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2506A -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2506A
CN114452506A CN202210106167.0A CN202210106167A CN114452506A CN 114452506 A CN114452506 A CN 114452506A CN 202210106167 A CN202210106167 A CN 202210106167A CN 114452506 A CN114452506 A CN 114452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user
meditation
touch poin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061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52506B (zh
Inventor
倪士光
崔馨予
魏文
胡子卉
倪晔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1061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52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5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2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52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2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1/02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for inducing sleep or relaxation, e.g. by direct nerve stimulation, hypnosis, analges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A61B5/168Evaluating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syc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包括:获得一个触摸点,触摸点为操作体接触/接近触摸显示屏产生的点;获取触摸点的坐标以及触摸点的坐标与预先设置的引导物的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将第一距离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对比,若第一距离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则对操作体发出提醒使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引导物按照预设轨迹移动,在引导物移动过程中时刻获取第一距离且保持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阈值;若引导物移动过程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无法获得触摸点,则引导物停止移动对操作体发出提醒使第一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能够让个体在短时间内学会冥想,降低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冥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冥想的形式众多,其中最为流行、受众最广泛、研究最多的是正念冥想,其主要的冥想方式为静坐冥想。具体地,静坐冥想指在安静环境以坐姿进行冥想,其组成如下:安静的房间,椅子,坐垫,节拍器,音乐播放器或引导者,计时器。通常需要保持打坐的坐姿并将双手放在腿上,以具有仪式感的环境和姿态进入冥想的状态,在放松身体后将注意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节奏或心跳、节拍器等。该形式的主要问题是每次都需要寻找安静的环境和坐姿。在缺乏合适的音乐及经验丰富引导者时较难进入冥想状态,冥想效果和时间不稳定。
现有使用手机辅助的冥想交互技术主要包括呼吸引导冥想软件、冥想音乐及课程软件。呼吸引导冥想软件是指在手机软件中内置音频和文字,引导用户以特定方法呼吸。其组成如下:视频播放器,音频播放器,冥想模式分类列表(如舒缓紧张、促进睡眠、降低焦虑等),冥想时长定时器,播放积极的文段配合令人放松的图画,播放录制的特定音频,音频内容为人声引导用户以特定的节奏进行呼气和吸气。冥想音乐及课程软件是指一个音乐视频库,在手机软件中内置多种冥想纯音乐,用户可收听这些音乐进行放松和冥想。其组成如下:视频播放器,音频播放器,冥想音频分类的标签,各标签文件夹下的音乐,冥想类系列课程,搜索功能。主要问题是缺乏交互引导,为固定的预录制内容单向输出,学习冥想的难度较大,效果无法评价,趣味性较低;进一步地,无法确保用户进入冥想状态的效果,用户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准确引导;对用户的行为没有限制,用户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
所以,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有效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得一个触摸点,所述触摸点为操作体接触/接近触摸显示屏产生的点;S2:获取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以及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与预先设置的引导物的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S3:将所述第一距离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则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使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S4:所述引导物按照预设轨迹移动,在所述引导物移动过程中时刻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且保持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阈值;若所述引导物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无法获得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使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
优选地,所述预设轨迹包括:直线、曲线和圆。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引导物完成预定轨迹后继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持续获取所述引导物与所述触摸点的第二距离;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则所述引导物持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阈值或无法获得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并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
优选地,所述引导物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的方向是所述引导物体的坐标指向所述触摸点的坐标的方法。
