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3087A - 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3087A
CN114493087A CN202111514065.4A CN202111514065A CN114493087A CN 114493087 A CN114493087 A CN 114493087A CN 202111514065 A CN202111514065 A CN 202111514065A CN 114493087 A CN114493087 A CN 114493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satellite
performance
matrix
data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40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海鑫
王运韬
陈宁宇
王立中
侯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40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3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3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3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卫星型号确定卫星效能指标;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基于经过分类的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获取数据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本申请通过系统效能分析法构建卫星效能指标的分类模型,将卫星效能评估细化为卫星效能指标集,提高了卫星效能评估结果的精确性。同时,系统效能分析法中的卫星效能指标数据反馈来源也是基于实际使用情况的,避免了模型过于理想化的情况。通过层次分析法中的一致性检验将单一专家打分机制的误差大大降低。

Description

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系统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模糊模型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能够对定性的判断进行量化,计算过程也相对简洁,但是该方法分析精度相对较低,得到的评估结果不够精确。另外,由于该方法权重由专家打分生成,因而该方法在定量化程度上还是不够客观。
基于优劣解距离法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在分层上过于繁杂,导致计算量较大。由于优劣解距离法是基于理想状况下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模型偏理想化,缺少实际测试应用数据反馈改进优化模型,在评估方法迭代上存在一定缺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效能评估方法,包括:
通过卫星型号确定卫星效能指标;
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
基于经过分类的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获取数据集;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包括:
所述预设指标类别包括可用性指标、能力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单星覆盖率、链路平均中断时间和最小覆盖仰角划分为所述可用性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接入容量、接入速率、平均接入时间、接入阻塞率、传输延迟、丢包率和误码率划分为所述能力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可维护性、抗干扰能力和安全认证分划为所述可靠性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包括:
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得到所述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指标数据集;
基于所述指标数据集采用所述层次分析法获取判断矩阵;
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矩阵;
基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和所述指标数据集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指标数据集包括预定标度数据集和权重系数集。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指标数据集采用所述层次分析法获取判断矩阵,包括:基于所述预定标度数据集和所述预设指标类别计算得到所述判断矩阵。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矩阵,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判断矩阵中的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得到乘积矩阵;
计算所述乘积矩阵的预定次方根值,得到方根值矩阵;
对所述方根值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
对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响应于确定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未通过所述一致性检测,调整所述判断矩阵直至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将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作为所述指标权重矩阵。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
计算所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基于所述最大特征值和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检验系数;
响应于确定所述检验系数小于预定阈值,则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和所述指标数据集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包括:
对所述权重系数集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准则向量;
基于所述预设指标类别对所述准则向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卫星效能评估装置,包括:
指标获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卫星型号确定卫星效能指标;
分类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
数据集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经过分类的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获取数据集;
评估结果模块,被配置为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系统效能分析法构建卫星效能指标的分类模型,将卫星效能评估细化为卫星效能指标集,提高了卫星效能评估结果的精确性。同时,系统效能分析法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不必要的计算,基于实际使用情况获取卫星效能指标数据,避免了模型过于理想化的情况,后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改进。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标度数据和权重系数进行计算处理,通过层次分析法中的一致性检验检测方法有效降低由单一专家打分机制引起的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层次分析法处理数据集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卫星效能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如背景技术所述,卫星通信凭借其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影响、建设快捷灵活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地面通信系统不宜覆盖或者建设成本过高的领域,已经成为地面通信系统有效的延伸和补充。自卫星通信诞生至今,卫星通信已广泛应用于视频广播、公众通信、企业专网、远程教育、应急通信等领域。
自1958年人类利用斯科尔卫星首次实现通过人造地球卫星进行语音通信以来,通信卫星向商业化快速发展。截止2020年年末,仍在运营的通信卫星运营商有40余家,在轨商用静止轨道卫星有300余颗。由于单颗卫星造价昂贵,整体数量相对较少,卫星运营商主体相对分散,故很少有研究机构与运营商对单一卫星效能进行统一的、系统性的对比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营商对卫星效能整体评估的需求与日俱增。有鉴于此,需要基于卫星通信自身特点,提出一种对卫星综合效能进行比较评估的方法。
ADC(AvailabilityDependabilityCapacity,系统效能分析法)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在很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ADC方法主要综合考虑系统可不可用、使用时可不可靠以及能不能满足要求三大要素,是一种全面客观的综合效能评估方法。
