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1090A -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1090A
CN114501090A CN202210115322.5A CN202210115322A CN114501090A CN 114501090 A CN114501090 A CN 114501090A CN 202210115322 A CN202210115322 A CN 202210115322A CN 114501090 A CN114501090 A CN 114501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rojection
equipment
screen
stat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53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1090B (zh
Inventor
吴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53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1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0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3976 priority patent/WO202314239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1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1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API] libra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5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投屏接收端,所述投屏接收端与投屏发射端通信连接,所述投屏发射端连接第一设备,所述投屏接收端连接第二设备,所述投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通过实施本发明,当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时,所述投屏发射端就能够发送唤醒信号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并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限制,实现了更智能化的唤醒和投屏,从整个链路上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成本。

Description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手机丰富的内容源买单,但智能手机目前较电视等大屏设备来说,屏幕较小,音质和画质都有限制。为了解决大屏设备内容源稀少,智能手机屏幕、画质、音质限制问题,现一般通过投屏将手机内容投到大屏设备。
但市面上目前的投屏方式都需大屏端保持已开机状态才可操作投屏,操作不够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大屏端保持已开机状态才可操作投屏、操作不够便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屏方法,所述投屏方法应用于投屏接收端,所述投屏接收端与投屏发射端通信连接,所述投屏发射端连接第一设备,所述投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可选地,所述投屏接收端包括第一接口,所述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的内置应用响应所述唤醒信号进而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可选地,所述投屏接收端还包括第二接口,所述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的步骤包括: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可选地,所述根据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运行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关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投屏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所述开机状态,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HDMI接口。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屏装置,所述投屏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投屏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投屏设备的运行状态;
唤醒模块,用于发送唤醒信号以唤醒处于待机状态的所述待投屏设备;
投屏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投屏设备,所述投屏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投屏程序,所述投屏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投屏程序,所述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一种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优化了投屏方式,克服了大屏端保持已开机状态才可操作的限制、操作不够便利的技术问题,在所述投屏方法中,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了某些运行状态下无法投屏,导致浪费用户的操作成本的问题;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实现了更智能化的唤醒和投屏,从整个链路上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成本,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投屏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投屏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投屏方法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投屏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一种投屏方法,所述投屏方法应用于投屏接收端,所述投屏接收端与投屏发射端通信连接,所述投屏发射端连接第一设备,所述投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由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手机丰富的内容源买单,但智能手机目前较大屏来说,屏幕较小,音质和画质都有限制。为了解决大屏内容源稀少,智能手机屏幕、画质、音质限制问题,现引入投屏器将小屏内容投到大屏。
但市面上目前的投屏方式都需大屏端保持已开机状态才可操作投屏,投屏方式复杂,步骤较多。且部分电视屏蔽CEC(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消费电子控制通道)后无法快捷自动开机。通过这条通道可以控制HDMI CEC Network上的设备间的相互交互和控制。CEC的作用即用户能够使用一个遥控器控制多个支持CEC的智能设备,从而无需使用多个遥控器来控制设备,例如:电视机(TV)、机顶盒产品和影音播放器等。
因此,如何优化投屏方式,克服大屏端保持已开机状态才可操作的限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屏方法,优化了投屏方式,克服了大屏端保持已开机状态才可操作的限制的技术问题,在所述投屏方法中,通过接收来自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根据所述投屏信号确定大屏端的运行状态;避免了某些运行状态下无法投屏,导致浪费用户的操作成本的问题;当所述运行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基于预设的唤醒信号输出端口唤醒所述大屏端,并对所述大屏端进行投屏,实现了更智能化的唤醒,从整个链路上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成本,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投屏设备的投屏接收端200,所述投屏接收端200与投屏发射端300通信连接,所述投屏发射端300连接第一设备400,所述投屏接收端200连接第二设备100。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400可以是个人电脑,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便携计算机等可移动式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100可以是电视,也可以是显示器,投影仪等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400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投屏发射端300或投屏接收端200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投屏发射端300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投屏接收端200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或者投屏发射端300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第二设备100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投屏接收端200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第二设备100进行数据传输与交互。
