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1352A - 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1352A
CN114501352A CN202111619462.8A CN202111619462A CN114501352A CN 114501352 A CN114501352 A CN 114501352A CN 202111619462 A CN202111619462 A CN 202111619462A CN 114501352 A CN114501352 A CN 114501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etwork
voice
service
time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94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1352B (zh
Inventor
黄存刚
辛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94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1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1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1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本公开首先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然后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这样,能够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提高语音业务的成功率,提升用户的语音业务体验。

Description

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运营商的网络逐步发展成为从2G到5G的多制式网络,在一些偏远的区域还存在着一些4G和5G的网络覆盖空洞,随着运营商3G网络的逐步退出,在该区域只存在2G网络的覆盖,例如中国电信在一些偏远的区域只存在CDMA 1X的网络。
但是,在这些2G网络的覆盖的区域,可能不支持同时为同一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也就是说,在进行数据传输业务时发起语音业务主叫或者接收到语音业务被叫大概率会发生语音业务失败,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可选地,所述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所述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请求,将所述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变更为空闲态。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包括:
在所述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为所述目标运营商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数据传输业务的连接态;
所述终端处于WiFi状态的断开状态;以及,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未进行所述语音业务。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包括:
在所述终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时间达到目标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
可选地,所述目标时间阈值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将预设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终端驻留所述第一网络的时长;
所述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内的语音通话的次数;
所述预设检测时间内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
所述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包括:
从多个预设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中确定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预设和值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在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预设和值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将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
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所述非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重新执行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步骤,以及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停用所述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包括:
在所述终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包括多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且所述终端的主用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发生切换;或者,
所述终端在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退出所述飞行模式;或者,
所述终端的主用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被移出;或者,
所述终端的WiFi状态变更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或者,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后,确定所述终端是否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所述数据传输业务;
在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启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控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请求,停用所述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为所述目标运营商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数据传输业务的连接态;
所述终端处于WiFi状态的断开状态;以及,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未进行所述语音业务。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终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时间达到目标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
可选地,所述终端控制的装置还包括:
时间阈值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将预设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终端驻留所述第一网络的时长;
所述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内的语音通话的次数;
所述预设检测时间内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
所述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
可选地,所述时间阈值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
从多个预设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中确定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
可选地,所述时间阈值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预设和值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在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预设和值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将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终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所述非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重新执行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步骤,以及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停用所述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终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包括多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且所述终端的主用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发生切换;或者,
所述终端在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退出所述飞行模式;或者,
所述终端的主用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被移出;或者,
所述终端的WiFi状态变更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或者,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断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
在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后,确定所述终端是否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所述数据传输业务;在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启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首先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然后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这样,能够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提高语音业务的成功率,提升用户的语音业务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控制的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终端控制的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本公开可以应用于网络通信的场景,运营商的网络逐步发展成为从2G到5G的多制式网络,在一些偏远的区域还存在着一些4G和5G的网络覆盖空洞,随着运营商3G网络的逐步退出,在该空洞区域仅存在2G网络的覆盖,例如中国电信在一些偏远的区域只存在CDMA 1X的网络。目前通信芯片制造商也在其芯片产品中逐步取消了对3G网络业务功能的支持。在这些2G网络的覆盖的区域,存在着数据传输业务影响语音业务的问题,例如高通的SM8450处理器平台逐步取消了电信3G网络即EVDO网络的支持,在这些2G网络的覆盖的区域,使用该处理器平台的终端,在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进行时发起语音业务主叫或者接收到语音业务被叫大概率会发生语音业务失败,影响用户的体验。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该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通过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提高语音业务的成功率,提升用户的语音业务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在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
