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229A - 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6229A
CN114466229A CN202210066431.2A CN202210066431A CN114466229A CN 114466229 A CN114466229 A CN 114466229A CN 202210066431 A CN202210066431 A CN 202210066431A CN 114466229 A CN114466229 A CN 1144662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box
set top
main body
box mai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664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6229B (zh
Inventor
任亮
张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i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i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i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il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664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6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6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6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1Transmission circuitry, e.g. infrared [IR] or radio frequency [R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0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s on the outside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09Outer radiating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fins integrated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涉及机顶盒技术领域。包括:机顶盒主体,用于连接电视,所述机顶盒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风扇,所述机顶盒主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机顶盒主体的底部设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与导气管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机顶盒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机顶盒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座,所述导热座的内部设置有传热块。通过设置机顶盒主体、固定块以及支撑装置,将该装置放置在桌面上,通过电动推杆驱动连接板,使得吸盘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吸盘稳稳的与桌面吸附,不易脱离,避免了儿童拿起出现摔落和拉扯到线缆问题的。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顶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背景技术
数字电视机顶盒是有线电视转换设备,它是一种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变换设备,它对经过数字化压缩的图像和声音信号进行解码还原,产生模拟的视频和声音信号,通过电视显示器和音响设备给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常规的机顶盒功能单一,仅具备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功能,且由于机顶盒需要持续连接WIFI模块,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且在长时间观看视频和试玩大型游戏的时候,会让整个机顶盒的热量全部集中在了CPU芯片上和WIFI模块上,容易受到高热出现卡顿的情况且机顶盒一般直接放置在电视柜或桌面上,家中儿童在观看电视时需要操作机顶盒,又因儿童顽皮的型号可能会拿起机顶盒玩耍,不仅容易拉扯到线缆导致损坏,而且容易摔落机顶盒,导致器内部精密零件损坏,给用户带来了严重困扰。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包括:
机顶盒主体,用于连接电视,所述机顶盒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风扇,所述机顶盒主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机顶盒主体的底部设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与导气管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机顶盒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机顶盒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
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座,所述导热座的内部设置有传热块,所述导热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传热块进行Z轴方向移动的调节杆,所述机顶盒主体的内部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的顶部设置有CPU芯片以及位于CPU芯片后方的WIFI模块,所述CPU芯片以及WIFI模块的顶部均与传热块的底部相贴合,以将所述CPU芯片以及WIFI模块的热量快速传递至顶板;
固定块,用于抽取所述导气管内部的空气,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一端与固定块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框,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一端延伸至驱动框内部的连接杆;
所述固定块的外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固定块内部的定位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固定块内部且位于定位杆一侧的联动杆;
支撑装置,用于架高所述机顶盒主体并将机顶盒主体吸附于承载面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机顶盒主体底部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与导气孔相连通,控制所述电动推杆拉动连接板抽取导气管内部的空气,所述吸盘内部的空气向导气管的内部流动,以实现所述吸盘与承载面的吸附;
