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1955A - 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1955A
CN114511955A CN202210151034.5A CN202210151034A CN114511955A CN 114511955 A CN114511955 A CN 114511955A CN 202210151034 A CN202210151034 A CN 202210151034A CN 114511955 A CN114511955 A CN 114511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ock
external
locking state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10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燕
陈道远
杨苗
黄宇
吴钧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1510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19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1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1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1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where the code of the lock can be programm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智能门锁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门锁保护机制;根据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本申请提高室内用户的安全。

Description

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住所安全是一个公众性的问题,尤其对于独居人员或弱势群体来说更为重要。若用户处于住所内,非法分子在门外开锁,则可能会给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当前用户防止非法人员在门外开锁的方式为,用户采用阻门器防止门外人员异常开锁,如若用户忘记安装阻门器,或身体抱恙不适宜安装阻门器,则会给用户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用户安全有风险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应用于门锁,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门锁保护机制;
根据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报警机制;
在初次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外锁是否满足门锁保护机制;
在所述门锁满足门锁保护机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外锁当前处于抱死状态;
在再次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的情况下,触发所述报警机制。
可选地,所述触发所述报警机制包括:
确定预设时长内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
在所述开门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
在所述开门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目标终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采用内锁开门或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开锁指示的情况下,打开房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应用于目标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置的客户端中的门锁保护机制;
其中,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包括采用外锁开门后关门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检测到触发外锁锁死的操作后,发送外锁抱死指令至所述门锁,以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设置的报警机制,其中,所述报警机制包括:在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或在所述开门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目标终端;
发送所述报警机制至所述门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设置的门锁的使用权限,其中,所述使用权限包括所有者权限和临时使用权限,所述临时使用权限具有对应的使用日期,所述临时使用权限的用户能够查看具有使用权限的每个用户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具有临时使用权限的预设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
根据所述开门请求,发送反馈消息至所述预设终端,其中,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预设终端采用所述客户端进行开门。
可选地,所述使用权限还包括紧急使用权限,在检测到启动所述紧急使用权限的情况下,发送开门请求消息至预设终端,以通过所述预设终端上的客户端采用外锁开门。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模组,应用于门锁,所述模组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门锁保护机制;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模组,应用于目标终端,所述模组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客户端中的门锁保护机制;
其中,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包括采用外锁开门后关门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检测到触发外锁锁死的操作后,发送外锁抱死指令至所述门锁,以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目标终端,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客户端中的门锁保护机制,并将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发送至门锁;
门锁,用于根据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任一所述的门锁抱死的方法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所述的门锁抱死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门锁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门锁保护机制;根据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本申请使外锁处于抱死状态,门外人员无法采用外锁开门,保证了室内用户的安全,提高用户安全保障。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硬件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抱死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抱死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的实施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门锁抱死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由终端101和门锁103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如图1所示,门锁103通过服务器105与终端101进行连接,可在门锁103或独立于门锁103设置数据库,用于为门锁103提供数据存储服务,终端101包括但不限于PC、手机、平板电脑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系统,系统包括:目标终端和门锁,目标终端获取用户设置的客户端中的门锁保护机制,并将门锁保护机制发送至门锁;门锁根据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可以由门锁103和终端101共同执行,用于使门锁抱死,提高用户住所的安全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终端上设有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该客户端控制门锁,也可以控制其他智能家居,本申请中的门锁为智能门锁。用户在客户端上设置针对门锁的门锁保护机制,然后将该门锁保护机制发送至门锁。
