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5117B - 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5117B
CN114475117B CN202210276501.7A CN202210276501A CN114475117B CN 114475117 B CN114475117 B CN 114475117B CN 202210276501 A CN202210276501 A CN 202210276501A CN 114475117 B CN114475117 B CN 114475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iece
combination device
lift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65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75117A (zh
Inventor
施郁峰
朱雷
杨守银
王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Imas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Imas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Imas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Imas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765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5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5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5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75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5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5/00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 B60F5/02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convertible into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飞行汽车,所述飞行汽车包括一主体、一行动装置、一动力装置和一控制组件。所述主体包括一车身,所述行动装置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行动装置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所述行动装置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行动装置包括至少一升力组件、四车轮和一推力件。所述升力组件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用以带动所述车身在天空中飞行,所述四车轮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以带动所述车身在地面行驶,所述推力件被设置能够为所述主体提供前进的推动力,沿所述飞行汽车飞行的方向定义前后,所述推力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后部,以使利用所述推力件推动所述主体移动,进一步为所述主体移动提供推动力。

Description

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是目前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用户在出行时通常会利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使得出行更加的方便。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汽车的数量逐步递增,故在出行高峰期时,通常容易出现堵车等交通堵塞的情况。
为了减少陆地交通的拥堵性,科学家们开始提出飞行汽车的概念,其中飞行汽车是一种陆空两用汽车,当陆地交通堵塞时,可以借助飞行汽车进行天空飞行,进而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同时相比较普通的汽车,飞行汽车在天空飞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飞行效率,进一步地提高出行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飞行汽车已经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在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飞行汽车的动力架构会直接影响飞行汽车的性能。尽管已经有飞行汽车的概念提出,但是在现实中还是存在较大的阻碍,由于在飞行汽车包括多种运行状态,故保证车轮、升力螺旋桨和推力螺旋桨之间的相互配合至关重要。但是现有的飞行汽车为了便于单一操控车轮、升力螺旋桨和推力螺旋桨,通常会对车轮、升力螺旋桨和推力螺旋桨分别设置动力装置进行驱动,同时在利用同一电力装置进行驱动时,可能无法保证分别控制车轮、升力螺旋桨和推力螺旋桨切换成不同的运动状态。但是由于动力装置的重量较大,进而导致飞行汽车的整体重量较大,在行驶或飞行的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能源,进而会降低飞行汽车行驶的续航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通过设置一第一升力螺旋桨和一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和所述车轮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和所述车轮共用一套动力系统,有利于所述飞行汽车轻量化设计,进而提升所述飞行汽车续航里程。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通过设置一第二升力螺旋桨、一第二动力件和一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和所述推力件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和所述推力件共用一套动力系统,有利于所述飞行汽车轻量化设计,进而提升所述飞行汽车续航里程。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通过设置至少一第一调控件、至少一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至少一第二调控件和至少一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当在陆地行驶时,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结合,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断开,此时所述第一动力件仅为所述车轮提供驱动力,此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无驱动力,使得第一升力螺旋桨不会对所述飞行汽车的运动造成阻碍,保证所述飞行汽车可以实现陆地行驶的各种工况。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通过设置至少一第三调控件、至少一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至少一第四调控件和至少一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飞行汽车由天空飞行状态切换成陆地行驶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结合,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开始旋转。同时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断开,所述推力件停止旋转,此时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结合,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开始工作,进行旋转,从而通过所述飞行汽车的姿态控制减速,直至悬停降落,保证所述飞行汽车降落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通过设置一高度传感件和一速度传感件,使得所述飞行汽车切换到天空飞行状态后,利用所述高度传感件和所述速度传感件进行监测,使得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和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停止旋转,减少耗损,提高飞行里程。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通过设置一升力组件、至少一推力螺旋桨和四车轮,以使所述飞行汽车通过所述车轮旋转行驶于陆地,同时利用所述升力组件和所述推力件,飞行于天空,使得将陆地行驶和天空飞行两种出行方式进行结合,提高所述飞行汽车使用范围,同时两种运动的状态不会相互干涉。
为达到本发明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发明提供飞行汽车,所述飞行汽车包括:
一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车身;
一行动装置,所述行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行动装置包括一升力组件、四车轮和至少一推力件,所述升力组件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升力组件被设置为所述飞行汽车提供升力,以使带动所述车身飞行,所述车轮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用以带动所述车身行驶,所述升力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升力螺旋桨,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
一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和所述车轮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件,以使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和所述车轮共用一套动力系统,减少所述飞行汽车的重量;
