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2340B -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2340B
CN114462340B CN202210379803.7A CN202210379803A CN114462340B CN 114462340 B CN114462340 B CN 114462340B CN 202210379803 A CN202210379803 A CN 202210379803A CN 114462340 B CN114462340 B CN 114462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nnection
space
vector
multicast
hardware accel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98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2340A (zh
Inventor
梁云
贾连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3798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2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2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234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9082 priority patent/WO202319743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2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2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2Circuit design at the digital level
    • G06F30/33Design verification, e.g. functional simulation or model checking
    • G06F30/3308Design verification, e.g. functional simulation or model checking using simulation
    • G06F30/331Design verification, e.g. functional simulation or model checking using simulation with hardware acceleration, e.g. by using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or e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4Circuit design for reconfigurable circuits, e.g.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FPGA] or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 [PLD]
    • G06F30/343Logical lev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通过时空变换STT对数据在硬件加速器存储模块中的预期行为进行分析,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重用进行计算并分类,进一步自动选择最优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方式并实现组播互联或旋转互联。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升硬件存储—计算模块的互联效率,减少了对存储资源的消耗。

Description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件加速器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张量应用的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的自动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张量代数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中常见的应用,适用于于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广泛的应用中。为高效实现大规模的张量代数应用程序,用户需要依赖于不同平台上的专用的硬件加速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粗粒度可重构阵列(Coarse-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ray, CGRA)和其他嵌入式设备,这类加速器被统称为张量应用加速器。大多数张量应用加速器主要由一系列同构的计算单元(Processing Element,PE)、片上互联网络(Network-on-chip)和片上存储系统组成。张量应用加速器可以提供巨大的并行性,因为大量的PE可以以高频率同时工作。同时, PE之间可以进行低成本通信,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重用。研究者已经提出了大量的张量应用加速器设计方案,它们可以采用各种硬件结构,包括脉动阵列,组播网络,以及基于树的互联结构。
