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9455A -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9455A
CN114499455A CN202210047194.5A CN202210047194A CN114499455A CN 114499455 A CN114499455 A CN 114499455A CN 202210047194 A CN202210047194 A CN 202210047194A CN 114499455 A CN114499455 A CN 114499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trip line
microstrip
adjustable
capacitor
blocking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71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99455B (zh
Inventor
向乾尹
付明晔
冯全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0471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9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9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9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99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9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1/00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 H03H11/02Multiple-port networks
    • H03H11/16Networks for phase shifting
    • H03H11/18Two-port phase shifters providing a predetermined phase shift, e.g. "all-pass"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1/00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 H03H11/02Multiple-port networks
    • H03H11/26Time-delay networks
    • H03H11/265Time-delay networks with adjustable de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结构,属于射频器件领域。本发明顶面设置有金属微带结构、底面置有金属接地板的介质基板。金属微带结构包括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结构与连接这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结构的微带网络。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具有低损耗、大延时、大延时可调范围的优点。同时本发明能够在宽带范围内取得良好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具有良好的可级联特性。本发明所提供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电路对于高阶、宽带、大延时的可调延时滤波网络设计与综合具有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器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背景技术
抗干扰射频收发机中,为了消除发射信号发射后经障碍物反射回接收机的同频干扰信号,射频可调延时滤波器在射频自干扰对消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现有的可调延时电路均未见大延时特性的报道。对于基于传输线的可调延时器,其最大延时受限于传输线的长度、材料等。若要取得较大延时,此类电路的尺寸将会十分巨大。对于基于采样电容的可调延时器,其最大延时则受限于开关电容的采样率。另一方面,理论上谐振式可调延时器能够实现连续可调的大延时,且具有小型化的优点。但是由于实际电路中总存在损耗,在大延时的情况下,谐振式可调延时器容易获得极高的损耗,所以目前实际的谐振式可调延时滤波器多也是仅仅实现小延时(如Girdhari Chaudhary等人在《ATunable Group Delay Circuit for Time Delay Matching Applications inCommunication Systems》一文中报道的结构)。此外,谐振式可调延时滤波器在取得大延时的同时带宽会减小,从而限制本身的应用范围。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谐振器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能够实现大延时、连续可调且避免极大的损耗。同时本发明所提出的全通式电路可方便地应用于级联网络中,从而实现宽带大延时的可调延时滤波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可调延时滤波器低延时、高损耗、窄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包括上层金属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下层金属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金属微带结构包括: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以及连接这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用以实现全通响应的微带网络;
其中,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结构相同,每一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包括第一微带谐振器、第二微带谐振器、一个Π型耦合网络与一个馈电网络;所述第一微带谐振器和第二微带谐振器结构相同,包括第一微带线A1与第二微带线A2,其中第一微带线A1终端开路,第二微带线A2终端接地,第一微带线A1远离开路的一端与第二微带线A2远离接地的一端相连,形成并联结构,将第一微带谐振器两个微带线的连接点定义为第一微带连接点,将第二微带谐振器两个微带线的连接点定义为第二微带连接点;所述Π型耦合网络包括第一隔直电容A3、第二隔直电容5、第三隔直电容A7、第一可调电容4、第二可调电容A6和第三可调电容A8;其中第一隔直电容A3一端与第一可调电容4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一隔直电容A3的另一端与第一微带连接点相连,第一可调电容4的另一端与第二微带连接点相连;第二隔直电容5一端与第二可调电容A6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二隔直电容5的另一端与第一微带连接点相连,第二可调电容A6的另一端接地;第三隔直电容A7一端与第三可调电容A8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三隔直电容A7的另一端与第二微带连接点相连,第三可调电容A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第三微带线A9、第四微带线A10和第四隔直电容A11;其中第三微带线A9、第四隔直电容A11、第四微带线A10依次相连;第四微带线A10连接第一微带连接点,第三微带线A9连接微带网络;
