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9865B -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9865B
CN114509865B CN202011278404.9A CN202011278404A CN114509865B CN 114509865 B CN114509865 B CN 114509865B CN 202011278404 A CN202011278404 A CN 202011278404A CN 114509865 B CN114509865 B CN 114509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rror
visible light
transmission mirror
coaxial
optica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84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9865A (zh
Inventor
徐伟
李清雅
王天聪
朴永杰
李宗轩
张德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27840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986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00286 priority patent/WO202209942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9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9865A/zh
Priority to US18/121,02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2118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9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9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02B17/0836Catadioptric systems using more than three curved mirrors
    • G02B17/0844Catadioptric systems using more than three curved mirrors off-axis or unobscured systems in which all of the mirrors share a common axis of rotational sym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01J3/2823Imaging spectrome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02B17/06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using mirrors only, i.e. having only one curved mirror
    • G02B17/0647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using mirrors only, i.e. having only one curved mirror using more than three curved mirrors
    • G02B17/0657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using mirrors only, i.e. having only one curved mirror using more than three curved mirrors off-axis or unobscured systems in which all of the mirrors share a common axis of rotational sym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02Details
    • G01J3/0205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otherwise, e.g. optical manifolds, diffusers, windows
    • G01J3/021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otherwise, e.g. optical manifolds, diffusers, windows using plane or convex mirrors, parallel phase plates, or particula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02B17/0856Catadioptric systems comprising a refractive element with a reflective surface, the reflection taking place inside the element, e.g. Mangin mirr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01J3/2823Imaging spectrometer
    • G01J2003/2826Multispectral imaging, e.g. filter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28Investigating the spectrum
    • G01J3/30Measuring the intensity of spectral lines directly on the spectrum itself
    • G01J3/36Investigating two or more bands of a spectrum by separate detec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属于光学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见光/红外复合成像系统的轴向长度紧凑性、成像质量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包括主反射镜、第一透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二透射镜、第三透射镜和第四透射镜。该光学系统同时具备可见光全色、可见光多光谱、长波红外的成像功能,降低了空间遥感器对地面光照条件的要求,实现了全天时的空间光学遥感侦察与动态监视,提高了空间光学载荷的功能密度与性价比,结构紧凑,畸变低,杂光抑制性好并且便于加工装调。

Description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高分辨率图像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在满足高分辨率成像的同时,人们对光学系统复合成像、结构紧凑性、加工装调难易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提出了可见光/红外复合成像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可见光/红外复合成像光学系统,主要基于同轴两反、同轴三反系统,且分光仍采用滤光片/分色片分光方式。如韩国自行研发的Kompsat-3A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其主载荷是典型的可见光高分辨与中波/长波红外共口径光学遥感相机。可见全色地面分辨率为0.54m,可见多光谱为2.16m,中波/长波红外分辨率为5m,采用了完全共用主次三四镜、滤光片分光实现红外成像的原理。