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5907A -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5907A
CN114465907A CN202210262870.0A CN202210262870A CN114465907A CN 114465907 A CN114465907 A CN 114465907A CN 202210262870 A CN202210262870 A CN 202210262870A CN 114465907 A CN114465907 A CN 114465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quipment
addres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ub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28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5907B (zh
Inventor
张冬月
刘畅
韩赛
王光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28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5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5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5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网络连接技术领域,用于提高网络拓扑发现的准确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Description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日益依赖,使得计算机网络本身运行的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网络管理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方便技术人员对网络进行管理,通常需要进行网络拓扑发现,通过网络拓扑发现,技术人员可以定位网络故障,明确网络瓶颈,从而优化网络的整体布局与规划,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protocol,SNMP)进行网络拓扑发现。但是,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要求建立SNMP网络管理运行环境,即需要在每一个设备上开启SNMP功能,但在一个交换域网络的实际网络环境中,往往会有一些设备上的SNMP功能并不会被开启,这会造成网络拓扑发现所需的数据不完整,影响网络拓扑的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网络拓扑发现的准确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可选的,在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网络协议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包括:将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以及,将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若第一网络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相同,则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
可选的,在配置信息包括多个描述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多个描述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包括: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所述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对端设备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包括:确定采用的聚类算法、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根据所述聚类算法、所述目标簇数以及所述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确定所述目标信息集合。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三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以及描述文本;所述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所述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以及,将所述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以及,将所述第三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三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三子网地址;在所述第二子网地址与所述第三子网地址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多个描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多个描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包括: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所述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对端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包括:确定采用的聚类算法、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根据所述聚类算法、所述目标簇数以及所述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确定所述目标信息集合。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包括获取单元以及确定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可选的,在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网络协议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的情况下,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网络地址,以及,将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若第一网络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相同,则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多个描述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所述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对端设备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可选的,聚类算法中包括预设的对端设备参考信息;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采用的聚类算法、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根据所述聚类算法、所述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确定所述目标信息集合。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网络拓扑发现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由于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因此,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依赖网络协议获取网络拓扑,本发明不限定网络协议,根据两个设备的配置信息来确定两个设备之间是否连接,进而得到网络拓扑,使得确定到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发现设备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发现设备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后续简称为拓扑发现方法)可以适用于网络管理系统(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后续简称为网管系统)。图1示出了该网管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网管系统10包括网络拓扑发现设备11(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后续简称为拓扑发现设备)、网络管理设备12(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后续简称为网管设备)、第一设备13、第二设备14以及第三设备15。其中,拓扑发现设备11与网管设备12连接,网络设备12与第一设备13、第二设备14以及第三设备15连接。
第一设备13、第二设备14以及第三设备15均为网管系统中任意一个网络设备;第一设备13与第二设备14连接或者非连接;第一设备13与第三设备15连接或者非连接。
网管设备12用于存储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三设备的配置信息。
拓扑发现设备11用于从网管设备12中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需要说明的,拓扑发现设备11与网管设备12可以为相互独立的设备或装置,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或同一装置中,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拓扑发现设备11与网管设备12集成于同一设备或同一装置时,拓扑发现设备11与网管设备12之间的通信方式为该设备或装置内部单元模块之间的通信。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通信流程与“拓扑发现设备11与网管设备12之间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通信流程”相同。
在本发明提供的以下实施例中,本发明以拓扑发现设备11与网管设备12相互独立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拓扑发现方法进行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拓扑发现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拓扑发现设备中,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网管设备中,也可以应用于包括上述拓扑发现设备以及网管设备的电子设备中,本发明实施例以拓扑发现方法应用于拓扑发现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包括下述S201-S202:
S201、拓扑发现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
需要说明的,网管设备中存储网管系统所有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第一设备以及第二设备均为网络系统中任意一个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拓扑发现设备从网管设备中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
S202、拓扑发现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拓扑发现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中的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以及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中的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作为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拓扑发现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中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中的多个描述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此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后续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种设计中,如图3所示,在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网络协议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S201,具体可以包括:
S2011、拓扑发现设备将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拓扑发现设备分别将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得到转换结果,将转换结果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的二进制数,再将第一子网地址的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得到第一子网地址。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为192.168.0.1,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拓扑发现设备将上述两个二进制数进行与运算,得到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换成十进制为192.168.0.0,即为第一子网地址。
S2012、拓扑发现设备将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拓扑发现设备分别将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得到转换结果,将转换结果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的二进制数,再将第二子网地址的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得到第二子网地址。
