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4710A -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4710A
CN114504710A CN202210183173.6A CN202210183173A CN114504710A CN 114504710 A CN114504710 A CN 114504710A CN 202210183173 A CN202210183173 A CN 202210183173A CN 114504710 A CN114504710 A CN 114504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silica gel
gel sleeve
plate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31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高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ding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ingding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ding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ingding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1831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4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4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47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88Mouthpieces; Means for guiding, securing or introducing the tubes
    • A61M16/0497Tube stabiliz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head or torso, e.g. special back-res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包括颈部调节枕、插入患者气管内的硅胶套管、颈部调节模块、舒展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所述颈部调节模块用于将硅胶套管固定前对患者的颈部进行调整,所述舒展模块用于对颈部皮肤进行舒展以减少横向皮纹的同时把保护垫充分展开,所述套管稳定模块用于对硅胶套管进行固定时避免其倾斜或脱出,所述套管稳定模块包括上定位板、连接块、定位杆、第二固定块和J形支撑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的颈部调节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将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并且确保硅胶套管在固定过程中不会脱离以及发生倾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固定方法是棉质布带从一侧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孔穿过打结后,从颈后绕过,在另一侧打结固定,对于一些肥胖患者会嵌入到颈部皮肤皱褶处,极易导致皮肤发红、破溃,而且由于常规使用单根布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容易移位甚至脱管,专利201620440991X公开了一种气管套管固定带,通过并行多带+可拆卸连接件的设计达到无需松开全部的固定带即可完成护垫的更换、固定带的清洁工作,避免了由于清洁固定带或提起固定带内衬保护垫操作引起的脱管的风险。
但是两条固定带需要先后使用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固定带对套管的拉力方向会有变化,使套管倾斜,易导致套管松动脱离,在系固定带时还需要将患者的头部抬起,若操作不当会导致气管切口受损;有些肥胖患者的汗水会积存在褶皱的皮肤中,且护垫也会嵌入到颈部皮肤皱褶处,若不能及时进行处理会导致病人烦躁不安,头部频繁扭动,但单个护理人员不易操作,需要其他人配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的舒展模块单个护理人员就能够将保护垫充分展开,同时减少了肥胖患者颈部的横向皮纹,硅胶套管固定时,使保护垫与患者颈部皮肤能够充分接触;通过设置的颈部调节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在硅胶套管固定前将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并且确保硅胶套管在固定过程中不会脱离以及发生倾斜,以免气管切口受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包括颈部调节枕、插入患者气管内的硅胶套管、颈部调节模块、舒展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所述颈部调节模块用于将硅胶套管固定前对患者的颈部进行调整,所述舒展模块用于对颈部皮肤进行舒展以减少横向皮纹的同时把保护垫充分展开,所述套管稳定模块用于对硅胶套管进行固定时避免其倾斜或脱出,所述套管稳定模块包括上定位板、连接块、定位杆、第二固定块和J形支撑杆,插入患者气管内的所述硅胶套管位于颈部调节枕的上方,所述上定位板设置在硅胶套管的上端面,所述上定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第一调节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固定安装在连接块的底部,所述硅胶套管的上表面边沿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杆相匹配,所述硅胶套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连接绳,所述第二固定板与连接绳的远离硅胶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两根所述J形支撑杆分别位于连接块的两侧。