门锁保护机制包括两种实施方式:
在一种实施例中,门锁检测到用户采用外锁开门后又把房门关上,表示用户已进入房屋内,这时门锁自动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除非用户采用内锁开门,或人员在客户端上进行开锁,否则外锁将无法退出抱死状态,其他人员无法采用外锁开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用户在客户端上触发外锁锁死的操作,目标终端发送外锁抱死指令至门锁,门锁根据抱死指令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除非用户采用内锁开门,或在客户端上进行开锁,否则外锁将无法退出抱死状态,其他人员无法采用外锁开门。
其中,触发外锁锁死的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客户端上设置有外锁状态,包括锁死和不锁死两个选项,触发外锁锁死的操作是在客户端将所外锁状态设置为锁死。
在本申请中,门锁根据门锁保护机制,可以在外锁开门后,关门时自动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也可以根据客户端上的操作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这样门外人员无法采用采用外锁开门,保证了室内用户的安全,提高用户安全保障。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用户还可以客户端上设置报警机制,然后发送报警机制至门锁。门锁初次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时,会确定外锁是否满足门锁保护机制,若外锁不满足门锁保护机制,表明外锁没有抱死,那么允许门外人员通过外锁开门。若外锁满足门锁保护机制,表明外锁已抱死,那么不允许门外人员通过外锁开门。这时如果门外人员还是坚持采用外锁开门,那么门锁再次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时,触发报警机制,用于警示门外人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触发报警机制包括:确定预设时长内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在开门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在开门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目标终端。
门锁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时,确定预设时长内当前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若开门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阈值,则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做到初步提醒;若开门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表明门外人员一直采用外锁开门,门外人员的身份可能危险,则发送报警信息至目标终端,以通知目标终端的所有者。
示例性地,预设时长为5分钟,预设次数阈值为3,那么5分钟内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大于3次时,会发送报警信息至目标终端。
其中,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语音内容可以用户自行设置的,也可以是默认语音内容,示例性地,默认语音内容为“主人已入住,请确认是否为误开门锁”。
发送报警信息可以是给目标终端打电话,给目标终端发短信,也可以是控制目标终端振动或响铃,本申请对报警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方法还包括:在客户端上设置门锁的使用权限,其中,使用权限包括所有者权限和临时使用权限,临时使用权限具有对应的使用日期,临时使用权限的用户能够查看具有使用权限的每个用户的信息。
用户可以在客户端上设置门锁的使用权限,使用权限包括所有者权限和临时使用权限,所有者权限是该门锁对应的客户端的账号所有者的使用权限,所有者还可以在客户端上设置临时用户的临时使用权限,临时使用权限具有对应的使用日期,这样临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客户端开锁。
该方法可以应用在租赁场景中,如出租方可以在客户端上添加租赁方的临时使用权限,临时使用权限的使用日期可以根据租赁房的租赁时长决定。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家庭场景中,如家庭中包括多个用户,那么所有者可以设置家人为临时用户,临时使用权限的使用日期为永久不限。
在所有者设置临时使用权限给当前的临时用户后,若临时使用权限具有对应的使用日期内还需要增加新的临时用户,那么需要发送新增提示给所有者和当前的临时用户,其中,新增提示用于请求增加新的临时用户。当所有者和当前的临时用户通过终端上确认后,新的临时用户也可以具有临时使用权限,其中,所有者和当前的临时用户在终端上确认的信息会保存下来以供后续查看,确认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APP通知消息、短信记录或电话录音等。这样即使增加新的临时使用者,需要经过当前的临时用户的同意,当前的临时用户还可以在客户端上查看具有门锁的使用权限的每个用户的信息,防止所有者在未经临时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误赋予其他用户具有临时使用权限,这样能够保证临时用户的安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方法还包括:接收具有临时使用权限的预设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根据开门请求,发送反馈消息至预设终端,其中,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预设终端采用客户端进行开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临时用户采用预设终端上的客户端进行开门时,所有者可以在客户端上设置是否需要预设终端发送开门请求。若需要发送开门请求,那么所有者在目标终端上选择是否允许预设终端采用客户端进行开门,然后发送反馈消息至预设终端。若不允许,那么预设终端的临时用户不能采用客户端开门,若允许,那么预设终端的临时用户可以采用客户端开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方法还包括:使用权限还包括紧急使用权限;在检测到启动紧急使用权限的情况下,发送开门请求消息至预设终端,以通过预设终端上的客户端采用外锁开门。
所有者还可以在客户端上设置紧急使用权限,当用户在室内无法打开内锁,或独自一人锁在门外无法打开外锁(外锁正常)时,可以向客服说明情况,客服采用紧急使用权限打开外锁。
在本申请中,所有者不但可以自己具有所有者权限,还可以设置临时使用权限,方便临时用户打开房门,还可以设置紧急使用权限,方便自己无法打开房门时请求帮助,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处理流程图,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用户在目标终端的客户端上设置门锁保护机制和报警机制。
步骤202:目标终端将门锁保护机制和报警机制发送给门锁。
步骤203:检测内锁开门还是外锁开门,若为内锁开门,则执行步骤208;若为外锁开门,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04:确定外锁处于抱死状态。
步骤205:判断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阈值,若达到,则执行步骤207;若未达到,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语音警示门外人员。
