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7895A - 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7895A
CN114487895A CN202111652580.9A CN202111652580A CN114487895A CN 114487895 A CN114487895 A CN 114487895A CN 202111652580 A CN202111652580 A CN 202111652580A CN 114487895 A CN114487895 A CN 114487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riode
resistor
circuit
com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25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x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x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x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x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25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7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7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7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40Testing power suppl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模块、比较模块和恒流模块;电源的正极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一端,电源的负极接地,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二端,恒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还连接于比较模块的第一端,比较模块的第二端用于接收第一电压阈值,比较模块的第三端连接于电源的负极,比较模块的第四端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本申请会在检测电路检测到负载已接入电路时,导通电源与负载之间的供电回路,有效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源上通常设置有两个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或接入电网,这两个输出端通常是裸露在电源外部的,但具备大电流供电的能力。
若有导线或昆虫等意外原因连通了电源的两个输出端,则会导致电源短路,会发生打火现象,严重时可能损坏电源及电源所在电路,甚至发生起火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在检测电路检测到负载已接入电路时,才导通电源与负载之间的供电回路,有效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包括:电源、开关模块、比较模块和恒流模块;电源的正极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一端,电源的负极接地,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二端,恒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还连接于比较模块的第一端,比较模块的第二端用于接收第一电压阈值,比较模块的第三端连接于电源的负极,比较模块的第四端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比较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的第一端的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开关模块导通。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上述负载的检测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比较模块,以由比较模块通过检测比较模块的第一端的电压和第一电压阈值的大小,来判断负载当前是否已经接入电路,并仅在负载当前已经接入电路时,控制开关模块导通,以由电源为负载供电,限制了未接入负载时的最大供电电流,有效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若在电路的输出端具有大电流供电能力后再接入负载,若负载呈容性,则在接入负载的瞬间会导致电路输出端的电流瞬态激增,严重时可能会发生起火事故。本申请实施例是在检测到负载已接入电路时,再软导通电源与负载之间的供电回路,以使输出端的电流缓慢增加,从而消除了电流激增导致的火花,进一步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较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比较器和第一MOS管,第一MOS管为NMOS管;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比较模块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比较模块的第三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比较模块的第二端,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于比较模块的第三端,第一MOS管的漏极作为比较模块的第四端。本实施例中,当负载未接入电路时,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是大于同相输入端接收到的第一电压阈值的,此时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会向第一MOS管的栅极输出低电平,此时第一MOS管会断开,以由比较模块向开关模块输出高电平;当负载接入电路时,由于负载的分压作用,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会小于同相输入端接收到的第一电压阈值,此时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会向第一MOS管的栅极输出高电平,此时第一MOS管会导通,以拉低第二MOS管的栅极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模块包括第二MOS管,第二MOS管为PMOS管;第二MOS管的源极作为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第二MOS管的漏极作为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第二MOS管的栅极作为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开关模块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当负载未接入电路时,比较模块会向开关模块输出高阻抗,此时第二MOS管会处于断开状态;当负载接入电路时,比较模块会向开关模块输出低阻抗,此时第二MOS管会处于导通状态,以由电源为负载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本实施例中,在第二MOS管导通前,第一电容会先被充电,直到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第二MOS管的导通电压时,第二MOS管才会被导通,即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第二MOS管设置了缓启动过程,延长第二MOS管经过线性区的时间,以防止充电电流过大,进一步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较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本实施例中,输出电压在启动上升的过程中,在第二电容上会流过电流,相较于只设置第一电阻,第二电容与第一电阻并联得到的总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会更大,可以使第一比较器更早地达到阈值电压,以输出低电平,使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均处于截止状态,防止第二MOS管由于误触发而产生抖动,有效地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较模块还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本实施例中,若出现负载短路的情况,由于第二电容两端的存在电压,会导致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负,可能会导致第一比较器损坏,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增加二极管,可以钳位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不低于-0.7V,从而可以保护第一比较器,提高了极限状态下电路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较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和/或第三电容;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