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8349B - 一种卷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8349B
CN114468349B CN202210013886.8A CN202210013886A CN114468349B CN 114468349 B CN114468349 B CN 114468349B CN 202210013886 A CN202210013886 A CN 202210013886A CN 114468349 B CN114468349 B CN 114468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moke
cigarette
flue gas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38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8349A (zh
Inventor
李力群
陈晨
乔月梅
杜赫
许艳冉
纪旭东
郭春生
叶亚军
赵赛月
王伟华
王嘉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Kunming Cigaret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Kunming Cigaret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Kunming Cigaret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Kunming Cigaret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38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834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3779 priority patent/WO20231305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8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8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8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8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1/00Cigars; Cigarettes
    • A24D1/04Cigars; Cigarettes with mouthpieces or filter-tips
    • A24D1/042Cigars; Cigarettes with mouthpieces or filter-tips with mouthpie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1/00Cigars; Cigarettes
    • A24D1/04Cigars; Cigarettes with mouthpieces or filter-tips
    • A24D1/045Cigars; Cigarettes with mouthpieces or filter-tips with smoke filter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3/00Tobacco smoke filters, e.g. filter-tips, filtering inserts;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D3/04Tobacco smoke 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DCIGARS; CIGARETTES; TOBACCO SMOKE FILTER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MANUFACTURE OF TOBACCO SMOKE FILTERS OR MOUTHPIECES
    • A24D3/00Tobacco smoke filters, e.g. filter-tips, filtering inserts;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Mouthpieces for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D3/06Use of materials for tobacco smoke fil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igarettes, Filters, And Manufacturing Of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卷烟,属于卷烟技术领域。该卷烟包括烟丝段;过滤嘴,所述过滤嘴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滤段、沉积段和再滤段,所述沉积段包括内壳体和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一端开口设置并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通过连接面相连,所述内壳体内部形成缓冲腔,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沉积腔,所述沉积腔开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出烟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所述初滤段与所述烟丝段连接,所述烟丝段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所述初滤段、进烟口、出烟口和再滤段。该卷烟中的初滤段、沉积段与再滤段配合,能够在保留香气组分的同时对烟气进行高效过滤,使得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在沉积腔内进行沉积。

Description

一种卷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卷烟,属于卷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是世界上卷烟销量最大的国家,截止2015年,我国的吸烟人口多达3.16亿。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大部分存在于焦油中。焦油是烟丝中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组成结构极为复杂,是由多种烃以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复杂的化合物组成的。在吸烟的过程中,烟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绝大多数焦油会附着在肺部,对肺部造成极大的危害,易诱发肺癌。
