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3020A -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3020A
CN114493020A CN202210112630.2A CN202210112630A CN114493020A CN 114493020 A CN114493020 A CN 114493020A CN 202210112630 A CN202210112630 A CN 202210112630A CN 114493020 A CN114493020 A CN 114493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ystem
equipment
planning
stage
objective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26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伟
穆佩红
刘成刚
谢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gj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gj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gj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gj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26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30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3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3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04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 G06N3/006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based on simulated virtual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life forms, e.g. social simulations or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 [PSO]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6Price or cost determination based on market fac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50/00Market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related to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 Y04S50/14Marketing, i.e. market research and analysis, surveying, promotions, advertising, buyer profiling, customer management or rew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包括: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构建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将综合能源系统划分为多规划周期,选择第一目标函数和/或第二目标函数作为对应规划周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并设置相应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采用寻优算法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该规划周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计算结果,并依据上一周期的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

Description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解决社会的发展与居民能源需求以及环境问题与能源开发之间的矛盾,成为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了可再生能源、电能、热能、天然气能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能源,通过系统内部的各种耦合设备,不同能源之间可以实现替代与互补,既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也促进了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行业,依托可再生能源发电、热电联产、储能等技术,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引导能源行业在节能减排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被认为是促进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合理规划是保障综合能源系统发挥运营效能的重要前提,在整个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初始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回收成本等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相应的碳排放量。如何考虑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时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及其所能产生的碳排放量,保证整个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并以数字孪生模型为支撑,建立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将综合能源系统划分为多规划周期,采用改进的寻优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该规划周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计算结果,并将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作为下一周期的初始值,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实现了以数字孪生模型为基础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周期多阶段多目标规划模型,以决策各个周期各个规划阶段的最优设备组合和容量配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方法,它包括:
步骤S1、采用机理建模和数据辨识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
步骤S2、构建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
步骤S3、构建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
步骤S4、将综合能源系统划分为多规划周期,选择第一目标函数和/或第二目标函数作为对应规划周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并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相应的约束条件,设置决策变量为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组合和设备容量;