或,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电阻和/或第三电容,形成第一比较器的反馈回路,可以使第一比较器工作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恒流模块包括电压源、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电阻,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大于电源的输出电压,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均为PNP型三极管;电压源的负极接地,电压源的正极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恒流模块的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本实施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第四电阻的阻值来调整恒流模块输出到比较模块的电流大小,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还包括短路检测模块,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电压阈值,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一端,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开关模块的第三端;短路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比较器、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第五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作为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作为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本实施例中,检测电路还包括短路检测模块,当负载短路时,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很小,会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此时第二比较器会输出高阻抗,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均导通,此时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三端电压相同,第二MOS管断开,电源不再向负载供电,以避免负载短路对电路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载的检测电路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载的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一;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载的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传统的电源上通常设置有两个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或接入电网,这两个输出端通常是裸露在电源外部的,但具备大电流供电的能力。
若有导线或昆虫等意外原因连通了电源的两个输出端,则会导致电源短路,会发生打火现象,严重时可能损坏电源及电源所在电路,甚至发生起火事故。
另外,传统的电源的两个输出端未进行热插拔处理,若在两个输出端具有大电流供电能力后再接入负载,若负载呈容性,则在接入负载的瞬间会导致电路输出端的电流会瞬态激增,严重时会出现打火现象,若在严禁烟火等场所使用包含传统电源的设备,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构思:通过微小电流侦测负载情况,当未接入负载时,微小电流会把输出电压抬高,当负载短路时,输出电压会被拉低。这两种情况下,输出电压都会超出预设范围,本申请通过侦测输出电压,就可以判断负载的当前情况,从而选择合理的主供电接入时刻。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请参考图1,电路包括:电源1、开关模块2、比较模块3和恒流模块4。
电路结构如下:电源1的正极连接于开关模块2的第一端,开关模块2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Rload的第一端,电源1的负极接地GND,用于连接负载Rload的第二端,恒流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于开关模块2的第二端,开关模块2的第二端还连接于比较模块3的第一端,比较模块3的第二端用于接收第一电压阈值,比较模块3的第三端连接于电源1的负极,比较模块3的第四端连接于开关模块2的第三端。
比较模块3会在比较模块3的第一端的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开关模块2导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比较模块,以由比较模块通过检测比较模块的第一端的电压和第一电压阈值的大小,来判断负载当前是否已经接入电路,并仅在负载当前已经接入电路时,控制开关模块导通,以由电源为负载供电,限制了未接入负载时的最大供电电流,有效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若在电路的输出端具有大电流供电能力后再接入负载,若负载呈容性,则在接入负载的瞬间会导致电路输出端的电流瞬态激增,严重时可能会发生起火事故。本申请实施例是在检测到负载已接入电路时,再软导通电源与负载之间的供电回路,以使输出端的电流缓慢增加,从而消除了电流激增导致的火花,进一步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负载的检测电路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当负载Rload未接入电路时,负载的检测电路的第一端的电压Vout近似等于电源1的输出电压V1与开关模块2两端的压降之和,开关模块2两端的压降例如为1V,则可以认为Vout近似等于(V1+1)V,此时比较模块的第一端的电压等于Vout>V1。
当负载Rload接入电路时,恒流模块4会有一部分电流流过负载,进而会减小流入比较模块3的电流,此时负载的检测电路的第一端的电压Vout会被拉低至小于V1,进而导致比较模块3的第一端的电压等于Vout<V1。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设置比较模块3,以由比较模块3判断比较模块3的第一端的电压与第一电压阈值(在上面的例子中第一电压阈值可以等于V1)的大小,并在比较模块3的第一端的电压小于第一电压阈值时,认为负载当前已经接入电路,向开关模块2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模块2导通,由电源1为负载供电;在比较模块3的第一端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电压阈值时,认为负载当前未接入电路,此时控制开关模块2断开,以断开电源1为负载供电的供电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比较模块3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比较器U1和第一MOS管M1,第一MOS管M1为NMOS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1也可以替换为PNP型三极管,只要满足二者的导通和断开的条件一致即可。
电路结构如下: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作为比较模块3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作为比较模块3的第三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U1的反向输入端,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比较模块3的第二端,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于比较模块3的第三端,第一MOS管M1的漏极作为比较模块3的第四端。
其中,第一比较器U1还包括两个供电端(图中未示出),第一比较器U1的正供电端连接于参考电压源VCC的一端,VCC的另一端通过去耦电容C接地,以保持VCC的输出稳定,第一比较器U1的负供电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阻值的比例,来调整输入到第一比较器U1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具体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阻值的比例越小,第一比较器U1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就越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可以在比较模块3中设置参考电压源V2为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第一电压阈值,具体地,参考电压源V2的负极连接于比较模块3的第三端,参考电压源V2的正极可以通过电阻R6连接于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参考电压源V2的输出电压或者电阻R6的阻值,调整第一电压阈值。