随着消费者对卷烟安全性及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卷烟的降焦减害工作成为烟草企业的当务之急。据化学分析研究,卷烟主流烟气中含有焦油、烟碱、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目前,对卷烟的降焦减害主要是在卷烟的滤棒中添加吸附性材料实现对烟气的过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但是往往吸附效果不佳,并且若吸附性材料添加量过高,会导致卷烟的吸阻增加,难以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行为的需求,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卷烟,该卷烟中的初滤段、沉积段与再滤段配合,能够在保留香气组分的同时对烟气进行高效过滤,使得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在沉积腔内进行沉积,有效降低烟气中的焦油、CO和烟碱等有害成分,具有显著的降焦减害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卷烟,该卷烟包括:
烟丝段;
过滤嘴,所述过滤嘴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滤段、沉积段和再滤段,所述沉积段包括内壳体和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一端开口设置并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通过连接面相连,所述内壳体内部形成缓冲腔,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沉积腔,所述沉积腔开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出烟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
所述初滤段与所述烟丝段连接,所述烟丝段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所述初滤段、进烟口、出烟口和再滤段。
可选地,所述过滤嘴还包括截留帽,所述截留帽内部形成截留腔,所述截留腔与所述出烟口相连通,所述截留腔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沉积腔内的烟气自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截留腔内,并自所述第二通孔流至所述再滤段。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全部开口,以形成所述出烟口;
所述截留帽包括相连通的卡合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设置在所述沉积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径向截面积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径向截面积,所述卡合段盖合在所述出烟口的上方,以密封所述出烟口;
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侧壁,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卡合段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截留帽还包括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卡合段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在所述沉积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烟口的面积之比为(0.006-0.05):1。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之比为(4-30):1。
可选地,所述出烟口的面积与所述进烟口的面积之比为(55-145):1。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外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1-0.2):(0.05-0.1):1。
可选地,所述内壳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外壳体的高度,所述内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为封闭端;和
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连接处;或
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进烟口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内壳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进烟口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内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2-1):1。
可选地,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3-0.7):1。
可选地,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共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的直径之比为(1.5-3):1。
可选地,所述初滤段、沉积段与再滤段的高度之比为(1.2-1.5):1:(0.5-1.5),优选为(1.2-1.5):1:(0.9-1.1),更优选为1.2:1:0.9。
可选地,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设置有进空气口,所述进空气口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内壳体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烟丝段所用烟叶来自湖南、云南和贵州。