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通过将上定位板移动到患者的颈部上方,控制第一调节杆的长度,使定位杆位于定位槽的内部,且定位杆不能向下压的太过,以免对气管切口造成二次伤害,定位杆具有定位并限制硅胶套管脱落的作用,而硅胶套管两侧的连接绳通过第二固定板与J形支撑杆的侧面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舒展模块包括颈部支撑板、弧形插板、支撑气囊和膨胀气囊,所述颈部调节枕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底座,两块所述颈部支撑板均滑动安装在滑动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气囊固定安装在颈部支撑板的上表面,两块所述颈部支撑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空腔,两个所述弧形空腔的开口相背,两块所述弧形插板分别位于滑动底座两端的上方,且所述弧形插板的尾端与颈部调节枕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插板与弧形空腔相匹配,两块所述颈部支撑板的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膨胀气囊分别固定在安装腔内壁的上下两侧,所述颈部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弧形空腔和膨胀气囊通过通气孔相连通,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的所述膨胀气囊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块,所述膨胀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排气孔。
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未工作前弧形插板和颈部支撑板共同起到支撑患者颈部的作用,颈部调节模块将患者颈部调至合适的位置后,控制两块颈部支撑板在滑动底座上相对滑动,颈部支撑板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弧形插板进入弧形空腔内,并将弧形空腔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挤入膨胀气囊,此时膨胀气囊被撑起但夹力较小,易于将保护垫插入安装腔,继续移动颈部支撑板,膨胀气囊表面设置的摩擦凸块用于增加摩擦力,使保护垫能够随着颈部支撑板的移动而向两侧展开,同时随着颈部支撑板移动距离的增加,膨胀气囊内被挤压的气体越多,膨胀气囊对保护垫的夹力增大,确保保护垫充分展开时不会发生松动;而且颈部支撑板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支撑气囊与患者颈部皮肤相接触,支撑气囊随颈部支撑板移动时带动颈部皮肤向两侧拉动,减少肥胖患者的横向皮纹,减轻汗水积存在皮肤褶皱中的程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模块包括头部支撑板和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固定安装在颈部调节枕的内部,所述头部支撑板设置在颈部调节枕上表面的尾部,所述头部支撑板的顶部与颈部调节枕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顶端与头部支撑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两根所述J形支撑杆分别位于头部支撑板的左右两侧。
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通过控制角度调节杆伸长,使头部支撑板以上端为轴向上转动,把患者患者后脑勺部位抬起,接着滑动两根J形支撑杆分别滑动到患者的颈部两侧,控制第二调节杆收缩使患者颈部两侧被J形支撑杆对称抬起,同时颈部支撑板上的支撑气囊充气膨胀对患者抬起的头部进行支撑,便于接下来护理人员对硅胶套管进行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定位板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根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底端与J形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J形支撑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三调节杆的远离J形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矩形凸块,所述矩形槽的表面设置有磁性材料,所述矩形凸块与矩形槽相匹配。
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两根J形支撑杆通过滑动第二调节杆来左右移动位置,第二固定板通过磁性与磁铁块吸附固定,同时设置的矩形槽能够避免两者发生相对滑动,防止硅胶套管固定过程中发生晃动,同时控制第三调节杆的伸缩长度,使硅胶套管两侧的连接绳被拉伸的力度相同,有助于保持硅胶套管的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枕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位于两个安装腔的内部,所述保护垫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远离保护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
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舒展模块工作的过程中,将保护垫的前后侧边分别插入两个安装腔内,舒展模块将保护垫充分展开后,硅胶套管两侧的连接绳依次从磁铁块上取下,并与保护垫两侧的橡胶条连接时,其它的连接绳提供的拉力能够避免硅胶套管发生倾斜。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工作时相互对插形成“十”字,所述橡胶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长度限制杆,所述橡胶条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长度限制杆的宽度,所述橡胶条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汗垫。