片上存储系统是张量应用加速器的基本组件。高效的片上存储设计可以节省能量,空间和带宽要求,并为加速器提供更好的性能。片上存储器通常用便笺存储器(Scratchpad Memory, SPM)实现,并与PE阵列互连。 SPM的硬件结构同样具有大规模的设计空间,包括数据形状,数据映射,多阵列分区,以及其他模块之间的互连网络。例如,Eyeriss 和Shidiannao使用组播互连拓扑,以及Maeri使用基于树的互连结构。片上存储系统的设计复杂,并且会显著影响加速器性能。
考虑到各种不同张量应用以及高效开发加速器的需求,近期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对张量应用加速器的自动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索,例如(Wang, Jie, Licheng Guo, and JasonCong. "Autosa: A polyhedral compiler for high-performance systolic arrays onfpga." In FPGA 2021, Jia, Liancheng, et al. "Tensorlib: A spatial acceleratorgeneration framework for tensor algebra." In DAC 2021; Lu, Liqiang, et al. "Tenet: A framework for modeling tensor dataflow based on relation-centricnotation." In ISCA 2021) 使用多面体模型来分析张量数据流,采用高层次综合(HLS)生成硬件架构。 (Lai, Yi-Hsiang, et al. "Susy: A programming model for productiveconstr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systolic arrays on fpgas." In ICCAD 2020,Lai, Yi-Hsiang, et al. "HeteroCL: A multi-paradigm programming infrastructurefor software-defined reconfigurable computing." In FPGA 2019.)创建特定于域的语言(DSL)和编译器以使用高层次语言自动设计硬件。用户不需编写复杂的硬件代码,只需对硬件行为进行高层次描述,编译器可以自动生成底层硬件代码。TensorLib使用时空变换分析来生成PE阵列,但没有生成完整的SPM硬件结构。 Autosa和Susy支持自动生成内存层次结构,但无法完全探索SPM内部的数据重用,导致了不必要的数据复制。 (Parashar,Angshuman, et al. "Timeloop: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dnn acceleratorevaluation." In ISPASS 2019)只讨论基于存储层次结构的内存级数据重用,但没有进行实际硬件代码实现。
然而,前期工作主要关注对PE阵列的架构及其内部互连的分析,但对SPM与PE阵列的互连电路缺乏设计和优化,通常只支持SPM与PE阵列之间的一对一互联,但这种互联方式会导致以下问题:虽然不同PE之间存在数据重用,但是它们因为没有对应的SPM-PE数据通路,而被迫在不同的SPM模块中重复保存数据,导致了存储空间的浪费。本发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面向硬件加速器的存储互联电路设计方法。
为方便起见,本发明采用以下术语定义:
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SPM (Scratchpad Memory)便笺式存储器
STT(Space-Time Transformation) 时间—空间变换
RS(Reuse Space) 重用空间
PE (Proecssing Element) 计算单元
IO (Input-Output) 输入输出
RTL (Register Transistor Level)寄存器转换级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使用时空变换方法(Space-Time Transformation,STT)对数据在硬件加速器存储模块中的预期行为进行分析,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重用进行分类;再根据时空变换分析的结果,自动选择最优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方式并进行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1) 读取用户输入的用于表示加速器行为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的内容包括:张量运算的计算代码和时空变换矩阵;
2) 根据用户输入的配置文件中的张量运算的计算代码,生成每一个操作数的访问矩阵;
3) 根据访问矩阵和配置文件中的时空变换矩阵,计算每个操作数的重用空间RS,并得到该空间的基底V;
RS是在硬件加速器时空空间中的一个子空间,在子空间中的所有点,硬件加速器在每个点时空坐标访问的存储数组坐标均为零;RS表示为如下矩阵方程的解空间:
AT-1x=0
其中,A为操作数的访问矩阵;T为时空变换矩阵;x为硬件加速器时空空间中的点,可表示为 <s1,s2,…sm,t1,t2,…tn>。s1,s2,…sm是基向量v的空间分量,t1,t2,…tn 是基向量v的时间分量。所有的x构成操作数的重用空间RS。
4) 对重用空间RS的基底V中的每一个基向量v,判断基向量是否是采用模块内部实现,或设置基向量采用的互联方式;互联方式包括:组播互联和旋转互联;具体是:对每一个基向量v:
(a) 如果基向量v的时间分量t2~tn中有非0元素,且s1~sn均为0,则采用“模块内部实现”,无需设置SPM-PE(存储单元—计算单元)互联结构,也不计入后续步骤中基向量数量的计算,令该重用空间基向量的数量减去1;转到步骤5);
(b) 如果t1~tn均为0,则采取组播互联;转到步骤5);