所述微带网络包括第五微带线B1、第六微带线B2、第七微带线B3、第八微带线B4、第九微带线B5、第十微带线B6和第十一微带线B7;其中第五微带线B1的一端为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另一端与第六微带线B2的一端、第八微带线B4的一端相连;第六微带线B2的另一端连接第七微带线B3的一端、第十微带线B6的一端;第七微带线B3的另一端接第十一微带线B7的一端,第八微带线B4的另一端接第九微带线B5的一端,第九微带线B5的另一端接第十一微带线B7的一端,第十一微带线B7的另一端为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第十微带线B6的另一端接一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第八微带线B4与第九微带线B5的连接点接另一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微带线B2、第七微带线B3、第八微带线B4和第十微带线B6的电长度为90度,第九微带线B5的电长度为270度。
上述方案中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可用于实现多级级联延时滤波网络,获得更大的延时与带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大延时连续可调的全通式滤波器电路,并且能够避免大延时的时候的极大损耗。同时本发明所提出的全通式电路在宽带内能够实现低插入损耗与较好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使得该电路可方便地应用于级联网络中,从而实现宽带大延时的可调延时网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反射特性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延时特性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传输特性测试图。
图5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延时-损耗关系曲线图。
图6是基于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级联结构示意图。
图7是基于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级联结构的反射特性与传输特性曲线图,其延时为100纳秒,其中,(a)为反射特性,(b)为传输特性,(c)为群延时。
图8是基于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级联结构的反射特性与传输特性曲线图,其延时为50纳秒,其中,(a)为反射特性,(b)为传输特性,(c)为群延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例包括上层金属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下层金属接地板。如图1所示,所述上层金属微带结构包括: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以及连接这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用以实现全通响应的微带网络。
其中,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为相同结构。每一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包括第一微带谐振器、第二微带谐振器、一个Π型耦合网络与一个馈电网络。其中第一微带谐振器和第二微带谐振器结构相同。所述微带谐振器包括第一微带线A1与第二微带线A2。其中第一微带线A1终端开路,第二微带线A2终端接地。第一微带线A1远离开路的一端与第二微带线A2远离接地的一端相连,形成并联结构。所述Π型耦合网络包括第一隔直电容A3,第二隔直电容A5,第三隔直电容A7与第一可调电容A4,第二可调电容A6,第三可调电容A8。其中第一隔直电容A3一端与第一可调电容A4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一隔直电容A3的另一端与第一谐振器的第一微带线A1远离开路的一端、第二微带线A2远离接地的一端相连;第一可调电容A4的不与第一隔直电容A3相连的一端与第二谐振器的第一微带线A1远离开路的一端、第二微带线A2远离接地的一端相连。第二隔直电容A5一端与第二可调电容A6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二隔直电容A5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直电容A3不和第一可调电容A4相连的一端相连;第二可调电容A6的另一端接地。第三隔直电容A7一端与第三可调电容A8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三隔直电容A7的另一端与第一可调电容A4不和第一隔直电容A3相连的一端相连;第三可调电容A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第三微带线A9,第四微带线A10,以及第四隔直电容A11。其中第三微带线A9,第四隔直电容A11,第四微带线A10依次相连;第四微带线A10未与第四隔直电容A11相连的一端连接第一谐振器的第一微带线A1远离开路的一端与第二微带线A2远离接地的一端的连接点。
所述连接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的微带网络,包括第五微带线B1,第六微带线B2,第七微带线B3,第八微带线B4,第九微带线B5,第十微带线B6与第十一微带线B7。其中第五微带线B1为输入馈电线,其一端与第六微带线B2的一端、第八微带线B4的一端相连。
第六微带线B2不与第五微带线B1相连的一端连接第七微带线B3、第十微带线B6的各一端。第十微带线B6不与第六微带线B2相连的一端接前述反射式耦合谐振结构的第三微带线A9不连接第四隔直电容A11的一端。第七微带线B3不与第六微带线B2相连的一端接第十一微带线B7的一端。第八微带线B4不与第五微带线B1相连的一端连接第九微带线B5的一端,该连接点同时连接又一个前述反射式耦合谐振结构的第三微带线A9不连接第四隔直电容A11的一端。第九微带线B5不与第八微带线B4相连的一端接第十一微带线B7与第七微带线B3相连的一端。该微带网络中,第六微带线B2,第七微带线B3,第八微带线B4,第十微带线B6电长度为90度,第九微带线B5的电长度为270度。
