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1432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1432A
CN114511432A CN202210123835.0A CN202210123835A CN114511432A CN 114511432 A CN114511432 A CN 114511432A CN 202210123835 A CN202210123835 A CN 202210123835A CN 114511432 A CN114511432 A CN 114511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formation
land
village
villa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38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圣杰
陈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38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14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1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1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包括: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区块链模块、土地流转管理模块、大数据处理模块和村民服务模块;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用于对村民资产进行评估量化;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用于存储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并提供基于土地资源信息的智能决策建议;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包括存储人户信息的人户信息单元和存储村民信息的村民信息模块;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用于存储和统计乡村所包含的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以及相应所占用的地块数据。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综合各种数据维度,提供决策指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农村向城市转化,当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农村资源就会向城市转化,我们若不将农村资源量化为农村资产进行评估,就无法很好的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我国农村资产总量规模庞大,大量的资产如果不盘活整合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用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如果不尽早折股量化,确权到户就存在流失或者被贪占的危险。
目前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平台,数据维度少,仅仅起到了一个统计的作用。截止目前,行业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在综合了各种数据维度后,进一步的能够提供决策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包括:
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区块链模块、土地流转管理模块、大数据处理模块和村民服务模块;
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用于对村民资产进行评估量化;
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用于存储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并提供基于土地资源信息的智能决策建议;
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包括存储人户信息的人户信息单元和存储村民信息的村民信息模块;
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用于存储和统计乡村所包含的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以及相应所占用的地块数据;
区块链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上链,保证数据安全;
土地流转管理模块记录村民的土地流转合同,进行备案并上报各级乡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
大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对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根据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
村民服务模块,收集村民的服务需求,并提供村民的便民服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包括:GIS单元、GPS单元和土地资源数据处理单元;
GIS单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乡村地理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管理、编辑、查询、分析、模拟和显示多种乡村资产和治理动态信息;
GPS单元采用定位系统进行定位;
土地资源数据处理单元用于维护和处理土地资源数据库信息及人户信息并在GIS单元的GIS地图中显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针对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管理模块在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中的GIS单元中更新相应地块的变更及所有人信息;土地流转管理模块还将土地流转合同通过区块链模块进行鉴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区块链模块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私钥签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保存村民信息;私钥签名模块将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生成元数据,并用私钥对元数据进行签名,向区块链网络节点传输签名后的数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村民信息的原始录入和每次变更后都通过区块链模块进行传输和保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大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土地规划单元、村民管理单元和乡村资产管理单元;
土地规划单元获取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中的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和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中的地块数据,综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的原则,制定出土地规划;
村民管理单元设置常驻人口与临时外来人口分类,并记录人员身份信息,并对人口的活动进行监控管理;
