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9510A - 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9510A
CN114449510A CN202011207035.4A CN202011207035A CN114449510A CN 114449510 A CN114449510 A CN 114449510A CN 202011207035 A CN202011207035 A CN 202011207035A CN 114449510 A CN114449510 A CN 114449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idou
acti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erminal
resource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70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9510B (zh
Inventor
陈鸣
张�杰
王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ZHOU TIAN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ZHOU TIAN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ZHOU TIAN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ZHOU TIAN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70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9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9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9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9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9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65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for initial activation of new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包括: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基于北斗终端机的发送激活申请的发送通道,向北斗终端机回复与激活申请相关的激活指令;北斗终端机在接收到激活指令之后,按照激活指令启动一组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并向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申请入站注册。方便对北斗号码进行管理,且使得有限的北斗号码资源可以被高效的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
背景技术
北斗终端机号码资源有限。以北斗三号系统为例,拟将使用和发出的号码资源总计只有1000万个,而北斗二号系统的号码资源就更少了,并且,所发出的北斗终端机的号码利用率很小、使用频度很低。而且,虽然在应急搜救等领域对北斗终端及使用的需求很大,但同样使用机率不高。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包括: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基于所述北斗终端机的发送激活申请的发送通道,向所述北斗终端机回复与所述激活申请相关的激活指令;
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到所述激活指令之后,按照所述激活指令启动一组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并向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申请入站注册。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的过程中包括: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基于北斗卫星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或者,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如果所述北斗终端机内集成有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基于所述有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北斗终端机中还预先内置有自身的唯一物理ID号;
所述激活指令是包括:指定北斗终端机的唯一物理ID号和通播号在内的;
其中,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所述激活指令之前,还包括:
验证所述激活指令中的指定唯一物理ID号与通播号与对应的所述北斗终端机的唯一物理ID号与通播号两者是否完全一致;
若是,对应的所述北斗终端机接收所述激活指令;
否则,不接收所述激活指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北斗终端机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设置的使用北斗号及相关参数的时限;
当所述北斗终端机被激活后,对激活后的使用时间进行计时,当计时时长与所述时限一致时,启动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失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回复的激活指令是由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所属的指挥机发出,或,
与收到激活申请相同的发送通道发出,或,
由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发出。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未经入站注册的北斗终端机通过北斗卫星发送来的激活申请;
所述激活申请是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本系统的天线接收并解调得到的,或者是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地面管理中心的天线接收、解调后转发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得到的。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未经入站注册的北斗终端机内集成的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激活申请。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北斗终端机内预先内置有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当所述北斗终端发送激活申请时,基于所述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对所述激活申请进行加密处理;
当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到所述激活指令之后,基于所述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对所述激活指令进行解密处理。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北斗终端机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时,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选择一组当前未被使用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供所述北斗终端机使用;
且该组北斗号码及相关参数在授权期限内不被授权给其他北斗终端机使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原系统北斗终端机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北斗终端机激活方式一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北斗终端机激活方式二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北斗终端机激活方式三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步骤2: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基于所述北斗终端机的发送激活申请的发送通道,向所述北斗终端机回复与所述激活申请相关的激活指令;
步骤3: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到所述激活指令之后,按照所述激活指令启动一组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并向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申请入站注册。
现有技术条件下,每一台具有通信功能的北斗终端机中必须有一张实体的北斗卡(类似于手机中的SIM卡),并且这张卡处于“有效”状态,这台终端机才能正常地收、发短信息。这张卡是IC卡,其中除了包含有一个北斗号码(ID)、初项参数、通播号、频度等级等数据外,还包含了相关密钥和加解密的算法、机制和软件程序。
针对上述现状,采用本发明的“北斗终端机”中,无须事前内置一张实体北斗卡。而是在该北斗终端中预置了N组逻辑属性的北斗号及相关附加参数、数据、密钥、加解密的算法、机制和软件程序等。但只有在这些“北斗号”中的一组被激活,相应参数、数据等被加载后,该北斗终端才能像通常的北斗终端机一样发挥“北斗短报文”作用。
现有技术条件下,具有通信功能的北斗终端机在上电开机时必须先向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发送“入站注册”申请,并在申请通过“注册”后才能进行后续短信息收、发操作。
针对上述现状,采用本发明的“北斗终端机”,如果想要通过北斗卫星系统收发短信息或进行位置报告,首先必须向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出“激活”申请。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收到申请后并同意其申请后,会向该北斗终端机回复印一条激活指令,激活该终端机中预置的一个逻辑属性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在该终端号被激活后,就如有一般的北斗终端机中安装了北斗卡,就可与通常的北斗终端一样,进行各类通常的操作,包括入注申请、收、发短信息等。