(c) 如果基底V中已存在其他基向量采用旋转互联,则当前的基向量v采取组播互联;转到步骤5);
(d) 如果基向量v的重用次数小于PE阵列长度,则采取旋转互联;转到步骤5);
其中重用次数是给定基向量v和任意初始点x,x+kv所定义的时空空间中进行有效计算的点的个数;
(e) 如果t2~tn均为0,则采取组播互联;否则采取旋转互联;
5) 对于组播互联和旋转互联,分别设计电路进行实现。
其中,对于旋转互联结构, SPM存储器的输出数据不直接与PE互联,而是将所有SPM的输出数据形成的数组均进行长度为R的平移,将溢出的部分补到数组末尾,再将旋转后的结果由SPM的输出端口连接到PE的输入端口。
对于旋转互联结构,本发明采用两种电路实现方式:组合逻辑模式和级联模式。组合逻辑模式直接在1个周期内完成可变长度的旋转,消耗周期较少,但可变长度旋转的组合逻辑较为复杂。级联模式在多个周期内分别实现不同长度的旋转,再由输入的旋转长度信号选择其中一个结果输出,组合逻辑简单但是消耗寄存器资源较多。
6) 根据硬件加速器时空空间中每个基底的互联方式,生成硬件加速器最终的整体互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张量代数的硬件加速器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结构的设计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只使用固定的多播互联方法,本发明可同时支持多播互联和旋转互联,提供了旋转互联的不同实现方法,根据硬件执行方式自动选择合适的互联方式,并实现了不同互联方法的组合。实施表明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升硬件存储—计算模块的互联效率,减少了对存储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基向量确定互联类型的方法流程框图。
图2是实现旋转互联电路的两种方式的示意图,包括组合逻辑模式和级联模式。
图3是根据不同互联类型的组合生成完整互联结构的多种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设计生成硬件加速器存储—互联电路的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使用时空变换(Space-Time Transformation,STT)对数据在硬件加速器存储模块中的预期行为进行分析,计算出数据在存储模块中的重复使用情况,并对数据重用进行分类。再根据时空变换分析的结果,自动选择最优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方式并进行实现。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使用文献(Bachrach, Jonathan, et al. Chisel:constructing hardware in a scala embedded language. In DAC 2012.)记载的Chisel高层次语言,该语言用于硬件设计,同时支持寄存器级别的性能优化以及高层次语言的开发效率。
图4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设计生成硬件加速器存储—互联电路的方法流程。具体来说,本发明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读取用户输入的用于表示加速器行为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包括张量运算的计算代码和时空变换矩阵;其中的计算代码定义了硬件加速器的输入操作数、输出操作数,以及由输入操作数进行计算得到输出操作数的算法;
2) 根据用户输入的配置文件中的张量运算的代码生成硬件加速器的每一个输入操作数的访问矩阵A;
3) 根据访问矩阵和配置文件中的时空变换矩阵,计算每个操作数的重用空间RS,并得到该空间的基底V。
4) 对基底V中的每一个基向量v,判断其互联方式。
5) 对于组播互联和旋转互联,分别设计电路进行实现。
6) 根据每个基底的互联方式,生成最终的整体互联结构。
具体实施时,包括如下过程:
1) 读取用户输入的用于表示加速器行为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的内容包括:张量运算的计算代码和时空变换矩阵;
张量运算的计算代码具体是用户输入文件中与智能应用相应的张量算法的计算代码,其中定义了硬件加速器的输入操作数、输出操作数,以及由输入操作数进行计算得到输出操作数的算法,用多层循环表示。硬件加速器的执行发生在不同计算单元PE位置的不同时间,构成一个由多维物理空间和多维时间组成的高维逻辑空间。物理空间指的是加速器计算单元PE的位置坐标。时间指的是加速器执行的不同时刻。在这样一个高维逻辑空间中,任意不同的点都是一个时空向量,可以被安排不同的计算任务。
用户输入文件中的时空变换矩阵由计算循环下标向量到硬件加速器执行过程中时空向量的一一映射得到;映射的方式可表示为矩阵—向量乘法;
2) 根据用户输入文件中的张量运算的代码生成每一个操作数的访问矩阵A;
运算代码表示为多层循环,每层循环的循环变量组成计算循环下标向量I。访问矩阵A将计算循环下标向量I映射到内存地址(即SPM存储单元中的一个位置)中,表示数据存储的多维数组坐标向量;A[i, j]表示第j层循环下标对A的第i维地址下标带来的倍率;可由用户输入文件中的向量运算计算表达式直接得到访问矩阵A。该映射可表示为如下的矩阵—向量乘法:
AI=D
其中,D是内存中表示存储的多维坐标向量;根据计算表达式,区分每个参与运算的操作数是输入操作数还是输出操作数;
3) 根据访问矩阵和配置文件中的时空变换矩阵,计算每个操作数的重用空间RS,并得到该空间的基底V。
RS是在硬件加速器时空空间中的一个子空间,在子空间中的所有点,硬件加速器在时空坐标访问的存储数组坐标均为零;RS表示为如下矩阵方程的解空间:
AT-1x=0
其中,A为操作数的访问矩阵;T为时空变换矩阵;x为硬件加速器时空空间中的点,可表示为 <s1,s2,…sm,t1,t2,…tn>。s1,s2,…sm是基向量v的空间分量,t1,t2,…tn 是基向量v的时间分量。所有的x构成操作数的重用空间RS。