在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投屏接收端200与第二设备100之间以及投屏发射端300与第一设备400之间的有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基于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DP(DisplayPort,显示接口)和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等有线连接。第一设备与投屏发射端300和投屏接收端200之间、第二设备100与投屏发射端300和投屏接收端200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包括蓝牙(Bluetooth)、无线宽带(Wi-Fi)、红外通讯等无线通信。
所以,第一设备400、投屏发射端300、投屏接收端200和第二设备100之间实现投屏时可能的连接方式至少包括:
投屏发射端300与投屏接收端200连接,第一设备400画面经过投屏发射端300、投屏接收端200最终投屏到第二设备100;
投屏发射端300与第二设备100无线连接,第一设备400画面经过投屏发射端300投屏到第二设备100,此时投屏发射端300与第二设备100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相连;
第一设备400与投屏接收端200连接,第一设备400画面经过投屏接收端200投屏到第二设备100。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投屏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投屏设备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所述投屏设备可以为投屏接收端20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投屏程序。
在图2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投屏程序,所述投屏程序应用于投屏接收端,所述投屏接收端与投屏发射端通信连接,所述投屏发射端连接第一设备,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投屏接收端包括第一接口,所述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的内置应用响应所述唤醒信号进而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投屏接收端还包括第二接口,所述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的步骤包括: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根据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运行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关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投屏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所述开机状态,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参照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屏方法,所述投屏方法应用于上述投屏接收端200,所述投屏接收端200与投屏发射端300通信连接,所述投屏发射端300连接第一设备400,所述投屏接收端200连接第二设备100,所述投屏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投屏设备的投屏接收端,所述投屏接收端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HDMI接口,所述投屏接收端与第二设备通过USB接口和HDMI接口相连接,所述USB接口用于实现对所述投屏接收端的供电以及投屏接收端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投屏信号可以是投屏发射端和投屏接收端匹配识别成功的信号,也可以是投屏发射端接入第一设备后自动给投屏接收端发送的信号,还可以是用户通过投屏发射端发射的唤醒信号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大屏端相连的投屏器的接收端能够接收来自与移动终端相连的投屏器的发送端发送的投屏信号。
本实施例中,步骤S10中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设备可能出现不同的运行状态,而某些运行状态下并不支持有效投屏,为避免做无用功,在投屏接收端接收到投屏信号后,需要先根据第二设备的运行功率,确认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若所述运行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关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功率区间是根据大屏端的实际运行功率确定的,在一实施方式中,分别设定0.1W和0.6W作为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两个阈值,所述开机状态即说明第二设备在正常显示画面,所述关机状态说明第二设备已断电,无法唤醒,也就无法投屏,当运行功率小于0.1W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关机状态,当运行功率大于0.6W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当运行功率大于等于0.1W且小于等于0.6W时,则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此时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符合本实施例的唤醒和投屏条件,继续执行后续步骤以对第二设备进行唤醒和投屏。功率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不对上述0.1W和0.6W两个阈值加以限定,例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的阈值可能为0.2W和0.7W,或是0.05W和0.65W等等。
步骤S20,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中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的内置应用响应所述唤醒信号进而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置应用是投屏接收端运行在第二设备中的应用,所述投屏接收端通过运行在第二设备中的应用来响应所述唤醒信号进而唤醒所述第二设备的;对应的,用于与投屏接收端进行信息交互的投屏发射端也是通过在第一设备上运行应用来获取第一设备的数据的。
步骤S30,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投屏数据可以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当所述投屏接收端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即HDMI接口将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设备后,即可将第一设备上的画面显示在第二设备上,例如将手机数据传输到电视中,以使电视能够显示手机中的实时画面。
具体实现中,投屏接收端收取投屏发射端输出的信号后判断电视的运行状态,若运行功率在0.1~0.6w之间,则电视处于待机(不断电)状态,若电视处于待机(不断电)状态则通过USB端口输出唤醒信号,通过投屏接收端自动拉起运行于电视内的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或系统级功能唤醒电视,唤醒电视后通过DP(DisplayPort,数字式视频接口标准)、MHL(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移动终端高清影音标准接口)或录屏方式识别HDMI输出的投屏信号并实现投屏。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屏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所述开机状态,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开机状态,则无需执行唤醒操作,直接执行投屏操作即可。
具体实现中,投屏接收端收取投屏发射端输出的投屏信号后判断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若功率大于0.6w则说明第二设备处于开机状态,若第二设备处于开机状态则自动识别投屏信号中包含的音视频信号并进行投屏。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屏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运行状态为所述关闭状态时,不执行任何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关机状态,则无法响应唤醒信号,也无法响应投屏信号。