示例性的,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为192.168.0.200,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000000.10101000.00000000.11001000;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拓扑发现设备将上述两个二进制数进行与运算,得到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转换成十进制为192.168.0.0,即为第二子网地址。
S2013、拓扑发现设备判断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网络地址是否相同。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拓扑发现设备将计算出的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对比,判断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是否相同。
示例性的,上述S2011的示例中第一子网地址为192.168.0.0,上述S2012的示例中第二子网地址也为192.168.0.0,则拓扑发现设备将二者对比后,判断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相同。
S2014、若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相同,拓扑发现设备则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
可以理解的,若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相同,则表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位于同一子网中,因此拓扑发现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
S2015、若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不同,拓扑发现设备则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非连接。
可以理解的,若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不同,则表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位于不同子网中,因此拓扑发现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非连接。
在一种设计中,如图4所示,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多个描述信息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S201,具体可以包括:
S2016、拓扑发现设备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
其中,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
需要说明的,每个设备都有对应的描述文本,描述文本中有多个描述信息,这些描述信息以字符串形式杂糅在一起。这些描述信息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它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拓扑发现设备将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描述信息添加到待聚类的样本集合中,之后拓扑发现设备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样本集合中的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对端设备信息集合、对端设备端口号集合以及其他信息集合。
需要说明的,预设的聚类算法为运维人员预先在拓扑发现设备中设置的。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为aim to tjzz-bcd PORT10-0-1 numberdevice 2122 XXXXX;其中,tjzz-bcd为对端设备的名称,PORT10-0-1为对端设备的端口号,其他部分本发明实施例视为无用信息。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为destination XYZ_istjzz-abc PORT13-0-2 2122 XXXXX;其中,tjzz-abc为对端设备的名称,PORT13-0-2为对端设备的端口号,其他部分本发明实施例视为无用信息。则待聚类的样本集合为aim totjzz-bcd PORT10-0-1number device2122 XXXXX destination XYZ_is tjzz-abcPORT13-0-2。拓扑发现设备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样本集合中的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后得到设备名称集合(tjzz-bcd,tjzz-abc),目标设备端口号集合(PORT10-0-1,PORT13-0-2),其它信息集合(aim、to、number、device、2122、XXXXX,destination、XYZ_is)。
S2017、拓扑发现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对端设备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拓扑发现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以及端口号,在聚类结果中查询对应的对端设备信息;进一步拓扑发现设备判断查询到的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信息是否为第二设备,若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信息为第二设备,拓扑发现设备则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连接。
在一种设计中,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S2016,具体可以包括:
S20161、拓扑发现设备确定采用的聚类算法、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拓扑发现设备首先确定聚类的簇数,并将聚类的簇数确定为目标簇数(例如,聚类的簇数可以设为3)。进一步拓扑发现设备将预设的编辑距离公式作确定为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
需要说明的,编辑距离公式为运维人员预先在拓扑发现设备中设置的。
编辑距离公式满足:
Figure BDA0003551317910000091
Figure BDA0003551317910000101
其中,s1表示任一描述信息对应的字符串,i表示字符串s1中第i个字符,若字符串s1的长度为y,则i的取值范围为[0,y];s2表示与s1对比的描述信息对应的字符串,j表示字符串s2中第j个字符,若字符串s2的长度为z,则j的取值范围为[0,z];Edit(S1,s2)表示字符串s1和字符串s2之间的编辑距离。
S20162、拓扑发现设备根据所述聚类算法、所述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确定所述目标信息集合。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拓扑发现设备可对于任意一个描述信息,将编辑距离相对其他描述信息较小的两个描述信息归为一类,以此得到目标信息集合。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网络拓扑发现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由于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因此,网络拓扑发现设备获取可以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依赖网络协议获取网络拓扑,本发明根据两个设备的配置信息来确定两个设备之间是否连接,进而得到网络拓扑,使得确定到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更加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拓扑发现设备将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以及,将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以及,将第三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三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三子网地址。
在第二子网地址与第三子网地址相同的情况下,拓扑发现设备无法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直连还是与第三设备直连,即发生IP冲突现象。此时,拓扑发现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多个描述信息,确定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具体的,拓扑发现设备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第三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进一步拓扑发现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对端设备信息确定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S2016-S2017以及S20161-S20162,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实施例主要从装置(设备)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装置或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方法流程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这些执行各个方法流程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可以构成一个物料信息的确定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或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装置或设备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一种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设备30包括获取单元301以及确定单元302。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例如,如图2所示,获取单元301可以用于执行S201。
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例如,如图2所示,确定单元302可以用于执行S202。
可选的,在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网络协议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的情况下,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将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以及,将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若第一子网地址与第二子网地址相同,则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多个描述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所述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对端设备信息,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可选的,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
确定采用的聚类算法、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
根据所述聚类算法、所述目标簇数以及所述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确定所述目标信息集合。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及设备,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中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赘述。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发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该网络拓扑发现设备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403。其中,处理器401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403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另外,网络拓扑发现设备40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4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404。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微处理单元,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发明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4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4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单元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单元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方法中的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网络拓扑发现设备4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网络拓扑发现设备4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405和输入设备406。输出设备405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4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406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4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网络拓扑发现设备4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网络拓扑发现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拓扑发现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3)

