和第二站点分配频谱资源;
根据所述SINR值判断所述站点是否处于OBSS区域内具体包括:
设定划分OBSS区域的第一SINR阈值,若所述SINR值大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则与所述SINR值所对应的第二站点不处于OBSS区域内,得到第一区域集;
对处于OBSS区域内的第一站点的用户类型进一步识别,具体包括:
设定所述站点的数据最小传输速率所需的第二SINR阈值;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SINR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三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二区域集;
当所述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根据所述RSSI值和所述第二RSSI值计算所述站点的第一SINR值;
当所述第一SINR值大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四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三区域集;
当所述第一SINR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SINR阈值时,则第五站点处于所述第一站点中,得到第四区域集;
对所述第一RSSI值进行更新获得多个第二RSSI值具体包括:
控制对所述第一站点产生干扰的接入点的发射功率下调3dB;
将通信系统中的总带宽划分为N+1份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将一份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进一步划分为N份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其中,N表示进行协作的接入点总个数;
确定与多个所述接入点相关联站点的第一集合,确定所述第一集合和第四区域集的交集为第二集合,将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所述第二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不在多个所述接入点之间复用;
确定所述第二区域集和第三区域集的并集为第三集合,确定所述第三集合与所述第一集合的交集为第四集合,将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分配给第四集合内的用户,且所述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在所述第二站点所关联接入点和协作接入点之间进行复用;
根据第二集合和第四集合所分配的第一正交频谱资源单元和第二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确定第一区域集所分配的正交频谱资源单元的份数。
CN202210402748.9A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513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2748.9A CN114513841B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2748.9A CN114513841B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3841A CN114513841A (zh) 2022-05-17
CN114513841B true CN114513841B (zh) 2022-07-01

Family

ID=81555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2748.9A Active CN114513841B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384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8622A (zh) * 2017-01-13 2017-05-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局域网以用户为中心的下行多点协作传输方法
CN108141889A (zh) * 2015-10-20 2018-06-08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在包括重叠基本服务集的高密度环境中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2880B1 (ko) * 2007-12-12 2015-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화율을 고려한 상향링크 전력제어 방법
EP2944140B1 (en) * 2013-01-11 2017-11-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of wlan 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
US10306672B2 (en) * 2013-05-03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opportunity (TXOP) based channel reuse
WO2015070443A1 (zh) * 2013-11-15 2015-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5112780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daptive cca and tx power level adjustment for dense deployment of wireless networks
CN103987110A (zh) * 2014-05-28 2014-08-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部分频率复用和功率控制的干扰管理机制
US20160119927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Newracom, Inc. Ofdma resource assignment rules to achieve robustness
KR102347428B1 (ko) * 2015-08-21 2022-0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감지 임계값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159093B2 (en) * 2015-08-25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AP) controlled uplink RTS/CTS configuration and disablement
US20170245224A1 (en) * 2016-02-23 2017-08-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guided reuse
CN115379458A (zh) * 2016-04-02 2022-11-22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重叠的基本服务集的空间重用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DE102016213689B4 (de) * 2016-07-26 2024-02-2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 zum Charakterisieren von Antenneneinheiten in einem vordefinierten Raum
US20190215841A1 (en) * 2016-10-28 2019-07-1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8076487A1 (zh) * 2016-10-28 2018-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接收帧的基本服务集bss归属的方法和设备
MX2019006755A (es) * 2016-12-20 2019-08-21 Sony Corp Aparato de comunicación y metodo de comunicación.
US10498670B1 (en) * 2017-04-25 2019-12-0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ower restriction and backoff control for wireless devices
US11818061B2 (en) * 2018-10-01 2023-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from overlapp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889A (zh) * 2015-10-20 2018-06-08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在包括重叠基本服务集的高密度环境中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CN106788622A (zh) * 2017-01-13 2017-05-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局域网以用户为中心的下行多点协作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3841A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732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joint scheduling in dual-carrier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US92536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dedicated transmissions in response to interference levels at neighboring base stations
US5594949A (en) Mobile assisted channel allocation
EP2894910B1 (en) Spectrum management system
EP2702823B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CN102340859B (zh) 上行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CN101341665A (zh) 基于令牌的无线电资源管理
KR20100111346A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어 투 피어 통신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WO2009067842A1 (fr)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sens descendant et procédé d'emprunt de ressources spectrales et de ressources de canal à partir de cellules adjacentes
KR101638218B1 (ko) 채널 품질 측정 지시 시그널링의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
US93386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hub-beam selection in fixed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KR10133536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할당 방법
US8666424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reducing femtocell interference
CN103139800A (zh) 中继蜂窝网络的节点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513841B (zh) 一种电力应急通信系统的多ap协作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US96933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Mach et al. Combined shared and dedic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06102076B (zh) 一种用于室内覆盖网络的自适应频率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6412992A (zh) 超密集WiFi组网场景下的动态分布式资源调度方法
CN115568023A (zh) 时域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3503520A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WO2011113192A1 (zh) 用于消减小区间下行干扰的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220338066A1 (en) An access point and a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scheduling of communication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susceptible to interference
JP6163566B2 (ja)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Huang et al. On sum-rate maximization in CR-assisted heterogeneous LTE-LA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