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互相插入卡槽内形成“十”字形,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固定后,只有通过施加前后方向的力才能将两者分开,而患者颈部的橡胶条对第一固定板的拉力为侧向力,患者颈部正常运动难以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分离,若固定时橡胶条的长度过长,通过将橡胶条对折至合适的长度,按压长度限制杆进入对应的通孔内,由于橡胶条具有一定的韧性,长度限制杆进入通孔容易难以取出,有助于护理人员快速的对硅胶套管进行固定并且便于调节橡胶条的松紧程度,吸汗垫用于弥补橡胶条所用材料吸汗不足。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枕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上定位板的底端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珠,所述上定位板位于滑槽内的部分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限位弹珠的尺寸相匹配。
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在对硅胶套管进行固定时,将上定位板放入安装块上的滑槽内,滑动上定位板使定位杆位于硅胶套管的定位槽上方,此时控制滑槽内的限位弹珠弹出,对上定位板进行限位,避免上定位板继续前后滑动以及向上脱出滑槽。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方法,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气管被切开的患者仰卧在病床上,硅胶套管插入切开的气管内,患者的颈部与颈部调节枕上的颈部支撑板和弧形插板接触,硅胶套管固定前,将头部支撑板向上转动,把患者患者后脑勺部位抬起,接着滑动两根J形支撑杆分别滑动到患者的颈部两侧,颈部支撑板上的支撑气囊充气膨胀对患者抬起的头部进行支撑;
步骤二,将上定位板放入安装块上的滑槽内,滑动上定位板使定位杆位于硅胶套管的定位槽上方,控制滑槽内的限位弹珠弹出,对上定位板进行限位,控制第一调节杆的长度,使定位杆位于定位槽的内部,对硅胶套管进行定位并限制其脱离气管;
步骤三,控制两块颈部支撑板在滑动底座上相对滑动,颈部支撑板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将保护垫插入安装腔内,继续移动颈部支撑板,使保护垫能够随着颈部支撑板的移动而向两侧展开,而且颈部支撑板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支撑气囊与患者颈部皮肤相接触,支撑气囊随颈部支撑板移动时带动颈部皮肤向两侧拉动,减少肥胖患者的横向皮纹;
步骤四,将第二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磁铁块上,磁铁块上的矩形凸块卡入第二固定板上的矩形槽内,通过控制第三调节杆的伸缩长度,使硅胶套管两侧的连接绳被拉伸的力度相同;
步骤五,硅胶套管两侧的连接绳依次从磁铁块上取下,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互相插入卡槽内形成“十”字形,将橡胶条对折至合适的长度,按压长度限制杆进入对应的通孔内,来调节橡胶条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其它的连接绳提供的拉力能够避免硅胶套管发生倾斜;
步骤六,将膨胀气囊上的排气孔打开,使保护垫脱离安装腔,将患者颈部进一步抬高,控制颈部支撑板回到原位后,将患者颈部放回颈部调节枕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舒展模块单个护理人员就能够将保护垫充分展开,同时减少了肥胖患者颈部的横向皮纹,硅胶套管固定时,使保护垫与患者颈部皮肤能够充分接触,避免患者颈部由于积存汗渍导致皮肤受损,以及保护垫出现褶皱致使吸汗不充分,颈部支撑板相对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弧形插板进入弧形空腔内,并将弧形空腔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挤入膨胀气囊,此时膨胀气囊被撑起但夹力较小,易于将保护垫插入安装腔,继续移动颈部支撑板,膨胀气囊表面设置的摩擦凸块用于增加摩擦力,使保护垫能够随着颈部支撑板的移动而向两侧展开,保护垫展开过程中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加的同时,膨胀气囊夹紧的力度也在增加,使保护垫能够充分展开,且颈部支撑板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支撑气囊与患者颈部皮肤相接触,支撑气囊随颈部支撑板移动时带动颈部皮肤向两侧拉动,以减少肥胖患者的横向皮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颈部调节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在硅胶套管固定前将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并且确保硅胶套管在固定过程中不会脱离以及发生倾斜,以免气管切口受损,通过头部支撑板把患者患者后脑勺部位抬起,接着控制第二调节杆收缩使患者颈部两侧被J形支撑杆对称抬起,同时颈部支撑板上的支撑气囊充气膨胀对患者抬起的颈部进行支撑,定位杆用于定位并限制硅胶套管从气管中脱落,通过滑动第二调节杆来左右移动位置,第二固定板通过磁性与磁铁块吸附固定,同时设置的矩形槽能够避免两者发生相对滑动,防止硅胶套管固定过程中发生晃动,控制第三调节杆的伸缩长度,使硅胶套管两侧的连接绳被拉伸的力度相同,有助于保持硅胶套管的稳定,硅胶套管的固定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互相插入卡槽内形成“十”字形,橡胶条通过对折至合适的长度,按压长度限制杆进入对应的通孔内就能调整长度,操作便捷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的颈部调节枕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的工作时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的J形支撑杆侧视示意图。
