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1871A - 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1871A
CN114431871A CN202210035327.7A CN202210035327A CN114431871A CN 114431871 A CN114431871 A CN 114431871A CN 202210035327 A CN202210035327 A CN 202210035327A CN 114431871 A CN114431871 A CN 114431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rotating shaft
belt
hole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53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浩
肖骏
马渝
张颖
冉阳
罗现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Chongqi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And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Chongqi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And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Chongqi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And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Chongqi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And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mergency Medicine
Publication of CN114431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1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by using sensing means generating electric signals, i.e. ECG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51Means for maintaining electrode contact with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1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with cords, cables or leads, e.g. single leads or patient cord assemblies
    • A61B5/273Connection of cords, cables or leads to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28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61B5/321Accessories or supplementary instruments therefor, e.g. cord hang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分别与同一连接带的两端装配;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钩面、第一毛面,第一钩面、第一毛面构成撕拉扣;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的内侧安装有接头、电极片,电极片贴紧在人体心电监测处,从而采集心脏跳动数据;电极片粘贴在气囊的一端面上,气囊的另一端面上粘贴有气囊钩面;气囊内部为中空的气囊腔且采用弹性、软质、亲肤材料制,气囊腔与气囊管的一端连通,气囊管的另一端气囊管接头连通,气囊管接头通过气管与控制盒上的供气接头连通。本发明采用控制盒与电极片分离式设计,可几乎不影响穿衣,从而大大提高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心率值及心电信号是目前常用的健康监测指标,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病风险的人群意义重大。目前心电的监测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医院用的医用级心电监测仪,另一种是心电监测手环。心电监测手环由于穿戴方便,目前是非医用场景中主要的心电监测设备,其原理是通过探测脉搏的跳动来推算心率及记录相关电信号。但是对于房颤等心律失常患者,其脉搏的跳动频率和心率是不一样的,因此心电监测手环得到的心率值及心电情况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不具备参考性。而目前最标准的心电监测是直接监测心脏跳动,医用心电监测仪就是通过电极片探测心脏跳动从而获得直接的心率值以及心电信号,这种方式非常准确、可靠。但是医用心电监测仪造价昂贵、体积过大、且需要通过粘胶使电极片持续接触皮肤,根本不适合日常穿戴使用,为了避免粘胶影响皮肤,目前通过粘胶粘贴的方式使用时长一般不超72小时,也就是不能做到长时间佩戴。
