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4923B - 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4923B
CN114504923B CN202210391278.0A CN202210391278A CN114504923B CN 114504923 B CN114504923 B CN 114504923B CN 202210391278 A CN202210391278 A CN 202210391278A CN 114504923 B CN114504923 B CN 114504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continuous granulation
granulation reaction
reaction kettle
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12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4923A (zh
Inventor
温正坤
谭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12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4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4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4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4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4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granulating materials, e.g. fertilisers in general; Rend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ee flowing in general, e.g. making them hydrophob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7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r training a mod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预设厂房内有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由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进行废气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同时降低废气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釜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一般采用石墨作为负极材料。而石墨是由焦粉经过3000摄氏度的高温制成的。而这些焦粉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及有害气体污染。例如,在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对焦粉进行回转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及粉尘,这些废气及粉尘直接排出到周围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并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为了避免废气直接排放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通常在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出口出安置一个废气处理装置,由废气处理装置对尾气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入空气中,以达到环保的要求。然而,生成过程中,工厂中可能存在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如若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均安置一个废气处理装置,则会严重增加了废气处理成本,同时过多的废气处理装置也会占用大量的工厂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进行废气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同时降低了废气处理成本,释放更多可利用的工厂空间。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预设厂房内有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
预设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出口处设置有流量检测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
本方案中,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O,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X轴和Y轴,且X轴和Y轴正交于原点O;
由X轴和Y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区域;
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
基于每个区域,以原点O分别作出平分射线;
以每个区域的平分射线的射线方向为向量方向,以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为向量值,分别得出每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
将4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一校正向量;
采用第一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本方案中,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P,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横轴和纵轴,且横轴和纵轴正交于原点P;
由横轴和纵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分区;
基于每个分区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采用密度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4个分区聚类中心;
分别连接原点P和4个分区聚类中心,并形成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
将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二校正向量;
采用第二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本方案中,在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处理后的尾气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
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尾气排量和;
将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分别除以所述尾气排量和,得到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回流比例;
将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按照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回流比例计算出对应的回流分量;
按照不同的回流分量将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分别回流至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中,以进行循环利用。
本方案中,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构建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并通过样本数据对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
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反应环境数据,并通过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分别预测出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
基于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并通过预设的修正算法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尾气成分含量;
对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修正后的尾气成分含量进行归并处理,得到综合尾气成份含量;
将综合尾气成份含量输入尾气处理动态调整模型中,输出调整后的尾气处理方案;
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按照调整后的尾气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本方案中,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分别与剩余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作差计算,得到多个排量差值;
将每个排量差值分别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如果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标记为异常一次;
统计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被标记为异常的总数;
判断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总数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出现故障,并进行报警指示。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所述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预设厂房内有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
预设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出口处设置有流量检测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
本方案中,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O,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X轴和Y轴,且X轴和Y轴正交于原点O;
由X轴和Y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区域;
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
基于每个区域,以原点O分别作出平分射线;
以每个区域的平分射线的射线方向为向量方向,以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为向量值,分别得出每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
将4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一校正向量;
采用第一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本方案中,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P,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横轴和纵轴,且横轴和纵轴正交于原点P;
由横轴和纵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分区;
基于每个分区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采用密度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4个分区聚类中心;
分别连接原点P和4个分区聚类中心,并形成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
将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二校正向量;
采用第二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所述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进行废气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同时降低了废气处理成本,释放更多可利用的工厂空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2,预设厂房内有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
S104,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
