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5942A - 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65942A CN114465942A CN202111602523.XA CN202111602523A CN114465942A CN 114465942 A CN114465942 A CN 114465942A CN 202111602523 A CN202111602523 A CN 202111602523A CN 114465942 A CN114465942 A CN 1144659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lticast
- layer
- receiver
- port
- forwa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2—Flo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8—Routing tree calc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包括:多台设备以环形方式通信连接,每台设备在环路上的接口为洪泛口;在至少两个设备上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每个三层逻辑口与一个服务器连接,并且配置每个三层逻辑口IP地址;使能IGMP功能及PIM‑SM功能;组播源通过至少一条由多个通信连接的设备构成的链路将组播流量发送至接收者,其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从而对于在VLAN内(局域网)和VLAN之间(非局域网)同时有用户点播流量的情况,不需要同时开启二层组播和三层组播功能,只开启三层组播就能完成VLAN内和VLAN之间流量的转发,并在简化网络配置的同时,避免了二三层转发的不一致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组播数据流量可以使用二层组播转发,也可以使用三层组播转发。通常情况下,同一个VLAN内的组播流量使用二层组播转发,不同VLAN之间的组播流量使用三层组播转发。但是有些客户要求能同时在VLAN内和VLAN之间都能支持组播流量的点播,又要快速完成链路故障切换。VLAN内转发组播流量需要开启二层组播协议,为满足链路故障快速切换的要求,需要同时开启二层防环协议ERPS;VLAN之间转发组播流量需要开启三层组播路由协议,同样为满足链路故障快速切换的要求,需要同时开启组播FRR。这样大大增加了配置的难度,与此同时二层组播和三层组播的转发不一致性会带来很多转发的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同时转发同时二层组播和三层组播具有配置困难、由转发不一致性带来转发不确定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包括:多台设备以环形方式通信连接,每台设备在环路上的接口为洪泛口;在至少两个设备上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每个三层逻辑口与一个服务器连接,并且配置每个三层逻辑口IP地址;使能IGMP功能及PIM-SM功能;组播源通过至少一条由多个通信连接的设备构成的链路将组播流量发送至接收者,其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服务器为组播源或者接收者,组播源和接收者在同一个VLAN内或不在同一个VLAN内。
在一实施例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的过程,包括:当前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当前设备将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作为VLIN标签,根据水平分割原理,组播流量携带VLIN标签通过当前设备的洪泛口转发至下一级设备;返回“当前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的步骤,直至最后一级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为止;最后一级设备将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作为VLIN标签,组播流量携带该标签通过当前设备的三层逻辑口转发至接收者。
在一实施例中,无论组播源及接收者是否在同一个VLAN内,除了最后一级设备的其他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均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Portn))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及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当前设备的洪泛口。
在一实施例中,当组播源及接收者在同一个VLAN内时,最后一级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1、…、Port1n、Port2))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及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最后一级设备的洪泛口,Port2为接收者的三层逻辑口;
当组播源及接收者不在同一个VLAN内时,最后一级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1、…、Port1n)+VLANIF6(Port2))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所在的VLIN,VLANIF6为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最后一级设备的洪泛口,Port2为接收者的三层逻辑口。
在一实施例中,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还包括:洪泛口之间使用ERPS协议进行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还包括:当设备的洪泛口故障时,基于ERPS协议,故障的洪泛口闭锁,不再转发组播流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系统,包括:洪泛口设置模块,用于多台设备以环形方式通信连接,每台设备在环路上的接口为洪泛口;三层逻辑口设置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设备上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每个三层逻辑口与一个服务器连接,并且配置每个三层逻辑口IP地址;使能模块,用于使能IGMP功能及PIM-SM功能;转发模块,用于组播源通过至少一条由多个通信连接的设备构成的链路将组播流量发送至接收者,其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多台设备以环形方式通信连接,每台设备在环路上的接口为洪泛口;在至少两个设备上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每个三层逻辑口与一个服务器连接,并且配置每个三层逻辑口IP地址;使能IGMP功能及PIM-SM功能;组播源通过至少一条由多个通信连接的设备构成的链路将组播流量发送至接收者,其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从而对于在VLAN内(局域网)和VLAN之间(非局域网)同时有用户点播流量的情况,不需要同时开启二层组播和三层组播功能,只开启三层组播就能完成VLAN内和VLAN之间流量的转发,并在简化网络配置的同时,避免了二三层转发的不一致性。
