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9593B - 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9593B
CN114499593B CN202111646345.0A CN202111646345A CN114499593B CN 114499593 B CN114499593 B CN 114499593B CN 202111646345 A CN202111646345 A CN 202111646345A CN 114499593 B CN114499593 B CN 1144995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
envelope
communication enve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63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99593A (zh
Inventor
张磊
陆惠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liji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liji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liji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liji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63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9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9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9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99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9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在不同时刻整流器输出的电压来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基于判断结果,通过改变ASK通信开关的状态调整通信包络方向,本实施例的采样方案利用现在无线充电方案中的ADC采样模块和采样通道,不需要加入额外的电路;本实施例为在线的检测方式,产品发布后依然可以适配不同的发射器。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充电系统应用中,系统功率控制的目的是实现接收端能够接收到设定目标功率的一种方法,在接收器内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监控整流器输出端的电压和负载电流,并根据监控到的数据向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器发送指令以调整发送端的输出;而接收器系统在向发射器发送ASK数据包时,易出现整流器输出端的通信包络方向变为向下(或一上电就向下)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给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其架构可以是LDO,BUCK,3-level或Charge Pump等)触发异常保护,造成系统限流或断充,影响系统应用及用户体验。
目前,解决整流器输出的通信包络方向向下,通常是在产品研发时通过肉眼观察示波器的方法,经大量的实验来设置固定的幅移键控(Amplitude Shift Keying,ASK)通信极性(通过改变ASK通信极性是改变包络方向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只能保证指定的发射器,固定的位置等限定条件下的应用,无法保证其他类型或不同耦合的线圈的发射器,尤其是非标的发射器线圈。如果将市面所有发射器都进行实验和根据不同发射器设定不同的通信极性,通过记录不同的发射器类别进行出厂预设控制,显然大大增加研发时间,且达到的效果一般。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发射器和耦合线圈,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通信包络检测方法,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时在线的通信包络检测方法,同时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发射器和耦合线圈,提高检测通信包络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在不同时刻整流器输出的电压来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第二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电压;
当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时,此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
当所述第二电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电压时,判断第三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电压;
当所述第三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当所述第三电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电压时,则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上;
其中,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的电压值;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分别对应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的电压值。
优选地,将所述第一电压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进行多次比较,将判断出通信包络方向向上的次数标记为N1,将判断出通信包络方向向下的次数标记为N2,当N1>N2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上,当N1<N2时,则判断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通过采样得到,包括以下步骤:采样无数据传输时的电压值,标记为第一电压;采样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的电压值,分别标记为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二电压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相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三电压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与采样所述第二电压的状态不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
优选地,在数据开始传输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进行采样,将采样的电压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一电压。
优选地,采样数据开始传输时,电压未发生跳变前的电压,标记为第二电压;
采样有数据传输时,第一次电压跳变后,第二次电压跳变前的电压,标记为第三电压。
优选地,在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电压未发生跳变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进行采样,将采样的电压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二电压。
优选地,在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第一次电压跳变后,第二次电压跳变前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采样,将采样的电压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三电压。
优选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三电压、第一电压差、第一绝对电压差、第二电压差、第二绝对电压差和所述通信包络方向的判断结果存储于寄存器中,供调试使用;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标记为所述第一电压差,所述第一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标记为所述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
优选地,当所述通信包络向上,且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均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改变所述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向下。