优选地,为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最大速度区域范围且所述最大区域范围为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屏幕宽度的1/15-1/10。
优选地,所述最大速度移动区域范围为以所述触摸点的中心为圆心、以最大速度范围为半径的圆所在区域设定为速度变化区域;所述引导物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内根据所述第二距离的变化而获得不同的移动速度;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外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引导物以最大速度移动。
优选地,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内,所述引导物的移动速度在0至所述最大速度之间变化:当所述第二距离越接近0时,所述移动速度V会趋向于0且减少相同距离对应减少的速度变化值也越小;当所述第二距离越接近所述最大速度区域范围时,所述移动速度会趋向于所述最大速度且增加相同距离对应增加的速度变化值也越大。
优选地,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引导物持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同时所述引导物的体积会逐渐变大;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或无法获取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且所述引导物的体积会逐渐缩小。
优选地,还包括:当所述引导物的体积达到预设体积时,提醒用户闭上双眼进行冥想且保持所述触摸点做圆周运动。
优选地,所述提醒包括声音和/或文字;在所述触摸点运动过程中设置冥想音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通过获得触摸点得到可以获得用户手指的运动状态,进而判断用户是否集中精力跟着引导物进行冥想训练;当检测到用户分心、偏离引导物的运动轨迹等冥想效果不佳情况时,将实时提醒引导用户,保证用户的冥想效果,提高习得冥想习惯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视觉、听觉等提醒方式以及用户手势动作多感官交互,使用户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冥想状态,并且对于环境和用户姿态没有要求。
再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高效地训练手段,能够让个体在短时间内学会冥想,降低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用户可以通过沉浸式地训练,让自己能更好地进入冥想心流状态;在通过引导训练之后,用户逐渐掌握冥想的方式,实现脱离工具进行正念冥想;用户后续也可以将本系统作为日常正念冥想训练的辅助手段,使用户能更好地学习正念并保持冥想习惯。更好地让用户沉浸在冥想状态中,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既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电路连通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得一个触摸点,所述触摸点为操作体接触/接近触摸显示屏产生的点;
S2:获取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以及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与预先设置的引导物的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
S3:将所述第一距离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则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使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
S4:所述引导物按照预设轨迹移动,在所述引导物移动过程中时刻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且保持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所述引导物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无法获得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使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
本发明通过获得触摸点得到可以获得用户手指的运动状态,进而判断用户是否集中精力跟着引导物进行冥想训练;当检测到用户分心、偏离引导物的运动轨迹等冥想效果不佳情况时,将实时提醒引导用户,保证用户的冥想效果,提高习得冥想习惯的效率;能够让个体在短时间内学会冥想,降低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用户可以通过沉浸式地训练,让自己能更好地进入冥想心流状态。在通过引导训练之后,用户逐渐掌握冥想的方式,实现脱离工具进行正念冥想。用户后续也可以将本系统作为日常正念冥想训练的辅助手段。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视觉、听觉等提醒方式以及用户手势动作多感官交互,使用户很容易集中注意力、进入冥想状态,故不再需要传统冥想的“仪式”,对于环境和用户姿态没有要求。
再进一步地,本发明让需要进行冥想训练的用户能更好地学习正念并保持冥想习惯。更好地让用户沉浸在冥想状态中,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上面这种运动模式为跟随运动模式,在跟随移动运动模式中,用户手指跟随引导物体进行慢速跟随运动。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预先为引导物体设定好固定的移动轨迹,预设轨迹包括:直线、曲线和圆。让用户的手指沿着预设轨迹移动,引导物将会以预设好的较慢的速度进行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预定轨迹为:先直线引导至屏幕中间位置,后开始圆周运动,让用户熟悉手指的圆周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此之前会先会对用户手指是否按下进行监听,即能否获得触摸点。如果用户没有触摸屏幕则引导物体不移动;如果检测到用户触摸屏幕的触摸点,则监测用户的手指按下的触摸点的坐标。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以及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与预先设置的引导物的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如果第一距离X1超出第一阈值Range1则引导物会停止移动;如果第一距离X1小于第一阈值Range1,则引导物就会继续移动。进一步,引导物会沿着预设轨迹移动,同时用户手指也在屏幕上沿着预设轨迹移动,当引导物移动至轨迹终点时该状态结束,之后进入到下一个运动模式。
同时,在跟随运动模式中,会根据用户的触摸状态对用户进行文字和/或语音反馈;当用户手指离开屏幕时无法获得触摸点,使用文字和/或语音提示用户用手指触摸屏幕并跟随引导物体移动;当用户持续跟随物体移动时,使用文字提示用户继续保持该运动状态。
下一个运动模式是自由移动运动模式。在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引导物完成预定轨迹后继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持续获取所述引导物与所述触摸点的第二距离;
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则所述引导物持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