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第一控制构件、一第二控制构件和一第三控制构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构件,所述车轮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构件,所述推力件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控制构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调控件和至少一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第一调控件被设置能够调控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之间,用以切换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的运行情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调控件和至少一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第二调控件被设置能够调控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车轮之间,用以切换所述车轮的运行情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升力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升力螺旋桨,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沿所述飞行汽车飞行的方向定义前后,所述推力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后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和所述推力件被可驱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以使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和所述推力件共用一套驱动动力系统。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一第四控制构件,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控制构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三控制构件包括一第三调控件和一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第三调控件被设置于调控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和所述推力件之间,用以切换所述推力件的运行情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四控制构件包括一第四调控件和一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第四调控件被设置于调控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之间,用以切换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的运行情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飞行汽车还包括一传感构件,所述传感构件包括一高度传感件和一速度传感件,所述高度传感件被设置为监测所述主体的飞行高度,所述速度传感件被设置为监测所述主体的飞行速度。
飞行汽车运行状态切换方法,所述飞行汽车由陆地行驶状态切换成天空飞行状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二调控件控制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断开,此外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一调控件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结合,此时所述第一动力件仅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以使从陆地行驶状态切换至天空飞行状态;
(b)驾驶员通过将所述第一调控件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件结合,所述第一动力件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开始旋转;
(c)驾驶员通过将所述第三调控件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断开,所述第二动力件停止为所述推力件提供驱动力,所述推力件停止旋转;
(d)驾驶员通过所述第四调控件将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和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结合,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开始旋转,通过控制所述车身姿态改变运动方向,朝着靠近地面方向飞行,直至悬停降落。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高度传感件监测到所述主体的飞行高度达到预定高度时,驾驶员接收到所述高度传感件反馈的信号后,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三调控件控制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结合,所述第二动力件为所述推力件提供驱动力,以使所述飞行汽车飞行前进。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速度传感件监测到所述车身达到预定的飞行速度时,所述第一横翼和所述第二横翼提供的升力足够托起所述车身,驾驶员接收到所述速度传感件监测到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调控件调控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件断开,所述第一动力件停止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此外驾驶员通过所述第四调控件控制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断开,所述第二动力件停止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飞行汽车落地时,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二调控件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结合,通过所述第一调控件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和所述第一动力件断开,所述第一动力件停止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并驱动所述车轮旋转,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三调控件和所述第四调控件分别控制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和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断开。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飞行汽车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飞行汽车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飞行汽车的地面行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飞行汽车的地面行驶切换至天空飞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飞行汽车的天空飞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飞行汽车的部分结构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飞行汽车的第一升力螺旋桨和车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所述飞行汽车的第二升力螺旋桨和推力螺旋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2,依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飞行汽车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飞行汽车包括一主体10、一行动装置20、一动力装置30和一控制组件40。所述主体10包括一车身11,所述行动装置20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11,所述行动装置20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动力装置30,所述行动装置20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控制组件40。
所述行动装置20包括至少一升力组件21、四车轮22和一推力件23。所述升力组件21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11,用以带动所述车身11在天空中飞行,所述四车轮22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11,以带动所述车身11在地面行驶,所述推力件23被设置能够为所述主体10提供前进的推动力,沿所述飞行汽车飞行的方向定义前后,所述推力件23设置于所述主体10的后部,以使利用所述推力件23推动所述主体10移动,进一步为所述主体10移动提供推动力。
所述升力组件21包括至少一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10。所述车轮22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10,用以带动所述主体10在地面行驶。
所述动力装置30包括一第一动力件31和一第二动力件32,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和所述车轮22被可驱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件31,以使所述第一动力件31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和所述车轮22提供驱动力,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和所述车轮22进行旋转。这样一来,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和所述车轮22共用一套动力系统,降低所述飞行汽车的重量,使得所述飞行汽车在飞行时达到轻量化要求。所述推力件23被可驱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32,以使利用所述第二动力件32驱动所述推力件23产生推动力带动所述车身11移动。