乡村资产管理单元获取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中乡村及村民的量化资产信息和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中的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及地块数据,对这些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并统计资产信息的变化趋势,针对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村民资产包括:村民个人资产信息;
量化村民个人资产的维度包括:村民个人劳动能力评分、学历水平评分和个人生产能力评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对村民个人劳动能力评分、学历水平评分和个人生产能力评分分别乘以加权系数后获得量化后的村民个人资产评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村民资产还包括:村民个人产业资产信息;
村民个人产业资产信息的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个村民的宅基地面积进行统计并求出中位数、将各个村民的土地资源面积进行统计并求出中位数;
从将村民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产面积与中位数分别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进行赋值;
根据村名从事的产业类型进行赋值;
通过对比全乡村的年收入中位数对村民年收入进行赋值;
将各个赋值进行累加,并进行综合加权运算获得量化的村民个人产业资产评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村民资产还包括:股权比例;
村民的股权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统计全村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产面积,得到乡村的宅基地面积总额和土地资源面积总额,然后统计乡村村民的工作时长,根据村民所拥有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源面积以及固定资产计算村民对于乡村内的股权比例,并将该股权比例保存在服务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综合各种数据维度,提供决策指导。
1、乡村村民信息和人户信息,产业信息集成到GIS地图中,直观便捷,方便制定乡村发展规划;
2、区块链技术将乡村综合治理的数据进行数据保存,防止了数据被恶意篡改,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3、村民信息,人户信息集成到GIS地图中,便于乡村的综合治理数字化,直观化。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10,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11,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13,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14,区块链模块15,土地流转管理模块16,大数据处理模块17,村民服务模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10,包括: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11、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13、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14、区块链模块15、土地流转管理模块16、大数据处理模块17和村民服务模块18。
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11,用于对村民资产进行评估量化。
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用于存储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并提供基于土地资源信息的智能决策建议。
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13包括存储人户信息的人户信息单元和存储村民信息的村民信息模块。
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14用于存储和统计乡村所包含的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以及相应所占用的地块数据。
区块链模块15,用于将数据进行上链,保证数据安全。
土地流转管理模块16记录村民的土地流转合同,进行备案并上报各级乡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
大数据处理模块17,能够对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根据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
村民服务模块18,收集村民的服务需求,并提供村民的便民服务。
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11
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11用于对村民资产进行评估量化。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村民资产包括:村民个人资产信息。量化村民个人资产的维度包括:村民个人劳动能力评分、学历水平评分和个人生产能力评分。对村民个人劳动能力评分、学历水平评分和个人生产能力评分分别乘以加权系数后获得量化后的村民个人资产评分。
具体而言,村民个人劳动能力评分由年龄,性别、残疾等级构成。年龄按不同阶段分为5个等级评分;性别类型评分可分为男女两个评分值;残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分为10个等级评分;这些评分最终构成村名个人劳动能力评分f 0。学历水平评分按国家教育部学历水平划分标准,将学历水平分为5个等级评分,得分记为f 1。个人生产能力评分按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的年总产值划分等级评分,按照不同品种的单位产值(单位产值数据来自农业数据年鉴),乘以农民种值、养殖、渔业的年收获总数量单位,获得农民个人的预估年总产值;将农民个人的年预估年总产值分为10个等级评分,评估农民的个人生产能力,记为f 2。村民个人资产信息A计算公式为A=A 0*f 0+A 1*f 1+A 2*f 2。A 0,A 1,A 2为加权系数,每年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进行调整,系统再将村中的所有村民个人资产信息A进行排序,划分为10个登记评分,从低往高以此赋予0~9的分值,形成该村民在村中的相对村民个人资产评分B。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村民资产还包括:村民个人产业资产信息。通过全乡村的村民信息数据、土地资源数据、人户信息和产业信息进行统计,尤其是宅基地信息中的宅基地面积,土地资产信息中的土地资产面积。
村民个人产业资产信息的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个村民的宅基地面积进行统计并求出中位数、将各个村民的土地资源面积进行统计并求出中位数。
从将村民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产面积与中位数分别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进行赋值。
根据村名从事的产业类型进行赋值。
通过对比全乡村的年收入中位数对村民年收入进行赋值。
将各个赋值进行累加,并进行综合加权运算获得量化的村民个人产业资产评分。
具体而言,从村民信息中获取某一目标村民的数据信息,并通过其身份信息检索当前村民的人户信息和相关的产业信息,并将某一村民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产面积与中位数分别进行对比和赋值,小于中位数标记赋值为0,大于等于中位数标记赋值为3。其次统计产业状况,某一村民从事的产业为种植、加工类的赋值为1,服务业赋值为0。再次,统计年收入信息,同样是通过对比全乡村的年收入中位数,小于中位数标记赋值为0,大于等于中位数标记赋值为2。