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阈值或无法获得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并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
在自由移动运动模式中,用户手指自由控制移动方向,引导物跟随用户手指移动,仍需要用户保持缓慢持续的速度,也仍然持续监听用户是否按下屏幕,如果用户没有触摸屏幕即无法获得触摸点则引导物不移动;若获得用户手指的触摸点,则实时获得第二距离X2。
如果第二距离X2超出第二阈值Range2,则引导物不跟随触摸点移动并用文字和/或语音反馈提示用户手指距离引导物体太远;如果第二距离X2小于第二阈值Range2,则引导物向监测到的手指的触摸点移动,所述引导物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的方向是所述引导物体的坐标指向所述触摸点的坐标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为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最大速度区域范围SpeedRange且所述最大区域范围SpeedRange为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屏幕宽度的1/15-1/10。可以理解的是,最大区域范围SpeedRange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引导物及屏幕的不同情况而确定,SpeedRange小于Range2。
进一步地,所述最大速度移动区域范围为以所述触摸点的中心为圆心、以最大速度范围SpeedRange为半径的圆所在区域设定为速度变化区域R;
所述引导物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R内根据所述第二距离X2的变化而获得不同的移动速度V;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R外且所述第二距离X2小于所述第二阈值Range2时,所述引导物以最大速度移动Vm。可以理解的是,最大移动速度Vm可以预先设置。
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R内,所述引导物的移动速度在0至所述最大速度Vm之间变化:
当所述第二距离X2越接近0时,所述移动速度V会趋向于0且减少相同距离对应减少的速度变化值也越小;
当所述第二距离越接近所述最大速度区域范围SpeedRange时,所述移动速度会趋向于所述最大速度Vm且增加相同距离对应增加的速度变化值也越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SpeedRange外的最大速度为Vm,Vm_x为x方向速率,Vm_y为y方向速率,X2为手指位置与引导物体中心位置X方向距离,Y2为Y方向距离,S为直线距离。ACC_SPEED为加速度,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取1.5。
Vm_x=X2/S*(10*ACC_SPEED);
Vm_y=Y2/S*(10*ACC_SPEED);
其中,SpeedRange内的移动速度为V,V_x为x方向速率,V_y为y方向速率,SpeedRange=50rpx(屏幕的十五分之一);
V_x=X2/S*(5*ACC_SPEED)*[S/(SpeedRange+0.1*current_size)];
V_y=Y2/S*(5*ACC_SPEED)*[S/(SpeedRange+0.1*current_size)];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过程中会持续对手指坐标进行越界检测,当用户手指离开屏幕或手指没有移动时,引导物的移动速度会缓慢减小至0,引导物会停止移动。此自由移动过程需要保证用户有足够的自由移动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引导效果,在一种实施例中,连续自由移动的持续时间设置为75秒(该数值仅是示例性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引导物、屏幕、音频的不同情况而测定,比如75-150s),当用户持续自由移动的时间达到75后引导物不再移动,之后进入到下一个运动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引导物持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同时所述引导物的体积会逐渐变大;
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或无法获取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且所述引导物的体积会逐渐缩小。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自由运动时引导物图像变大/小速率:current_size指引导物图像当前大小,Rate指变化速率,change_size指变化后大小
当引导物变大时:change_size=current_size*Rate,
当引导物变小时:change_size=current_size/Rate。
在所述自由移动运动模式中,会根据用户的触摸状态对用户进行图像、文字反馈。当引导物跟随手指持续移动时会缓慢变大,而当手指离开屏幕时,引导物体将不移动并且缓慢缩小。进一步,如果用户手指坐标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即手指移动速度小于可接受的最小值)或用户手机离开了屏幕,使用文字反馈提示用户不要停止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当所述引导物的体积达到预设体积时,提醒用户闭上双眼进行冥想且保持所述触摸点做圆周运动,即进入连续画圈运动模式。
在连续画圈运动模式中,引导物体保持静止,此时引导物体已经足够大且充满了超过二分之一的屏幕,使用文字提示用户闭上双眼进行冥想,用户可以在整个屏幕范围内缓慢画圈。在这个过程中将持续检测用户是否触摸屏幕即是否获得触摸点且缓慢移动手指,此自由移动过程需要保证用户有足够的自由移动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引导效果,最短冥想时长设置为150秒,当超过该时长后用户仍然可以继续连续画圈,直到用户停止后整个引导过程结束。
在连续画圈运动模式中,会根据用户的触摸状态对用户进行声音、文字反馈。背景音频的音量将变大,让用户在闭眼的状态下可以根据音频的频率变化进行缓慢的运动。同时削弱音频的高频部分,让用户更加专注与沉浸。如果用户手指坐标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即手指移动速度小于可接受的最小值)或用户离开了屏幕,使用文字反馈提示用户不要停止移动。
在本发明中,所述提醒包括声音和/或文字;但是在所述触摸点运动过程中设置冥想音乐,所以提醒优先使用文字或图片提醒。
如上的引导方法中,提出三种运动模式,包括跟随移动、自由移动和连续画圈来递进地实现对用户的冥想引导,高效、便携且多层级地提高正念冥想训练效果,进而提高用户的心理素质。通过特定的交互运动模式并结合双耳音乐,为用户提供可操控性强的训练方法,使个体在通过跟随移动、自由移动和连续圆圈移动模式学会进入冥想状态。
在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小程序、APP等实现。
如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一种系统实现上述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包括:引导用户进入正念模块、检测用户手指运动模块、跟随移动模块、自由移动模块、连续画圈模块、多模态反馈模块。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流程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a.引导:用户在进入主界面后,通过图像和文字引导用户用手指下拉屏幕,进入冥想训练程序;进入冥想训练模块后,音频播放设备将随即播放背景音乐,并通过图像和文字引导用户戴上耳机;
b.检测:用户进入冥想训练模块后,系统通过触发区域是否与用户在屏幕手指触碰区域相匹配来监测用户手指是否停留在屏幕上、在屏幕上的位置、在屏幕上滑动的轨迹以及滑动的速度。根据检测得到的信息,后台程序实时计算,并通过屏幕和音频播放设备给予用户保持冥想状态的引导和反馈;