可选地,卷烟的卷烟纸的透气度为40-70CU,克重为25-40g/m2,该卷烟纸能够降低卷烟的吸阻,增加卷烟的香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根据本申请的卷烟,设置的初滤段、沉积段和再滤段配合,初滤段和再滤段能够分别对进入沉积段的烟气或自沉积段流出的烟气进行过滤,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杂质颗粒,避免杂质堵塞进烟口或出烟口,从而降低吸阻,在不降低烟气中香气成分的同时提高烟气的清洁度,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感。
2.根据本申请的卷烟,通过设置内壳体与外壳体的高度之比,进而协调缓冲腔和沉积腔的体积比,可以使烟气具有足够长的流动路径,保证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截留效率。
3.根据本申请的卷烟,进烟口设置在连接面和内壳体之间的连接处,可以使部分烟气在缓冲腔内循环后再经进烟口进入沉积腔内,缓冲腔的设置延长了烟气流动的路径,降低烟气温度,避免烟气温度过高,提升烟支抽吸的体验感。
4.根据本申请的卷烟,进空气口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吸阻,达到对烟气气溶胶截留的效果,提升烟支抽吸轻松感,且能够降低烟气温度,温度降低使得烟气中的粒相物进一步沉积在外壳体的内壁上,进一步减少烟气中的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涉及的过滤嘴和烟丝段的侧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涉及的过滤嘴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涉及的过滤嘴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涉及的过滤嘴和烟丝段的侧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涉及的过滤嘴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3涉及的过滤嘴的侧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3涉及的截留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4涉及的过滤嘴的侧截面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0、沉积段;11、外壳体;12、内壳体;13、沉积腔;14、缓冲腔;15、连接面;16、进烟口;17、出烟口;20、初滤段;21、再滤段;22、吸附颗粒;23、增香颗粒;30、烟丝段;41、第一连接段;42、第二连接段;43、卡合段;44、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无特别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均通过商业途径购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分析方法如下:
按照标准检测方法对卷烟1#-5#和空白卷烟的物理指标以及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CO、苯酚、苯并[α]芘、NNK、氨、氰化氢、巴豆醛及香味成分的释放量进行测定。所用卷烟实验前在温度(22±1)℃、相对湿度(60±2)%条件下平衡48h,然后经质量(平均质量±0.02g)及吸阻(平均吸阻±49Pa)分选,挑出符合的试验卷烟。每一样品进行两组平行检测,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卷烟危害性指数(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
H=(A/14.2+B/5.5+C/10.9+D/18.6+E/17.4+F/8.1+G/146.3)x10/7
其中:A为CO释放量(mg/支),B为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释放量(ng/支),C为苯并[α]芘释放量(ng/支),D为巴豆醛释放量(μg/支),E为苯酚释放量(μg/支),F为氨释放量(μg/支),G为氢氰酸释放量(μg/支)。
卷烟主流烟气中香味成分分析方法:按照GB/T19609-2004的方法用转盘吸烟机进行抽吸。抽吸参数为ISO模式下的参数:抽吸容量35mL,持续时间2s,抽吸间隔60s,用92mm剑桥滤片捕集20支卷烟的主流烟气粒相物。
烟气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待烟支样品抽吸完毕,将捕集有粒相物的滤片折起并擦净捕集器上的冷凝物后,放入锥形瓶中。对于加热不燃烧卷烟,需合并4张滤片。取2个剑桥滤片剪碎后放入50mL具塞三角瓶中,向三角瓶中加入20mL二氯甲烷超声萃取30min,静置后,将萃取液过有机膜置于浓缩瓶中,加入1mL乙酸苯乙酯内标液,于60℃条件下将萃取液浓缩至1mL,进行GC-MS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色谱柱:HP-5MS(60m x 250μm x 0.25μm);进样口温度:280℃;进样量:1μL;分流比:5:1;升温程序:50℃(保持2min),然后以4℃/min升到280℃(保持20min);质谱条件:传输线的温度:280℃;EI源电子能量:70eV;电子倍增器电压:1650v;质量扫描范围:35-550amu;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利用Nist11数据库采集的挥发性成分的质谱粒子流图进行分析、鉴定。经人工解析并与标准质谱图对照和检索,最后再与实验室的标准已知化合物进行色谱分析核对,包括保留时间在内的标准物谱库进行校对,确定各分离组分的化学结构及相对含量。
实施例1
参考图1-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卷烟,该卷烟包括:烟丝段30;过滤嘴,过滤嘴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滤段20、沉积段10和再滤段21,沉积段10包括内壳体12和套设在内壳体12外部的外壳体11,内壳体12的一端开口设置并与外壳体11的一端通过连接面15相连,内壳体12内部形成缓冲腔14,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之间形成沉积腔13,沉积腔13开设有进烟口16和出烟口17,出烟口17设置在外壳体11远离连接面15的一端;初滤段20与烟丝段30连接,烟丝段30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初滤段20、进烟口16、出烟口17和再滤段21。
