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2998A -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2998A
CN114512998A CN202210143505.8A CN202210143505A CN114512998A CN 114512998 A CN114512998 A CN 114512998A CN 202210143505 A CN202210143505 A CN 202210143505A CN 114512998 A CN114512998 A CN 114512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current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35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衿
王辰
宋一凡
余谦
王天一
王博
李洪涛
何彦彬
郝良
王存平
赵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101435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29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2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2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02J3/32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the battery being on-board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e.g.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power aggregation, use of the battery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coordinated or cooperative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0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converting means for enabling loads to be operated at will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power supplies, e.g. from ac or d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基于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开关状态确定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传输方式包括:将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直流供电电流。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在应用于直流负载设备时需经过交直流转换环节,造成的能源利用率较低且电能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及节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化学移动储能车均是应用在传统配电网中的交流储能车,但是,交流储能车在应用于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直流电动机以及各类家用电器等直流负载设备时,需要经过交直流AC/DC转换环节,进而造成能量损耗以及环流产生的高次谐波,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和电能质量。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以至少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在应用于直流负载设备时需经过交直流转换环节,造成的能源利用率较低且电能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
可选的,多个上述直流断路器包括第一直流断路器、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第三直流断路器,上述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包括:若确定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一控制模式,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其中,上述第一控制模式用于指示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向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供电;若确定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二控制模式,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其中,上述第二控制模式用于指示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向直流-直流变流器供电;若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
可选的,上述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包括:若上述传输方式为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则控制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交流供电电流,并经隔离或升压后接入交流配电系统;若上述传输方式为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则控制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进行电压变换处理后直接接入直流配电系统。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上述当前工作模式至少包括:日常工作模式和应急工作模式;若上述当前工作模式为上述日常工作模式,则控制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按照调度系统的指令进行充放电;若上述当前工作模式为上述应急工作模式,则控制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处于变压变频工作模式,或者控制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处于定直流电压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设备,用于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与上述主控设备连接,用于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
可选的,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至少包括: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用于提供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直流开关柜,与上述储能电池组件连接,用于通过多个上述直流断路器控制上述传输方式;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与上述直流开关柜连接,用于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交流电;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与上述直流开关柜连接,用于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预设电压值的直流电。
可选的,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压范围与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充电电压和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的电池侧电压范围与上述最大充电电压和上述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控制模块,用于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上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任意一项上述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任意一项上述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控制的方式,通过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达到了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可直接应用于直流负载设备时,无需经过交直流转换环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能源利用率和电能质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在应用于直流负载设备时需经过交直流转换环节,造成的能源利用率较低且电能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现有技术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直流开关柜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近年来,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直流电动机以及各类家用电器等直流负载日益增多,该类负载在接入交流电网时需要经过交流-直流(AC/DC)转换环节。将光伏等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直接供应直流负载,能够减少系统中的交直换流环节,减少因此造成能量损耗和换流设备带来的高次谐波,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电能质量。
为适应直流电源、直流负载的发展趋势,同时考虑到目前交流配电网已有较完善的发展,可以在已有的交流配电网基础上增设直流配电部分,形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电能可以在交流与直流侧双向流动,交直流系统互为支撑,供电的灵活性及对新能源电源的接纳能力大幅度提高,将成为未来配电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储能装置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将储能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可降低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系统运行稳定相,减少负荷峰谷差,提高电能质量。随着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和储能形成的分散电源将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见的储能方式有抽水蓄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固定式储能系统存在建设周期长、地理位置不灵活等缺点,移动储能车以设备体积紧凑、占地面积较小、响应迅速的特点,在重要活动供电保障、抢险救灾、季节性负荷曲线调整、临时扩容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的电化学移动储能车均是应用在传统配电网中的交流储能车,电化学移动储能车内部的主要原件包括储能电池组件、交直流双向变流器和变压器,如图1所示,储能电池组件的直流电流以此经交直流变流器和变压器传输至电力系统,车内配置配电箱、控保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附属装置。常用的储能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组件经交直流双向变流器将直流转变为交流,并通过变压器进行隔离或升压,接入交流10kV或交流0.4KV系统中。