4) 对重用空间RS的基底V中的每一个基向量v,按照图1所示流程判断其互联方式。
(a) 如果基向量v的时间分量t2~tn中有非0元素,且s1~sn均为0,则采用“模块内部实现”,无需设置SPM-PE(存储单元—计算单元)互联结构,也不计入后续步骤中基向量数量的计算,令该重用空间基向量的数量减去1;转到步骤5);
(b) 如果t1~tn均为0,则采取组播互联;转到步骤5);
(c) 如果基底V中已存在其他基向量采用旋转互联,则当前的基向量v采取组播互联;转到步骤5);
(d) 如果基向量v的重用次数小于PE阵列长度,则采取旋转互联;转到步骤5);
其中重用次数是给定基向量v和任意初始点x,x+kv所定义的时空空间中进行有效计算的点的个数;
(e) 如果t2~tn均为0,则采取组播互联;否则采取旋转互联;
5) 对于组播互联和旋转互联,分别设计电路进行实现,包括组播互联电路和旋转互联电路。
对于组播互联结构,每个存储单元(SPM)与特定的计算单元PE进行互联。如果SPM内保存的数据是输入操作数的数据,则SPM的输出端口连接到PE的输入端口。否则,PE的输出端口连接到SPM的输入端口。
对于旋转互联结构,SPM的输出数据不直接与PE互联,而是将所有SPM输出数据形成的数组均进行R个单位(范围是0到PE阵列长度)数据的平移,此时会有R个单位的数据溢出PE阵列(数组),将溢出的部分补到PE阵列末尾,再将平移和补之后的旋转结果由SPM的输出端口连接到PE的输入端口。对于旋转互联结构,本发明提出两种电路实现方式实现旋转互联结构:组合逻辑模式和级联模式,如图2所示,组合逻辑模式包含一个可变长度的旋转模块,直接在1个周期内完成可变长度的旋转,消耗周期较少,但可变长度旋转的组合逻辑较为复杂。级联模式在多个周期内分别实现不同长度的旋转,使用多个旋转1个单位数据长度的模块进行实现,每个寄存器分别保存旋转不同长度的结果,再由输入的旋转长度信号选择其中一个结果输出,组合逻辑简单但是消耗寄存器资源较多。用户可根据硬件实现效率任意选择其中一种。
6) 根据基底V中每个基向量的互联方式,均执行步骤5),最终自动地生成整体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结构。
在步骤5)中得到了每个基向量对应的互联方式。根据每个基底中基向量的数量(在步骤4)中得到)和互联方式分为以下4种类型,如图3所示。本发明只考虑基向量数量为1或2的情况,可以覆盖大部分张量计算的需求。
6a) 旋转互联。只有一个基向量,且采用旋转互联结构。
6b) 旋转+组播互联。有两个基向量,其中一个采取旋转互联另一个采取组播互联。
6c) 组播互联。只有一个基向量,且采用组播互联结构。
6d) 组播+组播互联。有两个基向量,且均采取组播互联。
步骤5)的流程保证了不会出现多于一个的旋转互联。至此,本发明完整的实现了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设计。
利用本发明设计生成硬件加速器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可用于各类智能应用(包括图像处理、物体检测、决策分析、推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科学数据分析)领域的硬件加速器中。本发明根据用户规定的硬件加速器计算模式,自动设计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可支持不同的互联方式,优化了存储器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数据冗余存储带来的资源浪费。
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各种替换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不应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通过时空变换STT对数据在硬件加速器存储模块中的预期行为进行分析,对存储模块中的数据重用进行计算并分类,进一步自动选择最优存储-计算SPM-PE模块互联电路方式并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1) 读取用户输入的用于表示加速器行为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包括张量运算的计算代码和时空变换矩阵T;计算代码定义硬件加速器的输入操作数、输出操作数,以及由输入操作数进行计算得到输出操作数的算法;
2) 根据用户输入配置文件中的张量运算的计算代码,生成硬件加速器每一个输入操作数的访问矩阵A;
3) 根据访问矩阵和配置文件中的时空变换矩阵,计算每个操作数的重用空间RS,并得到重用空间的基底V;
RS表示为如下矩阵方程的解空间:
AT-1x=0
其中,x为硬件加速器时空空间中的点,表示为<s1,s2,…sm,t1,t2,…tn>,s1,s2,…sm是基向量v的空间分量,t1,t2,…tn是基向量v的时间分量,所有的x构成操作数的重用空间RS;
4)对重用空间RS的基底V中的每一个基向量v,判断基向量是否采用模块内部实现,或设置基向量采用的互联方式;互联方式包括:组播互联、旋转互联,且不多于一个旋转互联;
具体是:对每一个基向量v:
a) 如果基向量v的时间分量t2~tn中有非0元素,且s1~sn均为0,则采用模块内部实现,无需设置存储单元-计算单元SPM-PE互联结构,不计入后续步骤中基向量数量计算,重用空间基向量的数量减去1;转到步骤5);
b) 如果t1~tn均为0,则采用组播互联;转到步骤5);
c) 如果基底V中已存在其他基向量采用旋转互联,则当前的基向量v采取组播互联;
d) 如果基向量v的重用次数小于PE阵列长度,则采取旋转互联;转到步骤5);
其中重用次数为:给定基向量v和任意初始点x,能够使得x+kv所定义的时空空间中的点进行有效计算的k的个数;PE阵列长度指PE阵列在s1~sn所定义的方向上的PE数量;
e) 如果t2~tn均为0,则采取组播互联;否则采取旋转互联;
5)分别设计电路实现组播互联和旋转互联;
旋转互联具体是:将所有SPM存储器输出数据形成的数组均进行R个单位数据的平移,此时R个单位的数据溢出PE阵列;将溢出的部分补到PE阵列末尾,R的范围是0到PE阵列长度;再将平移和补之后的旋转结果由SPM的输出端口发送到PE的输入端口;