S106,预设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出口处设置有流量检测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S108,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S110,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
本发明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采用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出第一聚类中心,稍后基于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第二聚类中心。最后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二聚类中心处,并由该尾气处理装置统一对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进行处理,相对于传统的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均配置一个尾气处理装置,本发明在实现对尾气的处理,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大大减少尾气处理装置的数量,从而节省了尾气处理成本。同时,由于尾气处理装置的数量减少,可以腾出较多可利用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具体包括:
预设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出口处设置有尾气成份检测器,由尾气成份检测器分别检测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份;
基于尾气成份对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进行分组,得到多个组;
针对同一组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尾气成份对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进行分组,具体可以将尾气成份相同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分成一组。
可以理解,由于不同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可能产出的尾气成份不同,本发明为了便于对相同尾气成份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进行统一尾气处理,首先基于尾气成份进行分组,然后针对每一组进行具体计算出第一聚类中心、第二聚类中心,并将对应的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对应的第二聚类中心上。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对应组的尾气成份,并基于对应组的尾气成份从尾气处理装置类别中选定出适配的尾气处理装置;
将适配的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
可以理解,本发明提供多种类别的尾气处理装置,且不同的尾气处理装置分别适配处理不同的尾气成份。本发明首先基于该组的统一尾气成份进行选定适配的尾气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O,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X轴和Y轴,且X轴和Y轴正交于原点O;
由X轴和Y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区域;
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
基于每个区域,以原点O分别作出平分射线;
以每个区域的平分射线的射线方向为向量方向,以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为向量值,分别得出每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
将4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一校正向量;
采用第一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4个区域分别为90度扇形,且4个区域的平分射线的角度分别为45度、135度、225度、315度。可以理解,本发明通过4个区域的尾气排量差异计算校正向量,并基于校正向量对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从而得出校正后的第二聚类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得到第一校正向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尾气排量与校正位移的维度置换比例,将第一校正向量基于所述维度置换比例进行置换,得到置换后的第一校正向量;
采用置换后的第一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可以理解,由于尾气排量和校正位移为两个维度,且尾气排量的值通常较大,则需要对尾气排量进行降维处理,本发明在得到第一校正向量之后,由于第一校正向量是基于尾气排量的向量值,则需要采用维度置换比例进行降维处理,从而得出更加合适的校正位移,进而根据校正位移对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获取尾气排量与校正位移的维度置换比例,具体包括:
测量获取所有两两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之间的距离,并选取最大距离;
累计所有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得到尾气总排量;
将所述最大距离除以所述尾气总排量,计算得到维度置换比例。
可以理解,在得到第一校正向量后,由于第一校正向量的值是基于尾气排量的,因此将第一校正向量乘以维度置换比例,即可得到基于位移的校正向量,进而便于后续位移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P,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横轴和纵轴,且横轴和纵轴正交于原点P;
由横轴和纵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分区;
基于每个分区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采用密度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4个分区聚类中心;
分别连接原点P和4个分区聚类中心,并形成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
将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二校正向量;
采用第二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可以理解,本发明还可以基于4个分区聚类中心进行计算出第二校正向量,并基于第二校正向量来对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处理后的尾气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
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尾气排量和;
将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分别除以所述尾气排量和,得到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回流比例;
将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按照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回流比例计算出对应的回流分量;
按照不同的回流分量将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分别回流至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中,以进行循环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尾气中含有大量可循环利用的气体,为了进一步节省造粒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在尾气处理完成后,继续对处理后的气体进行分离、提纯处理,从而得到可循环利用的气体。由于这些可循环利用的气体分别来源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且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需要回流的气体量也不同,本发明则通过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和尾气排量和计算出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回流比例,并按照回流比例将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进行回流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反应气体量的频繁补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构建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并通过样本数据对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
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反应环境数据,并通过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分别预测出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
基于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并通过预设的修正算法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尾气成分含量;
对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修正后的尾气成分含量进行归并处理,得到综合尾气成份含量;
将综合尾气成份含量输入尾气处理动态调整模型中,输出调整后的尾气处理方案;
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按照调整后的尾气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在不同的反应环境下则可能产生的尾气成分含量不同,所述反应环境可以为反应釜内的温度、流速、反应时间等。本发明则基于反应环境参数,并通过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预测得到尾气成份含量。然后基于尾气成分哈量并通过尾气处理动态调整模型输出尾气处理方案,并采用尾气处理方案进行尾气处理。事实上,本发明通过模型替代了传统的尾气成分含量传感器,节省了检测成本,另外尾气成分含量传感器只能设置在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出口处,由于尾气成分含量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当尾气成分含量传感器检测出上一时刻的尾气成分含量时,则对应的尾气已由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因此难以实现基于实时的尾气成分含量进行动态调整尾气处理方案,本发明则可以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归并处理,实际是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进行中和。
需要说明的是,将综合尾气成份含量输入尾气处理动态调整模型中,输出调整后的尾气处理方案,实际上,尾气处理动态调整模型可以以映射表的方式进行实现,即建立各种尾气成分含量与各种尾气处理方案的映射表,在获取到尾气成分含量后,即可根据映射表找出适配的尾气处理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基于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并通过预设的修正算法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尾气成分含量,具体包括:
记录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在历史时期的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历史数据至少包括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历史反应环境数据以及对应的历史真实尾气成分含量;
针对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在历史时期的历史反应环境数据分别进行特征计算,得到第一特征值;
基于当前时间的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反应环境数据进行特征计算,得到第二特征值;
将第二特征值分别与各个第一特征值进行差异比对,并将差异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历史数据提取入数据库中;
基于数据库中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历史反应环境数据,并通过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历史预测尾气成分含量;
将数据库中的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历史真实尾气成分含量分别与历史预测尾气成分含量进行作差,得到多个成分含量差值;
将多个成分含量差值基于数据库中的数据总量进行平均化计算,得到成分含量修正值;
