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1147B - 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1147B
CN114441147B CN202210339980.2A CN202210339980A CN114441147B CN 114441147 B CN114441147 B CN 114441147B CN 202210339980 A CN202210339980 A CN 202210339980A CN 114441147 B CN114441147 B CN 114441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ight pipe
mounted camera
circumferentia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99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1147A (zh
Inventor
倪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u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u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u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u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99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1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1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1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1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07Details of measu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汽车驾驶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港口、高速、物流、矿山、封闭园区或城市交通等场景。该平行光管组件包括底座、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均安装于底座上,多个周向光管围设于中心光管的外周;各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均与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位于同一平面内,各周向光管均与底座滑动连接,各周向光管在底座上的滑动路径以中心光管为圆心呈辐射状分布;在各周向光管沿底座滑动过程中,各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汇聚至多个预设点,多个预设点均位于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上。本申请能够提高对不同参数的待测车载摄像头进行解析力测量的效率。

Description

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可应用于港口、高速、物流、矿山、封闭园区或城市交通等场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车身上的传感器越来越多,这些传感器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视觉类传感器,例如车载摄像头,其自身成像质量与汽车的安全驾驶息息相关。
在相关技术中,解析力是车载摄像头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其用来表征车载摄像头提供图像的清晰程度。通常,在常温环境下借用标靶图卡以物理方式进行解析力的测量。
然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不同参数的车载摄像头进行解析力测量时,测量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能够提高对不同参数的待测车载摄像头进行解析力测量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平行光管组件,包括底座、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
所述中心光管和多个所述周向光管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多个所述周向光管围设于所述中心光管的外周;
各所述周向光管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各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路径以所述中心光管为圆心呈辐射状分布;
在各所述周向光管沿所述底座滑动过程中,各所述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汇聚至多个预设点,多个所述预设点均位于所述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上。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路径的一端朝靠近所述中心光管的方向延伸,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中心光管的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表面包括凹陷曲面,所述中心光管和多个所述周向光管均安装于所述凹陷曲面上,各所述周向光管均沿所述凹陷曲面滑动。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光管安装于所述凹陷曲面的中心,所述周向光管与所述凹陷曲面的连接点的切线,与该所述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垂直。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路径包括圆弧段;
各所述圆弧段的圆心均与所述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互不重合,和/或,各所述圆弧段的曲率均相同。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道和滑块,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周向光管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滑道限制出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路径;
和/或,
还包括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周向光管连接,所述动力件用于带动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包括温控箱、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移动组件和如上述的平行光管组件;
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平行光管组件均位于所述温控箱内,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平行光管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的面向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的一侧。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三移动件,所述平行光管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移动件上;
所述第一移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平行光管组件沿水平面的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移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平行光管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三移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平行光管组件沿水平面的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其中一者为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的方向。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待测车载摄像头,所述安装件通过磁性吸附、卡扣或者负压吸附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适用于上述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所述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车载摄像头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整移动组件,以使平行光管组件中的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与所述待测车载摄像头对应;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整所述平行光管组件中的周向光管,以使所述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汇聚的预设点位于所述待测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
获取所述待测车载摄像头的拍摄图像;