本实施例中,当负载未接入电路时,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是大于同相输入端接收到的第一电压阈值的,此时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会向第一MOS管的栅极输出低电平,此时第一MOS管会断开,以由比较模块向开关模块输出高电平;当负载接入电路时,由于负载的分压作用,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会小于同相输入端接收到的第一电压阈值,此时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会向第一MOS管的栅极输出高电平,此时第一MOS管会导通,以拉低第二MOS管的栅极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比较模块3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
本实施例中,输出电压在启动上升的过程中,在第二电容上会流过电流,相较于只设置第一电阻,第二电容与第一电阻并联得到的总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会更大,可以使第一比较器更早地达到阈值电压,以输出低电平,使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均处于截止状态,防止第二MOS管由于误触发而产生抖动,有效地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第二电容C2还可以串联一个电阻R5,串联形成的支路并联在第一电阻R1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比较模块3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
本实施例中,若出现负载短路的情况,由于第二电容两端的存在电压,可能会导致第一比较器损坏,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增加二极管,可以钳位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不低于-0.7V,从而可以保护第一比较器,提高了极限状态下电路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比较模块3还包括第三电阻R3和/或第三电容C3。
电路结构如下: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和/或,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U1的输出端,图2中以同时设置第三电阻R3和第三电容C3为例示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电阻和/或第三电容,形成第一比较器的反馈回路,可以使第一比较器工作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比较模块3还包括电阻R7和电阻R8,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于比较模块3的第三端,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MOS管M1的栅极,用于稳定第一MOS管M1的栅极电压,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MOS管M1的漏极,电阻R8的第二端作为比较模块3的第四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开关模块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2,开关模块2包括第二MOS管M2,第二MOS管M2为PMOS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MOS管M2也可以替换为PNP型三极管,只要满足二者的导通和断开的条件一致即可。
第二MOS管M2的源极作为开关模块2的第一端,第二MOS管M2的漏极作为开关模块2的第二端,第二MOS管M2的栅极作为开关模块2的第三端。
本实施例中,当负载未接入电路时,比较模块会向开关模块输出高阻抗,此时第二MOS管会处于断开状态;当负载接入电路时,比较模块会向开关模块输出低阻抗,此时第二MOS管会处于导通状态,以由电源为负载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开关模块2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于开关模块2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于开关模块2的第三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容C1的两端,还可以并联电阻R9。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电阻R9和电阻R8阻值的比值,来调整第二MOS管M2的阈值电压,使第二MOS管M2可以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MOS管导通前,第一电容会先被充电,直到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第二MOS管的导通电压时,第二MOS管才会被导通,即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第二MOS管设置了缓启动过程,延长第二MOS管经过线性区的时间,以防止充电电流过大,进一步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恒流模块4包括电压源V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电阻R4,电压源V3的输出电压需要大于电源1的输出电压,即V3>V1,具体可以设置V3>(V1+2)V,其中,2V可以认为是恒流模块4中其他元器件上的压降之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均为PNP型三极管。
电路结构如下:电压源V3的负极接地,电压源V3的正极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作为恒流模块4的输出端,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
本实施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第四电阻的阻值来调整恒流模块输出到比较模块的电流大小,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电路还包括短路检测模块5,短路检测模块5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电压阈值,短路检测模块5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于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短路检测模块5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开关模块2的第一端,短路检测模块5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开关模块2的第三端。
短路检测模块5具体包括第二比较器U2、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第四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第五三极管Q5为PNP型三极管,第二比较器U2的同向输入端作为短路检测模块5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比较器U2的反向输入端作为短路检测模块5的第二输入端,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连接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作为短路检测模块5的第一输出端,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作为短路检测模块5的第二输出端。
其中,第二比较器U2还包括两个供电端(图中未示出),第二比较器U2的正供电端连接于参考电压源VCC的一端,VCC的另一端通过去耦电容C接地,以保持VCC的输出稳定,第二比较器U2的负供电端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可以利用在比较模块3中设置参考电压源V2为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第二电压阈值,具体地,参考电压源V2的正极可以通过电阻R10连接于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11接地,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参考电压源V2的输出电压或者电阻R10和电阻R11阻值的比值,调整第二电压阈值的大小。
传统电源的两个输出端短路时,技术人员会采用间歇性启动、电流限制或过温保护等方式保护电路,但电源重复尝试启动,电源供电回路上的元器件的应力往往过大,容易造成元器件损坏,故需要规格要求更高的元器件,同时在电源重复尝试启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损耗,这些损耗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容易发生起火事故。