其中,该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该语音优先状态表征需优先保障该终端语音接入成功率的业务状态。
在本步骤中,首先确定终端是否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中,该第一网络不能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示例地,该目标运营商可以是中国电信,该第一网络可以是中国电信的2G网络,如CDMA 1X网络,该CDMA 1X网络不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语音业务服务。
该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等支持第一网络的终端设备,本公开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以下条件:
条件1、终端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为目标运营商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其中,该终端的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可以是UIM(User Identity Model,用户身份识别模型)卡,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Micro SIM(Micro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小型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或者Nano SIM(Nano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第四形式要素集成电路板)卡,本公开不做限制。示例地,可以使用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中的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来确定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所属的运营商,具体地,该IMSI包括预设的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和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编号),例如MCC=460表示移动国家码为中国,MNC=03表示移动网络属于中国电信。在该条件中,在该终端插入多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是否为目标运营商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该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为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可以根据该终端的设置确定该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条件2、终端在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连接态。
其中,该数据传输业务的连接态表征终端和网络设备间存在空口连接,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业务。示例地,在中国电信的2G网络中,该数据传输业务为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其中,该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包括连接态和空闲态,该连接态表示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空中业务信道,且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站)和BSC(Base Station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间的A1连接,BSC和PCF(Packet Control Function,分组控制功能)间的A8连接,以及PCF和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间的A10连接均正常保持,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业务,该空闲态表示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空中业务信道,且BTS和BSC间的A1连接,BSC和PCF间的A8连接,以及PCF和PDSN间的A10连接均未建立或已经释放,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业务。
条件3、终端处于WiFi状态的断开状态。以及,
条件4、终端在第一网络中未进行语音业务。
这样,在满足上述条件1至条件4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无线环境的不稳定,可能存在终端的语音业务在语音优先状态和非语音优先状态频繁地切换,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在该终端满足该第一预设条件,且满足该第一预设条件的时间达到目标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这样,通过增加非语音优先状态到语音优先状态切换的上述迟滞条件,避免终端的语音业务在语音优先状态和非语音优先状态频繁地切换,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地,该语音时间阈值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
可以将预设时间阈值作为目标时间阈值。
例如,该目标时间阈值可以预先设置为2至5分钟,如2分钟、3分钟、4分钟或者5分钟,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或者,
可以根据该终端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其中,该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终端驻留该第一网络的时长;
该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内的语音通话的次数(例如,该预设检测时间可以为24小时,即可以检测终端在24小时内的语音通话的次数);
该预设检测时间内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
该终端的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例如,可以将该终端的相邻集中的小区数量作为该终端的第一网络的邻区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首先,可以从多个预设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中确定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
示例地,可以从多个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中确定该业务状态信息所在的目标状态信息范围,并通过预设调整值对应关系将该目标状态信息范围对应的时间阈值调整值作为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该预设调整值对应关系包括不同预设状态信息范围对应的时间阈值调整值。
例如,以该业务状态信息包括该终端驻留该第一网络的时长为例,该预设调整值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437399980000121
表1
如表1所示,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1小时以内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2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1至3小时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以此类推,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12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
再如,以该业务状态信息包括该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内的语音通话的次数为例,该预设调整值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437399980000131
表2
如表2所示,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0次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3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1至3次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4至8次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0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9次以上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
又如,以该业务状态信息包括该预设检测时间内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为例,该预设调整值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3所示:
Figure BDA0003437399980000132
Figure BDA0003437399980000141
表3
如表3所示,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0次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3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1至2次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3至4次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0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5次以上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
又如,以该业务状态信息包括该该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为例,该预设调整值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4所示:
Figure BDA0003437399980000142
表4
如表4所示,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0次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1至2个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0.5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3至5个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预设状态信息范围为6个以上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3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是以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一个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的,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业务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多个信息,例如,以该业务状态信息包括该终端驻留该第一网络的时长,该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内的语音通话的次数,该预设检测时间内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以及该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为例进行说明,该预设调整值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5所示:
Figure BDA0003437399980000151
表5
如表5所示,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该终端驻留该第一网络的时长为2小时,该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例如24小时)内的语音通话次数为5次的情况下,该预设检测时间(例如24小时)内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为1次,该终端的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为1个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5分钟。
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该终端驻留该第一网络的时长为1小时,该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例如24小时)内的语音通话次数为4次,该预设检测时间(例如24小时)内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为2次,该终端的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为0个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2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5仅仅是给出了业务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多个信息的示例,上述多个信息的预设信息范围并未穷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示例确定该业务状态信息的多个预设信息范围的组合对应的目标阈值调整值。
在业务状态信息包括多个信息的情况下,并不限制一定要包含全部业务状态信息,可以忽略该业务状态信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业务状态信息,示例地,该预设调整值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6所示,在表6中,被忽略的业务状态信息用“-”表示,表征该业务状态信息取值为任何值,均不对最终的目标阈值调整值产生影响。
Figure BDA0003437399980000161
表6
如表6所示,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该终端驻留该第一网络的时长为2小时,该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例如24小时)内的语音通话次数为5次,该终端的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为1个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
在该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该终端驻留该第一网络的时长为2小时,该预设检测时间(例如24小时)内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为3次的情况下,则确定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0.5分钟。
其次,可以根据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该预设时间阈值,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该预设时间阈值与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作为该目标时间阈值。
示例地,在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且该预设时间阈值为3分钟的情况下,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为1+3=4分钟;在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1分钟,且该预设时间阈值为3分钟的情况下,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为-1+3=2分钟。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确保该目标时间阈值在预设的目标时间阈值区间内调整,以避免该目标时间阈值过大造成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状态无法及时切换到语音优先状态,或者该目标时间阈值过小在语音优先状态和非语音优先状态间频繁切换,可以在该预设时间阈值与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该第一预设和值阈值作为该目标时间阈值;或者,在该预设时间阈值与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该第二预设和值阈值作为该目标时间阈值。
其中,该第一预设和值阈值可以大于该第二预设和值阈值。
示例地,以该第一预设和值阈值为6分钟,第二预设和值阈值为2分钟为例进行说明,若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2分钟,该预设时间阈值为3分钟,由于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该预设时间阈值的和值为1分钟,小于该第二预设和值阈值,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为该第二预设和值阈值,即为2分钟;若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为4分钟,该预设时间阈值为3分钟,由于该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该预设时间阈值的和值为7分钟,大于该第一预设和值阈值,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为该第一预设和值阈值,即为6分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终端满足该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在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重新执行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步骤。这样,在终端的语音业务状态满足非语音优先状态条件的情况下,及时切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保障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
示例地,在该终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该终端包括多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且该终端的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发生切换(可以通过手动设置的方式切换该终端的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或者,
该终端在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退出该飞行模式(在该终端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接收用户触发的飞行模式退出指令,并根据该飞行模式退出指令退出该飞行模式);
或者,
该终端的主用的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被移出(例如,用户拔出插在该终端主卡槽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或者,
该终端的WiFi状态变更为连接状态(例如,可以接收用户触发的WiFi连接指令,并根据该WiFi连接指令将终端的WiFi状态变更为连接状态);
或者,
该终端由该第一网络切换为该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该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例如,在该终端由中国电信的2G网络切换为中国电信的4G或者5G网络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中国电信的4G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VoLTE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中国电信的5G网络也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VoNR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或者,
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断开状态(例如,该终端在中国电信的CDMA 1X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的状态为休眠态或者空闲态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该休眠态表示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空中业务信道,BTS和BSC间的A1连接,BSC和PCF间的A8连接均已经释放,但PCF.和PDSN间的A10连接仍然保持)。
在步骤S102中,在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在第一网络中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在该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状态为连接态的情况下,发起数据传输业务连接释放请求,释放该数据传输业务的数据传输链路,同时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便保障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示例地,以中国电信的CDMA 1X网络为例,在该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为连接态的情况下,终端通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Release Order消息释放该数据传输业务的数据传输链路,以使数据传输业务变更为空闲态,同时停用该终端在该CDMA 1X中的数据传输业务,从而拒绝响应后续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便优先保障语音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用户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可能仍有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在该第一网络中处于该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若接收到该终端的语音业务请求,停用该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这样能够在保证用户的语音业务优先的前提下,避免用户无法进行数据传输业务,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地,在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在该第一网络中处于该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在接收到该终端的语音业务请求的情况下,终端通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Release Order消息释放该数据传输业务的数据传输链路,以使数据传输业务变更为空闲态,同时停用该终端在该CDMA 1X中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便优先保障语音业务。