对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采用电极片直接采集心脏跳动数据,从而根据心脏跳动数据可推算心率值、心电数据等,且便于穿戴。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戴式心率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包括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所述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分别与同一连接带的两端装配;所述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钩面、第一毛面,所述第一钩面、第一毛面构成撕拉扣;
所述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的内侧安装有接头、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贴紧在心电监测处,从而采集心脏跳动数据;所述电极片粘贴在气囊的一端面上,气囊的另一端面上粘贴有气囊钩面;气囊内部为中空的气囊腔且采用弹性、软质、亲肤材料制,所述气囊腔与气囊管的一端连通,气囊管的另一端气囊管接头连通,气囊管接头通过气管与控制盒上的供气接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接头通过导线与电极片电连接,接头通过综合线与控制盒内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接入端电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电极片采集的电信号然后输入MCU内进行运算,MCU根据电信号换算成当前的心跳数据、心电数据,然后推算对应的心率及心电信号,并存储在存储器内。
优选地,所述接头安装在第一监测带和/或第二监测带上,且接头包括气囊管接头、电接头,所述电接头与导线、综合线的数据线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极片的供电、信号传输;所述气管、数据线编织成综合线。
优选地,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的内外两端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监测毛面、第二监测毛面,所述第一监测毛面与气囊钩面粘贴以固定电极片、气囊;控制盒的外壳上固定有外壳钩面,所述外壳钩面可与第二监测毛面粘贴固定。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电池、主板,所述电池用于为各个用电设备供电,所述主板上分别安装有数字信号处理器、DC-DC电源、MCU、存储器、蓝牙模块、接口电路,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电极片采集的电信号,以便于后续MCU识别;所述DC-DC电源用于将电池的电压降低后向电极片供应;所述MCU用于获取数字信号处理器送来的信号并输入预设程序中运行,从而获取心率值及心电数据;所述存储器与MCU通讯连接,且用于存储心电监测数据;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和外部装置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所述接口电路用于将接口与存储器通讯连接、与电池电连接。
优选地,外壳顶部开口、远离卡槽一侧开口,且外壳的顶部通过顶盖封闭、侧面通过侧盖封闭;综合线穿过顶盖后与绕线轮装配、缠绕,所述绕线轮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转轴上,转轴内部为中空的转轴孔,转轴孔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密封;所述转轴孔内部通过分割塞密封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第一转轴孔、第二转轴孔;
转轴在第一转轴孔处设置有贯穿的贯穿孔,且转轴此处外套装有轴套,轴套与贯穿孔对应处设置有轴套孔,所述轴套孔与导气腔连通,导气腔设置在第二隔板上,所述第二隔板上还设置有与导气腔连通的导气孔,导气孔与气嘴密封装配,气嘴用于向导气腔充放气;所述轴套与第二隔板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密封装配;第一转轴孔还与供气接头的一端连通,供气接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转轴、绕线轮后与气管密封连通。
优选地,所述电池的供电电路上串联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用于控制电池对外供电电流的通断;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指示灯电路,指示灯电路控制指示灯的状态;所述电源开关、指示灯、接口均安装在侧盖上。
优选地,第二转轴孔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综合线的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第一电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综合线的供电线电连接、第二电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环、第二电环均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电环、第二电环分别与第一电滑环的转子、第二电滑环的转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滑环的定子安装在第二隔板上,所述第二电滑环的定子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滑环的定子通过电源线与DC-DC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滑环的定子通过信号线与MCU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轴一端上套装有旋钮套,旋钮套与转轴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旋钮套上分别设置有旋钮、旋钮套孔,所述旋钮套孔的封闭端上设置有旋钮摩擦片;所述转轴装入旋钮套孔内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转轴摩擦片,初始状态时旋钮摩擦片、转轴摩擦片不接触,从而使得旋钮套转动时不能带动转轴转动;