所述机顶盒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与PCB板电连接的摄像头主体,所述WIFI模块用于连接WIFI网络,以将所述摄像头主体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用户智能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顶盒主体的底部位于导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垫一以及位于密封垫一外部的凸环,所述吸盘的顶部设置有与凸环相卡接的环槽;
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机顶盒主体底部的螺丝,以完成所述支撑柱与机顶盒主体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用于使用螺丝与所述承载面连接,所述承载面为桌面、墙面和地面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顶盒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风扇一侧的端口组,所述机顶盒主体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显示屏、红外接收器、控制开关以及扬声孔;
所述PCB板上集成有位于扬声孔处的喇叭,所述控制开关、电动推杆、显示屏、红外接收器以及风扇均与PCB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分别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主体、机顶盒主体以及电动推杆的开关;
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机顶盒主体的系统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顶盒主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导气管顶部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拉簧;
所述导气管上开设有位于固定罩下方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二,所述拉簧远离固定罩的一端通过防护板与密封垫二的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顶部以及机顶盒主体的底部均开设有导流槽组,所述顶板的底部位于导热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热片组,所述导热片组由数量不少于一个且高度均不相同的散热片组成,所述散热片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热块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所述调节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活动腔内部的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与活动腔内壁底部相抵触的弹簧,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延伸至顶板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热块的底部设置有均与CPU芯片以及WIFI模块顶部相贴合的导热硅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所述连接杆呈T形设置,所述驱动框的顶端呈弧形设置,所述连接板朝向连接杆的一侧呈斜面设置,所述定位杆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联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内壁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单向排气阀和单向进气阀,所述固定块的外部设置有卡板,所述固定块上位于卡板处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定位杆和联动杆的活动孔;
所述活动孔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垫,两个所述防护垫分别与定位杆和联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所述卡板的内部设置有一端抵触连杆的压簧,所述卡板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联动杆内部的稳定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稳定型智能机顶盒,通过设置机顶盒主体、固定块以及支撑装置,将该装置放置在桌面上,通过电动推杆驱动连接板,使得吸盘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吸盘稳稳的与桌面吸附,不易脱离,避免了儿童拿起出现摔落和拉扯到线缆问题的。
2、该稳定型智能机顶盒,通过设置机顶盒主体、固定块以及支撑装置,当吸盘与桌面吸附时,电动推杆处于关闭状态,通过定位杆对连接板进行限位,依然可以使得吸盘稳稳的与桌面吸附,有效降低了使用能耗,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3、该稳定型智能机顶盒,通过设置机顶盒主体以及顶板,CPU芯片以及WIFI模块使用时的热量通过传热块、导热座传递至顶板上,启动风扇,配合多个高度不同的散热片,将CPU芯片以及WIFI模块快速带走,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性能。
4、该稳定型智能机顶盒,通过设置机顶盒主体以及摄像头主体,用户使用智能终端通过APP软件即可实时查阅摄像头主体的录像,同时还可以实时语音视频,相较于常规安装在室内的摄像头,该摄像头主体更具有隐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的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的导热座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的支撑柱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的固定块结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的固定罩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的定位杆与连接板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机顶盒主体;101、密封垫一;102、凸环;103、风扇;104、端口组;105、显示屏;106、红外接收器;107、控制开关;108、扬声孔;11、导气管;111、连接管;12、固定罩;121、拉簧;13、缺口;131、密封垫二;14、顶板;141、散热片;15、导热座;16、传热块;161、活动腔;17、调节杆;171、螺母座;18、PCB板;19、芯片;2、固定块;21、电动推杆;201、单向排气阀;202、单向进气阀;22、驱动框;23、连接板;231、密封板;24、连接杆;25、卡板;251、压簧;26、连杆;261、定位杆;262、联动杆;27、活动孔;28、防护垫;29、稳定杆;3、支撑装置;31、支撑柱;32、支撑板;33、吸盘;4、摄像头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包括:
机顶盒主体1,用于连接电视,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风扇103,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导气管11,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底部设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与导气管11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4,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参阅图1,进气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用于拦截灰尘,减少了机顶盒护体内部的污染,顶板14上的导流槽,有效增加了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启动风扇103通过进气孔抽取外部的空气进入机顶盒主体1的内部,即可对机顶盒主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
所述顶板14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座15,所述导热座15的内部设置有传热块16,所述导热座1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传热块16进行Z轴方向移动的调节杆17,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PCB板18,所述PCB板18的顶部设置有CPU芯片19以及位于CPU芯片19后方的WIFI模块,所述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的顶部均与传热块16的底部相贴合,以将所述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的热量快速传递至顶板14,由于机顶盒的热源主要来自主板的两个模块,一个是CPU芯片19,另一个是WIFI模块,相较于常规的机顶盒,该装置针对性的对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进行导热,使得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均匀散布到整个顶板14上,配合风扇103以及外部的导流槽,可使得顶板14上的热量快速消散,保证了机顶盒主体1的使用性能。
固定块2,用于抽取所述导气管11内部的空气,所述导气管11上设置有一端与固定块2相连通的连接管111,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1,所述电动推杆21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框22,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一侧设置有一端延伸至驱动框22内部的连接杆24,连接管111用于将导气管11内部的空气输送至固定块2的内部,导气管11呈方形或圆形设置于机顶盒主体1内壁的底部,其形状主要根据机顶盒主体1的形状进行配套设计。
所述固定块2的外部设置有连杆26,所述连杆26的一端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固定块2内部的定位杆261,所述连杆26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固定块2内部且位于定位杆261一侧的联动杆262,参阅图7,定位杆261和联动杆262的设置,使得电动推杆21关闭时,依然使得抽气状态下的连接板23保持定位,无需电动推杆21一致保持通电状态,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支撑装置3,用于架高所述机顶盒主体1并将机顶盒主体1吸附于承载面上,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设置于机顶盒主体1底部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内部设置有吸盘33,所述吸盘33与导气孔相连通,控制所述电动推杆21拉动连接板23抽取导气管11内部的空气,所述吸盘33内部的空气向导气管11的内部流动,以实现所述吸盘33与承载面的吸附,通过吸盘33与承载面吸附,使得支撑柱31和机顶盒主体1保持稳定,不会受到儿童的触碰出现掉落的情况,有效增加了机顶盒主体1的使用寿命。
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PCB板18电连接的摄像头主体4,所述WIFI模块用于连接WIFI网络,以将所述摄像头主体4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用户智能终端,根据机顶盒主体1制作相配套的APP软件,用户使用智能终端下载APP软件,智能终端即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网络后即可登录APP软件实施查看摄像头主体4的录像情况,摄像头主体4可采用具有360度调节以及人像识别功能的网络摄像头,将摄像头主体4与机顶盒主体1相结合,有效降低了室内使用空间,当遇到盗窃行为时,摄像头主体4相较于常规安装在室内的摄像头,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现,从而拍摄下犯罪证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底部位于导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垫一101以及位于密封垫一101外部的凸环102,所述吸盘33的顶部设置有与凸环102相卡接的环槽,所述支撑柱31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机顶盒主体1底部的螺丝,以完成所述支撑柱31与机顶盒主体1之间的连接,参阅图4,凸环102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吸盘33的稳定性,且吸盘33底部的一段布满支撑柱31和支撑板32,进一步保证了吸盘33与承载面的贴合效果,且支撑板32也可以使用螺丝与承载面连接,多种安装方式,使用更加方便,将支撑柱31与机顶盒主体1之间的螺丝拆卸,即可对吸盘33进行更换,方便了后期维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31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的内部开设有通孔,用于使用螺丝与所述承载面连接,所述承载面为桌面、墙面和地面中的一种,通过吸盘33与支撑板32可以安装在不同环境中,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风扇103一侧的端口组104,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显示屏105、红外接收器106、控制开关107以及扬声孔108,通过端口组104可以连接网线、USB等常用插口,方便了用户使用。
所述PCB板18上集成有位于扬声孔108处的喇叭,喇叭可以播放一些机顶盒主体1的系统音效,同时也可以配合摄像头主体4进行实时语音视频,所述控制开关107、电动推杆21、显示屏105、红外接收器106以及风扇103均与PCB板18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07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分别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主体4、机顶盒主体1以及电动推杆21的开关,摄像头主体4、电动推杆21以及机顶盒主体1分别采用三个独立开关,单个功能闲置时可以独立关闭,使用更加节能。