根据上述的赋值情况进行累加,即可计算村民在当地乡村的相对个人产业资产质量,以及相应的分值C。此时系统再进行综合加权运算,得到村民的综合资产质量分值X=K1*B+K2*C,其中K1和K2为加权系数,通常K2/K1>3,系统可以将该分值X标注在村民的宅基地地块处;系统同时对全村的村民进行资产质量数据统计并生成相应的村民综合资产质量排序列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村民资产还包括:股权比例。
村民的股权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统计全村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产面积,得到乡村的宅基地面积总额和土地资源面积总额,然后统计乡村村民的工作时长,根据村民所拥有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源面积以及固定资产计算村民对于乡村内的股权比例,并将该股权比例保存在服务器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村民个人资产信息,村民个人产业资产信息,股权比例,村民个人劳动能力评分,学历水平评分、个人生产能力评分进行综合评估,能将农村村民资产进行合理和全面的量化评估。
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
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包括:GIS单元、GPS单元和土地资源数据处理单元。
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用于存储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并提供基于土地资源信息的智能决策建议。乡村生态环境环境是包括乡村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和。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对乡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各类资源进行统计和分级,合理区分优先保护的资源、可合理开发的资源,污染防治的资源等,为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信息提供智能决策建议。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还统计乡村内的宅基地信息和房屋信息,其中宅基地信息包括:宅基地面积,宅基地位置(经纬度),宅地基形状;房屋信息包括:房屋楼层、建筑时间、关联户主,系统能够通过该信息进行土地的权利确认。
GIS单元(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乡村地理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管理、编辑、查询、分析、模拟和显示多种乡村资产和治理动态信息。首先通过卫星遥感和/或航拍设备获取乡村整体的航拍照片以及相应的经纬度信息,通过MAPGIS、ARCGIS等常用的地图绘制软件制作乡村数字化地图,同时进行相应的地块划分,并将该乡村数字化地图存储在数据库中等待下一步读取调用。
在GIS单元中同时建立两个图层,每个图层分别载入乡村实景大地图和乡村数字化地图,调整两者的图像比例至1:1,使两者的地图重合;将乡村实景大地图中的宅基地信息、建筑信息与乡村数字化地图中的地块划分进行校对和矫正,同时进一步的将人户信息(宅基地信息、建筑信息)和乡村产业信息同步至乡村数字化地图的相应地块中,确保乡村数字化地图可以明确的划分出各类用地和宅基地、建筑以及河流等地理信息,并在每个地块上显示出相应的户主或所有人姓名及每户对应的身份码。
GPS单元(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采用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其中定位系统并不限定于GPS定位系统,还可以是北斗定位系统或Glonass定位系统等可以实现定位的系统。。GPS接收机测定的坐标数据输入GIS单元中的数据库,在GIS单元的图层上与图像图形复合显示。自动、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在GIS的图层中显示,为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决策与咨询。将GPS的实时空间定位数据集成到GIS单元的地图数据汇总,实现定位、测量移动物体的监控与导航。在需要精确定界的地块,利用GPS、GIS集成来测量区域面积或路径长度。跟踪测量区域的多边形边界或路径的顶点坐标,并将坐标数据通过GIS记录,然后计算相关的面积或长度数据。土地调查中进行空间定位。对于权限划拨引起的用地类型改变的情况,使用GPS接收机在野外获取变化区域的定位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资源数据库进行更新。
土地资源数据处理单元用于维护和处理土地资源数据库信息及人户信息并在GIS单元的GIS地图中显示。系统内相关信息均可以在GIS地图中显示,例如个人资产信息、信用分信息、人户信息等。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对GIS单元的显示结果进行浏览、操作和分析。图层展示单元可放大和缩小。
本实施例中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将个人资产信息、信用分信息、人户信息关联并显示在GIS地图中,便于直观化地管理村民信息。
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13
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13包括存储人户信息的人户信息单元和存储村民信息的村民信息模块。村民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生日、性别、联系方式、工作职业、收入信息、在村状态、关联门户、土地资产,人户信息包括:户号、门牌号、关联身份码。关联身份码为根据户号和门牌号生成的唯一数字二维码。同时获取该门户的宅基地信息和房屋建筑信息,并标注在乡村实景大地图上。可以设置人脸识别单元以识别村民。人脸识别单元包括人脸识别设备及人脸信息数据库。人脸识别设备识别人员人脸,并于人脸信息数据库里的人脸进行别对和识别。
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14
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14用于存储和统计乡村所包含的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以及相应所占用的地块数据。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14对乡村中产业类型如农业、工业、商业、运输、建筑、服务业等部门的构成及比例结构进行统计,对这些产业的主体数量类型、规模、产量、产值、质量等级、流通渠道、品牌进行分级和评估量化,对于评估等级高或评估等级同比逐年提高的主体企业提示重点关注。
区块链模块15
区块链模块15,用于将数据进行上链,保证数据安全。区块链模块15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私钥签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保存村民信息。私钥签名模块将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生成元数据,并用私钥对元数据进行签名,向区块链网络节点传输签名后的数据。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村民信息的原始录入和每次变更后都通过区块链模块15进行传输和保存,以保证不被恶意篡改,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土地流转管理模块16
针对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管理模块16在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中的GIS单元中更新相应地块的变更及所有人信息。土地流转管理模块16还将土地流转合同通过区块链模块15进行鉴证。
大数据处理模块17
大数据处理模块17,包括:土地规划单元、村民管理单元和乡村资产管理单元。大数据处理模块17能够对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根据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
