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0183A - 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0183A
CN114510183A CN202210097430.4A CN202210097430A CN114510183A CN 114510183 A CN114510183 A CN 114510183A CN 202210097430 A CN202210097430 A CN 202210097430A CN 114510183 A CN114510183 A CN 114510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ation
interface
dynamic effect
action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74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0183B (zh
Inventor
孙学琛
胡建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74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0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0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从当前的第一界面切换到第二界面的指令,查询当前动效时长,从第一界面切换到第二界面过程中的动效为目标动效,在按照当前动效时长执行目标动效后,监听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包括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总次数表示执行目标动效的次数,有效次数表示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的目标动效次数。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这样,电子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行为习惯分别自适应地、动态地调整动效时长,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较好的动效体验。

Description

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体验舒适度,设计师在电子设备的界面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增加了动效,即在由一个界面切换到另一个界面的过程中展示一段时间的动画。目前,动效时长是固定的。然而,不同用户对于相同时长的动效体验是不同的。这样,就导致一些用户对于动效的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动态调整动效时长,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较好的动效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动效时长管理方法。该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从当前的第一界面切换到第二界面的指令,查询当前动效时长,从第一界面切换到第二界面过程中的动效为目标动效。然后,在按照当前动效时长执行目标动效后,监听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接着,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包括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总次数表示执行目标动效的次数,有效次数表示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的目标动效次数。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这样,电子设备就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用户行为习惯分别自适应地、动态地调整动效时长,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较好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可以包括:将总次数增1,如果监听结果为在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将有效次数增1。这样,可以统计执行动效的次数,以及统计用户在统计的动效次数中在动效结束后用户较快执行操作的次数,为确定用户行为习惯提供支持。
根据第一方面,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可以包括:将总次数增1;如果监听结果为在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保持有效次数不变。这样,可以统计执行动效的次数,为确定用户行为习惯提供支持。
根据第一方面,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可以包括:根据有效次数和总次数确定第一百分比,第一百分比等于有效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如果第一百分比大于预设的百分比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值两者中的最大值,第一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预设调整步长的差。这样,当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的动效时长对于该用户来说速度较慢,影响了用户操作时,可以将当前动效时长调小,以适应该用户,提升该用户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还可以包括:如果第一百分比小于或等于百分比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值两者中的最小值,第二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调整步长的和,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这样,当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的动效时长对于该用户来说速度较快,使得该用户有闪烁的感觉时,可以将当前动效时长调大,以适应该用户,提升该用户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包括:如果有效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一次数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值两者中的最大值,第一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预设调整步长的差。这样,当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的动效时长对于该用户来说速度较慢,影响了用户操作时,可以将当前动效时长调小,以适应该用户,提升该用户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还可以包括:如果有效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次数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值两者中的最小值,第二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调整步长的和,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这样,当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的动效时长对于该用户来说速度较快,使得该用户有闪烁的感觉时,可以将当前动效时长调大,以适应该用户,提升该用户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当前动效时长的初始值为第二预设时长。示例性地,第二预设时长为动效设计师评估的使得动效效果最优的时长。