所述红外接收器106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所述显示屏105用于显示机顶盒主体1的系统参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机顶盒主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导气管11顶部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固定罩12,所述固定罩12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拉簧121,所述导气管11上开设有位于固定罩12下方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缺口13,所述缺口1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二131,所述拉簧121远离固定罩12的一端通过防护板与密封垫二131的表面固定连接,当导气管11内部的空气被连接板23抽走后,受到负压,使得密封垫二131带动防护板拉伸拉簧121,同时拉簧121拉动密封垫二131进行扩张,进一步保证了吸盘33与承载面的吸附稳定性,同时当连接板23脱离定位杆261的限制时,拉簧121拉动密封垫二131反向抽吸导气管11内部的空气,使得连接板23受到负压快速复位至未使用的初始状态。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顶板14的顶部以及机顶盒主体1的底部均开设有导流槽组,所述顶板14的底部位于导热座15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热片组,所述导热片组由数量不少于一个且高度均不相同的散热片141组成,所述散热片14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参阅图3,导热片组的设置,相较于高度一致的导热片组,高度不同的散热偏可充分与空气接触,保证了散热效率,不会出现遮挡空气,而导致部分散热片141未与空气接触的情况。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传热块16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161,所述调节杆17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杆1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活动腔161内部的螺母座171,所述螺母座171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与活动腔161内壁底部相抵触的弹簧,所述调节杆17的顶部延伸至顶板14的顶部,参阅图1和图3,调节杆17上设置有两个圆板,限制住了调节杆17的上下移动,使得调节杆17仅能进行转动,由于传热块16的表面与导热座15的内部相贴合无法进行转动,且螺母座171又与活动腔161相贴合,使得螺母座171受到调节杆17的转动时,仅能进行上下移动,无法进行转动,弹簧的设置,避免了螺母座171带动传热块16与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进行刚性抵触,通过弹簧向传热块16略微施加压力与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贴合,保证了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传热块16的底部设置有均与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顶部相贴合的导热硅胶,导热硅胶的设置,使得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的顶部不平面也能与导热硅胶充分贴合,进一步保证了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热传递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23远离连接杆24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231,所述连接杆24呈T形设置,所述驱动框22的顶端呈弧形设置,所述连接板23朝向连接杆24的一侧呈斜面设置,所述定位杆26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联动杆262的一端设置有滚轮,参阅图5,T形设置的连接杆24,使得驱动框22在推动连接杆24,可以现在连接杆24上进行短距离的移动后在与连接杆24传动,方便了接触定位杆261与连接板23之间的限位,驱动框22的顶端呈弧形设置且联动杆262的一端安装滚轮,参阅图7,这种设计方式,使得驱动框22与联动杆262之间抵触时更加顺滑,有效减少了摩擦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2内壁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单向排气阀201和单向进气阀202,所述固定块2的外部设置有卡板25,所述固定块2上位于卡板25处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定位杆261和联动杆262的活动孔27,所述活动孔27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垫28,两个所述防护垫28分别与定位杆261和联动杆262的表面固定套接,所述卡板25的内部设置有一端抵触连杆26的压簧251,所述卡板25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联动杆262内部的稳定杆29,参阅图4和图5,卡板25用于安装压簧251和稳定杆29,当定位杆261的弧形处与连接板23的斜面相抵触时,定位杆261带动连杆26压缩压簧251后退,以完成定位杆261与连接板23的卡接,稳定杆29的设置,使得连杆26移动时更加稳定,防护垫28、密封垫一101以及密封垫二131均为橡胶垫,防护垫28的设置,避免了固定块2内部的空气通过活动孔27泄漏,同时不会影响定位杆261和联动杆262的活动。
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开关107启动电动推杆21推动连接板23,使得连接板23移动至连接管111处,如附图5,将该装置放置在承载面(桌面)上,事先擦拭承载面,避免了影响吸盘33与其的贴合效果,通过控制开关107关闭电动推杆21,电动推杆21拉动连接板23移动,连接板23带动密封板231抽取导气管11以及吸盘33内部的空气,同时固定块2内部的空气通过单向排气阀201排出,同时密封垫二131受到负压影响开设拉伸拉簧121,参阅图5和图7,当驱动框22的顶端抵触滚轮时,滚轮带动连杆26压缩压簧251后退,同时连接板23也移动至与定位杆261相对,当驱动框22的顶端脱离与滚轮接触时,此时连接板23和密封板231也脱离对定位杆261的相对,连杆26受到压簧251的回弹带动定位杆261和联动杆262复位,使得定位杆261与密封板231卡住,同时电动推杆21也处于关闭状态,吸盘33则与承载面保持稳定吸附,不易晃动,需要解除负压吸附状态时,启动电动推杆21,电动推杆21不会直接抵触连接杆24,导致连接板23抵触定位杆261卡死的情况出现,电动推杆21先带动驱动框22在连接杆24上滑动一段距离,驱动框22在移动过程中抵触滚轮,使得联动杆262带动连杆26压缩压簧251后退,同时连杆26带动定位杆261解除对连接板23的限制,当连接板23脱离定位杆261的限制时,拉簧121拉动密封垫二131反向抽吸导气管11内部的空气,使得连接板23受到负压吸引以及电动推杆21的推动快速复位至未使用的初始状态,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使用时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传热块16以及导热座15快速传递至顶板14上,启动风扇103,风扇103通过进风孔抽取外部的空气进入机顶盒主体1的内部,将散热片141、导热座15、传热块16以及顶板14上的热量快速带走,根据机顶盒主体1制作相配套的APP软件,用户使用智能终端下载APP软件,智能终端即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网络后即可登录APP软件实施查看摄像头主体4的录像情况,通过上述完成对该装置的操作。