该实施例中,上述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与上述的常规的北斗卡中所包含的信息相同,其中包括北斗终端号(ID)、专用初项、通播号、频度等级,密钥和相关加解密的算法软件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发送激活申请,并回复相关的激活指令且启动一组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并向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申请入站注册,方便对北斗号码进行管理,且使得有限的北斗号码资源可以被高效的利用。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的过程中包括: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基于北斗卫星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或者,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如果所述北斗终端机内集成有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基于所述有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现有技术条件下,北斗终端机在未经成功“入站注册”时是不能向北斗卫星并通过北斗卫星向地面管理中心发送任何信息的。现有条件下的北斗终端机入站注册流程如图2所示。
针对上述现状,采用本发明的“北斗终端机”在未“入站注册”前是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并通过北斗卫星向特定的“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号码激活申请”信息的。也只能向这一特定的目标地址(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特定格式和内容的信息。
如果北斗终端机中同时集成了移动通信单元(如,2G、3G、4G、5G、WIFI等),则在有移动通信单元有信号并可能进行通讯时,也可通过其向上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北斗号码激活申请。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号码激活申请,提高激活效率,为方便对北斗号码进行管理以及高效利用北斗号码资源提供基础。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北斗终端机中还预先内置有自身的唯一物理ID号;
所述激活指令是包括:指定北斗终端机的唯一物理ID号和通播号在内的;
其中,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所述激活指令之前,还包括:
验证所述激活指令中的指定唯一物理ID号与通播号与对应的所述北斗终端机的唯一物理ID号与通播号两者是否完全一致;
若是,对应的所述北斗终端机接收所述激活指令;
否则,不接收所述激活指令。
现状下的“北斗终端机”中,所插入的“北斗卡”中的北斗号是该终端收发信息的身份标识。同一台终端设备插入不同的“北斗卡”就有不同的身份。终端机本身没有自已唯一的设备标识。(以我们常用的手机为例,每一台手机在出厂前都写入了一个唯一标识身份的IMEI号,也就是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IMEI),即通常所说的手机序列号、手机“串号”。
针对上述现状,采用本发明的“北斗终端机”在出厂前也写入了一个由厂家确定的,并且唯一的标识号。(类似与IMEI号)。这个标识号将在该机向北斗号码管理系统申请本机激活时唯一的身份标识,即为唯一物理ID号。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指定唯一物理ID号与通播号,并进行验证,可以保证使用北斗终端机的有效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北斗终端机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设置的使用北斗号及相关参数的时限;
当所述北斗终端机被激活后,对激活后的使用时间进行计时,当计时时长与所述时限一致时,启动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失效。
优选地,所述北斗终端机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时,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选择一组当前未被使用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供所述北斗终端机使用;
且该组北斗号码及相关参数在授权期限内不被授权给其他北斗终端机使用。
采用本发明的北斗终端机在不使用时不占用北斗号码资源。在需要使用前,必须先以特殊规定的格式,并通过北斗卫星向上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信息。所发出的激活申请信息中包括本终端机的出厂标识号、申请使用时限等。
北斗终端机通过北斗卫星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时,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在收到该申请并批准其申请后,将用特殊的“北斗号通播”方式向其发送“激活”指令。该指令中包括允许被激活的北斗终端机标识号等信息。该条通播指令虽然会同时被类型北斗终端机收到,但有所指定标识号的北斗终端机能解悉出该指令的内容。申请流程如图3、图4所示。
当北斗终端机是通过集成在机内的移动通信单元(如2G、3G、4G、5G、WIFI等)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时,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在收到该申请并批准其申请后,会通过相关的移动通讯渠道向其回复“激活”指令。如图5所示。
收到激活指令的北斗终端机将自动从出厂前所预置在该机存储器中并经过加密的众多北斗号中选出指定的一个号及相关附加参数,并其赋予该北斗终端机。并给出该北斗终端机可以正常使用该北斗号码的时限。
该北斗终端机在获得上述北斗号码和相关附加参数后,就与通常的北斗终端机一样了。可以以此北斗号和相关参数向北斗卫星系统发送“入站注册”申请,并在申请获得确认后,成为合法合规的并拥有正式身份的北斗终端机。可以进行各类收发短信的操作了。但一旦超过所授权的时限,该北斗号码及相关参数在该台北斗终端机上就失效了,该北斗终端机回到了初始状态。只有等待下一次再申请激活后才能再正常使用。
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在向该北斗终端机发出激活指令的同时,会将所指定激活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等进行记录、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指定的时限内不再授予别的北斗终端机,只有在指定的时限过期后,该北斗号码及相关参数才允许再次被授予别的北斗终端机使用,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机制,才使得有限的北斗号码资源可以被高效的利用。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回复的激活指令是由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所属的指挥机发出,或,
与收到激活申请相同的发送通道发出,或,
由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发出。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未经入站注册的北斗终端机通过北斗卫星发送来的激活申请;
所述激活申请是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本系统的天线接收并解调得到的,或者是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地面管理中心的天线接收、解调后转发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未经入站注册的北斗终端机内集成的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激活申请。
目前技术现状是:即使北斗卫星地面管理中心收到未注册的设备发来的信息,在经过信号处理和信息识别后,也会被识别为“非法信息”而被扔掉,不对其做任何处理。
针对上述现状,采用本发明后将会在北斗卫星地面管理中心外增加一个“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北斗终端机发出的“激活申请”,通过北斗卫星转发,先由北斗卫星地面管理中心接收,虽然未经注册,但按特殊规定格式发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的“激活申请”信息将被该系统接收、识别,不会被扔掉,而是由北斗卫星地面管理中心转发给“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处理。申请流程如图3所示。
或者,北斗终端机发出的“激活申请”,通过北斗卫星转发后,直接由“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接收,并处理,如图4所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避免信息的丢失,为方便对北斗号码进行管理以及高效利用北斗号码资源提供基础。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北斗终端机内预先内置有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当所述北斗终端发送激活申请时,基于所述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对所述激活申请进行加密处理;
当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到所述激活指令之后,基于所述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对所述激活指令进行解密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基于所述北斗终端机的发送激活申请的发送通道,向所述北斗终端机回复与所述激活申请相关的激活指令;
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到所述激活指令之后,按照所述激活指令启动一组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并向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申请入站注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的过程中包括: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基于北斗卫星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或者,