ADC方法根据可用性(Availability)、可靠性(Dependability)和能力(Capacity)综合评价系统,将这三大要素组合成一个表征系统总性能的效能物理量,一般的数学表达式为:
E=A×D×C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L.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而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
效能评估方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根据决策者提出需要评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明确系统的因素和特点;第二,按照指标选取原则科学合理地选取评估指标,根据指标相互间逻辑关系进行层次划分,构建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第三,根据问题性质、评估体系,构造或选择合适的评估模型;第四,系统的分析、综合与评价。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效能评估方法,参考图1,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01、通过卫星型号确定卫星效能指标。本实施例中确定卫星效能指标的过程可以是通过卫星型号对应的说明书中直接获取,也可以与多位卫星设计专家和部分用户进行咨询得到。由于所获取的卫星效能指标是基于实际卫星使用情况的,避免了效能分析模型过于理想化的情况,后续可以根据新的需求进行改进。
步骤S102、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预设指标类别指的是,系统效能分析法中的可用性指标、能力指标和可靠性指标。通过对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将效能分析过程中的计算集中在预设指标类别中,简化了不必要的计算,同时也提高了卫星效能评估结果的精确性。
步骤S103、基于经过分类的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获取数据集。本实施例中的数据集可以是通过卫星型号对应的说明书中直接获取,也可以与多位卫星设计专家和部分用户进行咨询,将获取的指标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到。通过获取的数据集对卫星效能进行评估,将卫星效能指标进行有效的量化,提升了卫星效能评估结果的精细程度。
步骤S104、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中的一致性检验对根据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数据集得到的指标权重进行检验,利用一致性检验舍去逻辑矛盾的指标权重,也降低了其他卫星效能评估方法中专家打分机制的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包括:
所述预设指标类别包括可用性指标、能力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单星覆盖率、链路平均中断时间和最小覆盖仰角划分为所述可用性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接入容量、接入速率、平均接入时间、接入阻塞率、传输延迟、丢包率和误码率划分为所述能力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可维护性、抗干扰能力和安全认证分划为所述可靠性指标。
具体的,可用性指标可以衡量系统在特定时空地点动态集中所需卫星容量能力的度量。具体有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属性,其本质是用户终端与卫星间链路的质量。单星覆盖率:在目标区域和运行周期内,卫星系统对地表面积的覆盖比率。链路平均中断时间:在信号覆盖区内链路平均中断时间。最小覆盖仰角:在覆盖区域内,该区域地面天线终端接入系统所需要的最小仰角值。
能力指标是衡量卫星系统确保业务可用能力的度量,也可以是衡量卫星系统对卫星承载业务稳定性的度量。接入容量:满足业务质量(延误、速率、误码率等)需求的情况下卫星系统在目标区域能支持的最大用户数。接入速率:用户终端接入网络平均速率。平均接入时间:用户请求接入网络消息发出到接收到允许接入网络应答消息所消耗的时间。接入阻塞率:在一定业务量条件下,因资源有限等客观原因引起的接入网络失败的概率。传输延迟:不同类型单个数据包经过卫星网络所消耗的时间的平均值。丢包率:由于队列溢出、切换、误码等原因引起的数据包丢失概率。误码率:用户接收到信息中相较原信息出错的比率。
可靠性指标体现了卫星系统整体多项辅助工作的功能,是衡量系统可维护性、保障能力的度量。可维护性:反映卫星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抗干扰能力:卫星对于干扰源的抵抗能力。安全认证:对用户进行赋权,保证通信网络安全的能力。
通过系统效能分析法中的可用性指标、能力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将卫星系统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纳和简化,避免了其他不必要的计算,提高了卫星效能分析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参考图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得到所述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指标数据集。
步骤S202、基于所述指标数据集采用所述层次分析法获取判断矩阵。
步骤S203、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矩阵。
步骤S204、基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和所述指标数据集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
具体的,将数据集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后得到指标数据集,其中,指标数据集包括标度数据,根据标度数据计算得到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中的行向量进行计算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得到指标权重矩阵,然后计算指标权重矩阵与数据集中的权重系数的乘积,将乘积结果作为效能评估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过程,将专家的主观打分替换为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标度,并采用一致性检验舍去指标权重矩阵中出现的逻辑矛盾的指标权重,减少了指标系统主观性对于效能评估结果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指标数据集包括预定标度数据集和权重系数集。
具体的,预定标度数据集指的是,两个指标之间的重要性进行对比得到的重要性标度合并构成的集合,权重系数集指的是,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权重值合并构成的集合。通过预定标度数据集将其他效能评估方法中的专家打分替换为指标重要性评估,减少了专家打分对效能结果带来的主观性影响。同时,利用基于实际情况获取的权重系数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更新,便于后续对评估体系进行改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指标数据集采用所述层次分析法获取判断矩阵,包括:基于所述预定标度数据集和所述预设指标类别计算得到所述判断矩阵。
具体的,为了便于1~9标度法的应用,将因素个数为7的能力指标分为接入能力指标和业务质量指标两部分。1~9标度法具体指的是,标度为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标度为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稍微重要;标度为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明显重要;标度为7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强烈重要;标度为9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极端重要;标度为2、4、6、8表示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本实施例中的预定标度数据集如表1~表5所示。
表1系统效能法指标A对应的预定标度
A A1 A2 A3 A4
可用性指标A1 1 3 4 6
接入能力A2 1/3 1 1/3 3
业务质量A3 1/4 3 1 3
可靠性指标A4 1/6 1/3 1/3 1
表2可用性指标B对应的预定标度
B B1 B2 3
单星覆盖率B1 1 3
链路平均中断时间B2 1/3 1
最小覆盖仰角B3 1/5 1/2
表3接入能力指标C对应的预定标度
C C1 C2 C3 C4
接入容量C1 1 2 5 1/3
接入速率C2 1/2 1 3 1/5
平均接入时间C3 1/5 1/3 1 1/7
接入阻塞率C4 1/3 5 7 1
表4业务质量指标D对应的预定标度
D D1 D2 D3
传输时延D1 1 5 3
误码率D2 1/5 1 1/2
丢包率D3 1/3 2 1
表5可靠性指标E对应的预定标度
E E1 E2 E3
可维护性E1 1 1/3 2
抗干扰能力E2 3 1 1/2
安全认证E3 1/2 1/3 1
由表1可得判断矩阵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091
由表2可得可用性指标的判断矩阵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092
能力指标分为接入能力和业务质量,由表3可得接入能力的判断矩阵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093