c.反馈:在检测到用户手指的运动状态后,系统会用三种反馈机制同时提供反馈作用,包括图像、文字和声音变化。
(1)图像变化:初次操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屏幕上且位于特定图案上时,有特殊的画面变化给予用户操作正确的反馈。手指在屏幕上且位于特定图案上时,图案会以舒缓的节奏在屏幕上运动,图案的体积也逐渐变大;当监测手指离开屏幕或位于错误位置时,图案停止运动,且体积逐渐缩小。
(2)文字变化:冥想过程中手指运动状态存在若干阶段,在运动阶段切换时,屏幕上的文字将相应改变;当用户停止操作、运动速度过快、运动状态错误时,屏幕上的文字将相应改变以引导用户正确操作。
(3)声音变化:不同手指运动阶段中,音乐的音量、频率将相应改变。在图案运动及图像引导为主时,音乐音量较小;在需要用户闭眼,以音乐引导为主,完成用手指画圈等活动时,音乐音量相对较大,高频部分音量削弱,引导用户进入深度冥想。
其次,本发明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三种运动模式来引导用户更好地进入正念冥想状态。这三种运动模式都是属于缓慢、连续和柔和的特性,让用户用手指在触摸显示屏中保持这种运动状态。移动触摸屏的设计是为了精确检测人类的手指运动。移动触摸屏也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它不仅能够采用快速有效的手势动作,而且还能体现缓慢、连续和轻柔的动作。缓慢和连续的运动品质是通过手指运动的速度和连续性来检测的。如果一个人在移动手指时在屏幕上施加过多压力,增加的摩擦力就会破坏手指运动的连续性。缓慢、连续和轻柔地移动手指需要时刻保持注意。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交互机制,使手机只有在检测到缓慢、连续和温和的手指运动时,才会产生反馈。一旦手指移动得过快停止,或从屏幕上抬起,反馈就会逐渐消失,以提醒人们要保持稳定的运动。
a.跟随移动运动模式:为了让用户在初期更好地在正念冥想中集中注意力,本发明设置了一种引导用户跟随焦点进行慢速运动的跟随模式。用户需要注视手机显示屏显示的触摸点运动方向,并且用手指始终保持缓慢的移动。若用户手指移动过快或暂定移动,触摸点的移动也会停止并保持不动。用户需要回到触摸点所在位置点击并继续缓慢移动才能继续。用户跟随移动一定时间后会暂定移动。
b.自由移动运动模式:在用户对缓慢连续的移动模式有初步的熟悉后,用户可以在手机显示屏进行自由移动。自由移动也需要用户保持缓慢持续的速度,持续一定时间后会进入到下一种移动模式。自由移动是为了让用户对自己的移动方向有进一步的控制感,并且在自由移动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调节自己心率。在自由移动的过程中,玩家需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引导交互中,注意力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c.连续画圈运动模式:在用户学会不费力地投入到缓慢匀速的移动中时,用户需要在屏幕中进行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在连续画圈运动中,用户需要闭上双眼进行冥想。闭上双眼是为了让用户更好地沉浸在冥想过程中,避免外界视觉刺激的干扰。关掉视觉刺激也有助于人们进入一个平静的心理状态。在移动过程中,一段舒缓的音乐也会开始播放,以激励用户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进行连续画圈运动。
这种三种模式是顺序执行的关系,本发明希望用户逐渐学会掌控冥想的进度。在跟随移动模式中,用户是先学会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中的移动焦点上,并且熟悉移动的节奏;在自由运动模式中,用户学会感受如何将自己的手指一直保持在屏幕上;在连续画圈运动模式中,玩家在掌握了如何进行冥想后,学习闭眼进行沉浸式冥想,辅助用户达到良好的冥想效果。本发明通过三种不同的状态有层次地引导用户更好地进入正念冥想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用户将手指放在触摸显示屏上,先是跟随移动,引导物体会沿着该固定的移动轨迹移动,同时用户手指也在屏幕上沿着固定的移动轨迹移动,当引导物体移动至轨迹终点时该状态结束,进入自由移动模式,用户完成75秒自由移动后,会再变换为连续画圈。临界点的数值设置根据引导物体、屏幕大小、音频节奏的不同情况而设定,如用户没有跟随引导完成交互任务,则临界时间会推迟至等待用户完成任务。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一周前后,分别测试了注意力能力、情绪测试、主观幸福感,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方法提升用户的注意力能力25%,积极情绪12%和主观幸福感得分17%。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每次冥想训练都将生成日志,记录单次冥想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并在个人中心总结出用户的总冥想天数、时间等个人信息。
随着用户逐渐进入冥想训练状态,本发明将依据训练的实时情况,变换交互模式,进一步引导用户进行深入的冥想,可以不按照上述三个模式的顺序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至少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至少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至少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所述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 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介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得一个触摸点,所述触摸点为操作体接触/接近触摸显示屏产生的点;
S2:获取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以及所述触摸点的坐标与预先设置的引导物的坐标之间的第一距离;
S3:将所述第一距离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则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使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
S4:所述引导物按照预设轨迹移动,在所述引导物移动过程中时刻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且保持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所述引导物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无法获得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使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轨迹包括:直线、曲线和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引导物完成预定轨迹后继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持续获取所述引导物与所述触摸点的第二距离;
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则所述引导物持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