步骤S5、采用寻优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该规划周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计算结果,并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
进一步,步骤S1中,采用机理建模和数据辨识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具体包括:
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虚拟实体:包括几何模型、物理设备实体模型、行为模型和规则模型;首先通过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导入可视化平台,添加设备物理属性;然后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热力学基本理论构建行为模型,建立具有交互功能和模拟真实操作环境的综合能源系统虚拟仿真系统;最后建立虚拟实体的规则模型制定虚拟实体的控制策略;
进行综合能源系统虚实数据连接:首先布置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上的传感器检测点,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的实际运行数据,以及在虚拟设备上设置对应检测点,采集相应位置的仿真数据;然后通过调用采集的实际运行数据驱动虚拟空间中的对应模型,与综合能源系统虚拟设备形成的仿真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形成综合能源系统作业策略;最后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数据采集控制过程,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空间实时数据的连接与动态交互;
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辨识:将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的多工况实时运行数据接入已建立的数字孪生模型中,采用反向辨识方法对数字孪生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自适应辨识修正,获得辨识修正后的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
进一步,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虚拟实体时,对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实体建模包括:
热电联产机组建模:
热电联产机组是消耗天然气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电能的机组,热电联产机组模型表示为:
HCHP(t)=ηCHPGCHP(t);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31
其中,PCHP(t)、HCHP(t)分别为t时刻热电机组的电功率、热功率;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32
ηCHP分别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比例系数、气-热转换系数;GCHP(t)为t时刻热电联产机组消耗的天然气;
电锅炉建模:
电锅炉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其模型表示为:HEB(t)=ηEBPEB(t);其中, HEB(t)、PEB(t)分别为t时刻电锅炉的热功率和消耗的电功率;ηEB为电锅炉的电-热转换系数;
燃气锅炉建模:
燃气锅炉是消耗天然气产生热能,其模型表示为:HGB(t)=ηGBGGB(t);其中, GGB(t)、HGB(t)分别为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热功率;
储能装置建模:
采用广义储能系统的通用模型对电、热、气储能设备进行处理,其模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33
其中,Ws(t)为t时段储能设备的荷能状态;Ps cha(t)、Ps dis(t)分别为t时段储能设备充、放能功率的大小;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34
分别为储能设备的充、放能效率;Δt为运行步长,取值为1h;
P2G设备建模:
P2G设备是将电能转化成H2或者CH4,并按照规定比例注入天然气网络,在实现电气互转的同时提升了清洁能源的消纳比例,其模型表示为:
GP2G(t)=κPP2G(t)ηP2G/Lgas
其中,PP2G(t)、GP2G(t)分别为t时段P2G设备输入的电功率、输出的CH4体积;ηP2G为P2G设备的效率;κ为电量与热量的转换系数;Lgas为天然气的低位热值。
进一步,步骤S2中,构建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具体包括:
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阶段数为N,k为第k个规划阶段;依据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第k阶段的初始投资成本CIk、运行成本COk、维护成本CMk、易损耗设备的更换成本CFk和退役处置成本CDk计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全生命周期总成本LCC,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总成本LCC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41
所述第k阶段初始投资成本CIk包括设备购买费用Cgm,k、安装调试费用Caz,k和其他费用Cqt,k,所述第k阶段初始投资成本CIk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42
其中,Ci,k为在第k阶段时第i个设备初始投资费用,与设备容量相关;r为贴现率;n为规划总设备数;t为第k阶段持续的年限;
所述第k阶段运行成本COk包括年购电成本Cgrid,k和年购气成本Cgas,k,所述第k阶段运行成本COk的表达式为:
COk=Cgrid,k+Cgas,k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43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44
其中,cgrid,k(t)、cgas,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刻的电价和气价;Pgrid,k(t)、 Pgas,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刻的购电、购气功率;ni为第i季节典型日的年化代表天数;
所述第k阶段维护成本CMk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45
其中,Cmain,i,k为第k阶段时第i个设备的年维护费用;
所述第k阶段易损耗设备的更换成本CFk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51
其中,n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年限;s为消耗型设备的运行寿命;g消耗型设备需要的更换次数;y为易损耗设备折算为净现值的年限;dr,k为易损坏设备的更换费用;
所述第k阶段退役处置成本CDk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52
其中,Cbf,k为设备报废成本;Ccz,k为设备残值。
进一步,步骤S3中,构建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具体包括:
S301、计算P2G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包括P2G设备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和拆除回收阶段的碳排放;
