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8213A -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8213A
CN114448213A CN202210049174.1A CN202210049174A CN114448213A CN 114448213 A CN114448213 A CN 114448213A CN 202210049174 A CN202210049174 A CN 202210049174A CN 114448213 A CN114448213 A CN 114448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resistor
mos
switch unit
mo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91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刚
彭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gx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gx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gx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gx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91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8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8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8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属于锂电池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MOS管N1、单向导通单元、MOS管驱动模块、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单元、比较器A、电容C和分压单元,第一MOS管N1的栅极与MOS管驱动模块连接,第一MOS管N1的源极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MOS管N1的漏极与单向导通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单向导通单元的输出端与VCC端、分压单元连接,MOS管驱动模块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地连接。本申请可以有效解决输入为窄脉冲状态下时,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出现降低的问题,能在不同脉宽的输入条件下保持供电电压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市场的兴起,高压的器件开始有了应用场景,例如,高压的AC\DC控制器、高压的LDO等,而高压的器件一般需要相应的高压供电电路。
相关技术中的一种高压供电电路,如图1所示 ,包括第一MOS管N1,二极管D2、第二MOS管N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比较器A和电容C,其中,比较器A对第三电阻R3的分压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采集到的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通过控制第一MOS管N1打开,电源HVpower可对供电电压VCC进行补偿,以维持供电电压VCC的一致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输入电压为窄脉冲输入时,供电电压VCC容易存在供电不足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在窄脉冲输入时, 供电电压VCC容易存在供电不足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MOS管N1、单向导通单元、MOS管驱动模块、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单元、比较器A、电容C和分压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MOS管N1的栅极与MOS管驱动模块连接,第一MOS管N1的源极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MOS管N1的漏极与单向导通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单元的输出端与VCC端、分压单元连接,所述MOS管驱动模块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地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HVpower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比较器A的反相端与基准电压Vref连接,比较器A的同相端与分压单元连接,比较器A的输出端与MOS管驱动模块、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MOS管驱动模块、第一MOS管N1的栅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接地,分压单元分别与VCC端、地连接,所述电容C与分压单元并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比较器A对分压单元的分压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采集到的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比较器A控制MOS管驱动模块,MOS管驱动模块驱动第一MOS管N1迅速导通。在输入电压为窄脉冲的情况下,MOS管驱动模块提供快速打开第一MOS管N1的能力,以维持供电电压的一致性,进而改善了供电电压VCC供电不足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MOS管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HVpower端、第一MOS管N1的源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与第一MOS管N1的栅极、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第二开关单元打开,第二开关单元打开后,有较大的电流流向第一MOS管N1的栅极,使第一MOS管N1能迅速开启。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采用MOS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采用MOS管,第二开关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一MOS管N1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MOS管可承受较大的电流,寿命长。而第二开关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一MOS管N1的尺寸,第二开关单元的寄生电容也比第一MOS管N1的寄生电容小,第二开关单元开启的速度比较快。
优选的,所述MOS管驱动模块还包括齐纳二极管D2,所述齐纳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齐纳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端、第一MOS管N1的栅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齐纳二极管D2能稳定第二开关单元的栅极电压,使第二开关单元快速开启。
优选的,所述单向导通单元采用二极管D3,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控制电路、VCC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极管D3可起到隔离作用,避免电流回流。
优选的,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VCC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比较器A的同相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起到分压限流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齐纳二极管D1,所述齐纳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单向导通单元连接,齐纳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MOS管N1的栅极、MOS管驱动模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齐纳二极管D1能稳定第一MOS管N1的栅极电压,使第一MOS管N1快速开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输入电压为窄脉冲的情况下,MOS管驱动模块提供快速打开第一MOS管N1的能力,以维持供电电压的一致性,进而改善了供电电压VCC供电不足的情况;