根据第一方面,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之后,还可以包括:对统计数据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后总次数的数值和有效次数的数值均为0。这样,可以确定不同时间段内的用户行为习惯,以便当用户行为习惯发生变化时,可以自适应地根据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动效时长,使得用户在行为习惯变化后仍然能够有好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界面为桌面界面,第二界面为桌面上应用的界面。这样,在打开桌面上的应用这一场景中,可以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动态调整动效时长,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较好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为同一应用内的两个不同页面。这样,在从同一个应用的一个页面进入到另一个页面这一场景中,可以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动态调整动效时长,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较好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中的一个为竖屏界面,另一个为横屏界面。这样,在横、竖屏状态切换这一场景中,可以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动态调整动效时长,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较好的动效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用户操作为点击、滑动、缩放中的任一个。这样,可以准确地捕捉用户操作,以便根据这些用户操作的发生时间确定用户行为习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前述的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前述的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过程示意图;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打开桌面上的设置应用的动效过程示意图;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有效样本点和无效样本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当前,动效应用在很多场景中。例如打开桌面上的应用、从同一个应用的一个页面进入到另一个页面、由横屏状态转换为竖屏状态或者由竖屏状态转换为横屏状态等等。
相关技术中,动效运行时长是固定的,由于不同用户对速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不同用户产生不同的体验。其中,有些用户会觉得动效速度过快,产生闪烁,还有些用户会觉得动效速度太慢,影响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效时长管理方法,能够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动态调整动效时长,可以自适应不同的用户,使每个用户都有较好的动效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仅是电子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1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请参见图1,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电子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面板”。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2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电子设备100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Android系统可以包括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内核层等。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设置、短信息、桌面等模块。
其中,设置模块用于对电子设备的网络、声音、显示等进行设置。
其中,短信息模块用于编辑、发送、或接收短信息。
其中,桌面模块用于展示电子设备中安装的一些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桌面中可以包括动效模块、监听模块和管理模块。动效模块、监听模块和管理模块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其中,动效模块用于在执行动效前向管理模块查询当前动效时长,并按照查询到的当前动效时长运行动效。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用户的操作事件,例如点击、滑动、缩放等等,并将在动效结束后监听到的第一个用户操作通知给管理模块。
管理模块可以用于统计动效运行总次数,以及统计动效结束后预设时间内的用户操作次数,并根据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等模块。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
如图2所示,内核层可以包括传感器驱动等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软件结构中的层以及各层中包含的部件,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层,以及每个层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过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中的动效时长管理模块执行。其中,动效时长管理模块可以包括动效模块、监听模块、管理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动效时长管理模块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不同软件层,例如图2所示,动效时长管理模块设置于应用程序层,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动效时长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应用程序框架层。
在一个示例中,当由桌面执行动效时,动效时长管理模块可以设置于桌面中。
在另一个示例中,当由第三方应用执行动效时,动效时长管理模块可以设置于第三方应用中。例如,第三方应用可以是短信息应用、设置应用等。
图3以打开桌面上的应用的场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进行说明。在打开桌面上的应用这个场景中,由桌面执行动效,动效时长管理模块可以设置于桌面中。
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动效时长管理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点击桌面上的设置应用图标。
当用户点击桌面上的设置应用图标后,电子设备即接收到从当前的桌面界面切换到设置应用的界面的指令。从当前的桌面界面切换到设置应用的界面过程中需要运行动效,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通知动效模块执行动效。
S2,动效模块向管理模块发送当前动效时长查询请求。
相关技术中,动效模块按照固定的时长运行动效。本申请实施例与相关技术不同,动效时长不是固定的。因此,动效模块在每次执行动效之前,需要向负责管理动效时长的管理模块查询当前动效时长。
S3,管理模块向动效模块返回当前动效时长。
管理模块中预先设置两个时长,即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也可称为最短时长,可以是动效设计师评估的能保证动效效果正常的最短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可称为最优时长,可以是动效设计师评估的使得动效效果最优的时长。
在第一次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时,当前动效时长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即当前动效时长的初始值为第二预设时长。在第二次及以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时,当前动效时长为管理模块在上一次执行动效时长管理方法时调整后的动效时长。