土地规划单元获取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12中的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和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14中的地块数据,综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的原则,制定出土地规划。
村民管理单元设置常驻人口与临时外来人口分类,并记录人员身份信息,并对人口的活动进行监控管理。村民管理单元还包括疫情管理子单元,疫情管理子单元用于防治传染性强的疫情。对于传染性很强的疫情,村民管理单元监测村民间的联系活动,进行预警。通过乡村出入口和主要道路上设有的摄像头及无人机监控人流及村民间的交流活动,当人口发生聚集现象时,出动无人机或工作人员进行劝诫疏散。在出入口设置门禁设施及。在乡村道路,入口、渡口等地点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如封路等。将经营性场所除基本生活必须外进行暂停营业,关停休市等措施,全面排查返乡人员,防止疫情蔓延。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出入境交通要道口设置防疫防控点,对出入境人员实施体温检测及信息登记与核查。对于违反村民管理规定的村民,依据情节严重程度,从初始信用分中扣除一定分值。每年根据最终的信用分给与相应分红比例的调整。
乡村资产管理单元获取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11中乡村及村民的量化资产信息和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14中的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及地块数据,对这些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并统计资产信息的变化趋势,针对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措施。
村民服务模块18
村民服务模块18收集村民的服务需求,并提供村民的便民服务。村民服务模块18可采用微信小程序、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收集村民的服务需求,工作人员对相应的服务需求进行响应,以提高村民的满意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区块链模块、土地流转管理模块、大数据处理模块和村民服务模块;
所述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用于对村民资产进行评估量化;
所述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用于存储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并提供基于土地资源信息的智能决策建议;
所述人户信息数字化模块包括存储人户信息的人户信息单元和存储村民信息的村民信息模块;
所述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用于存储和统计乡村所包含的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以及相应所占用的地块数据;
所述区块链模块,用于将数据进行上链,保证数据安全;
所述土地流转管理模块记录村民的土地流转合同,进行备案并上报各级乡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
所述大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对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根据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
所述村民服务模块,收集村民的服务需求,并提供村民的便民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包括:GIS单元、GPS单元和土地资源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GIS单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乡村地理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管理、编辑、查询、分析、模拟和显示多种乡村资产和治理动态信息;
所述GPS单元采用定位系统进行定位;
所述土地资源数据处理单元用于维护和处理土地资源数据库信息及人户信息并在GIS单元的GIS地图中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针对土地流转合同,所述土地流转管理模块在所述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中的所述GIS单元中更新相应地块的变更及所有人信息;所述土地流转管理模块还将土地流转合同通过所述区块链模块进行鉴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块链模块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私钥签名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保存村民信息;所述私钥签名模块将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数据生成元数据,并用私钥对元数据进行签名,向区块链网络节点传输签名后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的村民信息的原始录入和每次变更后都通过所述区块链模块进行传输和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土地规划单元、村民管理单元和乡村资产管理单元;
所述土地规划单元获取所述土地资源数字化模块中的乡村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和所述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中的地块数据,综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的原则,制定出土地规划;
所述村民管理单元设置常驻人口与临时外来人口分类,并记录人员身份信息,并对人口的活动进行监控管理;
所述乡村资产管理单元获取所述乡村资产数字化模块中乡村及村民的量化资产信息和所述乡村产业数字化模块中的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及地块数据,对这些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并统计资产信息的变化趋势,针对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措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村民资产包括:村民个人资产信息;
量化所述村民个人资产的维度包括:村民个人劳动能力评分、学历水平评分和个人生产能力评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村民个人劳动能力评分、所述学历水平评分和所述个人生产能力评分分别乘以加权系数后获得量化后的村民个人资产评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村民资产还包括:村民个人产业资产信息;
所述村民个人产业资产信息的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个村民的宅基地面积进行统计并求出中位数、将各个村民的土地资源面积进行统计并求出中位数;
从将村民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产面积与中位数分别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进行赋值;
根据村名从事的产业类型进行赋值;
通过对比全乡村的年收入中位数对村民年收入进行赋值;
将各个赋值进行累加,并进行综合加权运算获得量化的村民个人产业资产评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村民资产还包括:股权比例;