S3011、计算P2G设备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包括: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直接碳排放表示为:
ψP2G,de=σslPP2G,maxclPP2G,max
其中,PP2G,max为P2G设备的安装容量上限;σsl为钢铁铸造碳排放系数;σcl为贵金属还原碳排放系数;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间接碳排放表示为:
ψP2G,inde=EP2G,indeα;
其中,EP2G,inde为P2G设备建造阶段中所有生产设备的用电能耗;α为钢铁铸造和还原贵金属催化剂时碳排放系数;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ψP2G,made=(ψP2G,indeP2G,de)PP2G,max
S3012、计算P2G设备拆除回收阶段的碳排放,表示为:
ψP2G,re=ιP2GPP2G,max
其中,ιP2G为P2G设备拆除回收时的碳排放系数;
S3013、设P2G设备的使用寿命为m2年,贴现率为I2,则P2G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年折现值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53
S302、计算第k阶段包括设备消耗天然气的碳排放和外购电对应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61
其中,GGrid,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消耗的天然气量;GP2G,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P2G设备输出的CH4量;PGrid,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从电网购电的功率;υ为标准工况下生成1m3 CH4需要的CO2量,同时也为燃烧1m3 CH4生成的CO2量;
S303、计算第k阶段热电联产设备、燃气锅炉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62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63
其中,β为单位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PCHP,k(t)、HCHP,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段热电联产的电、热输出功率;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64
为热电联产设备发电量向发热量的折算系数; HGB,k(t)为第k阶段时t时段燃气锅炉的热输出;
S304、计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65
进一步,步骤S4中,选择第一目标函数和/或第二目标函数作为对应规划周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包括:若对应规划周期的目标函数为单目标函数,即为第一目标函数或第二目标函数,则直接转到步骤S5;若对应规划周期的目标函数为多目标函数,则在该规划周期内,采用线性分段模糊隶属度函数对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通过线性加权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
进一步,线性分段模糊隶属度函数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66
其中,fi *为第i个目标函数进行归一化后的数值大小;fi为第i个目标函数对应的适应度值;fimin、fimax分别为第i个目标函数所对应的适应度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通过线性加权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表示为:min f=w1f1 *+w2f2 *; f1 *、f2 *分别为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w1、w2分别为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所对应的权重大小。
进一步,所述寻优算法至少包括粒子群优化算法、布谷鸟算法、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
进一步,步骤S5中,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具体包括:
设定滚动优化的起始时刻ts=t0,t0为规划初始时刻,设定滚动优化间隔为Δt;
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并动态调整对应周期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权重值和约束条件,逐个周期滚动优化求解,获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
判断是否每个滚动优化间隔Δt均计算完成,若是则输出;否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进行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并以数字孪生模型为支撑,建立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将综合能源系统划分为多规划周期,采用改进的寻优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该规划周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计算结果,并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实现了以数字孪生模型为基础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周期多阶段多目标规划模型,以决策各个周期各个规划阶段的最优设备组合和容量配置;
(2)本发明一方面保证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另一方面有效降低系统的碳排放,能够保证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和经济性。
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综合能源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综合能源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方法,它包括:
步骤S1、采用机理建模和数据辨识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
步骤S2、构建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
步骤S3、构建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
步骤S4、将综合能源系统划分为多规划周期,选择第一目标函数和/或第二目标函数作为对应规划周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并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相应的约束条件,设置决策变量为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组合和设备容量;
步骤S5、采用寻优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该规划周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计算结果,并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采用机理建模和数据辨识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具体包括:
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虚拟实体:包括几何模型、物理设备实体模型、行为模型和规则模型,形成具有不同生命周期、不同侧面的异构模型,通过将各类模型在功能和结构上进行虚实融合,形成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实体在虚拟空间的完整映射;首先通过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导入可视化平台,添加设备物理属性;然后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热力学基本理论构建行为模型,建立具有交互功能和模拟真实操作环境的综合能源系统虚拟仿真系统;最后建立虚拟实体的规则模型制定虚拟实体的控制策略;
进行综合能源系统虚实数据连接:首先布置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上的传感器检测点,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的实际运行数据,以及在虚拟设备上设置对应检测点,采集相应位置的仿真数据;然后通过调用采集的实际运行数据驱动虚拟空间中的对应模型,与综合能源系统虚拟设备形成的仿真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形成综合能源系统作业策略;最后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数据采集控制过程,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空间实时数据的连接与动态交互;
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辨识:将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的多工况实时运行数据接入已建立的数字孪生模型中,采用反向辨识方法对数字孪生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自适应辨识修正,获得辨识修正后的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
本实施例中,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虚拟实体时,对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实体建模包括:
热电联产机组建模:
热电联产机组是消耗天然气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电能的机组,热电联产机组模型表示为:
HCHP(t)=ηCHPGCHP(t);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91
其中,PCHP(t)、HCHP(t)分别为t时刻热电机组的电功率、热功率;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092
ηCHP分别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比例系数、气-热转换系数;GCHP(t)为t时刻热电联产机组消耗的天然气;
电锅炉建模:
电锅炉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其模型表示为:HEB(t)=ηEBPEB(t);HEB(t)、PEB(t)分别为t时刻电锅炉的热功率和消耗的电功率;ηEB为电锅炉的电-热转换系数;
燃气锅炉建模:
燃气锅炉是消耗天然气产生热能,其模型表示为:HGB(t)=ηGBGGB(t);GGB(t)、 HGB(t)分别为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热功率;
储能装置建模:
采用广义储能系统的通用模型对电、热、气储能设备进行处理,其模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01
其中,Ws(t)为t时段储能设备的荷能状态;Ps cha(t)、Ps dis(t)分别为t时段储能设备充、放能功率的大小;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02
分别为储能设备的充、放能效率;Δt为运行步长,取值为1h;
P2G设备建模:
P2G设备是将电能转化成H2或者CH4,并按照规定比例注入天然气网络,在实现电气互转的同时提升了清洁能源的消纳比例,其模型表示为:
GP2G(t)=κPP2G(t)ηP2G/Lgas
其中,PP2G(t)、GP2G(t)分别为t时段P2G设备输入的电功率、输出的CH4体积;ηP2G为P2G设备的效率;κ为电量与热量的转换系数;Lgas为天然气的低位热值。
需要说明的是,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不限制于上述这些设备,还包括光伏设备、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以及其他的新能源设备等。
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构建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具体包括:
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阶段数为N,k为第k个规划阶段;依据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第k阶段的初始投资成本CIk、运行成本COk、维护成本CMk、易损耗设备的更换成本CFk和退役处置成本CDk计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全生命周期总成本LCC,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总成本LCC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03
所述第k阶段初始投资成本CIk包括设备购买费用Cgm,k、安装调试费用Caz,k和其他费用Cqt,k,所述第k阶段初始投资成本CIk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04
其中,Ci,k为在第k阶段时第i个设备初始投资费用,与设备容量相关;r为贴现率;n为规划总设备数;t为第k阶段持续的年限;
所述第k阶段运行成本COk包括年购电成本Cgrid,k和年购气成本Cgas,k,所述第k阶段运行成本COk的表达式为:
COk=Cgrid,k+Cgas,k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11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12
其中,cgrid,k(t)、cgas,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刻的电价和气价;Pgrid,k(t)、 Pgas,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刻的购电、购气功率;ni为第i季节典型日的年化代表天数;
所述第k阶段维护成本CMk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13
其中,Cmain,i,k为第k阶段时第i个设备的年维护费用;
所述第k阶段易损耗设备的更换成本CFk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14
其中,n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年限;s为消耗型设备的运行寿命;g消耗型设备需要的更换次数;y为易损耗设备折算为净现值的年限;dr,k为易损坏设备的更换费用;
所述第k阶段退役处置成本CDk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15
其中,Cbf,k为设备报废成本;Ccz,k为设备残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构建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具体包括:
S301、计算P2G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包括P2G设备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和拆除回收阶段的碳排放;
S3011、计算P2G设备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包括: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直接碳排放表示为:
ψP2G,de=σslPP2G,maxclPP2G,max
其中,PP2G,max为P2G设备的安装容量上限;σsl为钢铁铸造碳排放系数;σcl为贵金属还原碳排放系数;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间接碳排放表示为:
ψP2G,inde=EP2G,indeα;
其中,EP2G,inde为P2G设备建造阶段中所有生产设备的用电能耗;α为钢铁铸造和还原贵金属催化剂时碳排放系数;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ψP2G,made=(ψP2G,indeP2G,de)PP2G,max
S3012、计算P2G设备拆除回收阶段的碳排放,表示为:
ψP2G,re=ιP2GPP2G,max
其中,ιP2G为P2G设备拆除回收时的碳排放系数;
S3013、设P2G设备的使用寿命为m2年,贴现率为I2,则P2G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年折现值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21
S302、计算第k阶段包括设备消耗天然气的碳排放和外购电对应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22
其中,GGrid,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消耗的天然气量;GP2G,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P2G设备输出的CH4量;PGrid,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从电网购电的功率;υ为标准工况下生成1m3 CH4需要的CO2量,同时也为燃烧1m3 CH4生成的CO2量;
S303、计算第k阶段热电联产设备、燃气锅炉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23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24
其中,β为单位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PCHP,k(t)、HCHP,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段热电联产的电、热输出功率;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25
为热电联产设备发电量向发热量的折算系数; HGB,k(t)为第k阶段时t时段燃气锅炉的热输出;
S304、计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26
需要说明的是,电储能设备的运行阶段通常只会在存储和释放电力过程当中损耗一些电力,但是在设备建设及设备运输阶段中存在间接的较大碳排放量,故应将该部分的碳排放量计算在系统总碳排放中。利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分析电储能设备在系统总碳排放中的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三大步骤。首先定义电储能设备全生命周期环节为球化、原料混合、离心洗涤、干燥与分级、废料再利用,和有关输入能源、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其中运行、废弃及其回收环节均不考虑在电储能设备的碳排放计量中;确定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排放的环境污染物清单包含CO2、 N2O、CH4,但需将所有污染物统一折算成单位产能排放总量CO2
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选择第一目标函数和/或第二目标函数作为对应规划周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包括:若对应规划周期的目标函数为单目标函数,即为第一目标函数或第二目标函数,则直接转到步骤S5;若对应规划周期的目标函数为多目标函数,则在该规划周期内,采用线性分段模糊隶属度函数对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通过线性加权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
本实施例中,线性分段模糊隶属度函数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31
其中,fi *为第i个目标函数进行归一化后的数值大小;fi为第i个目标函数对应的适应度值;fimin、fimax分别为第i个目标函数所对应的适应度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通过线性加权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表示为:
min f=w1f1 *+w2f2 *
其中,f1 *、f2 *分别为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w1、w2分别为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所对应的权重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仅限于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还可包括其他类别目标函数,目标函数的权重值大小可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将模糊矩阵的行矢量归一化可得每层元素的综合模糊值,去模糊化后即可求得各个元素的最终权重。
本实施例中,所述寻优算法至少包括粒子群优化算法、布谷鸟算法、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
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以布谷鸟算法为例说明模型求解过程,所述步骤S5中,采用寻优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该规划周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计算结果,具体包括:
S501、对布谷鸟搜索算法进行改进,包括:种群初始化方式改进:在N维解空间中,基于初始种群的数量n对N维解空间进行切分,切分后的解空间被分成n个,在每个切分后的解空间中随机生成一个初始位置,则初始位置的集合即为初始种群;自适应步长改进:采用自适应步长的计算方式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表示为:
Figure BDA0003495280230000141
其中,xi为第i个解的位置;xb为最优的解位置;dmax为最优位置与剩余鸟巢位置的最大距离;步长计算公式为:Si=Smin+(Smax-Smin)di;Smin、Smax分别为最小和最大步长;
S502、采用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后输出该规划周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计算结果,包括:
参数设定:设定初始化种群规模n,最大迭代次数M,发现概率p,步长最小值 Smin,步长最大值Smax
初始化种群:采用切分随机方法初始化规模为n的种群,记录当前最优解的位置xbest以及对应的最优解Fbest
位置更新:生成自适应步长和依据莱维飞行对位置进行更新,比较更新前后鸟巢的适应度并保留较优解;
种群淘汰:假设当前位置鸟巢的孵育寄生行为被宿主鸟发现的概率服从r∈[0,1]的均匀分布,将r与p比较:若r>p,则淘汰当前鸟巢并采用随机游走的方式寻找新的鸟巢,保留随机游走前后的较优解;否则,不进行随机游走;
终止判断:更新当前最优解的位置xbest以及对应的最优解Fbest,若Fbest达到最优解的精度或迭代次数达到最大次数M,则终止迭代过程,并输出xbest和Fbest;否则,重新进行位置更新和种群淘汰。