由表4可得业务质量的判断矩阵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094
由表5可得可靠性指标的判断矩阵为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095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09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矩阵,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判断矩阵中的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得到乘积矩阵;
计算所述乘积矩阵的预定次方根值,得到方根值矩阵;
对所述方根值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
对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响应于确定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未通过所述一致性检测,调整所述判断矩阵直至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将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作为所述指标权重矩阵。
具体的,计算判断矩阵A~E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得到乘积矩阵: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097
求乘积矩阵M的n次方根,在判断矩阵A中n=4,在判断矩阵B中n=3,在判断矩阵C中n=4,在判断矩阵D中n=3,在判断矩阵E中n=3,得到方根值矩阵: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098
对方根值矩阵w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01
求λmax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02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03
对结果做一致性检验: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04
RI=0.89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05
A为判断矩阵,i为第i个指标的标号,1≤i≤n,wA为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中判断矩阵A对应的向量,n为指标个数,λmax为所述最大特征值,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判断矩阵A对应的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中的向量通过一致性检验,同理可以对判断矩阵B~E对应的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中的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是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的。通过预定标度数据集将其他效能评估方法中的专家打分替换为指标重要性评估,减少了专家打分对效能结果带来的主观性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
计算所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基于所述最大特征值和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检验系数;
响应于确定所述检验系数小于预定阈值,则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具体的,计算判断矩阵A对应的最大特征值λmax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06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11
对结果做一致性检验: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12
RI=0.89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13
A为判断矩阵,i为第i个指标的标号,1≤i≤n,wA为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中判断矩阵A对应的向量,n为指标个数,λmax为所述最大特征值,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判断矩阵A对应的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中的向量通过一致性检验,同理可以对判断矩阵B~E对应的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中的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是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的。采用一致性检验舍去指标权重矩阵中出现的逻辑矛盾的指标权重,减少了指标系统主观性对于效能评估结果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和所述指标数据集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包括:
对所述权重系数集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准则向量;
基于所述预设指标类别对所述准则向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
具体的,以Viasat-1卫星和Viasat-2卫星为例,计算效能评估结果。Viasat-1卫星和Viasat-2卫星的权重系数集如下表所示。
表6 Viasat-1卫星和Viasat-2卫星的权重系数集
Viasat-1 Viasat-2
单星覆盖率 0.83 1
链路平均中断时间 0.72 0.63
最小覆盖仰角 0.8 0.85
接入容量 0.76 0.8
接入速率 0.7 0.8
平均接入时间 0.85 0.7
接入阻塞率 0.85 0.77
传输时延 0.75 0.68
丢包率 0.82 0.8
误码率 0.7 0.7
可维护性 0.65 0.55
抗干扰能力 0.75 0.7
安全认证 0.7 0.8
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指标权重矩阵为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21
将表6中的权重系数与指标权重矩阵进行对应的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卫星Viasat-1准则向量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22
根据预设指标类别对应的指标权重矩阵中的向量为[0.55 0.15 0.23 0.07],则对准则向量
Figure BDA0003405183450000123
进行求和计算可得效能评估结果EViasat-1=0.55×0.8+0.11×0.81+0.23×0.75+0.07×0.72=0.75。
同理EViasat-2=0.78。其中,EViasat-1为Viasat-1卫星效能评估结果,EViasat-2为Viasat-2卫星效能评估结果。得到的结果也与用户体验类似,Viasat-2使用体验较Viasat-1有提升,体现在接入时间上比较明显,但是相比于Viasat-1,Viasat-2的整体卫星效能上也只有(0.78-0.75)/0.75=4%的提升,因为这两颗卫星采用相同的卫星平台,故物理硬件上几乎没有差距,但是在软件优化上有了明显进步。后续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将权重系数适当增大,提升卫星效能评估的精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
参考图3,所述卫星效能评估装置,包括:
指标获取模块301,被配置为通过卫星型号确定卫星效能指标;
分类获取模块302,被配置为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
数据集获取模块303,被配置为基于经过分类的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获取数据集;
评估结果模块304,被配置为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方法。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卫星效能评估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卫星效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卫星型号确定卫星效能指标;
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
基于经过分类的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获取数据集;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包括:
所述预设指标类别包括可用性指标、能力指标和可靠性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单星覆盖率、链路平均中断时间和最小覆盖仰角划分为所述可用性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接入容量、接入速率、平均接入时间、接入阻塞率、传输延迟、丢包率和误码率划分为所述能力指标;