1.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所述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所述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网络协议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以及,将所述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
若所述第一子网地址与所述第二子网地址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多个描述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包括:
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所述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对端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包括:
确定采用的聚类算法、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
根据所述聚类算法、所述目标簇数以及所述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确定所述目标信息集合。
5.一种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三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以及描述文本;所述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所述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以及,将所述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以及,将所述第三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三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三子网地址;
在所述第二子网地址与所述第三子网地址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多个描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多个描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包括:
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所述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对端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对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第三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包括:
确定采用的聚类算法、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
根据所述聚类算法、所述目标簇数以及所述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确定所述目标信息集合。
8.一种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以及确定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地址信息或者描述文本;所述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协议地址及子网掩码,所述描述文本包括多个描述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网络协议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一子网地址,以及,将所述第二设备的网络协议地址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得到第二子网地址;
若所述第一子网地址与所述第二子网地址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多个描述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第一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多个描述信息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所述聚类结果包括对端设备信息、对端设备端口号以及其他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名称、端口号以及所述对端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采用的聚类算法、目标簇数以及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
根据所述聚类算法、所述目标簇数以及所述聚类算法采用的距离公式,确定所述目标信息集合。
12.一种网络拓扑发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提供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CN202210262870.0A 2022-03-17 2022-03-17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65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2870.0A CN114465907B (zh) 2022-03-17 2022-03-17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2870.0A CN114465907B (zh) 2022-03-17 2022-03-17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5907A true CN114465907A (zh) 2022-05-10
CN114465907B CN114465907B (zh) 2023-07-18

Family

ID=81417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2870.0A Active CN114465907B (zh) 2022-03-17 2022-03-17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59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6320A (zh) * 2022-08-10 2022-1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端口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334A (zh) * 2015-02-28 2016-10-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自发现方法及装置
KR20200025228A (ko) * 2018-08-29 2020-03-1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토폴로지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3194004A (zh) * 2021-05-20 2021-07-3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构建方法与装置、网络变更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4024859A (zh) * 2021-11-24 2022-02-08 山西合力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和链路发现的网路拓扑生成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4553706A (zh) * 2020-11-18 2022-05-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334A (zh) * 2015-02-28 2016-10-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自发现方法及装置
KR20200025228A (ko) * 2018-08-29 2020-03-1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토폴로지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4553706A (zh) * 2020-11-18 2022-05-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94004A (zh) * 2021-05-20 2021-07-3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构建方法与装置、网络变更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4024859A (zh) * 2021-11-24 2022-02-08 山西合力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和链路发现的网路拓扑生成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张超;张彦;张德栋;王红伟;: "一种改进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及实现", 铁路计算机应用, no. 0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6320A (zh) * 2022-08-10 2022-1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端口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5907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775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intent mining, classification and disposition
CN109062952B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7448070B2 (en) Network fingerprinting
CN108696381B (zh) 一种协议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941776B (zh) Web服务聚合中的基于服务质量(QoS)的规划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99942A (zh) 检测和管理设备和服务配置数据中的反复出现的模式
EP398739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ploying a new service function chain (sfc) based on similarities with previously deployed sfcs
US11301503B2 (en) Autonomous content orchestration
WO2022001924A1 (zh) 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US87562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ule-based data object matching
US100910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el-driven, affinity-based, network functions
US202103827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assifying and predicting the ca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ident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US20220131763A1 (en) System configuration derivation device and system configuration derivation method
CN114465907A (zh)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50974B (zh) 一种拓扑准确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1068448A (ja) データマッピングの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Saha et al. Intent-based industrial network management using natural language instructions
US10936968B2 (en) Ticket routing
CN113572630A (zh) 网络配置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Mercian et al. Mind the semantic gap: Policy intent inference from network metadata
Schauer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service systems architecture
US20230069124A1 (en) Schema based type-coercion for structured documents
Li et al. An adaptive read/write optimized algorithm for Ceph heterogeneous systems via performance prediction and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CN113612777A (zh) 训练方法、流量分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72200A (zh) 微服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