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0580A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0580A
CN114500580A CN202210022181.2A CN202210022181A CN114500580A CN 114500580 A CN114500580 A CN 114500580A CN 202210022181 A CN202210022181 A CN 202210022181A CN 114500580 A CN114500580 A CN 114500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initial
encryption key
distribute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21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0580B (zh
Inventor
彭剑彪
李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kong Onlin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kong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kong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kong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218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0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0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0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0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0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72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using geo-location information, e.g. location data, time, relative position or proximity to other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初始搭建模块,用于设定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搭建初始存储框架;用户终端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数据,并将对应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写入到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分布式存储节点中;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关联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验证模块,用于对加密数据进行身份审计认证;共识模块,用于建立共识机制;存储模块,用于将通过身份审计认证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本发明结合实际需求将各类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快速高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审核,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技术严使用P2P技术组网通信,利用加密算法防止数据篡改,通过共识算法使各节点的存储内容达成一致。基于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安全的数据存储,但是目前,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数据存储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很好的满足实际中复杂的需求;且无法快速简单的进行安全认证审计,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将各类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快速高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审核,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初始搭建模块、用户终端模块、处理模块、加密模块、验证模块、共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其中:
初始搭建模块,用于设定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搭建初始存储框架;
用户终端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数据,并将对应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写入到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处理模块,用于提取并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对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加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验证模块,用于采用预置的数据审计链对加密数据进行身份审计认证,生成审计验证数据;
共识模块,用于建立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存储模块,用于基于共识机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将通过身份审计认证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很好的满足实际中复杂的需求;且无法快速简单的进行安全认证审计,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针对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将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整合,归属到一起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处理,满足数据处理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结合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以及实时的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一个针对性的加密密钥,进而通过加密密钥对用户终端经过关联分类的关联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对加密数据进行安全认证,验证加密数据中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签名等是否与预置的审计参考数据是否相同,并采用审计链中的签名对审计后的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审计验证数据;然后基于各个几点之间构建的共识机制对于验证通过的数据采用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进行存储。
本发明结合实际需求将各类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快速高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审核,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加密模块包括第一加密子模块、第二加密子模块和目标加密子模块,其中:
第一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操作时间和预置的第一密钥规则生成第一加密密钥;
第二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和预置的第二密钥规则生成第二加密密钥;
目标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生成目标加密密钥,采用目标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模块包括需求分析子模块和关联子模块,其中:
需求分析子模块,用于提取并将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与预置的需求数据库进行匹配,以得到对应的需求类别数据;
关联子模块,用于根据对应的需求类别数据对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并将同一类别的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还包括目标选取模块,用于获取并根据应用场景数据选择并将初始存储框架中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作为目标存储节点,构建目标存储框架。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还包括目标共识模块,用于建立目标存储框架中的各个目标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目标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存储模块包括结果判定子模块和分级存储子模块,其中:
结果判定子模块,用于提取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与预置的审计结果等级数据进行匹配,以得到分级结果;
分级存储子模块,用于根据分级结果对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设定存储等级,以得到不同等级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基于共识机制将对应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等级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搭建初始存储框架;
获取用户终端数据,并将对应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写入到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提取并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对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采用预置的数据审计链对加密数据进行身份审计认证,生成审计验证数据;
建立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基于共识机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将通过身份审计认证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很好的满足实际中复杂的需求;且无法快速简单的进行安全认证审计,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结合区块链技术针对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将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整合,归属到一起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处理,满足数据处理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结合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以及实时的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一个针对性的加密密钥,进而通过加密密钥对用户终端经过关联分类的关联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对加密数据进行安全认证,验证加密数据中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签名等是否与预置的审计参考数据是否相同,并采用审计链中的签名对审计后的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审计验证数据;然后基于各个几点之间构建的共识机制对于验证通过的数据采用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进行存储。
本发明结合实际需求将各类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快速高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审核,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
基于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操作时间和预置的第一密钥规则生成第一加密密钥;
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和预置的第二密钥规则生成第二加密密钥;
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生成目标加密密钥,采用目标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很好的满足实际中复杂的需求;且无法快速简单的进行安全认证审计,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结合区块链技术针对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将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整合,归属到一起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处理,满足数据处理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结合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以及实时的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一个针对性的加密密钥,进而通过加密密钥对用户终端经过关联分类的关联数据进行加密。本发明结合实际需求将各类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快速高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审核,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具体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中数据加密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标:100、初始搭建模块;200、用户终端模块;300、处理模块;310、需求分析子模块;320、关联子模块;400、加密模块;410、第一加密子模块;420、第二加密子模块;430、目标加密子模块;500、验证模块;600、共识模块;700、存储模块;710、结果判定子模块;720、分级存储子模块;800、目标选取模块;900、目标共识模块;101、存储器;102、处理器;103、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初始搭建模块100、用户终端模块200、处理模块300、加密模块400、验证模块500、共识模块600以及存储模块700,其中:
初始搭建模块100,用于设定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搭建初始存储框架;
用户终端模块200,用于获取用户终端数据,并将对应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写入到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处理模块300,用于提取并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对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处理模块300包括需求分析子模块310和关联子模块320,其中:
需求分析子模块310,用于提取并将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与预置的需求数据库进行匹配,以得到对应的需求类别数据;关联子模块320,用于根据对应的需求类别数据对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并将同一类别的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通过需求分析子模块310提取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然后将其与预置的需求数据库进行匹配,根据预置的需求数据库中相关联的各类需求类别数据匹配得到对应的需求类别数据,然后通过关联子模块320将同类别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关联,形成一个关联数据,以便后续根据同一操作需求中的场景快速的提取到全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加密模块400,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加密模块400包括第一加密子模块410、第二加密子模块420和目标加密子模块430,其中:
第一加密子模块410,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操作时间和预置的第一密钥规则生成第一加密密钥;第二加密子模块420,用于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和预置的第二密钥规则生成第二加密密钥;目标加密子模块430,用于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生成目标加密密钥,采用目标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通过第一加密子模块410和第二加密子模块420结合数据的地质、操作时间以及同一类别的关联数据的数据块大小生成对应的加密密钥,然后通过目标加密子模块430将二者加密密钥进行结合生成一个唯一的目标加密密钥,采用目标加密密钥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安全性更高的加密数据。上述第一密钥规则是指将地址作为第一标识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密钥1,然后以操作时间作为第二标识生成规则自然数的密钥2,将密钥1+密钥2作为加密密钥;上述第二密钥规则是指根据数据块的大小生成不同长度的加密密钥。
验证模块500,用于采用预置的数据审计链对加密数据进行身份审计认证,生成审计验证数据;
共识模块600,用于建立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存储模块700,用于基于共识机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将通过身份审计认证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进一步地,上述存储模块700包括结果判定子模块710和分级存储子模块720,其中:
结果判定子模块710,用于提取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与预置的审计结果等级数据进行匹配,以得到分级结果;分级存储子模块720,用于根据分级结果对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设定存储等级,以得到不同等级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基于共识机制将对应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等级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避免浪费存储资源,通过结果判定子模块710提取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与预置的审计结果等级数据进行匹配,上述审计验证数据包括数据真实性验证数据、数据类别、数据完整性验证数据等,根据审计验证数据中的数据类别、数据完整性验证数据等验证结果匹配得到对应数据的分级结果;然后通过分级存储子模块720根据分级结果对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设定存储等级,以得到不同等级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然后基于共识机制将对应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等级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上述等级包括重要类别等级、基础等级、次要等级,根据数据类别将相关类别的数据存储在对应等级的存储节点中,以便后续进行快速查找,对于一些次要等级的数据,可以设定一个存储时间周期,到达预设的时间周期后自动将该等级内的节点的数据进行删除,以便为后续数据存储预留更多的空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很好的满足实际中复杂的需求;且无法快速简单的进行安全认证审计,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针对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将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整合,归属到一起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处理,满足数据处理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结合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以及实时的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一个针对性的加密密钥,进而通过加密密钥对用户终端经过关联分类的关联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对加密数据进行安全认证,验证加密数据中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签名等是否与预置的审计参考数据是否相同,并采用审计链中的签名对审计后的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审计验证数据;然后基于各个几点之间构建的共识机制对于验证通过的数据采用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进行存储。
本发明结合实际需求将各类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快速高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审核,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
如图2所示,基于第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还包括目标选取模块800,用于获取并根据应用场景数据选择并将初始存储框架中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作为目标存储节点,构建目标存储框架。
进一步地,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还包括目标共识模块900,用于建立目标存储框架中的各个目标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目标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初始存储框架的基础上,还可以设定私有区块存储,通过目标选取模块800选取需要的存储节点作为目标存储节点,以构建一个的目标存储框架;然后通过目标共识模块900实现各个目标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以构建完成一个私有的区块链存储系统。
如图3-图4所示,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搭建初始存储框架;
S2、获取用户终端数据,并将对应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写入到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S3、提取并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对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S4、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操作时间和预置的第一密钥规则生成第一加密密钥;
S42、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和预置的第二密钥规则生成第二加密密钥;
S43、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生成目标加密密钥,采用目标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S5、采用预置的数据审计链对加密数据进行身份审计认证,生成审计验证数据;
S6、建立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S7、基于共识机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将通过身份审计认证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数据存储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很好的满足实际中复杂的需求;且无法快速简单的进行安全认证审计,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结合区块链技术针对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将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整合,归属到一起以便后续进行快速的数据处理,满足数据处理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结合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以及实时的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一个针对性的加密密钥,进而通过加密密钥对用户终端经过关联分类的关联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对加密数据进行安全认证,验证加密数据中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签名等是否与预置的审计参考数据是否相同,并采用审计链中的签名对审计后的数据进行签名,以得到审计验证数据;然后基于各个几点之间构建的共识机制对于验证通过的数据采用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进行存储。
本发明结合实际需求将各类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有效满足实际需求,快速高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审核,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
如图5所示,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存储器101,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102。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102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还包括通信接口103,该存储器101、处理器102和通信接口103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存储器101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处理器102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1内的软件程序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该通信接口103可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
其中,存储器10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101(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101(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01(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101(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101(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102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该处理器1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102,包括中央处理器102(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102(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102(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及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2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101(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1(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搭建模块、用户终端模块、处理模块、加密模块、验证模块、共识模块以及存储模块,其中:
初始搭建模块,用于设定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搭建初始存储框架;
用户终端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数据,并将对应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写入到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处理模块,用于提取并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对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加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验证模块,用于采用预置的数据审计链对加密数据进行身份审计认证,生成审计验证数据;
共识模块,用于建立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存储模块,用于基于共识机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将通过身份审计认证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包括第一加密子模块、第二加密子模块和目标加密子模块,其中:
第一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操作时间和预置的第一密钥规则生成第一加密密钥;
第二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和预置的第二密钥规则生成第二加密密钥;
目标加密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生成目标加密密钥,采用目标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需求分析子模块和关联子模块,其中:
需求分析子模块,用于提取并将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与预置的需求数据库进行匹配,以得到对应的需求类别数据;
关联子模块,用于根据对应的需求类别数据对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并将同一类别的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目标选取模块,用于获取并根据应用场景数据选择并将初始存储框架中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作为目标存储节点,构建目标存储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目标共识模块,用于建立目标存储框架中的各个目标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目标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结果判定子模块和分级存储子模块,其中:
结果判定子模块,用于提取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与预置的审计结果等级数据进行匹配,以得到分级结果;
分级存储子模块,用于根据分级结果对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设定存储等级,以得到不同等级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基于共识机制将对应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等级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搭建初始存储框架;
获取用户终端数据,并将对应的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写入到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提取并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操作需求对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关联数据;
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采用预置的数据审计链对加密数据进行身份审计认证,生成审计验证数据;
建立初始存储框架中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各个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的数据共识;
基于共识机制根据审计验证数据将通过身份审计认证的加密数据存储至对应的初始分布式存储节点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和操作时间生成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生成第二加密密钥,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终端数据中的地址、操作时间和预置的第一密钥规则生成第一加密密钥;
根据关联数据中各个类别的数据块大小和预置的第二密钥规则生成第二加密密钥;
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二加密密钥生成目标加密密钥,采用目标加密密钥对关联数据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处理器;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22181.2A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500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2181.2A CN114500580B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2181.2A CN114500580B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0580A true CN114500580A (zh) 2022-05-13
CN114500580B CN114500580B (zh) 2023-12-22

Family

ID=81510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2181.2A Active CN114500580B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05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895A (zh) * 2022-07-19 2022-10-18 中软航科数据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组网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42084A1 (en) * 2018-05-03 2019-1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lockchain for on-chain management of off-chain storage
US20190354693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lockchain for managing access to medical data
CN110866546A (zh) * 2019-10-30 2020-03-06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识节点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1506901A (zh) * 2020-04-16 2020-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65684A (zh) * 2021-04-12 2021-05-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块链节点终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42084A1 (en) * 2018-05-03 2019-1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lockchain for on-chain management of off-chain storage
US20190354693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lockchain for managing access to medical data
CN110866546A (zh) * 2019-10-30 2020-03-06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识节点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1506901A (zh) * 2020-04-16 2020-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65684A (zh) * 2021-04-12 2021-05-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区块链节点终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瑾;仵松颀;张森林;陆月明;: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电能量数据可信存储机制",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no. 02, pages 91 - 9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895A (zh) * 2022-07-19 2022-10-18 中软航科数据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化组网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0580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2867B (zh) 签名验签方法和装置
Nerurkar et al. Dissecting bitcoin blockchain: Empirical analysis of bitcoin network (2009–2020)
CN109087079B (zh) 数字货币交易信息分析方法
CN110633963B (zh) 电子票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998346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账户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1108029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EP170128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ymmetric Key Security
CN116670673A (zh) 从远程有限访问钱包转移加密货币
JP2018516030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使用するid管理サービス
CN110096903B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验证方法及区块链网络系统
Ali et al. Blockchain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N110309259B (zh) 审计结果数据存储、查询方法、审计项存储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Blockchain-based transparent integrity auditing and encrypted deduplication for cloud storage
ul Hassan et al. Blockchain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N106776904A (zh) 一种不可信云计算环境中支持动态验证的模糊查询加密方法
CN11056966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统计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64902B (zh) 用于存储数据的方法、节点和区块链系统
CN113360953A (zh) 基于ipfs和区块链的文件分布式存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784311A (zh) 存证系统及区块链网络
CN114500580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15884110A (zh) 短信验证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KR102040782B1 (ko) 서버 로그들로부터의 식별자들을 연결하기 위한 브리지 매치 식별자들 생성
CN109413099B (zh) 基于证书的混合云加密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0992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村金融系统
CN108632257B (zh) 支持分层搜索的加密健康记录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4, 4th Floor, No. 49 Badachu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4797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eikong Onlin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111-23, floor 11, No. 18,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eikong Onlin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