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8835A -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8835A
CN114488835A CN202210077709.6A CN202210077709A CN114488835A CN 114488835 A CN114488835 A CN 114488835A CN 202210077709 A CN202210077709 A CN 202210077709A CN 114488835 A CN114488835 A CN 114488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control instruction
track information
target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77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欣荣
冼海鹰
宋德超
何文剑
李绍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0777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8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8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8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包括:通过首先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然后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最后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先由第一设备通过对轨迹信息的识别来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再向已唤醒的设备发送目标指令,可以实现对控制指令的准确识别,并只发送至已唤醒的设备,从而提高控制指令识别的准确性,同时避免指令下发错误。

Description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水平的提高,家庭网络覆盖率显著提高,智能设备在家庭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其中,智能家居设备为家庭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但是,当前大多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式为语音控制或通过控制设备下达指令进行控制,在有多台智能家居设备时会出现控制指令识别与下发错误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控制指令识别与下发错误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上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其中,上述关联关系中存储有多组对象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每个上述对象设置有对应的轨迹;
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包括:
在检测到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对应的起始位置;
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持续时长,以及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终止位置;
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终止位置确定上述第一设备的轨迹信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确定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预设对象;
根据上述预设对象从上述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预设对象相似度最高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将上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从上述关联关系中未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时,触发提醒消息,上述提醒消息用于提醒用户上述轨迹信息存在错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唤醒:
接收目标唤醒词;
在确定上述目标唤醒词为上述第二设备的唤醒词时,控制上述第二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上述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设备向上述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唤醒消息,以使上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上述设备唤醒消息时执行上述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其中,上述设备唤醒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对象包括:图形、文字或字符。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上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其中,上述关联关系中存储有多组对象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每个上述对象设置有对应的轨迹;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对应的起始位置;
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持续时长,以及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终止位置;
第三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终止位置确定上述第一设备的轨迹信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检测单元包括:
第四检测子单元,用于确定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预设对象;
第五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预设对象从上述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预设对象相似度最高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第六检测子单元,用于将上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消息单元,用于在从上述关联关系中未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时,触发提醒消息,上述提醒消息用于提醒用户上述轨迹信息存在错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唤醒词;
第二发送子单元,在确定上述目标唤醒词为上述第二设备的唤醒词时,控制上述第二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设备唤醒单元,用于在上述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设备向上述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唤醒消息,以使上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上述设备唤醒消息时执行上述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其中,上述设备唤醒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对象包括:图形、文字或字符。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且上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上述第一方面的设备的控制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设备的控制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该计算机可读代码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设备的控制方法中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各步骤的指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控制方案,通过首先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然后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最后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先由第一设备通过对轨迹信息的识别来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再向已唤醒的设备发送目标指令,可以实现对控制指令的准确识别,并只发送至已唤醒的设备,从而提高控制指令识别的准确性,同时避免指令下发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对象,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上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便于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可以在位移过程中确定轨迹信息,再根据获取到的轨迹信息在关联关系中确定控制指令,之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已唤醒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执行控制指令。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遥控器,也可以是手机等移动终端。
目标控制指令可以是开机或者关机,也可以是加大或减小功率等。
第二设备可以是冰箱或微波炉,也可以是电视或空调等。
S11、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检测位移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设备内置的陀螺仪进行检测,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重力感应装置进行检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检测到自身发生位移,并在发生位移时确定第一设备发生位移的轨迹信息。