S4,动效模块按照当前动效时长执行动效,动效结束后切换到设置应用的界面。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打开桌面上的设置应用的动效过程示意图。请参见图4,用户点击桌面上的设置应用图标后,动效开始。在动效开始时刻,动效处于初始状态,此时的界面如图4中的左图所示,该界面为桌面界面。接着进入动效的中间过程,动效处于中间状态,在此过程中电子设备展示由设置图标到设置应用界面的过渡的动画,该过程中的一个时刻的界面如图4的中间图所示。待设置应用的界面完全展示(即展示到正常界面大小)后,进入结束状态(在动效结束时刻动效处于结束状态),此时的界面如图4中的右图所示。其中,中间状态所持续的时长为动效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执行的动效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执行的动效是由设置图标到设置应用界面过渡的动画。在从同一个应用的一个页面进入到另一个页面的场景中,执行的动效是由该应用的一个页面到另一个页面过渡的动画,例如由设置应用的第一级页面到第二级页面“显示和亮度”过渡的动画。
S5,动效模块向监听模块发送动效结束通知。
动效结束后,动效模块向监听模块发送动效结束通知,以便监听模块启动监听。
S6,监听模块监听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是否接收到设置应用的界面上的用户操作。
其中,第一时长是预先设置好的,例如第一时长可以是200ms(毫秒)。第一时长的起始时刻为动效结束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例如可以是点击、滑动、缩放等。
S7,监听模块向管理模块发送监听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监听结果可以是:在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或者,监听结果可以是:在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
S8,管理模块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包括总次数和有效次数。
其中,总次数表示执行动效的次数,有效次数表示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的动效次数。需要说明的是,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所对应的动效是同一种动效。
例如,用户从桌面打开设置应用的次数为100,每打开一次执行一次从桌面界面进入到设置应用界面的动效,在这100次动效执行完毕后,其中有50次在动效结束时刻后的200ms(第一时长)内监听到电子设备接收到了设置应用界面上的用户操作,也即有50次用户在动结束时刻后的200ms内对设置应用界面发起了操作,那么总次数为100,有效次数为50。
需要说明的是,在打开桌面上的应用这一场景(该场景中,动效时长管理模块设置于桌面应用中)中,尽管从桌面打开不同应用的动效画面是不同的,但从桌面打开不同应用的动效次数以及监听结果都是累计的。例如,假设从桌面打开设置应用30次,其中10次监听到在动效结束时刻后的200ms内接收到了设置应用界面上的用户操作,从桌面打开短信息应用80次,其中20次监听到在动效结束时刻后的200ms内接收到了短信息应用界面上的用户操作,那么,总次数为30+80=110,有效次数为10+20=30。
但是,在从同一个应用的一个页面进入到另一个页面这一场景(该场景中,动效时长管理模块分别设置于不同应用中)中,对于不同应用来说,统计数据是按照不同应用分别进行的。例如,假设从设置应用内的一个页面(记为页面1)打开另一个页面(记为页面2)30次,其中10次监听到在动效结束时刻后的200ms内接收到了页面2上的用户操作,那么,设置于设置应用内的动效时长管理模块的管理模块统计的总次数为30,有效次数为10。假设从短信息应用内的一个页面(记为页面3)打开另一个页面(记为页面4)80次,其中20次监听到在动效结束时刻后的200ms内接收到了页面4上的用户操作,那么,设置于短信息应用内的动效时长管理模块的管理模块统计的总次数为80,有效次数为20。这样,同一电子设备的桌面上不同应用内部的页面切换过程对应的动效时长可以是不同的。
管理模块中预先设置第一时长,以根据第一时长判断用户操作是否有效。如果用户操作发生在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之内,判定用户操作是有效的,可以记为有效样本点。如果用户操作发生在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之外,判定用户操作是无效的,可以记为无效样本点。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有效样本点和无效样本点的示意图。请参见图5,监听开始时刻与动效结束时刻为同一时刻,监听开始时刻和监听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段为监听时间,该时间段的长度为第一时长,如果用户的点击发生在监听开始时刻之后、监听结束时刻之前,那么该点击操作即为一个有效样本点。如果用户的点击发生在监听结束时刻之后,那么该点击操作即为一个无效样本点。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过程中,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可以包括:
将总次数增1;
如果监听结果为在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接收到设置应用的界面上的用户操作,将有效次数增1。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在另一个示例性的实现过程中,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可以包括:
将总次数增1;
如果监听结果为在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未接收到设置应用的界面上的用户操作,保持有效次数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场景中,所监听的界面为其他场景中动效结束后所呈现的界面。
S9,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管理模块根据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
其中,第一次数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例如第一次数可以为100。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过程中,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可以包括:
根据有效次数和总次数确定第一百分比,第一百分比等于有效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
如果第一百分比大于预设的百分比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值两者中的最大值,第一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预设调整步长的差。
其中,百分比阈值、调整步长等为预先设置好的,例如,百分比阈值可以为80%,调整步长可以为10ms(毫秒)。当然,该数值仅为示意性举例,并不对百分比阈值进行限制。
其中,第一值=当前动效时长-调整步长。这样,调整之后的当前动效时长=max(第一预设时长,当前动效时长-调整步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效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反映了用户的行为习惯,当该百分比较大时,说明目前的动效时长对于该用户来说速度较慢,影响了用户操作,基于此,可以将当前动效时长调小,以适应该用户,提升该用户的动效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过程中,还可以包括:
如果第一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述百分比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值两者中的最小值,第二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调整步长的和,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其中,第二值=当前动效时长+调整步长。这样,调整之后的当前动效时长=min(第二预设时长,当前动效时长+调整步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效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反映了用户的行为习惯,当该百分比较小时,说明目前的动效时长对于该用户来说速度较快,使得该用户有闪烁的感觉,基于此,可以将当前动效时长调大,以适应该用户,提升该用户的动效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过程中,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可以包括:
如果有效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一次数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值两者中的最大值,第一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预设调整步长的差。