但是,同轴两反、同轴三反系统的光机结构轴向长度紧凑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滤光片/分色片分光方式,在会聚成像光路中引入了像差,并且分光片会额外导致能量损失,不利于系统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见光/红外复合成像系统的轴向长度紧凑性、成像质量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同时具备可见光全色、可见光多光谱、长波红外的成像功能,降低了空间遥感器对地面光照条件的要求,实现了全天时的空间光学遥感侦察与动态监视,提高了空间光学载荷的功能密度与性价比,结构紧凑,畸变低,杂光抑制性好并且便于加工装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包括主反射镜、第一透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二透射镜、第三透射镜和第四透射镜,所述主反射镜、第一透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同轴设置且均为二次非球面镜,主反射镜作为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第一透射镜表面镀膜,将入射光分成可见光谱段与红外谱段,第三反射镜与主反射镜一体化加工设计,且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均开有通光孔,第二透射镜、第三透射镜和第四透射镜均为高次非球面透射镜,第一透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二透射镜、第三透射镜和第四透射镜位于主反射镜的同一侧;
入射光经过主反射镜反射后通过第一透射镜进行分光,分成可见光谱段与红外谱段,可见光谱段沿第一透射镜反射后通过第四反射镜上的通光孔到达第三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将光线再次反射至第四反射镜上,反射光通过第三反射镜上的通光孔后会聚至位于焦面处的第一探测器上,在第一探测器上成像;红外谱段部分经过第一透射镜透射后到达第二透射镜,透射光通过第二透射镜透射到达第三透射镜,第三透射镜将光线再次透射至第四透射镜,透射光经过第四透射镜透射后会聚至位于焦面处的第二探测器上,在第二探测器上成像。
进一步的,主反射镜的反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714.536mm;
第一透射镜的入射面(即反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386.402mm,第一透射镜的出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77.540mm;
第三反射镜的反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202.836mm;
第四反射镜的反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264.466mm;
第二透射镜的入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01.730mm,第二透射镜的出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25.377mm;
第三透射镜的入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58.311mm,第三透射镜的出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07.076mm;
第四透射镜的入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60.574mm,第四透射镜的出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37.226mm。
进一步的,所述主反射镜的口径为426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射镜的材料为锗(Germ)玻璃,镀膜为红外增透膜,第一透射镜反射率为98%,透过率为95%。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可见光谱段范围为450nm~850nm,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红外谱段范围为8000nm~12000nm。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的可见光系统的焦距为3500mm,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的红外系统的焦距为706mm。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F数为8.33,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红外系统的F数为1.68。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的可见光系统的总视场范围为1.6°,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的红外系统的总视场范围为1.2°。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透过率大于等于0.8,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红外系统的透过率大于等于0.75。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畸变小于0.75%,杂光系数小于等于3%,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红外系统的畸变小于等于0.5%。
进一步的,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外包络尺寸为Φ426×760mm,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外包络尺寸为Φ426×590mm。
本发明的原理为:本发明提供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包括主反射镜、第一透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第二透射镜、第三透射镜和第四透射镜;主反射镜、第一透射镜、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同轴设置,即采用同轴四反结构,从而有效压缩了可见光系统轴向长度;红外系统与可见光系统共用系统主反射镜和第一透射镜;在第一透射镜位置用表面镀膜的透镜实现可见光系统与红外系统的分光,使可见光谱段沿第一透射镜反射,反射率可达98%,红外谱段部分则透过第一透射镜,透过率可达95%,从而使光学系统同时具备可见光全色、可见光多光谱、长波红外的成像功能;主反射镜与第三反射镜一体化加工设计,降低了加工与装调难度;主反射镜、第一透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均为二次非球面镜,便于像散、场曲的校正;第二透射镜、第三透射镜和第四透射镜均为高次非球面透射镜,便于像差的校正;并且本发明中可见光系统基于二次成像原理在第一像面处实现对系统杂散光进行高度有效抑制,保证了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同时具备可见光全色、可见光多光谱、长波红外的成像功能,降低了空间遥感器对地面光照条件的要求,可以实现全天时的空间光学遥感侦察与动态监视,极大提高了空间光学载荷的功能密度与性价比,结构紧凑,畸变低,杂光抑制性好且便于加工装调。
本发明提供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能够实现以下技术参数:可见光谱段范围为450nm~850nm,可见光系统的焦距为3500mm,可见光系统的F数为8.33,可见光系统的总视场范围为1.6°,可见光系统的透过率大于等于0.8,可见光系统的畸变小于0.75%,杂光系数小于等于3%;红外谱段范围为8000nm~12000nm,红外系统的焦距为706mm,红外系统的F数为1.68,红外系统的总视场范围为1.2°,红外系统的透过率大于等于0.75,红外系统的畸变小于等于0.5%,可见光系统的外包络尺寸为Φ426×590mm,光学系统总体外包络尺寸为Φ426×760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畸变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红外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红外系统的畸变曲线图。