将所述卫星效能指标中的可维护性、抗干扰能力和安全认证分划为所述可靠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包括:
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得到所述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指标数据集;
基于所述指标数据集采用所述层次分析法获取判断矩阵;
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矩阵;
基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和所述指标数据集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效能指标对应的指标数据集包括预定标度数据集和权重系数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指标数据集采用所述层次分析法获取判断矩阵,包括:基于所述预定标度数据集和所述预设指标类别计算得到所述判断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矩阵,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判断矩阵中的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得到乘积矩阵;
计算所述乘积矩阵的预定次方根值,得到方根值矩阵;
对所述方根值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
对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响应于确定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未通过所述一致性检测,调整所述判断矩阵直至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将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作为所述指标权重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包括:
计算所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基于所述最大特征值和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检验系数;
响应于确定所述检验系数小于预定阈值,则所述原始指标权重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和所述指标数据集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包括:
对所述权重系数集与所述指标权重矩阵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准则向量;
基于所述预设指标类别对所述准则向量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效能评估结果。
9.一种卫星效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标获取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卫星型号确定卫星效能指标;
分类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基于预设指标类别根据系统效能分析法对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进行分类;
数据集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经过分类的所述卫星效能指标获取数据集;
评估结果模块,被配置为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效能评估结果。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514065.4A 2021-12-10 2021-12-10 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4930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065.4A CN114493087A (zh) 2021-12-10 2021-12-10 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065.4A CN114493087A (zh) 2021-12-10 2021-12-10 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3087A true CN114493087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4065.4A Pending CN114493087A (zh) 2021-12-10 2021-12-10 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30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3336A (zh) * 2022-11-30 2023-04-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一种卫星通信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7493817A (zh) * 2023-12-29 2024-02-02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一种对处理卫星异常的效益进行评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3336A (zh) * 2022-11-30 2023-04-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一种卫星通信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7493817A (zh) * 2023-12-29 2024-02-02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一种对处理卫星异常的效益进行评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7493817B (zh) * 2023-12-29 2024-04-16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一种对处理卫星异常的效益进行评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6196B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异构网络接入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599393B2 (en)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CN114493087A (zh) 卫星效能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3546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11310102B (zh) 太阳耀斑的预警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1598457B (zh) 一种电力无线网络质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3134188A1 (zh) 指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988441A (zh) 电力无线网络链路质量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0895706B (zh) 一种目标聚类数的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2182317A (zh) 一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20220209876A1 (en) Weather impact modeling of satellite based services
US20180357654A1 (en) Testing and evaluating predictive systems
CN110705606A (zh) 一种基于Spark分布式内存计算的空间K均值聚类方法
CN116822803A (zh) 基于智能算法的碳排放数据图构建方法、装置与设备
CN10930824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1783883A (zh) 一种异常数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3109588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94721A (zh) 一种指标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1654853B (zh) 一种基于用户信息的数据分析方法
CN115269315A (zh) 一种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US11789914B2 (en) Data correctness optimization
CN113807654B (zh) 网络运营指标的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7964A (zh) 卫星运营商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02230A (zh) 电量偏差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926794A (zh) 银行贷款信息预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