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0681B -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0681B
CN114440681B CN202011222666.3A CN202011222666A CN114440681B CN 114440681 B CN114440681 B CN 114440681B CN 202011222666 A CN202011222666 A CN 202011222666A CN 114440681 B CN114440681 B CN 114440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heat
tank
phase
phase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26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0681A (zh
Inventor
孙东
宋长山
范路
张强
李丹丹
胡晓峰
郑炜博
徐红梅
周亮
张晓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Technology Inspection Center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Shengli Oilfield Testing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Technology Inspection Center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Shengli Oilfield Testing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Technology Inspection Center of Sinopec Shengli Oilfield Co, Shengli Oilfield Testing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2226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0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0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0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0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0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 F28D20/021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the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and the heat-exchanging means being enclosed in one contain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属于储热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罐、设置在所述储热罐的内部的相变储热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储热罐中心位置的换热盘管,所述储热罐内且位于所述换热盘管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储热罐内填充有显热储热介质;所述相变储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导热材料制成的密封罐体,相邻的两个所述密封罐体之间通过隔层板固定,所述隔层板固定在所述储热罐的内壁上,所述密封罐体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密封罐体的外部设置有导热材料制成的传热骨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变材料填充方式简便,储/放热速率快。

Description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我国的热/冷能消耗约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40%,有效的提高能源系统中热/冷能的利用效率将对我国的能源问题产生重要的战略意义。储热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热能供应与需求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问题,是一种提高能源系统中热/冷能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目前,储热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显热储存,潜热储存,化学热储存。显热储存主要是利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在升温/降温过程中所进行热能的储存与释放。潜热储存是利用相变材料在发生相变(通常是“固-液”相变)过程中会吸收/释放大量的相变潜热来进行热能的储存与释放。化学热储存是利用可逆化学反应过程的反应热来进行热能的储存与释放。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以显热储热或潜热储存原理为基础的热能储存装置,化学热储存由于其成本的限制并没有大规模应用。但是,现有的显热储存装置存在体积庞大,储热密度低等问题,潜热储存装置虽不存在上述问题,然而其最大的缺点就是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换热流体与相变材料之间的换热能力较差,这极大的影响了储热装置的效率。关于显热储热技术与潜热储热技术相结合的储热装置并不多见。因此,将两种储热技术优势进行整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现有储热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变材料填充方式简便,储/放热速率快的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罐、设置在所述储热罐的内部的相变储热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储热罐中心位置的换热盘管,所述储热罐内且位于所述换热盘管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储热罐内填充有显热储热介质;所述显热储热介质通常为水。
所述相变储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导热材料制成的密封罐体,相邻的两个所述密封罐体之间通过隔层板固定,所述隔层板固定在所述储热罐的内壁上,所述密封罐体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密封罐体的外部设置有导热材料制成的传热骨架。所述传热骨架采用高传热系数的材料且高度略小于所述密封罐体的高度,比如铜,采用直径为1mm的黄铜丝编织而成。所述隔层板上的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罐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储热罐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罐体配合的限位槽。