随着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逐渐增多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技术的发展,直流系统中同样需要接入储能装置,但是,然而现有的电化学储能车无法兼顾交、直流系统的应用需求,交流储能车在应用于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直流电动机以及各类家用电器等直流负载设备时,需要经过交直流AC/DC转换环节,进而造成能量损耗以及环流产生的高次谐波,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和电能质量。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
步骤S104,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
步骤S106,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
可选的,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控制的方式,通过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达到了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可直接应用于直流负载设备时,无需经过交直流转换环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能源利用率和电能质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在应用于直流负载设备时需经过交直流转换环节,造成的能源利用率较低且电能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上述当前控制模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控制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输出直流电流(即接直流运行模式)、控制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输出交流电流(即接交流运行模式)以及控制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进行检修(即检修模式),其中,上述接直流运行模式用于实现上述储能电池组向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即DC/DC变流器)供电;上述接交流运行模式用于实现上述储能电池组向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供电;上述检修模式用于在储能车检修或停运时断开储能电池组与变流器之间的电气连接。
可选的,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可以但不限于为铅酸电池或锂离子电池,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内部串并联的电池模块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自行设定。
可选的,上述直流开关柜内部配置多台直流断路器或直流接触器,其中,采用手动操作或电操的方式触发上述直流断路器,上述直流开关柜内的直流断路器一般不用于切断故障,每台上述直流断路器或上述直流接触器的型号相同,并且每台上述直流断路器或上述直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与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的电流和电压相匹配,上述直流开关柜内的直流母线和直流线路载流量应与上述储能电池匹配。例如,在如图3所示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结构示意图中,配置有三台直流断路器,即直流断路器1(第一直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2(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直流断路器3(第三直流断路器),三台直流断路器的型号相同,并且每台上述直流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与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的电流和电压相匹配。
可选的,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压范围与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充电电压和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的电池侧电压范围与上述最大充电电压和上述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压范围应与储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充电电压和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交流侧电压可以但不限于为0.4KV。交直流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应与电池组件的充放电功率匹配,变流器一般应具备恒功率PQ控制、变压变频Vf控制等控制模式。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的电池侧电压范围应与储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充电电压和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直流系统侧电压应根据国标GB/T35727-2017和现场主要应用需求选择。DC/DC变流器能量可双向流动,一般应具备定功率控制、定电压控制和下垂控制等控制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上述直流断路器包括第一直流断路器、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第三直流断路器,上述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步骤S202,若确定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一控制模式,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步骤S204,若确定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二控制模式,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步骤S206,若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
可选的,上述第一控制模式用于指示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向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供电;上述第二控制模式用于指示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向直流-直流变流器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处于正常运行情况下,即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一控制模式或第二控制模式的情况下,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处于常闭状态,且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不能同时闭合。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接入电网前,应根据应用场景先调整并确认直流断路器状态,如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应用场景为接入交流系统,此时确定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一控制模式,指示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向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供电,闭合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断开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如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应用场景为接入直流系统,此时确定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二控制模式,指示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向直流-直流变流器供电,闭合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断开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值得注意的是,禁止带负荷操作直流断路器或直流接触器,操作前,应停运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和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如采用电操的直流断路器或直流接触器,应在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中配置直流开关柜控制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直流开关柜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分别对应于图4中的直流断路器1、直流断路器2和直流断路器3,当直流开关柜控制模块指示当前控制模式为直流运行时,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1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在上述直流断路器1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2是否处于断开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一步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3是否处于闭合状态,若上述直流断路器3处于闭合状态,则控制成功。当直流开关柜控制模块指示当前控制模式为交流运行时,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1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在上述直流断路器1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3是否处于断开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一步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2是否处于闭合状态,若上述直流断路器2处于闭合状态,则控制成功。当直流开关柜控制模块指示当前控制模式为检修模式时,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2是否处于断开状态,在上述直流断路器2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3是否处于断开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一步判断上述直流断路器1是否处于断开状态,若上述直流断路器1处于断开状态,则控制成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包括:
步骤S302,若上述传输方式为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则控制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交流供电电流,并经隔离或升压后接入交流配电系统;
步骤S304,若上述传输方式为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则控制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进行电压变换处理后直接接入直流配电系统。