6) 根据硬件加速器时空空间中每个基底的互联方式,生成硬件加速器的互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用户输入文件中的张量运算的计算代码具体是用户输入文件中与智能应用相应的张量算法的计算代码,其中定义硬件加速器的输入操作数、输出操作数,以及由输入操作数进行计算得到输出操作数的算法,用多层循环表示;用户输入文件中的时空变换矩阵具体是由计算循环下标向量到硬件加速器执行过程中时空向量进行一一映射得到;映射方式采用矩阵—向量乘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访问矩阵A具体是将计算循环下标向量I映射到SPM存储单元的内存地址中,表示数据存储的多维数组坐标向量;A[i, j]表示第j层循环下标对A的第i维地址下标带来的倍率;由用户输入文件中的向量运算计算表达式直接得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重用空间RS具体是在硬件加速器时空空间中的一个子空间;对于子空间中的所有点,硬件加速器在每个点时空坐标访问的存储数组坐标均为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组播互联结构具体是将每个存储单元SPM与特定的计算单元PE进行互联;如果SPM内保存的数据是输入操作数的数据,则SPM的输出端口连接到PE的输入端口;否则,PE的输出端口连接到SPM的输入端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采用组合逻辑模式电路或级联模式电路实现方式,实现旋转互联结构:
组合逻辑模式是只包含一个可变长度的旋转模块,直接在1个周期内完成可变长度的旋转;级联模式是在多个周期内分别实现不同长度的旋转,每个寄存器分别保存旋转不同长度的结果;再由输入的旋转长度信号选择其中一个结果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每个基向量对应的互联方式分为以下4种类型:
6a) 旋转互联类型:只有一个基向量,且采用旋转互联结构;
6b) 旋转+组播互联类型:有两个基向量,其中一个采取旋转互联另一个采取组播互联;
6c) 组播互联类型:只有一个基向量,且采用组播互联结构;
6d) 组播+组播互联类型:有两个基向量,且均采取组播互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使用Chisel高层次语言实现。
CN202210379803.7A 2022-04-12 2022-04-12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Active CN114462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9803.7A CN114462340B (zh) 2022-04-12 2022-04-12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PCT/CN2022/099082 WO2023197438A1 (zh) 2022-04-12 2022-06-16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9803.7A CN114462340B (zh) 2022-04-12 2022-04-12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2340A CN114462340A (zh) 2022-05-10
CN114462340B true CN114462340B (zh) 2022-07-01

Family

ID=8141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9803.7A Active CN114462340B (zh) 2022-04-12 2022-04-12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2340B (zh)
WO (1) WO20231974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2340B (zh) * 2022-04-12 2022-07-01 北京大学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91996B2 (en) * 2016-12-15 2020-06-23 Beijing Deep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Hardware accelerator for compressed LSTM
CN108090560A (zh) * 2018-01-05 2018-05-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基于fpga的lstm递归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的设计方法
CN108596331A (zh) * 2018-04-16 2018-09-28 浙江大学 一种细胞神经网络硬件架构的优化方法
US11175957B1 (en) * 2020-09-22 2021-11-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rdware accelerator for executing a computation task
CN113220630B (zh) * 2021-05-19 2024-05-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硬件加速器的可重构阵列优化方法及自动调优方法
CN113901746A (zh) * 2021-10-09 2022-01-07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向量代数的硬件加速器的设计方法