所述储热罐外壁面由低导热系数的保温材料进行包裹以减少热损失或者所述储热罐设置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计成可更换的具有复合保温结构的柔性护套或者夹层结构。所述换热盘管采用双螺旋盘管结构并固定在所述储热罐上。
所述储热罐包括上端敞开下端密封圆柱形的罐体以及通过压盖密封的顶盖,所述换热盘管固定在所述顶盖上且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流体进口和换热流体出口均伸出所述顶盖。所述顶盖的密封方式采用压盖密封,并在所述顶盖和所述储热罐侧壁之间衬有橡胶制成的弹性密封垫片加强密封性。
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内部的相变储热组件构成内储热单元,若干个周向均布在所述换热盘管外侧的相变储热组件构成外储热单元,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内储热单元和外储热单元之间。所述外储热单元中的相邻的两个相变储热组件之间的夹角为30°。轴向方向上,所述内储存单元一般设置5个所述密封罐体,所述外储热单元一般设置四个所述密封罐体。
所述储热罐的内部同心设置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储热罐的内壁上,所述隔层板固定在所述环形支撑板上。所述隔层板可焊接在环形支撑板上也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形支撑板可以用以确定所述相变储热组件和所述隔层板的位置,并且承担其重力。
所述加热器周向均布有四个,所述加热器的引线从所述储热罐的底部伸出。所述加热器为PTC加热器,其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储热罐底部圆半径的二分之一处。
所述相变材料的填充体积不大于所述密封罐体容积的85%,用于防止相变材料固-液体相变积变化。
所述储热罐的内部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布置了K型热电偶,所述K型热电偶检测所述储热罐内的温度变化,所述储热罐内温度不超过所述显热储热介质的沸点。如果所述储热罐内的所述显热储热介质沸腾会产生蒸汽进而导致储热装置承压,便会对实验工程应用产生一定危险。
所述罐体的上部以及所述顶盖的壁厚为所述罐体下部壁厚的1.5倍。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所述储热罐的热损失集中在所述储热罐的顶盖。
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基相变材料,所述显热储热介质为水,水温不超过100℃。所述装置是用于低温储热(100℃以下),如果罐内温度超过100℃,产生蒸汽导致储热装置承压,便会对实验工程应用产生一定危险。所述显热储热介质也可以为油。
石蜡作为低温相变材料,成本低廉,获取方便,可供选择的熔点范围广。但是由于石蜡导热系数低,传热性能较差,所以本发明中的相变材料也可以为高导热系数的金属基或碳基复合相变材料等。
所述隔层板的材质均为304不锈钢;所述密封罐体的材质为马口铁;所述密封罐体的罐身和罐盖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以防止所述储热罐中的介质流入相变储热单元,或者液态相变材料从相变储热单元中流出。
相变储热装置的储热方法通过所述加热器对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相变材料通过加热后的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储热;或对所述换热盘管通入废热,通过所述废热对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相变材料通过加热后的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储热。
所述相变储热组件的密封罐体内的所述相变材料的熔点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因为采用加热器加热的介质,例如水,温度高的水会上升,会先与相变材料进行换热,以及通过所述废热对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加热,废热也会先与上部的相变材料进行换热,这样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所述相变材料填充方式简便,储/放热速率快;该储热装置有两种储热方式:一种是采用谷电直接加热水的方式进行储热;另外一种是利用具有一定温度的废热流体流过所述换热盘管与水进行换热的方式进行储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热骨架的正视图。
图5为传热骨架的俯视图。
图6为密封罐体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换热盘管;2、顶盖;3、罐体;4、环形支撑板;5、外储热单元;6、隔层板;7、罐身;8、内储热单元;9、加热器;10、压紧螺母;11、密封橡胶圈;12、压紧螺栓;13、传热骨架;14、罐盖;15、相变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6,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储热罐、设置在储热罐的内部的相变储热组件以及设置在储热罐中心位置的换热盘管1,储热罐内且位于换热盘管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9,储热罐内填充有显热储热介质,显热储热介质通常为水。
相变储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导热材料制成的密封罐体,相邻的两个密封罐体之间通过隔层板6固定,隔层板6固定在储热罐的内壁上,密封罐体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15,密封罐体的外部设置有导热材料制成的传热骨架13。传热骨架13采用高传热系数的材料且高度略小于密封罐体的高度,比如铜,采用直径为1mm的黄铜丝编织而成。隔层板6上的设置有凹槽,密封罐体设置在凹槽内,储热罐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密封罐体配合的限位槽。
储热罐外壁面由低导热系数的保温材料进行包裹以减少热损失或者储热罐设置保温层,保温层设计成可更换的具有复合保温结构的柔性护套或者夹层结构。换热盘管1采用双螺旋盘管结构并固定在储热罐上。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6,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储热罐、设置在储热罐的内部的相变储热组件以及设置在储热罐中心位置的换热盘管1,储热罐内且位于换热盘管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9,储热罐内填充有显热储热介质,显热储热介质为水。
相变储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导热材料制成的密封罐体,相邻的两个密封罐体之间通过隔层板6固定,隔层板6固定在储热罐的内壁上,密封罐体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15,密封罐体的外部设置有导热材料制成的传热骨架13。传热骨架13采用高传热系数的材料且高度略小于密封罐体的高度,比如铜,采用直径为1mm的黄铜丝编织而成。隔层板6上的设置有凹槽,密封罐体设置在凹槽内,储热罐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密封罐体配合的限位槽。