优选地,当所述通信包络向下,且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或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大于第二阈值时,通过改变所述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向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调整与接收线圈串联的电容的容值,调整接收电路的谐振频率,以使得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在不同时刻整流器输出的电压值来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绝对电压差和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进行比较,判断第一绝对电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
当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大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差是否大于0;当所述第一电压差大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上;当所述第一电压差小于等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下;
当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时,判断所述第二电压差是否大于0;当所述第二电压差大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上;当所述第二电压差小于等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下。
其中,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采样的整流器输出端的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分别对应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采样的整流器输出端的电压值;将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标记为第一电压差,所述第一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第一绝对电压差;将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标记为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第二绝对电压差。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二电压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相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三电压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与采样所述第二电压的状态不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
优选地,当所述通信包络向上,且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均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改变与通信电容串联的所述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向下。
优选地,当所述通信包络向下,且所述第一绝对电平差第一绝对电压差或所述第二绝对电平差第二绝对电压差大于第二阈值时,通过改变所述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向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调整与接收线圈串联的电容的容值,调整接收电路的谐振频率,以使得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改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利用现在无线充电方案中均带有ADC采样模块,和采样通道,因此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加入额外的电路;
2、本发明为在线检测方法,相比于用户做大量实验后设定固定的通信极性要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也对于不同发射器的线圈耦合更具兼容性;
3、本发明为在线检测方法,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在线地调整通信包络,在产品发布后依然可以适配不同的发射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检测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ASK编码信号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通信包络的波形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通信包络的波形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通信包络的波形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种通信包络的波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接收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检测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检测方法,当检测到接收端要向发送端发送数据包时,才触发该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在不同时刻整流器输出的电压来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第二电压V2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电压V1;
S2:当所述第二电压V2小于所述第一电压V1时,此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
S3:当所述第二电压V2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电压V1时,判断第三电压V3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电压;
S31:当所述第三电压V3小于所述第一电压V1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
S32:当所述第三电压V3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电压V1时,则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
其中,第一电压V1为无数据传输时的电压;第二电压V2和第三电压V3分别对应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的电压;无数据传输是指接收器无ASK数据包向发射器发送的时刻,有数据传输是指接收器向发射器发送ASK数据包的时刻。
具体地,将判断出通信包络方向向上的次数标记为N1,将判断出通信包络方向向下的次数标记为N2,当N1>N2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上,当N1<N2时,则判断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
上述判断过程只需要获得上述的比较结果即可,不需要得到具体的第一电压V1,第二电压V2和第三电压V3的值,该过程较简单,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判断过程可以通过电压比较器进行实现,但是需要通过在接收器端为实现该检测方法新增比较器进行实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V1、所述第二电压V2和所述第三电压V3通过采样得到,利用现有的无线充电方案中带有ADC采样模块和采样通道,因此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加入额外的电路,节约成本,在步骤S1之前进行以下采样步骤:
S01:采样无数据传输时的电压,标记为第一电压V1;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压V1为无数据传输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
S02:采样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电压,分别标记为所述第二电压V2和所述第三电压V3。
具体地,所述第二电压V2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相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三电压V3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与采样第二电压V2不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电压V2或所述第三电压V3只要是在同一个数据包传输数据过程中,ASK通信开关状态相同时多次采样即可,并不一定是电平连续的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多次采样,也可以是在不连续的电平上进行采样,只要是ASK通信开关状态相同时进行采样多次进行平均即可。