所述旋钮套一端装入内腔且此端与卷簧的卷簧壳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所述卷簧内部安装有卷曲的卷簧带,卷簧带一端与卷簧壳装配固定、另一端与卷簧的内圈装配固定,卷簧的内圈与卷簧壳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内圈套装在转轴上且与之不可圆周转动、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卷簧壳上还设置有止转环,止转环初始状态时与配合环压紧;所述转轴位于卷簧壳、第二隔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用于对卷簧、旋转筒施加远离第二隔板的推力。
优选地,所述接头上集成了气囊管接头、电接头,所述电接头套装在气囊管接头上且安装在第一监测带或第二监测带与第一监测毛面之间,气囊管接头一端穿出第二监测毛面;所述电接头内安装有导电条,导电条串联在同一导线上;
所述气囊管接头内部设置有接头锥孔,所述接头锥孔与锥体卡合、可滑动、密封装配,所述锥体的顶部与压杆一端装配,压杆的另一端穿出气囊管接头后与按钮装配;
所述接头锥孔串联在气囊管上,从而通过接头锥孔与锥体的配合控制气囊管的通断,所述接头锥孔底部通过底封盖密封;所述锥体上设置有锁扣孔、锥体孔,所述锁扣孔与锁扣块一端装配,所述锥体孔与锁扣弹簧的一端装配,锁扣弹簧套装在锁扣块外;锁扣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封盖压紧,所述底封盖上还安装有锁扣杆;
所述锁扣块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第四锁槽,所述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第四锁槽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二锁槽、第三锁槽、第四锁槽内侧安装有垫高片,垫高片靠近锁扣杆的一侧端面凸出第一锁槽的底面;所述垫高片位于第一锁槽与第二锁槽连通的一端上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由第一锁槽逐渐第二锁槽倾斜设置;所述垫高片位于第一锁槽与第四锁槽连通处设置有止退台,所述止退台将第一锁槽的底部与第四锁槽的底部隔断,使得第四锁槽的底面高于第一锁槽的底面;所述锁扣杆上设置有锁扣头,所述锁扣头可与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第四锁槽择一卡合且可滑动装配,所述锁扣杆具有弹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控制盒与电极片分离式设计,且电极片与控制盒之间通过可以收放的综合线连接,一方面可以实现控制盒的多种安装方式,从而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与现有直接将电极片固定在控制盒上的方式不同,这种方式几乎不影响穿衣,从而大大提高舒适性。同时本发明还利用气囊将电极片向皮肤贴紧,一方面可以保证电极片持续有效采集心跳数据,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电极片滑动带来的干扰及误差,同时还解决了粘胶固定电极片面临的皮肤问题及作用时效问题,也就是本发明可以实现长时间穿戴使用。本发明直接通过电极片采集心跳数据、心电数据,以心跳数据、心电数据为基础可以推算出心率值、心电监测数据等,因此功能更全面,可以实现对心跳的全方位监测,特别是对于房颤等心律不齐的患者,可以设置预警值,从而在心律失常发生时及时发出预警以警示使用者及时求医。而本发明利用电极片采集心跳数据、心电数据是很成熟的技术,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且能够保证设备的精度及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接头集成了导电、导气功能,且体积较小,安装在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上后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明显不适,且其气囊管接头能够使得气囊管接通、断开的同时保持接通或断开的状态,以大大方便操作者对气囊进行独立调节,从而使得每个气囊的状态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囊320处端面剖视图。
图3是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控制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控制盒位于转轴810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8是控制盒位于转轴810轴线所在另一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9是接头410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接头410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接头410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接头410位于压杆421轴线所在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13是接头410位于压杆421轴线所在另一中心面处剖视图。