根据所述拍摄图像确定所述待测车载摄像头的解析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平行光管组件通过设置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使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均能发出平行光,并可以在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内设置具有检测图像的标靶,能够为待测车载摄像头进行解析力测量提供标靶图卡;通过设置中心光管安装于底座上,使中心光管发出的平行光能够照射到待测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通过设置各周向光管滑动连接底座,使各周向光管于底座上呈辐射状滑动过程中,各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均能够与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形成多个相交点;通过设置各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汇聚至多个预设点,使各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与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具有多个共同的汇聚点,以便平行光管组件发出的平行光均能够汇聚至待测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即仅通过各周向光管的滑动,就可以在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上形成多个预设点,且各周向光管汇聚的预设点位置可调,能够满足对不同参数的待测车载摄像头的测量,提高测量效率。该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包括上述平行光管组件,该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适用于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均具有同样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行光管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行光管组件的右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装置及平行光管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测车载摄像头的拍摄图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测车载摄像头的拍摄图像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平行光管组件;101-检测图像;
110-底座;111-滑道;
120-中心光管;
130-周向光管;
200-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
210-温控箱;
220-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
231-第一移动件;232-第二移动件;233-第三移动件;
300-待测车载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用于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的标靶图卡由平行光管组件提供。平行光管组件包括底座、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底座的表面包括平面,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均安装在平面上,且多个周向光管设置于中心光管的外周。中心光管和周向光管均用于发出平行光,其内部均设置有标靶,各标靶上均设置有检测图像。
在进行车载摄像头的解析力测量时,平行光管组件与车载摄像头相对设置。首先,调整平行光管组件与车载摄像头的相对位置,使平行光管组件与车载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为设定距离,且中心光管发出的平行光照射到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其次,调整各周向光管与中心光管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使各周向光管发出的平行光汇聚至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之后,由车载摄像头拍摄平行光管组件的标靶图像。最后,对车载摄像头采集到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确定车载摄像头的解析力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首先进行各周向光与中心光管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的调整,然后再进行平行光管组件与车载摄像头的相对位置的调整。
然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不同参数的车载摄像头进行解析力测量时,不同参数的车载摄像头的焦距不同,平行光管组件与车载摄像头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应需要调整,各周向光管与中心光管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也需要调整,以使平行光管组件的汇聚点仍然照射至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由于,各周向光管与中心光管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均需要调整,这无疑会降低了对不同参数的车载摄像头进行解析力测量的效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平行光管组件通过设置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使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均能发出平行光,并可以在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内设置具有检测图像的标靶,能够为待测车载摄像头进行解析力测量提供标靶图卡;通过设置中心光管安装于底座上,使中心光管发出的平行光能够照射到待测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通过设置各周向光管滑动连接底座,使各周向光管于底座上呈辐射状滑动过程中,各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均能够与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形成多个相交点;通过设置各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汇聚至多个预设点,使各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与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具有多个共同的汇聚点,以便平行光管组件发出的平行光均能够汇聚至待测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即仅通过各周向光管的滑动,就可以在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上形成多个预设点,且各周向光管汇聚的预设点位置可调,能够满足对不同参数的待测车载摄像头的测量,提高测量效率。该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包括上述平行光管组件,该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适用于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均具有同样的有益效果。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将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图7和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行光管组件100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平行光管组件100,包括底座110、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均安装于底座110上,多个周向光管130围设于中心光管120的外周。
各周向光管130均与底座110滑动连接,各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路径以中心光管120为圆心呈辐射状分布。
在各周向光管130沿底座110滑动过程中,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汇聚至多个预设点,多个预设点均位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上。
其中,中心光管120和周向光管130均用于发出平行光,其内部均设置有标靶,各标靶上均设置有检测图像101。
中心光管120可以与底座110垂直设置。这样,当底座110与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相对设置,中心光管120发出的平行光能够沿水平方向照射到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参考图3所示)的镜头位置。其中,中心光管120发出的平行光的光束中心,可以与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中最靠近平行光管组件100一侧的透镜的中心重合。
多个周向光管130围设于中心光管120的外周,多个周向光管130可选以中心光管120为中心沿圆周均匀分布。各周向光管130可以通过滑道111、滑轨等方式滑动连接在底座110上。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均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各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以辐射状滑动过程中,使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形成多个相交点。由此,仅通过对各周向光管130沿底座110滑动位置的调整,即可使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在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形成多个预设点,该多个预设点可以满足不同参数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平行光汇聚点的要求,能够提高对不同参数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进行解析力测量的效率。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路径的一端朝靠近中心光管120的方向延伸,另一端朝远离中心光管120的方向延伸。