将当前时间的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加上成分含量修正值,得到修正后的尾气成分含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考虑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受限,则通过真实成分含量与预测成分含量计算出成分含量修正值,并通过成分含量修正值对当前时间的尾气成分含量进行修正,从而提升了尾气成分含量预测的准确度。
可以理解,历史真实尾气成分含量可以采用尾气成分含量传感器在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出口处进行测出,在得到成分含量修正值后,即可撤除尾气成分含量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分别与剩余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作差计算,得到多个排量差值;
将每个排量差值分别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如果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标记为异常一次;
统计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被标记为异常的总数;
判断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总数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出现故障,并进行报警指示。
可以理解,在同一厂房内,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规格基本相同,则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产生的尾气排量相差不大,然而随着个别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使用年限较长,容易出现故障,即反应釜出现漏气或反应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则将导致尾气排量出现异常,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之间的差异性,进而筛选出故障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并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造成尾气泄露,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判定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出现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故障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原始图像;
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以及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
将灰度图像输入异常检测模型的自编码模块中;
由自编码模块对灰度图像进行修补处理,并输出修补后的灰度图像;
将修补后的灰度图像与原始的灰度图像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该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是否有缺陷;
如果确认该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具有缺陷,则将原始的灰度图像与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分别输入SIFT 特征提取算法中,并分别计算得到原始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 特征向量,以及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
将原始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与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相减,定位出异常位置。
可以理解,本发明通过采集故障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原始图像,并通过异常检测模型进行图像识别分析处理,进而定位出异常位置,从而便于后续进行及时补救,避免尾气泄露,造成环境污染。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系统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系统2,包括存储器21和处理器22,所述存储器中包括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所述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预设厂房内有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
预设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出口处设置有流量检测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O,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X轴和Y轴,且X轴和Y轴正交于原点O;
由X轴和Y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区域;
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
基于每个区域,以原点O分别作出平分射线;
以每个区域的平分射线的射线方向为向量方向,以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为向量值,分别得出每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
将4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一校正向量;
采用第一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P,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横轴和纵轴,且横轴和纵轴正交于原点P;
由横轴和纵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分区;
基于每个分区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采用密度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4个分区聚类中心;
分别连接原点P和4个分区聚类中心,并形成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
将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二校正向量;
采用第二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所述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对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进行废气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同时降低了废气处理成本,释放更多可利用的工厂空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预设厂房内有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
预设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出口处设置有流量检测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
其中,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分别与剩余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作差计算,得到多个排量差值;
将每个排量差值分别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如果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标记为异常一次;
统计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被标记为异常的总数;
判断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被标记为异常的总数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出现故障,并进行报警指示;
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故障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原始图像;
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以及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
将灰度图像输入异常检测模型的自编码模块中;
由自编码模块对灰度图像进行修补处理,并输出修补后的灰度图像;
将修补后的灰度图像与原始的灰度图像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该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是否有缺陷;
如果确认该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具有缺陷,则将原始的灰度图像与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分别输入SIFT 特征提取算法中,并分别计算得到原始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 特征向量,以及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
将原始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与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相减,定位出异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O,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X轴和Y轴,且X轴和Y轴正交于原点O;
由X轴和Y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区域;
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
基于每个区域,以原点O分别作出平分射线;
以每个区域的平分射线的射线方向为向量方向,以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为向量值,分别得出每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
将4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一校正向量;
采用第一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P,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横轴和纵轴,且横轴和纵轴正交于原点P;
由横轴和纵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分区;
基于每个分区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采用密度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4个分区聚类中心;
分别连接原点P和4个分区聚类中心,并形成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
将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二校正向量;
采用第二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处理后的尾气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
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尾气排量和;
将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分别除以所述尾气排量和,得到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回流比例;
将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按照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回流比例计算出对应的回流分量;
按照不同的回流分量将可循环利用的气体量分别回流至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中,以进行循环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构建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并通过样本数据对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