具体实现中,投屏接收端收取投屏发射端输出的投屏信号后判断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若功率小于0.1w则说明第二设备处于关机状态,若说明第二设备处于关机状态则投屏接收端不继续执行唤醒和投屏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投屏方法,优化了投屏方式,克服了大屏端保持已开机状态才可操作的限制、操作不够便利的技术问题,在所述投屏方法中,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了某些运行状态下无法投屏,导致浪费用户的操作成本的问题;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实现了更智能化的唤醒和投屏,从整个链路上减少了用户的操作成本,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本实施例对于CEC(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消费电子控制通道,通过这条通道可以控制HDMI CEC Network上的设备间的相互交互和控制。CEC的作用即用户能够使用一个遥控器控制多个支持CEC的智能设备,从而无需使用多个遥控器来控制设备,例如:电视机(TV)、机顶盒产品和影音播放器等)端屏蔽掉的电视,提出一种通过投屏器接收端的USB端口输出唤醒信号自动唤醒电视的方法,做到更智能化的唤醒,通过USB端口输出唤醒信号有效避免了部分电视屏蔽CEC后无法快捷自动开机的问题;通过HDMI口输出信号可以提供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高分辨率的音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且延迟较小,本实施例做到了更智能化的唤醒,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脱离了遥控器的限制,简化了繁琐的操作流程,将投屏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与移动终端和大屏端相结合,从整个链路上减少了用户操作成本,实现了在电视待机(不断电)时也可自动启动的技术效果。
此外,上述投屏方法还可提供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投屏接收端还可以通过USB接口回传第二设备中的数据,例如把电视数据传到手机上、或者用户在电视端触发的指令传到手机上等等,例如在一个互动答题的视频中,用户可以直接在电视上进行答题,然后电视能够通过投屏设备将答题数据回传到手机上,手机能够将答题数据输入到视频中进行响应,然后再将答题完成后的后续画面相应地传送到电视中,实现大小屏设备之间的互动功能,而不仅仅是只能由小屏设备传输数据到大屏设备中,在某些场景下,同样支持大屏设备的数据回传到小屏设备,进一步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了用户必须在小屏设备上进行视频互动的问题。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从图4中可以得知,投屏接收端200通过投屏接收端200的USB接口211将唤醒信号传输至第二设备100,第二设备100的USB接口111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会启动保洁应用/系统支持133以使第二设备100由待机状态进入开机状态,出现显示画面,此时投屏接收端200再通过HDMI音视频输出接口222将投屏画面传输至第二设备100的HDMI音视频输出接口122,以使第二设备100的显示画面中显示来自第一设备的显示画面,即完成投屏。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投屏装置10,参照图5,所述投屏装置10包括: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投屏信号;
确定模块102,用于确定待投屏设备的运行状态;
唤醒模块103,用于发送唤醒信号以唤醒处于待机状态的所述待投屏设备;
投屏模块104,用于对所述待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所述投屏装置10用于实现如上所述实施例中投屏方法的各个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投屏程序,所述投屏程序应用于投屏接收端,所述投屏接收端与投屏发射端通信连接,所述投屏发射端连接第一设备,所述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进一步地,所述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投屏接收端包括第一接口,所述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的内置应用响应所述唤醒信号进而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投屏接收端还包括第二接口,所述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的步骤包括: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进一步地,所述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根据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运行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关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所述开机状态,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投屏接收端,所述投屏接收端与投屏发射端通信连接,所述投屏发射端连接第一设备,所述投屏接收端连接第二设备,所述投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投屏发射端的投屏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接收端包括第一接口,所述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唤醒所述第二设备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唤醒信号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的内置应用响应所述唤醒信号进而唤醒所述第二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接收端还包括第二接口,所述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的步骤包括:
当成功唤醒所述第二设备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行功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运行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关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小值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待机状态;
若所述运行功率大于所述预设功率区间的最大值,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运行状态为所述开机状态,通过所述第二接口输出投屏数据以对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投屏。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USB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HDMI接口。
8.一种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投屏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投屏设备的运行状态;
唤醒模块,用于发送唤醒信号以唤醒处于待机状态的所述待投屏设备;
投屏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9.一种投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投屏程序,所述投屏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投屏程序,所述投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15322.5A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01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5322.5A CN114501090B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103976 WO2023142390A1 (zh) 2022-01-30 2022-07-05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5322.5A CN114501090B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090A true CN114501090A (zh) 2022-05-13
CN114501090B CN114501090B (zh) 2023-09-05

Family

ID=81478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5322.5A Active CN114501090B (zh) 2022-01-30 2022-01-30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1090B (zh)
WO (1) WO20231423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4080A (zh) * 2022-09-07 2022-12-13 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投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3142390A1 (zh) * 2022-01-30 2023-08-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15346A1 (en) * 2005-10-07 2007-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video communication ser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refor