各周向光管130均位于远离中心光管120一侧时所汇聚的预设点为第一预设点,各周向光管130均位于靠近中心光管120一侧时所汇聚的预设点为第二预设点,第一预设点位于第二预设点的靠近中心光管120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焦距越小,可视距离越近,视场角越大。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焦距越大,可视距离越远,视场角越小。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其距离中心光管120越近,预设点的位置距离中心光管120越远,此时,各周向光管130的位置设置可以适用于视场角较小、可视距离较远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反之,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其距离中心光管120越远,预设点的位置距离中心光管120越近,此时,各周向光管130的位置设置可以适用于视场角较大,可视距离较近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底座110的表面包括凹陷曲面,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均安装于凹陷曲面上,各周向光管130均沿凹陷曲面滑动。
这样,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路径可以包括曲线段,利用曲线段自身具有曲率的特点,使周向光管130在远离中心光管120的位置,其出光路径具有向靠近中心光管120移动的趋势,反正,使周向光管130在靠近中心光管120的位置,其出光路径具有向远离中心光管120移动的趋势,这样可符合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焦距和视场角的关系,满足解析力测量的实验条件。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中心光管120安装于凹陷曲面的中心,周向光管130与凹陷曲面的连接点的切线,与该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垂直。
这样,各周向光管130可以在中心光管120出光路径上形成连续的相交点,便于针对不同待测车载摄像头300进行预设点位置的调整。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各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路径包括圆弧段,各圆弧段的圆心均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互不重合。
示例性的,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沿线段AC延伸。位于中心光管120上方的周向光管130的滑动路径为圆弧段⌒DF,该圆弧段的圆心为O点,O点位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的上方。
周向光管130在E点位置时,其出光路径经过O点后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相交于B点。周向光管130在远离中心光管120的D点位置,其出光路径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具有最靠近中心光管120的相交点A。周向光管130在靠近中心光管120的F点位置,其出光路径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具有最远离中心光管120的相交点C。由此,周向光管130在沿底座110滑动过程中,其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的相交点在线段AC上移动。
当各周向光管130沿中心光管120的外周均布,且各圆弧段的曲率均相同。则各周向光管130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的相交点均在线段AC上移动。借此可以调整各周向光管130的多个预设点均沿线段AC移动。此时,当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汇聚至预设点,各周向光管130相对中心光管120的位置均相同,中心光管120和周向光管130内标靶的检测图像101可以如图6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各周向光管130沿中心光管120的外周分布,各周向光管130相对中心光管120的距离可以不同,各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路径包括圆弧段,各圆弧段的曲率不同。
示例性的,位于中心光管120的对称两侧的周向光管130可以对称设置,两者与中心光管120之间的间距相等,且两者对应的圆弧段的曲率可以相同。相邻的周向光管130与中心光管120之间的间距可以不同,且两者对应的圆弧段的曲率也可以不同。此时,当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汇聚至预设点,各周向光管130相对中心光管120的位置不同,中心光管120和周向光管130内标靶的检测图像101可以如图7所示。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平行光管组件100还包括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道111和滑块(未示出),滑道111设置于底座110上,滑块设置于周向光管130上,滑块与滑道111滑动连接,滑道111限制出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滑动路径。
这样,周向光管130可以通过滑块在底座110的滑动上滑动,便于对其进行位置调整。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平行光管组件100还包括动力件,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周向光管130连接,动力件用于带动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滑动。
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动力件带动周向光管130沿底座110滑动,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以下将参照图3-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200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200,包括温控箱210、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移动组件和上述的平行光管组件100。
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移动组件和平行光管组件100均位于温控箱210内,移动组件与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相对设置,平行光管组件100安装于移动组件的面向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的一侧。
其中,温控箱210可以提供高温或低温的环境,其可以通过通入热风或暖风的形式实现温控箱210的温度调节。温控箱210内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还可以进行温度可靠性试验,以此实现温度可靠性试验和解析力测量的叠加,可以模拟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在工作环境状态下的解析力测量。
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上可以安装至少一个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具有6种,每种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具有6个待测车载摄像头300,36个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呈矩形分布,每一行待测车载摄像头300为同一种待测车载摄像头300。
移动组件可以带动平行光管组件100至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正前方的设定距离位置。调整平行光管组件100发出的平行光汇聚至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即可进行解析力测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200,包括平行光管组件100。该平行光管组件100通过设置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使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均能发出平行光,并可以在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内设置具有检测图像101的标靶,能够为待测车载摄像头300进行解析力测量提供标靶图卡;通过设置中心光管120安装于底座110上,使中心光管120发出的平行光能够照射到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通过设置各周向光管130滑动连接底座110,使各周向光管130于底座110上呈辐射状滑动过程中,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均能够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形成多个相交点;通过设置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汇聚至多个预设点,使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具有多个共同的汇聚点,以便平行光管组件100发出的平行光均能够汇聚至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即仅通过各周向光管130的滑动,就可以在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上形成多个预设点,且各周向光管130汇聚的预设点位置可调,能够满足对不同参数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测量,提高测量效率。该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200包括上述平行光管组件100,具有同样的有益效果。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4所示,移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移动件231、第二移动件232和第三移动件233,平行光管组件100安装于第三移动件233上。