2.本发明提供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三层组播协议的链路故障保护一般使用FRR,FRR的配置复杂,并且强依赖于单播路由的FRR,本发明采用ERPS协议对三层组播进行链路故障保护,链路切换时间可以达到毫秒级,属于和FRR同数量级的报文,甚至比FRR的保护更优。
3.本发明提供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利用环状网络中只有单播直连路由的特征,去除了配置RP的必要性,在功能、转发、性能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简化了网络配置;只在组播源VLAN内有流量,相对于MVR而言,减少了无效带宽的占用,提高了设备的转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发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发方法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的断环故障示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断环故障情况下转发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发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一个具体示例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1:多台设备以环形方式通信连接,每台设备在环路上的接口为洪泛口。
具体地,如图2所示,图中R1~R8均为设备,相邻两个设备之间互相通信。设备R1~设备R8构成二层组播转发链路,二层组播转发并不是报文为二层组播报文,而是指IP组播报文在二层设备上的处理流程。二层组播转发与二层单播报文转发流程类似,根据目的MAC地址转发。当查找到目的MAC地址时,则根据组播表项转发到对应的成员端口,其中,可以通过静态配置或者动态学习建立二层组播表项,目前动态学习的主要方式是IGMP snooping。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将接口设置为洪泛口,以便对当未查找到目的MAC地址时,对未知组播进行洪泛,图2中port1、port2均为洪泛口。
步骤S12:在至少两个设备上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每个三层逻辑口与一个服务器连接,并且配置每个三层逻辑口I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每个服务器为组播源或者接收者,组播源和接收者在同一个VLAN内或不在同一个VLAN内。具体地,如图2所示,设备R1、设备R4、设备R5均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与三个PC连接,其中,组播源S与接收者G2属于VLAN5,接收者G1属于VLAN6,仅以此举例,不以此为限制。
步骤S13:使能IGMP功能及PIM-SM功能。
具体地,三层组播是指IP组播报文在三层设备上的处理流程。三层组播转发是根据组播源IP地址和组播目的IP地址进行匹配转发,如果查找到了则根据组播路由表中下游口进行转发,如果没查找到则将报文丢弃。
三层组播协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做为IP组播基本信令协议的因特网组播管理协议(IGMP);另一部分是实现IP组播选路的组播路由协议(主要有PIM-SM、PIM-DM、PIM-SSM、BIDIR-PIM),本发明实施例使用PIM-SM,并不涉及PIM-DM、PIM-SSM、BIDIR-PIM。
IGMP定义了主机与路由交换设备之间组播成员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机制,组播路由协议建立了一个从数据源端到多个接收端的无环数据传输路径。组播路由协议的任务就是构建组播分发树(此处仅介绍PIM-SM稀疏模式))。稀疏模式组播假定所有设备都不需要接收组播包,只有明确指定需要的才转发。接收站点为接收到特定的数据流,必须向该组对应的汇聚点(简称RP)发送加入消息,加入消息所经过的路径就变成了共享树的分枝。发送组播报文时,组播报文发送到汇聚点,再沿着以汇聚点为根,组员为枝叶的“共享树”转发。
FRR(Fast Reroute,快速重路由),旨在当网络中链路或者节点失效后,为重要的节点或者链路提供备份保护,实现快速重路由,减少链路或者节点失效时对流量的影响,使流量实现快速恢复。三层组播路由通常是使用FRR实现组播流量的快速恢复。不过组播的FRR与单播路由已经单播的FRR强依赖,并且部署复杂。
步骤S14:组播源通过至少一条由多个通信连接的设备构成的链路将组播流量发送至接收者,其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
具体地,如图2所示,组播源S可以通过“设备R1→设备R2→设备R3→设备R4”构成的链路、或“设备R1→设备R8→设备R7→设备R6→设备R5→设备R4”构成的链路向接收者G1发送组播流量;组播源S可以通过“设备R1→设备R2→设备R3→设备R4→设备R5”构成的链路、或“设备R1→设备R8→设备R7→设备R6→设备R5”构成的链路向接收者G2发送组播流量。
具体地,如图2所示,以“设备R1→设备R2→设备R3→设备R4”构成的链路为例,当设备R1向设备R2转发组播流量时,需要计算VLIN标签,然后组播流量携带该标签通过设备R1及设备R2的洪泛口发送至设备R2,然后设备R2再次计算VLIN标签,然后组播流量携带该标签通过设备R2及设备R3的洪泛口发送至设备R3,然后设备R3再次计算VLIN标签,然后组播流量携带该标签通过设备R3及设备R4的洪泛口发送至设备R4,然后设备R4再次计算VLIN标签,然后组播流量携带该标签通过设备R4及设备R4之间的三层逻辑口发送至接收者G1。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的过程,包括:
步骤S21:当前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
具体地,每个设备接收到流量后首先计算组播转发树,并基于该组播转发树索引以及上游口、下游口列表计算得到组播分发树。
步骤S22:当前设备将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作为VLIN标签,根据水平分割原理,组播流量携带VLIN标签通过当前设备的洪泛口转发至下一级设备。
具体地,上级设备像下级设备转发组播流量时需要带VLAN标签转发,其中组播分发树作为VLAN标签。
步骤S23:返回“当前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的步骤,直至最后一级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为止。
步骤S24:最后一级设备将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作为VLIN标签,组播流量携带该标签通过当前设备的三层逻辑口转发至接收者。
具体地,无论组播源及接收者是否在同一个VLAN内,除了最后一级设备的其他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均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Portn))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及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当前设备的洪泛口。