更具体地,当在连续的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多次采样获得上述第一电压V1~第三电压V3时,可以采样数据开始传输时,电压未发生跳变前的电压,标记为第二电压V2;采样有数据传输时,第一次电压跳变后,第二次电压跳变前的电压值,标记为第三电压V3。具体地,在步骤S01中,在数据开始传输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进行采样,将采样的电压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一电压V1,作为示例,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传输前2ms~1ms的时间段。在步骤S02中可以在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电压未发生跳变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进行采样,将采样的电压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二电压V2;在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第一次电压跳变后,第二次电压跳变前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进行采样,将采样的电压值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三电压V3。
需要说明的是,在Qi标准协议中规定时钟信号的频率是2KHZ,时钟周期tclk为0.5ms,所以每一位数据的传输时间约为0.5ms,如图2所示,数据0为0.5ms的高电平或者0.5ms的低电平;数据1为0.25ms的高电平与0.25ms的低电平或者0.25ms的低电平与0.25ms的高电平;接收端通过发送通信包与发射端进行通信,包括能量需求包、接收能量包、接收器ID号包以及版本包、接收器额定功率包以及充电知识包等。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格式由四部分组成:序言、报头、消息和校验和,其中序言最小为11位,最大为25位,序言全部为数据1;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02中第二电压V2是在传输的数据包中为第一个数据1的前半周期进行采样,第三电压V3是在第一个数据1的后半周期采样,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在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的0.125ms附近,作为示例,可以为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0.1ms~0.2ms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多次采样,进行平均后标记为第三电压V3;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在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的0.375ms附近,作为示例,可以为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0.35ms~0.45ms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多次采样,进行平均后标记为第三电压V3。
具体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电压V1、所述第二电压V2、所述第三电压V3、将所述第一电压差ΔV1、第一绝对电压差|ΔV1|、所述第二电压差ΔV2、第二绝对电压差|ΔV2|和所述通信包络方向的判断结果存储于寄存器中,供调试使用;其中,所述第二电压V2和所述第一电压V1的差值标记为第一电压差ΔV1,所述第一电压差ΔV1的绝对值标记为第一绝对电压差|ΔV1|;所述第三电压V3和所述第一电压V1的差值标记为第二电压差ΔV2,所述第二电压差ΔV2的绝对值标记为第二绝对电压差|ΔV2|。
更具体地,可以通过改变ASK通信开关的状态,调整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即改变ASK的通信极性)。作为一种示例,当所述通信包络向上,且所述第一电压V1、所述第二电压V2和所述第三电压V3均大于第一阈值时,此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轻载情况下,通过改变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向下,从而使所述第二电压V2或所述第三电压V3均小于第一阈值,从而减小功率损耗。作为另一种示例,当所述通信包络向下,且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ΔV1|或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ΔV2|大于第二阈值时,此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重载情况下,会导致给电池充电的功率变换电路触发动态功率调节或欠压保护等异常保护,造成系统的限流或断充,此时,可以通过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向上,从而解除异常保护。需要说明的是,改变ASK通信开关的状态可以为在线调整,当调整方法为在线调整时,根据检测的通信包络的方向实现自适应调节,从而使产品发布后适配不同的发射器。
下面对通过改变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方向改变的原理进行说明:在Qi标准的无线充电系统中,从接收端到发送端的通信为ASK方式,对接收端线圈上的电压或电流的调制是通过连接或断开调制阻抗(电阻或电容)来实现的,接着发送端的解调器在接收线圈上电压或电流的幅度变化。如图4所示,分别与两个通信电容C1、C2串联的ASK通信开关Q5、Q6的状态由ASK编码信号的高低电平进行控制,当ASK编码信号的电压电平不同时,开关Q5、Q6的状态不同,即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当电压为高电平时,通信开关Q5、Q6导通;当电压为低电平时,通信开关Q5、Q6断开;第二种情况为:当电压为高电平时,通信开关Q5、Q6断开;当电压为低电平时,通信开关Q5、Q6导通。通过调整ASK通信开关Q5、Q6的状态,在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间进行转换;使得整流器输出端A节点的电压的电平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改变通信包络的方向。
具体地,当在产品的研发阶段,所述检测方法还可以通过调整图4中与接收线圈串联的电容Cs的电容值,调整接收电路的谐振频率,以使得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改变。
如图3a所示,给出了通信包络的第一种波形,ΔV2=0,|ΔV1|>|ΔV2|,ΔV1>0,从而判断为通信包络方向向上;此时V1和V3均小于第一阈值,此时通信包络方向不需要进行调整;如图3b所示,给出了通信包络的第二种波形,|ΔV1|>|ΔV2|,ΔV1<0,ΔV2=0,从而判断为通信包络方向向下,且|ΔV1|大于第二阈值,此时或触发异常保护,从而可以通过改变ASK通信开关的状态,对通信包络方向进行调整;如图3c所示,为通信包络的第三种波形,这种情况下,ΔV1=0,ΔV2<0,|ΔV1|<|ΔV2|,从而判断为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此波形可能是因为在通信波形的高电平和低电平与整流器输出A节点相并联的电阻Rdummy的阻值或状态(由Q4进行控制)不同导致的(如图4所示),控制该电阻Rdummy的开关Q4的导通和通过对Rdummy电阻的调整一方面能够优化通讯的波形,但另一方面,开关Q4的导通可能会导致该波形如图3c所示,使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且|ΔV2|大于第二阈值,从而触发异常保护,可以通过改变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通信包络方向改变。如图3d为通信包络的第四种波形,这种情况下,通讯包络的与图3a一致,与图3a不一样的是的通信包络的第一电压V1、第二电压V2和第三电压V3均大于第一阈值,即所述通信包络的最低电压大于第一阈值,此时,可以通过调整ASK通信电容的开关使通信包络向下,从而减小系统的功率损耗;图3a和图3d中,参考电压值Vref为0V。
需要说明的是,图3a~图3d为理想的矩形波形,在实际的应用中,受非理想因素的影响,通信波形会发生变形,ΔV1=0或ΔV2=0的概率较小,通过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进行多次采样进行平均可以消除此影响;该实施例可以在线地检测通信包络方向,从而可以实时调整通信包络方向,相比于用户做大量实验后设定固定的通信极性要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也对于不同发射器的线圈耦合更具兼容性。
具体地,如图5所示,作为另一个实施例,通过上面的采样方法得到第一电压V1、第二电压V2和第三电压V3的具体数值之后,还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判断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
S1’:将第一绝对电压差|ΔV1|和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ΔV2|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ΔV1|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ΔV2|;
S2’:当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ΔV1|大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ΔV2|时,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差ΔV1是否大于0;
S21’:当所述第一电压差ΔV1大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上;
S22’:当所述第一电压差ΔV1小于等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下;