烟丝段30产生的烟气先进入初滤段20进行初步过滤,流经缓冲腔14缓冲,并自进烟口16进入沉积腔13内,之后出烟口17流出至再滤段21进行再次过滤,随后进入用户口腔。部分烟气在缓冲腔14内循环后再经进烟口16进入沉积腔13内,烟气能够在缓冲腔14内停留一定的时间,进而烟气在缓冲腔14内实现第一碰撞,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部分沉积,增加降焦减害的效果;另外缓冲腔14的设置可以改变烟气路径,降低烟气温度,避免烟气温度过高,提升烟支抽吸的体验感。缓冲腔14内的烟气进入沉积腔13后,烟气的流动空间变大,可以降低烟气的吸阻,并且烟气能够在沉积腔13内进行短暂的停留,还能保证一定的烟气浓度,增加烟气的香气成分;在沉积腔13内的烟气自由运动,烟气在碰撞至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的侧壁时,能够产生气雾沉积,从而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沉积至沉积腔13内。设置的初滤段20、沉积段10和再滤段21配合,初滤段20和再滤段21能够分别对进入沉积段10的烟气或自沉积段10流出的烟气进行过滤,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杂质颗粒,避免杂质堵塞进烟口16或出烟口17,从而降低吸阻,在不降低烟气中香气成分的同时提高烟气的清洁度,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感。
本实施例中的吸阻是指用户抽吸烟气时的抽吸阻力。
具体的,外壳体11、初滤段20和再滤段21为与现有烟支适配的圆柱体。初滤段20和再滤段21可以为相同材质,也可以为不同材质,只要能够保证分别对烟气进行初步过滤和再次过滤即可。
具体的,本实施例对内壳体12的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套设在外壳体11内,并与外壳体11形成沉积腔13即可,例如可以为圆柱体、棱柱体或棱锥体等,优选为圆柱体。
具体的,本实施例对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远离连接面15一端的连接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内壳体12的高度与外壳体11的高度相等,参考图3,则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远离连接面15的一端也相连,此时沉积腔13则是由内壳体12的外壁和外壳体11的内壁组成;再例如内壳体12的高度小于外壳体11的高度时,参考图2,则内壳体12远离连接面15的一端设置在外壳体11内部,此时沉积腔13由内壳体12的外壁、内壳体12的顶部和外壳体11的内壁组成。上述连接形式均能形成沉积腔13,可对烟气进行沉积过滤。
具体的,本实施例对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的材质不做限制,可以为硅胶、烟末、聚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等,只要能实现对有害物质的截留即可;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的材质均为硅胶。
具体的,本实施例对进烟口16的位置不作限定,只要能将烟支的烟丝段30产生的烟气引流至过滤嘴即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初滤段20、沉积段10和再滤段21的长度为(1.2-1.5):1:(0.5-1.5),优选为(1.2-1.5):1:(0.9-1.1),更优选为1.2:1:0.9。设置的初滤段20的长度最长,能够对烟气中较大的杂质进行阻挡,降低进入沉积腔13内烟气的杂质数量,避免杂质堵塞进烟口16,利于烟气在沉积腔13内自由运动,进而提高沉积腔13内烟气的碰撞程度,使得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粘附在沉积腔13内;较短的再滤段21便于用户的夹持,同时还能进一步对烟气进行过滤,提高过滤嘴的降焦减害作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初滤段20与再滤段21为醋纤滤棒,醋纤滤棒内设置有吸附颗粒22。醋纤滤棒的吸阻小,利于烟气的通过,热稳定性好,并且还能对烟气中的杂质颗粒进行阻挡,在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的同时还能降低烟气中香气组分的损失。另外在醋纤滤棒中还可以设置增香颗粒23,以增加烟气中的香味,该增香颗粒23优选为烟末和粘合剂制成的颗粒,烟气温度一般都比较高,较高的烟气在接触到烟末和粘合剂制成的颗粒时,烟末能够吸收烟气的热量,对烟气起到降温效果,同时还能释放气溶胶,对烟气进行增香。另外,再滤段21为卷烟中的近唇端,选择醋纤滤棒能够赋予再滤段21弹性,满足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2,内壳体12的高度小于外壳体11的高度,内壳体12远离连接面15的一端为封闭端,进烟口161设置在内壳体1212的侧壁。该设置下烟气先进入缓冲腔14,再经过进烟口16进入沉积腔13,最后在出烟口17流出,烟气在缓冲腔14和沉积腔13流动过程中,烟气流动至进烟口16处,烟气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同时改变烟气的流速,增加烟气流动的动能,增加烟气碰撞外壳体11内壁的惯性力,使烟气在外壳体11内壁上进行沉积。同时,烟气在沉积腔13内流动,越靠近外壳体11处的散热条件最好,温度最低,因此烟气更倾向于向外壳体11的内壁运动,更有利于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沉积。
具体的,进烟口16可以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当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时,可以均匀分布在内壳体12的侧壁,也可以不均匀分布在内壳体12的侧壁。具体的,每个进烟口16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例如进烟口16可以为圆形通孔、方形通孔或三角形通孔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只要能保证烟气流经即可。本实施例中进烟口1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每个进烟口16的形状和大小一样。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烟口16至少为两个,且沿内壳体12的周向均匀分布,该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烟气均匀的从内壳体12的两侧流出,进入沉积腔13内,保证烟气流动过程的顺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体11远离连接面15的一端全部开口,以形成出烟口17。该设置方式下的出烟口17在用户抽吸时,为烟气在沉积腔13内的运动提供了流动空间,从而降低吸阻,保证烟气量的充足,进而提升用户抽吸体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的高度比为(0.3-0.7):1,优选为0.4:1,通过设置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的高度之比,进而协调缓冲腔14和沉积腔13的体积比,可以使烟气具有足够长的流动路径,保证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截留效率。若内壳体12过短,则缓冲腔14体积过小,无法实现对烟气的初步沉积,而导致降焦效果差,若内壳体12过长,则沉积腔13的体积过小,无法起到降低吸阻的作用。