第五微带线和第十一微带线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输入输出端口、第二输入输出端口,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输入输出端口阻抗均为50欧姆。
本实施例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2.65、损耗因子为0.001、厚度为0.8mm的介质基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调电容A4用于调控耦合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从而改变电路的群延时:电容值越小,延时越大。第二可调电容A6、第三可调电容A8用于调控整个电路的中心频率:电容值越小,中心频率越高。它们均采用SKYWORKS公司型号为SMV1405的可变电容二极管,其单个的可变范围为0.6~2.4pF。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发明中的可调电容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可变电容二极管,本发明还可使用射频微机系统、半导体二极管或者三极管来实现电容可调。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直电容A3、第二隔直电容A5、第三隔直电容A7采用的是ATC公司型号为600S200GT250XT电容,其标称值为20pF。
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发明中的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印刷电路板PCB,本发明还可使用微波集成电路、低温共烧陶瓷等工艺实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反射特性测试图,图2中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反射特性|S11|与|S22|。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调控到不同的中心频率时,在不同的延时情况下,均能够取得很好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能够为多级级联电路提供基本电路单元。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延时特性测试图,图3中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延时特性。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中心频率下,该实施例均可动态调节中心频率处的群延时。延时调控范围在15纳秒到150纳秒之间。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电路的传输特性测试图,图4中横坐标频率,纵坐标表示传输特性|S21|。从图4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中心频率可调,在不同的中心频率下,不同的延时会带来不同的损耗。延时越大,损耗越大,但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传输特性得到了优化,够避免极大的损耗。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电路的延时-损耗关系测试图,图5中横坐标表示延时量,纵坐标表示对应的损耗。从图5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在大延时的情况下,能够避免极大的损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构成如图6所示两级级联结构,包括上层的金属微带结构,中间层的介质结构,下层的接地金属;中间层的介质结构上面附着上层的金属微带结构,中间层的下面附着下层的接地金属。
上层金属微带结构由两组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上层微带结构组成。其中,第一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上层微带结构的第五微带线外侧为输入端口,第二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上层微带结构的第十一微带线外侧为输出端口。输入输出端口阻抗均为50欧姆。第一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上层微带结构的第十一微带线外侧与第二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上层微带结构的第五微带线外侧相连接,以形成级联结构。
本实施例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2.65、损耗因子为0.001、厚度为0.8mm的介质基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调电容A4用于调控耦合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系数,从而改变电路的群延时:电容值越小,延时越大。第二可调电容A6、第三可调电容A8用于调控整个电路的中心频率:电容值越小,中心频率越高。它们均采用SKYWORKS公司型号为SMV1405的可变电容二极管,其单个的可变范围为0.6~2.4pF。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发明中的可调电容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可变电容二极管,本发明还可使用射频微机系统、半导体二极管或者三极管来实现电容可调。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直电容A3、第二隔直电容A5、第三隔直电容A7采用的是ATC公司型号为600S200GT250XT电容,其标称值为20pF。
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发明中的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印刷电路板PCB,本发明还可使用微波集成电路、低温共烧陶瓷等工艺实现。
如图6所示基于本发明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级联结构。
如图7(a)、图7(b)所示为基于本发明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的级联结构的反射特性与传输特性测试图,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反射特性|S11|与传输特性|S21|。在本组测试中,两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均拥有100纳秒的群延时,如图7(c)所示。从图7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可分别控制两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可以对两个不同的频带进行延时处理。在两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中心频率靠近时,可以获得更大的延时,并且拓展带宽。图7中所有的测试状态下,该实施例均可获得较好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能够继续用于级联结构设计。