其中,第一次数阈值可以预先设置,例如当第一次数为100时,可以设置第一次数阈值为80。
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接用有效次数表征用户的行为习惯,当有效次数较大时,说明目前的动效时长对于该用户来说速度较慢,影响了用户操作,基于此,可以将当前动效时长调小,以适应该用户,提升该用户的动效体验。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过程中,还可以包括:
如果有效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次数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值两者中的最小值,第二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调整步长的和,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直接用有效次数表征用户的行为习惯,当有效次数较小时,说明目前的动效时长对于该用户来说速度较快,使得该用户有闪烁的感觉,基于此,可以将当前动效时长调大,以适应该用户,提升该用户的动效体验。
其他应用场景中动效时长管理的原理与图3所示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过程中,步骤S9之后,还可以包括:
对统计数据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后总次数的数值和有效次数的数值均为0。
例如,当第一次数为100时,那么在从桌面打开设置应用100次时,对从桌面界面进入设置应用界面过程中的动效时长进行一次调整,调整完毕后统计数据清零,重新开始统计,依据重新统计到的100次数据再次对动效时长进行调整。这样,当用户行为习惯发生变化时,可以自适应地根据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动效时长,使得用户在行为习惯变化后仍然能够有好的动效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动效过程使得电子设备界面从一个界面切换到另一个界面。
例如,在打开桌面上的应用这一场景中,切换前的界面为桌面界面,切换后的界面为桌面上应用的界面。
例如,在从同一个应用的一个页面进入到另一个页面这一场景中,切换前的界面和切换后的界面为为同一应用内的两个不同页面。
再例如,在由横屏状态转换为竖屏状态的应用场景中,切换前的界面为横屏界面,切换后的界面为竖屏界面,且横屏界面和竖屏界面为同一页面在不同状态(横屏或竖屏)下的界面。
在由竖屏状态转换为横屏状态的应用场景中,切换前的界面为竖屏界面,切换后的界面为横屏界面,且横屏界面和竖屏界面为同一页面在不同状态(横屏或竖屏)下的界面。
综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用户行为习惯分别自适应地、动态地调整动效时长,使得每个用户都能获得较好的动效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前述电子设备所执行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任意内容,以及同一实施例的任意内容,均可以自由组合。对上述内容的任意组合均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当接收到从当前的第一界面切换到第二界面的指令,查询当前动效时长,从所述第一界面切换到所述第二界面过程中的动效为目标动效;
在按照当前动效时长执行所述目标动效后,监听所述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
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所述统计数据包括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所述总次数表示执行所述目标动效的次数,所述有效次数表示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的目标动效次数;
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包括:
将所述总次数增1;
如果监听结果为在所述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将所述有效次数增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监听结果更新统计数据,包括:
将所述总次数增1;
如果监听结果为在所述目标动效结束后的第一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保持所述有效次数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次数和所述总次数确定第一百分比,所述第一百分比等于所述有效次数占所述总次数的百分比;
如果所述第一百分比大于预设的百分比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值两者中的最大值,所述第一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预设调整步长的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述百分比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值两者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二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所述调整步长的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包括:
如果所述有效次数大于预设的第一次数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值两者中的最大值,所述第一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预设调整步长的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有效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次数阈值,将当前动效时长调整为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值两者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二值等于当前动效时长与所述调整步长的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动效时长的初始值为第二预设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更新后的总次数等于第一次数,根据更新后的统计数据调整当前动效时长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统计数据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后所述总次数的数值和所述有效次数的数值均为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为桌面界面,所述第二界面为桌面上应用的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为同一应用内的两个不同页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面和所述第二界面中的一个为竖屏界面,另一个为横屏界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为点击、滑动、缩放中的任一个。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效时长管理方法。
CN202210097430.4A 2022-01-26 2022-01-26 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510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7430.4A CN114510183B (zh) 2022-01-26 2022-01-26 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7430.4A CN114510183B (zh) 2022-01-26 2022-01-26 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0183A true CN114510183A (zh) 2022-05-17
CN114510183B CN114510183B (zh) 2023-04-18

Family