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阈值或无法获得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并对所述操作体发出提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物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的方向是所述引导物体的坐标指向所述触摸点的坐标的方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最大速度区域范围且所述最大区域范围为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屏幕宽度的1/15-1/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速度移动区域范围为以所述触摸点的中心为圆心、以最大速度范围为半径的圆所在区域设定为速度变化区域;
所述引导物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内根据所述第二距离的变化而获得不同的移动速度;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外且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引导物以最大速度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速度变化区域内,所述引导物的移动速度在0至所述最大速度之间变化:
当所述第二距离越接近0时,所述移动速度V会趋向于0且减少相同距离对应减少的速度变化值也越小;
当所述第二距离越接近所述最大速度区域范围时,所述移动速度会趋向于所述最大速度且增加相同距离对应增加的速度变化值也越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所述第二阈值,则所述引导物持续跟随所述触摸点移动同时所述引导物的体积会逐渐变大;
若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阈值或无法获取所述触摸点,则所述引导物停止移动且所述引导物的体积会逐渐缩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引导物的体积达到预设体积时,提醒用户闭上双眼进行冥想且保持所述触摸点做圆周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包括声音和/或文字;
在所述触摸点运动过程中设置冥想音乐。
CN202210106167.0A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Active CN114452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6167.0A CN114452506B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06167.0A CN114452506B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2506A true CN114452506A (zh) 2022-05-10
CN114452506B CN114452506B (zh) 2023-10-13

Family

ID=8141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6167.0A Active CN114452506B (zh) 2022-01-28 2022-01-28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52506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9138A (en) * 1987-01-10 1990-02-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control device with touch time and finger direction discrimination
EP1528460A1 (en) * 2003-10-30 2005-05-04 GIRAUD, Pier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cursor control data in relation to a users input action
US20070247435A1 (en) * 2006-04-19 2007-10-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cise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touch screens
WO2011013117A1 (en) * 2009-07-28 2011-02-03 Yinon Edrei System and methods which monitor for attentiveness by altering transfer function governing user-perceptible behaviors vs. user input
US20110074694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Peter William Rapp Device and Method for Jitter Reduction on Touch-Sensitive Surfaces and Displays
CN102073408A (zh) * 2010-12-29 2011-05-25 杨开艳 触控板双指滑动加速光标移动的方法
US20130061178A1 (en) * 2011-09-07 2013-03-07 Zachary Jay Seli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editation experience
CN104123026A (zh) * 2013-04-28 2014-10-29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触摸轨迹运动方向识别的方法
CN104238783A (zh) * 2013-06-07 2014-12-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70304585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Odyssey Science Innovations, LLC Virtual reality guided meditation in a wellness platform
CN107427225A (zh) * 2015-02-07 2017-12-01 波斯埃布尔公司 用于放松和培养注意力的方法和系统
US20180011543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osition 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9597560A (zh) * 2017-09-30 2019-04-09 阿尔卑斯通信器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触摸板控制方法以及触摸板控制系统
US20210402298A1 (en) * 2018-12-19 2021-12-30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irtual Camera in Game
CN113952582A (zh) * 2021-12-20 2022-01-21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中断冥想音效控制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9138A (en) * 1987-01-10 1990-02-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control device with touch time and finger direction discrimination
EP1528460A1 (en) * 2003-10-30 2005-05-04 GIRAUD, Pier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cursor control data in relation to a users input action