该语音业务请求可以包括语音业务主叫请求或者语音业务被叫请求,在终端向网络发送的Origination Message消息且Origination Message消息中的Service Option为3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发起了语音业务主叫请求,在终端收到网络发送的General Page消息,且General Page消息中的ServiceOption为3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收到了语音业务被叫请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后,确定该终端是否由该第一网络切换为该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该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在确定该终端由该第一网络切换为该目标运营商的该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启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这样,在确定该终端由该第一网络切换为该目标运营商的该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则表示该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不会对该终端的语音业务造成影响,该终端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业务与语音业务,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示例地,在中国电信的2G网络中,在停用该终端在该CDMA 1X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后,确定该终端是否由该CDMA 1X网络切换为在中国电信的4G或者5G网络,中国电信的4G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例如VoLTE)和数据传输业务,中国电信的5G网络也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例如VoNR)和数据传输业务。在确认该终端由该CDMA 1X网络切换为在中国电信的4G或者5G网络后,启用该终端在该CDMA 1X网络中的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停用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提高语音业务的成功率,提升用户的语音业务体验。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在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该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其中,该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该语音优先状态表征优先保障该终端语音接入成功率的业务状态。
在本步骤中,首先确定终端是否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中,该第一网络不能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示例地,该目标运营商可以是中国电信,该第一网络可以是中国电信的2G网络,如CDMA 1X网络,该CDMA 1X网络不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语音业务服务。
其中该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等支持第一网络的终端设备,本公开不做限制。
在步骤S202中,确定终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该终端满足该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在该第一网络中处于语音优先状态,该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条件1、终端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为目标运营商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其中,该终端的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可以是UIM(User Identity Model,用户身份识别模型)卡,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Micro SIM(Micro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小型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或者Nano SIM(Nano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第四形式要素集成电路板)卡,本公开不做限制。示例地,可以使用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中的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来确定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所属的运营商,具体地,该IMSI包括预设的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和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编号),例如MCC=460表示移动国家码为中国,MNC=03表示移动网络属于中国电信。在该条件中,在该终端插入多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是否为目标运营商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该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为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业务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可以根据该终端的设置确定该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条件2、终端在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连接态。
其中,该数据传输业务的连接态表示终端和网络设备间存在空口连接,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业务。示例地,在中国电信的2G网络中,该数据传输业务为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其中,该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包括连接态和空闲态,该连接态表示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空中业务信道,且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站)和BSC(Base Station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间的A1连接,BSC和PCF(Packet Control Function,分组控制功能)间的A8连接,以及PCF和PDSN(Packet Data Serving Node,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间的A10连接均正常保持,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业务,该空闲态表示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空中业务信道,且BTS和BSC间的A1连接,BSC和PCF间的A8连接,以及PCF和PDSN间的A10连接均未建立或已经释放,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业务。
条件3、终端处于WiFi状态的断开状态;以及,
条件4、终端在第一网络中未进行语音业务。
这样,在满足上述条件1至条件4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
在步骤S203中,在该终端满足该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由该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
示例地,在该终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
在步骤S204中,确定该终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该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该终端包括多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且该终端的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发生切换(可以通过手动设置的方式切换该终端的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或者,
该终端在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退出该飞行模式(在该终端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接收用户触发的飞行模式退出指令,并根据该飞行模式退出指令退出该飞行模式);
或者,
该终端的主用的该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被移出(例如,用户拔出插在该终端主卡槽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或者,
该终端的WiFi状态变更为连接状态(例如,可以接收用户触发的WiFi连接指令,并根据该WiFi连接指令将终端的WiFi状态变更为连接状态);
或者,
该终端由该第一网络切换为该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该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例如,在该终端由中国电信的2G网络切换为中国电信的4G或者5G网络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中国电信的4G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VoLTE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中国电信的5G网络也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VoNR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或者,
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断开状态(例如,该终端在中国电信的CDMA 1X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的状态为休眠态或者空闲态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该休眠态表示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不存在空中业务信道,BTS和BSC间的A1连接,BSC和PCF间的A8连接均已经释放,但PCF.和PDSN间的A10连接仍然保持)。
在步骤S205中,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的语音优先状态时间是否达到目标时间阈值。
示例地,在该终端满足该第一预设条件,且满足该第一预设条件的时间达到该目标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该目标时间阈值的确定可以参见步骤S101中相关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206中,停用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在该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状态为连接态的情况下,发起数据传输业务连接释放请求,释放该数据传输业务的数据传输链路,同时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便保障该终端的语音业务。示例地,以中国电信的CDMA 1X网络为例,在该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为连接态的情况下,终端通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Release Order消息释放该数据传输业务的数据传输链路,以使数据传输业务变更为空闲态,同时停用该终端在该CDMA 1X中的数据传输业务,从而拒绝响应后续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便优先保障语音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用户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仍有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在该第一网络中处于该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若接收到该终端的语音业务请求,停用该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这样能够在保证用户的语音业务优先的前提下,避免用户无法进行数据传输业务,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地,在确定该终端的语音业务在该第一网络中处于该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在接收到该终端的语音业务请求的情况下,终端通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Release Order消息释放该数据传输业务的数据传输链路,以使数据传输业务变更为空闲态,并进行正常的语音业务,同时停用该终端在该CDMA1X中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便优先保障语音业务。该语音业务请求可以包括语音业务主叫请求或者语音业务被叫请求,在终端向网络发送的Origination Message消息且Origination Message消息中的Service Option为3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发起了语音业务主叫请求,在终端收到网络发送的General Page消息,且General Page消息的Service Option为3的情况下,确定该终端收到了语音业务被叫请求。