ID=81550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7430.4A Active CN114510183B (zh) 2022-01-26 2022-01-26 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01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0846A (zh) * 2022-05-30 2023-04-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计时跳变同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1671701A (en) * 2000-02-28 2001-08-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bject based animations with timelines
CN103645844A (zh) * 2013-11-14 2014-03-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85343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和翻页方法
CN105988678A (zh) * 2015-02-27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656694A (zh) * 2017-11-01 2018-02-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51741A (zh) * 2016-10-1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亮屏时长调整方法及终端
US20210149534A1 (en) * 2018-05-21 2021-05-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3176904A (zh) * 2021-04-16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启动动画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3596321A (zh) * 2021-06-16 2021-11-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场动效的生成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US20210406487A1 (en) * 2020-06-30 2021-12-30 Datalogic IP Tech, S.r.l. Barcode scanner system with animated feedback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1671701A (en) * 2000-02-28 2001-08-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bject based animations with timelines
CN103853439A (zh) * 2012-11-29 2014-06-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和翻页方法
CN103645844A (zh) * 2013-11-14 2014-03-1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988678A (zh) * 2015-02-27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351741A (zh) * 2016-10-14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亮屏时长调整方法及终端
CN107656694A (zh) * 2017-11-01 2018-02-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10149534A1 (en) * 2018-05-21 2021-05-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US20210406487A1 (en) * 2020-06-30 2021-12-30 Datalogic IP Tech, S.r.l. Barcode scanner system with animated feedback
CN113176904A (zh) * 2021-04-16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启动动画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3596321A (zh) * 2021-06-16 2021-11-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场动效的生成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0846A (zh) * 2022-05-30 2023-04-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计时跳变同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30846B (zh) * 2022-05-30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计时跳变同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0183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92465B1 (ko) 단말기 제어 방법 및 단말기
EP3584676B1 (en) Method, devic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power saving level of terminal
US980082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frame rate of video recording
CN112445315A (zh) 屏幕刷新帧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62775B (zh) 一种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38838A (zh) 中央处理器频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648259B (zh) 图像绘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3903317B (zh) 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040524B (zh) 伪影消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040523B (zh) 伪影消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762465B (zh) 帧率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4510183B (zh) 动效时长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107922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75607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09721B (zh) 对本地及非本地存储器的自适应存储器存取
CN112905280A (zh)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34349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画面切换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25478B (zh) 相机存储空间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67136B (zh) 进程管理方法、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5543500B (zh) 一种窗口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43459A (zh) 服务器内存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46910A (zh)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032290A (zh) 闪存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88105A (zh) 播放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84764A (zh) 电视画面自动调节方法、电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