所述控制组件40包括一第一控制构件41、一第二控制构件42和一第三控制构件43。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构件41,所述车轮22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构件42,所述推力件23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控制构件43。
所述第一控制构件41包括至少一第一调控件411和至少一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所述第一调控件411被设置能够调控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件31和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之间,以使切换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的运行情况。
具体地,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具有一结合状态和一断开状态,当驾驶员调控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转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失去与所述第一动力件31的连接,此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与所述第一动力件31断开连接,故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停止旋转。当驾驶员调控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转换至所述结合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通过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与所述第一动力件31连接,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开始工作,进行旋转。
这样一来,当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断开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停止旋转,当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结合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开始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被实施为一离合器,所述第一调控件411被实施为一操作杆,当驾驶员通过操控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断开,此时所述第一动力件31与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分离,以切断所述第一动力件31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输入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还可以被实施为同步器。
所述第二控制构件42包括至少一第二调控件421和至少一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所述第二调控件421被设置能够调控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件31和所述车轮22之间,以使切换所述车轮22的运行情况。
具体地,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具有一结合状态和一断开状态,当驾驶员调整所述第二调控件421,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失去与所述第一动力件31的连接,此时所述车轮22与所述第一动力件31断开连接,故所述车轮22停止旋转。同样地,当驾驶员调整所述第二调控件421,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切换至所述结合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与所述第一动力件31连接,此时所述车轮22与所述第一动力件31连接,故所述车轮22开始工作,进行旋转。
这样一来,当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断开时,所述车轮22停止旋转。当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结合时,所述车轮22开始工作,进行旋转。
请参考图3至图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飞行汽车具有两个运行状态,其中两个运行状态分别是一陆地行驶状态和一天空飞行状态。当所述飞行汽车处于所述陆地行驶状态时,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二调控件421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至所述结合状态,通过调控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至所述断开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动力件31仅为所述车轮22提供驱动力,此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无驱动力,进而通过四所述车轮22的配合控制实现所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驶的各种工况。当所述飞行汽车由所述陆地行驶状态切换至所述天空飞行状态时,驾驶员此时调控所述第二调控件421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至所述断开状态,此时调控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至结合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动力件31仅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转动,以此切换成所述天空飞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同步器、离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0还包括至少两第一横翼12,两所述第一横翼12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身11的两侧,以保证所述车身11飞行时两侧受力均匀,并且利用所述第一横翼12使得所述车身11飞行时产生升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横翼1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横翼12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11的两侧,四个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分别设置于四个所述第一横翼12。本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此时四个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可与四个所述车轮22共用一套电驱动动力系统,达到所述飞行汽车轻量化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控件411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分别控制于四个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四个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分别调控四个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四个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分别调节四个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控件421和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调控件421分别调控四个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四个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分别调节四个所述车轮22的运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力件23被实施为一喷气结构,利用所述第二动力件32驱动所述推力件23喷气产生推动力。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力件23被实施为至少一推力螺旋桨,利用所述推力螺旋桨的旋转产生推动力推动所述车身11的移动。为使本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发生,本实施例中,仅以通过将所述推力件23被实施为至少一推力螺旋桨为例进行阐述。
进一步地,所述升力组件21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升力螺旋桨212。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10。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0包括至少两第二横翼13,所述第二横翼13设置于所述车身11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翼13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横翼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和所述推力件23被可驱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32,所述第二动力件32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和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和所述推力件23进行旋转。这样一来,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和所述推力件23共用一套驱动动力系统,同样的会降低所述飞行汽车的重量,使得所述飞行汽车在飞行时达到轻量化要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件31被实施为第一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件32被实施为第二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控制构件43包括一第三调控件431和一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所述第三调控件431被设置调控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32和所述推力件23之间,以使切换所述推力件23的运行情况。