在步骤S207中,确定终端是否由第一网络切换为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
在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后,确定该终端是否由该第一网络切换为该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该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在确定该终端由该第一网络切换为该目标运营商的该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启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示例地,在中国电信的2G网络中,在停用该终端在该CDMA 1X网络中的CDMA 1X数据传输业务后,确定该终端是否由该CDMA 1X网络切换为在中国电信的4G或者5G网络,中国电信的4G网络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例如VoLTE)和数据传输业务,中国电信的5G网络也支持同时为该终端提供语音业务(例如VoNR)和数据传输业务。在确认该终端由该CDMA 1X网络切换为在中国电信的4G或者5G网络后,启用该终端在该CDMA 1X网络中的CDMA1X数据传输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停用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提高语音业务的成功率,提升用户的语音业务体验。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控制的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终端控制的装置30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301,被配置为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在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控制模块302,被配置为在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在第一网络中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可选地,控制模块302,还被配置为在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在第一网络中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若接收到终端的语音业务请求,停用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
可选地,获取模块301,还被配置为在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终端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为目标运营商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终端在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连接态;
终端处于WiFi状态的断开状态;以及,
终端在第一网络中未进行语音业务。
可选地,获取模块301,还被配置为在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时间达到目标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
可选地,控制模块302,还被配置为:
在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在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重新执行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步骤,以及在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停用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步骤。
可选地,控制模块302,还被配置为:
在终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终端的语音业务由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该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终端包括多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且终端的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发生切换;或者,
终端在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退出飞行模式;或者,
终端的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被移出;或者,
终端的WiFi状态变更为连接状态;或者,
终端由第一网络切换为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或者,
终端在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断开状态。
可选地,控制模块302,还被配置为:
在停用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后,确定终端是否由第一网络切换为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该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终端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在确定终端由该第一网络切换为该目标运营商的该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启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终端控制的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终端控制的装置300,还包括:
时间阈值获取模块303,被配置为将预设时间阈值作为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根据终端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该目标时间阈值,该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终端驻留该第一网络的时长;
该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内的语音通话的次数;
该预设检测时间内停用该终端在该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
该终端的第一网络邻区数量。
可选地,时间阈值获取模块303,还被配置为:
从多个预设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中确定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
根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预设时间阈值,确定目标时间阈值。
可选地,时间阈值获取模块303,还被配置为:
在预设时间阈值与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一预设和值阈值作为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在预设时间阈值与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二预设和值阈值作为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将预设时间阈值与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作为目标时间阈值。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通过停用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提高语音业务的成功率,提升用户的语音业务体验。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该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503,输入/输出(I/O)接口504,以及通信组件5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5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5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终端控制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5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5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2或通过通信组件5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504为处理器5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505用于该电子设备5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5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控制的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5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终端控制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所述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若接收到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请求,停用所述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包括:
在所述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主用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为所述目标运营商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数据传输业务的连接态;
所述终端处于WiFi状态的断开状态;以及,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未进行所述语音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包括:
在所述终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时间达到目标时间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将预设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终端驻留所述第一网络的时长;