综上所述,该稳定型智能机顶盒,通过设置机顶盒主体1、固定块2以及支撑装置3,将该装置放置在桌面上,通过电动推杆21驱动连接板23,使得吸盘33内部形成负压,使得吸盘33稳稳的与桌面吸附,不易脱离,避免了儿童拿起出现摔落和拉扯到线缆问题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顶盒主体(1),用于连接电视,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风扇(103),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导气管(11),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底部设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与导气管(11)相连通的导气孔,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4),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
所述顶板(14)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座(15),所述导热座(15)的内部设置有传热块(16),所述导热座(1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传热块(16)进行Z轴方向移动的调节杆(17),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PCB板(18),所述PCB板(18)的顶部设置有CPU芯片(19)以及位于CPU芯片(19)后方的WIFI模块,所述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的顶部均与传热块(16)的底部相贴合,以将所述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的热量快速传递至顶板(14);
固定块(2),用于抽取所述导气管(11)内部的空气,所述导气管(11)上设置有一端与固定块(2)相连通的连接管(111),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1),所述电动推杆(21)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框(22),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的一侧设置有一端延伸至驱动框(22)内部的连接杆(24);
所述固定块(2)的外部设置有连杆(26),所述连杆(26)的一端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固定块(2)内部的定位杆(261),所述连杆(26)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固定块(2)内部且位于定位杆(261)一侧的联动杆(262);
支撑装置(3),用于架高所述机顶盒主体(1)并将机顶盒主体(1)吸附于承载面上,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设置于机顶盒主体(1)底部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内部设置有吸盘(33),所述吸盘(33)与导气孔相连通,控制所述电动推杆(21)拉动连接板(23)抽取导气管(11)内部的空气,所述吸盘(33)内部的空气向导气管(11)的内部流动,以实现所述吸盘(33)与承载面的吸附;
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PCB板(18)电连接的摄像头主体(4),所述WIFI模块用于连接WIFI网络,以将所述摄像头主体(4)的实时画面传输到用户智能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底部位于导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垫一(101)以及位于密封垫一(101)外部的凸环(102),所述吸盘(33)的顶部设置有与凸环(102)相卡接的环槽;
所述支撑柱(31)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机顶盒主体(1)底部的螺丝,以完成所述支撑柱(31)与机顶盒主体(1)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1)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的内部开设有通孔,用于使用螺丝与所述承载面连接,所述承载面为桌面、墙面和地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位于风扇(103)一侧的端口组(104),所述机顶盒主体(1)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显示屏(105)、红外接收器(106)、控制开关(107)以及扬声孔(108);
所述PCB板(18)上集成有位于扬声孔(108)处的喇叭,所述控制开关(107)、电动推杆(21)、显示屏(105)、红外接收器(106)以及风扇(103)均与PCB板(18)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07)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分别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主体(4)、机顶盒主体(1)以及电动推杆(21)的开关;
所述红外接收器(106)用于接收遥控器信号,所述显示屏(105)用于显示机顶盒主体(1)的系统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主体(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导气管(11)顶部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固定罩(12),所述固定罩(12)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拉簧(121);
所述导气管(11)上开设有位于固定罩(12)下方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缺口(13),所述缺口(1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二(131),所述拉簧(121)远离固定罩(12)的一端通过防护板与密封垫二(131)的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4)的顶部以及机顶盒主体(1)的底部均开设有导流槽组,所述顶板(14)的底部位于导热座(15)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热片组,所述导热片组由数量不少于一个且高度均不相同的散热片(141)组成,所述散热片(14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块(16)的内部设置有活动腔(161),所述调节杆(17)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杆(1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活动腔(161)内部的螺母座(171),所述螺母座(171)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与活动腔(161)内壁底部相抵触的弹簧,所述调节杆(17)的顶部延伸至顶板(14)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块(16)的底部设置有均与CPU芯片(19)以及WIFI模块顶部相贴合的导热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远离连接杆(24)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231),所述连接杆(24)呈T形设置,所述驱动框(22)的顶端呈弧形设置,所述连接板(23)朝向连接杆(24)的一侧呈斜面设置,所述定位杆(26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联动杆(262)的一端设置有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内壁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单向排气阀(201)和单向进气阀(202),所述固定块(2)的外部设置有卡板(25),所述固定块(2)上位于卡板(25)处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定位杆(261)和联动杆(262)的活动孔(27);