图14是接头410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15是锁扣块45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图8,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所述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分别与同一连接带130的两端装配,所述连接带具有弹性;所述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钩面210、第一毛面220,所述第一钩面210、第一毛面220构成撕拉扣。使用时,连接带130绕过后背,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位于胸前,然后将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拉紧后使得第一毛面220粘贴在第一钩面210上使得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粘接固定,类似于抹胸。
所述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的内侧安装有接头410、电极片310,所述电极片310贴紧在胸前、乳房上方,从而采集心脏跳动数据;所述接头410通过导线521与电极片310电连接,接头410通过综合线510与控制盒600内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接入端电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放大电极片310采集的电信号然后输入MCU内进行处理,MCU根据电信号换算出心跳数据,再根据心跳数据、心电数据判断当前的心率及心电情况,并存储在存储器内。
优选地,所述电极片310粘贴在气囊320的一端面上,气囊320的另一端面上粘贴有气囊钩面230;气囊320内部为中空的气囊腔321且采用弹性、软质、亲肤材料制成,如硅胶,所述气囊腔321与气囊管522的一端连通,气囊管522的另一端气囊管接头411连通,气囊管接头411通过气管与控制盒600上的供气接头连通,从而能向气囊320供气,使得气囊320膨胀,从而在第一监测带110或第二监测带120的挤压下将电极片310向皮肤挤压,且利用气囊的软质特性逐渐变形至与皮肤贴合,以保证电极片310与皮肤贴合、贴紧。
所述接头410安装在第一监测带110和/或第二监测带120上,且接头410包括气囊管接头411、电接头412,所述电接头412与导线521、综合线510的数据线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极片的供电、信号传输。所述气管、数据线编织成综合线510,从而能够通过综合线510实现供气、供电、信号传输。
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的内外两端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监测毛面241、第二监测毛面242,所述第一监测毛面241与气囊钩面230粘贴以固定电极片310、气囊320。使用时,可以先用医用胶带将电极片粘贴在预设位置,然后套上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使得第一监测毛面241与气囊钩面230粘贴粘贴即可固定电极片310、气囊320,且这种设计在后续取下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后再次穿戴时,也能基本保证电极片的位置处于较小的误差波动范围内,因为连接带130是从腋下穿过,利用连接带130与腋下的位置,第一监测带110、第二监测带120与乳头的相对位置就能大概实现定位,从而确保重复穿戴时电极片的位置处于误差范围内,以提高监测精度。而电极片、气囊可以通过将导线521、气囊管522分别拔出气囊管接头411、电接头412实现与第一监测带110和/或第二监测带120的分离,以便于电极片、气囊的定位。
所述控制盒600包括外壳610,外壳610上设置有卡槽611,使用时,可以将卡槽611卡在裤腰带、皮带上,从而实现控制盒600的安装,当然控制盒600也可以放在包里、裤兜里、衣服兜里等。所述外壳610内设置有中空的内腔612,所述内腔612内安装有电池761、主板762,所述电池761用于为各个用电设备供电,所述主板762上分别安装有数字信号处理器、DC-DC电源、MCU、存储器、蓝牙模块、接口电路,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将电极片采集的电信号放大、滤波、转换等,以便于后续MCU识别;所述DC-DC电源用于将电池的电压降低后向电极片供应;所述MCU用于获取数字信号处理器送来的信号输入预设程序中运行,从而获取心率值及心电信号,这种程序是现有技术,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电极片式心电监测装置的相关程序或医用心电监测仪的相应程序(软件)。所述存储器与MCU通讯连接,且用于存储数据,本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选用TF卡、SD卡等,其用于存储心电监测数据,以便于后续导出使用。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和外部装置通过蓝牙无线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蓝牙技术实现与外部装置的数据交互,如利用外部装置箱MCU输入控制指令,向MCU输入数据获取指令以获取存储器内的指令等。所述接口电路用于将接口710与存储器通讯连接、与电池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接口直接读取、获取存储器内的数据,或向电池充电类似于现有手机的USB综合接口。
优选地,所述电池的供电电路上串联有电源开关720,电源开关720用于控制电池对外供电电流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指示灯电路,指示灯电路控制指示灯730的状态,如是否点亮、颜色、闪烁频率等,从而向操作者反馈预设信息。