储热罐外壁面由低导热系数的保温材料进行包裹以减少热损失或者储热罐设置保温层,保温层设计成可更换的具有复合保温结构的柔性护套或者夹层结构。换热盘管1采用双螺旋盘管结构并固定在储热罐上。
储热罐包括上端敞开下端密封圆柱形的罐体3以及通过压盖密封的顶盖2,换热盘管1固定在顶盖2上且换热盘管1的换热流体进口和换热流体出口均伸出顶盖2。顶盖2的密封方式采用压盖密封,并在顶盖2和储热罐侧壁之间衬有橡胶制成的弹性密封垫片加强密封性。
设置在换热盘管1内部的相变储热组件构成内储热单元8,若干个周向均布在换热盘管1外侧的相变储热组件构成外储热单元5,加热器9位于内储热单元8和外储热单元5之间。外储热单元5中的相邻的两个相变储热组件之间的夹角为30°。轴向方向上,内储存单元8一般设置5个密封罐体,外储热单元5一般设置四个密封罐体。
储热罐的内部同心设置有环形支撑板4,环形支撑板4固定在储热罐的内壁上,隔层板6固定在环形支撑板4上。隔层板6可焊接在环形支撑板4上也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环形支撑板4可以用以确定相变储热组件和隔层板6的位置,并且承担其重力。
加热器9周向均布有四个,加热器9的引线从储热罐的底部伸出。加热器9为PTC加热器,其安装位置位于储热罐底部圆半径的二分之一处。加热器9通过压紧螺母10和压紧螺栓12的配合固定在罐体3上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11。
相变材料15的填充体积不大于密封罐体容积的85%,用于防止相变材料固-液体相变积变化。
储热罐的内部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布置了K型热电偶,K型热电偶检测所述储热罐内的温度变化,储热罐内温度不超过显热储热介质的沸点。如果储热罐内的显热储热介质沸腾会产生蒸汽进而导致储热装置承压,便会对实验工程应用产生一定危险。
罐体3的上部以及顶盖2的壁厚为罐体3下部壁厚的1.5倍。根据以往研究成果,储热罐的热损失集中在储热罐的顶盖。
相变材料为石蜡基相变材料,显热储热介质为水,水温不超过100℃。装置是用于低温储热(100℃以下),如果罐内温度超过100℃,产生蒸汽导致储热装置承压,便会对实验工程应用产生一定危险。
石蜡作为低温相变材料,成本低廉,获取方便,可供选择的熔点范围广。但是由于石蜡导热系数低,传热性能较差,所以本发明中的相变材料也可以为高导热系数的金属基或碳基复合相变材料等。
隔层板6的材质均为304不锈钢;密封罐体的材质为马口铁;密封罐体的罐身7和罐盖14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以防止储热罐中的介质流入相变储热单元,或者液态相变材料从相变储热单元中流出。
通过加热器9对水进行加热,相变材料15通过加热后的水进行储热;或对换热盘管1通入废热,通过废热对水进行加热,相变材料15通过加热后的水进行储热。
本发明的储热过程为:在谷电时间段,采用储热罐底部的加热器直接加热水,也可以利用具有一定温度的废热流体从换热盘管的入口流入与储热罐中的水进行换热。水温上升之后,储热罐中上下不同位置的水产生了密度差,导致了水可以在储热罐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水流经相变储热单元外壁与相变储热单元内的相变材料进行间接换热,相变材料受热融化,将热量以“固-液”相变潜热的形式存储了起来。相变储热单元内部的铜制传热骨架,有利于热量从储热单元的壁面传递到储热单元内部,当相变材料完全融化成液态之后,储热过程完成。
本发明的放热过程为:低温的换热流体由换热盘管的入口流入与储热罐中的水进行换热,换热之后由换热盘管的出口流出。储热罐中的水与换热流体进行换热之后,温度降低,同时,存储在相变材料内的热量也伴随着相变材料发生“液-固”相变释放出来,来补充水与换热流体进行热交换时的热损失,当相变材料完全凝固,并且储热罐中的水温不再发生变化之后,放热过程完成。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通过提高显热储存介质温度来提高储/放热效率,水沸点(100℃以下)限制只能作为低温显热储热介质,因此可以将储热罐内显热储存介质更换为导热油(沸点大于300℃)。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换热流体采用导热油,由于换热介质的储热量和放热量分别为:
Q1=cm(t1-t0) (1)
Q2=cm(t1-t2) (2)
式中:Q1为储热量,J;c为换热介质比热容,J/(kg·℃);m为换热介质的质量,kg;t0为换热介质的初始温度,℃;t1为换热介质换热后温度,℃;Q2为放热量,J;t2为换热介质放后温度,℃;
由于导热油的比热容为2100J/(kg·℃),密度为800kg/m3;常用的换热介质为水,水的比热容为4200J/(kg·℃);密度为1000kg/m3,显然同等热量下,通过采用导热油作为换热介质增大温差可以大幅度提升放热效率,提高热能的利用。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相变储热组件的密封罐体内的相变材料的熔点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因为采用加热器加热的介质,例如水,温度高的水会上升,会先与相变材料进行换热,以及通过废热对水进行加热,废热也会先与上部的相变材料进行换热,这样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罐、设置在所述储热罐的内部的相变储热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储热罐中心位置的换热盘管,所述储热罐内且位于所述换热盘管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储热罐内填充有流体的显热储热介质;
所述相变储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导热材料制成的密封罐体,相邻的两个所述密封罐体之间通过隔层板固定,所述隔层板固定在所述储热罐的内壁上,所述密封罐体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密封罐体的外部设置有导热材料制成的传热骨架;
所述储热罐的内部同心设置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储热罐的内壁上,所述隔层板固定在所述环形支撑板上;
所述相变储热组件的密封罐体内的所述相变材料的熔点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设置在所述换热盘管内部的相变储热组件构成内储热单元,若干个周向均布在所述换热盘管外侧的相变储热组件构成外储热单元,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内储热单元和外储热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罐包括上端敞开下端密封圆柱形的罐体以及通过压盖密封的顶盖,所述换热盘管固定在所述顶盖上且所述换热盘管的换热流体进口和换热流体出口均伸出所述顶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周向均布有四个,所述加热器的引线从所述储热罐的底部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的填充体积不大于所述密封罐体容积的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罐的内部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布置了K型热电偶,所述K型热电偶检测所述储热罐内的温度变化,所述储热罐内温度不超过所述显热储热介质的沸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部以及所述顶盖的壁厚为所述罐体下部壁厚的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热装置的储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加热器对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相变材料通过加热后的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储热;或对所述换热盘管通入废热,通过所述废热对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相变材料通过加热后的所述显热储热介质进行储热。