具体地,当组播源及接收者在同一个VLAN内时,最后一级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1、…、Port1n、Port2))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及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最后一级设备的洪泛口,Port2为接收者的三层逻辑口。
具体地,当组播源及接收者不在同一个VLAN内时,最后一级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1、…、Port1n)+VLANIF6(Port2))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所在的VLIN,VLANIF6为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最后一级设备的洪泛口,Port2为接收者的三层逻辑口。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还包括:洪泛口之间使用ERPS协议进行通信,当设备的洪泛口故障时,基于ERPS协议,故障的洪泛口闭锁,不再转发组播流量。
具体地,如图2所示,整个环路中在组播源VLAN5内,每台设备都有组播流量并且没有环路,如果环路中出现故障,例如设备R6和设备R7之间的链路出现故障,ERPS会快速切换组播源S与接收者G1的转发路径为“组播源S→设备R1→设备R2→设备R3→设备R4→接收者G1”,将流量转发给接收者G1,切换组播源S与接收者G2的转发路径为“组播源S→设备R1→设备R2→设备R3→设备R4→设备R5→接收者G2”。
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设备R2与设备R3之间断环为例,图3中每个设备均仅有两个洪泛口,则组播源向接收者G1与接收者G2发送组播流量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组播源S发送组播流量到设备R1,设备R1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转发树,组播转发树的索引是(S,G),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入口为VLANIF5口,下游口为三层口VLANIF5,下游VLANIF口携带的二层口信息为port1+port2(设备R1仅具有port1、port2两个洪泛口),设备R1上计算完组播分发树的结果是:(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Port2)),其中S是组播报文中源IP地址,G是组播报文中的目的地址,(S,G)是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IIF是上游口(报文入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报文出口),下游口可能有多个;
步骤二:设备R1计算完组播分发树之后,组播流量携带VLAN5标签从port1口和port2口发出,分别到达设备R8和设备R2,分别重复步骤一的操作;
步骤三:流量到达设备R2后,设备R2继续计算组播分发树,计算出的结果是(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Port2)),根据水平分割原理,不会向入口转发流量,Port2因为ERPS协议处于BLOCK状态,所以设备R2的流量不会转发到R3;
步骤四:流量到达设备R8后,设备R8继续计算组播分发树,计算出的结果是(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Port2)),组播流量不转发到入口,流量携带VLAN的标签从Port2发出,到达下一台设备;
步骤五:从设备R8发送的流量到达设备R7,在设备R7上重复步骤一计算组播分发树,转发流量到设备R6,在设备R6上重复步骤一计算组播分发树,最终协议带VLAN的标签转发流量到设备R5;
步骤六:设备R5上收到组播流量之后,开始计算组播分发树,因为设备R5上有VLANIF5的接收者G2,计算下游口时会增加接收者使用的接口Port3,(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Port2、Port3)),此时组播流量会携带VLAN5的标签通过Port3流向接收者G2,通过Port2流向设备R4;
步骤七:设备R4上收到组播流量之后,开始计算组播分发树,因为设备R4上有VLANIF6的接收者G1,计算下游口时会增加接收者使用的接口Port3,(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Port2)+VLANIF6(Port3)),此时组播流量会携带VLAN6的标签通过Port3流向接收者G1,携带VLAN5的标签通过PORT2流向设备R3。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
洪泛口设置模块1,用于多台设备以环形方式通信连接,每台设备在环路上的接口为洪泛口;此模块执行实施例1中的步骤S11所描述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三层逻辑口设置模块2,用于在至少两个设备上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每个三层逻辑口与一个服务器连接,并且配置每个三层逻辑口IP地址;此模块执行实施例1中的步骤S12所描述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使能模块3,用于使能IGMP功能及PIM-SM功能;此模块执行实施例1中的步骤S13所描述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转发模块4,用于组播源通过至少一条由多个通信连接的设备构成的链路将组播流量发送至接收者,其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此模块执行实施例1中的步骤S14所描述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03,存储器404,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02。其中,通信总线4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通信接口4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通信接口4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存储器4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Ramdom Access Memory,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404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401的存储装置。其中处理器401可以执行实施例1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存储器404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用于执行实施例1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
其中,通信总线40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通信总线4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4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drive,缩写:HDD)或固降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4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4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