其中,轨迹信息可以包括:位移过程中的起始位置、位移过程中的位移终止位置、位移过程中的持续时长等。
在一示例中,用户需要使用遥控器利用轨迹信息发送指令,遥控器的内置陀螺仪检测到发生位移,遥控器通过陀螺仪确定轨迹信息。
S12、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关联关系中存储有多组对象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每个上述对象设置有对应的轨迹,在第一设备确认轨迹信息后,会根据确定的轨迹信息在关联关系中确定目标控制指令。
在一示例中,轨迹信息指示的对象是A对象,A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为关机指令,则确定关机指令为目标控制指令。
S13、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会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目标控制指令后按照目标控制指令进行运行。
在一示例中,用户使用遥控器关闭冰箱,此时冰箱已处于被唤醒状态,则遥控器在识别目标控制指令为关机指令后,识别到冰箱处于被唤醒状态向冰箱发送关机指令,使冰箱在收到关机指令时将运行状态转换为关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首先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然后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最后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先由第一设备通过对轨迹信息的识别来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再向已唤醒的设备发送目标指令,可以实现对控制指令的准确识别,并只发送至已唤醒的设备,从而提高控制指令识别的准确性同时避免指令下发错误。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21、在检测到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对应的起始位置。
S22、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持续时长,以及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终止位置。
S23、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终止位置确定上述第一设备的轨迹信息。
下面对S21-S23进行统一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检测到自身发生位移时,会记录发生位移时的起始位置,并在位移过程当中记录位移的持续时长同时记录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终止位置,将持续过程中每间隔固定时间进行一次位置采集,由起始位置、多个位置采集点及终止位置得到轨迹信息。
在一示例中,第一设备检测到自身发生位移,记录下第一组起始位置A,然后在持续位移过程中记录持续时长,并且记录位移的终止位置,得到持续时长为0.5S,终止位置为B,由起始位置A到终止位置B的位移过程中,对每间隔持续时间0.1S进行一次位置点采集,得到5个位置采集点,再结合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共七个位置点),七个位置点的连线得到轨迹信息。
S24、确定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预设对象。
S25、根据上述预设对象从上述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预设对象相似度最高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S26、将上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下面对S24-S26进行统一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第一设备的轨迹信息后,按照轨迹信息确定出轨迹信息对应的预设对象,再与关联关系中的对象进行匹配,匹配出与预设对象相似度最高的对象,并将该对象作为目标对象。匹配出目标对象后,根据目标对象再在关联关系中确定与目标对象相对应的控制指令为目标控制指令。
在一示例中,第一设备的第一组数据包括:起始位置A,终止位置B,位移持续0.5S,对每间隔固定时间0.1S进行一次位置点采集,得到5个位置采集点,再结合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共七个位置点),七个位置点的连线得出其形状近似圆形,则在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圆形近似的图形,得到正圆形,再将正圆形对应的控制指令确定为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从上述关联关系中未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时,触发提醒消息,上述提醒消息用于提醒用户上述轨迹信息存在错误。第一设备在匹配目标指令时,未能匹配到相应的控制指令,则会发送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轨迹信息存在错误。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象包括:图形、文字或字符。
S27、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
S27的执行步骤与S13类似,具体可参照图1的相关描述,为简洁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唤醒,为便于理解请参考图3,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S31、接收目标唤醒词。
第二设备接收目标唤醒词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内置的声音接收装置接收声音后再进行目标唤醒词的识别,还可以是只接收目标唤醒词的词汇识别装置进行识别。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自身可以接收目标唤醒词,并在接收目标唤醒词之后对目标唤醒词进行识别。
其中,目标唤醒词可以是设备名称或设备型号,还可以是设备类型或自定义设备唤醒词等。
在一示例中,用户需要唤醒冰箱然后进行进一步地控制,用户说出唤醒词“A冰箱”,A冰箱接收唤醒词。
S32、在确定上述目标唤醒词为上述第二设备的唤醒词时,控制上述第二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识别到自身的目标唤醒词后,对目标唤醒词进行识别,确认目标唤醒词为第二设备的唤醒词时,第二设备会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一示例中,用户说出“冰箱A”,冰箱A接收到唤醒词,识别到唤醒词“冰箱A”为自身唤醒词,则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设备向上述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唤醒消息,以使上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上述设备唤醒消息时执行上述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其中,上述设备唤醒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在第二设备识别到目标唤醒词被唤醒后,第二设备会向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唤醒消息,使第一设备获取到第二设备已经被唤醒的状态后继续执行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控制指令。
至此完成对图2的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第一设备对位移的检测,记录位移的轨迹信息,再根据轨迹信息确定出对应的关联关系中相似度最高的对象,进一步确定该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为目标控制指令,并且第二设备可以自主识别唤醒词,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被唤醒时发送控制指令。实现了通过轨迹信息识别控制指令,通过语音识别唤醒设备,再对唤醒的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进一步地提高了控制指令识别的准确性同时更加精准的避免指令下发错误。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设备操作方法
S41、触发开始键。
用户触发开始建,第一设备在检测到开始键触发时,启动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开始检测位移状态。
S42、控制第一设备产生位移。
第一设备检测到触发开始键后,用户控制第一设备产生位移,划出位移轨迹(例如:画出圆形是开启设备指令,三角形是关闭设备指令)。
S43、第一设备识别出轨迹信息。
第一设备检测到发生位移后,第一设备通过内置的陀螺仪,根据用户控制第一设备产生的动作(也即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识别轨迹信息(也即确定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S44、第一设备匹配出与轨迹信息对应的对象,以及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
第一设备识别出轨迹信息后,根据轨迹信息匹配出轨迹信息对应的对象,并根据对象在关联关系中匹配出相似度最高的预设对象,将该预设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轨迹信息对应的指令(也即目标控制指令)。
接着进行语音唤醒词执行请参考图5,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51、输出设备唤醒词,第二设备自动识别唤醒词。
在第一设备进行位移得出控制指令的轨迹后,输出第二设备唤醒词(例如:用户说出XX空调、XX冰箱等),第二设备自动识别是否是自身唤醒词(例如,唤醒词与设备名称或设备编号等是否一致),识别到唤醒词为第二设备唤醒词。
其中,输出方式可以为用户输出,也可以为语音播放设备输出等。
S52、在唤醒词识别成功时,控制第二设备由睡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第二设备自动识别到唤醒词后,该唤醒词为第二设备唤醒词,则唤醒第二设备,控制第二设备有睡眠状态度切换为工作状态。