所述活动孔(27)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垫(28),两个所述防护垫(28)分别与定位杆(261)和联动杆(262)的表面固定套接,所述卡板(25)的内部设置有一端抵触连杆(26)的压簧(251),所述卡板(25)的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联动杆(262)内部的稳定杆(29)。
CN202210066431.2A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Active CN114466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6431.2A CN114466229B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66431.2A CN114466229B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6229A true CN114466229A (zh) 2022-05-10
CN114466229B CN114466229B (zh) 2023-07-04

Family

ID=8140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66431.2A Active CN114466229B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622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8363A1 (en) * 2001-09-27 2003-03-27 Boyden James H. Camera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ye-to eye communication
CN208386820U (zh) * 2018-04-19 2019-01-15 深圳市金星世纪数码有限公司 基于加密信息传输通道的智能机顶盒
CN208905116U (zh) * 2018-10-26 2019-05-24 贵州圣凯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对机顶盒固定的安装座
CN212012925U (zh) * 2020-04-20 2020-11-24 林炜瑜 一种防掉落的机顶盒
CN213093504U (zh) * 2020-11-12 2021-04-30 深圳市铁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源适配器
CN113365120A (zh) * 2021-05-31 2021-09-07 深圳市锐锐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安装于背景墙具有多重安装结构的电视机顶盒
CN214412918U (zh) * 2021-04-09 2021-10-15 深圳市国华建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网络机顶盒
CN214429653U (zh) * 2021-04-09 2021-10-19 深圳市国华建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输出网络数字机顶盒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8363A1 (en) * 2001-09-27 2003-03-27 Boyden James H. Camera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ye-to eye communication
CN208386820U (zh) * 2018-04-19 2019-01-15 深圳市金星世纪数码有限公司 基于加密信息传输通道的智能机顶盒
CN208905116U (zh) * 2018-10-26 2019-05-24 贵州圣凯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对机顶盒固定的安装座
CN212012925U (zh) * 2020-04-20 2020-11-24 林炜瑜 一种防掉落的机顶盒
CN213093504U (zh) * 2020-11-12 2021-04-30 深圳市铁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源适配器
CN214412918U (zh) * 2021-04-09 2021-10-15 深圳市国华建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网络机顶盒
CN214429653U (zh) * 2021-04-09 2021-10-19 深圳市国华建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输出网络数字机顶盒
CN113365120A (zh) * 2021-05-31 2021-09-07 深圳市锐锐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安装于背景墙具有多重安装结构的电视机顶盒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庞力源;: "基于三网融合的立式机顶盒创新设计", no. 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6229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01211A1 (en) Passive, Low-Profile Heat Transferring System
CN208257935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通讯的视频设备
CN114466229A (zh) 一种稳定型智能机顶盒
CN207070552U (zh) 一种电源时序管理器的安装装置
CN212724514U (zh) 一种会议展示系统
CN104085179A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印刷平台
CN210626357U (zh) 一种手机屏检测装置
CN208623807U (zh) 一体式硬盘录像机
CN212305461U (zh) 一种多功能摄像头
CN213305537U (zh) 半球网络摄像机
CN218276878U (zh)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互联网机顶盒
CN220754907U (zh) 一种防牵扯移动的机顶盒
CN219758767U (zh) 一种直播设备电脑声卡散热装置
CN112995729A (zh) 一种具有吸附定位免安装打孔功能的机顶盒
CN219268949U (zh) 复合式远程音视频混合控制系统
CN210670398U (zh) 一种播放控制器
CN217904526U (zh) 一体化音视频会议装置
CN210514914U (zh) 一种便携式家庭影院
CN210351441U (zh) 一种支持无线5g双频wifi频段的移动网络机顶盒
CN220342377U (zh) 一种远距离无指向性电视机遥控装置
CN219065844U (zh) 一种可拆卸式镜片结构
CN214960558U (zh) 一种新型家用备忘留言智能影音设备铝合金机体
CN210405542U (zh) 一种带有快速散热结构的机顶盒
CN214591700U (zh) 一种ai智能高清硬盘录像机
CN109613701A (zh) 一种vr设备及其前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