图中:1、颈部调节枕;2、安装块;3、上定位板;4、滑槽;5、限位弹珠;6、连接块;7、颈部支撑板;8、弧形插板;9、支撑气囊;10、头部支撑板;11、角度调节杆;12、滑动底座;13、弧形空腔;14、安装腔;15、膨胀气囊;16、摩擦凸块;17、通气孔;18、第一调节杆;19、定位杆;20、第二调节杆;21、J形支撑杆;22、第三调节杆;23、保护垫;24、橡胶条;25、硅胶套管;26、连接绳;27、定位槽;28、第一固定板;29、第二固定板;30、矩形槽;31、长度限制杆;32、通孔;33、磁铁块;34、矩形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包括颈部调节枕1、插入患者气管内的硅胶套管25、颈部调节模块、舒展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颈部调节模块用于将硅胶套管25固定前对患者的颈部进行调整,舒展模块用于对颈部皮肤进行舒展以减少横向皮纹的同时把保护垫23充分展开,套管稳定模块用于对硅胶套管25进行固定时避免其倾斜或脱出,套管稳定模块包括上定位板3、连接块6、定位杆19、第二固定块和J形支撑杆21,插入患者气管内的硅胶套管25位于颈部调节枕1的上方,上定位板3设置在硅胶套管25的上端面,上定位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18,连接块6的顶部与第一调节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杆19固定安装在连接块6的底部,硅胶套管25的上表面边沿开设有定位槽27,定位槽27与定位杆19相匹配,硅胶套管2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连接绳26,第二固定板29与连接绳26的远离硅胶套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29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30,两根J形支撑杆21分别位于连接块6的两侧。
舒展模块包括颈部支撑板7、弧形插板8、支撑气囊9和膨胀气囊15,颈部调节枕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底座12,两块颈部支撑板7均滑动安装在滑动底座12的顶部,支撑气囊9固定安装在颈部支撑板7的上表面,两块颈部支撑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空腔13,两个弧形空腔13的开口相背,两块弧形插板8分别位于滑动底座12两端的上方,且弧形插板8的尾端与颈部调节枕1固定连接,弧形插板8与弧形空腔13相匹配,两块颈部支撑板7的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腔14,膨胀气囊15分别固定在安装腔14内壁的上下两侧,颈部支撑板7的内部开设有通气孔17,弧形空腔13和膨胀气囊15通过通气孔17相连通,位于同一个安装腔14内的膨胀气囊15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块16,膨胀气囊15的外侧设置有排气孔。
颈部调节枕1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垫23,保护垫23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位于两个安装腔14的内部,保护垫2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橡胶条24,橡胶条24的远离保护垫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8,第一固定板28和第二固定板29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
颈部调节枕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安装块2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4,上定位板3的底端滑动安装在滑槽4的内部,滑槽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珠5,上定位板3位于滑槽4内的部分开设有凹槽,凹槽与限位弹珠5的尺寸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舒展模块单个护理人员就能够将保护垫23充分展开,同时减少了肥胖患者颈部的横向皮纹,硅胶套管25固定时,使保护垫23与患者颈部皮肤能够充分接触,避免患者颈部由于积存汗渍导致皮肤受损,以及保护垫23出现褶皱致使吸汗不充分,颈部支撑板7相对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弧形插板8进入弧形空腔13内,并将弧形空腔13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17挤入膨胀气囊15,此时膨胀气囊15被撑起但夹力较小,易于将保护垫23插入安装腔14,继续移动颈部支撑板7,膨胀气囊15表面设置的摩擦凸块16用于增加摩擦力,使保护垫23能够随着颈部支撑板7的移动而向两侧展开,保护垫23展开过程中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加的同时,膨胀气囊15夹紧的力度也在增加,使保护垫23能够充分展开,且颈部支撑板7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支撑气囊9与患者颈部皮肤相接触,支撑气囊9随颈部支撑板7移动时带动颈部皮肤向两侧拉动,以减少肥胖患者的横向皮纹。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包括颈部调节枕1、插入患者气管内的硅胶套管25、颈部调节模块、舒展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颈部调节模块用于将硅胶套管25固定前对患者的颈部进行调整,舒展模块用于对颈部皮肤进行舒展以减少横向皮纹的同时把保护垫23充分展开,套管稳定模块用于对硅胶套管25进行固定时避免其倾斜或脱出,套管稳定模块包括上定位板3、连接块6、定位杆19、第二固定块和J形支撑杆21,插入患者气管内的硅胶套管25位于颈部调节枕1的上方,上定位板3设置在硅胶套管25的上端面,上定位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18,连接块6的顶部与第一调节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杆19固定安装在连接块6的底部,硅胶套管25的上表面边沿开设有定位槽27,定位槽27与定位杆19相匹配,硅胶套管2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连接绳26,第二固定板29与连接绳26的远离硅胶套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29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30,两根J形支撑杆21分别位于连接块6的两侧。