本实施例中,外壳610顶部开口、远离卡槽611一侧开口,且外壳610的顶部通过顶盖630封闭、侧面通过侧盖620封闭;所述电源开关720、指示灯730、接口710均安装在侧盖620上。综合线510穿过顶盖630后与绕线轮820装配、缠绕,所述绕线轮820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转轴810上,转轴810内部为中空的转轴孔811,转轴孔81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塞813、第二密封塞814密封。所述转轴孔811内部通过分割塞815密封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第一转轴孔8111、第二转轴孔812;
转轴810在第一转轴孔8111处设置有贯穿的贯穿孔816,且转轴810此处外套装有轴套840,轴套840与贯穿孔816对应处设置有轴套孔841,所述轴套孔841与导气腔651连通,导气腔设置在第二隔板650上,所述第二隔板650上还设置有与导气腔651连通的导气孔652,导气孔652与气嘴740密封装配,气嘴740用于向导气腔651充放气,可以直接采用现有轮胎用气嘴。所述轴套840与第二隔板650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密封装配,从而能够在轴套840、转轴810圆周转动时保持第一转轴孔8111与导气孔652的连通;第一转轴孔8111还与供气接头773的一端连通,供气接头77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转轴810、绕线轮820后与气管密封连通,从而可以通过气嘴向气管供气、放气。
第二转轴孔812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线771、第二连接线772,所述第一连接线771的两端分别与综合线的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第一电环792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772的两端分别与综合线的供电线电连接、第二电环791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环、第二电环均套装在转轴810上且均采用高导电材料制作,如铜。所述第一电环、第二电环分别与第一电滑环752的转子、第二电滑环751的转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滑环752的定子安装在第二隔板640上,所述第二电滑环751的定子安装在外壳61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滑环752的定子通过电源线与DC-DC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滑环751的定子通过信号线与MCU通讯连接。这种设计使得转轴转动时,仍旧能够确保对气管的供气或放气、对综合线510的供电、信号传输。
所述转轴810的一端穿出外壳610,所述第一隔板640、第二隔板650分别安装在外壳内。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转轴810实现综合线510的收卷、释放,从而灵活地调节综合线的长度以适应于不同的使用环境。
优选地,所述转轴810穿出外壳610的一端上套装有旋钮套830,旋钮套830与转轴810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旋钮套830上分别设置有旋钮831、旋钮套孔832,所述旋钮套孔832的封闭端上设置有旋钮摩擦片833;所述转轴810装入旋钮套孔832内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转轴摩擦片812,初始状态时旋钮摩擦片833、转轴摩擦片812不接触,从而使得旋钮套转动时不能带动转轴转动。
所述旋钮套830一端装入内腔612且此端与卷簧780的卷簧壳782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所述卷簧780内部安装有卷曲的卷簧带783,卷簧带783一端与卷簧壳782装配固定、另一端与卷簧780的内圈784装配固定,卷簧的内圈784与卷簧壳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内圈套装在转轴810上且与之不可圆周转动、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卷簧壳上还设置有止转环781,止转环781初始状态时与配合环660压紧,从而通过摩擦力对卷簧壳施加不能转动的阻力,但此时转轴可以克服卷簧带的弹力转动一定角度(类似于现有的发条玩具车)。所述转轴位于卷簧壳、第二隔板650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弹簧670,弹簧670用于对卷簧780、旋转筒830施加远离第二隔板的推力。
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给予综合线一定的伸缩弹性,初始状态时,可以通过拉动综合线使得综合线克服卷簧带的弹力转动,以灵活适应于操作者站立、坐姿、躺卧等姿态。而需要收放综合线时,只需要推动旋钮套830,推动卷簧780克服弹簧的弹力向第二隔板移动,从而使得配合环660、止转环781分离,直到旋钮摩擦片833、转轴摩擦片812压紧,然后转动旋钮831,使得旋转套带动转轴转动即可。
优选地,所述外壳610上还固定有外壳钩面250,所述外壳钩面250可与第二监测毛面242粘贴固定,从而一些使用场景中,可以将控制盒600粘贴在第一监测带110或第二监测带120上,以便于使用。
本实施例中,有的电极片是通过心脏跳动时其阻值变化造成电流变化,利用电流变化推算心率及记录心电信号,此时只需要两根导线即可,即正负极导线。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滑环、第二电滑环分别用于连接正负极导线即可。当然,电极片需要的导线超过两根时,可以通过增加电滑环的方式实现供电、通讯。