步骤207:发送报警信息至目标终端。
步骤208:打开房门。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模组,应用于门锁,如图3所示,该模组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门锁保护机制;
设置模块302,用于根据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可选地,该模组还用于: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报警机制;
在初次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的情况下,确定外锁是否满足门锁保护机制;
在门锁满足门锁保护机制的情况下,确定外锁当前处于抱死状态;
在再次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的情况下,触发报警机制。
可选地,该模组还用于:
触发报警机制包括:
确定预设时长内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
在开门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
在开门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目标终端。
可选地,该模组还用于:
在检测到采用内锁开门或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开锁指示的情况下,打开房门。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锁抱死的模组,应用于门锁,该模组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客户端中的门锁保护机制;
其中,门锁保护机制包括采用外锁开门后关门则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检测到触发外锁锁死的操作后,发送外锁抱死指令至门锁,以将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可选地,该模组还用于:
获取用户在客户端上设置的报警机制,其中,报警机制包括:在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或在开门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目标终端;
发送报警机制至门锁。
可选地,该模组还用于:
获取用户在客户端上设置的门锁的使用权限,其中,使用权限包括所有者权限和临时使用权限,临时使用权限具有对应的使用日期,临时使用权限的用户能够查看具有使用权限的每个用户的信息。
可选地,该模组还用于:
接收具有临时使用权限的预设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
根据开门请求,发送反馈消息至预设终端,其中,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预设终端采用客户端进行开门。
可选地,该模组还用于:
使用权限还包括紧急使用权限,在检测到启动紧急使用权限的情况下,发送开门请求消息至预设终端,以通过预设终端上的客户端采用外锁开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存储器403、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及通信总线404,存储器403中存储有可在处理器4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403、处理器401通过通信接口402和通信总线404进行通信,处理器4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处理器通过通信总线和通信接口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参阅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门锁,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门锁保护机制;
根据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报警机制;
在初次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外锁是否满足门锁保护机制;
在所述门锁满足门锁保护机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外锁当前处于抱死状态;
在再次检测到房门采用外锁开门的情况下,触发所述报警机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报警机制包括:
确定预设时长内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
在所述开门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
在所述开门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目标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采用内锁开门或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开锁指示的情况下,打开房门。
5.一种门锁抱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置的客户端中的门锁保护机制;
其中,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包括采用外锁开门后关门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检测到触发外锁锁死的操作后,发送外锁抱死指令至所述门锁,以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设置的报警机制,其中,所述报警机制包括:在外锁开门的开门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采用语音警示门外人员,或在所述开门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所述目标终端;
发送所述报警机制至所述门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设置的门锁的使用权限,其中,所述使用权限包括所有者权限和临时使用权限,所述临时使用权限具有对应的使用日期,所述临时使用权限的用户能够查看具有使用权限的每个用户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具有临时使用权限的预设终端发送的开门请求;
根据所述开门请求,发送反馈消息至所述预设终端,其中,所述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是否允许所述预设终端采用所述客户端进行开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权限还包括紧急使用权限,在检测到启动所述紧急使用权限的情况下,发送开门请求消息至预设终端,以通过所述预设终端上的客户端采用外锁开门。
10.一种门锁抱死的模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门锁,所述模组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门锁保护机制;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11.一种门锁抱死的模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终端,所述模组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客户端中的门锁保护机制;
其中,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包括采用外锁开门后关门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检测到触发外锁锁死的操作后,发送外锁抱死指令至所述门锁,以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12.一种门锁抱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目标终端,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客户端中的门锁保护机制,并将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发送至门锁;
