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1453A - 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1453A
CN114461453A CN202210115044.3A CN202210115044A CN114461453A CN 114461453 A CN114461453 A CN 114461453A CN 202210115044 A CN202210115044 A CN 202210115044A CN 114461453 A CN114461453 A CN 114461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og
recovery
file
replica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50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do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50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14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1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14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 G06F11/3476Data log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8Techniques for file synchronisation in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05Append-only file systems, e.g. using logs or journals to store data
    • G06F16/1815Journaling fil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其中,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包括: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通过本公开实施例,降低了应用日志的延时,减少了日志文件的积压,也解决了数据恢复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恢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分布式存储系统采用多副本的方式来保证数据可靠性,多个副本组成一个副本组,每一个副本组设定一个主副本(节点),其他副本作为从副本(节点),主副本接收到用户的数据后,生成一条日志,写入主副本的日志文件,同时同步到其他从副本。
在相关技术中,当出现副本故障时,需要删除故障副本,增加新副本并恢复数据,以保证数据可靠性,新副本在恢复全量数据时,以数据文件为单位逐个恢复,单个数据文件按数据块顺序恢复。
但是,当日志文件对应的数据块还没有恢复时,需要优先恢复该日志对应的数据块,增加了日志应用的延时,从而导致日志积压。尤其是在用户写入的IOPS(Input/OutputOperations Per Second,对计算机存储设备每秒的读写次数)越高时,该问题越严重,如果新副本的日志积压过多,衔接不上主副本最早的日志(日志空间有限,日志应用后,空间会回收再重复使用),那么本次数据恢复就失败了,需要重新启动数据恢复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日志恢复过程中日志应用时延高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包括: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包括:若检测到第一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已恢复完成,则确定订单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一日志数据;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文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还包括:若检测到第二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正在恢复完成,则确定优先恢复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二日志数据;在完成所述第二日志数据的恢复后,将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所述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第二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还包括:若检测到第三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未开始恢复,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三日志数据;确定丢弃所述第三日志数据,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三数据文件,所述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第三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第三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开始恢复,则向所述主副本节点请求获取待同步的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前,还包括:确定一个副本组中包括的一个所述主副本节点和至少一个所述从副本节点;响应于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所述主副本之间的连接;检测到所述主副本节点的更新数据,生成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向所述主副本节点请求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并对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进行同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在完成对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的同步恢复后,向所述主副本节点反馈日志同步完成的指令,以供所述主副本节点根据完成日志同步的从副本节点的数量确定是否将同步的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从副本节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装置,包括:确定模块,设置为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写入模块,设置为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检测模块,设置为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所述确定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进而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若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则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降低了日志恢复过程中日志应用时延,新副本在恢复数据期间应用日志时,只有正在恢复的一个数据文件会有延时,日志落在没有开始恢复的数据文件上时,直接丢弃,连正常应用日志的延时都没有了,因此,日志文件不再有积压,紧随主副本的日志进行恢复和同步,也解决了数据恢复失败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案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中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中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中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中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中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中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公开中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公开中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案的交互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装置的方框图;
图1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案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中的一种或多种,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比如服务器105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一般由终端105执行,相应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装置一般设置于终端设备103(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01或102)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某些服务器可以具有与终端设备相似的功能从而执行本方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不限定在终端设备执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2,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2,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
步骤S204,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206,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
步骤S208,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进而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若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则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降低了日志恢复过程中日志应用时延,新副本在恢复数据期间应用日志时,只有正在恢复的一个数据文件会有延时,日志落在没有开始恢复的数据文件上时,直接丢弃,连正常应用日志的延时都没有了,因此,日志文件不再有积压,紧随主副本的日志进行恢复和同步,也解决了数据恢复失败的问题。
下面,对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包括:
步骤S302,若检测到第一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已恢复完成,则确定订单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一日志数据。
步骤S304,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文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日志对应的数据文件已恢复完成,则直接更新数据文件上对应的数据块。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还包括:
步骤S402,若检测到第二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正在恢复完成,则确定优先恢复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
步骤S404,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二日志数据。
步骤S406,在完成所述第二日志数据的恢复后,将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所述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第二日志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日志对应的数据文件正在恢复数据,且该日志对应的数据块还没有恢复,则优先恢复该日志对应的数据块,然后再将该日志更新到对应的数据块。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还包括:
步骤S502,若检测到第三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未开始恢复,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三日志数据。
步骤S504,确定丢弃所述第三日志数据,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三数据文件,所述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第三日志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日志落在没有开始恢复的数据文件上时,则直接丢弃,那么连正常应用日志的延时都没有了,而且日志文件不再有积压,解决了数据恢复失败的问题。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2,若检测到所述第三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开始恢复,则向所述主副本节点请求获取待同步的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前,还包括:
步骤S702,确定一个副本组中包括的一个所述主副本节点和至少一个所述从副本节点。
步骤S704,响应于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所述主副本之间的连接。
步骤S706,检测到所述主副本节点的更新数据,生成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
步骤S708,向所述主副本节点请求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并对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进行同步。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主副本节点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实现读写操作,主副本节点根据用户数据的操作生成日志,主副本节点与从副本节点之间再进行日志同步(恢复)和应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还包括:
步骤S802,在完成对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的同步恢复后,向所述主副本节点反馈日志同步完成的指令,以供所述主副本节点根据完成日志同步的从副本节点的数量确定是否将同步的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从副本节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从副本接收到主副本的日志后,写入从副本的日志文件,返回给主副本日志保存完成。主副本统计成功返回的从副本数量,加上主副本自己,总数量达到副本数的大多数后(假设副本总数为N,则大多数为N/2+1),将该日志应用到主副本,同时通知从副本应用该日志。
如图9所示,本公开中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案中包括主副本节点902和多个从副本节点,多个从副本节点可例如包括从副本节点904和从副本节点906,主副本节点902根据接收的用户数据生成日志A、日志B和日志C,从副本节点904已完成日志数据的同步,从副本节点904正在进行数据恢复,根据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日志A:对应的数据文件A已恢复完成,直接更新数据文件A上对应的数据块。