参见图9-图15,所述接头410上集成了气囊管接头411、电接头412,所述电接头412套装在气囊管接头411上且安装在第一监测带110或第二监测带120与第一监测毛面241之间,气囊管接头411一端穿出第二监测毛面242;所述电接头412内安装有导电条470,导电条470串联在同一导线521上;本实施例中,导电条470有两条,且两条导电条470分别串联在两根导线521上,以实现对电极片的供电、通讯。
所述气囊管接头411内部设置有接头锥孔4111,所述接头锥孔4111与锥体430卡合、可滑动、密封装配,所述锥体430的顶部与压杆421一端装配,压杆421的另一端穿出气囊管接头411后与按钮420装配;
所述接头锥孔4111串联在气囊管522上,从而通过接头锥孔4111与锥体430的配合控制气囊管522的通断,所述接头锥孔4111底部通过底封盖440密封;所述锥体430上设置有锁扣孔431、锥体孔432,所述锁扣孔431与锁扣块450一端装配,所述锥体孔432与锁扣弹簧460的一端装配,锁扣弹簧460套装在锁扣块450外;锁扣弹簧460的另一端与底封盖440压紧,所述底封盖440上还安装有锁扣杆480;
所述锁扣块450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锁槽451、第二锁槽452、第三锁槽453、第四锁槽454,所述第一锁槽451、第二锁槽452、第三锁槽453、第四锁槽454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二锁槽452、第三锁槽453、第四锁槽454内侧安装有垫高片455,垫高片455靠近锁扣杆480的一侧端面凸出第一锁槽451的底面(第一锁槽451靠近锁扣杆480的一侧端面)。所述垫高片455位于第一锁槽451与第二锁槽452连通的一端上设置有引导斜面4551,引导斜面455由第一锁槽451逐渐第二锁槽452倾斜设置;所述垫高片455位于第一锁槽451与第四锁槽454连通处设置有止退台4552,所述止退台4552将第一锁槽451与第四锁槽454隔断,使得第四锁槽454的底面高于第一锁槽451的底面。
第二锁槽452、第三锁槽453一端连通形成“V”形,而第二锁槽452相对于底封盖440端面(水平面)的坡度要小于第三锁槽453相对于底封盖440端面的坡度,这种设计使得后续锁扣头481进入第二锁槽452、第三锁槽453连通的一端后锁扣块450下移时,锁扣头481会进入第三锁槽453,从而引导锁扣头481滑入第四锁槽454内。
所述锁扣杆480上设置有锁扣头481,所述锁扣头481可与第一锁槽451、第二锁槽452、第三锁槽453、第四锁槽454择一卡合且可滑动装配,所述锁扣杆480具有弹性,从而能够相对于底封盖440的轴线呈锥体装摆动。
初始状态时,锥体430在锁扣弹簧460的弹力推动下与接头锥孔4111贴紧密封,从而切断气囊管522的连通,此时气囊管522不能向对应的气囊320供气,且此时锁扣头481位于第一锁槽451内,按钮420处于最远离气囊管接头411处。
在按压按钮420后,按钮420驱动锥体430克服锁扣弹簧460的弹力下移,使得锁扣头481沿着第一锁槽451向第二锁槽452滑动,直到按钮420移动到最大位移处,此时锁扣头481通过引导斜面4551进入第二锁槽452内,然后释放按钮420,按钮在锁扣弹簧460的弹力下上移复位,从而使得锁扣头481沿着第二锁槽452向第三锁槽453滑动,直到达到第三锁槽453与第二锁槽452铰接处,此时通过锁扣头481限制锥体430继续上移,使得锥体与接头锥孔4111分离,也就使得气囊管522接通,从而可以对对应的气囊进行充放气。充放气完成后,再次按压按钮420,使得锥体下移,锁扣头481会沿着第三锁槽453向第四锁槽454移动,直到锁扣头481达到第四锁槽454内,且此时按钮420下移至最大位移处,释放按钮,锥体上移复位,使得锁扣头481沿着第四锁槽滑入第一锁槽451内,然后沿着第一锁槽451滑动复位即可。
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极片处附近分别安装一个接头,且接头410通过具有伸缩弹性的气囊管522、导线521与气囊、电极片连接,从而使得气囊、电极片可以小范围内移动,而电极片完成监测点定位后,可以通过依次打开各个气囊对应的气囊管接头411,从而向对应气囊内供气以调节气囊将电极片向皮肤贴紧。而每个气囊能够单独控制充放气,从而可以实现每个气囊的单独调节,以增加用户的舒适性以及调节时的灵活性。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控制盒内安装小型气泵,从而利用气泵向气囊充放气。当然也可以在气嘴处插接手捏气囊,通过手捏气囊向气管供气,或通过打开气嘴对气管放气。气囊管522、导线521可以采用具有伸缩弹性的弹簧管、弹簧线制作。
由于体积限制的原因,本实施例的心电数据可能无法做到医用心电监测仪的精准度,目前本实施例可以采用现有两个电极片之间的电位差、结合心跳数据进行换算,理论上结合基于大数据的换算算法可以做到媲美医用心电监测仪的精准度。当然如果不计成本地将现有心电监测仪的相应功能部分小型化也是可行的,此时本实施例就能完全媲美现有医用级别的心电监测仪,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成本小型化也是必然的趋势。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所述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分别与同一连接带的两端装配;所述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钩面、第一毛面,所述第一钩面、第一毛面构成撕拉扣;