2.第二开关单元的尺寸小于第一MOS管N1的尺寸,第二开关单元的寄生电容也比第一MOS管N1的寄生电容小,第二开关单元开启的速度比较快。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高压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4中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开关单元;20、单向导通单元;30、分压单元;40、第二开关单元;50、第三开关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在相关技术中,高压供电电路包括第一MOS管N1、二极管D3、第一电阻R1、第二MOS管N2、比较器A、电容C、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一MOS管N1和第二MOS管N2采用N型MOS管。第一MOS管N1的栅极与第二MOS管N2的源极、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MOS管N1的源极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MOS管N1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
第二MOS管N2的栅极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第二MOS管N2的源极与第一电阻R1连接,第二MOS管N2的漏极接地。比较器A的反相端与基准电压Vref连接,比较器A的同相端与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VCC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容C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
电路上电启动时,VCC端、电容C的电压为0V,比较器A的输出为低电平,第二MOS管N2关断,第一MOS管N1的栅极电压通过第一电阻R1拉高,第一MOS管N1导通,电流从HVpower端流经第一MOS管N1、二极管D2给电容C充电。当第三电阻R3的分压电压达到基准电压Vref时,比较器A的输出变为高电平,第二MOS管N2导通,第一MOS管N1的栅极变为低电平,第一MOS管N1关断。第一MOS管N1关断后,电路的漏电电流为HVpower/R1,漏电电流流经第一电阻R1、第二MOS管N2后到地。
比较器A实时采集第三电阻R3的分压电压,当分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Vref时,比较器A的输出为低电平,第二MOS管N2关断,第一MOS管N1导通,电源HVpower可对供电电压VCC进行补偿,以维持供电电压的一致性。
为降低第一MOS管N1关断后的损耗,第一电阻R1的取值一般较大,而第一MOS管N1的栅极寄生电容也较大,导致第一MOS管N1的导通速度较慢。在输入为窄脉冲电压信号时,第一MOS管N1的栅极导通速度比较慢,导致供电电压VCC存在供电不足的情况。其中,脉冲电压的占空比低于0.3时,可认为该脉冲为窄脉冲。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实施例1
参照图2,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包括第一MOS管N1、单向导通单元20、MOS管驱动模块、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单元10、比较器A、电容C和分压单元30,其中,第一MOS管N1的栅极与MOS管驱动模块连接,第一MOS管N1的源极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MOS管N1的漏极与单向导通单元20的输入端连接,单向导通单元20的输出端与VCC端、分压单元30连接, MOS管驱动模块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地连接。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HVpower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驱动模块连接,比较器A的反相端与基准电压Vref连接,比较器A的同相端与分压单元30连接,比较器A的输出端与MOS管驱动模块、第一开关单元1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0的第二端与MOS管驱动模块、第一MOS管N1的栅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0的第三端接地,分压单元30分别与VCC端、地连接,电容C与分压单元30并联。
MOS管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单元40和第三开关单元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10采用第二MOS管N2,第二开关单元40采用第三MOS管N3,第三开关单元50采用第四MOS管N4,其中,MOS管的栅极为开关单元的第一端,MOS管的源极为开关单元的第二端,MOS管的漏极为开关单元的第三端。
第二MOS管N2、第三MOS管N3和第四MOS管N4均为N型MOS管,第二MOS管N2的栅极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第二MOS管N2的源极与第三MOS管N3的漏极、第一MOS管N1的栅极连接,第二MOS管N2的漏极接地。
第三MOS管N3的栅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四MOS管N4的源极连接,第三MOS管N3的源极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MOS管N1的源极连接,第三MOS管N3的漏极与第一MOS管N1的栅极、第二MOS管N2的源极连接,第四MOS管N4的栅极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第四MOS管N4的漏极接地。
其中,第三MOS管N3的尺寸小于第一MOS管N1的尺寸。例如,第一MOS管N1的尺寸为500um×100um,第三MOS管N3的尺寸为50um×100um,此时,第一MOS管N1的驱动电流为第三MOS管N3的驱动电流的5倍。
可选的,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还包括齐纳二极管D1,MOS管驱动模块还包括齐纳二极管D2,齐纳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连接,齐纳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MOS管N1的栅极连接。齐纳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MOS管N3的栅极连接,齐纳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MOS管N2的漏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单向导通单元20采用二极管D3,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分压单元30、电容C连接。分压单元30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VCC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比较器A的同相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的一端与VCC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电路上电启动时,VCC端、电容C的电压为0V,比较器A的输出为低电平,第二MOS管N2和第四MOS管N4关断,第三MOS管N3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拉高,齐纳二极管D2对第三MOS管N3的栅源电压进行钳位,第三MOS管N3导通,电流从HVpower端流经第三MOS管N3给第一MOS管N1栅极的寄生电容充电,齐纳二极管D1对第一MOS管N1的栅源电压进行钳位,第一MOS管N1导通,电流从HVpower端流经第一MOS管N1、二极管D3给电容C充电。
当第三电阻R3的分压电压达到基准电压Vref时,比较器A的输出变为高电平,第二MOS管N2和第四MOS管N4导通,第三MOS管N3和第一MOS管N1关断。第三MOS管N3、第一MOS管N1关断后,电路的漏电电流依然为HVpower/R1,漏电电流流经第一电阻R1、第四MOS管N4后到地。
第三MOS管N3的尺寸比第一MOS管N1的尺寸小,第三MOS管N3的寄生电容也比第一MOS管N1的寄生电容小,这样第三MOS管N3导通的速度比较快,而第三MOS管N3导通后又可以提供较大的驱动电流给第一MOS管N1的栅极,使第一MOS管N1能迅速导通,即使在输入为窄脉冲电压信号时,也可以快速开启第一MOS管N1进行供电。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开关单元40采用三极管Q1,三极管Q1为N型三极管,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四MOS管N4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MOS管N1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MOS管N1的栅极、第二MOS管N2的源极连接。
实施例3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开关单元40采用三极管Q1,第三开关单元50采用三极管Q2,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为N型三极管,其中,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MOS管N1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一MOS管N1的栅极、第二MOS管N2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实施例4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单向导通单元20采用第五MOS管N5,第五MOS管N5为N型MOS管,第五MOS管N5的栅极与第五MOS管N5的源极连接,第五MOS管N5的源极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连接,第五MOS管N5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OS管N1、单向导通单元(20)、MOS管驱动模块、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单元(10)、比较器A、电容C和分压单元(30),其中:
所述第一MOS管N1的栅极与MOS管驱动模块连接,第一MOS管N1的源极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MOS管N1的漏极与单向导通单元(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单元(20)的输出端与VCC端、分压单元(30)连接,所述MOS管驱动模块与HVpower端、第一电阻R1、地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HVpower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比较器A的反相端与基准电压Vref连接,比较器A的同相端与分压单元(30)连接,比较器A的输出端与MOS管驱动模块、第一开关单元(10)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0)的第二端与MOS管驱动模块、第一MOS管N1的栅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0)的第三端接地,分压单元(30)分别与VCC端、地连接,所述电容C与分压单元(30)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单元(40)和第三开关单元(50),所述第二开关单元(40)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三开关单元(5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40)的第二端与HVpower端、第一MOS管N1的源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40)的第三端与第一MOS管N1的栅极、第一开关单元(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50)的第一端与比较器A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单元(50)的第三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第二开关单元(40)和第三开关单元(50)中的一个或多个采用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40)采用MOS管,第二开关单元(40)的尺寸小于第一MOS管N1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驱动模块还包括齐纳二极管D2,所述齐纳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开关单元(40)的第一端连接,齐纳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开关单元(10)的第三端、第一MOS管N1的栅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单元(20)采用二极管D3,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分压单元(30)、电容C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30)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VCC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比较器A的同相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的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齐纳二极管D1,所述齐纳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MOS管N1的漏极、单向导通单元(20)连接,齐纳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MOS管N1的栅极、MOS管驱动模块连接。
CN202210049174.1A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Pending CN114448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9174.1A CN114448213A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9174.1A CN114448213A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8213A true CN114448213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6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9174.1A Pending CN114448213A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82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9447A (zh) * 2022-08-02 2022-10-14 深圳市诚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数字控制方式的充电电路及充电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4681A (ja) * 2004-09-27 2006-04-06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 Corp 高電圧パルス電源
JP2010277192A (ja) * 2009-05-26 2010-12-09 Toshiba Corp 電圧レギュレータ
WO2015051730A1 (zh) * 2013-10-08 2015-04-16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高压启动电路
CN204835918U (zh) * 2015-07-10 2015-12-02 灿瑞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启动电路
CN207339651U (zh) * 2017-08-18 2018-05-08 宁波绿阳智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d高压电源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4681A (ja) * 2004-09-27 2006-04-06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 Corp 高電圧パルス電源
JP2010277192A (ja) * 2009-05-26 2010-12-09 Toshiba Corp 電圧レギュレータ
WO2015051730A1 (zh) * 2013-10-08 2015-04-16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高压启动电路
CN204835918U (zh) * 2015-07-10 2015-12-02 灿瑞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启动电路
CN207339651U (zh) * 2017-08-18 2018-05-08 宁波绿阳智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d高压电源发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超: "SG1525A在高压电源中的应用", 火控雷达技术, no. 03, 30 September 2001 (2001-09-3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9447A (zh) * 2022-08-02 2022-10-14 深圳市诚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数字控制方式的充电电路及充电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9605U (zh) 一种延时启动电路和车载设备
CN203313043U (zh) 一种高频mosfet的负压驱动电路
CN209994110U (zh) 基于nmos管的车载直流电源防反接保护电路
CN114448213A (zh) 一种适用于窄脉冲的供电电路
CN201726176U (zh) 采用双向反接保护的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CN104079158A (zh) 一种超低静态功耗的电源启控电路
CN107395183B (zh) 一种脉冲大电流点火开关电路
CN211508901U (zh) 一种供电电路和电源装置
CN210517839U (zh) 一种充电防倒灌电路
CN113885644B (zh) 用于ldo防倒灌的衬底切换电路
CN214675102U (zh) 电源设备的启动控制电路、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CN211880153U (zh) 一种电压自举芯片、弱光采集电路及设备
CN109861503B (zh) 用于功率器件的驱动电路
CN209767489U (zh) 一种用于pmos管栅电压钳位驱动的电路
CN210380646U (zh) 一种组合功率管驱动电路和电源装置
CN202797902U (zh) 用于升压电路的短路保护电路
CN112713762A (zh) 一种供电电路
CN219643791U (zh) 一种bms高侧mos控制电路
CN213186072U (zh) 一种上桥臂栅极自举电路
CN219107298U (zh) 一种有效提高升压效率的升压电路
CN218416177U (zh) 一种驱动电路及测试电路
CN115102376B (zh) 一种低压输入的高低压驱动电路
CN111684681B (zh) 一种电压自举芯片、弱光采集电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6774607U (zh) 一种基于逻辑门的48v安全驱动电路
CN220556580U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