图中,1、主反射镜,1-1、主反射镜的反射面,2、第一透射镜,2-1、第一透射镜的入射面(反射面),2-2、第一透射镜的出射面,3、第三反射镜,3-1、第三反射镜的反射面,4、第四反射镜,4-1、第四反射镜的反射面,5、第二透射镜,5-1、第二透射镜的入射面,5-2、第二透射镜的出射面,6、第三透射镜,6-1、第三透射镜的入射面,6-2、第三透射镜的出射面,7、第四透射镜,7-1、第四透射镜的入射面,7-2、第四透射镜的出射面,8、第一探测器,9、第二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专利要求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包括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第一透射镜2、第四反射镜4、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位于主反射镜1的同一侧,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同轴,第三反射镜3与主反射镜1一体化加工设计,从而免除了第三反射镜3在光学系统中的装调。
其中,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构成可见光系统,该可见光系统为同轴四反光学结构。主反射镜1作为该可见光系统的孔径光阑,也是光学系统的入瞳;第一透射镜2在主反射镜1的反射光路上,第一透射镜2表面镀膜,可见光谱段经第一透射镜2反射;第三反射镜3上开有通光孔,允许第四反射镜4二次反射的光经该通光孔后会聚到位于焦面处的第一探测器8上,第四反射镜4置于一次像面处,第四反射镜4上开有通光孔,允许经第一透射镜2反射的光通过该通光孔入射到第三反射镜3上。入射光依次经过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反射后通过第四反射镜4上的通光孔到达第三反射镜3,第三反射镜3将光线再次反射至第四反射镜4上,光线经第四反射镜4反射后通过第三反射镜3的通光孔后会聚到位于焦面处的第一探测器8上,在第一探测器8上成像,最终实现光学成像。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和第四反射镜4全部为二次非球面镜,例如是二次非球面圆形镜。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和第四反射镜4均采用二次非球面镜,对于光学系统的像散、场曲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
其中,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构成红外系统,该红外系统为折反式结构。主反射镜1作为光学系统的入瞳;第一透射镜2在主反射镜1的反射光路上,第一透射镜2表面镀膜,红外谱段透过第一透射镜2。入射光依次经过主反射镜1反射、第一透射镜2透射后到达第二透射镜5,经第二透射镜5透射至第三透射镜6,第三透射镜6再将光线透射至第四透射镜7,光线经第四透射镜7会聚到位于焦面处的第二探测器9上,在第二探测器9上成像,最终实现光学成像。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均为高次非球面透射镜,例如是高次(四次到十次)非球面圆形镜。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均采用高次非球面镜,对于光学系统的像差起到了良好的校正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反射镜1的口径优选为426mm。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透射镜2的镀膜为镀膜为红外增透膜,具体没有特殊限制,能够实现将入射光分为可见光谱段和红外谱段即可;优选第一透射镜2的反射率为98%,透过率为95%。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反射镜1、第三反射镜3和第四反射镜4的材料均优选为碳化硅(SiC),第一透视镜2的材料优选为锗玻璃,第二透射镜5的材料优选为硒化锌(ZnSe)玻璃,第三透射镜6的材料优选为锗玻璃,第四透射镜7的材料优选为硒化锌玻璃。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反射镜1的圆锥系数优选为-0.91,第一透射镜2的圆锥系数优选为-12.983,第三反射镜3的圆锥系数优选为-0.149,第四反射镜4的圆锥系数优选为0.218。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主反射镜的反射面1-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714.536mm;第一透射镜的入射面(即反射面)2-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386.402mm,第一透射镜的出射面2-2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77.540mm;第三反射镜的反射面3-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202.836mm;第四反射镜的反射面4-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264.466mm;第二透射镜的入射面5-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01.730mm,第二透射镜的出射面5-2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25.377mm;第三透射镜的入射面6-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58.311mm,第三透射镜的出射面6-2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07.076mm;第四透射镜的入射面7-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60.574mm,第四透射镜的出射面的顶点曲率半径为37.226m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主反射镜1到第一透射镜2的间距为282.906mm,第一透射镜2到第三反射镜3的间距为285.877mm,第三反射镜3到第四反射镜4的间距为166mm,第四反射镜4到第一探测器8的间距为367.228mm,第二透射镜5到第一透射镜2的空气间隔为31.79mm,第三透射镜6到第二透射镜5的空气间隔为56.23mm,第四透射镜7到第三透射镜6的空气间隔为14.72mm,第二探测器9到第四透射镜7的空气间隔为1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第一透射镜2的厚度为14mm,第二透射镜5的厚度为11.7mm,第三透射镜6的厚度为10mm,第四透射镜7的厚度为11.53mm。
上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可见光谱段范围为450nm~850nm,可见光系统的焦距为3500mm,可见光系统的F数为8.33,可见光系统的总视场范围为1.6°,可见光系统的透过率大于等于0.8,可见光系统的畸变小于0.75%,杂光系数小于等于3%;红外谱段范围为8000nm~12000nm;红外系统的焦距为706mm,红外系统的F数为1.68,红外系统的总视场范围为1.2°,红外系统的透过率大于等于0.75,红外系统的畸变小于等于0.5%。