具体的,内壳体12的长度为0.9-13mm,优选7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共中心轴线设置。该设置方式能够保证烟气通道内在径向方向上烟气浓度均匀,提高降焦减害效果,提升用户抽吸体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均为圆柱体,外壳体11与内壳体12直径之比为(1.5-3):1,优选为2:1。具体的,外壳体12的外周为与现有烟支适配的圆柱体,外壳体12的外周长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制造的烟支的粗细进行变化,外壳体12的外周长可以为17-50mm。与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的高度之比结合,可以进一步协调缓冲腔14与沉积腔13之间的体积比,提高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去除率,同时还能减小吸阻,满足用户的心理及生理需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烟口16与连接面15之间的距离与内壳体12的高度之比为(0.2-1):1,优选为0.6:1。该设置方式下可以延长烟气在缓冲腔14内的流动路径,同时防止烟气停留在进烟口16与外壳体11的连接面15之间而导致流动死角,使烟气中的有害组分更加有效地被截留在沉积腔13内,减少进入口腔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出烟口17的面积与进烟口16的面积之比为(55-145):1,优选为(90-130):1,更优选为126.7:1。通过设置进烟口16与出烟口17的面积之比,从而保证沉积腔13内进烟量和出烟量,同时能够控制烟气在沉积腔13内的停留时间,提升用户抽吸体验和对烟气的降焦减害效率。
实施例2
参考图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内壳体12远离连接面15的一端为封闭端,进烟口16设置在连接面15和内壳体12之间的连接处,可以使部分烟气在缓冲腔14内循环后再经进烟口16进入沉积腔13内,烟气先向上运动进入缓冲腔14,随后再向下运动经过下方的进烟口16进入沉积腔13,使得烟气能够在缓冲腔14内停留时间延长,进而烟气在缓冲腔14内实现第一碰撞,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初步沉积,增加降焦减害的效果;另外缓冲腔14的设置延长了烟气流动的路径,降低烟气温度,避免烟气温度过高,提升烟支抽吸的体验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烟口16至少为两个,且沿内壳体12的周向均匀分布,即进烟口16均匀分布在连接面15与内壳体12的连接处。该设置方式能够保证烟气通道内在径向方向上烟气浓度均匀,提高降焦减害效果,提升用户抽吸体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对进烟口16的形状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只要能实现烟气经进烟口16进入沉积腔13即可。具体的,进烟口16为边长为0.424mm的正方形。
上述设置方式下的沉积段10能够一体加工成型,便于工业化的生产加工,提高沉积段10的成型效率,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空气口,所述进空气口设置在外壳体11远离连接面15的一端,且进空气口的高度不低于内壳体12的高度。通过在外壳体11的侧壁开设有进空气口,使烟气与空气在沉积腔13内充分混合,能够对烟气进行稀释,有效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进空气口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吸阻,达到对烟气气溶胶截留的效果,提升烟支抽吸轻松感,且能够降低烟气温度,温度降低使得烟气中的粒相物进一步沉积在外壳体11的内壁上,进一步减少烟气中的有害物质。
具体的,本实施例对进空气口的形状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只要能实现空气的进入即可。具体的,进空气口的形状为椭圆形,成型难度低,脱模容易,且能够与激光打孔位置重合度较高,保证进空气量,从而进一步保证降低吸阻、降焦及降温作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空气口的中心与出烟口17之间的距离和外壳体11高度的比值为(0.1-0.3):1,优选为0.1:1。进气口的位置影响烟气的降温效果和对烟气的稀释效果,进空气口越靠近初滤段20,则进空气口进入的空气会与未进行降焦减害的烟气先进行接触,导致一进入沉积腔13的烟气运动速度减缓,降低烟气与沉积腔13的碰撞几率,进而降低烟气的沉积效果;若进空气口越靠近再滤段21,则进入的空气无法有效对烟气进行降温,导致烟气的降温不均匀,导致卷烟口感不佳,另外还会出现进空气口直接与出烟口17连通的现象,导致用户在抽吸过程中烟气的香味不足,影响用户体验。
具体的,外壳体111的长度为3-200mm,优选为3-30mm,更优选为14mm,进空气口8的中心与出烟口173之间的距离为0.1-14mm,优选为5.6m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空气口与进烟口16的面积之比为(50-650):1,优选为100-400:1,更优选为261:1。通过控制进空气口与进烟口16之间的比例,进而控制进入口腔的空气与烟气之间比例,保证空气对烟气的降焦及降温效果,防止烟气温度过高,同时保证烟气的浓度及香气的丰富性,提升用户抽吸体验。
具体的,进空气口的面积为4.5-60mm2,优选为47.1mm2,进烟口16的面积为0.09-1mm2,优选为0.18mm2
实施例3