S53、第二设备接收控制指令,并执行该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唤醒第二设备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再执行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例如,控制指令为关机,则第二设备执行关机指令将第二设备运行状态转换至关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首先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然后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最后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先由第一设备通过对轨迹信息的识别来确定目标控制指令,再向已唤醒的设备发送目标指令,可以实现对控制指令的准确识别,并只发送至已唤醒的设备,从而提高控制指令识别的准确性同时避免指令下发错误。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检测单元601,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匹配单元602,用于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其中,上述关联关系中存储有多组对象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每个上述对象设置有对应的轨迹;
发送单元603,用于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检测单元601包括(图中未示出):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在检测到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对应的起始位置;
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持续时长,以及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终止位置;
第三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终止位置确定上述第一设备的轨迹信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检测单元601包括(图中未示出):
第四检测子单元,用于确定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预设对象;
第五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预设对象从上述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预设对象相似度最高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第六检测子单元,用于将上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图中未示出):
消息单元,用于在从上述关联关系中未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时,触发提醒消息,上述提醒消息用于提醒用户上述轨迹信息存在错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发送单元603包括(图中未示出):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接收目标唤醒词;
第二发送子单元,在确定上述目标唤醒词为上述第二设备的唤醒词时,控制上述第二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图中未示出):
设备唤醒单元,用于在上述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设备向上述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唤醒消息,以使上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上述设备唤醒消息时执行上述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其中,上述设备唤醒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装置中,上述对象包括:图形、文字或字符。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是如图6中所示的设备的控制装置,可执行如图1-5中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1-5所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1-5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和其他用户接口703。电子设备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其中,用户接口7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7021和应用程序7022。
其中,操作系统7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7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7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7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步骤,例如包括:
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其中,上述关联关系中存储有多组对象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每个上述对象设置有对应的轨迹;
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包括:
在检测到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对应的起始位置;
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持续时长,以及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终止位置;
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终止位置确定上述第一设备的轨迹信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确定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预设对象;
根据上述预设对象从上述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预设对象相似度最高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将上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从上述关联关系中未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时,触发提醒消息,上述提醒消息用于提醒用户上述轨迹信息存在错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唤醒:
接收目标唤醒词;
在确定上述目标唤醒词为上述第二设备的唤醒词时,控制上述第二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上述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设备向上述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唤醒消息,以使上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上述设备唤醒消息时执行上述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其中,上述设备唤醒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对象包括:图形、文字或字符。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上述功能的单元来实现本文上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如图7中所示的电子设备,可执行如图1-5中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所有步骤,进而实现图1-5所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具体请参照图1-5相关描述,为简洁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里的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其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当存储介质中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在电子设备侧执行的设备的控制方法。
上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设备的控制程序,以实现以下在电子设备侧执行的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其中,上述关联关系中存储有多组对象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每个上述对象设置有对应的轨迹;
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上述第二设备执行上述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包括:
在检测到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对应的起始位置;
确定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持续时长,以及上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终止位置;
根据上述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终止位置确定上述第一设备的轨迹信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确定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预设对象;
根据上述预设对象从上述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上述预设对象相似度最高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将上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从上述关联关系中未匹配出与上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时,触发提醒消息,上述提醒消息用于提醒用户上述轨迹信息存在错误。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唤醒:
接收目标唤醒词;