所述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的内侧安装有接头、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贴紧在心电监测处,从而采集心脏跳动数据;所述电极片粘贴在气囊的一端面上,气囊的另一端面上粘贴有气囊钩面;气囊内部为中空的气囊腔且采用弹性、软质、亲肤材料制,所述气囊腔与气囊管的一端连通,气囊管的另一端气囊管接头连通,气囊管接头通过气管与控制盒上的供气接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头通过导线与电极片电连接,接头通过综合线与控制盒内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接入端电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电极片采集的电信号然后输入MCU内进行运算,MCU根据电信号换算成当前的心跳数据、心电数据,然后推算对应的心率及心电信号,并存储在存储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头安装在第一监测带和/或第二监测带上,且接头包括气囊管接头、电接头,所述电接头与导线、综合线的数据线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极片的供电、信号传输;所述气管、数据线编织成综合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第一监测带、第二监测带的内外两端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监测毛面、第二监测毛面,所述第一监测毛面与气囊钩面粘贴以固定电极片、气囊;控制盒的外壳上固定有外壳钩面,所述外壳钩面可与第二监测毛面粘贴固定。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中空的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电池、主板,所述电池用于为各个用电设备供电,所述主板上分别安装有数字信号处理器、DC-DC电源、MCU、存储器、蓝牙模块、接口电路,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电极片采集的电信号,以便于后续MCU识别;所述DC-DC电源用于将电池的电压降低后向电极片供应;所述MCU用于获取数字信号处理器送来的信号并输入预设程序中运行,从而获取心率值及心电数据;所述存储器与MCU通讯连接,且用于存储心电监测数据;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和外部装置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所述接口电路用于将接口与存储器通讯连接、与电池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外壳顶部开口、远离卡槽一侧开口,且外壳的顶部通过顶盖封闭、侧面通过侧盖封闭;综合线穿过顶盖后与绕线轮装配、缠绕,所述绕线轮不可圆周转动地套装在转轴上,转轴内部为中空的转轴孔,转轴孔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密封;所述转轴孔内部通过分割塞密封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第一转轴孔、第二转轴孔;
转轴在第一转轴孔处设置有贯穿的贯穿孔,且转轴此处外套装有轴套,轴套与贯穿孔对应处设置有轴套孔,所述轴套孔与导气腔连通,导气腔设置在第二隔板上,所述第二隔板上还设置有与导气腔连通的导气孔,导气孔与气嘴密封装配,气嘴用于向导气腔充放气;所述轴套与第二隔板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密封装配;第一转轴孔还与供气接头的一端连通,供气接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转轴、绕线轮后与气管密封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池的供电电路上串联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用于控制电池对外供电电流的通断;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指示灯电路,指示灯电路控制指示灯的状态;所述电源开关、指示灯、接口均安装在侧盖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第二转轴孔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综合线的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第一电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综合线的供电线电连接、第二电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环、第二电环均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电环、第二电环分别与第一电滑环的转子、第二电滑环的转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滑环的定子安装在第二隔板上,所述第二电滑环的定子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滑环的定子通过电源线与DC-DC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滑环的定子通过信号线与MCU通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轴一端上套装有旋钮套,旋钮套与转轴可圆周转动装配,所述旋钮套上分别设置有旋钮、旋钮套孔,所述旋钮套孔的封闭端上设置有旋钮摩擦片;所述转轴装入旋钮套孔内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转轴摩擦片,初始状态时旋钮摩擦片、转轴摩擦片不接触,从而使得旋钮套转动时不能带动转轴转动;
所述旋钮套一端装入内腔且此端与卷簧的卷簧壳不可相对圆周转动装配,所述卷簧内部安装有卷曲的卷簧带,卷簧带一端与卷簧壳装配固定、另一端与卷簧的内圈装配固定,卷簧的内圈与卷簧壳可圆周转动、不可轴向移动装配,所述内圈套装在转轴上且与之不可圆周转动、可轴向滑动装配;所述卷簧壳上还设置有止转环,止转环初始状态时与配合环压紧;所述转轴位于卷簧壳、第二隔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用于对卷簧、旋转筒施加远离第二隔板的推力。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头上集成了气囊管接头、电接头,所述电接头套装在气囊管接头上且安装在第一监测带或第二监测带与第一监测毛面之间,气囊管接头一端穿出第二监测毛面;所述电接头内安装有导电条,导电条串联在同一导线上;