第一移动件231用于驱动平行光管组件100沿水平面的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第二移动件232用于驱动平行光管组件100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第三移动件233用于驱动平行光管组件100沿水平面的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其中一者为靠近或远离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的方向。
示例性的,第一方向可以为图3所示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3和图4所示Z方向,第三方向可以为图4所示Y方向。各移动件可以为对应方向上的导轨组件。
这样,可以针对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位置不同,对平行光管组件100的三维空间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平行光管组件100和待测车载摄像头300正对设置,且满足设定距离的实验要求。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包括安装支架和安装件,安装件用于安装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安装件通过磁性吸附、卡扣或者负压吸附的方式与安装支架连接。
示例性的,安装支架可以包括卡座,安装件可以包括卡槽。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卡座和卡槽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磁性吸附件,卡座和卡槽的其中另一者上设置有磁性件,卡座和卡槽通过磁力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卡座和卡槽上设置有互相对应的销孔,卡座和卡槽之间设置有销轴,销轴插入卡座和卡槽上的销孔,并连接卡座和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座和卡槽可以同时通过磁力和销轴的方式连接。
这样,可以方便的实现待测车载摄像头300与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的可拆卸连接,利于提高测量效率。
以下将参照图8并结合图5-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适用于上述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200,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测车载摄像头的位置信息。
其中,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其在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220上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坐标。
S2:根据位置信息调整移动组件,以使平行光管组件中的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与待测车载摄像头对应。
其中,移动组件带动平行光管组件100移动至待测摄像头的设定物距位置,且中心光管120正对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使中心光管120发出的平行光照射至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
S3:根据位置信息调整平行光管组件中的周向光管,以使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汇聚的预设点位于待测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
其中,根据待测车载摄像头300与中心光管120组件的距离信息,使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滑动,调整预设点的位置靠近或远离中心光管120,使预设点的光束的中心,与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中最靠近平行光管组件100一侧的透镜的中心重合。可以理解的是,当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汇聚至预设点,各周向光管130在底座110上的位置可以分布在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全视场角范围内,也可以分布在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部分视场角范围内。
S4:获取待测车载摄像头的拍摄图像。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操作待测车载摄像头300获取拍摄图像。拍摄图像根据平行光管组件100的结构不同,可以如图6或图7所示。
S5:根据拍摄图像确定待测车载摄像头的解析力。
其中,可以通过对拍摄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其清晰程度,并计算得到解析力。示例性的,在如图6或图7所示的拍摄图像中,首先,对每个检测图像101的拍摄图像分别截取两个区域进行采样。该两个区域可以参照虚线所示分别包括两个斜边所在的位置,由此可以进行两个方向上的解析力计算。然后,针对采样区域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解析力。其中,解析力的值以%作为单位,数值越高则解析力的值越高,表征该待测车载摄像头300提供的图像清晰度更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S2和S3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整,即在完成获取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后,可以先根据位置信息调整平行光管组件100中的周向光管130,以使中心光管120和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均汇聚至预设点,然后根据位置信息调整移动组件,以使预设点与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适用于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200。该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200包括平行光管组件100,平行光管组件100通过设置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使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均能发出平行光,并可以在中心光管120和多个周向光管130内设置具有检测图像101的标靶,能够为待测车载摄像头300进行解析力测量提供标靶图卡;通过设置中心光管120安装于底座110上,使中心光管120发出的平行光能够照射到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通过设置各周向光管130滑动连接底座110,使各周向光管130于底座110上呈辐射状滑动过程中,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均能够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形成多个相交点;通过设置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汇聚至多个预设点,使各周向光管130的出光路径与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具有多个共同的汇聚点,以便平行光管组件100发出的平行光均能够汇聚至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镜头位置;即仅通过各周向光管130的滑动,就可以在中心光管120的出光路径上形成多个预设点,且各周向光管130汇聚的预设点位置可调,能够满足对不同参数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测量,提高测量效率。该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适用于上述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200,具有同样的有益效果。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待测车载摄像头300有多种,每种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包括至少一个待测车载摄像头300。
按照上述步骤对第一种待测车载摄像头300中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依次进行解析力测量,然后对另一种待测车载摄像头300中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依次进行解析力测量,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对所有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解析力测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如图5所示的矩形阵列分布的待测车载摄像头300进行解析力测量时,可以由上到下逐行进行解析力测量。其中,当完成同一行的第一个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解析力测量后,对其他待测车载摄像头300进行解析力测量时,无需重新平行光管组件100的预设点位置,只需要操作移动组件分布正对每个待测车载摄像头300,即可进行获取待测车载摄像头300的拍摄图像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表示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A、B和C沟通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所述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包括温控箱、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移动组件和平行光管组件;
所述平行光管组件包括底座、中心光管和多个周向光管,所述中心光管和多个所述周向光管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多个所述周向光管围设于所述中心光管的外周;各所述周向光管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各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路径以所述中心光管为圆心呈辐射状分布;在各所述周向光管沿所述底座滑动过程中,各所述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汇聚至多个预设点,多个所述预设点均位于所述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上;