US20070247435A1 (en) * 2006-04-19 2007-10-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cise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touch screens
WO2011013117A1 (en) * 2009-07-28 2011-02-03 Yinon Edrei System and methods which monitor for attentiveness by altering transfer function governing user-perceptible behaviors vs. user input
US20110074694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Peter William Rapp Device and Method for Jitter Reduction on Touch-Sensitive Surfaces and Displays
CN102073408A (zh) * 2010-12-29 2011-05-25 杨开艳 触控板双指滑动加速光标移动的方法
US20130061178A1 (en) * 2011-09-07 2013-03-07 Zachary Jay Seli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editation experience
CN104123026A (zh) * 2013-04-28 2014-10-29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触摸轨迹运动方向识别的方法
CN104238783A (zh) * 2013-06-07 2014-12-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427225A (zh) * 2015-02-07 2017-12-01 波斯埃布尔公司 用于放松和培养注意力的方法和系统
US20170304585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Odyssey Science Innovations, LLC Virtual reality guided meditation in a wellness platform
US20180011543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osition 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9597560A (zh) * 2017-09-30 2019-04-09 阿尔卑斯通信器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触摸板控制方法以及触摸板控制系统
US20210402298A1 (en) * 2018-12-19 2021-12-30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irtual Camera in Game
CN113952582A (zh) * 2021-12-20 2022-01-21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中断冥想音效控制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颜值治愈平静心理的禅修冥想APP--Pause(ios专用)", pages 1 - 3,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113495080?utm_id=0> *
曾蓉,李传明,杨倍胜: "正念冥想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影像研究进展", 山西医药杂志, vol. 20, no. 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2506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4715B2 (en) Systems, environment and methods for emotional recogni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coaching
US969129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sation coach
AU2015218578B2 (en) Systems, environment and methods for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using a wearable data collection device
Cummins Gaze and blinking in dyadic conversation: A study in coordinated behaviour among individuals
Czerwinski et al. Building an AI that feels: AI systems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uld learn faster and be more helpful
Shamekhi et al. Breathe deep: A breath-sensitive interactive meditation coach
JP2004310034A (ja) 対話エージェントシステム
CN105955490A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Nomikou et al. Educating attention: Recruiting, maintaining, and framing eye contact in early natural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s
WO2017221525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riedman Experiential listening
Chan Augmenting Human Prospective Memory through Cognition-Aware Technologies
CN114452506A (zh) 一种引导用户正念冥想的方法
Huang et al. Can a Virtual Listener Replace a Human Listener in Active Listening Conversation?
JP2022089138A (ja) ソリューション提供システム
Prendinger et al. Symmetric multimodality revisited: Unveiling users' physiological activity
Siegmund et al. Talis—A design study for a wearable device to assist people with depression
CN116419778A (zh) 具有交互辅助特征的训练系统、训练装置和训练
Prpa Attending to inner self: Designing and unfolding breath-based VR experiences through micro-phenomenology
Janssen Connecting people through physiosocial technology
Ritschel Real-time generation and adaptation of social companion robot behaviors
WO2022118955A1 (ja) ソリューション提供システム
Wu AlterEgo as a speech interface for ALS patients
Bundea et al. User Models for Post-stroke Therapies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 Interaction with a Humanoid Robot.
Miri Using Technology to Regulate Affect: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