如图8(a)、图8(b)所示为基于本发明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电路的级联结构的反射特性与传输特性测试图,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反射特性|S11|与传输特性|S21|。在本组测试中,两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分别拥有50纳秒的群延时,如图8(c)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可分别控制两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可以对两个不同的频带进行延时处理。在两个实施例一所示的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的中心频率靠近时,可以获得更大的延时,并且拓展带宽。图8中所有的测试状态下,该实施例均可获得较好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能够继续用于级联结构设计。
对比图7与图8,可知基于本发明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电路的级联结构不仅最大延时所在的频点可调谐,其绝对延时量也可调控。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替换、改进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包括上层金属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下层金属接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金属微带结构包括: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以及连接这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用以实现全通响应的微带网络;
其中,两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结构相同,每一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包括第一微带谐振器、第二微带谐振器、一个Π型耦合网络与一个馈电网络;所述第一微带谐振器和第二微带谐振器结构相同,包括第一微带线(A1)与第二微带线(A2),其中第一微带线(A1)终端开路,第二微带线(A2)终端接地,第一微带线(A1)远离开路的一端与第二微带线(A2)远离接地的一端相连,形成并联结构,将第一微带谐振器第一微带线(A1)和第二微带线(A2)的连接点定义为第一微带连接点,将第二微带谐振器第一微带线(A1)和第二微带线(A2)的连接点定义为第二微带连接点;所述Π型耦合网络包括第一隔直电容(A3)、第二隔直电容(A5)、第三隔直电容(A7)、第一可调电容(A4)、第二可调电容(A6)和第三可调电容(A8);其中第一隔直电容(A3)一端与第一可调电容(A4)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一隔直电容(A3)的另一端与第一微带连接点相连,第一可调电容(A4)的另一端与第二微带连接点相连;第二隔直电容(A5)一端与第二可调电容(A6)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二隔直电容(A5)的另一端第一微带连接点相连,第二可调电容(A6)的另一端接地;第三隔直电容(A7)一端与第三可调电容(A8)一端相连,形成串联结构;第三隔直电容(A7)的另一端与第二微带连接点相连,第三可调电容(A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第三微带线(A9)、第四微带线(A10)和第四隔直电容(A11);其中第三微带线(A9)、第四隔直电容(A11)、第四微带线(A10)依次相连;第四微带线(A10)连接第一微带连接点,第三微带线(A9)连接微带网络;
所述微带网络包括第五微带线(B1)、第六微带线(B2)、第七微带线(B3)、第八微带线(B4)、第九微带线(B5)、第十微带线(B6)和第十一微带线(B7);其中第五微带线(B1)的一端为第一输入输出端口,其另一端与第六微带线(B2)的一端、第八微带线(B4)的一端相连;第六微带线(B2)的另一端连接第七微带线(B3)的一端、第十微带线(B6)的一端;第七微带线(B3)的另一端接第十一微带线(B7)的一端,第八微带线(B4)的另一端接第九微带线(B5)的一端,第九微带线(B5)的另一端接第十一微带线(B7)的一端,第十一微带线(B7)的另一端为第二输入输出端口;
第十微带线(B6)的另一端接一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第八微带线(B4)与第九微带线(B5)的连接点接另一个反射式耦合谐振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微带线(B2)、第七微带线(B3)、第八微带线(B4)和第十微带线(B6)的电长度为90度,第九微带线(B5)的电长度为270度。
CN202210047194.5A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Active CN114499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7194.5A CN114499455B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7194.5A CN114499455B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9455A true CN114499455A (zh) 2022-05-13
CN114499455B CN114499455B (zh) 2023-04-28

Family

ID=8151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7194.5A Active CN114499455B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945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3869A1 (en) * 2005-06-06 2006-12-07 Jachowski Douglas R Narrow-band absorptive bandstop filter with multiple signal paths