门锁,用于根据所述门锁保护机制,在检测到采用外锁开门后发生关门的情况,则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或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外锁抱死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外锁设置为抱死状态,其中,所述抱死状态能够通过内锁开门的方式或客户端开锁的方式进行解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或5-9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或5-9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210151034.5A 2022-02-14 2022-02-14 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5119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034.5A CN114511955A (zh) 2022-02-14 2022-02-14 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034.5A CN114511955A (zh) 2022-02-14 2022-02-14 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1955A true CN114511955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1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1034.5A Pending CN114511955A (zh) 2022-02-14 2022-02-14 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195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26554U (zh) * 2010-10-19 2011-05-11 浙江威特银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atm机防卫舱
CN104442695A (zh) * 2014-11-19 2015-03-25 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
CN104539806A (zh) * 2015-01-12 2015-04-2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急解锁的方法
CN105118130A (zh) * 2015-09-29 2015-12-02 黄朝荣 一种全自动数控门禁系统
CN107516363A (zh) * 2017-08-24 2017-12-26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小区的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06049A (zh) * 2018-06-27 2018-11-13 东莞市利安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猫眼人脸识别解锁系统及装置
CN108898705A (zh) * 2018-06-14 2018-11-27 贵州大学 一种具有权限分享的家庭门禁系统及其授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26554U (zh) * 2010-10-19 2011-05-11 浙江威特银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atm机防卫舱
CN104442695A (zh) * 2014-11-19 2015-03-25 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
CN104539806A (zh) * 2015-01-12 2015-04-2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急解锁的方法
CN105118130A (zh) * 2015-09-29 2015-12-02 黄朝荣 一种全自动数控门禁系统
CN107516363A (zh) * 2017-08-24 2017-12-26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小区的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98705A (zh) * 2018-06-14 2018-11-27 贵州大学 一种具有权限分享的家庭门禁系统及其授权方法
CN108806049A (zh) * 2018-06-27 2018-11-13 东莞市利安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猫眼人脸识别解锁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2495B2 (en) Scalabl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concierge service
US9424737B2 (en) User management of a response to a system alarm event
US8922335B2 (en) Safe weapon container for securely releasing a defense weapon
US20030117280A1 (en) Security communication and remote monitoring/response system
CA2887729C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access/restrict a security system for temporary users using a mobile application
US200901532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ccess to a lockbox
US20170372550A1 (en) Wireless door lock system with an emergency reporting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4217557A (zh) 消防报警方法和系统
CN110580762A (zh) 一种智能家居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388138B (zh) 一种自动提醒用户更换解锁密码的方法、门锁系统及门锁
CN101630421A (zh) 远程可视门禁系统
US20130027182A1 (en) Electronic locking device having a concealed notification function and the not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4829799B2 (ja)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のホスト装置およびセキュリティ設定方法
WO2019128327A1 (zh)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11955A (zh) 门锁抱死的方法、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793961A (zh) 能实时进行身份比对的安全辨识方法
GB2461938A (en) Personal safety alarm system
CN108629876A (zh) 锁具的报警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15774B (zh) 一种远程智能协助开锁方法和装置
JP2014106789A (ja) 賃貸支援システム
CN114049705A (zh) 基于手机软件与物联网通信的智能家居监控方法、系统
CN110792320B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状态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12215994A (zh) 远程可视对讲智能防盗门锁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08293348A (ja) 建物管理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JP2015191603A (ja) 監視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