上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外包络尺寸为Φ426×760mm,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外包络尺寸为Φ426×590mm。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除非另有说明。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在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装置、仪器、设备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包括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和第四反射镜4同轴设置且均为二次非球面镜,主反射镜1作为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第一透射镜2的材料为锗玻璃且表面镀膜,第三反射镜3与主反射镜1一体化加工设计,且第三反射镜3和第四反射镜4均开有通光孔,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均为高次非球面透射镜,第一透射镜2、第四反射镜4、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位于主反射镜1的同一侧;其中,主反射镜1到第一透射镜2的间距为282.906mm,第一透射镜2到第三反射镜3的间距为285.877mm,第三反射镜3到第四反射镜4的间距为166mm,第四反射镜4到第一探测器8的间距为367.228mm,第二透射镜5到第一透射镜2的空气间隔为31.79mm,第三透射镜6到第二透射镜5的空气间隔为56.23mm,第四透射镜7到第三透射镜6的空气间隔为14.72mm,第二探测器9到第四透射镜7的空气间隔为10mm;第一透射镜2的厚度为14mm,第二透射镜5的厚度为11.7mm,第三透射镜6的厚度为10mm,第四透射镜7的厚度为11.53mm;各个光学元件的具体参数参见表1;
入射光经过主反射镜1反射后通过第一透射镜2进行分光,分成可见光谱段与红外谱段,可见光谱段沿第一透射镜2反射后通过第四反射镜4上的通光孔到达第三反射镜3,第三反射镜3将光线再次反射至第四反射镜4上,反射光通过第三反射镜3上的通光孔后会聚至位于焦面处的第一探测器8上,在第一探测器8上成像;红外谱段部分经过第一透射镜2透射后到达第二透射镜5,透射光通过第二透射镜5透射到达第三透射镜6,第三透射镜6将光线再次透射至第四透射镜7,透射光经过第四透射镜7透射后会聚至位于焦面处的第二探测器9上,在第二探测器9上成像。
表1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各光学原件的参数
对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光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光学参数
对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可见光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分别为可见光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图和畸变曲线图,在图2中,横坐标为空间频率,单位为周期/mm,纵坐标为光学传递函数(MTF)模值;图3为畸变曲线图。由图2与图3可知,全视场平均传函为0.12@Nyquist;全视场畸变小于0.75%,表明本发明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良好。
对实施例1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红外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图4和图5分别为红外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图和畸变曲线图,在图4中,横坐标为空间频率,单位为周期/mm,纵坐标为光学传递函数(MTF)模值;图5为畸变曲线图。由图4与图5可知,全视场平均传函为0.25@Nyquist;全视场畸变小于等于0.5%,表明本发明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良好。
综上可以说明,本发明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结构紧凑,外包络尺寸为Φ426×760,可满足空间相机轻小型的应用需求。可见光系统焦距可达3500mm,外包络尺寸为Φ426×590,具有长焦距、小筒焦比的特点,可见光系统全视场平均传函为0.12@Nyquist;全视场畸变<0.75%;杂光系数仿真结果为3%,整个可见光系统具有优良的杂光抑制性能。红外系统焦距可达706mm,红外系统全视场平均传函为0.25@Nyquist;全视场畸变≤0.5%,整个红外系统成像质量良好。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第四反射镜(4)、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所述主反射镜(1)、第一透射镜(2)、第三反射镜(3)和第四反射镜(4)同轴设置且均为二次非球面镜,主反射镜(1)作为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第一透射镜(2)表面镀膜,将入射光分成可见光谱段与红外谱段,第三反射镜(3)与主反射镜(1)一体化加工设计,且第三反射镜(3)和第四反射镜(4)均开有通光孔,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均为高次非球面透射镜,第一透射镜(2)、第四反射镜(4)、第二透射镜(5)、第三透射镜(6)和第四透射镜(7)位于主反射镜(1)的同一侧;
入射光经过主反射镜(1)反射后通过第一透射镜(2)进行分光,分成可见光谱段与红外谱段,可见光谱段沿第一透射镜(2)反射后通过第四反射镜(4)上的通光孔到达第三反射镜(3),第三反射镜(3)将光线再次反射至第四反射镜(4)上,反射光通过第三反射镜(3)上的通光孔后会聚至位于焦面处的第一探测器(8)上,在第一探测器(8)上成像;红外谱段部分经过第一透射镜(2)透射后到达第二透射镜(5),透射光通过第二透射镜(5)透射到达第三透射镜(6),第三透射镜(6)将光线再次透射至第四透射镜(7),透射光经过第四透射镜(7)透射后会聚至位于焦面处的第二探测器(9)上,在第二探测器(9)上成像;
主反射镜的反射面(1-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714.536mm;
第一透射镜的入射面(2-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386.402mm,第一透射镜的出射面(2-2)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77.540mm;
第三反射镜的反射面(3-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202.836mm;
第四反射镜的反射面(4-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264.466mm;
第二透射镜的入射面(5-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01.730mm,第二透射镜的出射面(5-2)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25.377mm;
第三透射镜的入射面(6-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58.311mm,第三透射镜的出射面(6-2)的顶点曲率半径为107.076mm;
第四透射镜的入射面(7-1)的顶点曲率半径为60.574mm,第四透射镜的出射面(7-2)的顶点曲率半径为37.22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镜(1)的口径为426mm;第一透射镜(2)的材料为锗玻璃,镀膜为红外增透膜,第一透射镜(2)的反射率为98%,透过率为9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可见光谱段范围为450nm~850nm,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的红外谱段范围为8000nm~12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的可见光系统的焦距为3500mm,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的红外系统的焦距为7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F数为8.33,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红外系统的F数为1.6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的可见光系统的总视场范围为1.6°,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的红外系统的总视场范围为1.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透过率大于等于0.8,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红外系统的透过率大于等于0.7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畸变小于0.75%,杂光系数小于等于3%,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红外系统的畸变小于等于0.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外包络尺寸为Φ426×760mm,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中可见光系统的外包络尺寸为Φ426×590mm。