CN202011222666.3A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Active CN114440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2666.3A CN114440681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2666.3A CN114440681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0681A CN114440681A (zh) 2022-05-06
CN114440681B true CN114440681B (zh) 2024-06-07

Family

ID=81361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2666.3A Active CN114440681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068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32359A (en) * 1972-11-08 1976-04-14 Plessey Co Ltd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CN1719185A (zh) * 2004-07-05 2006-01-11 王智慧 复合式高密度相变蓄热装置
CN101464108A (zh) * 2007-12-17 2009-06-24 王智慧 波纹状相变蓄热元件
CN206339141U (zh) * 2016-11-11 2017-07-18 北京华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
EP3193117A1 (de) * 2016-01-13 2017-07-19 Alexander Schackert Wärmetauschervorrichtung
CN208313104U (zh) * 2017-11-10 2019-01-01 王俊杰 一种基于相变材质的热能储存设备
CN111735333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北京欣天和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多级相变储热箱、光伏相变蓄热结构和多层级的光伏多级相变蓄热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32359A (en) * 1972-11-08 1976-04-14 Plessey Co Ltd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CN1719185A (zh) * 2004-07-05 2006-01-11 王智慧 复合式高密度相变蓄热装置
CN101464108A (zh) * 2007-12-17 2009-06-24 王智慧 波纹状相变蓄热元件
EP3193117A1 (de) * 2016-01-13 2017-07-19 Alexander Schackert Wärmetauschervorrichtung
CN206339141U (zh) * 2016-11-11 2017-07-18 北京华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
CN208313104U (zh) * 2017-11-10 2019-01-01 王俊杰 一种基于相变材质的热能储存设备
CN111735333A (zh) * 2019-03-25 2020-10-02 北京欣天和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多级相变储热箱、光伏相变蓄热结构和多层级的光伏多级相变蓄热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0681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83343U (zh) 一种夹套式多通道相变储热装置
CN213873941U (zh) 一种水储热结合相变储热设备
CN201653219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变蓄热装置
CN100445686C (zh) 熔融盐中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方法及装置
CN206583344U (zh) 一种多仓式换热相变储热装置
CN103075906B (zh) 一种高压储热和/或储冷装置
CN108151568B (zh) 一种组合式相变蓄热器
US20210247148A1 (e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assembly
CN202973605U (zh)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以及太阳能加热系统
CN101907362A (zh) 无蓄热箱相变蓄热太阳能热水器
CN113465432A (zh) 一种夹层式储热装置
CN109140805A (zh) 一种笼屉式相变蓄热水箱
CN201772655U (zh) 无蓄热箱相变蓄热太阳能热水器
CN114440681B (zh)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其储热方法
CN105972839A (zh) 层级式相变储热水箱
CN103591690B (zh) 一种相变储热夹套式水箱
CN212057767U (zh) 一种可变储热量的相变水箱
CN202734303U (zh) 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的高温储热换热装置
CN110763065B (zh) 混合式蓄热与放热一体罐
CN201043869Y (zh) 熔融盐中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装置
CN208983648U (zh) 笼屉式相变蓄热水箱
CN102914068A (zh) 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的高温储热换热装置
CN110762581A (zh) 一种热管协同中高温相变蓄热介质提供稳定热水的系统
CN101220993A (zh) 油水交换直热式热水器
CN107036475B (zh) 一种基于空气换热的固-液相变储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