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和所述平行光管组件均位于所述温控箱内,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平行光管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的面向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的一侧;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三移动件,所述平行光管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移动件上;所述第一移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平行光管组件沿水平面的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移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平行光管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三移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平行光管组件沿水平面的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其中一者为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的方向;
所述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车载摄像头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整移动组件,以使平行光管组件中的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与所述待测车载摄像头对应;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整所述平行光管组件中的周向光管,以使所述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汇聚的预设点位于所述待测车载摄像头的镜头位置;
获取所述待测车载摄像头的拍摄图像;
根据所述拍摄图像确定所述待测车载摄像头的解析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路径的一端朝靠近所述中心光管的方向延伸,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中心光管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表面包括凹陷曲面,所述中心光管和多个所述周向光管均安装于所述凹陷曲面上,各所述周向光管均沿所述凹陷曲面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光管安装于所述凹陷曲面的中心,所述周向光管与所述凹陷曲面的连接点的切线,与该所述周向光管的出光路径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路径包括圆弧段;
各所述圆弧段的圆心均与所述中心光管的出光路径互不重合,和/或,各所述圆弧段的曲率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道和滑块,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周向光管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滑道限制出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动路径;
和/或,
还包括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周向光管连接,所述动力件用于带动所述周向光管在所述底座上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头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待测车载摄像头,所述安装件通过磁性吸附、卡扣或者负压吸附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CN202210339980.2A 2022-04-02 2022-04-02 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Active CN114441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9980.2A CN114441147B (zh) 2022-04-02 2022-04-02 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9980.2A CN114441147B (zh) 2022-04-02 2022-04-02 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1147A CN114441147A (zh) 2022-05-06
CN114441147B true CN114441147B (zh) 2022-06-28

Family

ID=81359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9980.2A Active CN114441147B (zh) 2022-04-02 2022-04-02 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1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0884A (zh) * 2022-10-12 2022-11-08 齐鲁云商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gnss基站、车载测量装置联动的精准补货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8996B1 (en) * 1999-02-22 2003-02-11 Optical Gaging Products, Inc. Compact video inspection apparatus with Y, Z, X compounded measurement axes
DE102012200152A1 (de) * 2012-01-05 2013-07-11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messen einer Kamera
CN114205576A (zh) * 2020-09-02 2022-03-18 晋城三赢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摄像头检测装置
CN112532973A (zh) * 2020-11-30 2021-03-19 长园半导体设备(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测试设备
CN112866681B (zh) * 2020-12-31 2024-01-30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环境下摄像头的离焦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301328B (zh) * 2021-05-21 2023-02-28 上海研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
CN113691802B (zh) * 2021-08-18 2024-01-23 上海研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测试设备及摄像头成像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1147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3376B2 (en) Photogrammetric contrasting light for hole recognition
CN108195322B (zh) 一种多波段多光轴平行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4441147B (zh) 平行光管组件、车载摄像头解析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3454070B (zh) 一种基于ccd探测的x射线组合折射透镜聚焦性能测试方法
CN109781392B (zh) 一种大视场光学系统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9797833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fractive power of a transparent object,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WO2021028653A1 (en) Vehicle imaging station
CN108844720B (zh) 一种光学系统多角度像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082739A (zh) 一种hud杂散光环境模拟测试设备与测试方法
CN111289185A (zh) 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隧道渗漏水检测系统
CN110108356B (zh) 一种车载式道路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装置
US5210589A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optical-axis deflection angle of headlight
CN113959389B (zh) 涂层检测方法、装置及自动化检测系统
CN113063560A (zh) 流场成像的测量系统和主系统
CN111323209B (zh) 一种hud杂散光自动测试系统与测试方法
CN108180864B (zh) 一种基于反射成像法测量槽式太阳能聚热器面形的方法
CN114002457B (zh) 粒子图像测速装置
CN106840606A (zh) 一种车灯pes投射单元聚光反射分析仪
CN106403713A (zh) 一种小型红外目标模拟装置
CN116087554B (zh) 风场测试方法和风场测试装置
CN205505994U (zh) 太阳能聚光器反射镜单元的面形检测装置
KR101258601B1 (ko) 초점 인디케이터
CN109799072A (zh) 一种多光谱紫外成像光学性能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216386238U (zh) 车辆前大灯测试台架
CN217687814U (zh) 一种光场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