具体地,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具有一结合状态和一断开状态,当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三调控件431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至所述断开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失去与所述第二动力件32的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32停止为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当驾驶员调控所述第三调控件431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至所述结合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连接,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为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所述推力件23开始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40还包括一第四控制构件44,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被可控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控制构件44。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控制构件44包括一第四调控件441和一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所述第四调控件441被设置调控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的运行状态,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32和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之间。用以切换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的运行情况。
具体地,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具有一结合状态和一断开状态,当驾驶员通过控制所述第四调控件441将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至所述断开状态,此时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失去和所述第二动力件32之间的连接,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停止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提供驱动力。当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四调控件441将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至所述结合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开始工作,进行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同步器、离合器,例如超越离合器、电磁离合器。
优选地,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可以但不限于被实施为同步器、离合器,例如超越离合器、电磁离合器。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飞行汽车切换至所述天空飞行状态时,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三调控件431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至所述结合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为所述推力件23提供动力,所述飞行汽车开始飞行前进。
所述传感构件50,所述传感构件50包括一高度传感件51和一速度传感件52,所述高度传感件51被设置能够对所述主体10飞行的高度进行监测,所述速度传感件52被设置能够对所述主体10飞行的速度进行监测。
优选地,所述高度传感件51被实施为高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速度传感件52被实施为速度传感器。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当所述飞行汽车切换至所述天空飞行状态时,所述高度传感件51监测到所述车身11的飞行高度达到预定高度,此时高度传感件51将信息反馈给驾驶员,此时驾驶员可以通过调控所述第三调控件431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结合,所述第二动力件32为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以使所述飞行汽车开始飞行前进。
当飞行的过程中,所述速度传感件52监测到所述飞行汽车达到预定的飞行速度时,同样的,会将监测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此时所述第一横翼12和所述第二横翼13提供的升力足够托起所述车身11,此时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切换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至所述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动力件31停止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提供驱动力,此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停止旋转,以减少所述第一动力件31的耗损。同样的,驾驶员调控所述第四调控件441将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停止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提供驱动力,此时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停止旋转,所述飞行汽车正常飞行,从而减少所述第二动力件32的耗损,提升所述飞行汽车续航里程。
请参考图5至图6,当所述飞行汽车由所述天空飞行状态切换所述陆地行驶状态时,此时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切换至所述结合状态,所述第一动力件31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开始旋转。同时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三调控件431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停止为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推力件23停止旋转。同样的,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四调控件441将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切换至所述结合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开始旋转。从而通过所述飞行汽车的姿态控制减速,直至悬停降落。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飞行汽车落地时,此时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二调控件421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切换至所述结合状态,并且调控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使得所述第一动力件31为所述车轮22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动力件31停止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提供驱动力,所述车轮22开始旋转。此外,驾驶员通过调控所述第三调控件431和所述第四调控件441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和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均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停止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和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和所述推力件23停止工作,所述飞行汽车处于所述陆地行驶状态。
请参考图7至图8,进一步地,所述飞行汽车还包括一减速构件60,所述减速构件60设置于所述行动装置20,所述减速构件60包括一第一减速件61,所述第一减速件61设置于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用以匹配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的转速并传递转矩。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速件61被实施为减速器。
所述减速构件60还包括一第二减速件62,所述第二减速件62设置于所述车轮22,用于匹配所述车轮22的转速并传递扭矩。