需要说明的是,提出的切分法产生的初始种群分布更加均匀,其种群多样性更高。另外,该方法在保证分布更加均匀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随机性,这两点为种群多样性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另外采用自适应步长的改进方法,若当前解的位置距离现阶段最优解较远时,自适应步长较大,这样的方式对搜索全局最优解和增加种群多样性有较大的帮助。若当前解的位置距离现阶段最优解较近时,自适应步长较小,这样对于在局部内搜索更优解而提高解精度有较大帮助。因此,基于自适应步长的布谷鸟搜索算法在全局上向最优解的收敛速度更快且最优解的质量更高。
本实施例中,莱维飞行计算表示为:xg+1,i=xg,i0Levy(β)(xg,i-xbest);xg,i为第 i个鸟巢在第g代的鸟巢位置;α0为常数;Levy(β)为莱维随机数;
随机游走计算表示为:xg+1,j=xg,j+r(xg,j-xg,k);r为缩放因子;xg,j、xg,k为表示g代的两个随机数。
本实施例中,步骤S5中,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具体包括:
设定滚动优化的起始时刻ts=t0,t0为规划初始时刻,设定滚动优化间隔为Δt;
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并动态调整对应周期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权重值和约束条件,逐个周期滚动优化求解,获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
判断是否每个滚动优化间隔Δt均计算完成,若是则输出;否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进行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步骤S1、采用机理建模和数据辨识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
步骤S2、构建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
步骤S3、构建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
步骤S4、将综合能源系统划分为多规划周期,选择第一目标函数和/或第二目标函数作为对应规划周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并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相应的约束条件,设置决策变量为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组合和设备容量;
步骤S5、采用寻优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该规划周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计算结果,并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机理建模和数据辨识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具体包括:
步骤S101、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虚拟实体,包括:
构建几何模型、物理设备实体模型、行为模型和规则模型;首先通过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导入可视化平台,添加设备物理属性;然后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热力学基本理论构建行为模型,建立具有交互功能和模拟真实操作环境的综合能源系统虚拟仿真系统;最后建立虚拟实体的规则模型制定虚拟实体的控制策略;
步骤S102、进行综合能源系统虚实数据连接,包括:
首先布置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上的传感器检测点,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的实际运行数据,以及在虚拟设备上设置对应检测点,采集相应位置的仿真数据;然后通过调用采集的实际运行数据驱动虚拟空间中的对应模型,与综合能源系统虚拟设备形成的仿真数据建立映射关系,形成综合能源系统作业策略;最后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数据采集控制过程,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空间实时数据的连接与动态交互;
步骤S103、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辨识,包括:
将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的多工况实时运行数据接入已建立的数字孪生模型中,采用反向辨识方法对数字孪生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自适应辨识修正,获得辨识修正后的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中,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虚拟实体时,对综合能源系统物理设备实体建模包括:
热电联产机组建模:
所述热电联产机组模型表示为:
HCHP(t)=ηCHPGCHP(t);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21
其中,PCHP(t)、HCHP(t)分别为t时刻热电机组的电功率、热功率;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22
ηCHP分别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比例系数、气-热转换系数;GCHP(t)为t时刻热电联产机组消耗的天然气;
电锅炉建模:
所述电锅炉的模型表示为:
HEB(t)=ηEBPEB(t);
其中,HEB(t)、PEB(t)分别为t时刻电锅炉的热功率和消耗的电功率;ηEB为电锅炉的电-热转换系数;
燃气锅炉建模:
所述燃气锅炉的模型表示为:
HGB(t)=ηGBGGB(t);
其中,GGB(t)、HGB(t)分别为t时刻燃气锅炉消耗的天然气、热功率;
储能装置建模:
所述储能装置的模型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23
其中,Ws(t)为t时段储能设备的荷能状态;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24
分别为t时段储能设备充、放能功率的大小;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25
分别为储能设备的充、放能效率;Δt为运行步长,取值为1h;
P2G设备建模:
所述P2G设备的模型表示为:
GP2G(t)=κPP2G(t)ηP2G/Lgas
其中,PP2G(t)、GP2G(t)分别为t时段P2G设备输入的电功率、输出的CH4体积;ηP2G为P2G设备的效率;κ为电量与热量的转换系数;Lgas为天然气的低位热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构建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优为第一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具体包括:
设置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阶段数为N,k为第k个规划阶段;依据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第k阶段的初始投资成本CIk、运行成本COk、维护成本CMk、易损耗设备的更换成本CFk和退役处置成本CDk计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全生命周期总成本LCC,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总成本LCC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31
所述第k阶段初始投资成本CIk包括设备购买费用Cgm,k、安装调试费用Caz,k和其他费用Cqt,k,所述第k阶段初始投资成本CIk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32
其中,Ci,k为在第k阶段时第i个设备初始投资费用,与设备容量相关;r为贴现率;n为规划总设备数;t为第k阶段持续的年限;