在确定上述目标唤醒词为上述第二设备的唤醒词时,控制上述第二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上述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设备向上述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唤醒消息,以使上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上述设备唤醒消息时执行上述将上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其中,上述设备唤醒消息中携带有上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可选地,在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上述对象包括:图形、文字或字符。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所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关联关系中存储有多组对象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每个所述对象设置有对应的轨迹;
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对应的起始位置;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终止位置;
根据所述起始位置、持续时长、终止位置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轨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所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包括:
确定所述轨迹信息对应的预设对象;
根据所述预设对象从所述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所述预设对象相似度最高的对象作为目标对象;
将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所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从所述关联关系中未匹配出与所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时,触发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用于提醒用户所述轨迹信息存在错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唤醒:
接收目标唤醒词;
在确定所述目标唤醒词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唤醒词时,控制所述第二设备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唤醒消息,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设备唤醒消息时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的步骤,其中,所述设备唤醒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包括:图形、文字或字符。
8.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设备发生位移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位移产生的轨迹信息;
匹配单元,用于从关联关系中匹配出与所述轨迹信息对应的目标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关联关系中存储有多组对象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每个所述对象设置有对应的轨迹;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设备被唤醒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执行所述目标控制指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且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设备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210077709.6A 2022-01-21 2022-01-21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88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7709.6A CN114488835A (zh) 2022-01-21 2022-01-21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7709.6A CN114488835A (zh) 2022-01-21 2022-01-21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8835A true CN114488835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7709.6A Pending CN114488835A (zh) 2022-01-21 2022-01-21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883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3064A (zh) * 2009-01-20 2010-07-2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依据运动轨迹以达操作功能的遥控器及其运作方法
CN102005112A (zh) * 2010-11-08 2011-04-0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644966A (zh) * 2018-05-15 2018-10-12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硬件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控制设备
CN109410951A (zh) * 2018-11-21 2019-03-01 广州番禺巨大汽车音响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Alexa语音控制的音响控制方法、系统及音响设备
CN109814717A (zh) * 2019-01-29 2019-05-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3064A (zh) * 2009-01-20 2010-07-2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依据运动轨迹以达操作功能的遥控器及其运作方法
CN102005112A (zh) * 2010-11-08 2011-04-0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644966A (zh) * 2018-05-15 2018-10-12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硬件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控制设备
CN109410951A (zh) * 2018-11-21 2019-03-01 广州番禺巨大汽车音响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Alexa语音控制的音响控制方法、系统及音响设备
CN109814717A (zh) * 2019-01-29 2019-05-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2554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唤醒方法和装置
CN108735209B (zh) 唤醒词绑定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22770B (zh) 语音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7704275B (zh) 智能设备唤醒方法、装置、服务器及智能设备
EP2930716B1 (en) Speech recognition us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rver
US9430024B2 (en) Ultra low power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wake up a main processor
US201500586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ving battery of portable terminal
CN106648576B (zh) 一种实现快捷启动应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401896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locking a touchscree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131292B (zh) 设置终端唤醒的方法、唤醒方法及对应的系统
WO2019206279A1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
US20170311261A1 (en) Smart listening modes supporting quasi always-on listening
CN106155621B (zh) 可识别声源位置的关键词语音唤醒系统及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420041B (zh) 智能设备唤醒阈值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9408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161714A (zh) 一种语音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9733A (zh) 多级识别语音唤醒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25074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614790B2 (en) Electronic p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pe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0192215A1 (zh) 一种交互方法及可穿戴交互设备
WO2019227370A1 (zh) 一种多语音助手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0878A (zh) 语音唤醒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家电设备
CN111261160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598192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62965A (zh) 唤醒处理方法、装置、智能音箱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