舒展模块包括颈部支撑板7、弧形插板8、支撑气囊9和膨胀气囊15,颈部调节枕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底座12,两块颈部支撑板7均滑动安装在滑动底座12的顶部,支撑气囊9固定安装在颈部支撑板7的上表面,两块颈部支撑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空腔13,两个弧形空腔13的开口相背,两块弧形插板8分别位于滑动底座12两端的上方,且弧形插板8的尾端与颈部调节枕1固定连接,弧形插板8与弧形空腔13相匹配,两块颈部支撑板7的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腔14,膨胀气囊15分别固定在安装腔14内壁的上下两侧,颈部支撑板7的内部开设有通气孔17,弧形空腔13和膨胀气囊15通过通气孔17相连通,位于同一个安装腔14内的膨胀气囊15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块16,膨胀气囊15的外侧设置有排气孔。
颈部调节模块包括头部支撑板10和角度调节杆11,角度调节杆11固定安装在颈部调节枕1的内部,头部支撑板10设置在颈部调节枕1上表面的尾部,头部支撑板10的顶部与颈部调节枕1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杆11的顶端与头部支撑板10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两根J形支撑杆21分别位于头部支撑板10的左右两侧。
上定位板3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根第二调节杆20,第二调节杆20的底端与J形支撑杆21的顶端固定连接,J形支撑杆2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调节杆22,第三调节杆22的远离J形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铁块33,磁铁块3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矩形凸块34,矩形槽30的表面设置有磁性材料,矩形凸块34与矩形槽30相匹配。
颈部调节枕1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垫23,保护垫23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位于两个安装腔14的内部,保护垫2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橡胶条24,橡胶条24的远离保护垫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8,第一固定板28和第二固定板29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
第一固定板28和第二固定板29在工作时相互对插形成“十”字,橡胶条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长度限制杆31,橡胶条2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2,通孔32的直径小于长度限制杆31的宽度,橡胶条24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汗垫,若患者烦躁不安,头部频繁扭动,为了提高固定效果可在第一固定板28和第二固定板29的外侧套设橡胶套,橡胶套内部设有“十”字形空腔,橡胶套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也能避免第一固定板28和第二固定板29对患者颈部皮肤造成刮伤。
颈部调节枕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安装块2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4,上定位板3的底端滑动安装在滑槽4的内部,滑槽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珠5,上定位板3位于滑槽4内的部分开设有凹槽,凹槽与限位弹珠5的尺寸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颈部调节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在硅胶套管25固定前将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并且确保硅胶套管25在固定过程中不会脱离以及发生倾斜,以免患者的气管切口受损,通过头部支撑板10把患者患者后脑勺部位抬起,接着控制第二调节杆20收缩使患者颈部两侧被J形支撑杆21对称抬起,同时颈部支撑板7上的支撑气囊9充气膨胀对患者抬起的颈部进行支撑,定位杆19用于定位并限制硅胶套管25从气管中脱落,通过滑动第二调节杆20来左右移动位置,第二固定板29通过磁性与磁铁块33吸附固定,同时设置的矩形槽30能够避免两者发生相对滑动,防止硅胶套管25固定过程中发生晃动,控制第三调节杆22的伸缩长度,使硅胶套管25两侧的连接绳26被拉伸的力度相同,有助于保持硅胶套管25的稳定,硅胶套管25的固定通过第一固定板28和第二固定板29互相插入卡槽内形成“十”字形,橡胶条24通过对折至合适的长度,按压长度限制杆31进入对应的通孔32内就能调整长度,操作便捷节省人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在使用时,首先,气管被切开的患者仰卧在病床上,硅胶套管25插入切开的气管内,患者的颈部与颈部调节枕1上的颈部支撑板7和弧形插板8接触,硅胶套管25固定前,将头部支撑板10向上转动,把患者患者后脑勺部位抬起,接着滑动两根J形支撑杆21分别滑动到患者的颈部两侧,颈部支撑板7上的支撑气囊9充气膨胀对患者抬起的头部进行支撑,其次,将上定位板3放入安装块2上的滑槽4内,滑动上定位板