参考图6-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截留帽,截留帽内部形成截留腔,截留腔与出烟口17相连通,截留腔开设有第一通孔44和第二通孔,沉积腔13内的烟气自第一通孔44进入截留腔内,并自第二通孔流至再滤段21。设置的截留帽,自出烟口17流出的烟气又一次进入截留腔内,再次改变了烟气的流动路径,延长烟气的流动距离,使烟气在流动的过程中,有害物质再次被有效的截留在截留腔内,进一步减少了进入口腔的烟气中的有害成分,降低了卷烟的危害性。由于第一通孔44的设置,在烟气流入截留腔内时,在第一通孔44处存在较大的负压,改变烟气有序的径向运动,增加烟气在截留腔内的时间,使烟气在较长时间的温度变化下,具有较好的沉积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对截留帽的形状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圆柱体,方形柱体或三角形柱体,只要能实现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截留即可,本实施例中以截留帽为圆柱体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外壳体11远离连接面15的一端全部开口,以形成出烟口17;截留帽包括相连通的卡合段43和第一连接段41,第一连接段41设置在沉积腔13内,且第一连接段41的径向截面积小于外壳体11的径向截面积,卡合段43盖合在出烟口17的上方,以密封出烟口17;第一通孔44设置在第一连接段41的侧壁,第二通孔设置在卡合段43的顶部。
卡合段43用于盖合出烟口17,使得沉积腔13内的烟气必须经过第二通孔才能流出至再滤段21,第一连接段41和第一通孔44的设置,便于沉积腔13内的烟气顺利流入至截留腔内,在烟气流动至第一通孔44时,烟气的流动路径再次发生变化,提高烟气与沉积腔13和截留腔的碰撞几率,从而提高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气相沉积效率,使得烟气能够经过多次过滤,大大提高对烟气的净化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段41与外壳体11共中心轴线设置,第一连接段41为圆柱体,且第一连接段41的直径与外壳体11的直径的比值为0.6-0.8:1,优选为0.8: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截留帽还包括第二连接段42,第二连接段42设置在第一连接段41和卡合段43之间,第二连接段42设置在沉积腔13内,且第二连接段42的外侧壁与外壳体11的内侧壁抵接。第二连接段42与外壳体11相互卡合,既能避免烟气从卡合段43与出烟口17之间的缝隙中流入口腔,保证有害组分的截留率;还能增加沉积腔13内截留帽的有效面积,提高对烟气的截留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通孔44与进烟口16的面积之比为(0.006-0.05):1。优选为0.02:1。通过设置第一通孔44和进烟口16之间的开口面积之比,可以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有效截留,同时保证烟气流动过程中的顺畅,避免烟气的流动阻力过大,降低吸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44的面积之比为(4-30):1。优选为20:1。通过设置第一通孔44和第一通孔44之间的开口面积,可以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有效截留,同时保证烟气流动过程中的顺畅,避免烟气的流动阻力过大,降低吸阻。
可选地,出烟口17的面积与进烟口16的面积之比为(55-145):1,优选为(90-130):1,更优选为126.7:1。通过设置进烟口16与出烟口17的面积之比,从而保证进烟量和出烟量,提升用户抽吸体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段41、第二连接段42与外壳体11的高度之比为(0.1-0.2):(0.05-0.1):1,优选为0.1:0.1:1。上述设置下,能够保证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2在沉积腔13内具有一定的有效面积,可使得沉积腔13和截留腔与烟气接触的面积增加,一方面,提供足够的沉积时间,提升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过滤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烟气在沉积腔13和截留腔分别停留,整体烟气在过滤嘴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可使烟气的温度降低,烟气冷却效果增强,故可减少卷烟其余冷却部件的长度,促进产品的小型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通孔44至少为两个,且均匀设置在第一连接段41的侧壁,该设置便于沉积腔13内的烟气均匀进入至截留腔内,进而使得烟气沉积更加均匀。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通孔44与进烟口16之间的距离和外壳体11的高度之比为(0.1-0.4):1,优选为0.4:1,该距离有利于沉积腔13和截留腔配合,依次改变烟气的运动路径,便于有害物质的沉积,同时还能降低烟气的吸阻,提升抽吸的轻松感。
实施例4
参考图8,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了截留帽,该截留帽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将上述实施例1-4中的过滤嘴与烟丝段配合,分别得到卷烟1#-4#,其中卷烟1#-4#中,内壳体与外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4:1,外壳体与内壳体直径之比为2:1,出烟口的面积与进烟口的面积之比为126.7:1,初滤段、沉积段和再滤段的长度为1.2:1:0.9;卷烟1#中进烟口与连接面之间的距离与内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6:1,卷烟2#中进空气口的中心与出烟口之间的距离和外壳体高度的比值为0.1:1,进空气口与进烟口的面积之比为261:1,卷烟3#-4#中第一通孔为两个,第一通孔与进烟口的面积之比为0.02:1,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面积之比为20:1,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外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1:0.1:1,第一通孔与进烟口之间的距离和外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4:1,第一连接段的直径与外壳体的直径的比值为0.8:1。还制备了卷烟5#,其中卷烟5#采用实施例3的过滤嘴,卷烟5#与卷烟3#的区别在于第一通孔为四个。
卷烟1#-4#的烟丝段的长度为59mm,过滤嘴的长度为25mm,卷烟周长为24mm,卷烟纸:32A70W普通卷烟纸,宽度为26.2mm;接装纸宽度为64mm,克重为32g/m2,透气度为70CU;采用高速搭口胶和高速接嘴胶进行组装,并且制备空白卷烟,空白卷烟中的过滤嘴为普通醋纤滤棒,选择6.0Y-17000D丝束。对上述空白卷烟和卷烟1#-5#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主流烟气成分检测、主流烟气有害成分检测、主流烟气香味成分检测,具体结果如下:
表1空白卷烟和卷烟1#-5#的主流烟气成分