日志B:对应的数据文件B正在恢复数据,且该日志对应的数据块还没有恢复。优先恢复该日志对应的数据块,然后再将该日志更新到对应的数据块。
日志C:对应的数据文件C未开始恢复数据,丢弃该日志。后续数据文件C开始恢复数据时,从主副本节点902恢复的就是最新的数据,开始恢复前的日志都可以丢弃。
经过该改进后,新副本在恢复数据期间应用日志时,只有正在恢复的一个数据文件会有延时。日志落在没有开始恢复的数据文件上时,直接丢弃,连正常应用日志的延时都没有了。日志文件不再有积压,紧随主副本的日志,避免了数据恢复失败的问题。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10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装置的方框图。
参考图10,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装置1000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1002,设置为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
写入模块1004,设置为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模块1006,设置为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
所述确定模块1002,设置为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002还设置为:若检测到第一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已恢复完成,则确定订单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一日志数据;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文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002还设置为:若检测到第二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正在恢复完成,则确定优先恢复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二日志数据;在完成所述第二日志数据的恢复后,将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所述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第二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002还设置为:若检测到第三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未开始恢复,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三日志数据;确定丢弃所述第三日志数据,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三数据文件,所述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第三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002还设置为:若检测到所述第三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开始恢复,则向所述主副本节点请求获取待同步的日志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002还设置为:在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前,确定一个副本组中包括的一个所述主副本节点和至少一个所述从副本节点;响应于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所述主副本之间的连接;检测到所述主副本节点的更新数据,生成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向所述主副本节点请求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并对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进行同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002还设置为:在完成对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的同步恢复后,向所述主副本节点反馈日志同步完成的指令,以供所述主副本节点根据完成日志同步的从副本节点的数量确定是否将同步的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从副本节点。
由于装置1000的各功能已在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予以详细说明,本公开于此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100。图11显示的电子设备11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11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1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1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1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120和处理单元1110)的总线11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1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1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110可以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存储单元11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1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1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1203。
存储单元11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1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1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1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1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1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1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1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1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1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1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160通过总线1130与电子设备11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1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构思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
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
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包括:
若检测到第一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已恢复完成,则确定订单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一日志数据;
将所述第一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文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还包括:
若检测到第二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正在恢复完成,则确定优先恢复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
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二日志数据;
在完成所述第二日志数据的恢复后,将所述第二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文件对应的数据块,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二数据文件,所述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第二日志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还包括:
若检测到第三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未开始恢复,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文件对应的第三日志数据;
确定丢弃所述第三日志数据,所述数据文件包括所述第三数据文件,所述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第三日志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三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为开始恢复,则向所述主副本节点请求获取待同步的日志数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前,还包括:
确定一个副本组中包括的一个所述主副本节点和至少一个所述从副本节点;
响应于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建立所述客户端与所述主副本之间的连接;
检测到所述主副本节点的更新数据,生成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
向所述主副本节点请求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并对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进行同步。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完成对所述更新数据对应的日志数据的同步恢复后,向所述主副本节点反馈日志同步完成的指令,以供所述主副本节点根据完成日志同步的从副本节点的数量确定是否将同步的日志数据应用到所述从副本节点。
8.一种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设置为响应于主副本节点的日志同步指令,确定待恢复的日志数据;
写入模块,设置为将所述日志数据写入所述副本节点的日志空间,并确定所述日志数据与所述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检测模块,设置为检测所述数据文件的数据恢复状态;
所述确定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数据恢复状态确定所述数据文件的恢复数据优先级或丢弃对应的日志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
CN202210115044.3A 2022-01-29 2022-01-29 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44614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5044.3A CN114461453A (zh) 2022-01-29 2022-01-29 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5044.3A CN114461453A (zh) 2022-01-29 2022-01-29 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1453A true CN114461453A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1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5044.3A Pending CN114461453A (zh) 2022-01-29 2022-01-29 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14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3337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node data
CN111752759B (zh) Kafka集群故障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776130B (zh) 一种日志恢复方法、存储装置和存储节点
US9778998B2 (en) Data rest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10860447B2 (en) Database cluster architecture based on dual port solid state disk
CN110019498B (zh) 日志同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11093335B2 (en) Data repl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825562B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US20190227710A1 (en) Incremental data rest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815094B (zh) 一种用于实现主备同步模式下事务提交的方法与设备
CN110121694B (zh) 一种日志管理方法、服务器和数据库系统
CN111338834B (zh)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9726039B (zh) 用于管理虚拟机的方法和设备
CN112749123A (zh) 用于管理文件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858143A (zh)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169441B2 (en) Synchronous data replication in a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N114741234A (zh) 数据的备份存储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261164A (zh) 一种逻辑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及一种中心授时集群
CN109165117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13448770A (zh) 用于恢复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177260A (zh) 数据库远程复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61453A (zh) 从副本节点的数据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US1138604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snapshot in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US8775371B2 (en) Synchronizing an auxiliary data system with a primary data system
CN114281600A (zh) 一种容灾备份和容灾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