优选地,所述第二减速件62被实施为减速器。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构件60还包括一第三减速件63,所述第三减速件63设置于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用于匹配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的转速并传递扭矩。
优选地,所述第二减速件62被实施为减速器。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构件60还包括一第四减速件64,所述第四减速件64设置于所述推力件23,用于匹配所述推力件23的转速并传递扭矩。
现提出飞行汽车运行状态切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切换至所述结合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动力件31仅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提供驱动力;
(B)驾驶员通过将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与所述第一动力件31结合,所述第一动力件31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开始旋转;
(C)驾驶员通过将所述第三调控件431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与所述第二动力件31断开,所述第二动力件32停止为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推力件23停止旋转;
(D)驾驶员通过将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和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切换至所述结合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开始旋转,通过控制所述车身11姿态改变运动方向,朝着靠近地面方向运动,直至悬停降落。
其中在步骤(A)中,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
(A1)所述高度传感件51监测到所述车身11的飞行高度达到预定高度时,此时驾驶员接收到所述高度传感件51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结合,所述第二动力件32为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以使所述飞行汽车开始飞行前进;
(A2)所述速度传感件52监测到所述飞行汽车达到预定的飞行速度时,所述第一横翼12和所述第二横翼13提供的升力足够托起所述车身11,此时驾驶员接收到所述速度传感件52反馈的信号,此时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所述第一动力件31停止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提供驱动力,此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停止旋转,此时减少所述第一动力件31的耗损。此外驾驶员将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停止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提供驱动力,此时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停止旋转,所述飞行汽车正常飞行。
其中在步骤(D)中,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D1)所述飞行汽车落地时,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二调控件421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22和所述第一动力件31切换至所述结合状态,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一调控件411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12和所述第一动力件31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使得所述第一动力件31为所述车轮22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动力件31停止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211提供驱动力,所述车轮22进行旋转,驾驶员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32和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442均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32停止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和所述推力件23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212和所述推力件23停止工作,此时所述飞行汽车处于所述陆地行驶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

1.飞行汽车运行状态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汽车运行状态切换方法被运用于一飞行汽车,所述飞行汽车包括一主体、一行动装置、一动力装置和一控制组件,所述主体包括一车身,所述行动装置包括至少一升力组件、四车轮和一推力件,所述升力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升力螺旋桨和至少一第二升力螺旋桨,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和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均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四车轮被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推力件被设置能够为所述主体提供前进的推动力,沿所述飞行汽车飞行的方向定义前后,所述推力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后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第一动力件和一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和所述车轮被可驱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和所述推力件被可驱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第一控制构件、一第二控制构件、一第三控制构件和一第四控制构件,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构件,所述车轮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构件,所述推力件被可控制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控制构件,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被可控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控制构件,所述第一控制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调控件和至少一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第一调控件被设置能够调控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之间,用以切换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的运行情况,所述第二控制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调控件和至少一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第二调控件被设置能够调控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件和所述车轮之间,用以切换所述车轮的运行情况,所述第三控制构件包括一第三调控件和一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第三调控件被设置于调控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和所述推力件之间,用以切换所述推力件的运行情况,所述第四控制构件包括一第四调控件和一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所述第四调控件被设置于调控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件和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之间,用以切换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的运行情况,所述飞行汽车运行状态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二调控件控制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断开,此外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一调控件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结合,此时所述第一动力件仅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以使从陆地行驶状态切换至天空飞行状态;
(b)驾驶员通过将所述第一调控件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件结合,所述第一动力件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开始旋转;
(c)驾驶员通过将所述第三调控件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断开,所述第二动力件停止为所述推力件提供驱动力,所述推力件停止旋转;
(d)驾驶员通过所述第四调控件将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和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结合,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开始旋转,通过控制所述车身姿态改变运动方向,朝着靠近地面方向飞行,直至悬停降落;