Figure BDA0003459018450000161
Figure BDA0003459018450000171
表2空白卷烟和卷烟1#-5#的主流烟气有害成分
Figure BDA0003459018450000172
注:表2中的评价指数是指危害性指数,数值越大,证明卷烟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表3空白卷烟和卷烟1#-5#的主流烟气香味成分(单位均为μg/支)
Figure BDA0003459018450000173
Figure BDA0003459018450000181
Figure BDA0003459018450000191
Figure BDA0003459018450000201
根据上述卷烟1#-5#与空白卷烟的测试结果可知,主流烟气中的焦油、烟碱、氢氰酸、苯并[α]芘、苯酚、巴豆醛、NNK等显著降低,证明实施例1-4的过滤嘴可有效地降低卷烟烟气各种有害成分,具有显著的降焦减害效果,且降焦减害作用稳定性较好。卷烟1#-5#中烟气的香气成分虽然在过滤嘴的过滤下有所减少,但是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香味成分总量的降低率均低于对焦油降低率,对卷烟的危害性指数降低率均高于或相当于对香味成分总量的降低率,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降低卷烟危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而是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思想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卷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烟丝段;
过滤嘴,所述过滤嘴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滤段、沉积段和再滤段,所述沉积段包括内壳体和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的一端开口设置并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通过连接面相连,所述内壳体内部形成缓冲腔,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沉积腔,所述沉积腔开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出烟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所述进烟口设置在内壳体的侧壁,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3-0.7):1,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均为圆柱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直径之比为(1.5-3):1;
所述初滤段与所述烟丝段连接,所述烟丝段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所述初滤段、进烟口、出烟口和再滤段;
所述过滤嘴还包括截留帽,所述截留帽内部形成截留腔,所述截留腔与所述出烟口相连通,所述截留腔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沉积腔内的烟气自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截留腔内,并自所述第二通孔流至所述再滤段;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烟口的面积之比为(0.006-0.05):1,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之比为(4-30):1;
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全部开口,以形成所述出烟口;
所述截留帽包括相连通的卡合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设置在所述沉积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径向截面积小于所述外壳体的径向截面积,所述卡合段盖合在所述出烟口的上方,以密封所述出烟口;
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侧壁,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卡合段的顶部;
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卡合段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设置在所述沉积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外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1-0.2):(0.05-0.1):1。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外壳体的高度,所述内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为封闭端;和
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连接处;或
所述进烟口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口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内壳体的高度之比为(0.2-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段、沉积段与再滤段的长度之比为(1.2-1.5):1:(0.5-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设置有进空气口,所述进空气口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内壳体的高度。
CN202210013886.8A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卷烟 Active CN114468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3886.8A CN114468349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卷烟