所述第k阶段运行成本COk包括年购电成本Cgrid,k和年购气成本Cgas,k,所述第k阶段运行成本COk的表达式为:
COk=Cgrid,k+Cgas,k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33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34
其中,cgrid,k(t)、cgas,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刻的电价和气价;Pgrid,k(t)、Pgas,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刻的购电、购气功率;ni为第i季节典型日的年化代表天数;
所述第k阶段维护成本CMk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35
其中,Cmain,i,k为第k阶段时第i个设备的年维护费用;
所述第k阶段易损耗设备的更换成本CFk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41
其中,n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年限;s为消耗型设备的运行寿命;g消耗型设备需要的更换次数;y为易损耗设备折算为净现值的年限;dr,k为易损坏设备的更换费用;
所述第k阶段退役处置成本CDk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42
其中,Cbf,k为设备报废成本;Ccz,k为设备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构建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小为第二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规划模型,具体包括:
S301、计算P2G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包括P2G设备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和拆除回收阶段的碳排放;
S3011、计算P2G设备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包括: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直接碳排放表示为:
ψP2G,de=σslPP2G,maxclPP2G,max
其中,PP2G,max为P2G设备的安装容量上限;σsl为钢铁铸造碳排放系数;σcl为贵金属还原碳排放系数;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间接碳排放表示为:
ψP2G,inde=EP2G,indeα;
其中,EP2G,inde为P2G设备建造阶段中所有生产设备的用电能耗;α为钢铁铸造和还原贵金属催化剂时碳排放系数;
所述P2G设备在建造阶段中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ψP2G,made=(ψP2G,indeP2G,de)PP2G,max
S3012、计算P2G设备拆除回收阶段的碳排放,表示为:
ψP2G,re=ιP2GPP2G,max
其中,ιP2G为P2G设备拆除回收时的碳排放系数;
S3013、设P2G设备的使用寿命为m2年,贴现率为I2,则P2G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年折现值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43
S302、计算第k阶段包括设备消耗天然气的碳排放和外购电对应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51
其中,GGrid,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消耗的天然气量;GP2G,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P2G设备输出的CH4量;PGrid,k(t)为第k阶段时t时刻从电网购电的功率;υ为标准工况下生成1m3CH4需要的CO2量,同时也为燃烧1m3 CH4生成的CO2量;
S303、计算第k阶段热电联产设备、燃气锅炉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52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53
其中,β为单位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PCHP,k(t)、HCHP,k(t)分别为第k阶段时t时段热电联产的电、热输出功率;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54
为热电联产设备发电量向发热量的折算系数;HGB,k(t)为第k阶段时t时段燃气锅炉的热输出;
S304、计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阶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选择第一目标函数和/或第二目标函数作为对应规划周期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多周期多阶段规划模型,包括:若对应规划周期的目标函数为单目标函数,即为第一目标函数或第二目标函数,则直接转到步骤S5;若对应规划周期的目标函数为多目标函数,则在该规划周期内,采用线性分段模糊隶属度函数对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通过线性加权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分段模糊隶属度函数表示为:
Figure FDA0003495280220000056
其中,fi *为第i个目标函数进行归一化后的数值大小;fi为第i个目标函数对应的适应度值;fimin、fimax分别为第i个目标函数所对应的适应度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所述通过线性加权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表示为:
minf=w1f1 *+w2f2 *
其中,f1 *为第一目标函数,f2 *为第二目标函数;w1为第一目标函数,w2为第二目标函数所对应的权重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优算法至少包括粒子群优化算法、布谷鸟算法、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并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和约束条件,进行逐周期滚动优化和动态调整,生成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具体包括:
设定滚动优化的起始时刻ts=t0,t0为规划初始时刻,设定滚动优化间隔为Δt;
依据上一周期的设备规划计算结果调整下一周期的初始值,并动态调整对应周期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权重值和约束条件,逐个周期滚动优化求解,获得综合能源系统设备规划最优值;
判断是否每个滚动优化间隔Δt均计算完成,若是则输出;否则,返回上一步继续进行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
CN202210112630.2A 2022-01-29 2022-01-29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Pending CN114493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2630.2A CN114493020A (zh) 2022-01-29 2022-01-29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2630.2A CN114493020A (zh) 2022-01-29 2022-01-29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3020A true CN114493020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8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2630.2A Pending CN114493020A (zh) 2022-01-29 2022-01-29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30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7538A (zh) * 2022-08-02 2022-09-02 杭州经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碳排数据的产业工艺升级动态规划及可视化方法