本实施例中,检测电路还包括短路检测模块,当负载短路时,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很小,会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此时第二比较器会输出高阻抗,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均导通,此时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三端电压相同,第二MOS管断开,电源不再向负载供电,以避免负载短路对电路造成不可逆的损坏,电源也不用重复尝试启动,故不会产生过多损耗,有效提高了电源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第二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可以通过电阻R12连接于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以形成第二比较器U2的反馈回路,可以使第二比较器工作更稳定。
另外,请参考图3,第二比较器U2的输出端还可以通过电阻R13连接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可以通过电阻R14连接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电阻R13和电阻R14的阻值,来调整使得第四三极管Q4和第五三极管Q5可以正常工作。
下面以笔记本适配器的数据为例进行说明,V1取19V,V3取21V,R4=2KΩ,R1=34.8KΩ,R2=5KΩ,恒流模块4输出电流I1≈10mA,比较模块3的第一端的电压Vout≈20V,V2=2.5V。
当负载Rload未接入电路时,第一比较器U1的同向输入端的电压为V2减去电阻R6两端的电压,近似等于2.45V,此时第一比较器U1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为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Vout分压得到的值,近似等于2.51V,由于2.51V>2.45V,故第一比较器U1会向第一MOS管M1输出低电平,M1和M2均断开,此时电源1的供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
当负载Rload接入电路后,恒流模块4输出的电流I1会流过负载Rload,如果负载Rload是容性负载,则电流I1会给负载Rload的等效电容充电,会使得电压Vout被拉低,此时第一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会小于第一电压阈值2.45V,故第一比较器U1会向第一MOS管M1输出高电平,M1和M2均会导通,此时电源1的供电回路处于导通状态,电源1可以为负载Rload供电。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例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负载的检测电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例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模块、比较模块和恒流模块;
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第一端,所述电源的负极接地,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第二端,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还连接于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一端,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二端用于接收第一电压阈值,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比较模块的第四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
所述比较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一端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阈值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比较器和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为NMOS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作为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比较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比较模块的第四端。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为PMOS管;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和/或第三电容;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模块包括电压源、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电阻,所述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均为PNP型三极管;
所述电压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压源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短路检测模块,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电压阈值,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三端;
所述短路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比较器、第四三极管和第五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作为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短路检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10.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的检测电路。
CN202111652580.9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Pending CN114487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2580.9A CN114487895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2580.9A CN114487895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7895A true CN114487895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2580.9A Pending CN114487895A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78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8798A (zh) * 2023-12-04 2024-01-09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电路以及相关的电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8798A (zh) * 2023-12-04 2024-01-09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电路以及相关的电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85756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1505305A (zh) 過電流保護電路以及其伺服器
US11329477B2 (en) Direct-current voltage supply circuit
US9461455B2 (en) Protecting circuit
CN213093857U (zh) 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
CN114487895A (zh) 一种负载的检测电路及电路板组件
TWI640162B (zh) 重置電路及電子設備
US7800249B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6849926B (zh) 一种宽压nmos开关控制电路
CN216355939U (zh) 一种带保护的高边输出电路
CN214479555U (zh) 负载电压输入电路
CN216625708U (zh) 一种负载开关电路
CN109066598A (zh) 一种低电平触发自锁电路
CN114928147A (zh) 一种电池充电保护电路、芯片以及电源模块
CN112134257B (zh) 一种直流电源短路保护电路
CN210137202U (zh) 电池保护电路及机器人
CN113746079A (zh) 热插拔电路、控制装置及设备
CN113595193B (zh) 一种通信协议认证装置及连接线
CN216721167U (zh) 一种热插拔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8099412U (zh) 插入检测电路以及储能逆变器
CN220172860U (zh) 车载防反接保护电路
CN216960210U (zh) 加热控制电路、控制模组、对讲装置及安防门禁系统
CN218867909U (zh) 短路保护电路、端口电源和电子设备
CN220066868U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系统
CN216794662U (zh) 一种基于音响系统的充电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