PCT/CN2022/073779 WO2023130517A1 (zh) 2022-01-06 2022-01-25 一种卷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3886.8A CN114468349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卷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8349A CN114468349A (zh) 2022-05-13
CN114468349B true CN114468349B (zh) 2022-12-27

Family

ID=8151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3886.8A Active CN114468349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卷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8349B (zh)
WO (1) WO2023130517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8346Y (zh) * 1996-04-23 1997-07-30 萧克兵 过滤烟气中有害物的烟嘴
CN101627836A (zh) * 2008-07-16 2010-01-20 徐业安 带轴向喷射口多区间分流的卷烟过滤嘴
CN103054193A (zh) * 2013-02-03 2013-04-24 刘杰东 烟嘴
CN103315398A (zh) * 2012-03-19 2013-09-25 上海灼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焦油过滤烟嘴
CN204169051U (zh) * 2014-09-04 2015-02-25 天津贝罗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香烟危害的一次性过滤烟嘴
CN110742307A (zh) * 2019-09-16 2020-02-04 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烟滤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8820A (en) * 1986-02-03 1987-01-27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Puff control cigarette
CN202566263U (zh) * 2012-04-16 2012-12-05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特色减害过滤嘴香烟
CN105768209A (zh) * 2016-04-20 2016-07-20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降低烟气温度和提高吸味的新型卷烟
CN206491332U (zh) * 2016-12-02 2017-09-15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进型卷烟纵向过滤结构
CN110122922A (zh) * 2019-05-31 2019-08-16 南通烟滤嘴有限责任公司 含有烟气转向功能单元的复合滤棒及其烟滤嘴
CN212185102U (zh) * 2019-12-04 2020-12-22 广州市新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8346Y (zh) * 1996-04-23 1997-07-30 萧克兵 过滤烟气中有害物的烟嘴
CN101627836A (zh) * 2008-07-16 2010-01-20 徐业安 带轴向喷射口多区间分流的卷烟过滤嘴
CN103315398A (zh) * 2012-03-19 2013-09-25 上海灼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焦油过滤烟嘴
CN103054193A (zh) * 2013-02-03 2013-04-24 刘杰东 烟嘴
CN204169051U (zh) * 2014-09-04 2015-02-25 天津贝罗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香烟危害的一次性过滤烟嘴
CN110742307A (zh) * 2019-09-16 2020-02-04 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烟滤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0517A1 (zh) 2023-07-13
CN114468349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7576A (zh) 一种三元复合嘴棒
CN104770877B (zh) 一种具有电子雾化功能的卷烟抽吸装置
WO2019052123A1 (zh) 一种传统卷烟与电子烟混合烟具
US5598853A (en) Ignition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and purifying side-stream and second-hand tobacco smoke
CN104489924A (zh) 一种智能烟草制品
CN106136312A (zh) 一种可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释放量的胶囊滤棒
CN114468349B (zh) 一种卷烟
US20080264433A1 (en) Cucurbituril Added Cigarett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20977A (zh) 降低危害的过滤嘴香烟
US3527235A (en) Tobacco smoke filter device
CN103932398B (zh) 一种过滤烟气的吸烟套
CN102907762B (zh) 一种组合烟嘴转接头
CN204907904U (zh) 一种三元复合嘴棒
CN108095190A (zh) 一种环保型气流冷却降焦降害烟嘴
JP3663165B2 (ja) タバコ用フィルタ
CN207798765U (zh) 一种卷烟评吸装置
CN207653557U (zh) 一种环保型气流冷却降焦降害烟嘴
CN201356060Y (zh) 具有双重高效过滤功能的过滤嘴
CN1397237A (zh) 香烟弹和滤毒烟具
CN103750568A (zh) 一种具有积灰盒的吸烟套
CN217771419U (zh) 一种烟支过滤嘴及卷烟
CN212488443U (zh) 一种抽吸后不变色的卷烟多元复合滤棒
CN211832801U (zh) 智能过滤烟嘴
CN115299635A (zh) 一种复合茶质香烟滤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20024158U (zh) 一种烟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