可选地,存储器404还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401可以调用程序指令,实现如本申请执行实施例1中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实施例1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缩写:HDD)或固降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台设备以环形方式通信连接,每台设备在环路上的接口为洪泛口;
在至少两个设备上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每个三层逻辑口与一个服务器连接,并且配置每个三层逻辑口IP地址;
使能IGMP功能及PIM-SM功能;
组播源通过至少一条由多个通信连接的设备构成的链路将组播流量发送至接收者,其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服务器为组播源或者接收者,组播源和接收者在同一个VLAN内或不在同一个VLAN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的过程,包括:
当前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
当前设备将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作为VLIN标签,根据水平分割原理,组播流量携带VLIN标签通过当前设备的洪泛口转发至下一级设备;
返回“当前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的步骤,直至最后一级设备接收到流量后计算组播分发树为止;
最后一级设备将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作为VLIN标签,组播流量携带该标签通过当前设备的三层逻辑口转发至接收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无论组播源及接收者是否在同一个VLAN内,
除了最后一级设备的其他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均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Portn))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及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当前设备的洪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组播源及接收者在同一个VLAN内时,最后一级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1、…、Port1n、Port2))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及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最后一级设备的洪泛口,Port2为接收者的三层逻辑口;
当组播源及接收者不在同一个VLAN内时,最后一级设备所计算的组播分发树为:
(S,G)+IIF(VLANIF5)+OIFS(VLANIF5,(Port11、…、Port1n)+VLANIF6(Port2))
其中,(S,G)为组播转发表项的索引,S为组播源地址,G为组播组地址,IIF为上游口,OIFS是下游口列表,VLANIF5为组播源所在的VLIN,VLANIF6为接收者所在的VLIN,Port1、…、Portn均为最后一级设备的洪泛口,Port2为接收者的三层逻辑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洪泛口之间使用ERPS协议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任一项所述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设备的洪泛口故障时,基于所述ERPS协议,故障的洪泛口闭锁,不再转发组播流量。
8.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洪泛口设置模块,用于多台设备以环形方式通信连接,每台设备在环路上的接口为洪泛口;
三层逻辑口设置模块,用于在至少两个设备上设置一个三层逻辑口,每个三层逻辑口与一个服务器连接,并且配置每个三层逻辑口IP地址;
使能模块,用于使能IGMP功能及PIM-SM功能;
转发模块,用于组播源通过至少一条由多个通信连接的设备构成的链路将组播流量发送至接收者,其中,上级设备以带VLIN标签方式将接收的流量转发至下一级设备或接收者。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02523.XA CN114465942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02523.XA CN114465942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65942A true CN114465942A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0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02523.XA Pending CN114465942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6594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346173A1 (en) * | 2022-09-28 | 2024-04-03 | Adtran, Inc. | Communication resilience in a ring network topology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7681A (zh) * | 2007-09-05 | 2008-02-2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绑定服务器mac地址和上行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478477A (zh) * | 2008-12-01 | 2009-07-08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2098167A (zh) * | 2010-12-29 | 2011-06-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流转发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
CN102158422A (zh) * | 2011-05-27 | 2011-08-1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二层环网中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
EP3070877A1 (en) * | 2015-03-18 | 2016-09-21 | Juniper Networks, Inc. | Evpn inter-subnet multicast forwarding |
CN107040469A (zh) * | 2015-12-30 | 2017-08-11 | 丛林网络公司 | 网络设备及方法 |