所述气囊管接头内部设置有接头锥孔,所述接头锥孔与锥体卡合、可滑动、密封装配,所述锥体的顶部与压杆一端装配,压杆的另一端穿出气囊管接头后与按钮装配;
所述接头锥孔串联在气囊管上,从而通过接头锥孔与锥体的配合控制气囊管的通断,所述接头锥孔底部通过底封盖密封;所述锥体上设置有锁扣孔、锥体孔,所述锁扣孔与锁扣块一端装配,所述锥体孔与锁扣弹簧的一端装配,锁扣弹簧套装在锁扣块外;锁扣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封盖压紧,所述底封盖上还安装有锁扣杆;
所述锁扣块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第四锁槽,所述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第四锁槽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二锁槽、第三锁槽、第四锁槽内侧安装有垫高片,垫高片靠近锁扣杆的一侧端面凸出第一锁槽的底面;所述垫高片位于第一锁槽与第二锁槽连通的一端上设置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由第一锁槽逐渐第二锁槽倾斜设置;所述垫高片位于第一锁槽与第四锁槽连通处设置有止退台,所述止退台将第一锁槽的底部与第四锁槽的底部隔断,使得第四锁槽的底面高于第一锁槽的底面;所述锁扣杆上设置有锁扣头,所述锁扣头可与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第四锁槽择一卡合且可滑动装配,所述锁扣杆具有弹性。
CN202210035327.7A 2021-12-30 2022-01-13 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Pending CN1144318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3908 2021-12-30
CN2021116439080 2021-12-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1871A true CN114431871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6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5327.7A Pending CN114431871A (zh) 2021-12-30 2022-01-13 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18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9412A (zh) * 2023-06-26 2023-08-01 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监护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9412A (zh) * 2023-06-26 2023-08-01 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监护仪
CN116509412B (zh) * 2023-06-26 2023-09-22 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监护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50054A1 (zh) 一种贴片式心电采集设备
JP6663123B2 (ja) ハンドヘルド型心臓血管の健康状態のモニター装置
CN111436924B (zh) 可穿戴感测设备
CN108903918A (zh) 一种集成电极/传感器及其连接的贴身监测仪
CN114431871A (zh) 一种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WO2017107508A1 (zh) 用于健康监控的紧身衣服及健康监控方法
CN210902992U (zh) 一种可穿戴式血压心电一体机
CN217066364U (zh) 一种接头及其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CN116509412B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
CN209611127U (zh) 多功能健康监护贴
CN110575217A (zh) 一种侧肩式乳腺癌术后压力监测装置
CN112754494B (zh) 一种适于家用的小型心电图测试仪
CN205612468U (zh)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
CN205697755U (zh)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
CN213046934U (zh) 一种贴附式动态心电记录仪
CN211131040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老人心率、血压检测智能手环
CN210408417U (zh) 胎心监测贴片
CN113288164A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CN111839504A (zh) 一种便携式胸导联心电图采集器
CN205359465U (zh) 一种手持式心血管健康监测装置
CN214208336U (zh) 一种可穿戴式多功能血压计
CN217566084U (zh) 心电监护无线连接系统
CN219940633U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系统
CN215534321U (zh) 一种无线心电监护仪
CN216984914U (zh) 心电电极、心电监控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