可选的,仍如图3所示,电化学储能电池组件输出为直流电流,经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即PCS变流器),一路接直流-直流变流器(即DC/DC变流器):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经变压器隔离或升压后接入交流配电系统;直流-直流变流器将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压变换后,直接接入直流系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2,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上述当前工作模式至少包括:日常工作模式和应急工作模式;
步骤S404,若上述当前工作模式为上述日常工作模式,则控制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按照调度系统的指令进行充放电;
步骤S406,若上述当前工作模式为上述应急工作模式,则控制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处于变压变频工作模式,或者控制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处于定直流电压工作模式。
可选的,上述调度系统的指令用于调度双向交直流变流器的运行参数,或者用于调度直流-直流变流器的运行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通过能连管理系统选取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当前工作模式,若上述当前工作模式为上述日常工作模式,则控制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按照调度系统的指令进行充放电,调度双向交直流变流器的运行参数,或者用于调度直流-直流变流器的运行参数;若上述当前工作模式为上述应急工作模式,则控制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即PCS变流器)处于变压变频工作模式,或者控制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即DC/DC变流器)处于定直流电压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的系统实施例,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设备500、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505,其中:
上述主控设备500,用于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
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505,与上述主控设备连接,用于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图7中所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仅是示意,在具体应用时,本申请中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可以比图7所示的主控设备500、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505具有多或少的结构。
可选的,如图8所示,上述主控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电网调控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直流开关柜控制模块和能量管理系统,其中,上述电池管理系统和开关柜控制模块别用于监控储能电池组件和直流开关柜的运行情况,与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和直流-直流变流器(即DC/DC变流器)共同接受能量管理系统控制指令,能量管理系统可接受电网调控系统的调度指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至少包括: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用于提供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直流开关柜,与上述储能电池组件连接,用于通过多个上述直流断路器控制上述传输方式;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与上述直流开关柜连接,用于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交流电;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与上述直流开关柜连接,用于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预设电压值的直流电。
可选的,仍如图3所示,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还可以包括变压器,与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连接,用于实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与电网之间的电气隔离和升压,如接入交流0.4KV系统,可采用0.4kV/0.4kV的隔离变压器;如接入交流10kV系统,可采用0.4kV/10kV的升压变压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可在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中应用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该储能车具备常规充放电和应急供电功能,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可选的,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压范围与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充电电压和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的电池侧电压范围与上述最大充电电压和上述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中的任意一种可选的或优选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均可以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控设备500、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505中执行或实现。
此外,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可选或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装置”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的装置实施例,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0、控制模块62、第二确定模块64,其中:
上述第一确定模块60,用于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
上述控制模块62,用于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
上述第二确定模块64,用于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例如,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确定模块60、控制模块62、第二确定模块64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6,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可选或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第一确定模块60、控制模块62、第二确定模块64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上述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上述程序运行时控制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
可选的,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
可选的,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若确定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一控制模式,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其中,上述第一控制模式用于指示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向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供电;若确定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二控制模式,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其中,上述第二控制模式用于指示上述储能电池组件向直流-直流变流器供电;若上述当前控制模式为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则确定上述第一直流断路器、上述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上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
可选的,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若上述传输方式为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则控制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交流供电电流,并经隔离或升压后接入交流配电系统;若上述传输方式为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则控制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进行电压变换处理后直接接入直流配电系统。
可选的,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下功能: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上述当前工作模式至少包括:日常工作模式和应急工作模式;若上述当前工作模式为上述日常工作模式,则控制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按照调度系统的指令进行充放电;若上述当前工作模式为上述应急工作模式,则控制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处于变压变频工作模式,或者控制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处于定直流电压工作模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的实施例。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施例,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上述任意一种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步骤的程序。