北斗终端机在未激活预先内置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之前,如果所述北斗终端机内集成有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按照规定格式和规定方式,基于所述有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北斗终端机中还预先内置有自身的唯一物理ID号;
所述激活指令是包括:指定北斗终端机的唯一物理ID号和通播号在内的;
其中,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所述激活指令之前,还包括:
验证所述激活指令中的指定唯一物理ID号与通播号与对应的所述北斗终端机的唯一物理ID号与通播号两者是否完全一致;
若是,对应的所述北斗终端机接收所述激活指令;
否则,不接收所述激活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北斗终端机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设置的使用北斗号及相关参数的时限;
当所述北斗终端机被激活后,对激活后的使用时间进行计时,当计时时长与所述时限一致时,启动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失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回复的激活指令是由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所属的指挥机发出,或,
与收到激活申请相同的发送通道发出,或,
由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管理中心发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未经入站注册的北斗终端机通过北斗卫星发送来的激活申请;
所述激活申请是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本系统的天线接收并解调得到的,或者是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地面管理中心的天线接收、解调后转发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得到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未经入站注册的北斗终端机内集成的公共无线通信单元或者有线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激活申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北斗终端机内预先内置有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当所述北斗终端发送激活申请时,基于所述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对所述激活申请进行加密处理;
当所述北斗终端机在接收到所述激活指令之后,基于所述加解密算法以及相关程序对所述激活指令进行解密处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北斗终端机向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发送激活申请时,所述北斗号码资源管理系统选择一组当前未被使用的北斗号及相关参数供所述北斗终端机使用;
且该组北斗号码及相关参数在授权期限内不被授权给其他北斗终端机使用。
CN202011207035.4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 Active CN114449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035.4A CN114449510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035.4A CN114449510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9510A true CN114449510A (zh) 2022-05-06
CN114449510B CN114449510B (zh) 2023-11-24

Family

ID=81361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7035.4A Active CN114449510B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951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571A (zh) * 2014-07-08 2014-10-08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的卫星网络远程自动配置系统和方法
US20170118608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Leau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Remote wak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1629342A (zh) * 2020-06-18 2020-09-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北斗短报文终端号码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70461A (zh) * 2020-06-18 2020-1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北斗短报文终端号码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571A (zh) * 2014-07-08 2014-10-08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的卫星网络远程自动配置系统和方法
US20170118608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Leau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Remote wak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1629342A (zh) * 2020-06-18 2020-09-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北斗短报文终端号码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70461A (zh) * 2020-06-18 2020-1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北斗短报文终端号码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9510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56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structing secure infra-structure for using 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EP2667326B1 (en) Method for dynamic authentication between reader and tag, and device therefor
JP5579938B2 (ja) ローミ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クセス端末識別情報の認証
CN101605333B (zh) 用于防止终端的未授权使用的保护方法和系统
US92820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a temporary identity module using a key-sharing scheme
WO20110326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875653A (zh) 用安全模块来管理应用程序安全性的方法
EP2439673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pplication control security
CN104660567A (zh) D2d终端接入认证方法、d2d终端及服务器
CN101667257A (zh) 用于无线写卡的空卡、无线写卡服务器及方法
WO2009071735A1 (en) Management of mobile station
EP4184966A1 (en) Vehicle certificate application method, vehicle-mounted device, and road side unit
CN114258096A (zh) 一种非接入层上下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49510A (zh) 一种北斗终端号码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管理办法
CN111770488B (zh) Ehplmn更新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8132B (zh) 免密登录方法、客户端应用、运营商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CN113691973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携号转网方法和运营商系统
WO2016161772A1 (zh) 一种频段锁定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43378A (zh) 用于将安全装置绑定到无线电话的方法
EP2047704A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6211085B (zh)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4567881B (zh) 一种sim卡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7375870A (zh) 一种主动标识载体、服务设备和系统
CN113810898B (zh) 集成有sim卡芯片的写号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4143198B (zh) 固件升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