KR20090127634A (ko) * 2008-06-09 2009-12-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상태 정보를 공유하는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서버,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저장매체
JP2013145518A (ja) * 2012-01-16 2013-07-25 Panasonic Corp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05578391A (zh) * 2015-12-18 2016-05-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JP2017011656A (ja) * 2015-06-26 2017-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CN110377256A (zh) * 2019-07-16 2019-10-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文件的投放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935518A (zh) * 2020-08-13 2020-11-13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投屏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511902A (zh) * 2020-11-18 2021-03-1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Oled电视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及oled电视终端
CN113326013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4756A (zh) * 2020-07-21 2022-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能冲突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04143B (zh) * 2020-08-06 2022-07-0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1090B (zh) * 2022-01-30 2023-09-0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15346A1 (en) * 2005-10-07 2007-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video communication ser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refor
KR20090127634A (ko) * 2008-06-09 2009-12-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상태 정보를 공유하는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서버,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저장매체
JP2013145518A (ja) * 2012-01-16 2013-07-25 Panasonic Corp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17011656A (ja) * 2015-06-26 2017-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CN105578391A (zh) * 2015-12-18 2016-05-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0377256A (zh) * 2019-07-16 2019-10-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文件的投放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935518A (zh) * 2020-08-13 2020-11-13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投屏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2511902A (zh) * 2020-11-18 2021-03-1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Oled电视终端的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及oled电视终端
CN113326013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柳蓉等: "机顶盒多屏互动的设计与实现", 《有线电视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2390A1 (zh) * 2022-01-30 2023-08-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74080A (zh) * 2022-09-07 2022-12-13 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投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474080B (zh) * 2022-09-07 2024-02-20 长沙朗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投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42390A1 (zh) 2023-08-03
CN114501090B (zh)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3935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70188083A1 (en) Method for inputting tex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4501090A (zh) 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11672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9141720A (ja) 映像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及び映像処理装置
US20090225091A1 (en) Mode conversion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3064645B (zh) 一种开机界面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JP2011142368A (ja) 通信装置
EP280409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CN201018599Y (zh) 基于视频点播系统的电脑电视一体机
US112843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3781957A (zh) 防止显示设备烧屏的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09688393B (zh)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14466239B (zh)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17687B (zh) 远程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835348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外接设备的控制方法
EP2611193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pgrade apparatus, displa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CN110996025B (zh) 一种多功能视频接入和显示的设备
CN113194341A (zh) 一种通过机顶盒自动控制电视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42852A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与外部设备快速配对的控制方法
JP2009141940A (ja) 映像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及び映像処理装置
US20240184502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mirroring method performed thereby
WO2022033153A1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EP4210343A1 (en) Control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220287B1 (ko) 외부입력 기기 변경에 기인한 방송수신장치 자동 모드 전환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