CN114462340B (zh) * 2022-04-12 2022-07-01 北京大学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2340A (zh) 2022-05-10
WO2023197438A1 (zh) 2023-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Qin et al. Sigma: A sparse and irregular gemm accelerator with flexible interconnects for dnn training
Jiang et al. Device-circuit-architecture co-exploration for computing-in-memory neural accelerators
Dave et al. Hardware acceleration of sparse and irregular tensor computations of ml models: A survey and insights
Yang et al. WRA: A 2.2-to-6.3 TOPS highly unified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accelerator using a novel Winograd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f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Gu et al. DLUX: A LUT-based near-bank accelerator for data center deep learning training workloads
Deng et al. PermCNN: Energy-effici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hardware architecture with permuted diagonal structure
Moon et al. Evaluating spatial accelerator architectures with tiled matrix-matrix multiplication
Yang et al. S 2 Engine: A novel systolic architecture for spars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114462340B (zh) 用于硬件加速器的存储—计算模块互联电路自动设计方法
Mandal et al. COIN: Communication-aware in-memory acceleration for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Cicek et al. General reuse-centric CNN accelerator
Lu et al. THETA: A high-efficiency training accelerator for DNNs with triple-side sparsity exploration
Qin et al. Enabling flexibility for sparse tensor acceleration via heterogeneity
CN113901746A (zh) 一种用于向量代数的硬件加速器的设计方法
Roychowdhury Derivation, extensions and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r iterative algorithms
Huang et al. Ready: A ReRAM-based processing-in-memory accelerator for dynam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Luo et al. Achieving green ai with energy-efficient deep learning using neuromorphic computing
Huang et al. An Integer-Only and Group-Vector Systolic Accelerator for Efficiently Mapping Vision Transformer on Edge
Chen et al. Exploiting on-chip heterogeneity of versal architecture for gnn inference acceleration
Pal et al. Machine learning for agile fpga design
Ma et al. Darwin3: a large-scale neuromorphic chip with a novel ISA and on-chip learning
Mohaidat et al. A Survey on Neural Network Hardware Accelerators
Hotfilter et al. FLECSim-SoC: A flexible end-to-end co-design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system on chips
Gomony et al. CONVOLVE: Smart and seamless design of smart edge processors
He et al. Block-circulant neural network accelerator featuring fine-grained frequency-domain quantization and reconfigurable FFT modu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