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反应环境数据,并通过尾气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分别预测出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
基于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成分含量,并通过预设的修正算法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尾气成分含量;
对各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修正后的尾气成分含量进行归并处理,得到综合尾气成分含量;
将综合尾气成分含量输入尾气处理动态调整模型中,输出调整后的尾气处理方案;
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按照调整后的尾气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6.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所述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预设厂房内有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分别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坐标位置,并通过密度聚类算法计算得到第一聚类中心;
预设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出口处设置有流量检测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
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将一尾气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聚类中心处,由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统一接收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排放的尾气并进行处理;
其中,在通过流量检测器分别采集获取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之后,所述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将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分别与剩余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作差计算,得到多个排量差值;
将每个排量差值分别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如果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将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标记为异常一次;
统计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被标记为异常的总数;
判断每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被标记为异常的总数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对应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出现故障,并进行报警指示;
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故障的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原始图像;
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以及灰度处理,得到灰度图像;
将灰度图像输入异常检测模型的自编码模块中;
由自编码模块对灰度图像进行修补处理,并输出修补后的灰度图像;
将修补后的灰度图像与原始的灰度图像进行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判断该连续式造粒反应釜是否有缺陷;
如果确认该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具有缺陷,则将原始的灰度图像与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分别输入SIFT 特征提取算法中,并分别计算得到原始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 特征向量,以及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
将原始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与修补后的灰度图像对应的SIFT特征向量相减,定位出异常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O,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X轴和Y轴,且X轴和Y轴正交于原点O;
由X轴和Y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区域;
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进行累加,得到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
基于每个区域,以原点O分别作出平分射线;
以每个区域的平分射线的射线方向为向量方向,以每个区域的累计尾气排量为向量值,分别得出每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
将4个区域的第一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一校正向量;
采用第一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的尾气排量并采用预设的校正算法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具体包括:
以第一聚类中心为原点P,并建立二维坐标系,二维坐标系包括横轴和纵轴,且横轴和纵轴正交于原点P;
由横轴和纵轴将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划分在4个分区;
基于每个分区的多个连续式造粒反应釜采用密度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4个分区聚类中心;
分别连接原点P和4个分区聚类中心,并形成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
将4个分区的第二校正分向量进行向量和计算,得到第二校正向量;
采用第二校正向量对所述第一聚类中心进行校正,得到第二聚类中心。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所述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91278.0A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04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1278.0A CN114504923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1278.0A CN114504923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4923A CN114504923A (zh) 2022-05-17
CN114504923B true CN114504923B (zh) 2022-07-05

Family

ID=8155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1278.0A Active CN114504923B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492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743A (ja) * 1992-07-13 1994-02-08 Toshiba Corp 脱硝制御装置
CN106569517A (zh) * 2016-10-28 2017-04-1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焦化废气脱硫过程优化控制方法
CN114191949A (zh) * 2022-02-16 2022-03-18 东莞市鹏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生产废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54714A (zh) * 2022-02-28 2022-03-29 东莞市鹏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nmp回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743A (ja) * 1992-07-13 1994-02-08 Toshiba Corp 脱硝制御装置
CN106569517A (zh) * 2016-10-28 2017-04-1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焦化废气脱硫过程优化控制方法
CN114191949A (zh) * 2022-02-16 2022-03-18 东莞市鹏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生产废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54714A (zh) * 2022-02-28 2022-03-29 东莞市鹏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nmp回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4923A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2391A (zh) 监控告警策略配置方法及装置、监控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10995153B (zh) 一种光伏电站的异常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36756B (zh) 一种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退火工艺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9670549B (zh) 火电机组的数据筛选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04281779A (zh) 一种异常数据判定与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664038B (zh) 一种用于电气安全管理的智能配电运维监控系统
CN115796708B (zh) 一种工程建设用的大数据智能质检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1652375A (zh) 基于贝叶斯推理及虚拟传感的冷却盘管故障智能检测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14504923B (zh) 一种连续式造粒反应釜尾气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227637A (zh) 一种面向有源配电网的精细化负荷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10443481B (zh) 基于混合k-近邻算法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状态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6643178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soc估算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805203B (zh) 基于物联网的施工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451963A (zh) 一种氨氮废水高效检测系统
CN117391728A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CN116701846A (zh) 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水电站调度运行数据清洗方法
CN116821632A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稳定性评估和控制方法
CN112036038A (zh) 一种排放源的排放量调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45700A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站的能耗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14756722B (zh) 一种多元数据集中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6249186A (zh) 无线网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611267B (zh) 一种物探数据正则化反演中先验边界结构全约束配置方法
CN113869782B (zh) 基于时序分解企业用电数据以识别环保管控异常的方法
CN117764601A (zh) 基于电力数据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370824A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进气状态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