US20070001787A1 (en) * 2005-07-04 2007-01-04 Hiroyuki Kayano Filter circuit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916892A (zh) * 2010-06-29 2010-12-15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模块化结构的绝对带宽恒定的可调带阻滤波器
CN102386464A (zh) * 2011-11-03 2012-03-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双频带阻滤波器
CN102403557A (zh) * 2011-11-18 2012-04-04 华南理工大学 具有独立可调通带的高选择性双带通滤波器
WO2012162972A1 (zh) * 2011-05-27 2012-12-06 华南理工大学 具有恒定绝对带宽的平衡式射频电调带通滤波器
CN106972227A (zh) * 2017-03-23 2017-07-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交叉耦合结构的高阶可调带通滤波器
CN108493530A (zh) * 2018-03-15 2018-09-0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限带可调超宽带带通滤波器
CN109244608A (zh) * 2018-09-04 2019-01-18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双工器原理的高选择性窄带无反射滤波器
CN109687067A (zh) * 2019-01-07 2019-04-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全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耦合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73869A1 (en) * 2005-06-06 2006-12-07 Jachowski Douglas R Narrow-band absorptive bandstop filter with multiple signal paths
US20070001787A1 (en) * 2005-07-04 2007-01-04 Hiroyuki Kayano Filter circuit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916892A (zh) * 2010-06-29 2010-12-15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模块化结构的绝对带宽恒定的可调带阻滤波器
WO2012162972A1 (zh) * 2011-05-27 2012-12-06 华南理工大学 具有恒定绝对带宽的平衡式射频电调带通滤波器
CN102386464A (zh) * 2011-11-03 2012-03-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双频带阻滤波器
CN102403557A (zh) * 2011-11-18 2012-04-04 华南理工大学 具有独立可调通带的高选择性双带通滤波器
CN106972227A (zh) * 2017-03-23 2017-07-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交叉耦合结构的高阶可调带通滤波器
CN108493530A (zh) * 2018-03-15 2018-09-0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限带可调超宽带带通滤波器
CN109244608A (zh) * 2018-09-04 2019-01-18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双工器原理的高选择性窄带无反射滤波器
CN109687067A (zh) * 2019-01-07 2019-04-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全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耦合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 R. SRIRAM等: "Reconfigurable_X-band_bandpass_filter_using_SIR_with_variable_capacitor" *
付明晔等: "低损耗可调延时滤波器" *
张晶: "交叉耦合线性相位滤波器的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9455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325C (zh) 具有可调整分路零点的滤波器
US6150898A (en) Low-pass filter with directional coupler and cellular phone
US7321276B2 (en) Independently adjustable combined harmonic rejection filter and power sampler
CN1036667A (zh) 具有整体传输线连接的可表面安装滤波器
US7592885B2 (en) Stacked dielectric band-pass filter having a wider passband
CN112909461B (zh) 一种互补双工结构全频段吸收双频带通滤波器
US5534829A (en) Antenna duplexer
KR20040077915A (ko) 신호 처리 방법, 송신기 및 수신기 모듈, 기판 및 가전 제품
US9705170B2 (en) Switchable band-pass filter
CN113488749B (zh) 2-18GHz频段中心频率连续可调宽带带阻滤波器
CN113904082A (zh) 双微带线耦合器、功率放大器及相关设备和芯片
US6091312A (en) Semi-lumped bandstop filter
US20090009264A1 (en) Delay Line
CN110429362B (zh) 基于t型谐振器的可重构滤波器
CN114499455B (zh) 一种全通式可调延时滤波器电路
CN101777688B (zh) 微波终端短路半波长可调谐振器及其制成的微波可调滤波器
CN1290051A (zh) 滤波器、天线共享装置和通信装置
CN109950670B (zh) 基于ltcc的双端开路耦合线加载短截线超宽带滤波器
KR100366299B1 (ko) 초고주파 아날로그 위상 변위기
CN109244610B (zh) 一种可调双模滤波器
CN215266622U (zh) 一种微波信号传输中的幅度均衡器
CN113422182B (zh) 基于阻抗调谐的可调低通滤波器
RU2819096C1 (ru) Полосковый неотражающий полосно-пропускающий перестраиваемый фильтр
CN114497937B (zh) 双频微带滤波器
CN215266609U (zh) 一种十字型多模带通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