所述飞行汽车落地时,驾驶员通过所述第二调控件将所述第二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和所述第一动力件结合,并通过所述第一调控件将所述第一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和所述第一动力件断开,使得所述第一动力件为所述车轮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动力件停止为所述第一升力螺旋桨提供驱动力,所述车轮进行旋转,驾驶员将所述第三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和所述第四动力分离结合装置均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断开,此时所述第二动力件停止为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和所述推力件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升力螺旋桨和所述推力件停止工作,此时所述飞行汽车处于所述陆地行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飞行汽车运行状态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汽车还包括一传感构件,所述传感构件包括一高度传感件和一速度传感件,所述高度传感件被设置为监测所述主体的飞行高度,所述速度传感件被设置为监测所述主体的飞行速度。
CN202210276501.7A 2022-03-21 2022-03-21 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Active CN114475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6501.7A CN114475117B (zh) 2022-03-21 2022-03-21 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6501.7A CN114475117B (zh) 2022-03-21 2022-03-21 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5117A CN114475117A (zh) 2022-05-13
CN114475117B true CN114475117B (zh) 2024-05-17

Family

ID=8148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6501.7A Active CN114475117B (zh) 2022-03-21 2022-03-21 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511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844A (zh) * 2009-07-15 2011-01-26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水陆空三栖全方位移动机构
CN105730170A (zh) * 2016-03-24 2016-07-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CN106926655A (zh) * 2017-03-15 2017-07-0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四旋翼智能汽车
CN206623639U (zh) * 2017-03-31 2017-11-1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设有倾转旋翼的飞行汽车
CN209257804U (zh) * 2018-09-18 2019-08-16 西安艾尔维克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起降机翼可折叠的飞行汽车
CN112238719A (zh) * 2020-04-21 2021-01-19 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汽车的驱动装置
RU204326U1 (ru) * 2020-12-29 2021-05-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П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Автомобиль легковой с летным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CN215398048U (zh) * 2021-08-14 2022-01-04 北京金璐东方联合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汽车
CN215622682U (zh) * 2021-09-01 2022-01-25 零重力南京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构型倾转旋翼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07368A1 (en) * 2015-01-21 2016-07-21 Rajesh Gaonjur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Roadable Aircraft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844A (zh) * 2009-07-15 2011-01-26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水陆空三栖全方位移动机构
CN105730170A (zh) * 2016-03-24 2016-07-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CN106926655A (zh) * 2017-03-15 2017-07-0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四旋翼智能汽车
CN206623639U (zh) * 2017-03-31 2017-11-1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设有倾转旋翼的飞行汽车
CN209257804U (zh) * 2018-09-18 2019-08-16 西安艾尔维克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起降机翼可折叠的飞行汽车
CN112238719A (zh) * 2020-04-21 2021-01-19 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汽车的驱动装置
RU204326U1 (ru) * 2020-12-29 2021-05-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П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Автомобиль легковой с летными эксплуатацион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CN215398048U (zh) * 2021-08-14 2022-01-04 北京金璐东方联合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汽车
CN215622682U (zh) * 2021-09-01 2022-01-25 零重力南京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构型倾转旋翼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5117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68660B1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aircraft and related methods
RU2522373C2 (ru) Гибрид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вращающейся несущей поверхностью
KR101895366B1 (ko) 개량형 하이브리드 드론
EP2631173B1 (en) Coaxial counter-rotating rotor system
CN107416200B (zh) 一种电动复合翼飞行器
CN205930082U (zh) 一种共轴反桨双涵道式电动飞行汽车
WO2016184358A1 (zh) 基于双飞控系统的固定结构式垂直起降飞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11218B (zh) 一种用于旋转机翼飞机的多输入多输出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914148A (zh) Stol飞行器
EP3919376B1 (en) Gearbox with coaxial input and output shafts
US11767115B2 (en)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CN209757523U (zh) 用于无人旋转机翼飞机的mimo动力系统
CN1876495A (zh) 带固定翼的共轴双桨自旋翼飞行器
EP4351966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otor tilt for a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CN111846194A (zh) 一种多旋翼载人直升飞机
CN105966633A (zh) 一种用于复合式飞行器的传动系统
CN114475117B (zh) 飞行汽车及其运行状态切换方法
US11634235B1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rotorcraft capable of autorotative landing
CN110861770A (zh) 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
CN113998103B (zh) 螺旋桨-旋翼复合构型的倾转旋翼机的工作方法
US11572155B2 (en) Rotorcraft having propeller generated power during autorotations
CN211253005U (zh) 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
KR102445237B1 (ko) 수직이착륙 비행기
CN111846213A (zh) 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US11964771B2 (en) Rotorcraft autorotation control through electrical bra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