3使定位杆19位于硅胶套管25的定位槽27上方,控制滑槽4内的限位弹珠5弹出,对上定位板3进行限位,控制第一调节杆18的长度,使定位杆19位于定位槽27的内部,对硅胶套管25进行定位并限制其脱离气管,再者,控制两块颈部支撑板7在滑动底座12上相对滑动,颈部支撑板7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将保护垫23插入安装腔14内,继续移动颈部支撑板7,使保护垫23能够随着颈部支撑板7的移动而向两侧展开,而且颈部支撑板7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支撑气囊9与患者颈部皮肤相接触,支撑气囊9随颈部支撑板7移动时带动颈部皮肤向两侧拉动,减少肥胖患者的横向皮纹,接下来,将第二固定板29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磁铁块33上,磁铁块33上的矩形凸块34卡入第二固定板29上的矩形槽30内,通过控制第三调节杆22的伸缩长度,使硅胶套管25两侧的连接绳26被拉伸的力度相同,硅胶套管25两侧的连接绳26依次从磁铁块33上取下,第一固定板28和第二固定板29互相插入卡槽内形成“十”字形,将橡胶条24对折至合适的长度,按压长度限制杆31进入对应的通孔32内,来调节橡胶条24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其它的连接绳26提供的拉力能够避免硅胶套管25发生倾斜,最后,将膨胀气囊15上的排气孔打开,使保护垫23脱离安装腔14,将患者颈部进一步抬高,控制颈部支撑板7回到原位后,将患者颈部放回颈部调节枕1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包括颈部调节枕、插入患者气管内的硅胶套管、颈部调节模块、舒展模块和套管稳定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模块用于将硅胶套管固定前对患者的颈部进行调整,所述舒展模块用于对颈部皮肤进行舒展以减少横向皮纹的同时把保护垫充分展开,所述套管稳定模块用于对硅胶套管进行固定时避免其倾斜或脱出,所述套管稳定模块包括上定位板、连接块、定位杆、第二固定块和J形支撑杆,插入患者气管内的所述硅胶套管位于颈部调节枕的上方,所述上定位板设置在硅胶套管的上端面,所述上定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第一调节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固定安装在连接块的底部,所述硅胶套管的上表面边沿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杆相匹配,所述硅胶套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连接绳,所述第二固定板与连接绳的远离硅胶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两根所述J形支撑杆分别位于连接块的两侧;所述舒展模块包括颈部支撑板、弧形插板、支撑气囊和膨胀气囊,所述颈部调节枕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底座,两块所述颈部支撑板均滑动安装在滑动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气囊固定安装在颈部支撑板的上表面,两块所述颈部支撑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空腔,两个所述弧形空腔的开口相背,两块所述弧形插板分别位于滑动底座两端的上方,且所述弧形插板的尾端与颈部调节枕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插板与弧形空腔相匹配,两块所述颈部支撑板的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膨胀气囊分别固定在安装腔内壁的上下两侧,所述颈部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弧形空腔和膨胀气囊通过通气孔相连通,位于同一个安装腔内的所述膨胀气囊的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块,所述膨胀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模块包括头部支撑板和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固定安装在颈部调节枕的内部,所述头部支撑板设置在颈部调节枕上表面的尾部,所述头部支撑板的顶部与颈部调节枕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顶端与头部支撑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两根所述J形支撑杆分别位于头部支撑板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板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根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底端与J形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J形支撑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三调节杆的远离J形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矩形凸块,所述矩形槽的表面设置有磁性材料,所述矩形凸块与矩形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枕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前后两侧边沿分别位于两个安装腔的内部,所述保护垫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条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远离保护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工作时相互对插形成“十”字,所述橡胶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长度限制杆,所述橡胶条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长度