CN115186939A (zh) * 2022-09-09 2022-10-14 中科航迈数控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预测方法
CN116738801A (zh) * 2023-07-18 2023-09-12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索结构智能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7538A (zh) * 2022-08-02 2022-09-02 杭州经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碳排数据的产业工艺升级动态规划及可视化方法
CN115186939A (zh) * 2022-09-09 2022-10-14 中科航迈数控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预测方法
CN116738801A (zh) * 2023-07-18 2023-09-12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索结构智能施工方法
CN116738801B (zh) * 2023-07-18 2024-04-19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索结构智能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Şahin et al. Forecasting season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European countries under Covid-19-induced lockdown using fractional grey prediction model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Xia et al. Application of a new information priority accumulated grey model with time power to predict short-term wind turbine capacity
CN114493020A (zh)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
Zhu et al. Using a self-adaptive grey fractional weighted model to forecast Jiangsu’s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China
Zhang et al. Short-time multi-energy load forecasting method based on CNN-Seq2Seq model with attention mechanism
Yang et al. Optimal desig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systems based on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Yuan et al. District heating in 100%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Combining industrial excess heat and heat pumps
Wang et al. Coal production forecast and low carbon policies in China
Wan et al. Short-term power load forecasting for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using CNN-LSTM enhanced by attention mechanism
He et al. How to upgrade an enterprise’s low-carbon technologies under a carbon tax: The trade-off between tax and upgrade fee
CN104537435B (zh) 基于用户侧经济性指标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
Zhou et al. Optimizing carbon emission forecast for modelling China's 2030 provincial carbon emission quota allocation
CN111340299B (zh) 一种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Fragniere et al. A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for energy/environment choices under uncertainty
Wang et al. Two-stage stochastic planning for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accounting for carbon trading price uncertainty
CN115455835A (zh) 一种含可再生能源的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优化运行方法
CN112348276A (zh) 基于多要素三层次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优化方法
CN110866658A (zh) 一种城市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
Li et al. Study on operation strategy and load forecasting for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Chinese supply-side power grid reform
Dang et al. A novel multivariate grey model for forecasting periodic oscillation time series
Zhang et al. A novel grey Lotka–Volterra model driven by the mechanism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for energy consumption forecasting
Telikani et al. Pumps-as-Turbines’(PaTs)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mprovement using evolutionar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CN111126675A (zh) 多能互补微网系统优化方法
Du et al. Predic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price in Fujian province: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Wang et al. Short-term wind power probabilistic forecasting using a new neural computing approach: GMC-DeepNN-P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