-
2021
- 2021-12-24 CN CN202111602523.XA patent/CN1144659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7681A (zh) * | 2007-09-05 | 2008-02-2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绑定服务器mac地址和上行端口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478477A (zh) * | 2008-12-01 | 2009-07-08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2098167A (zh) * | 2010-12-29 | 2011-06-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流转发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
CN102158422A (zh) * | 2011-05-27 | 2011-08-1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二层环网中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
EP3070877A1 (en) * | 2015-03-18 | 2016-09-21 | Juniper Networks, Inc. | Evpn inter-subnet multicast forwarding |
CN107040469A (zh) * | 2015-12-30 | 2017-08-11 | 丛林网络公司 | 网络设备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张斌;: "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机数据链路层安全性设计", 统计与管理, no. 03, 20 March 2015 (2015-03-20)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346173A1 (en) * | 2022-09-28 | 2024-04-03 | Adtran, Inc. | Communication resilience in a ring network topology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06312B2 (en) | Fast fail-over using tunnels | |
US10693765B2 (en) | Failure protection for traffic-engineered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 |
US10243841B2 (en) | Multicast fast reroute at access devices with controller implemented multicast control plane | |
US9077551B2 (en) | Selection of multicast router interfaces in an L2 switch connecting end hosts and routers, which is running IGMP and PIM snooping | |
US9628409B1 (en) | Designated forwarder election for multi-homed 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using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state information | |
US7751329B2 (en) | Providing an abstraction layer in a cluster switch that includes plural switches | |
US8654630B2 (en) | Techniques for link redundancy in layer 2 networks | |
US8724452B2 (en) | Technique for protecting communication traffic in a connection having redundancy | |
US7778266B2 (en) | Switch and network fault recovery method | |
US20140010091A1 (en) | Aggregating Data Traffic From Access Domains | |
EP4016932A1 (en) | Evpn and vpls coexistenc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EP1804423A2 (en) | Method for rapidly recovering multicast ser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140369184A1 (en) | General User Network Interface (UNI) Multi-homing Techniques For Shortest Path Bridging (SPB) Networks | |
WO2021093463A1 (zh) | 报文转发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一设备组 | |
US20210351947A1 (en) |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sending and obtaining assert packet | |
US8976659B2 (en) | Intelligent layer-2 forwarding | |
CN114465942A (zh) | 一种同时支持二三层组播流量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 |
US9313037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orwarding data under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dual join | |
CN108011828B (zh) | 一种组播切换方法、装置、核心层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 |
WO2018040809A1 (zh) | P2mp组播隧道保护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 |
CN115037670A (zh) | 一种网络收敛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580574A (zh) |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
US1056721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frontside stacking of switches | |
US11991068B2 (en) | 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23065750A1 (zh) | 一种状态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