限制杆的宽度,所述橡胶条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汗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枕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上定位板的底端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珠,所述上定位板位于滑槽内的部分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限位弹珠的尺寸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气管被切开的患者仰卧在病床上,硅胶套管插入切开的气管内,患者的颈部与颈部调节枕上的颈部支撑板和弧形插板接触,硅胶套管固定前,将头部支撑板向上转动,把患者患者后脑勺部位抬起,接着滑动两根J形支撑杆分别滑动到患者的颈部两侧,颈部支撑板上的支撑气囊充气膨胀对患者抬起的头部进行支撑;
步骤二,将上定位板放入安装块上的滑槽内,滑动上定位板使定位杆位于硅胶套管的定位槽上方,控制滑槽内的限位弹珠弹出,对上定位板进行限位,控制第一调节杆的长度,使定位杆位于定位槽的内部,对硅胶套管进行定位并限制其脱离气管;
步骤三,控制两块颈部支撑板在滑动底座上相对滑动,颈部支撑板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将保护垫插入安装腔内,继续移动颈部支撑板,使保护垫能够随着颈部支撑板的移动而向两侧展开,而且颈部支撑板在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支撑气囊与患者颈部皮肤相接触,支撑气囊随颈部支撑板移动时带动颈部皮肤向两侧拉动,减少肥胖患者的横向皮纹;
步骤四,将第二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磁铁块上,磁铁块上的矩形凸块卡入第二固定板上的矩形槽内,通过控制第三调节杆的伸缩长度,使硅胶套管两侧的连接绳被拉伸的力度相同;
步骤五,硅胶套管两侧的连接绳依次从磁铁块上取下,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互相插入卡槽内形成“十”字形,将橡胶条对折至合适的长度,按压长度限制杆进入对应的通孔内,来调节橡胶条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其它的连接绳提供的拉力能够避免硅胶套管发生倾斜;
步骤六,将膨胀气囊上的排气孔打开,使保护垫脱离安装腔,将患者颈部进一步抬高,控制颈部支撑板回到原位后,将患者颈部放回颈部调节枕上。
CN202210183173.6A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Withdrawn CN114504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3173.6A CN114504710A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3173.6A CN114504710A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4710A true CN114504710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4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3173.6A Withdrawn CN114504710A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47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7816A (zh) * 2022-06-14 2022-08-12 广东泰恩康制药厂有限公司 应用于吸入式气味胶囊生产的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7816A (zh) * 2022-06-14 2022-08-12 广东泰恩康制药厂有限公司 应用于吸入式气味胶囊生产的生产线
CN114887816B (zh) * 2022-06-14 2023-01-17 广东泰恩康制药厂有限公司 应用于吸入式气味胶囊生产的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4710A (zh)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硅胶套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US7617553B1 (en) Patient lifting device
CN209826913U (zh) 一种妇产科医疗助产器械
CN213608377U (zh) 一种防脱落胃管固定装置
CN110151479B (zh) 一种颈椎后部手术暴露手术视野用辅助器械
CN212699392U (zh) 一种脊髓损伤与脑卒中良肢位康复床
CN112932759A (zh) 一种小儿骨科用防皮肤损害的牵引装置
CN210872806U (zh) 一种移动式康复训练装置
CN218899855U (zh) 一种颈部护理穿戴设备
CN208472438U (zh) 一种剖布机
JP7316103B2 (ja) コンクリート養生装置及びコンクリート養生方法
CN209967384U (zh) 一种消化内科胃管
CN213311343U (zh) 一种辅助患者开放气道的下颌托
CN219480441U (zh) 一种手术台
CN116531160B (zh) 一种颈椎治疗仪
CN21740965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儿童爬爬梯
CN211705105U (zh) 一种充气式急救体位调整床垫
CN214596977U (zh) 一种体育舞蹈训练垫
CN215349804U (zh) 过伸位牵引制动枕
CN218652258U (zh) 一种野外救援担架
CN219878517U (zh) 烧伤翻身床俯卧位头枕
CN217448295U (zh) 一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人充气垫
CN209967654U (zh) 一种充气式旱滑梯
CN215081600U (zh) 一种腹腔镜下妇科肿瘤手术用可调式充气型体位垫
CN219962816U (zh) 一种内镜固定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