可选的,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在检测到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上述储能电池组件经上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上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上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基于上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上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上述开关状态确定上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上述传输方式包括: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上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上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上述直流供电电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意一种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所述储能电池组件经所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所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
基于所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所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
根据所述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传输方式包括: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所述直流供电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直流断路器包括第一直流断路器、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第三直流断路器,所述基于所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所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包括:
若确定所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一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所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用于指示所述储能电池组件向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供电;
若确定所述当前控制模式为第二控制模式,则确定所述第一直流断路器和所述第二直流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式用于指示所述储能电池组件向直流-直流变流器供电;
若所述当前控制模式为暂停传输所述直流供电电流,则确定所述第一直流断路器、所述第二直流断路器以及所述第三直流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包括:
若所述传输方式为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则控制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交流供电电流,并经隔离或升压后接入交流配电系统;
若所述传输方式为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则控制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进行电压变换处理后直接接入直流配电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当前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当前工作模式至少包括:日常工作模式和应急工作模式;
若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所述日常工作模式,则控制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按照调度系统的指令进行充放电;
若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所述应急工作模式,则控制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处于变压变频工作模式,或者控制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处于定直流电压工作模式。
5.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设备,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所述储能电池组件经所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所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
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与所述主控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所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根据所述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传输方式包括: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所述直流供电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至少包括:
所述储能电池组件,用于提供所述直流供电电流;
直流开关柜,与所述储能电池组件连接,用于通过多个所述直流断路器控制所述传输方式;
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与所述直流开关柜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交流电;
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与所述直流开关柜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转换为预设电压值的直流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压范围与所述储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充电电压和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
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的电池侧电压范围与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和所述最小放电电压相匹配。
8.一种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储能电池组件输出直流供电电流时,确定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直流开关柜的当前控制模式,其中,所述储能电池组件经所述直流开关柜一路接入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另一路接入所述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中设置的直流-直流变流器,所述直流开关柜中设置有多个直流断路器;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控制模式控制每个所述直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关状态确定所述直流供电电流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传输方式包括: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所述双向交直流变流器、将所述直流供电电流传输至所述直流-直流变流器、暂停传输所述直流供电电流。
9.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
CN202210143505.8A 2022-02-16 2022-02-16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Pending CN1145129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3505.8A CN114512998A (zh) 2022-02-16 2022-02-16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3505.8A CN114512998A (zh) 2022-02-16 2022-02-16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2998A true CN114512998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1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3505.8A Pending CN114512998A (zh) 2022-02-16 2022-02-16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29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19203A1 (en) Energy storage and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11799140B2 (en) Controller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JPH11504797A (ja) 交流や3相電流回路網におけるピークエネルギ需要を扱う方法及びその回路構成
US20210288514A1 (en) Direct Current Power Distribu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20170118285A (ko) 가변 전압 dc 마이크로그리드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전 방법
JP7165953B2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CN110752615B (zh)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现场联调装置及方法
CN111917170A (zh) 用于储能电站与数据中心负荷的融合供电装置
CN218678462U (zh) 储能变流装置、储能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系统
KR101856628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의 비상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4506654U (zh) 一种动态电压恢复器及综合电能质量治理设备
CN114512998A (zh) 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4938066A (zh) 一种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12366738B (zh) 一种保障电梯供电的微电网蓄电控制系统
CN103904776A (zh) 智能配电房电源系统
CN212849970U (zh) 不间断电源和供电系统
CN110299733B (zh) 集成式动力电池包、储能系统和使用梯次电池包储能的方法
KR20180099279A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WO2020157922A1 (ja) 直流電源及び電力システム
CN105429283A (zh) 用于变电站的供电系统
CN111262336A (zh) 一种柔性不间断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932333A (zh) 一种配电系统
CN220254179U (zh) 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和数据中心
CN217984657U (zh) 一种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CN220421472U (zh) 一种直流储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