村民的股权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统计全村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产面积,得到乡村的宅基地面积总额和土地资源面积总额,然后统计乡村村民的工作时长,根据村民所拥有的宅基地面积和土地资源面积以及固定资产计算村民对于乡村内的股权比例,并将该股权比例保存在服务器内。
CN202210123835.0A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Pending CN114511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3835.0A CN114511432A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3835.0A CN114511432A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1432A true CN114511432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1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3835.0A Pending CN114511432A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14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2403A (zh) * 2023-11-17 2023-12-19 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资产信息数据的产业资源分配管理方法与系统
WO2024077770A1 (zh) * 2022-10-09 2024-04-18 菁农(江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乡村数字化智慧服务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7770A1 (zh) * 2022-10-09 2024-04-18 菁农(江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乡村数字化智慧服务平台
CN117252403A (zh) * 2023-11-17 2023-12-19 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资产信息数据的产业资源分配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7252403B (zh) * 2023-11-17 2024-02-09 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资产信息数据的产业资源分配管理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be et al. 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evacuation, reentry and segregation after disasters
US7346597B2 (en) Geospatial model forecasting of events and threats
Corcoran et al. The use of spati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to explore patterns of fire incidence: A South Wales case study
US10671648B2 (en) Integrated centralized property database systems and methods
Minetto et al. Measuring human and economic activity from satellite imagery to support city-scale decision-making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CN11451143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系统
Aydinoglu et al. Implementing a mass valuation application on interoperable land valuation data model designed as an extension of the national GDI
Goldenberg et al. Increased access to nearby green–blue area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metropolitan population well‐being
CN111539864A (zh) 一种基于lbs大数据的踩踏事件的情报分析方法和装置
Bektas et al. Most likely bridges as roosting habitat for bats: study for Iowa
CN112357081A (zh) 土地征收中抢种抢载抢建监测数据采集方法
CN117056823A (zh) 一种识别共享单车通勤用户职业类型的方法及系统
Mc Shane et al. Gridded land use data for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1940–2015
Wise et al. GIS and evidence-based policy making
Skydan et al.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decision-making in the field of food,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components of national security
CN113554536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一户一码数字乡村综合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erqueira et al.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traffic and situational context data to support urban mobility planning
Yang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venue-side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ing (VS-LBSN) data in dynamic origin-destination estimation
CN112364776A (zh) 一种城市功能区识别模型建立、分类方法及装置
Schnötzlinger et al. Volunteered mass cycling self-tracking data–grade of representation and aptitude for planning
Abbasi et al.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s data as proxy variables in collective human mobility prediction models
Najafifar et al. 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fuzzy approach of forest capability evaluation (LFAFCE) for degraded sites
CN113343781B (zh) 使用遥感数据和出租车轨迹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
Veblen et al. Range-wide assessment of livestock grazing across the sagebrush biome
Ourng et al. A proposed methodology for understanding urban growth pattern: A case study in Siem Reap, Cambo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