S3’:当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ΔV1|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ΔV2|时,判断所述第二电压差ΔV2是否大于0;
S31’:当所述第二电压差ΔV2大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上;
S32’:当所述第二电压差ΔV2小于等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下。
其中,将所述第二电压V2和所述第一电压V1的差值标记为第一电压差ΔV1=V2-V1,所述第一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第一绝对电压差|ΔV1|=|V2-V1|;将所述第三电压V3和所述第一电压V1的差值标记为第二电压差ΔV2=V3-V1,所述第二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第二绝对电压差|ΔV2|=|V3-V1|;该过程通过比较采样得到的具体的数值的第一电压差ΔV1和第二电压差ΔV2进行实现,较前面采样得到第一电压V1~第三电压V3后进行S1~S3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的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在不同时刻整流器输出的电压来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将无数据传输时的电压分别与有数据传输,但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的电压进行比较;当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或第一电压大于第三电压时,此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当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或第一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时,此时判断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上;其中,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的电压;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分别对应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的电压。将所述第一电压~第三电压、第一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和所述通信包络方向的判断结果存储于寄存器中,供调试使用。通过改变ASK通信开关的状态,调整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本实施例的采样方案利用现在无线充电方案中的ADC采样模块,和采样通道,因此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加入额外的电路,本实施例为在线的检测和调整方式,相比于用户做大量实验后设定固定的通信极性要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也对于不同发射器的线圈耦合更具兼容性,且于产品发布后依然可以适配不同的发射器。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比较在不同时刻整流器输出的电压来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第二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电压;
当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时,此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
当所述第二电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电压时,判断第三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电压;
当所述第三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当所述第三电压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电压时,则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上;
其中,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的电压值;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分别对应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的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进行多次比较,将判断出通信包络方向向上的次数标记为N1,将判断出通信包络方向向下的次数标记为N2,当N1>N2时,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上,当N1<N2时,则判断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通过采样得到,包括以下步骤:采样无数据传输时的电压值,标记为第一电压;采样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的电压值,分别标记为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二电压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相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三电压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与采样所述第二电压的状态不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开始传输前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进行采样,将采样的电压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一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样数据开始传输时,电压未发生跳变前的电压,标记为第二电压;
采样有数据传输时,第一次电压跳变后,第二次电压跳变前的电压,标记为第三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电压未发生跳变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进行采样,将采样的电压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二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数据开始传输时刻后,第一次电压跳变后,第二次电压跳变前的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进行多次采样,将采样的电压进行平均,以获得所述第三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三电压、第一电压差、第一绝对电压差、第二电压差、第二绝对电压差和所述通信包络方向的判断结果存储于寄存器中,供调试使用;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标记为所述第一电压差,所述第一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标记为所述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包络方向向上,且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均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改变所述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方向向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包络方向向下,且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或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大于第二阈值时,通过改变所述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方向向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调整与接收线圈串联的电容的容值,调整接收电路的谐振频率,以使得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改变。
13.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比较在不同时刻整流器输出的电压值来判断通信包络的方向,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绝对电压差和第二绝对电压差进行比较,判断第一绝对电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
当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大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时,判断第一电压差是否大于0;当所述第一电压差大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上;当所述第一电压差小于等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下;