所述终端在预设检测时间内的语音通话的次数;
所述预设检测时间内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次数;
所述终端在第一网络中的邻区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的业务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包括:
从多个预设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中确定所述业务状态信息对应的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和所述预设时间阈值,确定所述目标时间阈值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预设和值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在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和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预设和值阈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或者,
将所述预设时间阈值与所述目标时间阈值调整值的和值,作为所述目标时间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
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所述非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重新执行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步骤,以及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处于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停用所述终端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是否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包括:
在所述终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由所述语音优先状态转换为非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终端包括多个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且所述终端的主用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发生切换;或者,
所述终端在处于飞行模式的情况下,退出所述飞行模式;或者,
所述终端的主用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被移出;或者,
所述终端的WiFi状态变更为连接状态;或者,
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或者,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数据传输业务的断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后,确定所述终端是否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第二网络,所述第二网络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所述数据传输业务;
在确定所述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为所述目标运营商的所述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启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11.一种终端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终端处于目标运营商的第一网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是否处于语音优先状态,所述第一网络不支持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所述语音业务和数据传输业务;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终端的语音业务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处于所述语音优先状态的情况下,停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业务。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619462.8A 2021-12-27 2021-12-27 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01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9462.8A CN114501352B (zh) 2021-12-27 2021-12-27 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9462.8A CN114501352B (zh) 2021-12-27 2021-12-27 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352A true CN114501352A (zh) 2022-05-13
CN114501352B CN114501352B (zh) 2024-02-23

Family

ID=8149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9462.8A Active CN114501352B (zh) 2021-12-27 2021-12-27 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13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4891A1 (en) * 2003-09-22 2005-03-24 Chaudry Shahid R.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voice call requests during data communication sessions with a mobile device
CN103974417A (zh) * 2014-04-29 2014-08-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处理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方法和双模终端
WO2016173442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处理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
WO2021120039A1 (zh) * 2019-12-18 2021-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55856A (zh) * 2021-03-05 2021-06-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支持VoWIFI的5G终端的网络驻留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4891A1 (en) * 2003-09-22 2005-03-24 Chaudry Shahid R.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voice call requests during data communication sessions with a mobile device
CN103974417A (zh) * 2014-04-29 2014-08-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处理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方法和双模终端
WO2016173442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处理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
WO2021120039A1 (zh) * 2019-12-18 2021-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55856A (zh) * 2021-03-05 2021-06-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支持VoWIFI的5G终端的网络驻留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352B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4624B (zh) 多sim ue响应于接收到呼叫而发送繁忙状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14462B (zh) 寻呼响应方法和装置,寻呼方法和装置
EP3544273B1 (en) Provid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a wearable device
CN111343686B (zh) 数据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05153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neighboring cell in cell reselection process
CN101494927A (zh) 多待机移动终端及用于其的用户识别卡选择方法
US6788673B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telephone cal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10764A1 (en)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34374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mobile network, and storage medium
CN103582182B (zh) 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双通实现方法
CN110381564B (zh) 一种4g多模多卡移动终端及其管理寻呼消息的方法
CN10285794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业务网络管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356159B (zh) 一种驻网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219373A (zh) 双模手机、实现双模手机通话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US1143136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4531712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移动终端、非暂态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1352B (zh) 终端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42794A (zh) 用于多个已启用的esim配置文件的sim工具包调度
CN108718450B (zh) 电话卡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11314976A (zh) 网络驻留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1003757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and core network to be accessed
CN112261698B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5349283B (zh) 配置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
US20230337101A1 (en) Adjustment ind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link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104003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