CN202011278404.9A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Active CN114509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8404.9A CN114509865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PCT/CN2020/000286 WO2022099429A1 (zh) 2020-11-16 2020-11-20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US18/121,026 US20230221181A1 (en) 2020-11-16 2023-03-14 Coaxial four-reflection optical system for visible light long-wave infrared common-aperture imag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8404.9A CN114509865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9865A CN114509865A (zh) 2022-05-17
CN114509865B true CN114509865B (zh) 2023-08-15

Family

ID=8154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8404.9A Active CN114509865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21181A1 (zh)
CN (1) CN114509865B (zh)
WO (1) WO20220994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0378A (zh) * 2023-04-17 2023-07-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见-长波红外双色成像探测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4744A (zh) * 2009-08-06 2010-01-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折反式双谱段凝视成像系统
DE102016217737A1 (de) * 2015-11-12 2016-11-10 Carl Zeiss Smt Gmbh Optisches System für die Mikrolithographie
CN107843980A (zh) * 2017-11-09 2018-03-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可见红外双通道折反射式光学系统
CN209311779U (zh) * 2018-12-17 2019-08-27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高分辨率可见光中波红外双波段光学成像系统
CN111487756A (zh) * 2020-04-26 2020-08-04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基于折反式长焦距大视场小体积成像光学系统
CN111812829A (zh) * 2020-07-29 2020-10-2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主三镜一体化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4744A (zh) * 2009-08-06 2010-01-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折反式双谱段凝视成像系统
DE102016217737A1 (de) * 2015-11-12 2016-11-10 Carl Zeiss Smt Gmbh Optisches System für die Mikrolithographie
CN107843980A (zh) * 2017-11-09 2018-03-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可见红外双通道折反射式光学系统
CN209311779U (zh) * 2018-12-17 2019-08-27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高分辨率可见光中波红外双波段光学成像系统
CN111487756A (zh) * 2020-04-26 2020-08-04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基于折反式长焦距大视场小体积成像光学系统
CN111812829A (zh) * 2020-07-29 2020-10-2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主三镜一体化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9429A1 (zh) 2022-05-19
US20230221181A1 (en) 2023-07-13
CN114509865A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70562A1 (en) Co-aperture broadband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CN109459844B (zh) 一种紧凑型大视场互嵌式全反射光学系统
CN101672978A (zh) 一种折反射式离轴三反长波红外光学系统
CN111812829B (zh) 一种主三镜一体化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CN107991763B (zh) 一种高清长焦距长波红外镜头
US20040246595A1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with aberration correcting means
CN110579859A (zh) 一种紧凑型长焦距星敏感器远心光学系统
CN109283671B (zh) 一种轻小型大视场低畸变的类同轴五反光学系统
CN111045102A (zh) 一种红外与激光接收共口径复合探测系统
CN115079384B (zh) 光学镜头
CN115128769A (zh) 光学镜头
CN114509865B (zh) 一种可见光-长波红外共口径成像的同轴四反光学系统
CN112034605A (zh) 一种折反式Golay3稀疏孔径光学系统
CN115508986B (zh) 光学镜头
CN116449540A (zh) 光学镜头
CN113325578B (zh) 一种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
CN104035197A (zh) 一种折反式太赫兹波成像系统
CN211603682U (zh) 一种超宽谱段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13075788A (zh) 多谱段多通道共口径变焦成像光学系统
CN111983798A (zh) 紧凑式小焦比折反射望远镜
CN108152241B (zh) 长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
CN220650898U (zh) 多谱段共孔径离轴反射式探测光学系统
CN110703410A (zh) 一种无遮拦长焦距星敏感器光学系统
CN114355594B (zh) 一种小型化中波红外变焦光学系统
CN220252270U (zh) 一种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