当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时,判断第二电压差是否大于0;当所述第二电压差大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上;当所述第二电压差小于等于0时,则判断通信包络方向向下;
其中,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采样的整流器输出端的电压值,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分别对应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不同时采样的整流器输出端的电压值;将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标记为第一电压差,所述第一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第一绝对电压差;将所述第三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压的差值标记为第二电压差,所述第二电压差的绝对值标记为第二绝对电压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为无数据传输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二电压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状态相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所述第三电压为有数据传输时,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与采样所述第二电压的状态不同时,多次采样整流器输出的电压的平均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包络向上,且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三电压均大于第一阈值时,通过改变与通信电容串联的所述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向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包络向下,且所述第一绝对电压差或所述第二绝对电压差大于第二阈值时,通过改变所述ASK通信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通信包络向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调整与接收线圈串联的电容的容值,调整接收电路的谐振频率,以使得所述通信包络的方向改变。
CN202111646345.0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4499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6345.0A CN114499593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6345.0A CN114499593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9593A CN114499593A (zh) 2022-05-13
CN114499593B true CN114499593B (zh) 2023-07-21

Family

ID=8150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6345.0A Active CN114499593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959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3007A (en) * 1996-01-30 1999-06-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velope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video cassette recorder
CN101060342A (zh) * 2006-04-19 2007-10-24 硅存储技术公司 射频功率检测器
CN106300520A (zh) * 2016-08-30 2017-01-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端的过压保护电路及过压保护方法
CN112511033A (zh) * 2020-12-08 2021-03-16 珠海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准z源逆变器开关器件电流应力的调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15819B (en) * 2013-07-05 2016-12-07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Signal envelope process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3007A (en) * 1996-01-30 1999-06-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nvelope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video cassette recorder
CN101060342A (zh) * 2006-04-19 2007-10-24 硅存储技术公司 射频功率检测器
CN106300520A (zh) * 2016-08-30 2017-01-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接收端的过压保护电路及过压保护方法
CN112511033A (zh) * 2020-12-08 2021-03-16 珠海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准z源逆变器开关器件电流应力的调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9593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0303B2 (en) Isolated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with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ides
US1011440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erial bus interface
US10686334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US10714976B2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US9964395B2 (en) Position indicator and position indicating method
US20160197513A1 (en) Control circuit fo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149291B (zh)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接收端ask负载调制电路及调制方法
CN101599301A (zh) 存储器与存储器写入方法
JP546977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US9929671B2 (en) Power converter in powered device of power-over-etherne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809518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467116A (zh) 充电方法、装置以及充电器
CN102122970B (zh) 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中的码长自适应扩频调制方法和设备
CN102545663B (zh) 一种适用于电流模式开关电源的过功率补偿电路
CN114499593B (zh) 一种无线充电通信包络的检测方法
CN101888182B (zh) 具有功率接收器的dc-dc转换器
CN103916105A (zh) 用于rs通信的转换端子极性的装置
CN111417149B (zh) 电动车、充电桩及无线通信的信道选择方法
CN102025349B (zh) 时刻检测装置
CN111106656A (zh) 集成无线发射和接收的移动充电宝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3098809B (zh) 一种软件自适应解码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US1049813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dio frequency voltage limiting
US8761269B2 (en) Isol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unit and receiving unit applied to isol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1733222U (zh) 具有功率接收器的dc-dc转换器
CN204068951U (zh) 能接收变码的解码接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